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调研资料清单
新疆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调研资料清单
请伊犁州、博州、阿勒泰地区、克州建设局协助收集下列资料:
一、提供文字或电子版资料清单:
地州发改委:
“十一五”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发展规划
“十一五”工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十一五”农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十一五”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建设规划
“十一五”地州环境保护规划
“十一五”期间拟建设的重点项目统计表
地州领导在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新型工业化等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地州统计局:1990、1995、2000、2005、2007年各边境县市统计提要 地州建设局:
地州城镇体系规划
各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
地州外贸局:
地州外贸企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地州及口岸区域招商引资情况及政策
口岸管委会:
各口岸发展规划及近期规划
口岸城镇建设统计年报、工业企业统计报表、进出口贸易及主要客货流量、流向、构成统计资料
口岸“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1990、1995、2000、2005、2006、2007年口岸统计提要
第二篇:统筹山区城乡发展的新探索—关于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调研报告
统筹山区城乡发展的新探索
—关于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调研报告
联合调研组
一、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重大意义
省委专题办公会议纪要(〔2010〕15号)指出,“参照仙洪试验区的政策,将两竹百公里城镇带纳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验区”。“同时,将房县沿305省道、紧邻竹山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的军店、化龙、窑淮3个乡镇,一并列入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鉴于房县的3个乡镇已列入试验区建设,建议试验区名称定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是指西起竹溪县蒋家堰镇关垭,东至房县城关镇,约173公里长,分布在305省道沿线,包括竹溪、竹山、房县3个县城、15个乡镇的城镇带。总面积2570.85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21.4%;总人口74.59万人,占三县总人口的56.6%;经济总量占三县经济总量的83%,是三县人口密集带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重大部署。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三大差别”和“城乡融合”理论蕴含着城乡统筹思想。我们党始终不渝地探索城乡共同繁荣之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届中央领导都提出了城乡统筹战略。近几年,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力度,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开展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88个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四个层面的试点工作,对全省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带动和示范效应,但广大山区如何走城乡一体化路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结合部,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自然条件落后,是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又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连片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最为突出。2009年,十堰市城区人均GDP已达46714元,县域人均GDP仅为8920元,城区与县域之比为5.2∶1,城区与竹房三县之比为7.1∶1;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44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0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4.6∶1,两项数字差距之大,全省独一无二,全国也不多见。在这个城乡矛盾特别突出的地方建设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具有创新性、典型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创造性实践。
(二)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城乡发展不协调是制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重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是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应有之义。位于鄂西北的十堰市,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所辖6个县(市)都是国家级特困县,脱贫致富的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全省区域的均衡发展。而在这6个县(市)中,竹房三县的贫困状况则更为严重。2009年竹房三县人均GDP只有6500元,低于6个县(市)平均水平2420元;三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011元,低于6个县(市)平均水平99元,城区与竹房三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4.8∶1。竹房三县脱贫致富问题,既是十堰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省扶贫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竹房城镇带地势相对平坦,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把这里作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省、市两级予以重点扶持和帮助,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培育“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培植特色致富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城镇带两厢乃至鄂西北山区发展;有利于在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路子,为广大山区找到一个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这一探索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三)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区安全的有效途径。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引汉补江”通道,在国家主体功能
区划分中,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适应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安全,是十堰市和全省的重大政治任务。把竹房城镇带建成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有利于提升鄂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减少农业人口和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积蓄生态资源;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带动十堰市乃至鄂西北地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山川河流复归平静与安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景,涵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四)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推进鄂陕渝对接、提升湖北对外窗口形象的迫切需要。竹房城镇带位于鄂、陕、渝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以305省道为纽带,竹溪、竹山、房县成为鄂陕、鄂渝“口子县”,西端与陕西省平利县接壤,南部与重庆市巫溪县相邻。近年来,周边邻省县市发展速度加快,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陕西省把平利县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设立“专项基金”,举全省之力打造陕南地区面向湖北的窗口县。力度之大,政策之优,都远远超过湖北。我们此行考察的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其城乡建设水平、市场繁荣状况远远超过相邻的竹溪县。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有利于推进鄂陕、鄂渝对接合作,搞活“边贸”,开发鄂西北特色资源,促进鄂西北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已具备现实基础。近几年,十堰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等不靠,大胆探索,紧密结合十堰实际和山区特点,提出了以“统筹城乡为方向,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一统三分”战略,并在竹溪县进行试点,探索山区城乡一体化的路子。竹溪、竹山、房县不约而同地在305省道沿线大作统筹城乡的文章,而且相互学习借鉴、竞争发展,在这个狭长区域形成了“一线穿珠”的城镇群。他们的率先探索实践,为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一定的资源,建设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将对我省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总体思路
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与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相比,条件较差,区情特殊,建设难度更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也不同。必须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遵循规律,科学谋划,稳妥推进。综合研究各方面情况,我们初步提出如下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分区域规划、分类型指导、分产业布局”的“一统三分”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和山区新农村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要求,高起点制定《竹房城镇带山区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并依据总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区域规划。注重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坚持区域统筹。打破城乡、地域界限,把竹房城镇带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筹各项改革发展,防止各自为战、零打碎敲、条块分散。县与县之间既要合理分工、体现特色,又要加强协作、同步发展。
——坚持产业主导。把培植特色致富产业作为推进试验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发挥竹房城
镇带的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改善民生。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努力破解长期积累的农村民生难题,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化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敢为人先、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的精神,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破除山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形成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的发展动力机制。
——坚持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热情,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班子团结、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共谋发展的局面。
(三)发展目标
力争3年取得明显变化,5年建成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山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到2013年,初步建成以3个县城为中心、15个乡镇为重点、15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体系、覆盖区域内所有村落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功能相对齐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百公里绿色城镇带、特色产业带、新农村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带。
到2015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区域内总人口达到90万人,其中县城和集镇常住人口60万人,城镇化率66.7%。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4%;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85%,农村适宜沼气入户率达90%以上,地表水出境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空气质量不断提高,万元GDP能耗、COD排放量、SO2排放量逐年下降,并在省市控制指标以内;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广电和互联网络通达率100%,水泥路通组达户率90%,自来水普及率95%,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立足竹房城镇带的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事业、城乡生态建设“六个一体化”,把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的样板。
(一)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构建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带。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实力,促进产业互融互补、良性互动,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带。一是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围绕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植壮大茶叶、烟叶、魔芋、食用菌、林果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工业。加强对传统支柱工业的改造升级,重点培育水电能源、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矿产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引导项目向城镇带内集中,企业向城镇带内聚集,建成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带动能力、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三是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边贸市场和城镇集贸市场,努力把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湖北有机绿茶产销集散地、鄂渝陕周边地区中药材集散地、魔芋生产加工聚集区、商贸流通中心
区。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武当山—野人谷—神农架—大九湖—十八里长峡—武陵桃花源—楚古长城—西安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房县野人谷和野人洞、竹山桃花源和女娲山风景区、竹溪楚长城等旅游景区景点。
(二)推进城乡布局一体化,形成“一带三心三区”的总体布局。科学制定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总体规划及分区域规划,加快形成竹房城镇带“一带三心三区”的总体布局。“一带”即沿305省道及谷竹高速城镇发展带,重点是加快生产要素向带内的重要节点地区聚集,引导城镇和产业优先发展,形成带动整个区域均衡发展的空间“骨架”。“三心”即建设以竹溪中心城区、竹山中心城区、房县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城镇集聚发展核,重点是发挥三县的资源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城镇建设,更好地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三区”即统筹竹溪发展示范区、竹山发展示范区、房县发展示范区,重点是依据三个示范区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现状,合理布局产业,实施优势互补,打破地域界限,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协调发展。试验区内各镇、村要按照“一带三心三区”的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功能定位。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强城乡道路建设。按照“建设主动脉、提升支干线、硬化入院路”的思路,建设百公里城镇带内通外联、畅通便捷的公路网。建设两条主动脉,完成房县县城至竹溪关垭173公里305省道改造升级,达到山区一级路建设标准;完成谷竹高速建设任务。积极争取竹巫高速公路和郑万铁路、房康铁路过境房县、竹山、竹溪并设置站点。提升支干线,完成所有行政村通村水泥路建设,加快推进连村循环路和中心村入户路建设。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系统工程,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防洪河堤、节水灌溉、万亩灌区工程的实施力度,实施低丘岗地改造和低效林改造工程。三是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城乡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体系建设水平,实现城乡全覆盖。推进城市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一是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率。二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不断扩大区域内城镇养老、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面,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力争区域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农村福利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率100%,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率100%。三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投入力度,加快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引导人口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建设一批综合服务中心,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五)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稳步发展农村教育,加快发展城区教育,突出发展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公办民办相结合发展幼儿教育。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二是大力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率。三是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强县城群众健身文化活动广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健身活动,推动农民健身工程向社区和自然村延伸。四是强化社会管理。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落户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各类矛盾调处化解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平安村创建活动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塑造文明健康乡风。
(六)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生态环境。一是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实施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争取将示范区25度以上坡地全部纳入国家“十二五”退耕还林计划;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石漠化治理、低产林改造、坡改梯、林区基础设施、森林防火等工程建设,加快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实施以水污染防治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工业点源综合治理,加大工业尾矿治理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到2015年,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二是实施城乡污染防治工程。按照生态环保、低碳降耗要求,加大县城垃圾处理和重要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医药化工、矿产冶炼等企业污染治理,发展清洁生产,减少城乡污染物排放量。三是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合理规划村镇卫生设施布局,落实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三包”制度(包绿化、包保洁、包管护),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村镇户院“三清三拆三建”活动(清垃圾、杂物、路障,拆临路猪圈、厕所、废弃设施,建水泥场坪、门前花坛、沼气池),建设整洁亮丽新家园。
(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赋予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先行先试权,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一是创新以城带乡发展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实行企业联村开发,引导企业到农村投资开发农业资源,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覆盖面。二是创新试验区建设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试验区内各优势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为平台,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涉农专项资金,围绕试验区总体规划,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涉农专项资金,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使用。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来。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农户自主协商流转、集体组织委托流转、土地使用权入股、转让、租赁等方式,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四是创新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产权改革等有效办法,探索建立农村道路、水利、安全饮水、林网等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五是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试验区建设的推动力。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一方面要靠自力更生、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靠政策扶持,引导和整合社会资源。建议省里从三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国家和省现行相关优惠政策向竹房试验区倾斜。竹房山区是多重政策覆盖地区,省在安排国家和省已出台的包括西部大开发政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中部崛起政策、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保护政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政策项目时,适当向竹房城镇带倾斜。二是比照仙洪试验区制定优惠政策。对调整和完善分税制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给试点县(市),其中25%用于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从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区373个小型项目建设补助。对竹
房试验区“万村千乡”超市和农家店、农资综合服务社以及邮政三农服务站等建设给予支持。支持试验区15个乡镇各兴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垃圾处理厂,加大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允许先行开征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由物价部门审定。支持试验区“一建三改”工程建设,提高沼气入户率。加大对试验区的林业扶持力度,继续支持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加大试验区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区小流域治理及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补助,支持试验区城乡供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加快试验区通乡通村道路建设,打通3条省级出口路。支持试验区抓好6个中心镇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对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园区内重点企业贷款提供政策性担保。支持试验区100个比较偏远、相对困难的村开展村庄整治。引导和鼓励电信、广播电视等企业在实施村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工程中实行联合建设、资源共享。三是根据竹房城镇带实际制定一些特殊扶持政策。包括城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比照陕西省支持平利县政策,提高试验区内新农村建设政策性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