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时间:2019-05-12 23:5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第一篇: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2、在医疗活动中,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诊疗措施、预后及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增进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改善医务人员队伍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医务人员应及时书写并妥善保管好病历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完整,并加以注明。

5、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业务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医疗的院领导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6、发生或者发现重大过失行为,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7、发生或者发现重大过失行为,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于1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

8、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院保管;需要进行检验时,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液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输血科室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9、发生医患争议后,若患方不冷静对待,有意扩大事态,扰乱医疗秩序,科室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医院法制保卫科或当地公安机构进行酌情处理。

10、认真分析、总结所发生的重大过失行为及医疗事故,整理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下发各临床、医技科室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第二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一、加强职工培训和安全教育

1、全员培训内容:

⑴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⑵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行业协(学)会制定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全国统编教材、有关诊疗规范、常规及本院制定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⑶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基础、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医疗服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接待患者的语言、行为艺术;

⑷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⑸其它法律知识培训:包括法律基本知识、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医疗争议和诉讼有关的法律知识等。

2、分类分层次培训:

⑴各类人员的岗位技能和规范培训; ⑵新分配人员岗前培训; ⑶低年资人员培训;

⑷中级人员和高级人员培训;

⑸每次培训填写签到表,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授课人、内容。

二、抓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事故防范的关键环节

1、抓住质量控制三个环节不放松:

⑴基础质量控制:是指对医疗质量产生影响的人、财、物、管理、时间、技术和信息等因素的控制,除工作人员的数量、素质、技术水平外,还包括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药品供应、后勤保障、时间控制等等;

⑵环节质量控制: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结果是伴随医疗服务过程产生的,实际工作中很难对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结果)进行提前检验,合格后才交付。同时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一旦发生医疗缺陷,有时难以纠正,因此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

⑶终末质量控制:一是对医疗活动外延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患者的随访和跟踪活动等;二是根据病案质量、管理指标、统计指标对医院诊疗管理水平、科室诊疗控制能力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改进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总之,要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对医院的执业活动、服务质量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以指导我院全面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过程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落到实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做到对重大医疗缺陷和医疗服务缺陷坚持事实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性质不明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2、抓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环节

(1)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工作要突出一个“急”字,重点要严格执行首诊责任制,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及常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时间概念,如接诊时间、抢救时间,病情开始稳定或突变的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均应非常清

晰。时间常常是评定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16个核心制度是做好医疗质量过程质控的关键,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危重病人床旁交班制度、查对制度等,确保医疗安全。

(3)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4)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和三级病案管理制度。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案管理条例》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行规范管理。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务人员应当如实向患者或法定代理人告知,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要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对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更应说明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和影响病情转归等注意事项,征得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的理解和同意并签字。

三、医疗服务质量的督查制度化

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医疗缺陷和医疗服务缺陷,查找缺陷的原因,及时整改是防范医疗争议和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1、分层次进行医疗质量监督检查

(1)上级医师负责对下级医师医疗质量的检查,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2)科主任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检查。

(3)医务科定期(每月一次)和不定期负责组织对全院各科医疗

质量检查。

(4)医院办公室和质控部定期(每月一次)和不定期负责组织对医院行政后勤服务、医疗服务态度、药剂服务、财务收费服务、保卫服务、行政安全服务等进行医疗服务质量检查。

2、检查的时间和方法

(1)上级医师通过查房、病案讨论、检查病历等方法随时对下级医师进行检查。

(2)科主任通过查房、病案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3)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科内病历质量统计指标,管理指标及质控医师、质控护士的质控记录、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差距,改进工作。

3、不合格医疗服务及其处理办法

(1)医院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提供直接或间接医疗服务时,违反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未满足患者或院内其它科室及工作人员的合理需求引起投诉,甚至引起医疗事故者,均定为不合格医疗服务。

(2)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科主任、护士长应及时指出当事人的错误,提出批评,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的扩大或造成不良后果。

(3)如发现差错事故,应作好登记,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应对不合格医疗服务进行认真分

析,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再次发生。

(5)对不合格医疗服务进行原因分析,确定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纠正不合格医疗服务和制定改进措施的过程中,业务院长和相关职能科室要进行全过程监督。

(6)对不合格医疗服务的当事人或科室按《永煤集团总医院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细则》和相关行政管理规定进行经济和(或)行政处罚。

四、产生重大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对病人造成了损害的按《永煤集团总医院医疗损害处理预案》执行。

第三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防范预案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防范预案

一、加强职工培训和安全教育

员工培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各职能部门必须坚持分工负责,常抓不懈。医务部负责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包括医学理论知识更新、医疗质量教育、医政法规教育等)和培训工作;党政组织负责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各行其职,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各科室必须认真执行《医院医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和《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全员培训内容:

⑴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⑵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行业协(学)会制定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全国统编教材、有关诊疗规范、常规及本院制定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⑶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基础、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医疗服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接待患者的语言、行为艺术;

⑷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⑸其它法律知识培训:包括法律基本知识、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医疗争议和诉讼有关的法律知识等。

2、分类分层次培训:

⑴各类人员的岗位技能和规范培训; ⑵新分配人员岗前培训; ⑶低年资人员培训;

⑷中级人员和高级人员培训;

⑸每次培训要填《培训记录表》其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教师、内容。

二、抓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事故防范的关键环节

1、抓住质量控制三个环节不放松:

⑴基础质量控制:是指对医疗质量产生影响的人、财、物、管理、时间、技术和信息等因素的控制,除工作人员的数量、素质、技术水平外,还包括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药品供应、后勤保障、时间控制等等;

⑵环节质量控制: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结果是伴随医疗服务过程产生的,实际工作中很难对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结果)进行提前检验,合格后才交付。同时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一旦发生医疗缺陷,有时难以纠正,因此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

⑶终末质量控制:一是对医疗活动外延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患者的随访和跟踪活动等;二是根据病案质量、管理指标、统计指标对医院诊疗管理水平、科室诊疗控制能力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改进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总之,要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对医院的执业活动、服务质量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以指导我院全面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过程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落到实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做到对重大医疗缺陷和医疗服务缺陷坚持事实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性质不明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2、抓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环节

(1)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工作要突出一个“急”字,重点要严格执行首诊责任制,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及常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时间概念,如接诊时间、抢救时间,病情开始稳定或突变的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均应非常清晰。时间常常是评定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16个核心制度是做好医疗质量过程质控的关键,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危重病人床旁交班制度、查对制度等,确保医疗安全。

(3)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4)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和三级病案管理制度。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案管理条例》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行规范管理。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务人员应当如实向患者或法定代理人告知,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要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对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更应说明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和影响病情转归等注意事项,征得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的理解和同意并签字。

三、医疗服务质量的督查制度化

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医疗缺陷和医疗服务缺陷,查找缺陷的原因,及时整改是防范医疗争议和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1、分层次进行医疗质量监督检查

(1)上级医师负责对下级医师医疗质量的检查,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2)科主任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检查。(3)医务科定期(每月一次)和不定期负责组织对全院各科医疗质量检查。

(4)医院办公室和质控部定期(每月一次)和不定期负责组织对医院行政后勤服务、医疗服务态度、药剂服务、财务收费服务、保卫服务、行政安全服务等进行医疗服务质量检查。

2、检查的时间和方法

(1)上级医师通过查房、病案讨论、检查病历等方法随时对下级医师进行检查。

(2)科主任通过查房、病案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3)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科内病历质量统计指标,管理指标及质控医师、质控护士的质控记录、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差距,改进工作。

3、不合格医疗服务及其处理办法

(1)医院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提供直接或间接医疗服务时,违反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未满足患者或院内其它科室及工作人员的合理需求引起投诉,甚至引起医疗事故者,均定为不合格医疗服务。

(2)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科主任、护士长应及时指出当事人的错误,提出批评,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的扩大或造成不良后果。

(3)如发现差错事故,应作好登记,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应对不合格医疗服务进行认真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再次发生。

(5)对不合格医疗服务进行原因分析,确定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纠正不合格医疗服务和制定改进措施的过程中,业务院长和相关职能科室要进行全过程监督。

(6)对不合格医疗服务的当事人或科室按《新都区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细则》和相关行政管理规定进行经济和(或)行政处罚。

四、产生重大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对病人造成了损害的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明原因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会诊制度

1不明原因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具体定义:

(一)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二)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相同临床表现的病人、病例不断增加、呈现蔓延趋势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三)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是指具有重大疫病特征,即突发性,针对的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出现以上情形,有主治医师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科申请,由医务科组织院内或院外专家组,

第四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中医医院重大医疗

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处理医疗纠纷,杜绝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和办公室组成,委员会下设监控办公室,挂靠医务科。负责组织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监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等实行情况。

2、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及各科室专家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进行分析、论证和定性工作,提出整改意见,修订和完善有关医疗安全各项制度。

3、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由专职人员组成,挂靠医务科,受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直接领导,及时受理并处理各种投诉及医疗争议。

二、医疗事故防范

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建立和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健,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准入的管理。

3、落实各科室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成立医疗安全小组,制订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开展以科室为单位安全质量活动,规定每月底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报告一次医疗缺陷、差错、事故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医疗事故处理

1、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4、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的,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5、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科,并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在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业行为。

7、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安全保卫科有关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同时向牡丹江市卫生局医政科报告。

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1、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接待投诉者,将投诉的情况填写《登记表》并告知答复时间(一般一周内),而后向科室责任人了解情况,由责任人写出详细书面说明书(一般2日内),反馈科室经讨论后由科主任写出书面说明并予以定性,上交安全医疗管理委员会讨论定性后,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告知投诉者。

2、解决双方医疗纠纷争议途径:告诉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医学会鉴定后解决;第三条途径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五、建立医疗责任保证基金

为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可建立医疗责任保证金,从医生、护士的工资里扣除,计人“其他应付款—一医疗责任保证金”账户。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的赔偿问题由保险公司承担。如医疗纠纷的主要责任人为医生或护士,则暂存人医院的个人工资扣款部分即“其他应付款——医疗责任保证金”到年终时就转归医院;对未发生医疗过错的医护人员,则作为奖励全额返还给本人;对虽有小失误但已及时纠正的医护人员,需扣除小部分以示警戒。账务处理:a、医院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时:借:医疗支出——医疗保险费贷:银行存款b、按比例从医护人员工资里扣医疗责任保证金时:借:应付工资贷:其他应付款——医疗责任保证金c、发生医疗纠纷,医生、护士承担责任时:借:其他应付款一医疗责任保证金贷:其他收入d、未发生医疗纠纷,返还给职工个人时:借:其他应付款一医疗责任保证金贷。

六、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1、医院设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患者的投诉接待工作,有工作规范与记录文件,对投诉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科室部门通报,对重大事件投诉的信息迅速报告院领导。

2、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流程。

3、通常一般问题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若因问题复杂须增加时间进一步调查时,应事先向投诉者告知。

4、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意见,及时向科室反馈与落实情况。

5、医院应对投诉事件进行定期分析,要从医院管理的机制、制度、程序上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6、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增强医患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

七、医疗投诉登记处理程序

1、医疗投诉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

2、接待者将患者或家属投诉的事由、意见、建议记录在登记表上,并告知答复时间。

3、将登记表交给当事人写出书面陈述后,交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写出定性结果于2日内交回医务科。

4、医院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院领导或院安全医疗管理委员会讨论,提出定性结论和整改意见。

5、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在一周内将处理意见告诉病人或其家属,如有不同意见,同时告知其它解决途径。

6、将整改和处理结果反馈科室和当事人。

第五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关于下发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

防范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科、股、室:

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处理医疗纠纷,杜绝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成立科室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科室主任

成 员:护士长、质控秘书、责任护士、当事责任人

(三)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保卫科,由专职人员王廷辉、常淮组成,受医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直接领导,负责组织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监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等实行情况并及时受理并处理各种投诉及医疗争议。

二、医疗事故防范

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建立和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健,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准入的管理。

3、落实各科室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医疗安全小组,制订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开展以科室为单位安全质量活动,查找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医疗事故处理

1、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医疗纠纷办公室汇报,医疗纠纷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4、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的,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5、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在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业行为。

7、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保卫处有关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同时向县卫生局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1、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负责接待投诉者,将投诉的情况填写并告知答复时间,而后向科室责任人了解情况,由责任人写出详细书面说明书,反馈科室经讨论后由科主任写出书面说明并予以定性,上交医疗纠纷办公室,经讨论定性后告知投诉者。

2、解决双方医疗纠纷争议途径:告诉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医学会鉴定后解决;第三条途径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1、医院设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患者的投诉接待工作,有工作规范与记录文件,对投诉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科室部门通报,对重大事件投诉的信息迅速报告院领导。

2、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流程。

3、通常一般问题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若因问题复杂须增加时间进一步调查时,应事先向投诉者告知。

4、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意见,及时向科室反馈与落实情况。

5、医院应对投诉事件进行定期分析,要从医院管理的机制、制度、程序上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6、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增强医患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医疗投诉登记处理程序

1、医疗投诉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

2、接待者将患者或家属投诉的事由、意见、建议记录在登记表上,并告知答复时间。

3、将登记表交给当事人写出书面陈述后,交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写出定性结果交回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

4、医院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院领导讨论,提出定性结论和整改意见。

5、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将处理意见告诉患者或其家属,如有不同意见,同时告知其它解决途径。

6、将整改和处理结果反馈科室和当事人。

下载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