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东东)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
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
(发言提纲)
北京大学法学院孙东东
一、转变以病为本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按照学科大类,医学虽属于探究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学科范畴(即:探究自然人发生、发展、变化、消亡规律的学科)。但它又是直面社会、直接服务于人的,介于纯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学等逻辑学科。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服务对象(患者)的配合,需要人文学科的支撑和社会科学的规范与导引。
现代医学(西医)是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之上的,从大体解剖学到超微的分子生物学,均以形态学的描述为特征。这就导致医生的思维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框架之中,看问题的角度十分局限、微观。医生的服务理念常常是为以病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即:对病不对人,甚至是爱病不爱人。具体表现为态度不积极、语言生硬、与病人缺乏有效的沟通以及告知不到位等等。尤其是外科医生,眼睛只盯着手术台。随着技术水准和年资的增高,逐渐发展成名副其实的机械唯物主义者。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和社会学属性。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这也是外科医疗纠纷频发的原因之
一。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就需要医生转变以病为本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跳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二、加强人文修养,注重人文关怀
一个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医生,应当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求证求真的能力和胆识。其核心要素是质疑!科学精神的构成要件包括:
理论——知识积累。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知识。终身学习!理念——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体系)和意志质量。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行动中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应以所有的人为本,不能仅以某些人或某类人为本。否则将违反社会公平原则,侵犯他人的利益。如在医疗活动中不得因患者的种族、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社会经济职能等因素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如何做到加强人文修养,注重人文关怀,当前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加强医学如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行政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等学科人文理论知识的学习,弥补医学教育的缺陷。
2、提高主动与患者沟通的意识。加强情感投入,注意语言逻辑方法。从根本上改善服务态度。
3、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是法定的义务,必须履行。它对应的是患者知情选择权。虽然由于医患之间专业技术信息不对称,患者的这项权利是个相对权利,但在形式和程序上不得简化,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告知的内容包括:病情、措施和风险。通过告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以上便是有关如何弘扬医师职业道德,倡导医学人文精神的个人见解。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第二篇: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
何玉芳
(来源:《光明日报》2009年7月10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和个性化等特点。面对这种形势,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善于把握总体,又要重视个体;既要善于引导教育,又要注重人文关怀。
第一,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关注点,也要关注面。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首先就要做到心中有总体,准确把握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反映着社会总体的思想和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表征着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从总体上去把握社会心态。把握了社会心态,才能大体上知道哪些问题是容易导致社会冲突的问题,哪些问题是潜在的有可能影响社会的问题。惟此,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抓住重点、对症下药。
第二,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要保持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在社会主义各个不同发展阶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从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到强调人文关怀,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正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全面发展,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应从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以此作为重要的价值尺度。
第三,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就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尽量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尊重人,从内心里理解人,从行动上关心人,把大道理化于细微之中,才能达到引导人的目的。尊重人,人们才能接受你;理解人,人们才能理解你;关心人,人们才能信任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人们接受、理解和信任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要善于在自己被接受、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引导人们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第四,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基点。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既应在宏观的政策层面上把握,又应在具体的个案操作上落实。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外,还有社会尊重、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应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发展的机会。应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应关注和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特殊利益,让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应正确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不同利益群体克服认识和心理上的各种偏差,进行自我调整,促进相互沟通与理解。通过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五,加强机制建设、改进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要落到实处,就要有机制上保障。应建立健全一套良好的机制,从根本上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比如,可以建立健全社会心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对社会情绪、社会共识、社会价值观进行及时的跟踪研究,把握社会心态这个“风向标”和“晴雨表”,及时发现一些影响面比较大的不良社会心态。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有通畅的表达渠道,使社会成员的想法要求得到及时反馈。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在方式方法上改进创新,既要善于进行教育引导,又要善于促进自我完善。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性特点,注意运用民主讨论、双向交流等方法,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参与的愿望,引导人们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我要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同时,要善于抓住情感的切入点,以调动人们情绪,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第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与本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人。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是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特别是要充分认识人文关怀是促进人的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之
一。其次,要提高人文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高低决定着工作的具体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体系,尤其是要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再次,要强化关怀之情。情感是沟通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以情为先、关怀他人是一种态度、一种觉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关怀”并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领导式的关怀,而是平等的、互动的关怀。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欢迎下载百度文库资源
资料均是本人搜集
第三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文关怀 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实现计划生育“两个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需要,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选择。几年来,在**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围绕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为动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找准突破口,寻求新亮点,在力求实效、提升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在改进方法、完善措施上做大文章,不断推动了我*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向前发展。
主要做法:
一、落实三个到位,为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提供保障。
(一)领导到位。我*各级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层层召开动员会、汇报会、联席会,对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和督导检查,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解决了*计生指导所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以及县、乡两级服务机构的设备配备、环境改造、人员编制等诸多问题,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打下了基础。
(二)责任到位。为使优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我州各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工作目标进行量化、细化,落实责任,建立了计划生育垂直负责体系。同时,定期分线、分类、分层次考核督导,并及时进行奖惩,加大对优质服务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促进各级将优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三)投入到位。近几年来,我们狠抓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投入问题,尤其是在税费改革中,积极争取,目前全*所有的乡(镇)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都高于转移支付资金的15的比例,保证了基层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的资金需要。同时,还确保了计划生育递增经费、手术减免费、计划生育奖励金的足额到位。2004年全**投入计划生育经费**万元,其中手术减免费**万元。
二、狠抓三项建设,夯实优质服务工作基础。
为了夯实优质服务工作基础,我们因地制宜,加大力度,狠抓了网络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三项基础性建设。
(一)狠抓网络建设。抓好阵地、完善网络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在全*持续开展了“县站上水平、乡站上台阶、村室上档次”活动。特别是在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活动以来,按照“四优一满意”的要求,我*各县(市)都投入上百万资金对县站科室布局和房屋结构进行了及时调整,对房屋进行了全面整修,增设了相应的科室,并高标准改造了手术室、化验室、B超室等;对乡级服务站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装修,按国家甲级站的要求配备了相应的医疗设备,使县乡两级服务站达到了房屋结构合理、环境温馨、安静优美、设备精良的要求。2004年,在人口较多、乡镇密集的地方,我们集中财力,整合资源,建立了档次较高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站。目前,全州共新建或改造乡级服务站18个,新建中心站6个。同时,针对村服务室直接面向农牧民的特点,我们还加强了村服务室的建设,不断提高村服务室的服务功能,使广大群众更加直接享受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在我州基本形成了县站为龙头、乡站为纽带、村室为基础的高规格三级服务网络,为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所。
(二)强化队伍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为了健全队伍,提高素质,我州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优化结构。按照稳定机构、确保编制、择优定员、公开招聘的原则,确保县乡两级技术服务人员达到80以上。几年来,我们先后多次协调,从卫生部门选拔了30余名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充实到各县(市)指导站和乡(镇)服务站。2005年,按照*委71次常委会的要求,*计生委已会同*人事局对全州县乡两级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拟对全*县乡两级技术服务机构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采取从社会公开招录、卫生部门调配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整充实,使全*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配置更具有合理性,为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提供人员保障,更进一步发挥我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同时,针对村宣传员直接面向群众的特点,我州各县(市)采取公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的方式调整充实了259名学历较高、具有较强敬业精神的村宣传员,为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二是狠抓培训。2004年以来,我*加大了对县乡两级计划生育干部的培训力度,仅2005年上半年,*级开展各项专业培训就达20余期。各级计划生育部门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在*级培训的基地上,层层开展培训,并进行测试。针对**县**区条件艰苦、路途较远的现状,*计生委专门抽调业务骨干深入**区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在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在2005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方案中,我们加大了“大比武、大练兵”工作的考核分值,作为单项进行了考核,占总考核分值的30。全*各级计划生育部门采取理论测试、现场操作、知识竞赛等方式,着力提高计划生育干部的综合素质。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干部素质,各级计划生育部门每年都要选派几名计划生育干部出去培训;同时,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授课,提高计生干部的业务技能。特别是和静县每年都定期选派计生干部轮流出去培训学习,大大地提高了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严格管理。除每年对计生干部进行年终考评以外,还实行责任制,与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采取措施不定期考核评定,结合年终考评直接与工资福利挂钩。对工作认真、有成绩的干部实行奖励;对工作敷衍塞责、出现问题的干部实行责任追究,从而有效地激励了广大计生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除建立高标准微机室以外,在*县两级计划生育部门做到了每个科室配备一台微机,并实行宽带上网;在乡级计划生育部门保证了1—2台微机,大部分乡(镇)实现了宽带上网,条件较差的也实现了拨号上网,大大方便了信息传输;在人员配备方面,通过公开招聘、内挖外引等渠道,增加和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全*基本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素质较高的信息化管理专业队伍;在信息引导服务方面,全*各乡(镇)建立了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库,全面完成了育龄妇女信息录入工作,并能进行及时变更和信息反馈,为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为拓宽计算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领域,**市、**县等县市还建立了计划生育网站或网页,将计划生育相关知识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广泛宣传。
三、围绕三大工程,扎实开展优质服务
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是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州围绕“三大工程”,突出“生育、节育、不育”,积极开展了五项服务:
(一)开展宣传教育服务。为强化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近几年来,我*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从生育文化建设入手,全面开展了“温馨宣传、贴心服务、连心教育”活动。2004年以来,全*就印制宣传册80万余份,精心制作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计生宣传品达130余万份,制作了“三大工程”系列图板4500余套。在宣传内容上,侧重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在宣传范围上,不仅向已婚育龄群众宣传,还向未婚青年宣传。特别是**县承担了国家计生协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宣传教育项目,宣传范围已扩大到青少年。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知识知情,对生殖健康知识知情,对生育政策知情。
(二)积极开展避孕节育技术全程服务。做到了“四规范”:一是规范术前知情,实行了避孕节育手术前同意书制度;二是规范手术规程,手术过程中,做到稳、准、轻、细,避免手术事故发生;三是规范术后指导,建立了生殖健康教育处方制度;四是规范术后随访,统一了村级避孕节育手术后随访表,将随访情况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免费率达到100。
(三)全面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我*始终把常见妇女病,尤其是生殖道感染普查作为优质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了妇女病普查工作规划,由*、县计生服务所(站)牵头,乡站配合,组成下乡服务队,常年巡回各村开展“四个一”服务,即: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发放一套计生宣传品,播放一场生殖保健录像,开展一次面对面咨询,每两年在全*巡回一遍,免费普查,优惠治疗,普查率达到95以上。
(四)实施出生率缺陷干预工程。几年来,我*以人口学校为依托,对参加培训的新婚夫妇,大讲特讲优生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95以上的生育夫妇实现了由“要我参加优生监测”到“我要参加优生监测”的转变。同时,我们在持证对象以及早孕对象中大力推广服用“叶酸”,预防胎儿畸形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五)开展不孕不育症诊治服务。为了解除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痛苦,2000年以来,我们以*、县计生服务所(站)为依托,专门成立了不孕不育症诊治领导小组,聘请专家教授定期坐诊,大力开展了不孕不育症的诊治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创新三种机制,完善优质服务体系
为了推动优质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从创新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了优质服务工作的保障体系。
(一)创新依法管理机制。首先是规范计划生育办证服务程序。把生育服务证、再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伤残鉴定等多项审批事项形成制度,按期
办理,减少了办事环节,简化了审批程序,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其次是规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采取“目标管理与日常监督相结合,计生部门全力抓与公检法司共同抓相结合,说服教育与依法强制执行相结合”的办法,加大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力度;其三是强化计划生育执法监督,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过错责任追究制、计划生育责任制和村务公开监督制等制度,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
(二)创新利益导向机制。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及各县(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通知》、《关于相关部门为计划生育户提供优惠待遇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在城市,行政事业单位儿童保健费、5奖励金得到解决和落实;企业单位儿童保健费普遍落实,5奖励金大部分得到解决。在农村,积极落实领取“两证”家庭奖励2000元政策。2004年,**市对2003年农村52户领证家庭一次性兑现2000元;2005年,我*有6个县将全面落实2003年以前农村所有领证家庭2000元奖励金,其他县(市)也都在积极筹措资金,抓紧落实。对破产特困企业领取“两证”退休人员奖励金的问题,实行由*政府拿钱一次性兑现。同时,为计划生育特困户发放了一定数量的奖励救助金。
(三)创新村民自治工作机制。为了激发村级工作活力,实现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近年来,我们围绕责任落实到村、分类指导到村、考核评估到村、奖励惩处到村的“四到村”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并结合全*开展的“创建村民自治先进村、模范村”活动,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强化分类指导。我们把全*的行政村分为村民自治模范村、先进村、合格村、重点管理村四个类别,针对不同类型,制定出不同的管理和评估办法,实行分类指导;二是加大考核力度。采取暗点调查与明点考核的结合、打招呼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级每年抽查一定数量的村,县级每年逐村进行督查考核,村村排名,根据名次兑现奖惩。到目前为止,我州每个行政村都制订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有针对性的和村民、育龄妇女签订了责任书或协议书,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由县、乡管理为主向村、组管理为主的转变。目前,全*推广村民自治村已达到94。
通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在点上有重点突破,整体上全面推进的良好格局。2003年**县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称号;2004年**县通过了国家计生委的复验,**市、**县分别通过了国家、**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的验收并命名。同时,我们大力加强行风建设,不断转变全*计划生育系统的工作作风,在2004年我州行政机关行风评议中,*计生委名列第1名。截止到2004年9月30日,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0.2‰,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5‰;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9.7,其中汉族出生人口符合率为99.5,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9.9;综合避孕率为87.1,长效节育率为76.4;全*领取“两证”的家庭为**户。
几点体会:
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推进优质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领导首先要提高认识,才能组织好开展优质服务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二是搞好宣传、积极发动是推进优质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优质服务工作要以宣传工作为导向,消除群众对计划生育固有的偏见,走进群众、贴近群众,使其认清优质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他们理解、支持、配合这项工作,才能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提高水平、狠抓质量是推进优质服务的关键。我们要围绕质量抓服务,围绕服务抓管理,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宗旨,把群众的满意率作为评估优质服务工作的标尺,谋求群众的满意和信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良性运转。
四是明确责任、分线考核是推进优质服务工作长足发展的重要手段。几年来,我*各级计划生育部门与相关科室和责任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奖罚标准,增强了计生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工作中的不足:
目前,我州虽然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为今后计划生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这项工作还须不断完善。通过调查评估,我们认为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个别计划生育干部还未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还没有真正做到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服好务,个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没有真正产生与其配备相适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广大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对策:
针对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做好今后的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好优质服务,使优质服务工程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转变观念、增强“公仆”服务意识。优质服务是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关键是人的观念和思想的变革,因此抓好服务队伍建设,即行政、技术两支队伍的服务意识的提高,是进一步加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关键。我们认为应从三个层次上搞好培训,实现“想服务”。首先是各级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对优质服务重大意义、作用的认识,保证资金到位、人员到岗,实行目标管理。二是抓好计生专干的思想观念转变。应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并可举办一些专题讨论,如“假如我是一名育龄妇女”,“如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等,让他们从管理者进入公仆角色,把育龄群众视为主人,当好服务者,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三是加强村组(居)委会计划生育干部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开展优质服务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工作方法,使其能尽快适应优质服务需求和完成工作任务。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各级计生干部真正做到“四实”,即思想务实、作风扎实、工作求实、成果真实。
(二)进一步提高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条件。计生干部业务技能的提高,是实现“会服务”的基础。我们认为在下一步工作中应着重从五个方面抓服务技能的提高。一是对行政服务队伍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使县(市)、乡(镇)、村、组的计生干部知道怎样开展优质服务、怎样实现“知情选择”,掌握“个案”,掌握面对面的宣传咨询技巧;二是抓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如脱产到好的医疗机构进修等,另一方面招聘一部分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计生技术队伍;三是努力培养业务技术带头人,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来提高;四是规范服务站各种管理制度;五是有计划地对服务人员进行微机操作的培训,以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信息管理。同时,逐步改善服务条件,保质保量地抓好县(市)指导站、乡镇服务站的建设,加大投入,建好村服务室,为“能服务”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
(三)以人为本,开展好四项服务。一是开展好以“知情选择”为特点的避孕节育服务,为育龄群众传授避孕节育方法,培养“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能力,激发落实避孕措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开展好以“按政策自主生育”的政策服务、面对面地进行政策个案宣传,进行培训咨询服务,提高群众的生育自主权。三是开展好以生殖保健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服务,引导群众加强对生殖保健的需求,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坚持推行基本免费服务。四是开展好以对计生户实行优惠优先为特色的生产服务,通过深化和拓展“三结合”工作,使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真正受益,自觉转变生育观念。
(四)努力发掘内涵,做好“十个结合”。一是把计划生育合同管理与计划生育户落实优惠、奖励政策及帮扶措施相结合;二是把贯彻生育政策与育龄群众生育意愿相结合;三是把落实计划生育节育措施与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服务健康相结合;四是把社会效益与必要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把常住人口管理与为流动人口开展优质服务相结合;六是把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与育龄群众提供全程服务相结合;七是把控制人口数量的目标同开展优质服务的目标相结合;八是把全方位多方面优质服务与突出特点特色相结合;九是把优质服务工作与巩固“三为主”成果相结合;十是把计生部门唱主角、开展优质服务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搞好服务相结合。
回顾这几年来开展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我们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清醒地知道,我州的优质服务工作只是刚刚起步,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措施,从过程到手段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体工作水平还不高,离上级对我州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兄弟地*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优质服务作为我*计生工作的永恒主题,继续深化,不断创新,为早日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新的工作机制,开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篇:党建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党建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党建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了党建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党建工作对象是人,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
1、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是我党历史经验总结的正确方针。在创党初期,我们党把关注和争取劳苦大众的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得到了包括农民、工人在内的社会上绝大多数阶级、阶层的充分认同和积极响应,使党的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时期,党把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沦落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广大同胞表达了最深切的同情,作出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激发了国内各党派、各社会团体的爱国热情。党建工作对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确保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正确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受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相衔接,呈现出一些负面效应。最主要的表现在于虚,在于抽象空洞,开口就是马列,动辄就是说教,不分受众、不顾场合,文山会海,理论一大堆,工作没结合,用之于四海皆
准,对工作对象的基本权益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强调了政治性,弱化了人性,强调了社会性,忽视了个性,忽视了新生社会阶层的利益,将党建工作脱离了社会现实,把党建工作与人文关怀割裂开来,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假、大、空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后,党始终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及时拨乱反正,明确了党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强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可以说,党的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一个坚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优势和执政智慧。
二、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要充分了解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层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人们因职业、行业、居住小区、户籍、年龄、经济收入的不同而拥有多样化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表达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性。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已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当务之急。
建国以来,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利益表达诉求机制,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有政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信访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提供了基本的制度环境。但不同人群在使用这些制度资源的过程中明显呈现出不平衡性,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文化程度和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意识等的差异,城市人群和社会的精英阶层利益诉求表达较为充分,而农村人群和基层群众明显处于劣势,时常存在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受理不力等情况,更谈不上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因此,要在党建工作中重视建立合理平等的利益诉求表达制度,实现制度内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通畅。一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适当增加农村人群和基层群众在各级人大、政协等组织的代表名额,让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平等机会;二是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制度,推行信访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预防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三是落实人民群众的决策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完善立法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监督制度,不断拓展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搭建公民参政议政的平台。只有从制度上保障落实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才能让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充分表达。
三、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要落实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上。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是解决现阶段一切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党建工作实现人文关怀的根本动力。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贫富悬殊拉大,信用缺失严重,新旧矛盾交错,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增多,各种利益的碰撞和冲突加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思想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推进改革,用改革的办法促进发展,只有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才能探索统筹发展的新路,才能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善待改革发展中因利益调整而暂时受影响的群体,才能倾情帮助困难群众,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使改革真正深入人心、利益共享、促进发展、形成和谐。
四、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要落实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基本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着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体现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体现着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共产党与人
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让社会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人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五、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要落实到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上。要尊重民意、顺应民心。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牢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这个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在决策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坚决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
钓誉的“形象工程”,也不掩饰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围绕如何把为群众服务的事情办得快、办得好去改革内部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行政提速、服务提质。要体察民情、维护民权。坚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勤政为民、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注重实际、少说多干,做到讲真话、听真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浮躁浮夸、弄虚作假,坚决反对欺上瞒下、追名逐利,坚决反对强迫命令、欺压百姓,切实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得以真正实现。
六、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党建工作的对象是广泛的,既包括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又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必须凭情感说话、凭信用说话、凭公正说话、凭事实说话、凭历史说话。要注重物质关怀。强化对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调整,鼓励艰苦劳动、合法致富,打击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调节过高收入,扶助弱势群体,压缩行业差别,抑制不合理分配,共创社会和谐,共享改革成果。要注重精神关怀。要突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让一切有益于社会的财富充分涌流。要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顺应群众的发展意愿。要相信人的能力,肯定人的价值,尤其是那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和显著成绩的人。要真情真心关心每一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对生活严重困难、遭遇自然灾害、个人职位升迁以及犯了错误等处于特殊时期、面临特殊情况的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要倾心尽力,给
予关心、帮助、提醒、教育、疏导,解决他们的困难,分担他们的痛苦,确立他们的信心。要注重政治关怀,大力推进人民民主,尊重和发挥法律赋予群众的公民权利,不断发扬党内民主,让党员充分享受《党章》规定的权利,全面表达自己的心声,要树立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选拔具有“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人才,重用“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第五篇:注重人文关怀,打造幸福学校
注重人文关怀,打造幸福学校
摘要: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的幸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作为老师的保护伞,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营造宽松工作氛围,建设和谐人际关系;关心教师健康,丰富精神生活,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打造幸福学校。
关键词:幸福、人文关怀、需要、和谐、健康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事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教育的职业。”①只有幸福指数高的人,才能更加投入地工作。幸福的教师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一个不幸福的教师只能逼迫学生,无法让学生体验到人生的幸福。没有幸福的教师,幸福的教育将永远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幸福是教育幸福的前提,教师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学校的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呢?
一、注重人文关怀,满足教师合理需要
满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政治需要。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关注学校的发展,是教师的民主权利,也是教师的精神需要。“学校参与式管理不但考虑了教师的心理因素,而且注重强化人本的管理。”②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教书,自主参与学校管理也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学校通过校务开放、教代会、教工大会等途径,把学校的成就、发展前景和重要决策告诉教师。把学校的改革方案、考核方案、奖惩制度、重大活动方案等向教师公布,让教师了解学校管理工作的情况,让教师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畅通民意渠道,倾听教工呼声,不但可以增强教师的群体意识,还能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提高领导的决策水平,让学校的工作决策符合师生意愿,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才可能建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可能被激发出来,教师参与是学校成功发展的关键。③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④ 一个教不好书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只有幸福的老师才有可能获得
人们的信任和专业的发展。在教学管理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学校要甘做云梯,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与空间,尊重人的发展,贴近人的需要,努力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铺路搭桥,努力创造条件和采取各项措施,真心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让教师迅速超越自己,快速发展。
如,我们华罗庚中学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比如说学校经常举行各种比赛,如说课比赛、解题大赛、论坛比赛等,给教师创设了互相学习、和谐融洽、敢于交换意见的合作交流平台。学校通过各种比赛活动来关心、培养、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充分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在幸福和适当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的素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学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有序、公正的竞争环境,营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了一个幸福的教育场!
二、营造宽松工作氛围,建设和谐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是促进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说:“大力发展奋力攀登的创新文化,培育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保持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营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学校要“软硬兼施”,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让老师舒心地工作,幸福地教书。首先,学校要在硬件上下功夫,改善教师办公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办公室是教师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创设文明、温馨、舒适的办公室,不仅能为教师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教师愉快工作,而且也为广大学生作出榜样。如我们华中一直努力改善教师办公环境,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师办公条件的改善,积极开展星级办公室评比活动提升我校办学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其次,学校要着力于软件建设。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学校要大力倡导和谐相处、诚信宽容、沟通理解、互谅互让的人际关系。同时,学
校要加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引导公平竞争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核心。”⑤有了良好的竞争氛围,人际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最后,学校必须从抓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努力营造和谐、宽松、团结的人际关系和温暖愉快的心理氛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如我们华中大力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省市及学校各项荣誉、评优奖励向一线教师倾斜,校领导、中层行政主动让给教师,让教师在学校有家的氛围,有家的温暖。
三、关心教师健康,丰富精神生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健康人的必备条件,也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育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幸福感,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优化学校育人氛围”。⑥
首先学校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管理,真正把教师心理健康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应多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关心教师心理健康。”⑦教师的健康不仅是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而且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心身健康的学生的客观要求。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定期组织保健讲座、心理健康讲座。学校要定期进行体检,防病治病,了解教师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精神 ,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学校要提供锻炼身体的设备与时间,办好“教工之家”,定期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促进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形成统一和谐的氛围。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教职工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文明健康的各类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氛围,能使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得到调息,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提高我校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水平。
当然,除了人文关怀,教师还需要物质待遇的提高。学校要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提供与教师付出的努力相适应的福利待遇,只有精神和物质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学校不能从工作上完全减轻教师的压力,但是可以对教师家属给予人文关怀,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在小孩读书、医疗、配偶工作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这也是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明智之举。这样,全体教师及其家属心暖、心齐、劲足,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
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教育不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是一种幸福的事业;教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艺术的创造;教育不是无私的奉献,而是自我的实现!学校是我们老师的保护伞,应该给予我们人文关怀,为我们营造宽松工作氛围,促进我们专业的发展,关心我们教师的健康,丰富我们教师的精神生活。这样才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学校的魅力,才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幸福学校”的幸福!
注释:
①《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新华出版社,2008年8月
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刍议,赵志荣、温金河,教学与管理,2012年15期 ③教师参与:学校成功发展的关键,宋明钧; 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④ 幸福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高婧,南方论刊,2008年03期
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校园和谐氛围,段新满、张文涛,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9月第5期
⑥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优化学校育人氛围,马先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5
⑦教师心理健康浅论,李海宏,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