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个人简介及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个人简介及事迹
号称广州第一府的许家又送走一位杰出人物--朱光亚。中国共产党中央给予这位许家的女婿极高的评价。让我们许家的后代永远记住这位为人民、为我国核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前辈。许家杰出的前辈们不求名利、忧国忧民、前赴后继以他们大无畏的精神,为中国的改革进步献出他们的毕生精力,有的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是我们这些后人永远的榜样。让我们细细读读他的一生。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朱光亚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赴美深造研究核物理
1950年发公开信毅然回国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上中学时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时,他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吴有训、吴大猷等著名教授。
1945年7月15日,美国原子弹研制成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也想搞原子弹,派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考察,每位科学家带两名年轻助手去深造。吴大猷带了朱光亚和李政道。
1946年9月,22岁的朱光亚随考察组前往美国。但是,美国根本不开放原子能技术,考察组只好解散。朱光亚不改初衷,去了吴大猷的母校——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几年后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从此,他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旅美留学生们为之欢欣鼓舞。从1949年年底开始,作为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中西部地区分会主席的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并送给美国各地区中国留学生传阅、讨论、联合署名。这封公开信刊登在《留美学生通讯》杂志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肩负核武器研制重任
残纸片“拼出”中国原子弹
1950年春,朱光亚毅然回国,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从事物理学基础教学工作。1955年1月,毛主席号召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朱光亚被召回北京大学,担任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担负起了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
1958年秋,苏联援建的核工业反应堆和加速器正式移交给中方使用。1959年6月,苏联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我国的原子弹科研项目被迫停顿。
1959年7月1日,35岁的朱光亚奉命调到二机部,(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承担起了中国核武器研制攻关的技术领导重担,同时负责点火等主要技术课题的攻关指导工作。朱光亚提出,就从苏联专家留下的“残缺碎片”研究起。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中国的原子弹理论设计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随着“起爆”那一声铿锵的命令,大漠中骤然闪出一道强光,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
根据毛主席“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指示,朱光亚和同事们加快了研制速度。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强烈的冲击波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虚怀若谷高尚品德
捐出100万港元不让声张
朱光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从不张扬个人,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他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这在中国工程科技界是有口皆碑的。这种缄默展示着这位老科学家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1996年初,解放军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国防科技科学家传记丛书”,他自然是必写对象之一。报请审批时,他二话不说,提笔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在有关国防科技历史的文献中,都有他撰写的文章,但字里行间他都只谈别人和集体,从不谈自己。
1996年10月,朱光亚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万元港币。颁奖的头一天,他就对身边的同志说要把奖金全部捐出去,作为中国工程科技基金。在捐出了100万元港币之后,朱光亚又反复叮嘱周围的人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也很少有人知道朱光亚捐款这件事,社会上就更是没人知道了。
80岁高龄曾回汉解思乡之苦
朱光亚祖籍武汉市汉南区,1924年12月出生于宜昌,后随父母迁回武汉。昨日,记者从汉南区有关部门了解到,7年前,为慰藉相思之苦,80岁高龄的朱老曾回过一次家乡。
据介绍,朱光亚1931年后在汉口第一小学、圣保罗中学学习。1938年,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光亚和两个哥哥被迫转移到四川。2004年10月11日,被授予星弹元勋称号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朱光亚,回到了阔别七十余年的家乡汉南区。就在两个月后,国际编号10388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据有关人士回忆,7年前朱老的返乡之行,一方面是想趁能行走,看看家乡,以解思乡之苦,同时,也想在家乡收集一些资料,为自己撰写自传作准备。尽管老人当时已有80岁高龄,仍精神矍铄。那一年,朱老在武汉还短暂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当时,汉南区向朱老赠送了该区标志性物品商周时期的青铜樽,以及凝聚汉南人五十多年奋斗历程的《聚焦汉南》一书。
朱老对家乡深情款款。2007年3月,170万字的《汉南区志》作为全省第一部区志,由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朱光亚院士又欣然为故乡首部志书题词作序。目前,当地宣传部门正在编制反映朱光亚在家乡生活的书——《朱光亚与汉南》
第二篇: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朱光亚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朱光亚
感动中国2011人物昨日出炉十年间共评选出百余杰出人物
本报讯昨晚,《感动中国2011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白岩松和敬一丹联手主持,2011感动中国人物榜单正式出炉。
此次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是: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奠基中国肝胆医学年届九十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坚持12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从成都到高原地区扎根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
走过十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向以白芳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年终重头节目之一,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是第十年。活动从去年10月份启动,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举行的相关网络投票也即时展开,吸引了网民空前的关注。
过去十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已经向全国观众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其中有钱学森、朱光亚、袁隆平这样的睿智学者,也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等做出非凡事业的平凡百姓。(央视)
朱光亚事迹
朱光亚,已故著名科学家。
1956年,朱光亚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他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得很简单:“我这辈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朱光亚的颁奖辞: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伴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吴孟超事迹
吴孟超,现年90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1999年,他推动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吴孟超的颁奖辞: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杨善洲
杨善洲事迹
杨善洲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架设了4公里余的输电线路。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杨善洲的颁奖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刘金国
刘金国事迹
刘金国现任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
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金国的颁奖辞: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张平宜
张平宜事迹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03年起至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孟佩杰和养母
孟佩杰事迹
孟佩杰8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佩杰的颁奖辞: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吴菊萍
吴菊萍事迹
2011年7月2日,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吴菊萍的颁奖辞: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阿里木
阿里木事迹
8年来,阿里木把攒下的10多万元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阿里木的颁奖辞: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刘伟
刘伟事迹
刘伟10岁时因事故而被截去双臂。他19岁学习用脚弹钢琴,23岁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伟的颁奖辞:他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胡忠、谢晓君一家
胡忠、谢晓君夫妇事迹
胡忠、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到高原支教。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第三篇: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
吴菊萍,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相约,回家共度中秋。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事迹
7月26日,全国妇联作出决定,授予吴菊萍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7日,记者在浙江杭州的富阳骨科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这位被网友誉为“最美妈妈”的年轻女性。她的手臂吊着绷带,不过人看上去精神很好,说话时总是随着情绪的起落露出各种笑脸。医院为她准备了单独的病房,房间里挂满写着温馨话语的千纸鹤,这是单位同事给她的祝福。
在采访过程中,杭州市监狱局的团员代表带着鲜花来慰问吴菊萍。吴菊萍的事迹传播开来后,深深感动了这些同是80后的公安干警,身材娇小的吴菊萍成了他们的偶像。他们说向你学习,吴菊萍还是憨憨地笑。
吴菊萍生于1980年,嘉兴人,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刚刚7个月。7月2日中午,吴菊萍家住的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内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窗口坠落。在女童即将落地的一刹那,吴菊萍用双臂接住了孩子。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吴菊萍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医生为吴菊萍进行了保守治疗,不用开刀,用中医手法整复,将骨头复位。幸好,半年之后,她的手臂可以完全康复。
高空坠落后被吴菊萍抱在怀中的两岁女孩妞妞,在昏迷10天之后奇迹般的苏醒,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也能叫“爸爸妈妈”了。在爱的力量感召下,终于上演了最好的结局。
娇小的吴菊萍以爆发出如此伟大的力量,这种行动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荣誉纷至沓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专程前往医院看望吴菊萍,称她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大爱。”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来到医院,授予吴菊萍“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并送上了5万元奖金。阿里巴巴公司为吴菊萍颁发了“感动阿里奖”和20万元奖金。马云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二战后,孩子问:‘爷爷,战争中你是英雄吗?’爷爷说:‘我不是。但爷爷和一群英雄一起战斗过,共事过!’荣幸与吴同学(吴菊萍)共事七年,祝孩子和你早日康复。”央视特别赶到杭州为她拍摄了专题片,将她的故事带给更多的观众。
吴菊萍住院后,她的父母和丈夫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悉心照料,因为吴菊萍的事迹已通过网络传遍全国,不断有媒体过来采访,很多市民也跑来慰问,于是老公也成了吴菊萍的“新闻发言人”。现在,吴菊萍的手指已经可以活动了,这两天也开始刚下床走动。她的心里同时想念着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另一个是被她救下的妞妞。因为爱,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
【没有别的办法,干脆用手接吧】
记者:描述一下当天的现场,那时候你想没想过救人这件事会对你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吴菊萍:当时怎么会想那么多呢。其实那一天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中午我和老公吃好饭出门,要去看看我们新房子的装修。我们俩刚下楼,就听见我婆婆的喊声。我抬头看我家窗口,我婆婆一边挥手一边激动地喊着:(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孩子孩子!我老公以为我家小孩子出了什么事,转身就往楼上跑去。我跑得慢点儿,又仔细看了看,发现就在10层楼我邻居家的窗台上面有一个小孩,双手抓着窗框,没有任何防护,特别危险。
记者:当时周围的人多吗?
吴菊萍:有四五个人在下面吧。两个保安拿着对讲机通话。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在想办法救孩子,9楼有人开始搭梯子想爬过去,楼下的人也都在想各种办法。我手里正好有把伞,我开始说,我把伞撑开一下,也许孩子掉下来时能接住,他们说肯定接不住的,孩子会把伞砸漏再直接掉到地上的。我就把伞丢掉,把脚上的高跟鞋也甩掉,往前站了几步,我想脱了高跟鞋会站得更稳一些。事情这么急,反正也没有办法,干脆就用手接吧!其实后来才知道是“无知者无畏”,哈,网上有人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说我相当于用手臂接住了300多公斤的重物,不骨折才怪。我的医生也告诉我,如果不是砸到手臂上而是头上,我就没命了。
记者:那一瞬间其实也来不及细想吧?
吴菊萍:现在说起来这么多,当时就觉得只要是接住就安全了,想法比较简单。速度太快了,看了一眼之后就直接掉到我手臂上,接了一下我直接倒在地上,那感觉就像一块大石头砸下来一样,直接就晕了。痛死了。也就是一分钟之内的事。可能跟撞车一样,人一下子就失去知觉了。给我砸得我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过了一阵子才发现没死。后来我老公把我送到武警医院,那会儿我才有点清醒,马上又想到孩子,就问我老公孩子怎么样了,他也不知道。后来我们在医院里看到小区的邻居,才知道那个小女孩也被送到这家医院了。事情发生时真的什么都没想,很多人问我,其实如果想了就来不及了,就那么一点点时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个事情。
【听到一声谢谢,心里就满足了】
记者:你觉得后怕吗?
吴菊萍:后怕也会是有的,但是不会去刻意想着那个画面。人走在路上也许突然遇到变故,就说很安全的地方也许是很危险的。当时我的情况很危险,但也就是断了手臂嘛,也不是致命的。所以我也没必要天天想着这些东西,过去就过去了。
记者:和小女孩的家人过去认识吗?
吴菊萍:我们一家住在滨江白金海岸23栋10楼,房子是租来的,每月800块租金,我们新买的80几平方米的房子正在装修。小女孩家住在22栋10楼,虽然我们两户人家相隔不远,但以前从来都没见过面,根本不认识。现在的邻里关系就是这样,大家都各忙各的,每天都去上班。但是这件事让我们两家彼此有了联络。后来小女孩也渐渐恢复了,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妞妞。她爸爸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说“刚才进去看妞妞了,没和她说话,她眼睛已经能够自主睁开一条缝,还能把空奶瓶自主往嘴里送,看得我们夫妻俩眼泪直流!谢谢!”其实有这句谢谢,我心里就特别满足了。
记者:整个社会都被你感动了,最近的报道,各种荣誉、慰问、捐赠都是接连不断。
吴菊萍:社会上给了我很多荣誉和物质奖励、捐赠。一家北京的企业来看我,捐赠了10万块钱。阿里巴巴奖励了我20万元,省里和市里也都给了一些奖励,医院免去了我的全部治疗费、住院费。觉得自己真的没做什么,心里唯有感谢。这些荣誉其实离我挺远的,以前从没想过会得到这些啊。我也计划把这些钱拿出一部分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我不想接受商业机构任何形式的馈赠、资助或者赞助。对我来说,这些荣誉和捐助都是对我的肯定,我也希望能将更多的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奉献自己的爱心。
记者:你是中专的时候就入党的,现在回过头,你对入党这件事怎么看?
吴菊萍:我们学校对这个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入党一般都是学习啊思想啊各个方面都要求上进的学生,那会儿学校也经常组织我们出去做一些公益活动,对我的思想的成长也是一种教育。所以我觉得党还是有先进性,入党至少在内心可以代表一种先进。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我是我们班第一批学生党员。
【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努力打拼】
记者:你知道这个事情是怎么在网上传播开的吗?
吴菊萍:出了事情之后先是有人给媒体爆料,杭州的媒体就都过来了,送到医院之前媒体记者就追着我,问我怎么样怎么样?出了什么事?我迷迷糊糊的也没说什么。后来就很多记者打电话到医院来,连线电话采访,还有很多人就跑了过来。第二天就更多了。第三天中央电台的人都来了。然后就在网上传开了啊。
记者:走红之后必然有很多人对你的成长经历感兴趣,说说你的成长过程吧?
吴菊萍:我出生在嘉兴王江泾镇洪典村,小时候家里一共就分到一亩地,日子过得很苦。我爸爸妈妈只有小学文化,我上小学时家里买了抬织布机,开了一个小小的织布作坊。吃饭、写作业、睡觉,一家人天天都在织布机旁边。织布机整天轰隆隆的响,但我觉得家里有这台织布机是幸福的事,靠这个生活慢慢变好了。那时候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几乎24小时织布,所以像洗衣服、做饭、喂猪喂鸡鸭这些活儿都是我干,每天干完活之后再做作业,做完作业有时候还要帮父母一起织布。小时候日子穷,不过依旧很快乐,一家人相亲相爱。后来我没上高中,上了中专,那时候不像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啊。
记者:中专毕业后就来杭州工作了吗?
吴菊萍:2000年中专毕业后先是找了家实习单位,然后就来杭州工作了。那时候找家里没有钱,找工作也不容易。开始在别的单位,2004年加入的阿里巴巴。
记者:看到你同事都说你是个工作特别努力的人。
吴菊萍:我觉得自己一直在是很努力地打拼啊。基本上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8点多去上班。有人说我是“工作狂”,有小孩之前经常会加班到晚上10点才回家。上班会遇到工作上的压力和不愉快,下班要照顾孩子,困难和发愁肯定是常有的,不过这也很正常,生活就是这样。结婚后一开始迫于生活压力,都没敢要小孩。现在当了妈妈之后,每天午休时间都会骑20分钟自行车回家给孩子喂奶,所以也真的体会到带一个小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因为爱笑,同事们都喜欢叫我菊花】
记者:听说你救人之后很低调,连同事都没告诉。
吴菊萍:那天到医院之后给我稍微绑了一下,有个病房就先住下来了。肯定上不了班了,我跟领导说请两三个月假吧,嗯,就是这样。
记者:聊聊你的工作好吗,其实大家都对阿里巴巴挺有兴趣的。
吴菊萍:我是在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公司,诚信通是帮助内贸企业做生意的服务。一开始我负责公司老会员的续费工作,做了三年多,后来转到后台做服务质量标准的检查,类似于服装厂里的产品检验吧,一共工作快七年了,也算老员工了。我和同事的关系特别好,我这人笑点低,他们看我总是笑得跟花儿一样,就亲切地叫我“菊花”。我住院后同事们很快就来医院看过我,还带着五六百只写满祝福的千纸鹤,让我特别感动。
记者:作为一个基层员工,说说你对马云的印象,这样一个成功人士对员工下属有什么精神上的影响吗?
吴菊萍:这些年跟马总也接触过,但说不上话,马总也不会认识我,我就是基层员工嘛。这次马总都觉得我做这个事情做得挺不错,也让他挺自豪的。马总就是特别富有智慧的一个人,对我们基层员工也特别有亲和力,而且他是一个说话算话的老总,领导着我们把公司做的更好,我们的生活也更好,哈哈。就在我住院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刚出差回来的马总突然来看我的病床前,他送了我一本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自传《一切向前看》。告诉我要怀有希望,无论世事多么艰难,未来总会变得比往昔更美好,不管这种“美好”将如何定义。马总还说,等我好了,教我马式太极拳!
记者:这件事发生后阿里巴巴的人都认识你了。
吴菊萍:是吧,哈哈。后来我翻看马总送我的这本书,扉页上的一句话给我很多感触:“曾经迷失,却从未远离信仰;可被战胜,但能卷土重来。”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要鼓起勇气作出选择。这些选择也许不仅违背了理性和常规,可我们依然执迷不悟,我们相信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我们做了最该做的事,我们拒绝袖手旁观。
【妈妈教会我怎么面对人生】
记者: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法吗?
吴菊萍:其实我们家就是农村的一个地方,谈不上什么教育,妈妈对我只能是有一些行为的影响。我妈妈也没读过什么书,少言寡语,她一直也不会跟我说在生活上应该怎么做,也不会讲什么道理,就是身体力行的一些做人的体会。她干活很努力,不喜欢欠别人,宁可别人欠她的,她也不会去欠别人。我妈妈也有缺点,但是优点也很明显,比如她很坚强也很乐观,我小时候患哮喘,后来爸爸突发心脏病,妈妈从都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辛。尤其是爸爸生病的时候,妈妈一人在家里支撑着织布作坊,每天干活到深夜,特别辛苦。织布是件特别辛苦的活儿,但在妈妈眼里,劳动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所以妈妈影响到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选择坚强,不那么娇气。
记者:当时小女孩跌落的时候,在场的人中你可能是最弱小的一个,但是表现出的勇气却是最强大的。
吴菊萍:(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事情发生就在一瞬间,我根本来不及多想。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孩子,而我是一个妈妈,也有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我就像是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想天底下的妈妈都会这么想。很多人跟我说这样做很危险的,我后来想想也后怕。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妈妈,为了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令人惊讶的事情,这是很多妈妈都能体会到的,这可能是一种母亲的本能。因为生孩子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生过孩子才知道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看着孩子掉下来,总要接接看。
记者:你自己有小孩、做妈妈后感觉哪些变化?
吴菊萍:自己有小孩就更体会到生活这两个字的含义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嘛,孩子培养、教育的过程都是非常艰辛的,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容易,生命是最宝贵的,所以更要善待。生育和养育不同,现在我家小孩子还不懂事,慢慢来,教育也不能一步到位,现在就是让他健康快乐。家长应该给小孩子留出更多的空间,虽然读书要好,但还要兼顾其他方面,不能让他因为读书而失去快乐。在性格方面还是要去梳理一些东西,不能让他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记者:当你的小孩长大后知道你是最美妈妈,他一定会以你为自豪。
吴菊萍:我觉得这对他的成长也是一个好处吧。他会为妈妈感到自豪,但我更希望他在做人做事上,能做得更好。
第四篇: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朱光亚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朱光亚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
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
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朱光亚的颁奖辞:
人生为一大事来。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胡忠、谢晓君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
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胡忠、谢晓君的颁奖辞: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吴孟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吴孟超:
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
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吴孟超的颁奖辞: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刘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 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
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刘伟的颁奖辞: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杨善洲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
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推选委员陈淮说:
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杨善洲的颁奖辞: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阿里木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
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
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阿里木的颁奖辞: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张平宜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这样评价张平宜:
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 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
噫吁嚱,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
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
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孟佩杰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
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
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孟佩杰的颁奖辞: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感动中国2011获奖者 刘金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这样评价刘金国:
内心有道德追求的人,行为永远不会逾越内心的道德底线。当他的道德追求具有高尚物质时,他的内心会有无限的满足感。我想,刘金国完成了这种道德实现。
推选委员涂光晋说:
正因为头顶有国徽,心中有人民,他才能如此清正廉洁,嫉恶如仇,临危不惧,知难而上。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刘金国的颁奖辞:
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
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第五篇:2009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卓琳:小平一家的主心骨
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宋文骢:歼-10之父
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歼-10的飒爽英姿飞过天空,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战机的研制定型,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宋文骢是歼-10战机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喜极而泣,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
都是肉,一样亲!”
萨布利亚·坦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
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
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张正祥:保护滇池勇者无敌
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
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
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
陈玉蓉:暴走妈妈捐肝救子
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晚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10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数次。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小岗村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了鲜红的手印,请求沈浩带领他们干三年。沈浩留下来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
2009年,任期又将期满。186名小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一次上天让村民
们的愿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翟墨:中国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翟墨是个画家。他原本与航海无缘。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终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这两年半,他历经艰险,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艰险。
他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仑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没有中文。翟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