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工作者歌颂--兰生幽谷自芬芳
兰生幽谷自芬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
你看,这是一朵多么圣洁美丽的花儿,被赋予了天地间的灵性,常开不败。在我们身边,就有着这样一朵幽兰,她以博爱的胸怀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她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个家庭,她如天使般无私地将幸福和健康带给了病患者,她被人们记挂在心里。或许有些人认识她,有些人不认识她。她就是我县知名中医专家邵瑞芳同志。
从1963年工作至今,邵瑞芳医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她的先进事迹曾在台州市卫生系统廉政建设演讲会上作精彩介绍,她本人也被评为台州市首届劳动模范,台州市十佳医务工作者,连续10多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从医46年来,邵医生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中一直执著地追求,退休以后,邵瑞芳医生在县中医院的盛情邀请下,回到医院继续开设专家门诊。很多经她治好的患者纷纷劝她说:“邵医生你名气这么大不如回家开店,一年赚个十几万不成问题。”可邵瑞芳却不这么想:“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的最大快乐,莫过于亲手为病人解除痛苦,而不是去赚钱。”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邵医生是一个有着高尚医德的人,她视职业为神圣,视患者如亲人。46年来,已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管是与亲友团聚,还是在家休息,只要一听说有病人,她就放下一切事情匆忙赶去。医院就是她的家,她的家就在医院里。每天早上6点半我们就能看到身影清瘦,头发花白的邵医生,迈着轻健的步子来
到诊室,提早为大家就诊。中午医院已经下班了,依旧还有许多病人焦急的坐在候诊大厅里等,因为很多患者是从乡镇上来的,来一次不方便,他们就要一直在大厅等上几个小时,邵医生会为大家诊疗直到看完所有的患者,连午饭也顾不上吃,看完最后一位病人都已经是下午一两点钟。有人问:“邵医生,您累吗?”但她总是微笑的说:“农村上来的病人不容易,看个病起早坐车,我们不能让他们连病都没有看就这么回去!”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来到邵瑞芳医生的专家门诊,只见门口和往常一样仍有很多等待的病人。我偷偷的在门口观望。她正神情专注,轻声细语地与病人交谈,看得十分仔细。这时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对邵医生焦急地诉说自己身体的不适,“我想你是一个注重自己健康的人”,邵医生和蔼的话让双方都笑了,女患者也稍微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在轻松的气氛中,邵医生详细询问病情,一边号脉一边下处方。她将患者的病情讲得清清楚楚,患者的顾虑也减轻不少,离开时都会由衷地向邵医生道一声“谢谢”。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邵医生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爱和高尚的职业情操。
邵医生还是个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人。她说,“我的医术高一点,病人的痛苦就会少一点”。在邵医生看来,光有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美好愿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给百姓带来实惠。她在浩瀚的古代医学典籍中找到了自己的航标,尽情地投入到她所热爱的事业中,几十年的苦心钻研,一次次的临床实践,使她对妇科疾病有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被慢性盆腔炎折磨了多年的王女士曾在多家医院求治未见效果。听人介绍,她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邵医生。邵医生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下了第一张处方。此后每3天,邵医生都要亲自为王女士把脉,询问病情变化,随之调整药方。经过精心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女士痊愈。科里的一位医生是邵瑞芳的学生,目睹王女士治愈的全过程便问邵医生:“这个病人以前我看过,给她也用了类似的药,可就是没治好。为什么?”邵医生笑眯眯地告诉她:“病有万变药也要万变呀!不要被已有的结论牵着鼻子走。由于病人身体的个体差异,辨证用药要灵活。开药就像一盘棋,用药如用兵,药对症了才能出奇效!”
寒暑春秋,悠悠岁月。邵医生从一般人不太在意的各种可能切入,从而抓准诱发病因的微小细节,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不少病人是慕名而来:一位母亲乘公交车,在车上听到两个妇女谈论邵医生医术如何好,第二天便带着女儿来看病;有一个患者痊愈回家后,她所在的那个乡的很多妇女都专程来找邵医生„„
这些年来,她除了带领全科出色地完成临床诊疗、科研工作外,还承担着教学任务。而作为县中医院中医妇科学术带头人,多年来,邵瑞芳除了在医院诊病外,还经常深入农村义诊,增强广大患者的保健意识。每到一处,她都结识了不少朋友,那些昔日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恢复了健康,她们的家庭也重现欢笑„„
作为一名医生,她的报酬并不高,工作并不轻松,但在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因为她在工作中享受着悬壶济世的成就感,她以
一名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和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首新时代的乐章!“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邵瑞芳医生就像一株根植于深山里的兰花,在祖国中医内妇科领域的46多个春秋里,默默地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让我们衷心地祝愿邵医生,愿您永远健康,愿您将幸福与欢乐带给每一个人!
谢谢大家!
第二篇:花至朴处自芬芳 材料命题作文
材料+命题式 【材料】
在自然界中,色深艳丽的花儿往往香味很淡,而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这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示? 试题提供了一个自然现象,要求以“花至朴处自芬芳”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一、试题分析:
材料中关键的一句“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却越浓”与文题“花至朴处自芬芳”相对应,大大减小了审题的难度,没有在审题上难为考生,符合近几年山东省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同时又是命题作文,而又体现出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面对这样的题目,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其寓意,无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个材料该怎样立意呢? 材料中“色深香味淡”与“色浅香味浓”形成一种对比,表面上是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其实蕴含着哲理。而题目“花至朴处自芬芳”则清楚的体现了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色浅香味浓”应该理解为:人应该注重加强内在气质修养,不去刻意张扬,不刻意追求名利,最终总会赢得公众的赞美。这种立意也具有较强的时代针对性,体现了命题者的良好意图。
二、立意提示:
抓住朴处、芬芳做文章,写个人修养中的平凡、谦虚、低调、朴素、淡泊等等,并且能够与“芬芳”的结局相联系。
三、素材超市:
悠然采菊的陶潜、抛弃世间浮华的沈从文、淡泊名利的居里夫人、追求心灵澄澈的梭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美司机”吴斌„„
四、结构示例
(一)1、她是一朵来自南城的茉莉(刘丽)
2、他是一朵来自北国的木棉(吴斌)
3、他是一株来自西北的格桑花(才哇)
(二)1、花至朴处自芬芳,朴素给人以责任与美德(吴斌)
2、花至朴处自芬芳,朴素给人以智慧和沉着(袁隆平)
3、花至朴处自芬芳、朴素给人以谦卑和改变世界的力量(国
父孙中山)
花至朴处自芬芳
那山谷中的野百合,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却仍风唳起舞,幽香遍谷;那墙角中的数枝梅,虽然没有百合的争奇斗艳,却仍绽放枝头,独步天下。淡极始知花更艳,花至朴处自芬芳。即使你默默无闻,只要你怀有淡然,便可吐露自己的芬芳。
他是一朵淡然处世的花,芳香四溢„„
徐霞客,历经三十四年写出了千古巨作《徐霞客游记》,他走访祖国的名川大山,他的足迹遍布各地,但是他却只是这样来评价自己:“我只是一介平民,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我不求流芳百世,我只求在有生之前能够访遍祖国的名川大山,若能做到,我此生亦足矣。”徐霞客并不贪图功名利禄,他只想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他只想能与自然亲密接触,记录下自然的点点滴滴。
她是一朵淡泊名利的菊花,芳香四溢„„
居里夫人,用她的心血研究出为人类做贡献的东西,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被盛名惯坏,她仍然全心贯注于她的研究,用她的话来说 “研究是我的全部,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居里夫人还把自己获得的奖牌给她的孩子玩,她说要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明白名利都是无用的。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内心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淡然,直到她在内心开出了一朵朴实但却芳香四溢的菊花,享受内心的朴实,内心的宁静,内心的芬芳。
他们是一朵内心朴实的花,芳香四溢„„ 梭罗说:“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梭罗用他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夺目,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林徽因说:“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俢篱种菊。”林徽因用她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或许,你不是特别耀眼,但是你也可以绽放一朵朴实的花。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内心朴实的人越是拥有生命的闪光点,他们用一颗朴实的内心开出了一朵至朴的花,将芳香赠与他人。或许你不是那朵色彩最深最艳丽的花,但是你却可以成为一朵色浅朴素的花,那样香味会更浓,因为——花至朴处自芬芳!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至朴处自芬芳,做一朵至朴的花吧,让你的庭院,窗里窗外,溢满香„„
花至朴处自芬芳
有些花儿色泽艳丽香味却很淡,而有些花儿色浅朴素香味却很芬芳。于是我懂得,人生如花,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璀璨,而在于内在的散发出来的魅力、特质。因为,花至朴处自芬芳。
人生天地间,若想活出价值,不妨放下繁饰,摒弃浮华,追求本真,拥抱朴素。与其沉溺于钟鸣鼎食,灯红酒绿,不如品一杯香茗,在茶水氤氲中品悟人生哲理;与其大肆宣扬助长网络文化快餐文化,不如在天气晴好时捧一卷古书细读,在光影流逝中看世态万千。方如此才可书写诗意人生,追求到人生真谛。
三毛曾说道:“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正是她这种回归朴素、追求简单的态度,使得她甘愿漂泊,追求本真,成为盛放于西撒哈拉的一株浓烈恣意的花。她的率真她的潇洒还有她充满哲理的话语诠释了她的素净,却将那悠长的岁月变一朵芬芳四溢的花。
光阴流转,千年弹指间如烟散去,带走了他淡淡的身影,却抹不去他留在史书愈显深刻而又芳香阵阵的墨痕。自东晋以来,菊花知音便该姓陶。的确,陶潜爱菊花爱到了骨子里,不知是人影响了花,还是花滋养了人,总归他们都那么素然。陶渊明厌恶官场浮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热爱田园风光,追求淡泊诗意的生活。他向往“自歌自舞自开怀,领取而今现在”,于是他毅然辞官归隐,终于追寻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千百年后,淡淡菊花依旧芬芳。
反观有些人,一味追求外在浮饰而忘记生命原本的意义,不知开花本就为了传播香气而单纯追求颜色艳丽。犹记西汉王朝外戚一度专权,窦氏、卫氏、李氏、霍氏不断涌现,却总未见善终。何也?过于追逐权势而不肯放手,贪迷权位却落得昙花一现。倘若我们只追求外在而不探寻内心,恐怕也将误入迷途,不若“回朕车以复路兮”!
拥抱生命的真谛,追求人生的本真。让流年冲刷掉浮华、虚妄、繁饰„„沉淀下朴素真实。待到那时,你便可顿悟:花至朴处自芬芳。
也唯有那时,你方可庭中信步,观天外云卷云舒,望庭前花开花落,闻到朴素怡人的花香。
花至朴处自芬芳
在自然界中,色身艳丽的花儿往往香味很淡,而越是色浅朴素的花儿香味越浓。人亦是如此,只有心灵朴实,生命才会散出最芬芳的香气。
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纯真朴实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外界影响越来越大,直至被物欲所充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几人能守住心中的质朴,不为贪念欲望控制呢?只有守住心灵的质朴,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只有守住心灵的质朴,才能保证生命的纯真,散出芬芳的香气。
展望是春,回首是夏,命运的车轮还是无休止的转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生命还在不停的前行。站在历史的河口,我仿佛看到了炊烟袅袅,一片菊田。当陶渊明知道自己“性本爱丘山”时,毅然离开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始了“带月荷锄归”的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守住了内心的质朴,从而获得了恬然自得的生活,给后人留下了一缕历久弥香的芬芳。
沿历史的河流继续上溯,我仿佛听到了阵阵驼铃,那是苏武心中最清脆的声音。当苏武被迫滞留北海十九年,他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诱惑,没有因好友劝降而移节。他守住了内心那片最干净的地方,守住了节操,守住了他对大汉君民质朴的爱。苏武因守住了内心的质朴,使得他的生命,他的那十九年,在浩瀚的史册中不再苦涩,散发浓郁的芬芳。
历史的长河中有珍珠自然也会有砂砾。年少时的汪精卫思想进步,曾是进步刊物《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他追随孙中山先生,以“精卫”为名与当时的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独自进京刺杀摄政王载沣,不幸被捕,他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狱中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若就此牺牲,那么历史上一定多了一个像谭嗣同秋瑾那样散发着经久余香的名字。可是他偏偏没能守住心灵的那片净土,受日本人诱惑成为一个人人唾弃的大汉奸,看似一时光鲜,却遗臭万年。
“人之初,性本善。”先贤告诫我们,要守住心灵的质朴,在人生之路上不因杨柳的妩媚而徘徊,不因富贵的诱惑而迷恋。守住心中的质朴,守住心中那片最神圣的净土,让我们的生命像花儿一样芬芳。
花至朴处自芬芳
用卑微书写传奇,以普通见证不凡。
——题记
山持重而立,成其巍峨之势,原地等候,自有游人仰望它的高度;水流深而媚,成其柔美之态,自有路人赞其神韵。人生百态,不需在高处也能望远,不需艳丽也能芬芳。
从养尊处优到失魂落魄,从杂货店学徒到戏剧大师,这是欧洲戏剧家易卜生曲折传奇的一生。没有想过一蹴而就,只是脚踏实地稳中求进,没有想过飞黄腾达,只是坚持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梦想。他的朴实,给了欧洲戏剧界一笔宝贵的财富,留下一缕沁人的芬芳。
从俢篱种菊到种豆南山,从文学大师到乡野之夫,这是陶渊明悠然恬淡的一生。没有想过荣华富贵,只爱家前丛菊;没有想过飞黄腾达,只爱南山之田。他的闲适,他的与世无争,虽身处乡野,名作亦涌流,他的朴实,给了中华文化一笔宝贵的财富,历久弥香。
从生于村野到《红高粱》问世,从默默无闻到诺奖降临,这是文学家莫言的经历。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宝马香车,有的只是雨后清新的泥土香,只是阳光下朴实的微笑。他的灵魂挣脱名利,他的作品便脱颖而出。他得奖时的从容,得奖后的隐归创作,完美阐释了他高尚的节操。他的朴实,给中国文学描上重重一笔,留下醇厚的芳香。
也许是花满枝头会令它弯腰,也许是绿叶葱茏才能带来喜悦。只是默默地结果,兀自生长。这是无花果朴实而又伟大的历程。
也许是枝头风景过于刺眼,也许是归根泥土才有归属。只是默默地飘落。兀自地滋养。这是落后花泥朴实而又伟大的一生。
花花世界何等绕眼,灯红酒绿何等糜烂。保留最初的单纯,展示最真的自己。争奇斗艳的心,向往奢华的人何等劳累。给自己一方净土,开出最简单的花。
做一座持庄而重的山,不动声色看待沧桑变化,只以自己的能力说服众人。做一泓流深而媚的水,不动声色地蜿蜒,只以自己的朴实成就未来。走一路坎坷,留一路芬芳,我要以卑微书写传奇,我要以普通见证不凡,我更要以朴实却不简单的姿态站在我想要的未来。
第三篇:女人如花,兰自芬芳情感美文
女人如花。花有千种,花自芬芳。
有的女人,如牡丹之富贵雍容,有的女人,似梨花之洁白无暇,有的女人,如桃花之灼灼妖娆,有的女人,似玉兰之圣洁儒雅,有的女人,如海棠之柔美温润,有的女人,似梅花之冰雪坚强。大地正因为有了不一样的花开,春天才会这样姹紫嫣红,五彩斑斓;人间也正因为有了不一样的女人,男人们才得以各有所爱,各娶所好。无论何种花,或大或小,或红或黄,都以自己的娇容装点了春天的美丽,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春天的模样。
春天,是花的盛会;春天,是花的海洋。虽是花有千种,花开万朵,花有各自的美丽,然我还是最爱那生长在深山峡谷里的兰花。她,不图徒有的虚名,不羡浮华的荣耀,躲避着城市的浮躁,城市的喧嚣,生长在在高山峡谷之中,吸山水之灵气,聚天地之精华,展娉婷之身,绽无暇之容,不骄不傲,无悔无怨,守圣洁之身,吐淡淡清香,以松柏为友,与白云为伴,身在自然神韵之中,心存高远鸿鹄之志,为大山增色,为峡谷添香,看斗转星移,听莺雀歌唱,禅心随云卷云舒,佛念伴风雨不变,即生在空谷,便随其自然,信缘,随缘,心自安然。
我喜欢像兰花一样的女人。有学识而不骄傲,有气质而不高傲;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招摇于市,炫耀自己;不受尘世的虚名困扰,独独静守着自己心灵的一方圣土。平日,单位里默默无闻地工作,不与同事争峰;回到家洗衣做饭,相夫教子,闲暇时,烹一壶茗茶,或捧书细读,或抚琴作诗,或键盘轻敲,写写心情,发发感想,孤而不独,寂而不寞,馨香着自己的文字,放飞着自己的心情,不羡慕都市的繁华,而宁愿把欢乐抛洒在野花飘香的陌上。陌上,有蜂,有蝶,有花香,而她却不招,不引,独自芬芳。此等女人,有莲的韵味,莲的无暇。
兰花,身居峡谷,圣洁高雅,香薰着山林,装点着山崖,旖旎着朝阳,清幽着晚霞,有着仙风道骨,有着君子胸怀,与人有情,与世无争,无论风雨,独自芳华。
第四篇:读书征文 生活多阳光 日子自芬芳
生活多阳光 日子自芬芳
---读《一路花开》有感 和平街道民健社区 孙 超
前不久,我通过街道总工会组织的书香“三八”——引领女性阅读,建设文明家庭活动,有幸阅读了文雪梅女士著作的散文集《一路花开》。这是一本充满生活情趣的好书,掀开书页仿佛一股书香飘洒而来,忍不住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文雪梅女士笔下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美,仿佛令我身在书画之中、花海之中!
记得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这么写道:“日常生活中,在柴米油盐的繁杂里,你可以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浅尝一杯香茗,倾听一段心仪的音乐,站在阳台凝望窗外美景。初春的天空如水洗过一样澄澈,远山就像一幅徐徐拉开的水墨画,诗情画意,让人浮想联翩。”诗情画意比喻的好像山都活了一样品味非凡,每一篇文章不仅美更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指引,仿佛如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彷徨不定不知方向的世界,很暖。例如:“人与花草、动物有时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处于新环境时,都要学着适应。环境不能因人而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学着适应环境。石匠调石,智者调心。积极地调整心态,自觉适应,生活才会绝处逢生,日子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当一个人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走到一个自己不熟悉并且抵触的环境中去的时候,负面情绪、消极态度、自暴自弃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种而来。看了这篇文章豁然开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不去看看新环境下的美好!既然改变不了什么,何不敞开心扉去迎接新的事物?也许过程有些不顺利甚至有些许艰难,但当我们迈出那一步的时候,顿悟世界是那么美好,每个人都需要成长,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都曾经历不曾经历的事物,但那又怎样呢!
有一篇文章令我记忆尤深,讲述的是一位母亲为了能让自己脑瘫的女儿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够上学,放弃了对别人而言艳羡的职业投奔到为有缺陷的孩子开办一所特教学校的事业当中去了!慈祥善良的母亲每天除了打理学校繁杂的事物外,依然亲自给女儿喂饭、穿衣服、背她上厕所,给她唱歌、跳舞,教她写字,深夜搂着她入眠。母爱的伟大是不能用言语描述清楚的,她神圣,令人敬仰,不容忽视!就像文雪梅女士在书中“后记”中写到“浸润在文字中,嗅着缕缕书香,把心灵交给文字,享受宁静的时光……此时,自感自己是个快乐、幸福的小女人。”
是的,我也是由此爱上了滋养我灵魂的文字,感谢这份缘分,感谢“书香三八”带给我的不一样的体验,读书使我爽心悦目,读书更让我精神倍爽。
第五篇:行之苟有恒 久久自芬芳——区政协委员交流发言材料
行之苟有恒
久久自芬芳——区政协委员交流发言材料
一、立足专业、言之有悟
政协委员大多数是行业代表性人士,对自己业内情况比较了解,选择自己熟悉内行而又与政府中心工作、社会关系热点难点相结合的问题,才能写出水平、质量比较高的信息。打官司的专业性很强,当事人多数要请律师代理。多年的诉讼代理经验告诉我,现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有不尽完善之处,比如律师代理费的承担问题。民商事案件诉讼有几百个案由,而法律、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由败诉者承担胜诉者律师代理费的案由只有十几个,绝大多数案件的律师代理费都是谁请律师谁付费,导致大部分赢了官司的当事人输了钱,这样既起不到惩罚违法者的作用,还加重了守法者的成本。因此,我撰写了《关于建立律师费转付制度的建议》,建议法律明文规定败诉者支付胜诉者的律师代理费,后来这篇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并且还获得2019民建山东省委优秀参政议政成果奖。
二、善于动脑、做有心人
有人问,你的信息从哪里来,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数量和质量?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方能感染人,我们的信息也来源于生活和工作,只不过是真实情况的反映。从事法律职业的缘故,我经常浏览政法类报刊。2020年8月1日,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在创刊40周年之际,为使报刊名称更加准确体现中央精神,鲜明体现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的特色和优势,更名为《法治日报》。《江苏法制报》《海南法制时报》也分别更名为《江苏法治报》《海南法治时报》,而发行量始终居全国同类报纸首位、多次荣获“全国法制报十佳”“全国地方法制报样板报”称号的《山东法制报》却没有动静。我撰写了一篇《建议更名为山东法治报》的信息,很快被省政协采用。
三、反应迅速、报送及时
如果说真实性是社情民意信息的基础,那么时效性则是社情民意信息的灵魂。2021年5月22日晚上新闻联播报道,袁隆平在当天下午逝世。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可以说袁隆平对中国、对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老先生逝世,我们心情沉重,怎样追悼、缅怀他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五条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可以下半旗致哀。当晚我就撰写了一篇《建议为袁隆平下半旗致哀》的信息并立马报送。晚上10点14分,省政协负责社情民意信息的同志明确答复:采用并上报。后来国家、省相关领导看望了袁隆平同志家属,转达亲切问候,可见国家对杰出贡献者的重视。
四、贴近生活、关注民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是我们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初衷。几年前,我代理了一件继承纠纷案件,在调取遗属应领取的补助时,相关部门告知丧葬补助费是1000元。查找丧葬费标准的依据,发现我省在2003年施行的《关于调整企业职工丧葬补助费标准的通知》中规定,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逝世后,不分职务级别,丧葬补助费的标准是每人1000元。再深入调查发现,国家没有对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退休职工死亡待遇的统一规定,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有的地方是按定额标准支付,如江苏省的丧葬补助费是6000元,而上海、天津等市和上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我省十几年前开始执行的丧葬补助费标准与别的省市区相差甚远,这和我省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称。为体现对遗属的人文关怀,减轻遗属的经济负担,我撰写了一篇《关于提高丧葬补助费的建议》上报到省政协,过后省人社厅的工作人员还专门致电我再次征求意见,要上报国务院人社部。令人欣慰的是,自2021年9月份,山东省开始按上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发丧葬补助金,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