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息称华夏总经理滕天鸣离职 中信寻接替者_1
h8g
消息称华夏总经理滕天鸣离职 中信寻接替者
[导读]滕天鸣在华夏工作多年,自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时期一直追随范勇宏。
伴随着旗下基金的大规模赎回和业绩大幅下滑,“公募一哥”王亚伟正是告别公募基金,在华夏基金,王亚伟基金经理外的另一个身份是公司副总经理,这一身份在华夏管理层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但范王的双双离职对整个公募行业的一次巨大损失和重创。
范勇宏的离职无疑对整个基金行业来说是一次重伤,股东利益、管理层利益、基金经理之间的利益相互冲突,而在整个基金产业链的利益分配过程中,基金公司处于弱势地位。本次事件的主角华夏基金,中信证券过去三年几乎将华夏基金期末可分配利润“攫取”殆尽。
4月28日,东方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单宇因工作调动离职,公司董事长崔伟代行总经理职务。去年,东方基金爆出“会议门”事件,这份会议纪要所暴露出的股东内斗、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合、内部管理混乱、千疮百孔的制度,让业界不堪入目。
6月7日,方正富邦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宋宜农因个人原因于5月25日离职,雷杰代任公司总经理。方正富邦基金于2011年7月成立,至今尚未满一年。股东为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富邦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为首家大陆与台湾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
宋三江离开信达澳银的公告贴出来的时候,业内无不感叹,这位从业近20年的资深人士不是刚去没多久,怎么又辞职了!事实是,从去年2月份加入信达澳银,相处一年,宋三江和信达澳银也就缘尽于此了。
曾经让中邮基金名声大噪的投资总监彭旭离职,彭旭因其高仓位、高换手率的风格在2007年取得超额收益而一度让其和中邮基金名声大噪,中邮基金也因此被冠上了“激进”投资风格的基金公司。彭旭此次正式离任似乎意味着中邮基金“激进”投资风格的终结。
李道滨在嘉实基金服务了十一年,在市场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曾被媒体评为“最会卖基金的人”,是嘉实营销团队的灵魂人物,掌管着整个嘉实基金销售、客服、品牌、电子商务等市场相关部门,嘉实基金的整个市场营销体系由他一手打造,公司从最初的2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发展到近三年规模稳居行业前三,李道斌功不可没。
5月12日长安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曹阳离任。这家2011年9月才成立的新基金公司,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总经理已换人,折射出的新基金公司在起步阶段的艰难。长安基金于2011年9月5日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其中,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49%为大股东。
滕天鸣任代理总经理以来,华夏基金的产品申报和发行大幅提速。
当范勇宏、王亚伟的身影渐行渐远,华夏基金新任总经理滕天鸣成为被关注的中心。有舆论称,华夏基金进入了“滕天鸣时代”。
但豪门总是恩怨不断。近日,基金业内又有传言:滕天鸣将离任,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一职。而华夏基金大股东中信证券高层正在物色有关接替人选。
传言正甚嚣尘上
华夏基金高层否认传言
“这是不可能的事,没影儿的事,不要乱传。”近日,在听到关于“滕天鸣离职”的传言时,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吴志军向理财周报记者如是表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是现任华夏基金公司独立董事。8月15日,朱武祥明确表示,“我没听说他(滕天鸣)要离开,真要离职的话,会召开董事会的。但近期没有收到过召开董事会的通知,自上次开过董事会后没有再开过董事会。”
曾任华夏基金公司独立董事多年的王连洲(微博)称,“不知道(滕天鸣离职)这事”。理财周报记者多次拨打胡祖六的手机,一直未能接通。胡祖六现任华夏基金公司董事,也是春华资本集团主席。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关于滕天鸣离职的传言认为,滕天鸣在华夏工作多年,自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时期一直追随范勇宏,深得范信任和倚重。既然范勇宏淡出了华夏基金,滕天鸣离开华夏基金也就顺理成章。
滕天鸣于1998年11月加入华夏基金公司,曾任机构理财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公司副总经理等。滕天鸣是于1998年跟随范勇宏进入华夏基金公司的“老华夏人”。
滕天鸣任职华夏基金总经理从7月5日开始。此前的5月10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范勇宏因“个人原因”离任,由副总经理滕天鸣代理总经理。彼时,关于滕天鸣代理总经理可能只是一种过渡性安排的猜测,就在基金圈内流传。
但当时业界流传的说法是,滕天鸣与中信证券的约定是干满一届,也就是三年为期。但是,最近业内再次传出消息:中信证券私下与部分基金人士接触,流露出寻找滕天鸣接替者的打算。但至发稿时止,理财周报记者没有获得更多细节。
百日维新
从代理总经理至今,滕天鸣掌舵华夏基金的时间仅有100多天。
朱武祥教授用“非常尽责”来评价滕天鸣作为新掌门的工作。“高管上任都要体现出自己的努力和业绩,他(滕天鸣)上任以来,发了很多产品。在我看来,应该说,他还是非常尽责的。不尽责,怎么会有这么多产品呢?他的努力大家都应该看到了。华夏基金申请的很多基金品种都比同行业多。”朱武祥说。
此前,由于股权问题,华夏基金有两年时间没有发行新的基金产品。今年以来,特别是滕天鸣任代理总经理以来,华夏基金的产品申报和发行大幅提速。比如,监管部门开始受理发起式基金申报后,华夏基金曾一口气申报了5只发起式基金。
同时,从近期华夏申报或发行的新产品可以看出,过去注重权益类产品的华夏基金产品路线正在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国际业务产品为特色的新产品路线。滕天鸣是产品专家。华夏基金的跨境ETF及行业ETF这两类创新产品,皆由滕天鸣负责开发。
业内普遍认为,范勇宏时代确定的以投研体系、业绩为核心的华夏基金发展思路,在滕天鸣任内将得到延续。
滕天鸣在今年7月份曾公开撰文称,投研能力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看家本领。基金管理公司没有网点,没有股东的资金支持,传统业务相对单一,只能靠超额收益、专业化投资与银行、保险、券商竞争。
范勇宏认为“要做好投研工作的确需要一点信仰”;滕天鸣在公开撰文中称,“我们特别重视投研人员的品德培养。做投研,要有一点信仰。”
由是观之,范式管理思想得以传承。
接任者或出中信系
华夏基金和中信证券的“爱恨情仇”,是过往故事的主线,也是现在滕天鸣离职传言得以流行的逻辑基础。
2006年3月27日,中信证券董事会审议并通过议案,计划受让北京国资35.725%和北京
证券5%的华夏基金股权。
后来,中信证券不断增持。2007年9月12日,证监会批准中信证券分别受让中国科技证券和西南证券所持的华夏基金3.55%、35.725%股权,中信证券将持有华夏基金100%的股权。
2009年7月7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已得到证监会批复,公司将于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使所持华夏基金的股权比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到2010年1月5日,中信证券6个月内仍未将华夏基金超限股权卖出。
2011年11月9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华夏基金合计51%的挂牌股权完成全部转让。范勇宏一手“带大”华夏基金,使之成为中信证券的“现金牛”。范勇宏希望在中信证券转让华夏基金股权过程中,完善激励机制,实现管理层持股的目的,但并未如愿。
曾经有高管持股、覆盖神秘面纱的“华夏人理财”公司也随着理财周报的报道曝光而消失。范勇宏最后发现,原本以之为家的华夏基金,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家。转身远去的范勇宏一定是怀着复杂的情感。
在范勇宏时代,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微博)明无法插手华夏基金的公司运作。关于范勇宏和王东明不和的种种说法一度流传。
当时实际情况是,在范勇宏时代的董事会,除了范勇宏、王东明以外,另外只有三名独立董事。而这三名独立董事与范勇宏的个人关系渊源深厚。
范勇宏和王东明都是牛人。但是,最后范勇宏离开了总经理位置。王东明建立了新的董事会,在新董事中,王东明的中信证券力量优势明显。华夏基金只有范勇宏在董事会中保留了副董事长的头衔。
但范勇宏私下向业内同仁承认,副董事长只是一个过渡安排,自己将在辞去副董事长之后转任基金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新一届董事会中,并没有滕天鸣的身影。
目前只有极少数基金公司总经理不是董事会成员,这种安排几乎都是大股东过于强势的结果,证监会曾经数次明确表示反对这种公司治理结构。
因此,新的董事会成员公布后,滕天鸣能否按惯例干满三年的猜疑便已产生。
流言带来的问题在于,如果滕天鸣离开,谁来接任总经理?
在华夏基金现有副总经理中,业界普遍认为,吴志军、刘文动虽然在华夏工作多年,但并无“东四”背景,更像职业经理人身份,相对与中信证券的关系也更为友好。
但更多业内人士猜测,虽然中信私下询问了部分其他基金高管,但以其一贯的强势态度,最终很有可能从中信证券内部向华夏基金派驻高层。
滕天鸣的无米之炊
今年年初,华夏基金在基金行业率先实施了全员降薪。华夏基金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在营业收入下降、股东对利润要求的背景下,华夏基金希望通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继续保持在投资研究、客户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继续保持华夏基金在投资和服务方面的水准。
目前华夏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资产在2000亿元左右。到今年年中,多年蝉联行业资产规模“老大”的华夏基金虽然仍居“老大”位置,但是,其后基金公司如易方达和嘉实的资产规模与华夏的差距在急剧缩小。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滕天鸣而言,他面临的首要问题或挑战是:如何将华夏基金公司的规模优势加以稳定并继续保持下去。
据华夏基金公司的一位董事会成员透露,新一届华夏基金董事会对管理层没有资产规模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
“基金管理公司都比较透明。现在公司产品线在丰富,营销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按
着以前既定的方针在做。滕总把以前的事情继续落实、稳定,再做些发挥就可以了。”上述独立董事说,“在目前大的市场格局下,基金公司的股东对管理层的要求可能还不是利润增长不增长,应该是先稳定吧。”
由于市场因素和销售费用等成本因素,导致基金公司的运营压力加大。华夏基金的净利润连年下滑。这对华夏基金的中长期发展带来影响。
中信证券年报披露信息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华夏获得的净利润分别为12.24亿元、11.08亿元、10.06亿元和6.67亿元。
滕天鸣在公开撰文中也承认,“现在大家普遍遇到的困难是基金管理公司综合实力弱,财务能力下降明显。”
滕天鸣认为,华夏基金设想的发展方向多数为中长期的业务机会。为了抓住这些机会,华夏在人员、产品、基础设施等方面需要做一些中长期的投入。然而,过去很长时间,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不靠资本金经营,另一方面股东追求分红,每年留存收益也很少。如果仅靠微薄的资本金,中长期投入无法保障,国际业务开拓、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储备等工作捉襟见肘,成立专业子公司、推出发起式基金等创新项目投入难以开展。
(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