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大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2 23: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月12日大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月12日大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6月12日大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Microsoft Word 文档

大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上半年,大庄镇共实施农业产业项目4个。一是北韩村投资228万建设的康穗食品加工厂全面竣工。该项目是在对倪家锅盔北韩麻花的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扩大,建设一个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目前,主要设备安装已完成。二是在孟王村新建标准化蔬菜大棚56座,征地工作已基本结束,夏收后,将全面动工建设。三是在贺家村蔬菜大棚基地实施“畜、沼、菜、厕”四位一体循环设施农业改造项目。全年计划实施循环改造生态大棚84座,现已建成15座,在建6座。四是特色种植迅猛发展。在圪崂村发展清水莲菜种植600余亩。现已栽植到位100亩,其余500亩将在今秋落实到位。在孟王、张堡、金牛等村发展猕猴桃、核桃等优质杂果1114亩,已全部栽植到位。

大庄镇信息

(夏亚国 宋胜利)

2010年6月13日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

显著

“十一五”期间,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农民就业增收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四大能力,做强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产业,着力打造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有机联结的全产业链,极大提升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新疆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截至“十一五”末,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725家,带动基地种植面积2898万亩,带动畜禽饲养量1845万头(只),累计带动农户257万户,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551家、571万亩、509万头(只)和113万户。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1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3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4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61%、247%和123%。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25家,10亿元以上企业9家。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带动农户115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46.93%。308家龙头企业通过HACCP体系认证、ISO9000体系认证。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目前,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注册商标已达1万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等7个商标品牌已达500余件。仅2010年新增品牌名牌就达88个,增幅20.8%,增量为历史之最,庄子开拓红花系列、西尔丹辣椒酱、红帆番茄红素被评为了中国驰名商标。

(二)发展特点

1、在工作重点上,向市场开拓转移。新疆把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农村经济工作重点转移的着力点,有效探索和总结了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农产品营销十大模式,大力开展品牌名牌创建活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会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组织保障、行政推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产品市场开拓系统化配套保障措施。

2、在资源配置上,向科学有序方向转变。一是结合优势区域布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许多地方形成了产业链和优势企业群体,在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同时,围绕自治区棉花、粮食、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做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增强了基地发展活力。二是地区特色开始形成。一些地州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优势产业带。如伊犁形成了以巩留县、伊宁县、霍城县和新源县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产业带,以霍城县和霍尔果斯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巴州形成了以库尔勒市为中心的香梨产业带,以轮台县为中心的杏产业带,以若羌、且末为中心的红枣产业带。

3、在经营领域上,呈现出发散性的发展态势。一是单一生产环节上的联合经营开始向科研、推广、服务等专业化经营探索;二是由以种植业为主要经营范围,向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经营方面发展,“十一五”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种植业3174家,畜牧业1849家,林特产业1389家,水产业61家;三是由生产领域内的经营活动,向配送、流通、消费等领域延伸。

4、在经营组织上,由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转向多类型经营主体带动。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龙头企业这一主体已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丰富,涌现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村能人和营销大户。“十一五”末,新疆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龙头企业带动型1186个,中介组织带动型984个,农村经济人3031个,专业大户2194个。产业化组织投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导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5、在企农利益联结方式上,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一是利益联结机制多样化。“十一五”期间,利益联结机制趋于多样化,主要有市场交易型、订单型、股份制型、纵向一体化型,农企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有合作方式按利益返还形式、股份合作按股份分红形式等。2010年11%左右的产业化组织通过合作、股份等方式带动农户,通过利润返还、按股分红方式,不仅使农民获得最低保护价收购,还获得生产流通领域利润。二是中介组织有大的发展。新疆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工作来抓。“十一五”末,新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674个,辐射带动农户30万户,入社农户增收20%以上。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和问题

(一)发展成效

1、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开拓市场已成为新疆各级党政、农口各部门推进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为首要任务,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会为重点,采取整体推介、展示展销、交易洽谈、产销对接等方式,举办和组织参加了近30个的农产品展销会、对接会、洽谈会,参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1.2万多家(次),涉及47类、2700多种农副产品,展会签约金额累计超过650亿元,其中,两届北京展销会、两届上海展销会、一届广州展销会,签约金额超过500亿元。新疆优质特色农副产品所到之地都引起轰动,展会场面异常火爆,商家青睐、市民赞誉、媒体认可。同时,通过一系列展会,充分展现了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大幅提高了新疆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力带动了农牧民持续增收。

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层次提升。坚持优化农业布局,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外向型为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六大特色产业发展。粮食生产连续跨越再上新台阶,2010年总产达1171万吨,均创历史新高;棉花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总产达248万吨,价格上涨,效益显著提高;林果业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林果面积突破17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0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以反季节瓜果、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万亩,果蔬产能超过400万吨;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红辣椒、甜菜、打瓜、啤酒花、枸杞、红花、油葵、亚麻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品做成大产业,以冷水鱼养殖为主的水产品产量突破10万吨。

3、带农增收能力增强。坚持抓好调优结构支撑增收、科技兴农节本增效增收、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产业助推增收、支农强农政策惠农增收、农产品营销加工促增收工作,实现农民增收历史性新突破。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600元,较上年增加700多元。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增收10.9亿元,比2005年增加6.3亿元,增长了1.7倍。

4、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 8891家,实现总产值734.2亿元,增加值149.7亿元,利润总额22.33亿元,上缴税金15.6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率达21%,其中规模企业1078家,实现增加值134.2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量的90%。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26万人,劳动报酬31.98亿元,农产品原料采购支出565.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加工能力不断的提升,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用更加显著。

5、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自建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校合作,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技术开发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和企业集团。目前新疆农产品加工企

业中有194家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3个,企业研发人员达2600余人,年均研发投入近4亿元。

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区建成国家级标准示范县6个,有16个县市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面积达到620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88家,绿色食品产品达到204个,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16家,有机食品64个。在全区农业产业化组织中获得“三品”认证的产品440个,基地种植面积1724万亩,占产业化组织带动基地种植面积的57%。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与龙头企业产能扩张不相适应。主导产业虽然基地建设规模面积较大、数量多,但符合绿色、无公害、有机的标准化基地较少。与此同时,龙头企业产能扩张较快,基地建设水平不能及时跟进,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忽视基地建设,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

2、农业产业化链条短,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转换增值空间有限。目前,新疆大多数县域的农产品还处于原料出售或初级产品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后续农产品加工很少,而且包装手段及标准化程度仍较落后,致使农业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特色农产品后续增值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农产品加工率只有25%-40%,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10%左右。

3、企业资金匮乏,融资难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拥有金融系统信用等级A级370家,A级以下289家。有效资产抵押能力差的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日趋突出,致使企业资金不足,束缚了一些有市场、有特色、有前景、有订单的企业发展。

4、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与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并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数量少,综合实力弱,产业推动力量不足。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只有9家,仅占2.8%,农民专业合作社3674个,辐射带动农户30万户,仅占全疆农户的12%。经营组织实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的提升。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主要以松散型居多,紧密型的少,各主体之间主要是简单的购销关系,形成稳定购销关系的主体少,在各种利益联结中,仅11%采取合作、股份合作方式。农户获得利润返还的数量还不多,难以真正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收益。

5、农业产业化发展区域不平衡与结构趋同现象并存。南北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差距大,制约了全疆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全区772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近三分之二分布于北疆,东疆和南疆分布少;在31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南疆三地州只有49家,仅占全区的15.3%。

区域间生产结构趋同现象较严重,加之绿洲之间的封闭分散性,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常常会形成争原料、争资金、争市场的恶性竞争局面,不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形成和产业化整体实力、水平的提高。

6、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服务、监督和引导作用发挥不够。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税收政策突破不大,资金短缺,龙头企业和农民贷款难,金融服务滞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管理并没有完全理顺,农业产业化按行业、部门多头领导、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有限资金不能最有效发挥作用。

三、做法和经验

(一)行政高位推动。“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一是加强机构建设。2007年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改设在自治区

乡镇企业局,同时加挂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和农产品加工局牌子,并要求各地州参照自治区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目前新疆基本形成上下衔接、政令畅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二是科学规划。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统筹思考,是我们掌握工作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新疆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2007年成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后,就先后制定了《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北疆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区规划》、《南疆特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区规划》等七个规划及实施细则。2010年,又组织编写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十二五”发展规划》等6个规划。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十一五”期间新疆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2007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局成立后即设立5000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资金,连续5年累计2.5亿元规模支持龙头企业发展。2009年专项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基础建设。从2010年新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农副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连续5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新疆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培育和保护工作。二是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多次会同自治区财政等部门开展农产品加工财税政策专项调研,草拟并上报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建议,推动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的颁布实施。据初步估算,仅此一项政策的落实,每年可为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减税近两亿元。同时为保证财税政策的贯彻实施,制定了《自治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财税政策实施办法》。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构建银企合作平台,努力破解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国开行、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密切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银企恳谈会,推荐重点企业贷款需求项目365个,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止2010年末,三家银行支持我区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达54.2亿元。

(三)多措并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开展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评选。自2008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评选,到2010年已评选选出9个农业产业化优秀县(市)和30个先进县(市),共给予了330万元的奖励。开展评选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活动提高了各地县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县(市)一级组织机构的完善,同时也对进一步促进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二是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十一五”期间,新疆一直把建立和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作为农业产业化中心工作来抓,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推进工作。2007年在伊犁地区召开了自治区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现场经验交流会;2008年,根据新疆实际,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选定新疆麦趣尔集团、哈密长河公司和和田阳光沙漠玫瑰公司三家企业开展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试点 ; 2009年,为总结推广以试点企业为主的企农利益联结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和田地区召开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座谈会,推出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责任公司以“二次返利”为核心的“公司﹢协会﹢农户”联结模式等好典型、好模式。并将这些典型经验编成《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典型经验汇编》,发至各地州、各龙头企业进行交流和推广。三是加强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管理。“十一五”期间,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7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

(四)围绕六大产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积聚发展。围绕自治区粮油、棉花、畜牧、林果、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具备一定基础的六大主导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

则,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要素,通过兼并、重组、并购等方式,培育壮大了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园区,推动龙头企业集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构建一批产业链长,精深加工水平高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增强集群竞争优势。目前新疆初步形成了六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即以新疆泰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玛纳斯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优质棉花加工企业群;以天山面粉集团、康尤美粮油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企业群;以伊犁巴口香、泰昆集团为代表的畜牧加工企业群;以新疆果业集团、拓普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林果加工企业群;以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红帆生物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以北园春集团、吐鲁番盛达商贸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市场流通型企业群。此外南疆三地州也涌现出南达乳业、阿布丹食品、富江果业等一批新兴企业,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做出巨大贡献。龙头企业形成的规模效应,扩张了新疆农业产业化的集聚优势,竞争优势,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外销平台与品牌建设并重,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顺应现代农业重点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的阶段变化,新疆迅速启动外销平台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外销平台建设,利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会,着力打造三大外销平台,辐射华北、华东、华南及港澳台市场,引导企业、经销商在该区域的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分销渠道、营销网络,辐射全国中、高端市场;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充分发挥17个边境口岸优势,积极探索农产品出口,开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市场,2010年主要农产品实现出口交货值9.39亿美元,同比增长45.5%,展示了新疆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广阔前景和潜力。因势利导,强势推进品牌建设。2010年,新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国名牌产品楼兰枣业带动了若羌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直接提升当地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和田地区皮亚勒玛乡通过培育“皮亚曼”品牌,带动了当地石榴产业发展,石榴收入占到该乡人均收入7139元的71%,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00元。

第三篇:浅析海东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浅析海东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海东镇人民政府吴远信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经济社会如雨后春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农村发展发生了更本性变化。党对农村各项慧民政策使广大农民从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发展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得到了质的转变。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已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发展不平衡,发展模式粗放和发展举措不力等,仍是当前和今后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最近省委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的发展思路,抓住了我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我们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方向标。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对我镇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思考,为此,我谈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当前我镇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理念根深蒂固,广大农民群众接收新事物,转变新概念,创新新举措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不强。群众的生产模式、生产理念、传统市场经济意识、效益经营意识,长远发展意识差等问题。如:我镇的“村企业”处于几乎空白的状况,集体经济相当薄弱等,严重滞慢了发展速度。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交通,信息,发展环境仍然不适合发展需求,仍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加以解决。

二、关于我镇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以实施“三大战略”为举措,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

1.是实施“转变”战略。加大工作力度,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打破传统的经营方式,用现在农业的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我镇优势,发展贡米,葡萄等绿色、特色经济。充分利用环境优好和无污染的优势、实施绿色种植业发展战略,建成有一定规模的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和深加工基地,使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变。三是转变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能力。提升群众发展理念,在党员干部中营造想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按照省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思想、有作为、有所为的帆布队伍。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提升活动如:组织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等,让广大农民群众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效率上有一个显著的变化,从更本上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

2.实施“拓展发展”战略。要拓宽现有的发展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一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快和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建立安全可靠的劳动输出机制体

制。关心农民工的生活,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保障农民工的利益,使得每个外出农民工,务工有能力,利益有保障,发展有依靠的就业环境。二是要拓宽农产品开发渠道,实施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三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进一步开发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使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的效益最大化,农产品流通快捷化。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格局。

3.是实施“上一层”战略。全面提升农村自主创新和支撑保障能力。一要提升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开发高新技术农产品,使得农产品向工业化的产品效益途径转化。降低生产成本,缩小劳动强度,提高产品效益。二是要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在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的安全稳定。三要提升落实政策法规对农村发展支持和保护能力,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农村各项工作,在法律的监督下实施落实,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以实施“三手抓”为手段推进农村产业的进程。

1.是要抓农村产业化发展示范作用。就是动员农村广大党员干部以及思想觉悟高的人士现行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自我发展和自觉发展。在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前提下,使农村的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2.是要抓农村产业化效益触动策略。就是要把握生产方

向,掌握市场信息,疏通流通渠道,让群众能够看见最现实、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农民从观念、能力、实力得到一个快速的转变,如:实施“村村通网络”工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掌握新的生产动态信息。

3.是要抓农村产业化联合互动策略。就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根据产业特点建设新型的经济联合体,由私自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经济发展。从而增强他们发展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流通实力。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推进农村产业化的进程。

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实施农村产业化发展战略。为省委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找准位置,抓住重心,创新举措,稳步推进。

第四篇:浅谈农业产业化发展

浅谈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效益,为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不容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从整体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仍然存在着;培植主导产业难。生产基地规模受土地流转和农民传统生产观念等诸因素的影响,尚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瓶颈”,真正成为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还不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发展龙头企业难。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但一些地方呈现出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实力弱、素质不高,离现代企业管理有一定差距;拉长产业链条难。农业产业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产品,使农业成为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产业系列。产业链条的长短、“链条节”的多少,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目前存在着农副产品的粗加工向精加工不够,链条短,各环节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整体效益不高,农民在产业链条中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农民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等等,要真正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向新台阶,保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理清思路。

一、我村基本情况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我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市东郊,为大唐华银XX电厂新址所在地,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63人,628户,耕地总面积400亩,林地面积2980亩,2011年平均人收入7500元。我村主要分为五个集中居住区,分别为移民区、木香口、老屋冲、烟坳冲和S312线沿线。其中新建的移民区,是全市少有的高标准统一规划的新型居民生活区。村民勤劳淳朴,现村办企业主要有祥波选煤厂、背后冲煤坪、农兴煤炭有限公司、鑫盛贸易有限公司等。按“六室一园一超市一中心”的模式,完成了村级医疗卫生室、计划生育室、综合服务部、幼儿园、农村超市和村民活动中心的建设。

2、我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村坚持把发展壮大绿色产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1、发展战略初步形成

我们立足村情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反复进行论证和优 势比较,制定了绿色产业富民战略,按照“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绿色产业建设步伐,形成了以茶油、林果、苗木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开发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2、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村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制定了三大主导产业开发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截止2011年底,全村种植油茶树木1200亩,林果500亩,苗木300亩,油茶、林果、苗木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2.3、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村委会确定2—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担任村级产业开发技术员,从产业发展前期、中期、后期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法,加强产业开发技术人员的培养。

2.4、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根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健全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销带产、以产促销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开通了电子农务、农信通,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绿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

1、规模效益不明显

长期以来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我村的产业规模小而且分散,形不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各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2、经济效益不突出

我们的干部群众大部分还是按照“就农业抓农业、就种植业抓种植业”的传统模式来抓产业,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从纵向发展看,我村产业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提升,但从横向比较看,与先进村的相差仍然较大,还有很大的差距。

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我村绿色产业过去只注重于产业本身的生产和销售,而不重视产业的加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全村没有一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已成为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4、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农业产业中介组织处于萌芽状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农民与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我村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级市场,没有大规模、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产业防灾抗灾体系不健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5、产业化建设资金不足

虽然沙塘湾街道办事处在产业发展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财政支农力度明显加大,但这不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而农民的资金积累不足、再生产能力弱是当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农村信贷门槛高、农民还贷意识差、信誉度低等方面的原因,农民贷款难度大,加之农民自筹资金十分有限,而社会上的民营企业认为农业投入大、效益低、收回限期长,一般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上来,造成农业产业投入明显不足。

6、农民主体意识不强

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较差,以贷款扶持、财政补贴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使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此,一部分农民产生了严重依赖政府的思想倾向,只要出现问题就看政府怎么办,等政府来解决,把自己的事情当成是政府的事情。没有形成农户自主发展产业的意识,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三、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体现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由单项突破进入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它体现了“生产力标准”的原则,首先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下力气搞好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调整其他相应的方面;它贯穿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方针,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基本经验运用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产业化又是和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相结合的“三化一体”进程,全面描绘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农业产业化必然会进一步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宏观环境,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有新思路。看来农业产业化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思路。

四、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工作中地位 我们已经明确,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为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而努力。我们也已经明确,要实现这个目标,各方面要更加重视农业,要加大农业的投入,但基本的途径,还是把农民引进市场,靠农民自己致富。如果我们的农业还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上,农民不仅难以真正进入市场,就是进入了,只是一家一户的小船,也很容易被市场海洋的风浪打翻。所以,只有靠农业产业化这只大船,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民才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并在市场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和主要依托。可见,农业产业化是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最终落实之点,最主要的实际操作之点,内容丰富,前景广阔。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今后我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总的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村”主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起强有力的产业化组织体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打造产品品牌,主动培育农产品产地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我村经济大发展和农民收入大提高。

1、抓基地,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

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经营效益,要继续认真实施《太坪村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生产基地,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力争三只特色农产品无论发展规模还是档次上都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2、抓龙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坚持“引大龙、育新龙、带小龙”的发展思路,继续坚持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发展一到两个龙头企业,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和鼓励原有企业与基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完善农业订单,实现农业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双保险”,实现互动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带动农户力强,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培育与扶持以出口为导向的农业企业,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是继续引导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专业协会,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要把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起步发育阶段,首先要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引导、扶持与服务,通过引导服务促其发展,做到引导而不强迫,4 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其次加大扶持力度。要以扶持农业企业一样扶持合作组织。再次要规范对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通过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努力延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抓精品,提升产业化经营层次

发展精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是要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种子种苗也是一个“龙头”。一个好的品种能创专利出品牌、增效益。要把种子种苗产业作为效益农业的一大新兴产业来抓,充分发挥这种对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关系作用,着力从市内外、省内外引进一批优质、高效,市场前景看好的种子、种苗、种畜,着力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着力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名特优新品生产,着力打出一批在省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太坪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要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业,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农艺规范或技术规程,建立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推广使用高效、安全肥药,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污染,确保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顺利进行。三是大力实施品牌工程,有了“品牌”,农业商品才有具体的目标,质量农业、精品农业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十分有必要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或有地方特色的,或有新技术含量的农产品,通过注册商标,通过改装包装等产业化经营手段,创造有声誉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起亮丽的形象,给消费者以特别的品味吸引与享受。四是培训好农民加快科技入户。只有培训农民才能转变农民,只有转变农民才能提高农民,注重实效,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

4、抓市场,拓宽产业化经营空间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载体,是市场农业的基础。培育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既要加快有形市场的开发建设,又要重视无形市场的建设,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一要统一规划,加强立项管理,逐步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二要扶持市场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重点扶持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推行电子统一结算管理系统等现代交易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系统,为农民、经营户、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三要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发展。重点以果菜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为窗口,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从加强管理着手,配置检测设备,规范检测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进场交易。四要加强市场开拓。加大农产品贩销大户,经纪人队伍培育,以市场为依托,通过组建农产品贩销户行业协会的途径,提高农产品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引导贩销大户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参考文献:

[1] 张壬午,生态农业产业化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4-15.[2] 张进忠、吕有军、吴宏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战略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904-906.[3] 张宏伟,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机制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6):154-156.[4] 王金玉,农业产业化及其支持系统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

41、123.[5] 刘葆金,中国农业产业化理论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4):93-96.7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目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词藻。结合“新丝绸之路功能转型”的提出,中国——中亚地区经济带凹陷的现状,如何高效、科学、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是所有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提供方案将有效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并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从产品原材料、农资产品价格、农药、化肥、棚膜、等诸多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不高都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由于延续了多年的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策略造成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绝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分散而力量薄弱,且进入门槛较低,并不具备产业链的议价能力。

此外,原材料、农资产品价格普涨,化肥、棚膜、柴油的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都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上涨,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尽管农产品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是由于农业关乎数以亿计民众的吃饭问题,因此政府对终端农产品的价格增长采取了一定的调控措施,将对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政府政策方面。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形成稳定、统一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厂商企业、外资企业投资设施农业,推进产业化进程;积极争取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汇集社会资金,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扶持设施农业发展。

(2)设施农业技术方面。研发推广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温室(棚)结构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包括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施园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测和对设施养殖室(棚)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设施农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3)市场经营方面。打造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在引导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序发展的同时,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来开发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工业化水平;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设施农业信息网络,加强设施农业产销信息的研究和利用;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流畅和衔接,积极向外界发布销售信息,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

除了以上政策信息,如何更加科学、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带动整个片区农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国家农业总产值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根据13年来的经验而言,开展国际、国内农业博览会无疑是广大社会群体的选择,并且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厂家、商家更乐意通过一项开放的形势将现代化的产品和更有利的方式介绍给每一位存在于社会的人民。农业博览会的盛开,鉴于各省级、厅级乃至农业厅、畜牧厅、科学技术厅等多方政府扶持,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每年8月参观农业博览会,用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觉察国内农业行情,用高度关注的心态体察农民越来越好的生活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位于新疆的企业也将展现本地独有的特色农业,将新疆的农业特产盛情展示给来此参展、参观的各

位朋友们。

国际(国内)农业博览会由振威展览集团主办,每年8月定期在乌鲁木齐举办,已成功举办至第十三届;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业盛会。作为国家最大的农业展会,本届

(第14届)农博会展位数将突破2000个,届时启用5个展厅,1个室外广场。参展企业将达

到2000家,展出面积达到36000㎡。展会同期将举办:全疆十佳优秀经销商、十佳优秀组

团单位评选等活动。

【采购与参观】

组委会将组织13个师、174个团场、23个农场、18个专业农资市场组团参观采购;邀请

9600家种植大户、5783个农业合作社等专业买家到会参观采购,参观人员达35000人次。专业为新疆1000万农牧民服务

【展示内容】

○ 肥料专业展区

磷肥、钾肥、复合肥、控释肥、叶面肥、以及各有利于作物增产和改善品质的生物技术和产

品等。

○ 农药专业展区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原料和制剂、植保机械等。

○ 种子展区

大田种子、蔬菜种子、种苗加工、包装、包衣剂机,穴盘、苗盘、水稻育秧钵体软等。

○ 现代设施农业及节水灌溉展区

各类农业设施、节水设备、温室材料、园艺器械、等先进设施农业的技术和产品。

下载6月12日大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6月12日大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双井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浅析双井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舒采平 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劳动力极为缺乏,土地荒芜严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也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瓶颈。积极探索粮......

    镇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镇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镇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2007-02-06 09:46:50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力促产业化经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纵观今年全国各地的白菜烂市、果农滞销、我县莲藕伤农等事件,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精选)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有的进入了创新提升阶段。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1......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企业发展情况】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军四渡赤水河畔川南名镇二郎镇,与国酒茅台,中国名酒郎酒共享得天......

    农业产业化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农业产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科教结合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与重点龙头企业加工产品相......

    论农业产业化发展

    论农业产业化发展摘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崭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主导产业为龙头,实行专业化生产,发挥经济规模效应,是适应国内外......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在我国农村中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应当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