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平红荔观后汇报总结
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影片《南平红荔》以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的先进事迹和闽北熟悉的山水桥街景,诠释着一个真理:英雄,其实并不陌生。
小时候,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伴随着我们长大,视死如归、舍身报国,那是英雄留给我的第一个记忆;后来,雷锋、张高谦、刘文学等英雄人物告诉我和平时期也可以有英雄;“文革”中,造反、白卷居然也成为“英雄”颠覆了我的记忆:英雄要么是死了的,要么是“反”了,英雄虚无缥缈,倒是那时身边会打球的成为我羡慕的对象。参加工作后各级劳动模范成为我的“偶像”,但大多给我留下的是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实在感到可敬不可亲、可爱不可学。近10多年来宣传的一些英雄人物令我“想说爱你不容易”,同样一个人,今天是孔繁森,明天却成为王宝森,英雄,你在哪里?我在心里曾经这样呼唤过你。
《南平红荔》告诉我:
身边可以有英雄。“为法官者,应当以公平为念勿忘慈悲,应当以严厉的眼光对事,而以悲悯的眼光对人。”这是詹红荔常念叨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按说案结事即了,但她却不,因为18万赔偿款居然跑了18趟;追求案结事了人和。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办事,更要为人。
《南平红荔》告诉我:
人人都有可能成英雄。行行出状元的关键,在于以平常之心用超常之情。让犯过罪的孩子有好的归宿,将更多罪犯止步于法庭之外,这是红荔追求的方向,摸索创造并经全国立法机构批准的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成为失足少年通往幸福未来的“桥梁”保障。
近日一位刚从厅级岗位退休的领导感慨:60年就21900天,过好每一天很重要。60年一个甲子,21900天,52万小时,说长也长,都要经历从孩童到成年的自然生理过程;都要经历为人子、为人(学)生、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部属的社会关系发展过程。在每一个人生阶段保持“操守”当好孝子、高徒、慈父(良母)、部属、领导……因为长,就不易;因为人生过程角色众多,要保持好这么多角色转换就不容易了。60年,若扣除求学阶段,能为社会工作,尤其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时间则显得短。“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因为短也就易。因为不论身处人生过程的哪一阶段,把握“忠孝”二字就把握了人生,忠心祖国,忠于人民事业;忠诚家庭;孝顺父母、孝敬老人、孝敬孩子。忠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兼容的,因为只有对家庭的孝才有对祖国的忠,但也有十分特殊的情况下忠孝难全,这时只有舍“孝”取“忠”,因为没有“国”也难有“家”。
英雄,其实并不陌生。
片以关心关爱失足青少年、探索未成年人轻微犯罪前科封存制度为主线,真实展现了詹红荔的典型事迹、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真实地展现了全国重大典型、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的典型事迹、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充分展示了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福建精神的整体风貌,影片故事情节感人至深,思想内涵丰富深刻。
我们真的可以重新开始,就像其他孩子一样。”这是一失足少年的一番肺腑之言。它形象地诠释了“法官妈妈”詹红荔对他们的关爱。“失足少年可塑性强,改造好了,同样可以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们应当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共同点亮迷途孩子的心灯,齐心协力引导他们走向正道。”“法官妈妈”詹红荔的爱心,触动了听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观影结束后,团县委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畅谈观后感想。观看人员一致认为,电影《南平红荔》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具的优秀影片。影片整体风格质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法律和社会教育意义深刻,对詹红荔精神作了很好的诠释,应当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团县委林慧书记强调,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我们要向榜样学什么?怎样践行榜样的力量?她希望大家通过观影学习与宣传詹红荔精神,能够引发深思,加强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研究与探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家庭、学校一个都不能少,而团县委作为一个服务青少年的组织更是责无旁贷,团县委的青年同志更是要弘扬践行福建精神,肩负社会责任,弘扬社会正气和道德新风,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出新贡献。
今天学校布置党员教师要观看《南平红荔》,我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百度上搜索影片,搜索结果出来让我很惊喜,居然是我很喜欢的演员邬君梅,走进影片,感触很多,首先影片很有故事性,没有纯粹的说教,而是心灵的触动,让你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故事感人至深,情节催人泪下,法律和社会教育意义深刻,对詹红荔精神作了很好的诠释。我喜欢邬君梅很大原因是她得声音,影片红荔的一句句
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朴素的言语通过她得声音恰到好处的传到每一个观众的心中。她说:“社会没有错,孩子没有错,唯有我们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才是正道。”“孩子的成长牵动着我的心。”“在这里,考量要公平。”……静下心来细想,法官需要这样的态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需要以这样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我们在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用行动向詹红荔学习吧!
第二篇:《南平红荔》专题
洞口镇中心校于11月22号和23号分批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影片《南平红荔》。
《南平红荔》真实地展现了詹红荔的优秀事迹,它以关心关爱失足青少年、探索未成年人轻微犯罪前科封存制度为主要线索,主题鲜明,时代感强,感人至深,好几次,老师们看到动情之处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的确不失为一部时代力作。
洞口镇中心校此次组织、安排全体教师分批次观看此影片,目的就是想以此影片为契机,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想结合,用师德师爱去感化那些不慎失足的少年,从而进一步促进这些失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洞口镇新平小学
付秀丽)
第三篇:《南平红荔》观后感
《南平红荔》观后感
2016年4月23日上午9点,在雁北宾馆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十八大献礼影片《南平红荔》。影片改编自我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詹红荔的先进事迹,是迎接党的十八大9部重点国产影片之一。詹红荔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一名少年法庭庭长,她帮助过许许多多犯了罪的孩子,影片中何刚、李成龙、方超3位失足少年便是从她的感人事迹中萃取创作而成的人物形象。
看完电影,詹红荔一次次走在乡间小路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消失,她对于不能妥善解决的案件一次次上门,一次次说服,即使遇到群众的误解,她仍然不放弃。做到了事事有跟踪,事事有回访,事事有结论,影片中詹红荔说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句是:“少年审判庭就是一座桥,我们要让这些孩子从这座桥上过去,穿过他们人生的障碍,不掉下水。”一句是:“少年审判庭有它的特殊性,审判和惩罚并不是目的,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法官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包容心”。詹红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两句话,通过自身努力在法官与少年犯及少年犯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帮助少年犯改变命运。不管是对何刚,还是李成龙或是方超,她都是用“心”在对待这些失足少年,她是所有失足少年的“新妈妈”。她积极帮助失足少年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她把那些曾经犯过错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在舞台上表演节目,让那些无法抬头的孩子们重新找回自信,发自内心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当看到一个个失足少年笑中含泪的场景,好多观众感动落泪。
邬君梅饰演的詹红荔看起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正义凛然、气质若兰。一个单肩挎包,一个单手拎保温杯。詹红荔就是这样简单的装束不停地行走在两个家庭之间。影片将邬君梅的行走放置在闽北山区的乡村背景之中。一片潮湿的绿色,圆形的石头门,古朴陈旧的廊桥。一个小小女子静默地行走在一片青山绿水之间,与无声无息中承载着法律的正义和权威,负荷着生命的尊严。邬君梅的嗓音是极有特色的,总是用极其轻描淡写的声腔表现大是大非,你从那船过水无痕的表演中体味到悲天悯人的无疆大爱。十八趟行走,终于,何刚的母亲变卖了三代祖屋将十八万赔偿款落实到位。何刚的父亲写了检举信,状告詹红荔收了原告的贿赂,逼迫其妻卖房。当上级找詹红荔谈话的那个夜晚,詹红荔失眠,并在丈夫的怀抱中痛哭失声。被何刚刺死的少年的母亲为了还詹红荔一个清白,将十八万赔偿款原封不动地甩在调查组跟前,慷慨激昂地为詹红荔说了几句公道话,原先她可是把法院传票撕碎了甩在詹红荔的脸上的。影片放映到此处,感动的力量满满充溢心间,你会懂得付出总有回报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只要真心实意对待别人,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带任何私欲,就一定能获得同等的回报,甚至更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感触很多,我想到了那个在班里劣迹斑斑,令同学们唯恐躲之不及的张晓光,那个令老师们说起头疼、想起烦心的淘学生,如何在我信任、期待、鼓励的目光里,在我一次次煞费苦心的情景设计中变得遵纪、好学、友爱、乐助;想到了闫磊,因为父母离异寄居奶奶家导致的破罐子破摔,逃学、打架、不服管教,一次次登门家访,一次次促膝谈心,一次次在办公室亲自守着完成作业,送回奶奶家,运动会看别的学生买零食他没有,就悄悄买来背过人塞到他手里,有时知他没吃早饭就买来早点看着他吃下„„极度厌学的闫磊终于顺利毕业,现在已经成家立业,走得都是正道,年迈的奶奶见了我就拉着我的手流泪,一遍遍说着感谢的话。爱是教育的真谛,詹法官身上的闪光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学习她以人为本、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奉献精神;学习她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她清正廉洁、干净做人的自律精神;学习她严厉对事、悲悯待人的大爱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她对失足少年的满腔爱心,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大公无私的爱。
让我们挚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热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大爱无疆,我相信,平凡的我们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付出爱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28校 陈玉峰
《南平红荔》观后感
城区28校 陈玉峰
第四篇:南平红荔观后感
绽放在南平的向阳花
——
电影《南平红荔》观后感
失足的少年就好像活在黑暗的天空下,需要寻找那朵指引着光明的向阳花,而詹红荔就很好的履行着自身的公平、正义,来为这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开辟新的人生。
《南平红荔》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的宣扬政法先进事迹的电影,却处处充满着感情与理性,更留下很多的现实思考。
该片没有沿用以往宣扬先进事迹的手法,而采用主线与突出核心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来表达,随着剧情的发展,也推动着法官去深刻思考社会,最终推动确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
影片只要以三个失足少年为线索,以他们不同的命运来构筑其核心故事:懵懂无知的很刚在一次打架斗殴中不慎刺死了另一名少年,两个家庭遭遇了灭顶之灾,但他是幸运的,在多方面爱心的浇灌下,能积极接受改造。新生后的李成龙和方超却没有那么的幸运了,前者因为受到同学的排挤,先是辍学,然后流连网吧,以致翻入银行的防火墙,触犯法律,再次锒铛入狱。而一心向上的方超,因为老板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最终远走福州,却也没能逃脱社会这张势利网的歧视,最终无法忍受他人的排斥,从十六层的高楼上跃下,结束了花季的生命。
三个失足少年的不同结局,其实也在衬托出社会关爱的需要,有了温暖,才能融化人心。就像方超最后所说的,“我认错了,我后悔了,我改正了,我以为一切都会像没事一样,重新开始。”假如我们能去理解,能去包容,或许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方超也会像向詹红荔所保证的那样当上主管,开起分店了。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就应该向詹红荔一样,在平凡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中充满热情,在平常中增强责任感。
现实中,在詹红荔从事少年审判的9年间,共审结涉及未成年刑事案件500件1140人,她将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院外延伸,挽救了大批失足少年,化解了众多家庭和社会矛盾,在她的帮助下,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众多新生少年尊敬地称呼她为“法官妈妈”、“法官阿姨”。
分期分批建立起4个新生少年自己的组织,让新生少年们在这个团体里自我治疗、相互帮助,并给每个人建立了个人档案,通过书信、QQ聊天等方式定期和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詹红荔还有一个温馨的QQ名——“快乐的兔妈妈”
古人云“见贤思齐焉”,影片中,詹红荔从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让我产生强烈的好学心,她所提倡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在现实中也被福建省政法委积极推行。“三个不开庭”,指的是对案件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三个不轻易”,指的是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三个不松手”,指的是入监后延伸帮教不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
影片中用平静的语言述说这些经验,却如同彭涛江水在我的心中激荡,对于工作的热情,我还远远没有达到像詹红荔一样的境界。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服刑人员改造的复杂性,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同的故事,只有把握好他们的心理,去多关注他们,解开心结,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踏上积极的改造之路。
大爱无声,爱的天空宁静,是因为它有了人间最真挚的感情。影片中一遍又一遍的出现着的廊桥,正是指引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的公平和正义,愿我们都做一朵指引着光明的向阳花。
第五篇:南平红荔心得体会
篇一:青少年教育题材电影《南平红荔》观后心得
在院党委和团总支的组织下,4月11日我们信息院的青年员工观看了《南平红荔》这部青少年教育题材的电影。“少年审判庭就是一座桥,我们要让这些孩子从这座桥上过去,穿过他们人生的障碍,不掉下水。”庭长詹红荔同志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荡着。要让犯过罪的孩子有好的归宿,将更多的犯罪止步法庭之外,这是只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法官才能做好的事情。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詹红荔法官就像出于淤泥而不染的芙蓉,倾心帮扶挽救失足少年,用自己的职业操守维护了一方少年的心灵净土,展现了新时期法官的精神风貌。影片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育意义深刻,全面阐释了法律无情人有情的大爱涵义。在我心目中,法院一直都是冷酷无情对犯罪嫌疑人惩治宣判的地方,然而詹红荔法官让我对司法部门和法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充满敬仰的同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用心去呵护的,就算是犯了罪过的人也不例外。廊桥、山路、村庄、豆腐铺处处都有詹红荔法官忙碌的身影。正是詹红荔法官的无私奉献与关爱,才让一个个犯过罪的孩子有好的归宿,找回一度丢失的自我,将更多犯罪止步法庭之外。詹红荔法官走过的一座座乡村廊桥,同时也是她为失足孩子们架起的一座座心灵之桥。
电影《南平红荔》由邬君梅担纲女主角塑造詹红荔形象,浓缩了她身为女人、法官、母亲、妻子等多种身份背后,所做的平凡与不凡的事。或者,对于电影《南平红荔》里的青少年中,围绕着家庭、学校、社会的氛围里,在这种缀连中揭示青少年不同的犯罪原因和走向自新的历程。应该说着重清楚在现实生活中对避免青少年犯罪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恒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知识相结合起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明天,青少年所面对的是一个更具诱惑力的社会,引导青少年走向正途,是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责任。
看过《南平红荔》的都知道,影片中出现的“糖桥”首尾呼应。辞海中对桥有这样的解释——跨越障碍的通道。少年法庭就相当于一座桥,有千千万万失足少年走上这座桥,法官就是引路人,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不放松,不让他们掉进万丈深渊。詹红荔只是众多法官中的一个,相信有很多像詹红荔一样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法官,希望你们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不放弃、不抛弃,为迷路的少年指引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因为有你们,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会逐渐下降,我期待看到中国未成年人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二:《南平红荔》心得体会
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影片《南平红荔》以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的先进事迹和闽北熟悉的山水桥街景,诠释着一个真理:英雄,其实并不陌生。
小时候,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伴随着我们长大,视死如归、舍身报国,那是英雄留给我的第一个记忆;后来,雷锋、张高谦、刘文学等英雄人物告诉我和平时期也可以有英雄;“文革”中,造反、白卷居然也成为“英雄”颠覆了我的记忆:英雄要么是死了的,要么是“反”了,英雄虚无缥缈,倒是那时身边会打球的成为我羡慕的对象。参加工作后各级劳动模范成为我的“偶像”,但大多给我留下的是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实在感到可敬不可亲、可爱不可学。近10多年来宣传的一些英雄人物令我“想说爱你不容易”,同样一个人,今天是孔繁森,明天却成为王宝森,英雄,你在哪里?我在心里曾经这样呼唤过你。
《南平红荔》告诉我:
身边可以有英雄。“为法官者,应当以公平为念勿忘慈悲,应当以严厉的眼光对事,而以悲悯的眼光对人。”这是詹红荔常念叨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按说案结事即了,但她却不,因为18万赔偿款居然跑了18趟;追求案结事了人和。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办事,更要为人。
《南平红荔》告诉我:
人人都有可能成英雄。行行出状元的关键,在于以平常之心用超常之情。让犯过罪的孩子有好的归宿,将更多罪犯止步于法庭之外,这是红荔追求的方向,摸索创造并经全国立法机构批准的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成为失足少年通往幸福未来的“桥梁”保障。
近日一位刚从厅级岗位退休的领导感慨:60年就21900天,过好每一天很重要。60年一个甲子,21900天,52万小时,说长也长,都要经历从孩童到成年的自然生理过程;都要经历为人子、为人(学)生、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部属的社会关系发展过程。在每一个人生阶段保持“操守”当好孝子、高徒、慈父(良母)、部属、领导……因为长,就不易;因为人生过程角色众多,要保持好这么多角色转换就不容易了。60年,若扣除求学阶段,能为社会工作,尤其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时间则显得短。“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因为短也就易。因为不论身处人生过程的哪一阶段,把握“忠孝”二字就把握了人生,忠心祖国,忠于人民事业;忠诚家庭;孝顺父母、孝敬老人、孝敬孩子。忠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兼容的,因为只有对家庭的孝才有对祖国的忠,但也有十分特殊的情况下忠孝难全,这时只有舍“孝”取“忠”,因为没有“国”也难有“家”。
英雄,其实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