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作业:关于BOT法律性质的个人分析(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0:5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经济法作业:关于BOT法律性质的个人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经济法作业:关于BOT法律性质的个人分析》。

第一篇:国际经济法作业:关于BOT法律性质的个人分析

BOT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探讨BOT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必须首先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BOT和BOT特许权协议。

什么是BOT: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什么是BOT特许权协议:

BOT特许权协议是指东道国政府或代表政府的授权机构与私人投资者签订的关于政府授权许可投资者在特许期内建造经营专属于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契约文件或合同。它是BOT项目的基础合同 ,规定了政府与投资者的权利义务 ,不仅是处理合同双方关系的依据 ,也是投资者签订其它合同的依据 ,在整个BOT项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BOT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是什么?首先来看双方主体。协议的一方主体是政府或者代表政府的授权机构,另一方主体是私人投资者。从表面上看双方不是平等的,那么是否就凭此断言BOT特许权协议是行政合同呢?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判定一个协议的性质,不仅要看双方主体的法律地位,更要看协议的内容是什么,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在国际融资领域中,BOT不仅仅包含了建设(build)、运营(operate)和移交(transfer)的过程,更主要的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因此想要了解BOT特许权协议的目的和大致内容,必须了解项目融资的一些知识。

什么是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指贷款人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融资,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债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它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

项目融资始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油田开发项目,后来逐渐扩大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铝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世界最大的,年产80万吨铜的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就是通过项目融资实现开发的。项目融资作为国际大型矿业开发项目的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是以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保证来融资的。它不需要以投资者的信用或有形资产作为担保,也不需要政府部门的还款承诺,贷款的发放对象是专门为项目融资和经营而成立的项目公司。

项目融资的种类:

1、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无追索的项目融资也称为纯粹的项目融资,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贷款的还本付息完全依靠项目的经营效益。同时,贷款银行为保障自身的利益必须从该项目拥有的资产取得物权担保。如果该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成或经营失败,其资产或受益不足以清偿全部的贷款时,贷款银行无权向该项目的主办人追索。

2、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除了以贷款项目的经营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和取得物权担保外,贷款银行还要求有项目实体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担保。贷款行有权向第三方担保人追索。但担保人承担债务的责任,以他们各自提供的担保金额为限,所以称为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BOT项目融资是项目融资的一个特殊领域,我们从整个过程来看,发现它充分体现了缔约双方平等协商、完全自由合意的理念,属于私法的范畴。而这是整个BOT项目的根本目的。它对特许权协议性质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回过头来看BOT特许权协议本身。从当事人的地位来看,行政合同中的行政机关一方处于主导地位,有某些特征如变更权、监督权等。而特许协议的双方的权利义务是相对的。再次,从合意的角度来看,行政合同是有限自由合意的。有时不签就会产生对己不利的后果。而特许协议则是使用民事合同中的完全合意原则。最后,从争议解决来看,特许协议不可能完全地是用行政诉讼程序。投资争端的解决双方地位也是平等的。虽然BOT特许权协议含有“特许”的因素,但是这个特许的单方性、强制性与公法性质的行政合同完全不同,它更多体现的是双方自由合意,私法自治。因此我认为,BOT特许权协议的性质是私法性质的合同。

至于,BOT特许权协议是国内法性质的还是国际法性质的,要看缔约主体是否是国际法主体,以及协议的具体内容。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1986年《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条约法的维也纳公约》,国际协议属于条约的范畴,而条约则是国际法主体之间以国际法为准则而缔结的确立其相互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因此,国际协议的首要特征便是缔约主体应当是具有缔约能力的国际法主体。

而BOT特许协议,无论与东道国政府订立协议的是内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抑或是由外国企业单独或与东道国企业合作依照东道国法律设立的项目公司,无一例外,都是私人(即个人)。而目前尽管对个人能否成为国际法主体还存在着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不具有国际法上的缔约能力。

所以,特许协议显然不可能是国际协议,而是国内契约。当然,性质上属于国内契约的特许协议也带有一些国际协议的属性。此外,BOT争议的解决实际上采用了国家之间的争议解决方式。解决BOT特许协议争端的途径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提交国际仲裁机构如CISID, 进行仲裁,实际上是国际协议的争端解决方式。但是,这些属性都无法改变BOT特许协议属于国内契约的根本性质。

综上,BOT特许权协议应该是国内法性质的合同。

我的最终结论是:BOT特许权协议是私法性质的、国内法性质的合同。

第二篇:国际经济法作业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一、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主体与运送的对象

1、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

依《海牙规则》第一条a款的规定,“承运人”是与托运人订有运输合同的传播所有人或租船人。《汉堡规则》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承运人”是指本人或以其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任何人。具体讲,承运人是与托运人订立运输合同并负责履行运输义务的一方当事人。

《汉堡规则》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了实际承运人,我国《海商法》也引入了此概念。以该条规定,实际承运人指受承运人委托执行货物运输或部分货物运输的任何人,包括受委托执行这项运输的其他任何人。《汉堡规则》第一次引入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实际承运人的确定依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当船舶所有人以自己的船舶进行运输时,实际承运人为注册的船舶所有人;当船舶由船舶经营人进行营运时,实际承运人为船舶经营人。

2、托运人与实际托运人

《汉堡规则》第一条第三款对托运人和实际托运人进行了界定,规定:托运人是指其本人或以其名义或代其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任何人,或是由其本人或以其名义或代其将货物实际交给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有关的承运人的任何人。

3、收货人与货物

《汉堡规则》第一条第四款规定:收货人是指有权提取货物的人,对此,《海牙规则》和我国《海商法》都没有关于收货人定义的规定。对于谁是有权提取货物的人,应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约定及提单的转让情况而定。

货物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送的对象。《海牙规则》第一条c款的规定:“货物”包括货物、制品、商品和任何种类的物品,但活牲畜以及在运输合同上载明装载于舱面上并且已经这样装运的货物除外。而《汉堡规则》扩大了对货物的适用范围,《汉堡规则》第一条第五款的规定:“货物”包括活动物,如果货物是用集装箱、货盘或类似装运工具集装或者带有包装,而此种装运工具或包装系由托运人提供,则“货物”应包括此种装运工具或包装。

二、提单

1、提单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依《汉堡规则》规定,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的订立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据。提单的3项特征,即提单是海上运输合同的证明;是承运人出具的接收货物的收据;是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具有物权特性的凭证。

2、提单的签发

我国《海商法》第72条规定:“货物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后,应托运人的要求,承运人应当签发提单。提单可以由承运人授权的人签发。提单由载货船舶的船长签发的,视为代表承运人签发。”

三、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

1、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概念

海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所直接造成的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以下简称“船货 等”)的损失和费用的支出称为单独海损;在海上航行中,船舶遭遇自然灾害如台风、海啸等,或发生单独海损后如碰撞、搁浅等使船货等处于共同危险之中,为了共同安全和共同利益,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称为共同海损;单独海损由受损方(或责任方)自己承担;而共同海损则应由各受益方按各自财产价值的比例共同分摊。

2、如何区分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

(1)看船货等是否遭遇了共同危险。

(2)看措施是否有意是否合理。

有意的措施就是船方主观上明知采取某种措施会导致船货等进一步的损害,但为了避免船货等遭受更大的损害以及为获得共同的安全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措施就是一名具有良好船艺的船长在综合考虑了当时的客观条件和各种可能的应急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之后,选择的能以最小的牺牲或费用来换取船货等共同安全的措施。

(3)看牺牲是否特殊、费用是否额外。

特殊牺牲是指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所直接造成的船货等在形态上的灭失或损坏; 费用是指由于采取共同海损措施而支付的额外费用。例如,船舶由于扑灭货舱火灾而造成的货物湿损,是有意措施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属于共同海损。

(4)看措施是否有效果。

措施有效果,是指由于船方有意采取的措施,使船货等全部或部分地脱离了危险。强调共同海损措施有效果,并不是要求船货等全部获救,而只要有部分财产获救即可。如果措施没有效果,即船货等全损,没有获救财产,也就失去了共同海损分摊的基础,共同海损就不能成立。

(5)看是否是承运人可以免责的过失所造成的。

许多事故是由于承运人的过失造成的。承运人的过失又分为两种,即承运人可以免责的过失和承运人不可免责的过失。不同性质的过失其法律后果是不同的。承运人可以免责的过失,是指承运人虽有过失,但根据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有关法律规定,承运人对此种过失可以免除赔偿责任。如《海牙规则》和我国《海商法》均规定了承运人的免责条款,其中最重要的是船长和船员驾驶船舶或管理船舶的过失可以免责。

如果事故的原因是上述可免责的过失造成的,如碰撞、搁浅事故等,则事故本身直接造成的一切损失属于单独海损,且责任方可以免责,所以造成的损失应由各受损方独自承担。而事故发生后船长有意采取的合理措施所引起的船货等的进一步损失,属于共同海损,由各利益方共同承担。但如果事故的原因确实是由于承运人不可免责的过失造成的,那么承运人不仅需对事故本身直接造成的一切损失(即单独海损)负赔偿责任,而且对船长有意采取的合理措施所引起的船货等的进一步损失(即共同海损)也要负赔偿责任。特别提醒:在实践中,当发生共同海损事故时不论是否是船方可免责的过失造成的,作为船方,一 般都宣布共同海损。

四、案例1.我国诺华公司与新加坡金鼎公司于1999年10月20日签订购买52500吨饲料的CFR合同,诺华公司开出信用证,装船期限为2000年1月1日至1月10日,由于金鼎公司租来运货的“亨利号”在开往某外国港口运货途中遇到飓风,结果装货至2000年1月20日才完成。承运人在取得金鼎公司出具的保函的情况下,签发了与信用证条款一致的提单。“亨利号”途经某海峡时起火,造成部分饲料烧毁。船长在命令救火过程中又造成部分饲料湿毁。由于船在装货港口的迟延,使该船到达目的地时赶上了饲料价格下跌,诺华公司在出售余下的饲料时价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给诺华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分析:根据单独海损规则和共同海损规则,途中烧毁的饲料应由诺华公司承担,属单独海损。因为途中烧毁的饲料不属共同海损,而依CFR术语,此时的在途货物已由诺华公司即买方承担风险。而途中湿毁的饲料属于共同海损,因为船舶和货物遭到了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又合理地造成了饲料被湿毁,此项损失由诺华公司与船舶公司分别承担,这是共同海损的结果。且诺华公司是可以向承运人追偿由于饲料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因为承运人迟延装船,又倒签提单,当然应对买方的损失负责。

案例2.一艘集装箱船从广州港出发驶往新加坡,该船机舱备有大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航行途中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命令往货舱和机舱灌水灭火。火扑灭后,主机因湿损无法航行,船长雇用拖轮将货船拖回广州港修理,检修后重新将货物运往新加坡。此次事故造成七项损失和费用: 5 000 箱货物被火烧毁;2 500 箱货物因灌水灭火受到损失;主机湿损;部分甲板被烧坏;拖船费;额外增加的燃料费和船长、船员工资;重回广州港的港口费用。

分析: 根据单独海损和共同海损规则,本案中的前两项是火灾这一意外事故直接造成的,属于单独海损,同时,根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承运人对这一火灾事故可以免责,即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因此,被火烧毁的5 000 箱货物的损失由该货主独自承担,部分甲板被火烧坏由承运人独自承担。而第三项主机湿损虽然是由船长有意采取的措施造成的,但因船上备有机舱用的大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当机舱发生较大火灾时,合理的灭火措施应当是采用大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而非用水,这是基本常识,因而该措施不合理,主机湿损不能列入共同海损,应由承运人独自承担。而二、五、六、七项是在船货等面临共同危险时,船长为了共同安全和共同利益有意采取的合理措施所造成的特殊牺牲和额外费用,属于共同海损,应由船货等各利益方共同分摊。

[1]翁齐鸣.如何区分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J].天津航海,2014(01):34-36+41.[2]林翠文.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利益原则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9):39-40.DOI:10.14013/j.cnki.scxdh.2019.19.018.[3]张菁.国际货物运输中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四).[出版者不详],2020:219-221.DOI:10.26914/c.cnkihy.2020.005016.

第三篇:东北师大2018作业国际经济法

期末作业考核

《国际经济法》

学习中心:七台河奥鹏学习中心 姓名:范英卓 学号:***006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2、在跨国公司的责任问题上,跨国公司的法律责任与其经济联系相分离。(√)

3、自动许可证是指进出口商不需要逐笔申请与获得批准即可自由从事进出口的许可证。(√)

4、我国对外国投资的审查,是根据投资额大小及所投向的行业,来决定是否由审批机构审查批准。(×)

5、国际项目融资的融资项目通常由融资项目的发起人进行经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特别许可制

特别许可制是指外国法人须经过内国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审核批准,才能获得承认,在内国以法人名义开展有关经营活动的做法。

2、限制性商业行为

或称限制性贸易做法,它是指:通过滥用或者谋取滥用市场力量的支配地位,限制进入市场或以其他方式不适当地限制竞争,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及其经济发展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或者是通过企业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书面的或非书面的协议以及其他安排造成了同样影响的一切行动或行为。

3、本地化

本地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外国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者必须按投资时与东道国达成的协定,按协议一致的期限和条件,逐步将其股份出售给东道国(国营企业或私营企业),直到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比例减少而转变为本国企业或混合企业。

4、居民税收管辖权

同籍税收管辖权,亦称公民税收管辖权,是指征税国依据纳税人与征税国之间存在国籍这样的身份隶属关系事实所主张的征税权。

5、基地公司

所谓基地公司,是指那些在避税港设立而实际受外国股东控制的公司,这类公司的全部或主要的经营活动是在避税港境外发生和进行的。纳税人通过基地公司进行避税的方式主要有利用基地公司虚 构中转销售业务,实现销售利润的跨国转移;以基地公司作为持股公司,将联属企业在各国的子公司的利润以股息形式汇集到基地持股公司账下,逃避母公司所在国对股息的征税;以基地公司作为信托公司,将在避税港境外的财产虚构为基地公司的信托财产,从而把实际经营这些信托财产的所得,挂在基地公司的名下,达到不缴税或少纳税的好处。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提单的法律作用。

提单是承运人向托运人签发的、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提单在班轮运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具体说来,其法律作用有三种:(1)提单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订有运输合同的凭证。(2)提单是承运人收到货物的凭证。(3)提单是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

2、国际合作开发的主要特征。

国际合作开发是国家利用外国投资共同开发自然资源的一种国际合作形式。通常由东道国政府或国家公司同外国投资者签订协议、合同,在东道国指定的区域,在一定的年限内,合作开发自然资源,依约承担风险,分享利润。根据各国立法与实践,国际合作开发具有不同于其他合作方式的特征:(1)开发者须取得特许权或开采权;(2)合作主体具有特殊性;(3)合同安排复杂多样。

3、《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规定的合格投资的标准。(1)海外投资必须符合投资者本国的利益。(2)海外投资要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3)一般只限于新的海外投资。

4、国际重复征税的构成要件。首先,存在两个以上的征税主体;

其次,是同一个纳税主体,即同一个纳税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负有纳税义务; 第三,课税对象的同一性,即同一笔所得或财产价值;

第四,同一征税期间,即在同一纳税期间内发生的征税;第五,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国际双重征税协定的主要内容。大致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协调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重复征税;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一般不影响缔约国对其居民的征税,主要是限制所得来源地的征税权。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通常将所得划分为四种类型:营业利润、投资所得(利息、股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项所得)、劳务所得(如劳务报酬和工资薪金所得)、财产所得(如不动产的使用、出租所得和转让收益)。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所得,缔约国双方都要分别商定在来源地征税时所应依循的征税原则。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对所得来源国的征税权的一般处理原则是:对营业利润的征税限于设有常设机构;对独立个人劳务所得限于设有经常使用的固定基地(如事务所、诊所等)或停留达到一定期限(如在一个历年中停留连续或累计达到或超过183天);对非独立个人劳务限于从事受雇活动所在地;对财产所得、财产收益和对财产的征税,限于财产的座落地。在上述限定之外,可以由纳税人为其居民的国家独占征税权。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经营国际运输取得的利润,可以不论是否设有常设机构而仅由居民国征税。

(二)确定消除双重征税方法。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不谋求仅由一国独占征税权,而是承认所得来源国和居民国均具有征税权,尽管在协定中对所得来源国的征税权进行了适当的限制,但还不能完全避免双重征税。因此,确定居民国消除双重征税的方法是税收协定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可供选择的消除双重征税的方法主要包括免税法和抵免法。免税法多为实行地域性税收管辖权的国家所采用,对其居民的境外所得免予征税,由所得来源地国家独占征税权。但是一般仅限于营业利润和个人劳务所得等,对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项投资所得,仍然保有居住国的征税权,并对在所得来源国缴纳的预提税给予税收抵扣。抵免法多为对其居民的境内境外所得都实行税收管辖权的国家所采用,是在承认所得来源国拥有优先征税权的前提下,对其居民的境外所得所缴纳的外国税收,准许从本国的应缴税额中扣除。

2、试述《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主要特点?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称Incoterms)的宗旨是为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一套解释的国际规则,以避免因各国不同解释而出现的不确定性,或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互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贸易习惯的情况时常出现。这就会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从而浪费时间和费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名为Incoterms1936,以后又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和1990年,现在则是在2000年版本中做出补充和修订,以便使这些规则适应当前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Incoterms涵盖的范围只限于销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与已售货物(指“有形的”货物,不包括“无形的”货物,如电脑软件)交货有关的事项。

第四篇:法律培训课件 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基础强化讲义

惯例:贸易术语

国际货物买卖法(买卖双方)

合同成立:要约承诺制度(基本同《合同法》)

适用范围

公约

买卖双方权利义务

主要内容

违约救济(基本同《合同法》)

提单

国际货物运输法(托承收三方)

货物的风险转移

一、国际货物贸易法

承运人责任

险别:承保范围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投保被三方)

责任期间和除外责任

托收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买卖双方和银行之间)

信用证

(一)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5个核心贸易术语,方便商人讨价还价)

1、《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1,1,1生效

注意:《2010年通则》和《2000年通则》没有相互替代关系,二者都属于有效状态,供当事人自由选择适用

(1)基本特点

A、共解释了11个术语,其中卖方义务最小的为EXW(工厂交货),卖方义务最大的为DDP(完税后交货)

B、除了EXW和DDP,其余的9个术语均为卖方完成出口手续,买方完成进口手续

(2)

FOB、CIF和CFR(装运合同)

区别:

术语后港口名

价格构成安排运输

投保

FOB

装运港

交易成本

买方

买方

CIF

目的港

成+运+保

卖方

卖方

CFR

目的港

成+运

卖方

买方

FOB大连:大连目的地

CIF大连:大连目的地

共同点:①风险转移的时间相同:装运港货物装运上船(装好了才转移)

②交货地点相同:装运港

③进出口手续办理相同:卖方办出口,买方办进口

④适用于相同的运输方式:海运和河运

使用时特别注意的事项:

FOB:两个充分通知:买方租船后给卖方充分通知;卖方交货时给买方充分通知

CIF:如果买方没有特殊要求,卖方只有义务投保海运最低险(平安险)

CFR:卖方交货时给买方充分通知

(3)FCA、CIP和CPT(装运合同)

①货物风险自卖方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②交货地点为第一承运人所在地(装运地);

③适用于一切运输方式;

④其余各方面FOB和FCA、CIF和CIP、CFR和CPT一一对应。

(4)两个新增贸易术语:DAP和DAT

①共同点:卖方均需将货物运到指定的目的地(到运合同)

DAT北京:目的地北京

②区别:DAP(运到)、DAT(运到+卸下)

(5)根据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对11个贸易术语进行分类

①适用于任何单一或多种运输方式的术语有七个:

EXW(工厂交货)、FCA(货交承运人)、CPT(运费付至)、CIP(运费及保险费付至)、DAT(运输终端交货)、DAP(目的地交货)和DDP(完税后交货)。

②只能适用于海上和内陆水上运输的术语有4个:

FAS(船边交货)、FOB(船上交货)、CFR(成本加运费)和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2、《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

公约适用范围

A、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B、不适用于六种合同:(a)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b)以拍卖的方式进行的销售;(c)依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而进行的销售;(d)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e)船舶或飞机的销售;(f)电力的销售;

C、公约适用的任意性:当事人可以通过选择其他国家的法律而排除公约的适用;对公约规定的内容可以进行修改(意思自治优先)

D、中国的保留

(a)对公约第11条关于合同书面以外的形式提出保留(该保留2013年1月已撤回);

(b)对根据国际私法规则扩大公约适用提出保留(对公约允许转反致提出保留);

交货、交单

时间:约定——合理时间

★(2)国际货物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卖方义务

地点

货物相符

担保

权利担保

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包括所有权担保和知识产权担保

知识产权担保义务: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依据买方营业地或合同预期的货物销售或使用地的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

知识产权担保义务的免除:①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②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

买方的及时通知义务:当买方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第三方的权利或要求后一段合理时间内,应将此项权利或要求的性质通知卖方,否则就不能追究卖方的权利担保责任

买方义务

付款:因付款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采取一切理应采取的行动以便卖方交货

接收货物

提取货物(否则承担扩大的损失)

特别提示:接收不等于接受

★买方接收义务的免除:①卖方提前交货;②卖方多交货物,对多交部分可以拒收

(3)国际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

A、一般情况下的风险转移:

(a)选用的贸易术语优先;(b)交货时风险转移

B、在途运输的货物的风险转移:原则上在合同成立时风险转移

序号

术语

风险转移地点

FOB

货物装到船上

CFR

货物装到船上

CIF

货物装到船上

FCA

货交承运人处置

CPT

货交承运人处置

CIP

货交承运人处置

EXW

货交承运人处置

FAS

货运港船边

DAP

货交收货人处置

(运到)

DAT

集散站卸货交收货人

(运到加卸下)

DDP

完税后交收货人处置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

1、提单

提单的法律特征:

(1)提单是运输合同的证明(买方可以以自己名义与承运人进行交涉)

(2)是承运人接收货物的凭证(证明托运人已交货及交货状况的证据)

(3)是承运人交货的物权凭证

提单的种类:

(1)

根据签发提单的时候货物是否已装船:已装船提单和收货待运提单

(区别在于提单上有无船名记载)

(2)

根据提单上有无(对货物船长批注)不良批注: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

交付即转让

(3)

根据收货人不同: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交持有人”)、指示提单(凭**指示)

不能转让

收货人唯一

背书转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09年3月5日实施)

(1)明确在承运人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的情况下,正本提单持有人可以要求承运人与取货的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承运人的赔偿责任:

A、承运人无单放货,正本提单持有人可以要求承运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承担侵权责任;

B、承运人的赔偿额为货物装船时的价值加运费和保险费;(CIF价)

C、不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

(3)承运人可免责的情形:

A、承运人依照卸货港所在地法律,将货物交付给当地海关或者港口当局的,或由法院依法裁定拍卖;

B、承运人按照记名提单托运人的要求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

C、其他正本提单已提货。(签发好几份正本提单)

(4)承运人无单放货的诉讼时效为1年,适用的法律为《海商法》。

2、海运承运人最低限度的义务(强制性义务,海运公约和《海商法》中都包括):

(1)开航前、开航时船舶适航;

(2)整个运输期间妥善管货

3、调整提单运输的公约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

汉堡规则

责任基础

不完全的过失责任制

完全的过失责任制

免责

航行过失、火灾过失+无过失免责(维护承运人利益)

无过失免责

责任期间

装到卸(船上)

接到交(船上加码头)

责任限制

关于延迟责任

无规定(依据约定)

迟延交付的赔偿为迟交货物运费的2.5倍,但不应超过应付运费的总额(强制)

关于实际承运人

无规定(依据约定)

与承运人共负连带责任

(强制)

关于舱面货和活牲畜

无规定(依据约定)

适用(强制)

关于保函

无规定(依据约定)

承认善意保函在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为有效,承运人不能依此对抗收货人(强制)

诉讼时效

1年

2年

★航行过失免责:船长、船员、引水员或承运人的雇佣人在驾驶或管理船舶中的行为、疏忽或不履行职责造成的货物损失承运人可以免责;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规则下的火灾责任:

①无过失的原因导致火灾:免责

②雇佣人、代理人过失导致火灾:免责

③承运人实际过失(提供船舶不适航)导致火灾:赔偿(违反最低义务)

④私谋(故意)导致火灾:赔偿

我国《海商法》为航行过失免责加无过失免责

(三)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律制度

自然灾害:不以人力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

海上风险

意外事故:在海上发生,如果克尽注意可以避免(装运落海)

一般外来风险(普通下雨,雨水渗漏、勾损)

特殊外来风险(战争、罢工)

特别外来风险(政治、行政(检疫)等因素)

外来风险

1、风险

(致损)

全部损失(实际全损、推定全损)

共同海损

部分损失

2、损失

单独海损:共同海损以外的货物部分损失

(包含所有非有意)

共同海损:

概念: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并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

后果:共同海损应当由获救财产的受益人进行分摊

平安险:承保海上风险造成的全部和部分损失,但是单纯由

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不保

基本险别

水渍险:承保海上风险造成的全部和部分损失

一切险:水渍险+11种一般附加险

特别附加险:6种(政治,行政)

特殊附加险:战争险和罢工险

一般附加险:11种

3、险别

附加险别

(不能单独投保)

三种基本险别承保范围对比图:

海上风险

外来风险

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

一般外来风险

特别外来风险

特殊外来风险

平安险

全损√

共损√

单损×

×

×

×

水渍险

×

×

×

一切险

×

×

4、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除外责任:

(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2)属于发货人责任引起的损失;

(3)

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

(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引起的损失和费用;(间接损失)

5、保险责任期间:合同约定,常用的为“仓至仓”期间

自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地仓库开始,到货物到达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最后仓库时止

(四)国际贸易支付方式

1、银行托收:(卖房委托银行向买方收钱)

(1)法律依据: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URC522)

(2)托收法律关系:没有法律关系

买方

没有法律关系

卖房无权直接对其起诉

以买卖合同诉买方

委托代理关系

托收行

代收行

卖方

委托代理关系

(3)性质:商业信用(信用证:银行信用)

(4)跟单托收的种类:付款交单和承兑(付款保证)交单(后者对卖方来说风险较大)

★(5)银行责任和免责(《托收统一规则》):

银行责任:代理收款

银行免责:A、单据实质;B、提单传递延误或遗失;C、不可抗力;D、处理货物;E、票据追索;F、托收行对代收行的行为免责(不合理)

(划线为“三不管”)

2、银行信用证:银行依开证申请人(买方)的请求,开给受益人(卖方)的一种保证银行在满足信用证要求的条件下承担付款责任的书面凭证。

特别提示:根据UCP600,信用证一旦开出,非经受益人同意,银行不得单方面取消或修改

(1)法律依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

(2)性质:银行信用(开证行对受益人作出的有条件付款保证)

(3)开证行的义务对卖方(对买方权利):单证一致、单单一致条件下付款

特别提示:

A、银行审单期为五个工作日

B、明确单证或单单不符时,银行可以自行联系开证申请人,如接到开证申请人放弃不符点的通知,银行可以释放单据

(4)开证行的免责:

(a)只审查单据表面,不审实质;

(b)传递延误或遗失免责;

(c)不可抗力免责;

(d)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和影响

(5)信用证欺诈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核心内容:在银行(任何一家关联银行包括开证行、议付行、保兑行以及其他经授权的银行)付款或承兑以前,发现确凿证据(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开证申请人、开证行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法院(必须是有管辖权的法院)向银行颁发止付令

信用证不付钱:单证、单单表面不服,支付令

关税制度:减让

时间限制:法院接受止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的申请后,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

外贸管制

修订后对外贸易法的主要内容

非关税制度

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二、外贸管制和WTO

WTO与中国

WTO

重要制度:争端解决机制

重要协议:投资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1、《对外贸易法》的适用范围

A、主体适用范围:外贸经营者(主体扩大到自然人、权利的取得为登记备案制)

B、客体适用范围:货物、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C、地域适用范围:《对外贸易法》不适用于中国的单独关税区(港、澳、台)

《对外贸易法》第16条:“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

(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3)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4)国内供应短缺或者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需要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

(5)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

(6)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

(7)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

(8)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

(9)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

(10)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11)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对外贸易法》第26条:“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

(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3)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服务产业,需要限制的;

(4)为保障国家外汇收支平衡,需要限制的;

(5)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6)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包括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或对相关产业的建立造成实质阻碍

2、贸易救济措施

(1)

反倾销措施

A、条件: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因果关系

B、倾销: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国市场

★正常价值的确定顺序:进口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可比售价——出口到第三国的价格或原产国的生产成本构成价

C、反倾销调查程序:(适用于反补贴)

商务部发起(申请或主动)

初步裁定:终止调查或临时措施

终局裁定:取消临时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

国内司法审查(利害关系人对商务部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审(申请或主动)

非必须

C

D、贸易救济措施的多边救济程序:上升为进出口国政府之间的争端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

贸易救济措施争议的国内司法审查和多边救济程序的主要区别

国内司法审查(国内行政诉讼)

多边救济程序(WTO争端解决)

当事人

利害关系人诉主管机关

进出口国政府

申诉对象

主管机关的决定或措施

主管机关的决定或措施、复审法院的裁决、进口国有关立法本身

审查标准

进口国国内法

WTO的相关规则

反倾销措施图示:

初步裁定:临时反倾销措施;终局裁定:价格承诺(商务部)或反倾销税(海关)

临时税或担保;

进口经营者承担;

终裁确定不征税或不追溯征税的,临时税应退回,担保应解除;

反倾销税追溯征收的,适用“多退少不补”(临时税与反倾销税相比)原则

出口经营者可以作出;

主管机关可以接受;

主管机关初裁之前不能寻求或接受

进口经营者缴纳;

原则上不追溯征收;

一次调查针对一般不超过5年,税率不能超过倾销幅度

注意:在反倾销个案的终局裁定中,征收反倾销税和接受价格承诺不能同时并用(2选1)。

包括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或对相关产业的建立造成实质阻碍

(2)反补贴措施

A、条件:进口产品存在专向补贴、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因果关系

B、补贴的两个构成要件: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直接或间接);接受者获得利益

C、反补贴措施:临时反补贴措施、承诺(出口国政府或出口经营者作出)和反补贴税

特别提示:反补贴措施和反补贴调查程序基本同反倾销

包括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3)保障措施(可以针对公平贸易行为)

A、条件:进口数量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因果关系

B、措施:提高关税或数量限制(2选1)关税是两反一保都能用的手段。

C、限制:非歧视(针对产品,不区分来源)两反必须区分来源。

D、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最长不超过10年

E、实施期限超过1年应当按固定时间间隔逐步放宽

(二)WTO法律制度

1、WTO的成员:包括各国政府和单独关税区政府。

2、WTO的法律框架:包括多边协议和诸边协议。多边协议对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诸边协议则只适用于特别表示接受其约束的成员。诸边协议由四个附件组成:《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奶制品协议》和《牛肉协议》(后两个协议已失效)。

3、WTO的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

(1)特点:普遍性(多边)、相互性、自动性(无条件)和同一性

(2)贯穿于所有协议,所有协议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若要修改,必须经全体成员同意

(3)允许例外: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边境贸易优惠、反倾销措施或反补贴措施等

4、WTO与中国

(1)中国在WTO中的义务:共同义务(WTO多边协议)和特有义务(中国入世承诺:《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国工作组报告》)

(2)中国入世时的几个重要承诺:

A、3年放开外贸经营权的承诺;

B、15年非市场经济承诺:使得其他成员针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时可以适用替代国价格确定正常价值;

C、12年特定产品保障措施承诺:其他成员可以专门针对中国产品适用保障措施,且实施条件低于一般保障措施。

5、WTO的重要协议

(1)《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A、要求成员取消有违货物贸易的国民待遇原则(国产货等于进口货)和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的投资措施

B、取消四项投资措施:当地成分要求、贸易平衡要求、进口用汇限制(限制适用外汇种类、数量)和国内销售要求

当地成分要求:直接或间接地要求企业购买东道国产品作为生产投入,例如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购买一定比例的东道国产品,依国产化率对汽车中使用的进口汽车部件减税等;

贸易平衡要求:直接或间接地将企业的进口限制在与其出口相当的水平,如要求企业购买进口产品的数量不能大于其出口产品的数量

(2)《服务贸易总协定》21选2

A、调整四种国际服务贸易:

(a)跨境交付——服务本身跨境;(跨国远程教育)

(b)境外消费——消费者跨境;(出国旅游)

(c)商业存在——服务提供者跨境并设立机构;

(d)自然人存在——服务提供者跨境但不设立机构。

B、协定特点:框架性协议(对服务市场的开放武统一要求);是否给予其他成员服务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完全取决于各成员的承诺

6、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统一性)

(1)争端类型:

A、违反性申诉:申诉方须证明被诉方国内措施违反了WTO相关协议;若申诉成功,被诉方需要废除或修改有关国内措施;

B、非违反性申诉:申诉方只须证明其利益受损或丧失;若申诉成功,被诉方需要作出补偿。

(2)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

磋商(必经程序、60天、保密)

上诉机构审理(常设;只能审理法律问题;无权发回重审)专家组解散了

(核心)专家组审理(非常设;审理内容须与争端方主张一致)

总理事会

(争端解决机构)

报告的通过(适用“否定性协商一致原则”通过)只要一票就可以通过

裁定的执行和监督

不执行,争端方将获权交叉报复(逐步升级的报复)损失程度相当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基本原则,TRIPS协议的特点)

知识产权贸易

技术转让:限制性商业条款

多边投资担保

海外投资保证

投资争端解决:重点是中心的管辖权

国际投资法

三、其他法律制度

国际金融法

国际贷款协议的共同性条款

各种融资担保方式的特点

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

国际税法

国际重复征税和国际重叠征税

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1、工业产权国际保护(《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著作权国际保护(《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根本区别:工业产权国际保护意味着缔约国有受理其他缔约国国民工业产权申请的义务,但是否授权须根据其国内立法个案审查;著作权国际保护则意味着享有国民待遇的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在所有缔约国自动获得著作权保护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国民待遇原则

(2)优先性原则(实用性12个月,商标6个月)

(3)临时性保护原则(成员国国内举办的、官方承认的展览会展出的给与临时保护,保护期内申请按从公开展出之日起算)

(4)专利商标保护的独立性原则

不受外国的影响

2、《伯尔尼公约》的“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

(1)作者国籍标准:公约成员国国民和在成员国有惯常居所的非成员国国民,其作品无论是否出版,均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国民待遇;

(2)作品国籍标准:非公约成员国国民,其作品只要是在任何一个成员国首次出版,或者在一个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30天之内),也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国民待遇。

(3)自动保护原则(无需履行任何原则),版权独立原则(版权保护不依赖于来源国保护)

3、WTO《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特点:

(1)

首次将最惠国待遇原则纳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2)

首次规定了知识产权执法程序(民事、行政和刑事程序)

(3)

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A、纳入《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关于精神权利的内容未纳入)、《罗马公约》和《集成电路条约》的实体性内容

B、著作权:在《伯尔尼公约》基础上增加2项内容

(a)保护客体:增加计算机程序和有独创性的数据汇编为保护客体;

(b)权利内容:增加了计算机程序和电影作品的出租权。

C、专利:在《巴黎公约》基础上增加2项内容

(a)权利内容:增加了专利进口权和许诺销售权

(b)保护期限:不少于自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的20年

D、商标:在《巴黎公约》的基础上扩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a)扩大客体范围:驰名商品商标——驰名商品商标和驰名服务标志

(b)权利内容:相对(同类)保护——绝对(跨类)保护

(二)国际投资法

1、海外投资保证制度:资本输出国(制度)对本国的私人(自然人、法人)海外投资依据国内法所实施的一种对政治风险进行保险的制度,旨在鼓励本国投资者向境外投资。

主要承保险别:外汇禁兑险(包括禁止汇兑或拖延汇兑)、财产征用险、战争内乱险(不要求战争内乱一定发生在东道国)、政府违约险等

2、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独立的国际法人):依国际条约建立的一个国际保险机构(具有国际组织的性质),承保向发展中会员国(投资目的国)投资的政治风险(险别基本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3、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1965年《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投资争端公约》)

(1)行使管辖权的条件:

主体方面:受理的争端限于一缔约国政府(东道国)与另一缔约国国民(外国投资者)的争端;但是,在争端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也受理东道国和受外国投资者控制的东道国法人之间的争端;

争端性质方面:受理的争端必须是直接因国际投资而引起的法律争端;

主观条件方面:需要争端双方出具同意中心管辖的书面文件。(类仲裁机构)

(2)行使管辖权的后果:排除了其他争端解决方式,但东道国仍有权要求争端对方用尽东道国当地救济;

(3)裁决效力:具有终局性、约束力

(三)国际融资法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1)只向成员国政府机构发放贷款;

(2)目的是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的失衡;

(3)贷款额度与成员国认缴的份额成正比;

(4)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创设的成员国使用资金的一种权利

衍生作用:国际储备、作为账面资产可用于政府间结算

但不是一种可用于实际支付的货币

2、国际融资担保的特有方式

(1)备用信用证:性质属于银行独立、连带保证(不是贸易支付方式)

特别提示:在备用信用证下,只要贷款人出具信用证要求的违约证明,开证行即向贷款人付款,并不需要对违约的事实进行实质审查

(2)意愿书(安慰信):没有法律执行力,只有道义上的约束力

(3)浮动抵押:抵押物价值不确定

(四)国际税法

1、税收管辖权:

(1)居民税收管辖权:向本国纳税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征税(属人管辖的体现)

A、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住所标准、居所标准、居住时间标准和国籍标准等;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B、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主要有法人注册成立地标准、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和总机构所在地标准等。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注册地标准、实际控制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

(2)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向非纳税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营业所得、投资所得、劳务所得、财产所得)征税(属地管辖的体现)

常设机构原则

2、国际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时期()课征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免税制、抵免制(我国主要采用)(最多承担最多的一国的税款)、扣除制和减税制

3、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主要区别在于减少税负的手段合法或非法。

第五篇: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案例

一、我国荣塔公司向日本富士株式会社订购彩电800台,合同规定,彩电价格为每台600

美元CIF宁波,2000年6月30日长崎港装货。货物于1994年6月30日装船,装船时外包装有严重破损,富士株式会社向船舶公司出具了货物品质的保函。船长应富士株式会社的请求,出具了清洁提单,富士株式会社据此人银行取得了货款。货物到达宁波后,荣塔公司发现,电视机外包装箱有严重破损,船舶公司出示了富士株式会社提供的保函,认为该事应向富士株式会社索赔。

现问:(1)船舶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2)富士株式会社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3)保险公司如何对待荣塔公司的索赔?(4)荣塔公司的损失如何得到补偿?

答案:(1)船舶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富士株式会社的保函没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2)富士株式会社应承担责任。因船舶公司这所以出具清洁提单,是因为富士株式会社出具人保函,因而富士株式会社依保函对船舶公司承担责任。(3)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因为根据海商法的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以外,对包装不当造成货物损失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4)荣塔公司的损失可要求船舶公司赔偿,因为它没有如实签发提单。

[解题思路]本题具体考查CIF条件下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简单。CIF是律考每年必考的一个国际贸易术语,应予以详细掌握。

[法理详解](1)、(2)、(4)在荣塔公司、富士株式会社、船舶公司三者的关系中,船舶公司作为承运人向买方荣塔公司出具了清洁提单,富士株式会社作为卖方向船舶公司出具了货物品质的保函。所谓清洁提单,是指提单上没有任何有关货物外表状态不良的批注。所谓外表状态,是指承运人收到货物时,凭目力所能观罕到货物表面的状态,它表示货物已如数装船而且货物的表面状况良好,由于提单的转让是根据提单的所载情况进行的,不清洁提单是难以转让的,因此跟单信用证制度要求提供的提单必须清洁,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银行结汇时一般不接受不清洁提单。提单是物权凭证,它代表着提单内记载货物的所有权,是承运人保证向收货人交付货物的物权凭证。本案中承运人既然向买方签发了清洁提单,就负有向买方交付良好货物的义务。※ 保函是指由托运人出具的用以担保承运人签发清洁提单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的一种担保文件。该保函能担保承运人因签发提单后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但该保函并无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因为保函的当事人是托运人和承运人。根据《汉堡规则》的规定:“保函对受让提

单的包括收货人在内的任何第三人,不发生效力。该规则还规定;保函对托运人是有效的,但承运人接受只函而签发提单属于恶意的欺诈,则保函对托运人无效。承运人不仅无权从托运人处取得赔偿,而且要对包括收益人在内的任何第三方的损失承担无限赔偿责任,即只有善意保函才对托运人和承运人有效,但不能对抗任何第三人。因而,本案中船舶公司应向荣塔公司承担责任,尔后由富士株式会社向船舶公司承担责任。(3)《海商法》第243条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货物损失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一)航行迟延,交货迟延或者行市变化;

(二)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身的缺陷和自然特性;

(三)包装不当。本案中货物损失的原因是托运人包装不当造成的,因而保险人并不承担保险责任。

案例

二、我国诺华公司与新加坡金鼎公司于1999年10月20日签订购买52500吨饲料的CFR合同,诺华公司开出信用证,装船期限为2000年1月1日至1月10日,由于金鼎公司租来运货的“亨利号”在开往某外国港口运货途中遇到飓风,结果装货至2000年1月20日才完成。承运人在取得金鼎公司出具的保函的情况下,签发了与信用证条款一致的提单。“亨利号”途经某海峡时起火,造成部分饲料烧毁。船长在命令救火过程中又造成部分饮料湿毁。由于船在装货港口的迟延,使该船到达目的地时赶上了饲料价格下跌,诺华公司在出售余下的饲料时价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给诺华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请根据上述事例,回答以下问题:(1)途中烧毁的饲料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2)途中湿毁的饲料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3)诺华公司可否向承运人追偿由于饲料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为什么?(4)承运人可否向托运人金鼎公司追偿责任?为什么?

答案:(1)属单独海损,应由诺华公司承担。因为途中烧毁的饲料不属共同海损,而依CFR术语,此时的在途货物已由诺华公司即买方承担风险。※(2)属共同海损。因为船舶和货物遭到了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又合理地造成了饲料被湿毁。此项损失由诺华公司与船舶公司分别承担,这是共同海损的结果。※(3)可以。因为承运人迟延装船,又倒签提单,当然应对买方的损失负责。※(4)可以。因为金鼎公司出具人保函。

[解题思路]共同海损制度也是律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又往往会结合倒签提单和保函问题来出题,解答起来难度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另外,CFR与CIF、FOB一样,是律考中最常考的三大国际贸易

术语之一,应详细掌握CFR条件下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理详解](1)、(2)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受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而合理地采取措施所造成的特殊牺牲及支付的特殊费用。※ 与单独海损相比,共同海损具有如下特征:① 发生的原因不同。共同海损是有意采取措施造成的,而单独海损则是由偶然的意外事件造成的。② 涉及的利益方不一样。共同海损是为船货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受的损失;而单独海损则只涉及损失方个人的利益。③ 后果不同。共同海损应由受益各方分摊,而单独海损则由损失方自己承担。※ 共同海损的成立条件是:① 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必须遭遇共同危险。② 措施必须是有意的和合理的。③ 牺牲和费用必须是特殊的。④ 采取的措施取得了效果,达到了全部或者部分保全船货或其他财产的目的。※一般而言,共同海损的损失范围包括:① 抛弃货物的损失;② 为扑灭船上火灾而造成的损失;③ 割弃残损部分的损失;④ 自愿搁浅所致的损失;⑤ 机器和锅炉损害的损失;⑥ 作为燃料烧掉的船用材料和物料;⑦ 卸货等过程中造成的损失;⑧ 运费损失,即由于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害所造成的运费损失。本案中,船长为了全船的共同安全,有意而又合理地造成了饲料湿毁,该项损失应属于共同海损,由受益人诺华公司与船公司共同承担。至于途中烧毁的饲料,则不符合共同海损的构成条件,应属于单独海损。※ 至于(3)、(4)两答案中所蕴含的法理,读者朋友可参考上题中的有关阐述,此处不赘述。

案例

三、1990年,发货人中国厦新进出口公司委托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将750箱茶叶从大连港出口运往印度,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又委托其下属S分公司代理出口。S分公司接受委托后,向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申请舱位,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指派了箱号为HTM-5005等3个满载集装箱后签发了清洁提单,同时发货人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处投保海上货物运输的战争险和一切险。货物运抵印度港口。收货人拆箱后发现部分茶叶串味变质,即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印度的代理人申请查验,检验表明,250箱茶叶被污染。检验货物时,船方的代表也在场。国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印度为代理人赔付了收货人的损失之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现问:(1)在集装箱运输中,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应负有什么义务?它是否应对损失负责?(2)在集装箱运输中,S分公司应负有什么义务?它是否应对损失负责?(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否是适格的

原告?为什么?(4)如果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资格作原告,它应将谁列为被告?

答案:(1)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应保持集装箱清洁、干燥、无残留物以及前批货物留下的持久性气味;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应对茶叶的损失负责。※(2)S分公司作为装箱,铅封的收货物人,代理人,应负有在装箱前检查箱体,保证集装箱适装的义务。S分公司未尽前述义务,主观上有过失,应承担货损责任。※(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可以作为适格的原告,因为其已取得代位求偿权。※(4)被告是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与S分公司。解题思路 ※ 本题专考海上集装箱运输合同责任,比较简单,解开本题之关键在于确认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及S分公司有无责任。

[法理详解](1)在海上集装箱运输中,根据国际惯例,集装装箱应该清洁、干燥、无残留物以及前批货物留下的持久性气味。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的提单适用“海牙规则”的规定,承运人须在航次开始前和开始时履行应尽职责,以便使化舱、冷藏舱和该船装载货物的其他部分适于并能安全地收受、承运和保管货物。作为提供集装箱的承运人,明和发货人托运的是易于串味的茶叶,而将未能彻底清除、残留有前一航次货物气味的不适载集装箱交给发货人装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1条关于“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规定,对本案茶叶的货损,犯有疏忽大意的过错,应该承担茶叶损失的赔偿责任。※(2)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签发的提单下3个集装箱的运输条件为集装箱运输,即由S分公司全权代理发货人发货、点数、装船、铅封。S分公司明知对于集装箱的检验,应是其作为发货人、代理人的职责,但是,本航行茶叶装箱前,S分公司明知对于集装箱的检验,应是其作为发货的适载性有充分的把握,没有尽到认真检查集装箱体的责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6条第2款的规定,犯有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的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货损赔偿责任。※(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可以作为适格的原告。《海商法》第252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要求赔偿的权利,自保险人支付赔偿之日起,相应转移给保险人。即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所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4)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应将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和S公司都作为被告提起诉讼,至于它们各自承担责任的大小,则由法院依据实际情况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作出判断。

[案情]

1993年II月,美国S公司与北京A公司签订了购

迸“100吨钼铁的买卖合同,交货条件是天津FOB每吨3000美金,于1994年2月前交货。合同签订后,A公司立即与各生产厂家联系,但由于当时钼铁市场需求量很大,各厂家供货成问题,A公亩向S公司要求推迟交货期,遭到S公司拒绝。1994年开始,国际市场钼铁价格暴涨,A公司要求S公司抬高合同价格,也遭到拒绝。2月前,A公司未能履行交货义务,4月份,国际市场钼铁价格已涨到合同签订时的近2倍。6月5日,S公司根据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中国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A公司赔偿S公司于6月初补进的100吨钼铁与合同价格的差额货款。”

[问题].S公司的要求是否合法?应由哪家公司对末能及时补进货物而产生的额外损失负责。

[参考答案]

S公司的请求不合法,应由S公司自行承担因末能及时补进货物而产生的额外损失。

[解析]

本案主要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后的损害赔偿问题。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损害赔偿是一种主要的救济方法。当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权利要求赔偿损失,而且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并不因已采取其他救济方法而丧失。另外《公约》第74一77条对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和计算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其第7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但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这项规定对买卖双方都同样适用,而且适用于因各种不同的违约事项所提出的损害赔偿要求。这里,《公约》没有采用过失责任原则,而是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根据《公约》的规定,当一方请求损害赔偿时,毋须证明违约的一方有过失。只要一方违反合同,并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对方就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另外,根据《公约》第77条的规定,“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的一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由于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如果他不采取这种措施,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应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这项规定适用于买方或卖方的各种违约索赔情况。本案中买方美国S公司明知卖方不能按时履行合同,买方有义务自行及早购买合同标的的替代物,却不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致使损失扩大。所以买方S公司应该自行承担扩大的损失。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4

条、第77条。

案例

四、某公司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运输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问: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答:本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件是FOB,这是FOB合同,(1)卖方不应对该项损失负责。

(2)分析提要:本案大米品质下降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究竟是大米在装运港装船越过船舷前,还是在装船越过船舷后运输过程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的原因造成的,这是分析本案的关键,也是双方争执的焦点。

(3)理由:本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件是FOB,这是FOB合同。通常适用国际贸易惯例。即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卖方的责任是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一级大米300吨的货物,装船时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双方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即经公证人检验证明),并且卖方在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卖方对货物在装运港越船舷后产生的一切风险损失,不负任何责任。而本案中,造成大米品质下降损失的直接原因,是买方在大米运输途中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而致。故本案卖方对该项损失不负任何责任,应由买方自负。

(4)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A、如以CIF成交,是CIF合同;如以CFR成交,是CFR合同,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对该项损失仍应不负责任。B、分析提要和理由同上2、3点。故略。

案例

五、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 “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北京4000美元,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乙还盘:“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

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

1、甲、乙双方买卖合同不成立。

2、分析提要。

公司乙的还盘已是实质上改变了公司甲发盘的实质条件,应视为对公司甲发盘的拒绝,是新要约。而原要约(即公司甲发盘)因此而失效,导致本合同不成立。这是本案合同不成立的焦点,也是分析本合同不成立的关键。

3、理由: 本案合同不成立,是因为公司乙的承诺与公司甲发出的要约不一致,导致对公司甲发盘的拒绝,致使

公司甲发盘失效而本合同不成立。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规定,承诺必须与要约条件保持一致。凡涉及“有关货物价格、支付、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实质性修改,增加或限制,即为新要约。而本案公司乙还盘(订立合同后即装船)对公司甲发盘(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的实质条件的拒绝,导致承诺与要约不一致,使公司甲发盘失效而本合同不成立,且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的做法与《公约》的规定一致。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通过函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如一方要求签订确认书时,合同在确认书经双方签字后才能成立。因本案公司甲发盘时有“请电复”,这一点也是合同不成立要注意之处。实践中,对外贸易的要约与承诺应规定有限期限,且不要使用伸缩余地较大的词语,如“立即”、“尽快”、“合理时间内”等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案例

六、我国某公司出口棉布一批,交货后进口商寄来一件上衣,声称该上衣系我出口合同项下所交染色棉布经其转销给某制衣厂制成成衣样品,该上衣两袖的色泽有明显的不同,证明我公司提供货物品质有严重色差,不能使用。为此要求将全部已缝制的成衣退回,并重新按合同规定的品质和数量交货。问:我国公司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

1、我国某公司不承担将全部已缝制的成衣退回、并重新按合同规定的品质和数量交货的责任。

2、分析提要:我国某公司将出口棉布按合同规定交货进口商后,此批棉布货物的所有权及其物货风险皆转移于进口商所有和承担,且进口商对我国某公司提出货物品质有严重色差的主张证据不足,这是本案争执的焦点,也是分析本案处理的关键。

1、理由: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风险转移确定了以下原则:

① 以交货时确定风险转移原则。《公约》第69条规定,从买方接收货物时起,风险转移于买方承担。

② 过失划分原则。即风险的转移是在卖方无违约责任的情况下,它是适用从交货时间起,风险从卖方转移于买方的前提。而本案我国某公司将出口棉布按合同规定交货进口商后,关于棉布货物在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变质等损失均应由进口商承担,而且进口商对我国某公司提出所提供货物品质有严重色差的主张证据不足,不能证明我国某公司出口棉布在交货风险转移于买方前存在着质量缺陷和违约责任的情况。为此,本案的一切风险损失均由进口商自负,而我国某公司不承担

退回全部成衣和重新交货的赔偿责任。

案例

七、1990年我某机械进出口公司向一法国商人出售机床一批。法商又将该机床转售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机床进入美国后,美国的进口商被起诉侵犯了美国有效的专利权。法院令被告赔偿专利人损失,随后美国进口商向法国出口商追索,法国商人双找我方索赔。问:试分析,我方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为什么?

答:

1、我某机械进出口公司不承担法国商人向我方提出的索赔专利人损失的赔偿责任。

2、分析提要:本案是一起国际货物买卖双方因货物所有权担保所发生索赔的争执案件,根据案情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我方(即卖方)存在货物所有权担保免责的义务,而法国商人(买方)对我方索赔主张证据不足,故我方(卖方)不承担法国商人索赔的赔偿责任,这是争执的焦点,也是分析本案我方不承担买方索赔责任的关键。

2、理由: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①第三者的权利是依据合同预期的货物将要销往或使用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法律取得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卖方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的权利存在,则要承担责任。②第三者的权利是依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取得的,卖方要承担责任。③《公约》还规定:“当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知识产权主张和要求,以及在卖方不知晓的情况下,货物就销往目的地以外的国家,则免除卖方的所有权担保义务。”结合本案,我方(卖方)按合同规定,交货于法国商人,而我方不知道法国商人又将货物销往目的地以外的美国及欧洲国家,况且根据法国法律,法国商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知识产权主张的要求。为此,我方不承担法国商人索赔的赔偿责任。

案例

八、我某公司向外国某商进口一批钢材,货物分两批装运,支付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每批分别,由中国银行开立一份信用证。第一批货物装运后,卖方在有效期内向银行交单议付,议付行审单后该行议付货款,中国银行也对议付行作了偿付。我方在收到第一批货物后,发现货物品质不符合合同规定,要求开证行对第二份信用证项下的单据拒绝付款,但遭到开证行拒绝。问:开证行拒绝是否有道理?

答:

1、开证行拒绝是有道理的。

2、分析提要: 在本案中,开证行是按信用证支付原则,还是按买方要求,这是本案分析的焦点,根据“单单相符,单证一致”的信用证支付原则,开证行依信用证规定的支付原则行事是合法、合理的,这也是分析本案开证行拒绝买

方要求的关键。

3、理由:本案货物买卖的支付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信用证一经开出,在有效期内不经受益人或有关当事人同意,开证行不得单方加以修改或撤销信用证,即银行见票即付。因为信用证开出以后就成了独立于买卖合同的另一个交易关系,银行只对信用证负责,只要卖方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在单单一致,单证一致的条件下,银行承担无条件付款的义务。为此,开证行拒绝我某公司提出对第二份信用证项下的交易所拒绝付款的要求是合法、合理的,因为开证行只依信用证,而不看重双方买卖合同的规定。

案例

九、北京某贸易公司与美国达成一项纸张进口合同,由美方公司提供给中方公司纸张100吨,以集装箱装运,价格条件为CIF青岛,支付方式为信用证。美方公司承担的船舶驶抵青岛港,商检部门进行了开箱检验,检验结果发现,箱内纸张实为废旧纸张,大都不能回收利用,且与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为此青岛海关对该批货物予以查封,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问:本案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本案中北京某公司与美国一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标的为纸张,且为废旧纸张,与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是违反国家法律,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因为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定:“为保护人的生命或者健康必须禁止进口或出口的”国家禁止其进口或出口。为此,本案买卖经济合同属于内容不合法的合同。最后,有关部门对北京某公司进行了处理,责令其将进口的“垃圾”就地销毁。此案带来了惨痛的经济损失和教训。

案例

十、我国某贸易公司(以下简称我方)向美国一公司(以下简称美方)发出要约:中国松香WW级8月份装船100公吨CIF纽约,每公吨300美元„„有效期为10日。3日后,美方回函:愿购买要约项下货物,价格降低到每公吨250美元。我方未予答复。5日后由于国际市场松香价格上涨,美方来电要求按原要约执行合同。我方回电,将价格调整到每公吨350美元,美方经再三考虑,终于同意我方要求,以每公吨350美元成交。问:本案应按原要约还是按反要约执行合同?为什么?答:本案应按生效的反要约执行合同。因为,在本案中存在着要约与反要约,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本案美方对我方原要约所作的回函修改了价格条件,属于反要约,而原要约(我方发出的要约)因此而失效。但原要约失效后,双方发出的要约对合同的主要条件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反要约是实盘,一旦为对方完

全同意,要约即发生效力。为此,本案应按生效后的反要约来执行合同。

案例

十一、中方S公司于1989年8月与某国E公司签订了一项冷冻北京鸭的出口合同。合同规定,S公司向E 公司出口带头、翼瞨、无毛的一级冷冻填鸭10公吨,冷冻鸭须按照伊斯兰教的方法屠宰,并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具有关证明。S公司认为,如按伊斯兰教的方法宰杀会影响冻鸭的外观,遂采用最科学的屠杀方式,即自鸭子口中进刀,将血管割断放血后加工速冻。然后,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具了“此批冷冻北京填鸭确系采用伊斯兰教方法屠宰”的证明文件(续后面)* 2 *

货物运至E公司所在地后,经当地卫生部门检验,发现这批冻鸭是采用“钳宰杀法”屠杀,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按伊斯兰教方法屠杀”的条款,E公司拒绝收货和付款,并通知S公司,要么将冻鸭就地销毁,要么将冻鸭退回。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本案是由于中方S公司擅自改变屠宰方式,违反了合同的品质标准条款,因此,中方S公司应承担一切违约责任。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方合同公约》规定,卖方有凭说明交货的担保义务。凭说明交货主要有凭价格、等级、标准及说明书等形式,而在本案中的“一级北京冻鸭”属商品的等级,“伊斯兰教宰杀法”是商品的标准。由于中方S公司虽然出自善意,且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方法,但由于擅自改变屠宰方式,违反了双方合同中规定的品质标准条款,触犯了E公司所在国的教规。为此,中方S公司应承担退货、往返运费和销售差价等一切违约责任,还要承担国际交往中不良影响的责任。所以,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履行中,应坚持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只有全面履行义务,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权利。

案例

十二、厦门某外贸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公司)与香港某公司于1990年12月签发了一份购销鱼粉的合同。合同规定,由香港公司向厦门公司提供自委内瑞拉的鱼粉5000吨,合同货物分两 批交付,每批分别为2500吨,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第一批货物交付期限为1991年2月中旬,厦门公司应于1991年2月1日或之前,开出信用证,第二批交货期限为同年8月底,厦门公司应于8月20日或之前,开出信用证,厦门公司依约于2月1日开出信用证,第一批货物于2月14日运抵福州港,厦门公司请当地商检部门检验,商检结果合格。但厦门公司于5月初向香港公司提出鱼粉生虫,要求退回已付货款的1/2.香港公司没有同意,厦门公司遂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香港公司承担违约责任。随后,厦门公司没有依约开出第二批货物

的信用证。结果香港公司亦诉至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厦门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问:厦门公司与香港公司谁违约?法院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两案合并审理,经庭审后认为,厦门公司关于第一批鱼粉生虫的主张证据不足,已由当地商检部门出具了合格的商检证书。而厦门公司因此不开具第二批鱼粉的作用力证,致使买方不能按期装运并交货,显然是根本违约行为。因此对厦门公司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而对香港公司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判令厦门公司赔偿因违约而给香港公司造成的损失。

下载国际经济法作业:关于BOT法律性质的个人分析(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经济法作业:关于BOT法律性质的个人分析(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汇总)

    案例分析 1.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三、案例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A公司与B公司订立了一份CFR价格条件的货物买卖合同。合同规定:A公司出口棉纱200包,每包净重200公斤,价格条件为CFR青岛;A公司应于1999年8月......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五、案例分析 1、太子号于1990年3月1日在汉堡港交付承租人使用,1991年3月5日在中国上海港还给船舶所行人。租用时间超过了租船合同规定的10个月租用期,由于市场租金率上涨,船舶......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2009年,发货人中国A进出口公司委托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B将750箱茶叶从大连港出口运往印度,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B又委托其下属C分公司代理出口。C分公司接受......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国际货物贸易法 案例分析一  [案情] 1993年II月,美国S公司与北京A公司签订了购迸“100吨钼铁的买卖合同,交货条件是天津FOB每吨3000美金,于1994年2月前交货。合同签订后,A公司......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姓名:傅秀桃 学院:法学院 班级:09级一班 学号:2009031001集成电路增值税案案例分析 中美增值税案中国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美国第一次指控中国,也是中国入世以来面临的第一次WTO......

    国际经济法作业1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经济法 课程综合测试1 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1.在国际货物买卖中......

    经济法作业 案例分析

    经济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08年3月,张某、邵某等十余人签订合伙协议,约定成立一家食品站,从事生猪屠宰、销售活动,邵某出资1.5万元,其余合伙人各出资5000元;合伙人共同委托邵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