1读《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

时间:2019-05-12 23:4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读《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读《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

第一篇:1读《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

读《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

Cultures Contrast: Mis-cummnic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North Americans

It is by chance that I saw the book Cultures Contrast: Mis-cummnic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North Americans in Professor Zhu’s class and ask for it to have a copy.It is a good book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ntrasts between people from China and North America.In this new century, culture has becomes a hot topic and a major tool to analyze and sovle the problems of various fields.With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how to get the knowledge of culture has become the major concern.For the best way of having something remembered is to arouse the interest, the author of the book deisigns the content by catagries of

Communication, Hispitality, Dining and Fooways, Romance and Sexuality, Pricacy and Queing, and Business and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each have short story go with it and followed by both Chinese perspective and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 which made it easy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ntrasts and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s.Besides, the titles of the cases are also of great fun, eg.Silence is Golden…and Confusing is about American professor’s confusing about his Chinese students’ not asking qusetions after the lecture.In America, “for a professor, being asked questions by students is a sign that they interested, that they paid attention to the lecture, and want to learn more.” But he doesn’t know that in China, “a student questioning the

professor might be looked upon as the equicalent of challeng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lecturer.”Other interesting topics are “Does the thought really count?” “Not so close, please.”etc.Nest, I want to show you a typical example, which is all real personal experience Telephone Courtesy

Kathy and David, a couple from the US, signed a one-year contract to work in China.Both were extroverted and soon made some Chinese friends.Before long, people started calling them at home.David was sometimes away on business trips for a few days, and if someone looked for him, Kathy often would find the conversation awkward.“Where did he go?” The caller typically would ask.“Can I pass on any message?” Kathy asked politely, trying to avoid the question.“Is he out of town?” The caller was usually very persistent.“Yes, can I help you in any way?” Kathy tried to be polite, but she could not help feeling uncomfortable.When someone calls a person who is home, “Where is he” or” Where did he go” are natural questions.The caller may not necessarily be interested in finding out exactly where the person is, the question are asked simply as a way to carry on the phone conversation before hanging up.The notion that information one’s daily actions

should be private and not generally shared with just anyone is still an alien notion to many Chinese.Questions about where he went or if he is out of town are not just seen as rude, they are threatening.Americans live in a society where violence is too common.A woman would never admit to a stranger on the phone that her husband is out of town for several days.Such an admission could make her vulnerable to an attack.A person’s movements and schedule, especially at home, are considered private and most Americans would never share that information with an unknown caller.Questions on details about someone’s personal movements are simply not something another person, especially an apparent stranger, is entitled to ask.If the caller had to speak with David before a certain date or time, that person could say by stating

something like, “Yes, I’d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and could indicate the date before which he needs to talk with David.These is only one example to give a brief contrast of different countries.We know that there is no saying of good or bad cultures.The key point is from what view to treat it.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must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unavoidably with much one-sidedness.Therefore, to avert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 we should learn not only our own cultures, but also more other country’s cultures.In such circumstances, people would freely communicate with fewer obstacles.We are fully aware that culture is a very big concept.Even the same country frequently fails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let alone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Take Chinese people and Americans for example.Much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m in ordinary life comes from a lake of awareness about the other’s traditions.Using one’s values to judge someone from another culture is bound to

result in miscommunication even though both parties are well intended.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another person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that person’s ow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better relationship.As well, learning about other cultures can be intrinsically rewarding and fascinating, helping us to appreciate the richness and depth of the human experiences.

第二篇:读《山居笔记》有感:生命与文化的碰撞

生命与文化的碰撞

——读《山居笔记》有感

画小栋

“当时心里想的只有一点,当一个人面对厚重的文化,沉重的历史感的压迫时,那些所谓的青春的烦恼居然会卑微到那种程度,毫无意义。”

那个时候刚刚拿到《山居笔记》,心里是有些激动的。其他的几本书都抛到一边,径直托着《山居笔记》就开始了探寻之旅。

一直都记得,这是唯一的一本书,让我只读了前言就被感动。看完前言,心里很沉重,沉重得几乎不敢再继续看下去。正好那时的我正纠结于各种若有若无的烦恼,或谓之曰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的状态。

因此,我心里只想到了一点,当一个人面对厚重的文化,深沉的历史感的压迫时,那些所谓的青春的烦恼居然会卑微到那种程度,毫无意义。

以前默默寻了好长时间,希望为青春找到一个可供宣泄的出口,却万万没想到此时的我会如此随意,曾经执着了很久的东西突然间就变得轻如鸿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很重要的东西突然变得不重要了,那么你还捧着它干嘛呢?

《山居笔记》和《文化苦旅》算是连理同枝了,先有《文化苦旅》的寻找,再有《山居笔记》的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初中的时候看《文化苦旅》的时候也有过触动,但是总觉得引起自己触动的东西离得太远,还不足以让我迷失或者说碰触到灵魂,或许是因为那时的我不够成熟,积累太少,所以默默的那这份淡淡的触动埋在心底。

于是,《山居笔记》出来了,影响了我十多年的东西似乎又在那一瞬间全部聚集,让我重新拾起失落的信念,让我不得不再次思考自己的问题。余秋雨是一个真正值得敬佩的人,他能把深涩嶙峋的思考淬炼得平易可感,让人在一瞬间就能触摸到这份真实可贵的感悟。

文明和邪恶的延续,历史和法律的公正,永远是充满了艰辛。当个人站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无法掩饰的卑微感会在瞬间击垮那些自私浅薄无知的人们。

那么,我们呢?是该面对历史、面对文明用肩膀承担起自己所能承受的那部分微小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责任,还是随着大众,湮没在滚滚红尘中?这只是勇气和责任感的问题。即便你去面对,去承担,你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可能会失去很多,而随波逐流也不需要太大的勇气,没有那么多的艰辛。

说起来,也很空。承担的是什么?不知道,谁能说出个具体的事物来呢?根本就没有吧。或许只是对历史,对千年文明的理解和尊重。不知道许多年前,这是不是每个人的责任。

余秋雨就在做这个事情,从《何谓文化》《文化苦旅》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再到《霜冷长河》《山居笔记》。这些年踏过的足迹,写下的篇章,就是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对文化的探寻。

我曾想过要把《山居笔记》中的每一篇文章带给我的感动都写下来,有苏东坡突围成功的喜悦,有千年庭院日渐沉寂的沉重,有乡关难寻的迷茫,还有那最震撼人心的遥远的绝响!

种种情绪涌上心头,却发现这份感动在心头弥漫而难以付诸文字。大概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无言的交流吧。

细细回想,所谓的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到底追求着什么呢?

如苏轼的身上看到了一份纯真坦率,在岳麓书院立言教学的历代山长用行动向世人表达了一种责任和严肃。而远在他乡的游学士子那遥望家乡方向的目光更多的是依赖和迷惘吧。

最后的最后,不得不说说那位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倾的嵇叔夜,那位不顾礼法的嵇叔夜,那位在苏门山上发出绵绵长啸的嵇叔夜。历史上从未有过这般不真实的存在,他纯粹得可爱,他代表着那个年代的风度,风姿,风流,风韵,风骨…

就像一阵风吹过,不留痕迹却浸入心脾。如此种种,辨不清楚,抛开这些,却发现心莫名的静了下来。或许,所谓的文化人格追寻的就是这种内心的安宁?莫道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生活在这么个浮躁的社会,心灵的宁静是很需要的,也因此很珍贵。很想问一问,年少的我,可曾真正轻狂过?

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考试,上课,考研,工作,赚钱,上网,谈恋爱这些非常有用的事情,剩下的呢?是一个人的孤独么?夜晚离开了朋友们喧闹的我们会不会觉得空虚?

抛弃了精神享受,抛弃了历史,抛弃了文化的现代人,做着那些没有灵魂的事情。也许有一天,青春终于逝去了,而我们却还是没弄明白考试考的是什么?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工作创造了什么价值?谈的恋爱是否包含了哪怕是一丝的真爱?

我知道,生命的困惑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而去。可是,孤苦而无依无靠的我们,只能独自上路。

在追寻真相和意义的路上,没人可以同行,真的猛士,只有孤独陪伴。

2015年秋

第三篇:读《中国兵学文化》后的感想

读《中国兵学文化》后的感想

前几天,整理自己的书柜,偶然翻出了自己中专时候读过的一本书,――《中国兵学文化》。这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丛刊之十一。

中国兵学,贯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像儒学、易学及其他几种主要演说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应当读一些此类书籍,读什么“兵”的书籍呢?我觉得,这关系到一个怎样对待中国兵学文化的问题。如果就兵学言兵学,把兵学仅仅看成是谈论兵戈剑戟、攻占杀伐,或者扩展为战略学、战术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军事建设等一类的学科,那么,这本书确实与我们无干。然而,如果突破具体的兵学内容,透过兵学本身,着重发扬其文化意识内涵、思维特色与人文睿智,虽然也会看到体现兵学特点的“雕弓宝剑”和“残钺折戟”,但看到更多的东西却是藏在其背后的中华民族的人文意识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底蕴。这本书正是沿着这一条思路研究的,它研究的不是纯粹的兵不理论,而是兵学文化意识。

在这本书里,给我启发最深的要算是第七章《兵学与中华文化》中的第三节《兵学文化与现代意识》。

应变意识

“应变是依据事物本身的性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变换行为方式。”

“应变意识同其余几种兵学文化意识一样,是体现兵学特点的特殊文化意识,它培养人们机智聪慧的心理和快速反应能力,调动人们的全部机敏与智慧,对所处的困境能通达权变。” 孙子说过:作战的计划是必要的,但已有的计划即使天衣无缝,也难以预见战争中的意外情况。为此,必须启动人的应变能力,这叫做“为不可测”、“巧能成事”。这人“为”和“巧”就包含了善于应变的意思。

做课的过程正是一个这样的过程,课课堂上,总有这样那样的偶然事情发生,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生搬硬套教学设计,而应当启动自己的应变能力,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在战争中之所以重视应变,是因为战争自身是一种急速变化着的事物。从事战争的人,对每一次战争,每一次战役,及至每场战斗,都应依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迅速作出恰当的反应。”

第四篇:若将中国的文化比作一片灿烂的星空剖析

品评诗词名篇,感受诗词魅力

关键词:领悟意象 诗词魅力 品味情感 体味语言

欣赏韵味 内容提要:诗歌从古至今贯穿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诵读诗词,品味它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诗歌是形象化的艺术体裁”,因而,诗歌中的情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审美意象(形象)来表达。领悟意象,感受诗词魅力。品味情感,感受诗词魅力。读诗最吸引我的就是诗歌的感情,或是抒发自己的伟大志向,或是感叹世间的种种现象,或是流露内心的喜怒乐······这些诗歌,是诗人灵感的爆发,是诗人感情的解放,往往体现着诗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体味语言,感受诗词魅力。诗歌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古诗词中大量的名言佳句,更似玉液琼浆,令人陶醉其间,回味无穷。欣赏韵味,感受诗词魅力。诗不但是目会与心的艺术,就形式而言,应当说,它是更重听觉的艺术。

正文:

诗歌从古至今贯穿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若将中国的文化比作一片灿烂的星空,那么诗歌就是这茫茫星空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若将中国文化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诗歌便是大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珍珠。置身于中国文化这座争奇斗艳的花园中,采撷诗歌这朵奇葩,品味它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一、领悟意象,感受诗词魅力 “诗歌是形象化的艺术体裁”,因而,诗歌中的情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审美意象(形象)来表达。根据文学理论上所说,诗歌的审美意象是有物象构成的。在诗歌创作中,选择物象形成意象的过程,从审美艺术的角度来说,就是情感渗入的过程。诗歌在浓郁的感情中往往有理想信念、人世经验、生活智慧、人生智慧的闪光。而这些闪光的,便是诗的“意味”。所以,读诗赏诗,要善于在体会情味的前提下去体会意味,体察诗人的深意,去获取诗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例如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完这首有景、有人、有情的词作,我们不仅为其中表现的美好的田园生活所陶醉。辛弃疾在词中选取一些平凡有动人的情景,用灵活轻快的手法,表现了特定的人物和心境,传达了自己的情趣和思想感情。秉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在经受挫折和打击之后,爱读庄子的文章和陶渊明的诗,赞赏那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和孤高傲世的道德风范。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里作者把农家生活的悠然伿适浓缩在一个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中,浓缩在一个农家的生活里劳动场景上,熔铸了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躬耕的生活感受。通过着墨不多的画面和人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农家那充实、乐观、自得其乐的意趣,给人以丰富健康的美的享受。

再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看看选取的意象相对少的诗歌所表现出的审美特色。全诗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七绝。这首诗歌开阔的意境主要表现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联。除了具体的“莲叶”和“荷花”外,一个“接天”字,一个“映日”字;一个“碧”字与“红”字相互对照,意象密集度很小,而且意象极为鲜明,表明了天地葱茏,生机勃勃的景象。读者不但在疏朗有致的意象排列中感受到“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同”生机蓬勃的景象,而且疏朗有致的意象排列也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审美境界。

在唐代诗歌中,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歌以其个性化的、超越现实生活的意象,构成其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如,《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些诗句中的意象都显得比较少,给人一种鲜明而又疏朗的审美感受。

我们再来看看,意象相对多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色。以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为例。在唐代诗歌中,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以其内在的、积淀现实生活的意象,构成其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句中的意象都显得密集,不但构成了宏阔意境,而且给人一种凝重、压抑的感觉。周啸天教授在《隋唐五代诗词鉴赏》中分析杜甫《登高》这首诗歌时说:“三联入情叙事,以‘万里悲秋’、‘百年多病’高度概括了老杜毕生精力及现实处境。其间熔铸了八九层意思:滞留客中、家乡万里、常年如此、逢秋兴悲、登高又悲、独登更悲、百年过半、晚年多病等等,可谓百感交集于四十字中。”在诗中一个“独”字,统摄了密集的八九个意象,写出了举目无亲的孤独感。在古代诗歌中,无论是意象的密集或者稀疏,都有其共同的审美作用,也会产生相同的审美意义。不同点在于一个意象相对多一些,排列紧凑些,表意深沉些,老陈些;一个在于意象相对少些,排列的松弛些,表意洒脱些、活跃些,因此,各自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完全一致罢了。

总而言之,高远的意境需要相应的审美意象的有机组合来实现,意境是产生于艺术意象(或形象)的组合之中,审美意境往往大于个体意象的组合,因而,意境就有超然于艺术意象(形象)之外的审美效果。在诗歌中,一个具有“言外意”的审美意境,不但引发读者的进入诗歌中,感受诗歌的意蕴,而且提高审美想象,达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审美艺术效果。

二、品味情感,感受诗词魅力

读诗最吸引我的就是诗歌的感情,或是抒发自己的伟大志向,或是感叹世间的种种现象,或是流露内心的喜怒哀乐······这些诗歌,是诗人灵感的爆发,是诗人感情的解放,往往体现着诗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例如2000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的“美政”理想,浑厚的爱国主义情结,“九死不悔”的节操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关注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的满腔报国热忱,至死不改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一曲“满江红”,至今还使多少后人为之激奋。不仅如此,历史诗歌中的那些讴歌壮丽山河的诗篇,对艰难时事忧心感怀的诗作,歌咏亲情和真挚友谊的诗作,叙写纯真爱情和争取男女婚姻自主的诗作,以及生动描写四季美景,赏心悦目的诗作等等,读起来都会荡涤心扉、陶冶性情,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起笔便气势磅礴,写滔滔长江,浪花滚滚,辽阔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跨越广阔的历史。二者结合起来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苏轼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瑜做下埋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上片主要写景为下文英雄出场铺垫。下片表明三国英雄中最令苏轼向往的是周瑜,接下来从容貌仪态上写周瑜儒将风流姿态,大敌当前,谈笑自若,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后面则有政治梦想落空的悲哀,他自感苍老与卓有建树的周瑜恰好形成对照。“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苏轼顿悟,既然人生如梦,为何不自由驰骋,可见作者的豪迈洒脱!

戴望舒的《雨巷》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诗。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果然,梦幻般的姑娘出现了。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时,“我”看到她是那样地哀怨、忧愁,投出的目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她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一般,飘过“我”的身旁。姑娘最终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边。雨巷里又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地行着,继续渺茫地希望着、期待着……《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另外,象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怀,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传达出的英雄失路之悲哀,李商隐”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出的忠贞执着的情感,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千百年来,诗歌凭着浓浓的情味,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以说,情味是最主要的诗味。“以情动人”毕竟是诗歌最擅长、最独到、最重要的特征。品味“情味”,也便成了鉴赏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体味语言,感受诗词魅力

诗歌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古诗词中大量的名言佳句,更似玉液琼浆,令人陶醉其间,回味无穷。

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常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最深厚的意蕴,富有字外之音,言外之意,能够引起人们的思索或联想。为了力求精练,诗人最讲究“炼字”。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说的都是炼字。所谓“炼字”,即锤炼语言,从丰富的词汇中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贴、最精确的词语来措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创造出最优美、最生动的诗句。炼字大多是炼句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王国维《人间词话》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和“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说“着一闹字”、“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苏轼《东坡志林》推崇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境与意会”。再如著名“推敲”故事中的“敲”字等,炼的都是谓语中心词。少数诗句也有炼虚词的,如王维《相思子》“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

除炼字外,不完全句和用典也是古诗词力求语言精炼的有效手段。不完全句打破了传统句法的固有成规,而遵从于非逻辑的情感表现方式,它通过句子成分缺失(缺主语、谓语、介词、关联词),造成句法上的空白,这种简约、充满隐喻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大量再创造的艺术空间,形成了丰富的语义体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曲小令开头三句九个名词,中间没有一个可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或系动词,但我们可通过作者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驰骋想象,补上“空白”,达到赏析的境界:深秋季节,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乌鸦,又到黄昏时分了,一条小溪从小桥下流过,桥那边是几户人家,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冒着西风,骑着瘦马,在那荒凉的古道上奔波,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仍在天涯漂泊。“黄昏”这个古典诗词中特定的思人怀乡意象,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出现,引起多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呀。

用典则是另一种特殊而又经济的语言表达方式,正如荒芜在《纸壁斋集代序》中所说:“典用得好,两个字可以抵千言万语,不仅文字精练,而且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历史联想。” 以李清照《渔家傲》为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下篇四处用典:一是“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日暮”均化用《离骚》中的相关语句,“路长”脱胎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日暮”出自“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这里借典故抒发追求理想而难以达到,前途茫茫,内心彷徨的慨叹;二是“学诗漫有惊人句”,出自杜甫的《江上植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里有感慨,有怨嗟,道出了对自己负有才名仍然感到不足的心声;三是“九万里风鹏正举”,出自《庄子·逍遥游》,说大鹏鸟“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四是“蓬舟吹取三山去”。出自《史记·风禅书》,说渤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两处联系起来是说:大风刮起来了,请看那上可直冲云霄汉,下可搏击海水的大鹏吧,它奋飞起来了,迎着狂风,傲然飞翔。让我像那鹏鸟一样,高飞远扬,去到那海外仙山去吧。据此,可以看出诗人当时内心对幸福自由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似乎宛然在目,却又恍惚不见。

再如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后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庄周梦蝶和蜀帝魂化杜鹃的典故。表面看说的是庄周和蜀帝,而实际上诗人是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对美好梦境的迷恋和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怨愤。而这类“空白”,在古典诗词中可谓举不胜举。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等。

“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只有充分感受语言美,才能养成敏锐、深刻的语感,并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意境美、情感美。

四、欣赏韵味,感受诗词魅力

诗不但是目会与心的艺术,就形式而言,应当说,它是更重听觉的艺术。比如对人来说,是“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对诗可以夸张地说是“三分诗歌,七分朗诵”。诗是情、景、音的交融。一首诗的意境,总是在对诗的反复吟诵中才会最好地浮现出来;一首诗的诗味,总是在反复吟诵中才会变得更加浓烈和丰富。这就要求,诗必须具备足够的韵味。

闻一多认为诗歌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的音乐美是借助于语言来赋予诗歌节奏、声调,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因而音乐美也是诗歌语言的特质之一。

诗的音乐美,它的节奏、它的音韵,构成了诗的韵味。诗歌鉴赏中,韵味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老年人总爱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诵诗歌的缘故。偶句的押韵,上下句平仄的协调,每句中节奏的顿挫等,可以说,在韵味这一点,唐诗宋词此时最讲究的,也是成就最高的。当然,现代诗中也有很多诗作极富音韵美。所以,鉴赏诗一定要诵读。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而不去吟咏,那简直是对这一精湛语言艺术的浪费。随便举个例子吧,如陆游的《釵头凤》,你读读试试?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熼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把。莫!莫!莫!”

再如徐志摩的《在比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一读,那韵味、那情致、那告别康桥时轻轻的不舍的情感,会一下子充盈胸中,说不定,还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格律诗和词句式固定,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因而音节响亮,韵律流畅。例如李商隐《无题》之二(相对时难别亦难),全诗通过“残”、“干”、“寒”、“看”的韵脚和中间两联的工对,形成一种既缠绵悱恻又晓畅流利的内在旋律。阅读时,令人油然而生音乐的美感,而男女双方深挚的思恋之情也在这旋律中荡漾开来,感人至深。

古体诗虽然在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没有格律诗那样的定律,但它同样有很多手段来营造音乐美。其一,古体诗虽然不严格要求押韵,但用韵的地方也不少,而且用韵的方式比格律诗要丰富。除偶句用韵外,还有交叉韵(ABAB式)和三句一韵(如汉高祖《大风歌》)。其二,《诗经》开启了古体诗“复唱”的先河,这种重迭反复的章法,使诗歌产生一唱三叹之妙,令人荡气回肠。其三,古体诗中大量叠字和双声叠韵字的使用,加强了诗歌语言曲折回环的韵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从春游夜专夜”、“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其四,顶针格的修辞使古体诗声调蝉联而下,一气呵成。《长恨歌》“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等便是。

自汉魏曹氏三父子始,大量富有色彩感的词语成了诗歌语言美的又一道风景,至唐代王维,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词中的色彩绚丽缤纷,有调和色(属一同原色,色差相近),令画面和谐悦目,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对比色(对比度大,色差强烈),加强人们对事物色感、质感的印象,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条件色(某种色彩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色彩),这比简单化的色彩描写更精彩。如《红楼梦》描写大观园沁芳园“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这里“三篙翠”是很深的水,因柳树掩映,变成了“翠”色。

诗歌语言表现色彩美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运用表现色彩的字面,给人以直接的感觉。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二,描绘具有色彩特征的事物,带给诗歌语言色彩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云、莺、树、燕、花、草,都具有鲜明的色彩感,交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第三,把某些带有色彩的事物递相沿袭,表达相对固定的语意。如“玉 ”指代眼泪、“绿云”指代头发、“金鞭”指代富贵、华丽的鞭子、“双鬓”指代白发等。

古诗词语言形式整饬,表现出其它文学样式,即使是散文也不具有的工整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部分篇目都是四言,只有少部分是三言、五言、七言、八言等杂糅而成。其后古体诗虽然形式相对自由、灵活,但句式大多整齐,对仗句已大量出现。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两句的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字面很工整。声律说兴起,特别是律诗成立以后,其中颔联、颈联的对仗更是诗人刻意求工的地方。贾岛“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联,他自己批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因为这一联不仅字面工整,“独行”、“数息”又都是佛家的术语,两句表面相对,意思却又连贯,写出家人的苦行。杜甫是五七言律诗中有最高成就的大家,杜诗中好的对句无数。如写壮阔景象的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细致的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写闲适的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等。这些对仗句都是用极其工整的语言来准确表达诗人的人生体验,规范有度的外在形式里升腾着内在的激情。

词虽然采用长短句的形式,多数不适宜对仗,但有些词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念奴娇》、《浣溪沙》等,经常使用对仗,使词的语言既灵活多变,又整齐匀称,显得错落有致。词的对仗比律诗宽得多,不限于五七言,三字对、四字对用得更广泛一些,还常常两句对两句,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都是两句对两句,称“扇面对”。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架,是德、智、美的圣洁殿堂。而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以它音韵之美,文字之丽,情感之真,意象之丰,在悠远的时空里风神摇曳、芬芳妩媚,萦绕在我们心间,回响在天际……

第五篇:读《乡土中国》有感:对今日客家文化传承之浅思

读《乡土中国》有感:对今日客家文化传承之浅思

原创: 邓丹

——以闽西温厝村为例

本科时因毕业论文的选题,我第一次读到《乡土中国》这本书;而今读研,老师们推荐了这本书作为基础必读书目,我再次翻阅后温故而知新,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似乎在书里所说的乡土社会中看到了家乡的影子。

我出生在闽西三明市大田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人们是客家的一支,因此我也时常以客家人自居;我们所操方言为闽南语系之分支,但也应属客家方言。在连绵不绝的高山所包围的这一方土地上,村民们世代居住于此,很多时候提到家乡我总会在脑海里呈现出这样的景象:我家的下埕地前是水泥路(十多年前还只是乡下的土路),路边是一条终将汇入闽江的小河流,河边则是一大片地势较为平缓的梯田,田间随处可见以种地为生的村民在除田埂草、犁地、插秧、割稻;沿着公路眺望,沿河建村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建于河流两边。第一次印象深刻地感受到乡土气息中的“土”,大致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某天凌晨内急,起床的时候看见爷爷从不远处的公路扛着锄头回来,脚上沾满泥土,显然刚刚下地除草翻土归来。这一场景多年来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而我觉得乡下人的“土”却是几年后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

语言的渐逝

我不知道用“渐逝”这个词来表达是否得当,但据笔者二十多年从乡村来到城市再回到家乡的感受而言,家乡的方言似乎在不经意间“慢慢消失”了。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我很努力学好普通话,那时候我觉得说家乡方言是很“土”的,是没文化的表现,有文化的人就要说普通话,因此一度我也十分抗拒用方言跟家里人交流,并以说客家方言为“耻”.生活水平和国民知识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今天的新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的孩子也不例外。越来越多村里的小孩被送去城里读书,越来越多的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说好普通话,他们不是没时间教方言,而是拒绝教方言,孩子们回到家乡后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脱口而出几句简单的英文。

我并不为此感到高兴,反而要质疑的是:为什么家长要从小费尽心力教会孩子说普通话,而不是言传身教家乡方言呢?换句话说,普通话难道还需要家长教吗?难道千千万的小初高语文老师教不会一个孩子说自己国家的母语吗?我曾见过村里有位在外工作,过年带孩子回乡的妈妈,见到孩子跟长辈用方言交流时呵斥道:“要用普通话,不要说老家话。”十年前回家,我与族中亲戚见面时很自然地用方言交流;五年前,随着越来越多下一辈孩子的降生,不知道是何原因,长晚辈间用普通话和方言交流已交织参半;现在过年回家,几乎长辈和晚辈交流都改说普通话;那五年后十年后呢?是不是家乡方言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想象?今天,我只为自己会说客家方言为“荣”.礼俗的断层

相较于家乡话,“礼俗的断层”也是我多年来对家乡变化感触颇深的印象。十多年前,家里的下埕地前还只是乡间的土路,更没有今天河流两边能用水泥浇筑起桥梁。每年元宵节这一天村里会举办一场盛大的仪式活动,其传统是举全村之力共同迎接“龙神”,祈福本村今年风调雨顺。每家每户都会有世代相传的“龙身”,即板凳龙(由约长2m、宽20cm、厚2-3cm的杉木板加上8支硬竹签钉立而成,周边铺以白棉布或红棉布,并在布上写画上自己的美好愿望,村里有剪纸技艺的老人还会剪出许多不同的图案贴在“龙身”上)。幼年时期过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迎板凳龙”了,每节杉木板都会钉上两个足以插上蜡烛的小孔,晚饭后,点起“龙身”上的蜡烛,各节“龙身”再在指定地点进行串联,最后接上“龙头龙尾”,迎板凳龙便正式开始。

大致是七八年前,我依旧等候元宵节晚上的“龙神”出现,这年却始终未见。后来得知,“迎龙”这一习俗今年取消了,也许以后不会再迎,当晚我失落了很久;此后多年也确实未再复启这一习俗。难道过去对自然的虔诚,在解除智识枷锁的今天便一去不复返?我并不把“迎龙”看作一种封建的仪式,我认为这是前人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礼俗的终止,人们或许对大自然就缺少应有的敬意和信仰:今年收成不好,可以去集市上买一袋米回来;明年收成不好,土地放着荒芜,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村民们不需要再相信并向“龙神”祈福,知识代替了想象,文化取代了神话;撇开行政区划的硬性条件,基于“龙神”所能建构出安德森笔下的“想象的共同体”已逐渐式微。

半熟人社会的转向

而“半熟人社会的转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从前的乡村景象。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发展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促使乡下人放弃田间劳作转而进城务工,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人从前的“集体意识”.多年前尚能听到村里人谈论谁家养的鸡鸭跑到我的农田踩踏刚刚插好的秧苗;明天你家办喜宴,今天我就带着锅碗瓢盆来你家帮厨;明天某人家的女儿出嫁,听说你家孩子也到了适婚年龄。诸如上述家长里短的话题在今天却变成什么时候毕业?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在哪里工作?工资几何等等等等。人们的观念也许从以前的“同村人”变成今天的“他家只是离我家不远”.今天一条微信能解决的事情,也许在以前要辗转来回才能办成;今年春节就碰上一件有意思的事儿:份子钱随礼已是见怪不怪的礼俗,从前随礼,亲朋好友将钱封在红包里,实在条件有限则在墙边的春联撕下一小块,用我们那儿的话说,叫“包红一下”,也象征着祝愿新人的生活红红火火之意,在以前,这份红包是必须郑重其事地交到新人手上。然则今日随份子,“微信红包”就能解决一切,人不必在场,场景和仪式化更不再复现。

《乡土中国》

依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因为乡下人不识字。今天的农村人已经不再“土”了,人们会用智能手机、会网上购物、更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能说他们像从前的乡下人是“愚”的吗?文化的传播破除了知识局限,农村人跳出了礼俗神话却又坠入科技神话,在对数字、技术的迷恋中不自知地陷进“狂欢世界”,我想,这样的乡土村民才称之为“愚”.我喜欢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也爱那让其他地方的人们听了跟天书一样的客家方言,更希望有朝一日家乡的“龙神”能重新“飞舞”在田间小路上。如己能力之所及,愿为家乡的客家文化之传承、之传播献出点滴微薄之力。

限于笔者知识积累尚且不足,文中若表述有不准、材料有出入或有悖于各看官的高见,请见谅。

下载1读《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1读《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