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
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
江西省吉安县人民医院颜成杰
[摘要]本文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从六个方面分析探讨目前基层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立健全建议,以促进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建立一套适合基层公立医院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单位)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同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单位)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有形的硬管理,其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选聘培养,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评估与管理以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正在中国的各行各业中迅速发展起来,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多样化,又使得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基层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人事管理阶段,还未建立起规范化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本文拟就基层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一初步探讨。
1、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失或不规范。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尤其是地市级以下的公立医院基本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人事管理分散在其政工科、办公室、医务科和护理部中,管理松散,无系统性。其本质是基本上无人力资源管理之实,这也就造成了医院人力资源的缺失、人才培养的无序及人才流转的不通畅,使大多数公立医院人才的阶梯培养模式断层,一些专业后继无人。
1.2具有医学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乏。在设立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公立医院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也大多不具有医学专业背景或具有医学专业背景而无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培训经历。当前的医药院校在其培养中亦缺乏相应的专业教育设置。因此,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么出现与医学专业不相称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么就是传统式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根据医院实际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所进行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
1.3基层医院组织管理上的欠缺。目前,公立医院实际上无真正意义上的人事权,其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归属在政府人事劳动部门,人才引进必须在编制核定范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请示,主管部门审批后,经人事局、编制部门审批才能引进,而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想淘汰的人员又很难向社会上分流,使公立医院普遍存在想要的人才进不来,不想要的又出不去的局面,制约了公立医院整个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1.4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在现行的基层公立医院中,人员管理结构存在很大差别,既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由国家统配统分的专业人员,也有近年来通过人才市场招聘选用的专业人员。前者,由于大多数医院没有为其购买养老保险、社保等,属于“政府人”,其管理按照传统式的人事管理,如果想要淘汰,政策上不允许,也很难向社会分流;而后者,其流动性大,自由度高,如果基层公立医院的工作环境、待遇跟不上,则一方面很难招到合适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很难留住人才。因此,造成公立医院日常管理上的难度,也无法实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5基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未建立或流于形式。基层公立医院的年度考核一般采取每年集中考核的形式进行,包括“德、能、勤、绩”各方面内容的年度考核,分别评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并以此作为职称晋升、工资晋升的依据,由于此类考核时效性强,往往使医院来不及充分讨论,而采取以主观评价为主,且领导主观意图较强,不能充分结合人员的实际评价,形式主义严重,不能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1.6薪酬管理上缺乏奖励机制:基层公立医院目前运行的是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相同职称员工不论其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其承担的责任与劳动强度的差别,更不论其实际工作态度、效率和效益,基本工资收入基本一样,收入差距仅在奖金部分稍有不同。因此也就造成了“人才潜能”的无法挖掘,人才能力的“空耗”,也会导致人才的流失、缺乏。
2、人力资源管理的建立、健全
基层公立医院由于自身规模所限,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基层公立医院必须要有一套适合市场经济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建立、健全。医院的管理者,决策者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应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培训,使由单纯的“学术型”转变为“学术加管理型”的领导者,这样才能在基层公立医院建立一个以战略为指导的现代化管理团队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能将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的战略资源来管理。
2.2建立一套具有医学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训、培养系统,鉴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多样性,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医学人力资源管理有其自身内存的规律和特点,要求本专业的人才应该熟练掌握医学人力资源管理特有的一些理论、方法、技术,还要掌握丰富的医学基本知识,并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全面系统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有:①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国家应鼓励公立医院按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来管理,实行其有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础上,实行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快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加强公立医院领导者或经营者的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其快速地由“学术型”向“学术加管理型”转变;②高等医药院校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将医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医学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③将现有的公立医院人事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培训,可采取专业培训、委托培养、定期进修、职业指导形式,使医院原有的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培养与提高;④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的人才,使之与本医院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3转变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和人事管理职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从目前的政府行政管理转为医院自身管理。由医院来为自己的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并负责实施,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也应由传统人事管理的以人员管理为主转向以人才开发为主,实现开发职能,建立起适应医院特点,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培训机制,确保人员得到最适合的知识、能力和创新培训。在公立医院内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按需设岗,因事设职,定编定岗,职责明确的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有效“放权”,按照国家医改政策的要求,实行真正的“管办分开”的医院管理机制。
2.4进行基层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分配的“政府人”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全面实行具有实质意义的公立医院的全员聘用制,并建立健全“五险一金 ”使之生、老、病、死有保障,最后纳入现代的市场招聘、聘用的用工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基层公立医院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使基层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走上现代化的轨道。
2.5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通常是从医院的发展目标出发,用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医院员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能力、业绩等,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并使评价以及其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医院经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中应制定结合医院实际的各专业、各工种的考核指标和制度,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考核,并与其经济收入和晋升、晋级挂钩,一并纳入考核体系。
2.6建立薪酬管理的激励机制。为充分体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应有一流的收入,公立医院管理的思路,应制定现代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在公立医院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定级的规定范围内,努力为一流人才、关键岗位、创新人才,制定优先的薪酬管理方案,按照按劳取酬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从而实现多劳多得、高效多得的分配方案;充分利用薪酬分配这一激励因素调动各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就是替企业(单位)选人、用人、育人、留人。通过制度、规划的建立与运行来保障企业(单位)的人才选拨、培训与培养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1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基层公立医院的人才培养,应结合自身人才的需求的特点,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应采用“医院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用适当超前的眼光进行人才培养和必要的人才储备。
3、2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医院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帮助员工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做出专业规划和设计。并为其实现职业目标提供知识学习、岗位选择、职位晋升和才能发挥的平台。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利用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环境、事业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增进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3建立公开、平等、竟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只有建立公开、平等、竟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才能确保聘用到高素质的人才。医院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方案,按需设岗,因事设职,定编定岗,职责明确,才能为各类不同的人才提供和创造发展机遇。
3、4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医院要从经营目标出发,建立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的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并使评价及评价后的人才管理,有助于医院经营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要针对医院的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根据行业的特点、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工作量大小等,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及时做好信息沟通工作。
3、5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的设计与结构及水平,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工作评价以及绩效考核基础上。要真正体现按劳公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在薪酬分配中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纳入分配因素,确定岗位工资,按岗定酬,拉开分配档次,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创收多的科室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倾斜,使医院的薪酬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竟争性。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4、小结:总之,在基层公立医院实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基层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及其体制的相应改革,这样在才能有利于“医改”的真正实现,有利于基层公立医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利于公共卫生资源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作者:颜成杰***主任药师联系地址:江西省吉安县庐陵大道20号
邮编:343100,吉安县人民医院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科技人才培养论文
一、行动协作化、创新化
一个科技产品的完成需要不同的工作类型的人员的协作和配合。高科技人才他们年龄相仿,知识技能上互补,在工作创意上总是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进行知识和智慧的碰撞和摩擦,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产品。
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代我国的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由物资资源的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如何样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是企业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对高科技人才的了解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所限,对高科技人才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时间不久,各方面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公平的协调的管理机制。大多的管理机制还是建立在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人员的主观判断之上,但是主管部门人员的评价多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而且也带有自己本身的局限性。这样的管理机制容易给管理的人员带来心理的不满和埋怨,而且不能形成合理的薪酬管理策略和员工激励政策,这样容易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现在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政策还多停留在物质激励的层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心理需求和想要持续发展的上升空间的需求。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系统
企业员工的管理大多分为两个部分:部门管理和小组管理。由于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没有合理的组织发展策略,员工在部门管理和小组管理中的工作存在着交叉的部门,也存在着空白的领域,但是由于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矛盾很难平衡和解决。而且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是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人才筛选、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政策、发展晋升这几个主要的方面,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不仅会带来企业利益的影响,也对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忠诚度带来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不具体
大多数企业都具有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文化和规章制度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空泛和书面的,很难具体实施到日常的工作之中。新晋的员工得不到良好的培训和具体的指导,工作较久的员工得不到很好的薪酬提升,资历深厚的员工不能找到有效地晋升渠道,这些实施上的不具体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上的不具体主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目前我国的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职能还是定位不清,而且部门的员工也是鱼龙混杂,职业素养也是参差不齐,对部门的职责不清,很难做到业务精通,具体工作实施到位,因而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三、企业对科技人才管理的培养策略
1、建立人力资源多维创新的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同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也是一个企业管理好企业员工的精髓所在。员工的管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员工激励。心理学上。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人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所以,对员工的激励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最大成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得到良好的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的收益。因此,一个较为成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是采取多方面的,多维度的绩效激励措施,满足高科技人才的需要。这需要管理部门对员工的需求充分了解。对家庭困难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激励;对于精神需求较高的员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对于希望能够自我提高的员工给予合理有效的晋升提高空间,满足他们自己实现的需要。做到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需求,则会很大成都的鼓舞和激励员工的工作势头,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潜能,也能激发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2、建立人力资源灵活参与的任务运作
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阿瑟(Arthur)对30家美国钢铁企业的研究表明,与“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有更高的生产率、更低的离职率。总之,来自不同行业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有效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能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或其他好的结果。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不要从控制的角度出发,让高科技人才感受到组织条例和规范对他们的束缚,而是要放开控制,给予高科技人才承诺和保障,提高高科技人才的安全观和组织温暖感,更能够激发出高科技人才的工作能力。灵活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在多种方面,对不同工作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培训方案,对不同类型工作岗位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工作绩效的考核,对于不同需求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休假制度等等。
3、建立人力资源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
年轻化的高科技工作人员他们需要更加开放自由协作的工作环境。科技工作是一系列合作智慧碰撞下的产物,单单依靠某一两个科技工作人员的智慧很难完成一项任务。因此,建立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高科技人才的才能发挥。开放的工作环境还包括对于某些具体的工作,企业的管理可以适当的放开,例如,有些高科技员工习惯于夜晚的工作,这有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的灵感,企业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适时的放开定点上下班的管理措施。
4、建立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成长规划
企业的建设也应把企业的经济收益和员工的个人成长联系起来,激励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奉献意识。高科技人才人才是企业成长和快速发展的生命力。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高科技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与之配套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完善。企业如果能够明确不同组织层级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职责,建立起人力资源多维创新的激励机制、灵活参与的任务运作、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持续发展的成长规划,则企业就能够充分体现高科技人才价值并激发人才活力,调动高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收益。
第三篇: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
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学 生 高 雷 专 业 土木工程 批 次 101 层 次 高起专 指导教师 陈路萍、副教授 学 号 W320301101120 学习中心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单位 连云港市江山房地产开发公司
2011年 12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内容提要]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施工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传统的人事管理已不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健全的企业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从从调动员工积极性着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员工工作机制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字] 工程施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政策
目录
前言............................................................................................................1 1我国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现状.............................1 2 我国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2 2.1管理观念滞后................................................................................2 2.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2 2.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2 2.4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2 3 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策略....................................3 3.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3 3.2加大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3 3.3完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3 3.4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4 3.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4 结论............................................................................................................4 参考文献....................................................................................................5
前言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人力资源的竞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必然选择。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复合型、开创型的人才也日益成为施工企业发展力,谁拥有人才,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而人才作为施工企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与建筑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后,我国施工企业将显露出队伍层次青黄不接、知识面狭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弊端。我国施工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我国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低技术含量限制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积极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建筑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其在建筑经济增长中的比例,籍此才能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1我国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应该认识到我国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进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也和国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上看,其现状主要表现在:
(1)面对市场环境变化的严峻考验,这种考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建筑行业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同行的竞争压力增大,面对着一系列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的挑战。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建设步伐的加快,项目业主不断要求缩短建筑工期,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压标压价,要求更多让利,使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2)处于向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有四个: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还需要做适宜的调整。多数企业机构分散、职能重叠的现象较多,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受过人力资源专业教育培训的人员甚少。二是企业人力资源构成不太合理。文化素质和水平高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偏低,复合型的经济、技术管理人才奇缺;三是现行激励分配体系还不能起到吸引人才的作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四是员工培训满足于持证上岗要求,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人才成长还停留于组织考核、评价的情形。
我国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观念滞后
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在观念上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理论还缺乏了解,认为企业的发展就是靠投入,资金的短缺是建筑企业发展的瓶颈,却没有意识到真正构成瓶颈的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同时我国施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普遍不足,“投资额”大幅度减少,有些亏损企业已完全停止了人力资本投资。在科学技术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注重人力资源的职前学历背景,己无法真实地发挥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潜能。
2.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
首先,施工企业普遍缺乏统一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甚至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其次,施工企业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与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第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基本上还处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工作仍然局限于企业员工的聘用、辞退、在职员工的档案管理等,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支持本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2.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一是在招聘、培训、工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充分的考虑企业实际需要,随意性大,致使人力资源素质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级管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型经营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而素质较低的各类人员则供大于求。工资政策与员工实际工作表现不挂钩,压制了优秀管理人才的成长,挫伤了有能力员工的积极性;二是管理机构繁杂,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三是机构定员缺乏科学依据,因人设岗,造成机构、人员无序增加。在人才的选拔、使用上,科学的、公平的竞争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2.4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
有些建筑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员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淡漠,全员效率低下,没有追求效益的责任和动力。企业的分配制度尚未完善,激励机制因激励手段单一或使用不当而难以产生应有的功效。
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策略
3.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竞争力”以及“科技以人为本”等一系列管理理念,彻底摒弃传统人事管理重物不重人的陈旧模式,建立一种以人为本、唯才是用、充分发掘人才潜能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把人力资源的管理重心迅速转移到人力资源的战略职能上来。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进而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
3.2加大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为此,一是要尊重和使用人才。尊重和使用人才就是要尊重他们的识,尊重他们的技术,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用好人才就是对人才要看本质、看主流,不求全责备,培养上要“扬长补短”,使用上要“扬长避短”。要通过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动态管理,实现量才用人,才尽其用。二是要大胆引进人才。对企业一些重要岗位和特殊专业人才,要通过主动加强与高等院校联系、拓宽社会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实行多种优惠政策等形式,吸引企业急需的人才加盟企业创业成才。三是要注意留住人才。要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用才理念,积极倡导“能者上、庸者让”的竞争用才机制,进一步完善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机制留人”的各项制度,把企业管理目标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追求员工与企业的互利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引留住人才。
3.3完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
要把员工培训列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员工培训,不仅意味着员工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意味着人才资源再生能力的增强。完善员工培训体系,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要抓好全过程培训,坚持把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贯穿到员工在企业供职的整个过程,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执业资格考试,鼓励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第二要抓好多样化培训,即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专题培训和相关知识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路子;第三要加大内部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专业技能为主,同时也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进行专题讲座和科技培训,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总之,要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充分挖掘企业现有人力潜能,实现员工综合素质和人力资源利用率的同步提升。
3.4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薪酬制度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要坚持把“注重收入公平,适当拉开差距,收入分配要逐步向一线、向管理技术骨干、向有突出贡献人才倾斜”作为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摒弃以往不合时宜的工资制度,强化岗位责任和绩效考核,实行责任与收入挂钩、绩效与薪酬连锁。要积极尝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试行知识、技术、能力入股的期权激励分配方式,鼓励技术、专利、成果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临时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薪酬。要建立健全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为依据的人力资源考评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加大考评力度,严格兑现奖惩,真正体现出绩效考核合理性、公正性的激励作用,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机制。
3.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人的文化,文化力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为此,一是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用企业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来营造文化氛围,倡导忠诚理念,增强团队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要注重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善于抓住企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坚持把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锻炼成长,通过开展评优创先、宣扬典型等活动,努力在企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三是努力为人才工作生活提供必要条件,要加强与企业各级各类人才的交流沟通,通过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解决好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此来营造一个拴心留人、健康和谐的人才生态良好环境。
结论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人力资源的竞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之处。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施工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要能够合理吸纳人才、留住自己的核心员工、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从而形成真正的内聚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然后从调动员工积极性着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员工工作机制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其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
(1)我国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人才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工作需要;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在人力资 源管理中随意性较大,无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四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工作效率低下。
(2)针对我国工程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首先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其次加大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吸引人才加入企业;三是完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及时的更新员工知识储备,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进行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吕梦兰.做好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1,(32):247-248.[2]王华英.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紧缺难题初探[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0):369.[3]陈源.浅谈中小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06):208.[4]郭旭洁.对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才智,2011,(17):352.[5]张修本.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山西建筑,2011,(09):254-256.[6]牛家武.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7):268-269.[7]夏义明.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5.[8]张铮.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6-7.[9]程爱萍.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171.[10]傅蕾.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思考与分析[J].四川建材, 2011,(04):254-255.[11]张拥军.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1,(07):22.
第四篇:基层水文站人力资源管理
基层水文测站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水文测站是进行水文测验和搜集水文情报预报信息的基础。定点观测、巡回测验、水文调查是水文测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情报预报又是水情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水文部门共有各类水文测站34782赴,其中基本水文站3158处,遍布祖国各地江、河、湖、库,大多数水文站地处偏避,远离城镇和机关,探索和交流水文测站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搞好水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文站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在水文事业中,最基层的单位就是水文测站,在我国的水文测站大都是人员较少,一般少者2~3人,多者7~8人,工作和生活均在一个靠近河边湖泊的院落,基层水文测站单位虽小,承担的工作和其它事务却不少,是水文工作的最基础业务,其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水文事业的发展。按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易操作,管理有难度。如何根据工作实际,加强职工管理,是我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基层水文站人力资源特点
就一般基层水文站而言,从人力资源特性上分析,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测站人员数量少。前面说过,在基层水文站,一般长期在站人数多者七人八人,少者二人三人,但是,在正常的测站业务工作中,外业工作中有各项水文资料的野外勘测、取样,调查;内业工作中有资料的分析、计算、水情的编报发报,水文资料校审;站务管理中,有财务、财产保管、水电管理、通信和交
通、设备维修、考勤、伙食、卫生、综合经营、外事接待等,所有这些,事事都得有人去做,事事都得有人去管。
其次是职工实际工作能力较强。在基层水文站,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野外观测,收集水文资料,所以,测站职工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锻炼出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实际技能也比较全面,一人具有多想技能,个个身兼数职。
再次是职工文化素质偏低。结合北方水文站的人员构成,就基层测站的而言,一般是由测站附近农村招用的水文勘测工和单位聘用的大中专毕业生组成,且大中专毕业生大都是在城市安家,只有汛期住测站,汛后回市里局机关。所以长期在站人员中,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构成也不齐全。
根据测站的人员特点,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想方设法把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到中心工作(水文测报)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水文业务工作,是测站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
二、基层水文站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基层水文站远离领导机关,属于野外工作,条件艰苦,但是好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该是通过
三、基层水文站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探讨
制定目标,合理分工,责任到人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
测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测验、资料校审、后勤服务、站务管理、综台经营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合理的分工,制定目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出现一种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局面。
遵照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铺平道路。各项制度制定须通过职工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奖罚分明。近年来,水文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率先制定了站长职责,职工职责,考勤制度,原始资料观测、校核、审核、错情处罚办法,各测验项目观测具体要求等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广大职工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所做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领(带)班制度,领(带)班人员安排夜间值班,处理简单的站务,打扫卫生,办公室供应开水,这样就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集体办公,集体起伙为“四随”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它首先给人留下良好的整体形象,统一了行动,解决了正好是午饭时问又要观测这一矛盾;有利于搞好团结,交流思想,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连续多年的测洪证明,如果后勤工作没有保障,工作成绩也是难以取得的,而集体办公则使得测算整报形成一条龙服务。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项制度的制定并不是难事,贵在如何执行。要争取广大职工自觉地投入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列中来.切实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团结是取胜之本。水文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关键。人心分
散,四分五裂是什么事都摘不成的。日常生活暂且不说,工作上分工又协作是它的具体表现,看水位的不能不顾流量,测流量的不能不顾沙情,主测、副测互相补充、交替。要把这项工作当做一项首要任务抓好抓实。
重视和做好水文宣传工作。水文宣传手段和途经很多,无论机关或基层水文职工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各级、各部门领导专家满意是对水文工作最直接的宣传。目前水文站基础薄弱,设施落后,环境偏避,站房简陋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要具备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政治业务素质来反衬。要树立窗口测站,引导示范,让职工们看到希望,进而带动辐射,全面推进。总之,做好水文宣传给行业带来的变化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水文专业技术咨询为龙头的综合经营。这样才能使基层水文测站更富有生机、活力。通过咨询服务,水文才能够走出站门,步人社会。进一步服务于社会。
异地考察和会议交流是开扩思路、视野,间接获取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的有效途径。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一套充分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管理的分配运行机制。
通常要求职工以站为“家”。这个“家”应该是一个团结和睦、有凝聚力的家,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家,是一个温馨的、令人留恋的家。要当好这个“家”,首先站长要以身作责,要求站员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作为
一级领导要时刻关心职工的疾苦,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地为职工排忧解难,让职工时刻感觉到有组织的关怀和支持;要定时召开站务会议(或民主生活会),经常总结过去,推进工作,做到站务公开,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全部公开,形成人人心中有数,个个参与当家的良好气氛;顺应时代的要求,基层测站的站长,不但要精通业务,还要学会经营、管理。
当然,纸上谈兵并不难,须在实际工作中拼打、摸索,不沉下身去体验,是得不到感触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类型的水文测站也不能仿照一个固定模式去做,要把握大局方向,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因人而异,摸索出符合各自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水文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由于水对生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使得人类社会对水文规律的深人研究和预测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危机日益加重的形势下,水文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各级政府部门对水文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水文行业必须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为社会服务。不久的将来将会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高标准,严要求地投身于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水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以及交通、航运、铁路、旅游乃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中。
第五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机制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
人才培养机制
前 言
新的世纪将是一个全球一体化、高度整合而又高度竞争的时代,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优势和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紧迫感。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他们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更关心的可能是它的资金和市场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常常为其所忽视。而且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当中,我们是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始终强调个人服从组织需要,服从事业的需要,而很少考虑个人的专长、兴趣及需要。现代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则要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要素。本文试图结合自身实践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培养机制,以寻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人才与企业双向发展。
文章结构
本论文由一个专题性论述和结束语组成。
一、目前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分析
(一)一些企业面临青年人才流失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困难的处境。
(二)现有的技术和技能人才创新创效积极性也不很高,队伍分布不合理。
(三)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管理手段和效果不明显。
二、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待遇留人——逐步改善职工收入
(二)事业留人——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发展留人——通过培训培养发掘潜力
(四)机制留人——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五)感情留人——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三、结束语
正 文
【文章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紧迫感。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在自身实践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培
养机制,以寻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发展。
【关键词】:企业;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紧迫感。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这里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目前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分析
人是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围绕人这一要素展开的,为他们创造各种能充分施展他们才能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就是树立为人服务的观念。当组织内的员工受到尊重时,他们就能体会到自己是组织的主人。人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有积极性,或积极性多高,对于其能力的发挥程序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各类企业结合发展要求,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等重要环节,采取多途径、多层次人才培养策略,初步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尽管在用人方面多数企业能够坚持“用人之长,避人这短”这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尽所能,人尽其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企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一些企业面临青年人才流失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困难的处境。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和北森测评网关于“中国职业发展现状”调查表明:在中国年轻的、学历较高的白领人群中,没有跳过槽的占36%;跳槽一次的占26%;跳槽二次的占15%;跳槽三次的占13%,跳槽四次的占5%;跳槽四次以上的占4%。结合8%的职业满意率来分析,对于发展和现实的困惑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种变动频度。跳槽的原因中,列居前四位的分别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占35%;“薪水太低”的占23%;“工作不适合自己”的占17%;“工作环境不满意”的占10%。
(二)现有的技术和技能人才创新、创效积极性也不很高,队伍分布不合理。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富有创新激情的青年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能够将众多科技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对策852%以上,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
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有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但也反映了我国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属于应试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往往存在着“知识有余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管理手段和效果不明显。员工是企业的血液,没有员工的企业是不能长大的呢,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离不开员工的奉献,这就要求领导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调动员工的各类手段、效果不明显扥情况。原因主要有政策导向的偏颇和体制局限性,有管理者的不足,也有人才自身的因素的不足。
二、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对策
人力资源观强调职业管理者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这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其各项职责如招聘、绩效管理、员工保留、培训规划等都需要各主管的贯彻配合和直接参与。同时,各层管理者直接承担着下属辅导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职责。员工也越来越多地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上,被定位为后勤服务部门。到了90年代,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管理中,人作为一项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人们所强调的“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得以确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人才培养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为了应对人才流失、创新不足等问题,企业需要从多种角度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主要有两点,一是收入,二是舞台,实现这两点的平台是培育适合企业及人才发展的企业文化
(一)待遇留人——逐步改善职工收入
在管理的过程中,福利,始终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留人机制。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只有在收入水平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相对公平的保障下才能够吸引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关注企业人才的福利待遇,关注他们的生活,不断适时地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改善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在与社会平均收入的比较过程中,还要考虑适时的提高大学生的见习收入,不断地完善薪酬制度标准,从加薪、奖金等方面鼓励他们,提高人才的思想觉悟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打好基础,为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提供后台保障。让他们感受感受企业的高层对他们的重视,信心得到鼓舞。同时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一个适宜、安全、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也是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的条件之一。不论薪金还是职位都有封顶的时候,一位总经理如果干的不错,企业没有合适的更高的职务
再晋升他的时候,企业应该为他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其才能的机会,比如鼓励其下海,为他提供资金、技术及其他扶持,或是实行股份制,用股份的诱惑吸引员工,留住员工。
(二)事业留人——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企业家要向人才绘就一份企业发展蓝图,让人才感受到企业生命力,一位员工就曾这样赞扬他的老板:“他总是让我们犹如奔跑的兔子,始终相信红萝卜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所以要用事业留人,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首先,多做市场调查,不断地对企业高素质人才做储备。综合地对企业内外部的环境进行分析,把现有高素质人才进行统计汇总,进行分析,以及当部分人才流失后,需要进行的招聘或者是预留有候补,提早做好对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做好事先防范等。
其次,对企业人才的晋升路径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企业高素质人才的发展空间。可以从人才工作的方向性质,而分别建立人才管理等、等“多路径”的晋升,甚至即便是一线参加工作的职工也有机会获得比其他职工更加优越的待遇,这可以促使的人才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企业内部由工作的实际出发,创建不同的研发科室、对遇到的不同的难题进行专门的负责。不断地为企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和锻炼的平台。开阔企业人才的视野等。
第三,对于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要建立平台。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要贯彻到执行到基层。激发人才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
过交叉的岗位轮值,可以使得人才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各自的工作能力。
最后,企业在重要的岗位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人才培养的实践机会。设置副岗位。促使青年人才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不断地提升。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差异原理,即有层次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相应能力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我们个人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用事业留人,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就是为了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发展留人——通过培训培养发掘潜力
企业在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然后再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应该是同步的。只有将员工发展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之中,才能最终推动企业发展。
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知名度和吸引力,都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问题。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员工培训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
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灵活多样改进培训方式: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推行岗前、岗位、短期脱产、专项培训、师带徒、交流轮岗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能比武、专业调考和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使培训贴近职工、贴近实际,增强实效性。
(四)机制留人——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以及机制的完善。公司必须从整体战略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并让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考核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当然激励机制的最重要部分则体现在对员工的奖惩制度上。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
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旨在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五)感情留人——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热爱自己的员工是经营者之本。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做到了让职工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具备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有可能与职工们产生内心的共鸣,事业才能发展。理解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欲望,人一旦得到理解,就会感到莫大的欣慰,更会不惜付出各种代价。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能得到真诚的关心和重视。如果企业家能真诚关心员工,便可以达到使员工愿为自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效果。关心员工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心员工的家庭,一是关心员工本身。我们要谨记:尊重和欣赏你的员工,可以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做起。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如果你的真诚地赞美第一个员工,那么人就足以促使员们更加友好交往和努力工作。在这里企业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文化再优秀的公司在制度上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管理者再职业化也会带有主观性,不公平的现象无论哪一家公司都绝对存在,员工的抱怨更难以避免。但优秀的公司一般有强大的文化,借助文化的力量增强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员工愿为大家做出适度的个人让步乃至牺牲。文化建设是公司领导层的核
心任务。
2、制度优秀公司并不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深圳华为公司这样理解:提倡学雷锋,但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一家公司应通过制度和程序的设计与优化,确保高绩效者获得高待遇。面对员工抱怨时,请思考一下,公司的薪资制度是否不甚合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制度、程序就是管理者的利器。公司人力资源部主要承担制度建设的责任。
3、人文化与制度固然重要,问题是面对既定的文化与制度,管理者做什么与怎么做?管理者最紧要的是,用心做做人的文章,这里面就包含着领导艺术成分。相同岗位的员工拿相同的待遇,却经常性地担负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任务,那些自感负荷大的员工就会感到管理者不公正,由此滋生不满情绪。但如果管理者原本是想培养某个关键员工,并已通过沟通示意给该员工,即使面对更大压力,想必这个员工也不会有什么抱怨。诊断此类问题的思路:管理者分配工作任务的程序是否公开、公正?是否向员工解释清楚工作分配的理由?是否考虑了员工的素质和需求特点?是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给成就欲望强的员工委以重任,给有培养潜力的员工加大工作压力,给有特定专长和兴趣的员工安排对应的工作,并与员工面对面的充分沟通,这就是管理者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公司方面还应着重加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三、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即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位,把尊重人才、能力的意识化为优化管理和促进企业发展的行动,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努力完善和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机制和环境,才能促进企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以及不断增值意味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意味着他们更能效力于企业,为企业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
以人为本之理念要求企业必须珍视人、用好人、发展人,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的同时,对社会、股东、从业人员、顾客等各方面都应有最优化的关系,以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走出传统的人才管理误区,采用科学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迎接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