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正非《为提高电信网营运水平而努力》
任正非《为提高电信网营运水平而努力》
这是任正非总裁在广东省邮电管局与华为公司共建广东省商业网框架协议及共建“新技术联合实验室”协议签字仪式上的致辞。
非常感谢广东省管局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也感谢广州市局、深圳市局这些年来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帮助,对我们的宽容和谅解。
广东省提出商业网的构架标准与想法后,华为公司很快地响应了省局的决定,然后努力把08机作成适合于商业网所使用的交换机。这两年来我们得到省局和广州市局、深圳市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们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宽容、支持和帮助,使得我们通过这两年不断地改进,基本上达到了省局现阶段要求的标准。特别是为了迎接香港'97回归,深圳商业网又担负了中央在深圳行政办公和生活的通信服务,经受了考验。为了能实现这项服务,省、市局在五个月之内进行了三次测试,每次测试都超过2000项指标。
广东这个大的电信网,当前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样,在国际技术水平上,处于高技术水平电信网的地位,我们在这个网上,如得到一些试验机会,将使我们尽快成熟起来,走向海外。特别是我们在香港电信网上的大量开局,得益于广东商业网的建设基础,才使得我们在香港网上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包括此次在欧洲有关电信网上获得很大的成功,所以在这里我深深感谢广东地市局给予我们的支持、信任与帮助。华为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缺点还不少,我们要与国际接轨,我们的难度还非常大,无论从资本上,从品牌上、人才上、管理上,我们和跨国公司还没有可比性,我们还非常艰难,而且在那些成熟的电信领域和新的电信领域里面,华为公司与他们竞争也没有优势。因此摆在华为公司面前的道路还很艰难,我们不仅要在技术上,更重要是在管理上赶上他们,特别是我们正走向规模经营,规模经营的特征就是资源的用好用活,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的作用来推动企业效益的进步,说起来集约经营只有四个字,但做起来就很艰难,在未来两、三年里面,我们还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去争取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进步。我们是有希望在未来三、五年建成一个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公司。更好地服务客户,促使客户满意程度得到提高。未来信息革命,信息产业会是下一个世纪里面最重要的产业,全世界都已经非常关注这个产业,中央关注两个产业:一个信息产业,一个房地产产业(微利房)作为中国支柱的两大产业,中国选择信息产业是有希望的,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信息产业的发展,使未来软件和硬件的比例可能会是9:1,从现在的8:2上升到9:1,芯片的设计水平会越来越高,软件的容量会越来越大。中国是一个最大的软件资源国家,中国人口多,但如果把中国人口多,变成中国人才多,那么中国就很有竞争实力,参与未来世界信息产业竞争。华为与广东省管局的结合,我认为就是优势互补。你们对网络运营、网络建设、网络标准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对网络里面的黑匣子,有一群年青、朝气蓬勃、敢冲敢闯、敢迎着世界浪潮上的青年。所以我们的结合是最好、最优的结合,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今天我们迈出了第一步,我希望尽快地迈开第二步,进行战略合作,实现跨国经营。
第二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而努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而努力
余剑
(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北京100081)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各专业开设面向其它专业的辅助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各类学生的专业面;切实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层次和活动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能力;辅助;专业;选修课;社团;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851(2003)-03-0035-0
4收稿日期: 2003年8月6日
作者简介: 余剑,女,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教务科科长。
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已有两届毕业生。从学生毕业情况看,学习比较好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找工作是比较顺利的;学习不是很好专业能力也不是很强,但若具有某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或者具有其它专业某方面优势的学生,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可是,有一些学生由于不具备这些条件,他们的就业难问题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一项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我校特点,按照我校傅正泰院长的讲话精神,教学应该实现“精”与“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合理安排,才能切实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具有竞争力。为此,中关村学部计划从2003年9月开始,除了继续下功夫抓好主修课及第一课堂各环节的教学外,还将采取两项措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一是学部各专业都要开设面向其它专业的辅助选修课,以拓宽各类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的择业能力。
社会越来越综合化,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比如,有些公司要求做文秘的人同时能够胜任财会工作,或者要求做财会工作的人同时能够完成秘书的工作;有些公司要求做文秘的人同时能担当公司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或者要求从事计算机及网络管理的人同时能够完成秘书的工作等。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同时,能够再多学习一两门其它专业的知识,毕业找工作时就比较有竞争力。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大兴趣,不能下功夫学好,而对其它专业却很感兴趣,他们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愿意学的其它专业辅助选修课来充实自己,同样可以学出本领,发挥自己的特长,毕业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为此,学部要求各专业都要面向全校开设专业辅助选修课,明确课程名称、内容介绍、上课时数、开课学期及对学生拓宽专业的作用与意义。
今年几个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由于掌握了制作网页的技术而顺利找到了工作。所以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从2003年9月开始,在全校开设“动态网页制作”专业辅助选修课。凡是有兴趣有精力的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这门课程。由于各大小企事单位都需要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网站,相信“动态网页制作”这一专业辅助选修课将会使一些学生增加一项求职的技术。
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提出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选修课,不仅适于环境科学领域的各专业学生,也适于国际贸易、物流、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进行选修。
GIS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建模和决策支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如一些商业部门利用GIS进行客户研究,实现对客户的网络化管理,特别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GIS同遥感结合,为GIS开拓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汽车导航等,为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领域;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GIS中的Arc/info、Mapinfo和GeoStar等常用软件的基础上,可以对GIS进行二次开发,增强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传感器是各类信息系统的感知元件,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向微型化、数字化、集成化、超精密化等方向演变。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中传感器应用的广泛性、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公司、研究所正是以传感器技术研究和传感器技术应用为主营业务。所以,了解传感器应用概况,熟知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分类与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掌握其应用开发的主要流程和调试、测试原理,是各种复合型信息类人才应必备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传感器应用与测试技术基础即是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自动监测、探测与遥测等各类尖端信息系统的基础,更是高新技术开发的热点。
因此,学部计划由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为全校有一定硬件基础的学生开设“传感器应用与测试技术”辅助专业选修课。该选修课将向学生介绍传感器历史发展与近代传感器技术概况,讲述多种常用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应用领域和调试与测试方法,介绍传感器技术开发过程中的知识要点、操作经验及传感器技术应用的一般方法与规律。课程将贯穿各种测量原理及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技巧,使学生对信息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有较好的认知能力,能从传感器的应用这一角度,对各种测量与自动控制系统有较深入的操作控制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种测试仪器。
今年有的毕业生就因为会使用电子仪器测量设备就顺利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相信“传感器应用与测试技术”辅助专业选修课必将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二是切实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层次和活动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我们学校有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的传统,学生也比较愿意参与这些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某些专业技能。然而,娱乐和体育活动方面的社团较多,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虽然有的社团具有专业性,但活动内容狭窄,活动形式单一,也很难坚持下去;同时也存在为凑学分而搞活动的现象。这些课外社团活动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而努力为改变这种状况,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求各专业都要提出本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小组或社团的项目及名称、内容、活动和指导方式,明确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作用及目标,并派出指导教师,对各专业社团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学部计划筹建一个社团活动指导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全校的社团及社外实习活动。
比如我学部的“环保社”,原来只是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内容主要是收集废电池和提倡在食堂用餐自带餐具,不用一次性饭盒及木筷等,收效一直不大。现在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教师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提出了帮助“环保社”开展活动的项目,要求“环保社”对我国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等进行社会调查,联系相关专业的社会机构并实地进行参观访问,在相关行业进行课外实习,与相关单位建立长久联系。“环保社”将每周定期开展活动,由社团主要负责人(社团委员会)提出各次活动的详细计划,然后上报社团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对活动内容审定及提出修改意见后,再由社团主要负责人交报学生科审批,然后按批准计划执行。每一项活动完成后,都要进行总结,将总结及收获写成书面报告,交到学生科。
通过对社会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可以使参加“环保社”的学生对环境保护与监测行业的发展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使他们对专业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参观考察相关单位,必要时再组织专业实习,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一些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对他们假期实习及毕业时就业单位的落实都有很大帮助。
再如,电子技术专业在提出开设“传感器应用与测试技术”辅助选修课的同时,建议学校成立“传感器应用与测试技术”课外活动小组(传感器社)。凡是选修了这门课程的学生都可以自愿参加传感器社的活动。在这种第二课堂上,通过广泛的调研与讨论传感器的各种应用类型和领域,使学生们认识到传感器在我们身边的应用之多之广;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传感器市场行情、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指标;通过选购部分类型传感器元器件并对所购元件进行实际测试,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实际测试、操作和分析的能力;通过组织参观自动化仪表仪器厂,使学生了解DDZⅠ、DDZⅡ、DDZⅢ及现代工业变送器的发展历史和新技术发展动向;在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制做传感器,将身边的物理量变化变成电信号,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在进行自控与探测系统的设计中,将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通过开设辅助专业选修课,并将社团活动同第一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将使学生学会更多的技能,受到更全面的锻炼,开阔眼界,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今后就业及择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Finding Occupation
Yu Jian
(Beijing City College Zhongguancun Department, Beijing100081)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competition in their future employment, BeiJing city college Zhongguanchun departmcnt offers complementary selective courses to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specialties so as to broaden their special knowledge, combine the first class substantially with the second class, improve the content and the level of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student societies and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ir practical ability.Key words:ability, complementary, specialties, selective courses, students societies
第三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推动技术创新上水平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推动技术创新上水平技术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源泉,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核心。
推动技术创新上水平,一是精心组织重大专项实施,力求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认真分析制约我国品牌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对世界烟草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注重跟踪世界烟草发展前沿技术,继续围绕良种培育、卷烟调香、减害降焦、特色工艺四大战略课题,精心组织烟草基因组计划、卷烟减害技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卷烟增香保润、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超高速卷接包机组、高香气低危害烟草品种等重大专项的实施,集中全行业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力求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重大专项对行业科技进步的带动引领作用。
二是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取得新的成效。技术创新上水平,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在于培养大师级的技术创新人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大胆引进各类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卷烟工业技术中心、烟草研究机构都要着力培养大师级人才。高度重视基层科技队伍建设,鼓励小改小革,抓好科技普及,打牢行业技术创新的基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各个方面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科技资源,走开放式研究路子,努力提高全行业科技水平。
三是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在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上取得明显进步。认真研究制定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办法措施,努力营造科学、严谨、宽容、开放的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积极推行课题制,建立完善的课题评价制度,通过竞争方式确定课题承担者,确保课题选定和研究上水平。积极推行首席研究员制,大力培养各个领域学科带头人,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体制环境。认真落实科技人员各项待遇,建立创新评价考核机制,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第四篇:任正非2016年市场工作大会讲话:以自己为中心迟早是要灭亡的
任正非2016年市场工作大会讲话:以自己为中心迟早是要
灭亡的
身处大变革时代,体量庞大的华为依然在积极变革。在华为2016年市场工作大会上,任正非发表通篇斗志昂扬的讲话,就如何把握战略机会、赢在未来作出指导与规划。讲话涉及业务发展部署、人才机制、组织架构、主航道战略、开放合作等。
根据华为最近发布了2015年报,华为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业务在2014年的基础上持续有效增长,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元人民币(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在人才结构上,任正非则认为要大力选拔干部,内生成长是主要的干部路线。此外要用开放的心胸引进外部人才;对于中高层的管理能力上,任正非指出主官要把确定性的事权,分给职能部门,凡是工作做得好的,都是分权合理的部门,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就不适合做主官;在考核目标上,任正非则是要求团队有灵活的战略战术,最后是以责任结果去评价,而不是像士兵一样服从天职。以下是任正非在市场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一、要敢于在战略机会点上,聚集力量,实施饱和攻击 当前4K/2K/4G和企业政府对云服务的需求,使网络及数据中心出现了战略机会,这是我们的重大机会窗,我们要敢于在这个机会窗开启的时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资,饱和攻击。扑上去,撕开它,纵深发展,横向扩张。我们的战略目的,就是高水平地把管道平台做大、做强。
在知识产权的核保护伞下,要加快170个国家的终端业务的布阵点兵(巴西例外),在终端组织能力不强的国家,各区域、代表处要尽快成立终端的销售、服务组织,与终端同考核、同待遇。对于战略重点市场,终端组织可以插进去直线管理,原创立代表处组织仍然要分享成功。对于非战略机会市场,可以交给当地代表处管理,消费者BG不要在这样的市场上耗费宝贵的精力,要聚焦能够形成规模的市场并努力尽快将这些市场做大。终端要敢于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在结构上、组织上、模式上要好好考虑。同时,要保证合理盈利,库存风险可控。我们一定要立足打造中高端品牌,通过中高端带动中低端的销售。
企业业务要抓住成功的部分,先纵向发展,再横向扩张。智慧城市、金融行业的IT向云构架转型、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政府和企业对云服务的需求,都是重要战略机会。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个抓手。千万不要大铺摊子,失去战略聚焦的机会。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业务服务、一切为了胜利”,也许会成为变革时代的一个标志性口号。我们要在十年内实现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战略,逐步实行资源管理权与作战指挥权的适当分离。指挥权要不断前移,让优秀将领不断走向前线,灵活机动地决策。以代表处为利润中心,对结果承担责任,指挥权、现场决策权首先前移至代表处。当然监督权也要不断前移,子公司董事会经过几年的发展,通过立足一线,不断摸索,在内、外合规的管理上已经逐步成熟,效果开始显现,我们在个别国家可以开始对一线业务部门实施授权试点。要扩大在代表处审结的内容与范围,这就是权利下放。流程要纵向、横向打通。要让听得见的炮声的人能呼唤炮火,能呼唤到炮火。
要逐步形成各领域的专业职员层,他们不需要循环流动,不需要跨领域成长,只需要对自己的操作熟练、及时、准确。他们可以本地化、不受年龄限制,可以快乐地度过平凡的一生。使确定性的工作,能简单、快捷。指令性的错误应由指令下达者负责。
加快行政服务的市场化与慧通碎片业务的私有化进程,他们的任务是繁荣园区,减少职员。
二、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让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要对各级优秀干部循环赋能,要在责任结果的基础上,大力选拔干部,内生成长永远是我们主要的干部路线。我们要用开放的心胸,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要敢于在他们能发挥作用的方面使用他们。我们要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一切优秀分子,不要问他从哪里来,不要问他有何种经历,只要他们适合攻击“上甘岭”(各部门、各专业、各类工作……不要误解了只有合同获取才是上甘岭)。我们对人才不要求全责备,求全责备优秀人才就选不上来,“完人”也许做不出大贡献。除了道德遵从委员会可以一票否决干部外,对工作中的差错,要宽容,不抢答的干部不一定是好干部。看风使舵,跟人、站队,容易产生机会主义。选拔各级干部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制,向上级团队报告应是本团队的集体意见,应告知上级团队每一个人。私下与上级团队沟通的内容,以纪要形式再在上、下两级团队中沟通。对破格提拔的,推荐人要在两年内承担连带责任。即使道德遵从委员会的一票否决,但否决期只有六个月,六个月以后可以重新提名,已改正,不再否决,就可以使用。不要随意否定一个冲锋的干部。我们一定要促使千军万马上战场。
精英我们不要理解为仅仅是金字塔塔尖的一部分,而是存在于每个层级、每个类别。有工作的地方,就有精英。做面条有面条精英,焊接精英、咖啡精英、支付精英、签证精英、仓库精英……我们的政策要覆盖激励所有精英,形成组织合力,千军万马搞好质量,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我们要坚持每年从应届生中招收不少于5000-6000人的新生力量,不让我们的作战梯队有断代的问题。“蓬生麻中,不扶白直”,80后、9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蚊子龙卷风”、“牵手”、“被绑匪树立的‘楷模’”……,不是一代将星在闪烁吗? 我们年轻人不仅仅要有血性,也要容许一部分人温情脉脉,工作慢条斯理,执着认真,做好狈的工作。“一切为了胜利”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就是“狼狈”合作的最佳进攻组织。一切作战主官,关注的是胜利,要不确定性的事权,分给智能部门;一切平台主官,眼睛应该盯着前线,趋势自己的部门,及时、准确提供服务与支持,你们的考核是你们服务事项的结果。前方打了败仗,你也是败将。我们要善于在成功中找到失误,在失败中找到为什么,古人尚有退思堂,我们自己难道就不能总结反思一下吗?失败中也有英雄,主官的失误不要掩埋将士的努力,他们中也有可歌可泣的。我们各级主官的目标与责任要清晰。责任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导致内部的机制简单,风气正派,脑袋对着客户的勇士更多。责任结果导向,必然是优秀干部辈出,迎合作风消失。
基层干部我们要重视他们的意志力,毅力的培养与选拔,他们努力奋斗,一时成绩不佳,要帮助、辅导;中、高级干部是重视他们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要学会激活整个组织,充分利用平台,学习别人的经验;高级干部要培养他们的方向感与节奏控制,方向是什么?方向就是面对目标的位置;节奏是什么?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凡是工作的好的,都是分权合理的部门,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就不适合作为主官。
三、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在主航道上奋勇前进,面对目标我们也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一线主管的目标是胜利,是责任结果评价你们,而不是像士兵一样的以简单的服从为天职。时代呼唤我们,我们要用自己的青春去创造奇迹。一旦战略方向及布局确定后,我们要坚定不移向前进,绝不动摇,毫不犹豫。未来二三十年世界会爆发一场巨大的技术革命,这是人类社会五千年不曾有过的,其深度、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但是过去的二十多年,我们十几万人一同努力划桨,已经把华为的航母划到起跑线上了。我们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密集炮火攻击前进,努力进入无人区。当我们逐步走到领先位置上,承担起引领发展的责任,不可以自己为中心,不能以保护自己建立规则。我们要向ITU/3GPP/IETF学习,建立开放的架构,促使数万公司一同服务信息社会,以公正的秩序引领世界前进。没有开放合作,我们担负不起为人类信息社会服务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像3GPP一样的开放,像苹果、谷歌……一样的链接数十万合作伙伴,持续建设和谐的商业生态环境。以自己为中心迟早是要灭亡的。我们也绝不在困难面前退缩,也不在负议论中犹豫,不然大军会忽然转向一片混乱。千军万马必须谋定而后动,大战役也可保,我们现在就是征求意见:方向对不对;时间是不是到了机会点了;而是多年来我们的储备能量够不够;战略后备部队的前赴后继有没有准备好;有内有挫折时的预案......。我们即使有了正确的战略,我们现在的各级主官与专家有没有胆略?当然我也会在进行中,不断完善,从机制和制度上,全面构建自我批判的能力,通过自我批判不断纠正方向。特别是决心形成的未来两三年中,我们会不断地听取所有批评,不断纠偏。
我们的组织变革,流程变革要支持我们的战略。变革应使达到目标更为简单,更快捷,更安全。
胜利鼓舞着我们。我们一定会胜利,因为我们面前是“蚊子龙卷风”、“牵手”……背后是十万英勇奋斗的员工,我们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时代在呼唤我们,祖国的责任,人类的命运要靠我们去承担,我们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青春去创造奇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我们要无怨无悔去度过它。我们的目的一定会达到,也一定能达到。(声明:本文来源于界面等,大标题有修改。如有知识产权争议、投稿及合作事宜,请联系沃顿商业评论主编私人微信:iliuxiaowu2012,实习编辑 Sara、Elaine)
全球视野,高端思维。《沃顿商业评论》致力于为中国高端商业群体提供商业财经科技资讯、洞察、趋势和思想。
第五篇:任正非亲自策划的华为工业4.0生产体系,以精益生产为基础
任正非亲自策划的华为工业4.0生产体系,以精益生产为基础
组织线下现场改善活动,征承办工厂
本文来自华为的总裁办电邮,是任正非2018年2月24日在华为松山湖工厂的沟通纪要。原标题为《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规划华为大生产体系架构,建设世界一流的先进生产系统》。
面向工业4.0和智能制造,我们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从未来的商业模式规划和设计供应模式、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先要把大生产体系的架构规划清楚,架构不清楚未来就会走弯路。
一、以德国的工艺流程和工业软件为主体,把日本的质量管理嵌进去,松山湖实验室要统筹规划未来整个大生产体系的系统性框架。
松山湖实验室要研究整个华为公司大生产体系和智能制造的系统性框架应该怎么做。你们一定要跳出现有的平台、跳出过去的基础,站得高一点来完成这个框架。也许这个框架将来还有更优秀的人进来做,但你们今天作为思想者、先驱者把框架提出来,这样我们德国实验室和日本实验室就不会迷航了。
我希望未来五年以后的大生产体系架构,以精益生产为基础,以德国的工艺流程和工业软件为主体,把日本的质量管理嵌进去。德国和日本的工业自动化实验室快要进入使用状态了(李建国:德国实验室今年7月份投入使用,日本实验室已开始运营),架构清楚以后,它该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精密制造、零部件开发等我都不阻挠,你想多做一些我也不干预,先踏踏实实做好。但要挑难的做,越难越可以立项,简单的就不要做了。德国和日本管理日常生产的是一伙人,要认真做好东西;还有另一伙人,要把关键能力(包括先进的流程、装备/工艺、软件、质量管理等)提取出来,组成我们未来新的生产模式。这样我们在德国做实验,在日本做实验,松山湖统一管,更大规模地把关键能力黏结起来,就形成了世界一流的先进生产系统。
为什么要设立德国工厂和日本工厂(建议改成德国和日本实验室)?德国人工作非常严谨、流程非常严格、工业软件非常优秀。比如说西门子,将机械、电气、电子、工艺、结构、材料、热能等多学科能力集成到了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上,产品和工艺的设计、开发、试制验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完成,节省大量重复性工作。并且在西门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得到了充分检验,我们就可以借鉴德国的工艺流程,直接应用其工业软件。生产系统的软件对我们来讲是不重复使用的软件,坚决买。日本的 “检一个、装一个、测一个”一个流没有断点的精益生产模式,从来料到出货全流程不间断流动,通常集中的老化工序也能随线。生产能流起来的前提是质量稳定,直通率达到95%,生产线可以动起来,达到98%时就可以顺畅流动。流动可以减少等待、减少沟通协调、减少浪费,也能避免出现批量质量问题,保证制造过程的高质量、高效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日本经验。结合德国“高质量/高性能/高度自动化”和日本“小型/低成本/一个流自动化”之长,把这些都融入到我们的大生产体系架构中,以有综合竞争力的成本实现高质量、高度自动化和部分智能化生产。
我们的大生产体系架构,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计划体系、调度体系、生产体系、工艺体系等等,实际上都可以转化为确定性的。你们的计划体系不是指熊乐宁的那个计划体系,那个计划体系是非常不确定的,因为市场在波动。不要把波动传递到制造系统,制造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吸收波动,做到均衡生产,按照计划怎么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来。这些确定性的工作怎么融合起来,整个管理过程每一个口的经线是什么、纬线是什么,怎么走向智能化,希望在这一次新架构设计和思想框架搭建过程中要很清晰。
经线做到比较清晰相对容易,纬线要打通则很难。我们每个口有大循环、中循环、又有小循环,我认为小循环有统计规律,大循环、中循环也有统计规律,要根据这些统计规律,在一个复杂的地方建一个模型,在另一个复杂的地方再建一个,模型和模型连接起来,就解决了很多纬线相衔接的问题。你们过去的很多改进做的很好,要不断地通过统计学进行持续优化。
二、参考工业4.0的架构,大生产体系的主体就是沿着三个流打通、集成和融合。
智能社会万物感知、万物智能和万物互联,机器人也可以像真人一样沟通。自动化解放了人手,智能化会解放人脑,工业4.0和数字化/智能制造可能会深刻改变未来的商业模式、供应模式、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工厂内,关键资源都相互连接,可以动态灵活调配,通过“人与物”的相互协同、“物与物”的相互通讯,达到“人与物”的最佳配置和最优配合。未来有没有可能会部分走向C2M模式?市场、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都数字化融合和集成,工厂与客户可以直接连接,可以远程验证、远程验收和远程维修/维护。比如说,客户通过虚拟环境进入工厂走一圈,就可以直接下单、甚至可以有规则地影响制造过程,满足不同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实现“设计即制造、所见即所得、制造即服务”。
未来大生产体系架构的主体应该围绕从产品设计到投入生产的产品工程数据流、从客户需求到生产指令的生产信息流、从来料到成品出货的生产工艺流这三个端到端的过程进行打通、集成和融合。
1)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融合,多角色在一个平台上工作。产品工程数据流在先进的MPM软件平台上进行研发与制造融合设计,虚拟验证和实物验证相结合。产品工程数据从PDM到MPM,再到MES+端到端集成,设计到制造多角色在一个平台上工作。产品、物料、工厂设施/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都数字化,从而为真实的物理世界建立起一个虚拟世界的“数字双胞胎”,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进行生产过程中每一步制造方案的设计/仿真/验证/优化和DFM的工具化/自动化检查;产品设计数据和工艺参数就可以免转换、一键式地灌入生产系统和生产设备,从设计源头保证产品高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试制周期。
2)客户订单/供应计划信息透传到制造工厂,共享式集成、自动化处理。生产信息流通过ERP把订单/计划信息透传到MES+,通过MES+实现客户数据驱动按价值流自动化生产。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工厂全过程互联,订单状态、供应商来料状态和生产过程状态透明可视,客户下单后就可以直接看到产品制造过程,看到他的产品生产到哪儿了,生产完就可以直接送到指定地点。
3)生产工艺过程是多级物联的,高度自动化、部分智能化,可以软件定义。生产工艺流要实现精益一个流/有综合成本竞争力的高度自动化生产,关键资源尽可能100%互联,生产设备智能诊断和预防性维护,资源动态调配。这样,原材料都是自动分拣、自动配送,然后自动检测、自动组装、自动测试和自动包装,一个流自动化不间断生产。人的工作就是设计机器、管理机器、维护机器,键盘敲一下就可以集中调用机器人、控制机械手工作,保证机器生产都是6西格玛的高质量水平,甚至零缺陷。这样,生产线/生产系统的研发、维护和生命周期管理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要不断将人的经验变成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和工业控制软件,不断迭代优化和刷新,机器人出问题了、系统出问题了,马上能够恢复,零部件的寿命到来之前也能够智能预防性维护。
中国5000年农民生产、手工生产是这三条主线,今天走向机器自动化生产也是这三条主线,管理也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三条线中间加一朵云,把所有的东西都连接起来,就改变了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就是智能制造了。智能制造还是要坚持继承和发展,迭代推行,边规划、边实施。要优先保证高质量,也不能片面地追求全自动、无人化,人在未来智能制造系统中还是会起核心和决策作用,但工厂人员结构将会改变,都是工匠科学家和工匠专家。
三、要系统性地规范工匠科学家、工匠专家的管理,提高这些领域人的待遇,适当增加编制,让研发和制造从一开始就是融合在一起、就是打通的。
我们的生产过程不断地智能化,生产系统中越来越多的是工匠科学家、工匠专家。现在已经不再是做砖瓦砂石的时代,可能3-5年后我们每条线只有5-6个人,这5-6个人主要是维修/维护工程师,生产人员怎么还叫工人呢?你们一定要破除迷信,在制造系统以后没有工人称呼,大小都是专家。就像我们英国光芯片工厂,有大量动手能力很强的德国博士,要不是博士,就生产不了。研发很伟大,工艺研究也很伟大,管理也很伟大,就是要去掉这个界限,才能有利于公司的全流通。因此要系统性地规范工匠科学家、工匠专家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待遇。薪酬包怎么定呢,可以采用分享制,你们产生的贡献是多少,就分享一点钱嘛,这样制造和研发从头一开始就是融合在一起的、就是打通的。
未来生产人员的素质也很高,赚钱也很多,也有自豪感。你看研发人员老是不愿意出来,他认为你们还是工人,出来以后地位低了,挣钱少。所以制造系统不要去压弟兄们的工资、挤成本,要提高这个领域人的待遇,然后号召你们弟兄吃饭都稍微吃好一点,松山湖食堂的场地补贴是最高的。
三个实验室找到改进、突破方向之后,还要规模化的引进一些优秀人才,适当增加编制,要重视华为大生产体系的规划和设计。我们不仅要吸纳中国的博士、硕士进来,还要引入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优秀博士、硕士,学习大工业的概念、学习世界的先进制造。你们可以引进些统计学、系统工程学、控制学……的大学生来做工匠科学家,还可以进来一些搞系统工程的、搞统计学的博士加强研究,他们有建模的能力。有时不一定完全看简历,受过这么高的训练,只要踏踏实实,有耐心好好干活,干几年他慢慢就能悟出道理来,这种改进对整个公司的价值创造是有很大帮助的。
现在你们需要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人才,可以有三个来源。第一,整个软件研发体系集体转型合并到用服,中间会抽出1000人来补到各个战略机会点,可以去挖五六个人进来;第二,2012实验室要整合一部分,里面有硬件、软件、物理的,划给陶景文做使能工程部和人工智能用,他一时吃不了那么多人,可以去挑几个人,李建国去找陶景文和李英涛要。不足的,高端的社会招聘,低端的别招了,留一点我们的员工转岗用,谁改行都能做。
多找一些人充实你的队伍,未来三五年的后备干部,都放到德国和日本学习培养,训练未来的各级管理干部和专家。(李建国等整理)
文章来源于任正非、华为心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