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口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时间:2019-05-13 00:3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口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口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第一篇:安口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安口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第一课时 表内除法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清楚在什么样的问题要用除法解决。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除法计算的便捷性。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表内除法。

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教学步骤

二一班的16名同学在公园里尽情玩耍。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打算租儿童小车,小车有2人的和四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几辆车?租4人的需要租几辆车?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一下吗?应该怎么租呢?

1.16名同学都乘坐2人车,需要多少辆?(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2.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16÷2 = 8(辆)

3.16名同学都乘坐4人车,需要多少辆?(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4.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16÷4 = 4(辆)

5.请看算式:16÷2 = 816÷4 = 4(1)分别说一说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结合以上式子说一说什么是除法?(3)试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专项训练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八()二十四()八十一九七()四()十六()三十六七六()()五三十2.计算下面各题

÷8=81 ÷9=15÷ 5=24 ÷ 6=42 ÷ 7 =40÷ 8=24 ÷ 3=14 ÷ 2=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4 × 6=()×32×()=3×()7 ×()> 8× 2

()× 8 < 6×524÷()> 24÷()4.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 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如果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情感态度预交直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步骤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4×6÷8=72-5×8=30÷6+29=7×(36-30)=48-18+32=(14+21)÷7=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2)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对比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18+27÷94×8-3

(18+27)÷94×(8-3)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 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 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步骤

1.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2.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

3、6、()、()、()、()3.当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最小是()。4.口算

4×()= 16()×5 = 153×()= 12()×4 = 202×()= 10()×9 = 815×()= 45()×4 = 32 6×()= 36()×5 = 305×()= 25()×4 = 36 35÷5 =82÷9=51÷7 =84÷9 =46÷6 = 36÷4 =31÷5=13÷2 =

7÷7 =41÷6 = 56÷7 =29÷3=9 ÷5 =29÷3 =24÷= 48÷6 =43÷5=54÷6 =49÷5 =79÷8 = 35÷7 = 72÷8=7÷8 =21÷4 =23÷6 =

5.用竖式计算。

88÷9=30÷7=24÷3=52÷9=46÷6=

第四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初步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整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复习,对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教学步骤 1.读数复习:

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在汇报的过程中,巩固了读数的方法。小结注意点,复习了读数的方法。在追问中,结合实例复习读数。】

2.写数复习:

老师想把9920记录在黑板上,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写?

边倾听边板书: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

9920

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一张数位顺序表?

一起来复习一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完整数位顺序表。3.其它复习:

除了读数、写数,你还能介绍9920这个数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指名汇报,以下知识点随着学生回答顺势教学: ①组成。生答:它是由9个千、9个百、2个十组成的。追问:这两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师结:哦!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②计数单位。生答:万位上的记数单位是万,千位上的是千„。师结:是的,不同数位上的记数单位是各不相同的!③口算。生答:9000+900+20=9920

师结:根据数的组成可以口算整千、整百、整十数。④近似数。生答:9920≈9900或10000。

师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看作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万数。⑤数数。生答:9920的相邻数是9919和9921。

追问:谁听得出他是怎么数的?(1个1个数)你还会几个几个数?(2个、5个、10个、100个、1000个„)

听清要求数数练习:(开火车数)10个10个地从9920数到10000;1千1千地从10000倒着数到1000。

⑥大小比较。生答:9919﹤ 9920﹤ 9921。

追问:你能找到更大四位数吗?复习9999,1000,10000特殊数。那么六个数呢,你能按一定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拿出卡片比大小。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屏幕出示: 589﹤ 5199﹤ 6006﹤ 6080﹤ 9920﹤ 10000。10000﹥ 9920﹥ 6080﹥ 6006 ﹥5199﹥ 589。追问一生:你排得最快,有什么窍门吗? 引导全班学生小结复习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五课时 克和千克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难点: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教学步骤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两分硬币重1()一袋瓜子重200()一支牙膏重150()一头牛重300()

一瓶金龙鱼油重1000()一只鸽子重250()一个西瓜重4()一只蚱蜢重6()2.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48克()2千克5200克()6千克—200克 50千克()50克900克()1千克600克()6克+200克1000克铁()1千克棉花X kB 1.c om 3.填一填

1千克=()克500克+500克=()千克2千克=1500克+()克 4千克50克=()克2500克=()千克()克500克+2900克=()克=()千克()克 4.解决问题

(1)一只小狗9千克,一只山羊和两只小狗一样重,一只山羊多重?

(2)妈妈买了1千克冰糖,煮咖啡用了200克,做绿豆汤用了500克,还剩多少克?(两种方法解答)

(3)爷爷收到了一封信,看了之后却笑得直不起腰来,我们也来看一看,读一读这封信: 亲爱的爷爷:您好!今天是我十岁生日,我身体特别棒,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 30千克的鸡蛋,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300千克的蛋糕,妈妈领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大约只有 2 克重,我还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克重。

1、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有()和()做单位。2、1千克=()克。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单位。

4、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第六课时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过程与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统计表的作用又是什么吗?

生: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生: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

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还真不错。那你们能运用学会的知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小题。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小题。

学生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吃的一种水果后再进行调查,再完成统计表并解决问题。对于第(3)小题班里要开联欢会,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小题。

师: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仔细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学生独立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七课时 图形的运动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难点: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教学步骤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第二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计划

课题:数的认识(1)——数和小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小 数

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的分类

1、根据整数部分划分:纯小数、带小数

2、根据小数部分划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分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数点 小 数 部 分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的读法:通常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只读出数字。

2、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

1、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在一个多位数的“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然后再写上“亿”或“万”字。

2、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又称为四舍五入到“万”或“亿”位;精确到“万”或“亿”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把千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课题:数的认识(2)——数的整除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整除和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整除和除尽,他们所有的结果都没有余数,这是他们的共同点。“除尽”包括“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

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例如:0、2、4、6、8、10…… 注:0也是偶数

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基数。例如:1、3、5、7、9……

整除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

1、质数、合数

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3、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课题:数的认识(3)——分数和百分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

3、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及互化 小 数百分数 分 数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1、联系:分数的分子相当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2、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约分和通分

1、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4、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5、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 数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2、求一个树(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4、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课题:数的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a、一个数乘以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b、一个数乘以小数或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 则 运 算 的 法 则

1、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

2、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

3、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

4、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课题:数的运算(2)——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加 法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a+b)+c=a+(b+c)

减 法 性 质 a-b-c=a-(b+c)

乘 法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c+b×c

除 法 商不变性质m≠0 a÷b=(a×m)÷(b×m)=(a÷m)÷(b÷m)

课题:数的运算(3)——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无 括 号 只有一级运算——自左而右,依次计算

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

有 括 号 只有小括号 先内后外

含 有 两 种 括 号 先小(解小括号)

再中(解中括号)

后外(解括号外)

四则运算应用方法 在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当选择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课题:数的运算(4)——文字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文 字 题 根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抓住叙述中的关键词语,列出算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1)——用字母表示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用字母表示数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的 作 用

1、用字母代表任何数:例:小红今年a岁,妈妈比她大24岁,妈妈的年龄可以表示为(a+24)岁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例:路程、时间、速度表示为s=vt,v=s÷t,t=s÷v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计算法则例:圆的周长:c=2∏r或c=∏d 圆的面积:s=∏r

2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识字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2)——简易方程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简 易 方 程 的 解 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3)——比和比例的性质和意义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 比 例

意 义 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基本性质 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 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除 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意 义 方 法 结 果

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用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一个比(前项和后项)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特 征 关 系 式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 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乘积一定 Xy=k(一定)

五、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4)——比和比例应用题

复习内 容 知 识 点

按比例分配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 题 策 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 比 例 应 用 题 的 解 题 策 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课题: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简单应用题 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应用题,叫简单应用题。它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解答时要依据四则运算的定义,求其和、差、积、商

复 合 应 用 题

1、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因而它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必须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

2、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3、分析法是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运用要求一个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知识,逐步推到已知条件上,即“探果索因”的思路。

4、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到问题的解决,即“由因寻果”的思路

但在解题时,往往两种方法并用,即采用分析综合发,有时还要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答方法。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

3、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写答——检查、验算、写出答案

课题:应用题(2)——典型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典 型 应 用 题 典型应用题一般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答规律的应用题。教材中出现的主要有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解答典型应用题同样注意分析数量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总结每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规律,这样可以使分析题意时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宽广。

课题:应用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量,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出来。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简易方程的实际应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能拓展思路,化难为易,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所求的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

根 据 题 意 找 等 量 关 系 的 常 用 方法

1、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建立等量关系

2、根据已学过的计算公式,3、根据题中的重点叙述句从整体上确定基本的等量关系

4、利用线段图、列表法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

思考方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般采用顺向思维,即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把位置量用x表示暂时看作已知,同已知数量一样参与列式运算。

课题:应用题(4)——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1)确定标准量(单位“1”)(2)找准“量率对应”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分 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工程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分率=分量

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工程问题应用题

1、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的时间。

2、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的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

课题:量的计量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货币、长度、面积、地积才、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略)

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略)

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1、化法

2、聚法

3、化法和聚法的关系

测量距离的方法

1、工具测量

2、估测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1)——线和角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直 线 没有端点 向两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线 段 有两个端点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可以度量

射 线 只有一个端点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无法度量

垂 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略)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2)——平面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德望图形。

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3、四边形的特征(略)

4、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扇形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它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窒息那叫做对称轴。

2、线段、角、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他们的对称轴条数不等。

周长和面积

1、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2、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下:(略)

组合图形的面积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2、解题方法:合并求和法,去空求差法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3)——立体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分 类

1、立体图形分为:柱体和锥体

2、柱体分为:长方体、正方体

3、锥体有圆锥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略

圆柱圆锥的特征 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侧面积

2、表面积

3、体积

4、容积

5、体积与容积单位的换算

求积公式

1、表面积公式

2、体积公式

课题:统计的初步知识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统计表

1、什么叫统计表

2、统计表分类

3、制作统计表的步骤和方法

统计图

1、统计图定义

2、统计图分类

3、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4、如何制作折线统计图

5、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

课题:综合练习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综合练习综合试卷

(一)综合试卷

(二)综合试卷

(三)综合试卷

(四)综合试卷

(五)综合试卷

(六)综合试卷

(七)综合试卷

(八)

第三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无论是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层次,还是对教师全面提高教学效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为切实抓好总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六年级教学质量,特拟订以下复习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的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重点

1.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

2.复合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几何形体知识。

4.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1.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

2.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方法。

3.准确的进行计算。

四、复习中的注意点

1.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

2.注重“双基”训练,夯实知识功底。

3.以教材为本,扣紧大纲。

4.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五、总复习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的背诵;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

⑴在四则混合运算方面,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⑵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内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

⑶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讲练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要做到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努力提高中等生。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整理,对于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审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在复习时,教师应切实加强学生认真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读题时读清、读透。

6.在复习当中,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做到心中有数,认真与学生进行反馈

第四篇:12-13学年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年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2)班共有50名学生,这个班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部分学生比较粗心,有出现抄错数、看错加减符号、忘记进退位、漏题等情况;

(3)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个别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6)学生做完题后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因贪玩、懒惰、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问题导

致学习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情况,作了相应的复习规划,争取期末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三、复习重点

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习阶段

1、分块复习。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习之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习。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

六、复习内容与复习要求

复习共分为九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综合练习。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通过复习,让学生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能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4、“克和千克”的复习。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准确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并会画出这三种角,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数格后的图形画出来。

6、“解决问题”的复习。

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或情景图中找出信息和问题,并能根据信息和问题,综合运用加、减、乘、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有些问题一步计算就可以解决,但有些则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因此,这一块的复习重点是使学生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7、“统计”的复习。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找规律”的复习。

通过复习,让学生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综合练习和测试

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七、复习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

信息。

2、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少讲精讲,设计多种形式的复习题型,让学生多练,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潜能生的辅导工作,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5、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八、复习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2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课时

3、克和千克1课时

4、图形与变换1课时

5、找规律1课时

5、解决问题2课时

6、综合试卷5课时

2013-6-15

第五篇: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计划

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复习计划 学生情况: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生对要求写、记得字词基本上都能掌握,对课文也比较熟悉,只是有个别学生因为比较懒惰、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乐观。

复习目标:

1、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读拼音写出会写的字。

2、会认《生字表

(一)》中的400个汉字,会写《生字表

(二)》中的300个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写字的间架结构。

3、会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4、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5、能积累本册教材中的成语和四字词语。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使用量词,辨别近义词的用法,会写反义词,会扩词,丰富词汇。

6、能并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学过的优美词语,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具体。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7、能根据要求说话、写话。

复习重点:

1、会认400个汉字,会写300个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会用音序、部首查字

法查字。

3、能积累本册教材中的成语和四字词语。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使用量词,辨别近义词的用法,会写反义词,会扩词。

4、能根据要求写句子或以段话。

复习难点:

1、能根据要求把句子写完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

2、能发现标点的不同,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同。能用不同的标点写句子。

3、能看图说话、写话。

复习安排、措施:

一、汉语拼音(3课时)

1、利用《汉语拼音字母表》,掌握汉语拼音字母,会使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通过练习,分清生字表中读音相似和字形相似的拼音,并能根据要求注音。

二、字(4课时)

1、利用学习小组,在小组里互相认读,进行识字巩固活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多找找易忘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互相检查、背诵。

三、词(6课时)

1、通过词语接龙、一字开花、找朋友等比赛形式或多种形式进行组词的复习,让学生区分形近字、多音字的组词。

2、通过小组比赛和一定的练习复习四字词。

3、师生共同归纳要掌握常用的特殊词语或词语搭配。

4、通过练习学会给量词短语填上恰当的量词

四、句、阅读(4课时)

1、练习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2、通过小组学习、监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

五、写话(1课时)

1、注意看图写话指导方法的指导。

2、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3、学会审体。学会答题。强化一些美文的诵读,重视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另外,在复习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争取家长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目的地突破。组织“一帮一”互助对子,让学生互相帮助,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下载安口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口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精选合集)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三位的加减法》,《千米毫米》,《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统计》。本学期......

    石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石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在期末复习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习计划: 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二(5)班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口算题

    二年级数学口算试题 姓名:总分: 24÷4=9×6=9×4=36÷6=9×7= 56÷8=28+6=7×5=36+4=30÷5= 63÷9=64÷8=38+16=45÷5=7÷1= 25+23=12+35=27+71=46+33=40÷8= 21+15=36+22=59+18=72+24=4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学生知识状况] 1、本学期开始学习乘法口诀,以计算为主的教学内容占据较大部分,其中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表内乘法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接触得最多的学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向东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小学毕业总复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能力,优化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