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大全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引起了先进典型人物吴仁宝、许振超、宋鱼水的强烈共鸣。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早在1985年,江苏华西村就提出了“六爱”教育,即“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亲爱友爱自己”,并以此教育村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表示,华西人富了,始终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因为华西村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推动了当地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推动了村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他说:“今后,我们还要大力倡导‘八荣八耻’,更加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最近,山东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活动。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许振超说:“‘八荣八耻’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它的提出确实有很强的针对性。社会也好、企业也罢,‘风气正、事事成’‘风气不正、一事无成’。”青岛港集团公司近十几年来一直倡导“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不断提高工人的地位,许振超认为,公司所倡导的“一心为民、造福职工”便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真切体现,社会要发展,只有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才能拿出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发展中去。
作为一名法官,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表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不只是道德准则,更应成为每位法官的职业操守。“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提出有利于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深入研究违法乱纪的根源,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法官责无旁贷。
第二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新风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新风尚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荣辱观念,古已有之。何以为荣、何以为耻,在无数古圣先贤的实践中得以树立,得以传承。在当前社会深刻变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繁荣、思想价值理念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的风尚成为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我们需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安定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孕育了丰厚的精神土壤,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和谐社会风尚的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形成道德自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实际字数:680
按标准普通话中速(200字/min)计算时间为3分半钟
第三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把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极为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方位对应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直接联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统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促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全面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建设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党风正促干群和、社会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极为重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实现我国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人人促进和谐、大家共享和谐的生动局面。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极为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明确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全党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荣、以违背科学发展观为耻,以促进社会和谐为荣、以损害社会和谐为耻的良
好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管理、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进一步相适应、相和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立起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培育科学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形成文明道德风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把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这正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所着眼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先进思想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引导、支撑和规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实践平台,二者统一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新发展,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最新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荣辱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指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和具体运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做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促进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荣的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推向前进。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过程。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二是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和造就亿万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打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四篇: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章标题: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建设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传统的文化资源。以荣辱观念为重要内容的优秀文化传承是中华文化之宝,是中华社稷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无论长期的战乱、大规模的迁徙,还是外来文化的碰撞,在沧桑巨变中,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郑成功,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多少公忠体国的志士仁人,多少舍命为人的豪侠义杰,多少勤劳质朴的黎民苍生,都成为古老传统的化身!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历史主人公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这些当然也与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荣辱观念的重视分不开。先哲往往将荣辱放到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孟子·尽心章句上》)荣辱的核心标准是仁:“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以及义利之辩:“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篇》)。荣辱的取舍在于个人的修为:“荣辱之责在于己,而不在乎人”(《韩非子·大体二十九》)。在《贞观正要》中提出了臣子的“六正(圣臣、良臣、忠臣、智臣、真臣、直臣)六邪(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琛、亡国之臣)”之分。可以看出,荣辱是其中的重要划分标准。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把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兴旺联系了起来,达到了较高的认识深度: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熔铸新时代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都应该作为极其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党的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由于时代任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荣辱观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其中也不乏闪光的思想。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毛泽东曾经高度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还提出了对每个党员的具体道德要求:“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了荣辱的分界: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要性。其中199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可以看作总纲领。《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认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决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团结和
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此后,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议》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其中的“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可以看出“八荣八耻”的萌芽。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要坚持什么,反
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2005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党的社会主义道德进行了一次集大成似的、较为具体的论述:要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八荣八耻”是对这一论述准确、精辟的集中和概括。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抓住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问题,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是对党的执政学说在理论和实践品格上的重要提升。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管子》)。物质条件的改善是精神生活生活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耻感意识不断地受到腐蚀,造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如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之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来显示其拥有的特权与显赫地位等等。这些,不仅使某些干部走上了背离党和国家、人民的犯罪道路,也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清除的障碍。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疑结意志和力量、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不过,《孟子·离娄上》有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人都主张儒法并用;西方发达国家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们有自己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也有一套资本主义的市场道德规范。以史为鉴,我党制定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并在近年的党建工作和惩治腐败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建立和谐社会是个涉及全社会的巨大工程,在党内立“党德”固然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更重要的却是在道德共建中的全民参与。《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必须在“以德治国”的同时“以德立国”,使人们在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之间,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之间,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之间,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之间,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之间,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把思想深处已经模糊的荣辱界限变得清晰起来,划清大是大非的分野,褒奖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消除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这对于建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管子·霸言第二十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可以推断,管子所说的本,并不局限于人的物质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把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和最高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之后的阐述中,他们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成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继承和深化。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不仅仅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享用者;而且要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物质财富、政治权利的获得,都以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潜在条件为基础、依据,都以全面提高个体的素质为目标、归宿。缺少精神层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就不可能有个体自身价值的真正完美实现。因此,人的精神素质才是以人为本的“本”的真正所在。
在人的素质系统中,起核心和灵魂作用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所以,以人为本思想自然就对作为精神系统的价值标杆的荣辱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才能最后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精神的和谐,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五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倡导 持之以恒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延芝
●迅速行动,区分层次,培育典型,广泛开展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
●积极宣传,深入研究,搞好创作,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浓厚氛围。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相关机制,运用多种手段,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工作持之以恒。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广泛开展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一要迅速行动,掀起学习热潮。各地各部门应把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作为当前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座谈、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开展普及教育。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讲师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活动,编写通俗读本,进行生动形象的宣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要区分层次,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立足基层,着眼实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教育和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党政机关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为人民群众作出表率。学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下功夫。企业要以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为龙头,广泛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培育诚信经营理念,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市社区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等活动,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友爱。乡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活动,培养新型农民。三要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应善于总结和发现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注意发现和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好人好事,激励人们尊荣弃耻、见贤思齐。
着力抓好新闻宣传和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浓厚氛围。新闻媒体应深入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抓好舆论监督,围绕身边的典型事例,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社科研究部门、党校、大专院校应发挥优势,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关系、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与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关系,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文化部门应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创作和生产一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
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工作持之以恒。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务求实效。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级党委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充分发挥各类规章制度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三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大胆探索创新,研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推进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
多管齐下 认真抓好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孙志军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
●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力。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江苏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两个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苏省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积极采取措施,多管齐下,切实抓紧抓好。
深入宣传普及,促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江苏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通过新闻报道、理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加大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力度,努力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中贯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在情感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震撼中获得教益。注意引导娱乐节目、都市报纸、时尚杂志以及商业广告等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宣传导向,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的主流,反对和抵制庸俗消极倾向。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宣传教育。认真抓好针对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宣传普及工作,及时编辑出版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新童谣》并在全省免费发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求真务实,积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全民实践。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等社会各方面,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坚持把典型示范作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媒体上开辟相关专栏,大力表彰时代特点鲜明、群众基础广泛的先进典型,表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用榜样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引导群众。坚持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起,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整治不良风气,改善社会环境。积极推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实践者。
注重规章制度建设,切实形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把“八荣八耻”的要求纳入相关的规章制度中,纳入具体的行为准则中,体现到政策法规中,对各种违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加大舆论以及政策法规的监督约束力度。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把道德规范与制度约束结合起来,在各类评优评奖活动中注意体现“八荣八耻”的要求,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加大激励力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各种道德评议活动的引导作用,及时揭露、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帮助人们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注重齐抓共建,努力营造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环境。坚持立足全局、联系实际、齐抓共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力。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与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建设创新型省份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与弘扬“三创”精神、提高新江苏人整体素质结合起来,使之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联系宣传思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能作用,切实管理好宣传阵地和文化市场。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研究,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江苏“三个发展”、“四个优先”、“五个兼顾”的发展方针及“五大江苏”建设内在联系的研究,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深化认识 付诸行动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臧世凯
●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实。
●深入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结合工作实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得到了全社会的衷心拥护。当前,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大力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媒体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开展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
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市民学校、农民夜校等基层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行宣讲,编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通俗读物,努力扩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覆盖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结合组织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也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列入党政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文化环境建设,在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中贯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原则。加大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力度,积极反映社会道德风貌的主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行为养成上下功夫,提高人们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实践。各地各部门应深入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精神文明创建中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先进典型中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在机关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在企业开展“共铸诚信”、“百城万店无假货”、“重合同守信用”等活动,在农村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活动,在社区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小区及“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
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确保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切实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当作大事来抓。结合工作实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对“八荣”的行为给予鼓励,对“八耻”的现象加以制止,使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深入宣传 形成风气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小丹
●运用各种载体,采取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文化氛围、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广东正在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广东省要以学习、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营造氛围,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应做好宣传普及工作。要运用各种载体,采取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文化氛围、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是营造舆论氛围。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要发挥各自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大力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形成舆论宣传的热潮。二是营造文化氛围。积极创作生产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大力倡导和传播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寓于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使人们在文化的熏陶中提升道德境界;依法打击各种不良文化现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三是营造社会氛围。切实加强宣传,运用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栏和手机短信等形式,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进入公共场所、深入城乡基层,形成强大声势;利用各种基层宣传教育阵地,通过座谈、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普及活动,引导人们知荣明耻、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重在实践,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践。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广东正在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一是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到“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党政机关“排头兵”等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融入到“热爱祖国,建设广东”、“学法守法,与法同行”、“共铸诚信,共创文明”、“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等教育实践活动之中。结合开展中小学校“传承文明、培育新人”教育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三是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纳入创建工作中,贯穿到创建活动的整个过程。要不断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拓展领域,把广大群众吸引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实践和创建活动中来。
加强领导,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一是抓好典型示范。近年来,广东涌现出了钟南山、丛飞、王玲、罗东元、贾东亮等一批先进典型。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这些先进典型。同时,组织评选“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人物,推出一批贴近群众、感染力强的先进典型。二是广泛发动群众。把学习、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三是注重建章立制。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融入行政规章、行业规范、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和学生守则之中,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四是形成工作合力。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各展所长,齐抓共管,力求工作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
精心组织 注重实效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晏友琼
●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校专题培训、干部集中学习、职工政治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活动,是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
●适应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立意深远,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宣传思想战线要把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讲究方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活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是基础。应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校专题培训、干部集中学习、职工政治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对象上,既注重全民教育,又突出重点对象,着力教育党员干部做维护法纪的表率、崇尚新风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学校是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宣传引导上,既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又善于运用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知荣明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在学习内容上,既注重学习经典论述和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注重博采众长、洋为中用。各单位应从实际出发,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学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生产生活实践和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精心策划,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活动,是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不断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理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络.com网。勇于揭露和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帮助人们抵制假恶丑,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理论工作者应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撰写理论文章,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路子、新办法。文艺工作者应创作生产一批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秀作品,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崇高思想品德,给人以鼓舞和启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阵地应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通过图片展览、参观考察、文体表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普遍深入的宣传教育,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重在建设,积极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建设。要根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知行合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党政机关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云岭先锋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旅游、交通、商业、金融等窗口行业要以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为载体,把荣辱观教育和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共铸诚信,建设诚信云南”、“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荣辱观教育作为“树文明乡风、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城镇等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培养新型农民。城市社区要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学习型社区、“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促进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