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0:3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第一篇: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专业:绿色光源LED姓名:陈水金学号:3113001476 金秋十月的早上,微风习习,透着丝丝入秋的微凉,阳光懒懒地散落大地,透过氤氲的雾气,点缀着安静的江门市;一切事如此的宁静祥和;殊不知在这博大的土地洒满了侨乡同胞的汗与泪。今天我们就要踏上这条用梦想和拼搏铺就的康庄大道,去博物馆里寻找那些迷失的记忆。

五邑华侨博物馆分为六个馆,可以概括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华人之光。

跟随着历史的步伐,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三个老华工》。它以简练的线条、简洁的笔触,把老侨民在海外劳碌半生、一贫如洗,终于无望归乡的悲愁展露无遗!他们有过怎样的经历,以至满面沧桑、欲说还休?想象五邑籍著名画家司徒乔在从美国返乡的船上,是以怎样悲愤的心情绘画这幅速写的。岁月的煎熬与生活的艰辛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饱经风霜的目光此时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深邃中流露着凄苦与思乡之情。金山寻梦之旅,埋葬了多少青葱的年华,这又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沧桑;但是它同时使一些人脱颖而出,功成名达。历史犹如一条涛涛不绝的河流,埋葬心酸和孤独,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站在如此的高度,俯瞰繁华,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砌起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那段艰辛的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海外创业更是一幅看得见的历史,可以触摸得到沧桑。异国的流浪,孤身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中,犹如一叶浮萍,漂泊漂泊。他们身处异国他乡,忍受排华法规的歧视,不断地适应社会,忍辱负重,自强不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打造一个飘渺的梦想。现实的残酷让他们不得不停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他们的梦想也就在那里发芽,扎根,一直到今天的蓬勃。尽管他们身在异国,他们仍是心系祖国,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颗颗牵挂的心。也许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面目模糊,但是一张张银信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海外创业,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梦想。

碧血丹心,这简单的四个字正是接下来这个馆的真实写照。馆内展现了海外华侨挺身而出,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挽救名族于水深火热中的重要史料。一颗颗碧血丹心,印证了华侨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和价值,谱写了中国近代的新篇章,为中国的繁荣昌盛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侨乡崛起,清末民国时期,侨汇成了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一张张汇票牵动着华侨通报的思绪,沟通这片贫瘠的土地和海外的繁华的世界,这更是一种魂牵梦绕的乡情。这种源源不断的乡土情怀汇聚成一张张汇票,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成就了侨乡的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五邑。

五邑新篇,开启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之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落实与创新,推动五邑华侨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国家和各位华侨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就了今天的新篇。

华人之光,熠熠生辉。一张张古朴的照片述说着当代华人的不朽功勋。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华侨。如今他们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照亮孤独,滋润贫瘠,书写着新的历程。但是他们的内心却不曾忘却“根植侨乡”这个信仰,身体流淌着中华的血液,呈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各个领域做出的贡献,亦是不容忽视。华人之光,照亮一代代同胞,照亮世界。

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无法拭去的记忆此时犹如电影一般在我们的脑海中放映。正是

他们的艰辛与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历史的潮流无可阻挡,多少往事湮灭在浊流中,我们也将成为往事,我们是否也能像那些先驱们成为一座座永恒的雕像,矗立在时间的风口浪尖呢?我们亦肩负着一种历史责任,历史白驱过隙,虽然我们只是历史的涓涓细流,但是我们亦可以掀起惊涛骇浪,历史的命运亦在我们手上。

五邑华侨博物馆,感慨系之已。

第二篇: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当我来到五邑华侨博物馆门前时,心情激动不已,感慨万千,似乎已被博物馆的深厚所触动。这次的参观的确使我获益良多。

五邑华侨博物馆分为六个馆,可以概括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华人之光。

老侨民离乡背井来到大洋的那一头,过着困苦潦倒生活,在外劳碌半生,以致满面沧桑。金山寻梦之旅,埋葬了多少青葱的年华,这又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沧桑;但是它同时使一些人脱颖而出,功成名达。历史犹如一条涛涛不绝的河流,埋葬心酸和孤独,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站在如此的高度,俯瞰繁华,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砌起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那段艰辛的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

异国的流浪,孤身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中,犹如一叶浮萍,漂泊漂泊,忍受排华法规的歧视,自强不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造一个飘渺的梦想。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迫使他们留在异乡,他们仍是心系祖国,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张张褪色的银信,一颗颗牵挂的心,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海外创业,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梦想。

碧血丹心,正是司徒美堂、冯如、邓荫南、陈少白、李是男、黄三德、郑潮炯等一大批爱国华侨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挽救名族于水深火热中烈士们的真实写照。海外华侨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危亡,勇敢地挺身而出。他们义无反顾地用汗水和热血,甚至可贵的生命,为中国的繁荣昌盛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侨乡崛起,清末民国时期,五邑华侨梦想着要建设自己的家乡,使子孙后代不再到处漂泊异乡,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种源源不断的乡土情怀汇聚成一张张汇票,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成就了侨乡的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五邑。当年,侨汇成了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如今,五邑地区与海外华侨社会形成了紧密的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联系网络,侨乡社会已经形成。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五邑地区迎来了新的篇章,侨乡移民越来越频繁,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更促进了五邑事业的进一步飞腾发展。对此,我不禁感叹,五邑华侨为五邑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人之光,熠熠生辉。一张张古朴的照片述说着当代华人的不朽功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爱乡、创业拼搏、开放兼容、崇文乐善、文明进步的五邑人传统和精神。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华侨,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他们呈现出来的侨乡情感,爱国情怀是不容置疑的,更为世人所敬仰!

在这默默的心灵对话中,我感受到血泪奋斗是侨乡历史的底色,家乡、祖国的荣辱兴衰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内心。五邑华侨行走在中外文化碰撞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中华传统的烙印,融入异质的文化环境,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为居住国多元文化的格局丰富了色彩,在家乡传统文化的空气中注入外来文化的清新,其贡献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这次心灵的对话,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洗礼,带来了内心对华侨的崇敬,让我们由衷地向五邑华侨华人致敬!

第三篇: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参观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引发对新会改革开放发展的感悟

新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是五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南粤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新会人杰璀璨,风光迤逦,我深感作为一个新会人的荣耀和自豪。

新会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依托临近港澳,背靠中国大陆,南对南中国海的绝佳的优越地理位置,加上海内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对新会发展的支持。新会正成为南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亮。

大一开学初期,我们就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新会作为五邑地区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引领着五邑地区的发展。华侨博物馆在讲述五邑华侨自清末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拼搏奋斗史。其中,第五馆讲述的是五邑新篇,主要是讲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之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落实与创新,推动五邑华侨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国际移民新潮在五邑侨乡涌现,源源不断的新移民为海外传统迁入注入了强劲活力,更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五邑海外乡亲秉承邑侨情系桑梓之优秀传统,与侨乡形成了超越以往的紧密联系:慈善事业的重教兴学、济困助医促侨乡社会和谐发展;实业投资的范围、层次和数量,都创历史新高;寻根续缘,增加了海外五邑后裔的血脉和文化亲情。五邑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成为文明、富裕新桥乡建设的生力军,受到侨乡民众的赞许和褒奖。对此,我不禁感叹,五邑华侨们的丰功伟绩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新会人民会堂举办了新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图片展,我记得当时许多市民都前去观看,我也和家人一起去观看。

冈州广场在30年前是什么样子?以前晒谷场上用什么工具去除稻谷中的杂物?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展出的图片能找到答案,图片展中的“影像回眸”部分让不少市民驻足,一些大人还指着图片向小孩讲述昔日的故事;同样,反映新会在新时期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图片也让我们赞叹不已。30年来新会的变化真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通过参观图片了解新会各行各业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新成就,自己为新会30年来的巨大变化感到骄傲。

从上中学起,我就经常到景堂图书馆看书、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新会的文化建设发展迅速。景堂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和国家一级图书馆,新会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新会博物馆、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窗口和旅游观光的好场所,新会影剧院被评为广东省特级影剧院,名人广场、冈州广场成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成就可以说是新会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时间如车轮在飞转,转眼间,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年。当年邓爷爷在1978年计划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全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设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是多么不平凡的30年,祖国在崛起,经济在腾飞,人民的生活奔小康,作为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城镇,家乡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马路上停满了形形色色的汽车、各种生活设施的完善。家乡发展30载,进步体现在方方面面,尽管我只度过了20个春夏秋冬,可儿时的新会和现在的新会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却仍也深有感触、历历在目„„

回想儿时,体会最深的便是“家”的变化,一到三年级,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两房一厅面积只有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虽然三个人也足够住,房子小也能让这个家时常充满着温馨和笑语,却也始终很不方便,我的房间就“身兼两职”,白天作为爸爸的书房,床上常常堆满了爸爸厚重的医书,晚上就变成了我的卧室,每次睡觉都要把沉重的书搬上搬下,总是满腹牢骚,爸爸也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他何尝不想换一间大一点的房子?但是当时爸爸妈妈的工资并不高,生活虽并不拮据,但仍是能省就省,为买房攒钱,加上新会的新楼盘很少,这个买房计划就一直推迟到2004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一片片楼盘、小区的拔地而起,爸爸妈妈也开始筹划起了买房。很快,我们看上了一套80平米房子,尽管是贷款供楼,却也总算有了一个宽敞的家,心里的那份喜就别提了!

“家”的变化给了我无限的欣喜,而其它衣食住行的改善则更让我感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随着道路被拓宽,2008年,家里又添了一件大家伙——汽车,再也不用受到坐摩托车时的颠簸与寒风。每到周末,爸爸就会驾车带着全家下馆子,路边各色各样的餐馆琳琅满目,餐馆内人山人海,大型高档商场的设立,使我们再也不用到江门“搬货”,妈妈也会开始挑选各种衣服,这一切,不正体现了市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吗?

历史的年轮继续向前,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大。新会,我的家乡,和祖国一道,共同向前,共同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动骄傲,我为自己是一个新会人而感到自豪。我相信,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们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好。我们与祖国同前进!

第四篇: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专业:11LED 姓名: 学号:

我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近代画家司徒乔的一幅著名作品《三个老华工》。作品是司徒乔1950年从美国坐船回国时,以同船的三位老华工的形象为素材创作的。我想起了之前上报纸的报道,“这三个华工中有两个是祖籍江门的,而司徒乔自己也是江门人”。画面上是三个愁容满脸、皱纹满面的老华工。他们出去已经有多少年了?他们现在忧愁着回来了,是否出洋的这些年没有挣到钱,只带回许多苦涩的回忆?他们就这样回来了,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是涌动着怎样的期盼,经历着怎样的艰险啊?

当年,在中国的广东,人们提着简单的行李,告别自己的父母和妻儿,如潮水般地涌上开往太平洋彼岸的轮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谷发现金矿,需要大批劳工的消息让以台山、开平为主的广东农民们仿佛在沉沉黑夜里看到一片曙光,于是不畏惊涛骇浪地奔向它。似乎只要到达了那个叫加利福尼亚的地方,就能够捡到成堆的金子回家。现在已经很难统计当年有多少江门五邑的农民就这样踏上了东渡的路,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乡民还没有到达,就葬身在太平洋的无底深渊中。去美洲淘金,去澳洲淘金,像一个美丽的魔咒撩动着江门五邑人的心。

在华博馆,我一遍遍地读这首当时流传在江门五邑的民谣,遥望着他们满怀期待的表情:燕雀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千,返来起屋兼买田。但是,梦中的金山并不是想去就能去,即便你熬过了太平洋上风吹浪打,也未必通得过天使岛上移民官近乎苛刻的盘查。天使岛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面积约188公里的小岛,尽管岛上风光如画,却成了无数赴美华工的一个恶梦。19世纪末之后的数十年间,所有登陆美国的华工都被集中到这个小岛上接受隔离盘查。许多华工因为忍受不了其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侮辱性的审查而逃跑或自杀。江门这座华博馆以一种特别的文物记述着这段历史,叫“口供纸”。白一点说,就是当年的五邑乡民为了要应付美国移民官的盘查而准备的,而且必须背诵下来的“百问百答式”的“复习提纲”。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份“口供纸”,长达两米有余。有些发黄的纸上用广东方言列出了近百个问题,包括:“你是哪里人?”“你来这里干什么?”这份“口供纸”是目前华博馆收集到的最长的一份。它如今静静地摊开在玻璃展柜里,昔日它是被携带在那些乡民的身上,坐在奔向异乡的船头,他们还要借着月色反复默默背诵。长长的“口供纸”在他们心里是一座桥,对岸便是梦想中的新生活,而我此时读着,心里却异常难受。我看到的是,我的乡亲们如囚犯般行走在那高墙深院之中,加利福尼亚猛烈的阳光让他们的脸更加苍白,不见一丝的血色。

在华博馆,我还看到一个布袋,是手工缝制的,已经有些破损和泛白了。布袋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仍清晰地辨认出最中间的一行字:“遍走天涯,为国效劳。”这个布袋让我知道有一个叫郑潮炯的清瘦的男人,背着这个布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山山水水间跋涉。这个多年在南洋以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的新会籍小贩郑潮炯从1937年开始,干了一件轰动了整个南洋的事情,他用5年的时间,靠卖瓜子筹集了18万元,全部捐给了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用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他最后卖掉的一件东西不是瓜子,是他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得款80元,也捐给了筹赈总会。这个新会籍男人遗留下来的一幅照片,他看上去甚至有点木讷。这个略识几个字的小贩,在国难面前,他竟然做出让世间震撼的举动。由此我联想到那些客死异乡也要归葬故里的义冢中的乡民。或许漂泊在外的人比我们更加懂得国与家的分量,更加珍视深埋在故国故土里的那份永难割舍的中华血缘,这也许就是江门五邑的侨之魂。

华博馆往前,不是什么建筑或美丽的景观,而是百多年前几十万、上百万的五邑人一边走,一边流着眼泪。那是新婚妻子站在村前的石板桥上望着消失在路尽头的背影而久久不能吹干的泪;是坐在异国的月光下抚摩着一身的伤痛,咀嚼着一路的艰辛而奔涌如泉的苦涩的泪;是三个老华工跪倒在父亲的坟头,遥想着父亲多年前的面容而呼号懊恨的泪;是郑潮炯的妻子在丈夫抱着小儿跨出门口的一刹那,心如刀绞的泪;是收到远方寄回的“银信”时悲喜交集的泪;是重回故乡,在岁月的变迁中寻找着那山、那水、那相连的血脉、那不变的守望时喷薄的泪,尽情地流啊、流啊,浸湿了这方土地百年历史的每一页。

华博馆往前,是一棵种在1848年的古榕树,它历灾遭劫,伤痕累累,却始终生机蓬勃。它的枝干无畏地在天空中伸展,而它的每一片绿叶却都有一条气根与大地相连着。

第五篇: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专业:11LED姓名:学号:

我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近代画家司徒乔的一幅著名作品《三个老华工》。作品是司徒乔1950年从美国坐船回国时,以同船的三位老华工的形象为素材创作的。我想起了之前上报纸的报道,“这三个华工中有两个是祖籍江门的,而司徒乔自己也是江门人”。画面上是三个愁容满脸、皱纹满面的老华工。他们出去已经有多少年了?他们现在忧愁着回来了,是否出洋的这些年没有挣到钱,只带回许多苦涩的回忆?他们就这样回来了,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是涌动着怎样的期盼,经历着怎样的艰险啊?

当年,在中国的广东,人们提着简单的行李,告别自己的父母和妻儿,如潮水般地涌上开往太平洋彼岸的轮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谷发现金矿,需要大批劳工的消息让以台山、开平为主的广东农民们仿佛在沉沉黑夜里看到一片曙光,于是不畏惊涛骇浪地奔向它。似乎只要到达了那个叫加利福尼亚的地方,就能够捡到成堆的金子回家。现在已经很难统计当年有多少江门五邑的农民就这样踏上了东渡的路,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乡民还没有到达,就葬身在太平洋的无底深渊中。去美洲淘金,去澳洲淘金,像一个美丽的魔咒撩动着江门五邑人的心。

在华博馆,我一遍遍地读这首当时流传在江门五邑的民谣,遥望着他们满怀期待的表情:燕雀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千,返来起屋兼买田。但是,梦中的金山并不是想去就能去,即便你熬过了太平洋上风吹浪打,也未必通得过天使岛上移民官近乎苛刻的盘查。天使岛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面积约188公里的小岛,尽管岛上风光如画,却成了无数赴美华工的一个恶梦。19世纪末之后的数十年间,所有登陆美国的华工都被集中到这个小岛上接受隔离盘查。许多华工因为忍受不了其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侮辱性的审查而逃跑或自杀。江门这座华博馆以一种特别的文物记述着这段历史,叫“口供纸”。白一点说,就是当年的五邑乡民为了要应付美国移民官的盘查而准备的,而且必须背诵下来的“百问百答式”的“复习提纲”。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份“口供纸”,长达两米有余。有些发黄的纸上用广东方言列出了近百个问题,包括:“你是哪里人?”“你来这里干什么?”这份“口

供纸”是目前华博馆收集到的最长的一份。它如今静静地摊开在玻璃展柜里,昔日它是被携带在那些乡民的身上,坐在奔向异乡的船头,他们还要借着月色反复默默背诵。长长的“口供纸”在他们心里是一座桥,对岸便是梦想中的新生活,而我此时读着,心里却异常难受。我看到的是,我的乡亲们如囚犯般行走在那高墙深院之中,加利福尼亚猛烈的阳光让他们的脸更加苍白,不见一丝的血色。

在华博馆,我还看到一个布袋,是手工缝制的,已经有些破损和泛白了。布袋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仍清晰地辨认出最中间的一行字:“遍走天涯,为国效劳。”这个布袋让我知道有一个叫郑潮炯的清瘦的男人,背着这个布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山山水水间跋涉。这个多年在南洋以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的新会籍小贩郑潮炯从1937年开始,干了一件轰动了整个南洋的事情,他用5年的时间,靠卖瓜子筹集了18万元,全部捐给了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用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他最后卖掉的一件东西不是瓜子,是他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得款80元,也捐给了筹赈总会。这个新会籍男人遗留下来的一幅照片,他看上去甚至有点木讷。这个略识几个字的小贩,在国难面前,他竟然做出让世间震撼的举动。由此我联想到那些客死异乡也要归葬故里的义冢中的乡民。或许漂泊在外的人比我们更加懂得国与家的分量,更加珍视深埋在故国故土里的那份永难割舍的中华血缘,这也许就是江门五邑的侨之魂。

华博馆往前,不是什么建筑或美丽的景观,而是百多年前几十万、上百万的五邑人一边走,一边流着眼泪。那是新婚妻子站在村前的石板桥上望着消失在路尽头的背影而久久不能吹干的泪;是坐在异国的月光下抚摩着一身的伤痛,咀嚼着一路的艰辛而奔涌如泉的苦涩的泪;是三个老华工跪倒在父亲的坟头,遥想着父亲多年前的面容而呼号懊恨的泪;是郑潮炯的妻子在丈夫抱着小儿跨出门口的一刹那,心如刀绞的泪;是收到远方寄回的“银信”时悲喜交集的泪;是重回故乡,在岁月的变迁中寻找着那山、那水、那相连的血脉、那不变的守望时喷薄的泪,尽情地流啊、流啊,浸湿了这方土地百年历史的每一页。

华博馆往前,是一棵种在1848年的古榕树,它历灾遭劫,伤痕累累,却始终生机蓬勃。它的枝干无畏地在天空中伸展,而它的每一片绿叶却都有一条气根与大地相连着。

下载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侨华人博物馆参观心得

    侨乡魂,共传承 来到江门之前,无论是对江门还是对五邑地区我都没有过深的了解。踏入境内,感受到的是这一片土地结合中华文化、华侨文化的全然不同的文化气息,淳朴自然、浓厚温存......

    参观博物馆有感.doc

    参观博物馆有感2011年暑假期间,在线团委的号召下,本着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我参观了博物馆。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到博物馆的经历。7月16号,我陪同我的几个好友一起去个地方玩,本来想......

    参观博物馆有感

    简朴的物质生活 丰富的精神成果 ——国庆假期访北京李大钊故居有感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驻足这幅悬挂在北京李大钊故居正屋墙上醒目的对联前,我浮想联翩。刚刚参观完......

    参观博物馆有感

    参观博物馆有感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的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西苑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老师带着我们踏着和煦的春光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参观!几经周折,我们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的大......

    参观博物馆后有感

    茂名市博物馆观后感 在2010年12月11日下午,我们XXX党员和预备党员团队一起去参观了茂名市博物馆。茂名市博物馆位于茂名市人民北路,是一座地级市综合性博物馆,茂名市爱国主义教......

    参观博物馆有感

    参观博物馆有感 临澧县实验小学六年级81班 刘小裕 今年清明节,为了缅怀我们临澧伟大的革命先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博物馆。 那天的天气不像往日那样阳光明媚,天阴沉沉的......

    参观博物馆有感

    参观博物馆有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澄城县博物馆。博物馆的讲解员认真、仔细的讲解了博物馆陈列的东西。让我们队关于未来的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重新的了解。 博物馆的院......

    参观博物馆有感[定稿]

    “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有感 2011年5月30日,“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是全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国际奢侈品牌的首次合作。在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