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7岁单车观后感
走进(近)城市
17岁,青春懵懂的岁月。本该无忧无虑的岁月,为何我看到的是沉默无奈的目光,闪烁在北京城的胡同深处。倔强瘦弱的身影在汹涌的人潮中跌跌撞撞,寻寻觅觅。
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来测量这距离。当城市化的呼喊传遍这片黄土地,当缩小贫富差距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人们进城淘金,在充满诱惑的城市中,有人拿纯朴交换了圆滑,有人拿诚信交换了金钱,更有人拿良知交换了权利。也有一群人在城市的最底层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城市中生存的点点滴滴。整个故事以一辆单车为线索引出两个同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17岁小人物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和同样在城市底层苦苦挣扎的无奈,并巧妙地用单车将两个人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一起。
《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人物也很平凡,但是正因为真实才更加动人。我们也曾有过17岁这亮丽年华,同样的17岁,我却在那个来自农村的孩子——郭连贵的眼里看到让人心疼的无奈,以及对这个现实社会无声的控诉。苦苦挣扎不过就是想要简单平凡的生活,也许幸运女神不曾眷顾他,一次次地打击让这个17岁的少年迷茫,痛苦,无奈。电影音乐随着主人公的遭遇改变,导演用紧张有序的鼓声预示小贵不能如愿完成工作得到他梦寐以求的单车,鼓声营造紧张的气氛,并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焦躁、懊悔、心痛。同一辆自行车,对于两个17岁少年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小坚,这只是同学之间相互炫耀的附属品,为了这莫名的虚荣,小坚努力学习,希望父亲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为他买辆自行车,但最终父亲还是没能兑现他的承诺,在虚荣心的指使下他偷了父亲的钱买了辆二手车,在影片中小坚与父亲的争吵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一点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甚至还把偷父亲钱的事说得理所当然,城市中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外界花花世界的各种诱惑让这个青春萌动的少年渐渐学会了虚荣,他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欣赏。一辆单车承载了他对于这小小虚荣的追求。单车对于来自农村的小贵是而言是他生活的全部,是他在城市中活下去的资本。甚至是他整个生活的支点。在影片中,小贵骑着单车穿梭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此时他对生活充满信心,在努力工作中期待着,憧憬中美好的明天。小贵在本子上记录工作的天数,并在单车上做记号,导演这样安排既能看出小贵对单车的重视,也为接下来小贵找单车瞒下伏笔。随着单车的丢失他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消失,当他向经理说他能找回单车时,也许很多人都会和经理有一样不屑一顾。茫茫人海,偌大的北京城一辆单车是多么渺小,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的力量更是微弱。但是对于小贵放弃等于失去一切,这辆单车承载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单车对于他们的有着不同的意义但却是同样重要,无论是谁失去单车都是残忍的。所以他们共同拥有这辆车。在争夺以及共同使用单车的过程中,他们从争锋相对到握手言和朴实自然地展现了17岁年轻人的特征:冲动迷茫,在经历挫折与错误中逐渐成长。
小贵从农村来到城市,他穿梭在城市中,现实一再伤害他,出纳员对他的轻视,被误认为是偷车贼,到澡堂的一幕。都一再提醒着我们小贵与这座城市的格格不入。城市给了他允诺给了他希望和幻想,却一点点地剥夺,直到把他逼到绝望的死胡同。当影片最后小贵死死地,绝望地抱着单车哭哭哀求时,谁能不感到心酸。单车是他最后也是最初的梦,而当梦被毁时前方的路又该怎么走,影片最后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
小贵进入城市,在城市中的为生存苦苦挣扎,学着走进北京城。而在北京长大的小坚在社会底层品味人生百态,在成长中渐渐了解这座城市,学会在这个城市中如何生存,缩短与这座城市的距离。走近北京城。
《十七岁的单车》围绕单车和17岁的少年展开,普通平凡的故事及人物是影片更加真实,更具说服力,朴实不带雕饰的表情为影片增色,整部影片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真实平
凡的故事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第二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两天时间,看完了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
郭连贵,一个农村来京打工的孩子,仅仅17岁。被快递公司招聘为快递员,并配发了一辆高级山地车。当然,车不属于他,只有当工资挣到一定程度,才归他所有。小贵画了很多“正”字,终于挣到了那辆车。可紧接着,车,被偷了。阵痛之后,他求经理不要炒了他,他一定要把单车找回来--他在车上做了记号。他真“轴”,真的,每个人都这样说他,他要跑遍全北京去找回属于自己的那辆车!
可是几经周折,车落到了同样是17岁的,高中生小坚的手里。他家也很穷,他和他爸、后妈、一个继妹生活在一起。他梦想有一辆车,最终偷了他爸的钱,从黑市上偷偷买了一辆,当然,也就是郭连贵丢的那辆。因为那辆车,他在一帮铁哥们当中有了面子,一放学就玩车技表演;因为那辆车,他引来了一个漂亮女生的主动追求。
一辆车,承载着两个17岁少年的希冀。
最终,车被郭连贵找到了,他不善解释,只是一再从小坚那里把车一遍又一遍的“拿”回来,也因此挨了一遍又一遍的打。在他眼里,只有拿回那辆车,才能回快递公司上班;回快递公司上班,才能挣到钱。面对这样的“轴”,小坚和他的哥们先是把他当贼一样打一顿,后来真的愤怒了,最后知道了实情,都没辙了。毕竟小坚也是花了钱,毕竟对于他来说,车也很重要。
17岁的少年,凭他们的阅历和经验,最终商量出的解决办法是:小贵和小坚,一人骑一天。
可是,因为没了车,导致小坚的愤懑,导致二人关系的破裂,小坚的女友,那个漂亮的女孩子,最终和一个车技更高的小黄毛双宿双飞了。小坚气愤之余,一板砖拍倒了黄毛。可正当二人交车之时,黄毛的那帮哥们追了过来,二人均被打昏在地„„
小坚醒来时,发现黄毛的一哥们在砸他的车,都快砸废了。他终于爆发了,踉踉跄跄拿起砖,一砖将其拍倒,扛起已经变形的车,走上回家的路。
之前我曾以为小坚只是一个简单的城市高中生,贪图享受,要面子,于是讨厌他而倾向于小贵,以为车是他偷的,可是不是,原来在他的光鲜底下,却有着那么些故事,承载着的,同样是贫穷,同样是无奈。
同样是17岁的孩子,虽然有着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却同样随着生活的苦难。在“赃物归属”,这个最常见也最棘手的问题上,二人纠结,却难以寻出一个结果。没有对错,没有谁愿意主动放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辆车,对于小贵,意味着工作,意味着一口饭,甚至意味着„„未来;而对于小坚,与其说是一辆交通工具,倒不如说意味着梦想,意味着爱情,意味着独属于青春的,那份骄傲。一辆车,将两个孩子纠结在一起,解不开,拽不断。他们无法相互理解相互宽容。面对这个问题,他们无法像成人那样理智的解决,也无法用更好的方式去平息。他们的想像力仅限于“一人骑一天”。
一辆车,承载着两人太多的东西。以至于当车的归属权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不惜用暴力去解决,用肉体去维护--他们的能力也仅限于此。
我同情他们两个,如同同情我自己。在我看来,他俩之间,是不应该起争执的。故事的发展给了我希望:终于,在某一次交接仪式过后,小坚主动向小贵伸出了手,说:我叫小坚,你呢?--他们相互理解,握手言和了。可是,这里是否意味着,内在的梦想最终会向现实的需要屈服呢?
可这不是结尾,真正的结尾是他们遭到了群殴,在北京的胡同里,在居民惊恐的目光里,被一群痞子殴打。我们看到了鲜血,看到了满身的灰尘;听到了男声的哭喊,听到了皮鞋踢到肉体上的声音。我们没有看到警察,没有看到小坚的铁哥们,没有看到旁观者的哪怕一点点劝阻。只有他们自己在地上翻滚着,哭喊着。这时,他们无法抗争。可他们抵抗过,他们的抵抗方式不约而同,却又那么独特:板砖。当女友跟了黄毛后,小坚从背后偷袭,用板砖拍倒了黄毛;当车被黄毛的哥们砸毁后,小贵也是从背后操起砖,一砖砸倒了他。是的,他们只能这样,无法正面与之抗衡,而只能用自认为简单快捷的方式去解决。一个为了爱情,一个为了工作。
面对最珍贵的东西,他们的珍惜,他们的维护,尽写在脸上。导演王小帅用成年人的理智,尽乎冷酷的将其展现了出来,并用大量的意象来构成了一个充分的意境,展现在北京,展现在繁华的都市里,展现在太平的社会中。他在试图告诉我们:这些不是某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情结,而是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们都曾年轻过,都曾活在那个只属于自己,幻化了的世界里,都曾将自己的某种情感浓缩进某样物品中,将其珍藏。小贵亦然,小坚亦然,你亦然,我亦然。小贵,小坚,贵?贱?呵呵。倒不如说是我们,曾经的自己。一个意喻着现实,对理想的把握,对生存权利的维护;一个意喻着内在,对爱情的满足,对骄傲与尊严的幻化。
当最珍贵的物品面对抢夺时,曾经的我们会怎样?恐怕每一个人都不会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也不愿那样去做。我们只能,也只愿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护它保护它,无视社会的规则,无视周围人的眼光。甚至像小贵小坚那样,面对上司的冷酷,父亲的责骂,也在所不惜。
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把握住想把握的东西,大部分人都会失去或者擦肩而过,或者将那份执著的情感压缩进那个东西里,比如自行车。如果能真正而且完全把握,那叫“心想事成”,很少。社会是繁荣而冰冷的,没有人会施舍给我们。
于是,就有了《十七岁的单车》,一部看似黑色和压抑的片子,一部禁片(我猜,影片中的暴力画面过多恐怕是国家查禁的原因罢)。
一部电影,是应该给人以美好与希望的。《十七岁的单车》中,美好倒是有,比如小坚得到潇潇之后,高兴的骑车顺风而行的情景,满脸的快乐与满足;再比如在小公园里,潇潇抬脸闭眼,等待小坚的嘴唇时,逆光下青春的脸庞,清纯可人,浪漫至极。
那么希望呢?希望在哪里?影片最后,小坚带着一脸鲜血和满身尘土,扛着完全扭曲的自行车,穿过漠然的人流时,我终于知道,这里就是希望。我相信,凭他的“轴”,他会过的幸福的。
整部影片,大部分出现的都是阴影里居民的面孔,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在写着“拆”字的砖房里开小店的,小坚的亲戚;整日无所事事,偷主人衣服穿最后还卖掉的,嘴唇涂的红红的小保姆。在他们身上,还折射出了更多的东西,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对,小保姆,影片中女配角之一,周迅扮演的,几乎没台词,却一直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刚开始以为她是被人包养的,整天无所事事用换衣服来打发时间的小情妇,结果不是,她只是个小保姆,而且还偷主人衣服去穿,穿了之后再卖掉;还有一个就是高圆圆扮演的,清纯至极的女孩潇潇(我特喜欢,嘻嘻!),漂亮,性格也好,简直是完美。她主动追求小坚,甚至主动给过小坚一个亲吻自己的机会,也曾努力给过小坚以支持与谅解,可最终还是跟了黄毛大欢。我一直认为小坚没有珍惜她,虽然,他爱她。可最终依旧成了一个转瞬即逝的梦幻,如同一阵风。触动起每一个观者心底的那根弦。
青春终会过去,影片也终会结束。剩下的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美好,如一个个梦幻般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在灿烂的阳光下无可挽回的炸开。以至于我们习惯了失去,忘掉了曾经的理想,甚至真正的幸福来临时,都不会把握不知珍惜。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像小坚那样,扛起变了形的自行车,扛起自己的梦想,穿过繁华而冷漠的街头,走向自己的,未来……
第三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模版)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感一:
《十七岁的单车》反映了两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城里人和乡下人;可他们也是同一种人——“下层人”,简单的说这部戏就是一部“下层人”的悲歌。《十七岁的单车》故事叙述一个从外地到北京讨生活的年轻人,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快递工作,但他没有单车,只好由快递公司提供,每个月扣钱;等到最后一个月扣钱全部结束,单车正式成为己有的那一天,单车被偷了。
年轻人遍寻不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了单车,这辆单车被另一个年轻人从二手市场买得,快递小子决定用最原始的办法解决问题,将自己的单车偷回来;但另一个年轻人不甘心自己买的二手单车被偷走,找了大群朋友去讨回单车,最后的结局更是令观众意料不到,印象深刻。
电影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但剧情发展引人入胜,赛前在柏林放映时,观众笑声连连,反应相当不错。有许多人会将义大利狄西嘉的新写实经典《单车失窃记》,与《十七岁的单车》做比较,导演王小帅则表示,两部电影同样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为了生存用尽全力奋斗,对当时的义大利或现在的中国都有其意义。
主演《十七岁的单车》的大陆青年演员李滨、崔林和高圆圆,年龄都不过从18岁到22岁。高圆圆人如其名,大眼睛、圆圆脸,微笑甜,活生生就像个洋娃娃,她现在已经是大陆的广告天后,目前就读於中国工运学院经济学系三年级,22岁,在拍电影前,已经有不少广告作品。她希望以后在摄影和广告方面发展,至於拍电影,一年一部就好,她要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长得帅帅、有点日剧男主角味道的崔林是日裔,他的祖父母战后在中国东北住了下来,父亲取了中国女子。从东北来的他,在片中饰演快递小子,而在真实的生活中,他是武术系的学生,对於电影十分有兴趣;听说他还有个舅公在台湾,目前正想办法寻人中;他希望以后仍能继续从事电影工作,如果台湾有人找他拍戏,崔林十分愿意到台湾。
李滨长得个头较小,但戏味十足,十分随和但有自己看法,他表示自己没有崇拜的偶像,也无所谓自己是否成为偶像,所以只要大家喜欢他的电影作品就心满意足了。(森 甄宝琳)
影片中繁华忙乱的北京城、快节奏的音乐,衬托着一个乡下的小伙子“阿贵”,他纯朴、善良、有点儿木讷,从农村来到北京打工,找到了一份骑自行车送快递,每单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从此阿贵就骑着自行车在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可是“城市”总与他格格不入。首先导演让他看见了一个不断换衣服的漂亮美眉,让他见识到什么是“城里人”;然后让他在都市四处受气,见识下什么是“城里人”的气派,再把他放到大酒店的门口,让他“感受生活”,不停转动的酒店大门代表着高速的都市生活,及先进的物质文明,跟着转门彷徨旋转的阿贵,却代表着外来者对生活的不知所措的茫然!阿贵好不容易进入了酒店却如同呆儿般被招呼去洗了个“文明澡”,谁不知这“澡”却洗错了,不但要找的“张先生”没找到,还要被迫交纳
洗澡费,阿贵无助地喊着“我不是来洗澡的”“是你们让我洗的”——一个不清楚城
市生活“金钱”法则的阿贵,再次显现出他与城市的不协调,他想逃可以说他是想
逃离这一片令人窒息,与自己格格不入、梦魇般的土地,这里有太多的另人费解!
受尽凌辱的阿贵终于在经理的“施舍”下免费离开了酒店,可是厄运再次降临,他
唯一的财产——单车,被盗了,他不知所措的四处寻找,影片中的阿贵象盲头苍
蝇般奔跑于茫茫的车海中,配以彷徨失落的慢节奏的萨士风音乐,成分的表达出
人在丢失“希望”(单车是阿贵在城里赖以生活的工具,也是唯一的财产、相依为
命的“亲人”,单车是阿贵的唯一希望。)后的无助、焦虑与惊惶!——这就是城
市的现实——残酷的生活再次使阿贵陷入悲哀!最后演员看着丢车现场那空余的车锁链,眼中溢满了旋而不滴的眼泪,无一不足以震人肺腑,这正是下层人民深
度绝望、无奈的表现。
车丢了,工作没了阿贵唯一的期望是找回单车,也找回希望,在寻车的过程
中他遇上了阿建。阿建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的中学生,与阿贵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
层,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城里人,他的爸爸总是宠着他继母带来的妹妹以至于从
未兑现过给他买单车的承诺。义愤之下他偷了家里500块钱,去旧货市场买了一辆
单车,对阿建说来,单车也不仅是单车,它是 “本来就该他的东西”,是他的尊
严,不想单车却是阿贵丢失的那辆。阿贵发现后,他去偷回来,阿建抢回来;阿贵
再要回去,阿健再追打着要抢回来,两人就为了在这循环往复中纠缠,一个要回
“希望”,一个要回“尊严”,在最后一次的抢夺中,阿贵哭了, 他拼命的抓住他的车,撕心裂肺的呼号着。这一声又一声的喊叫,可以说是对不公世道的发泄,也可以
说是绝望中自我保卫的发作,现实已经把这下层的打工仔,逼得兽性毕露了,阿
贵的嘶喊震惊了阿建和他的朋友,制止了他们的继续抢夺,似乎从他们的灵魂深
处唤醒了他们的良知。阿贵这样的喊叫,让人感觉他将要失去的不是一辆自行车,17岁的阿建承受不住这样的喊而是他的身体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叫,可是单车也是他身体里最重要的东西,他也不能放手,他们只得让步,“不给
车可以,还钱吧!500没有,400也行,实在不行300也忍了呢!”可在阿贵看来单车“这
本来就是我的,我已经付过钱了”,但在阿建看来“我也付过钱了”,他们终于达成协议:一个人用一天!这个在成人看来荒谬的事情,在他们之间却似乎是最好的解
决办法。这是身处下层社会两个17岁人执著,是对生活最无奈的抉择,但是也善
良的。
单车把两个17岁联系到一起,阿建伸出手与阿贵主动的那一“握”,更是意味
深长,两个下层的年轻人,在各自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屈服在世上最不合理的“约定”下,承受着最不公平的待遇,这一握手可以说是这两个深受命运迫害 17
岁之间为同病相怜结成的友谊,悲惨的现实使“敌人”变成了“朋友”!
命运似乎把他们紧密栓连,最后阿健,用砖头拍倒那个抢走他女朋友的“金
毛”。回来报仇的人们把他和阿贵毒打一顿,连单车也被无情的砸烂。在影片的结尾,阿桂扛着残破的单车,孤身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最后湮没在茫茫的车海中,孤独的身影、残破的单车象征着他——一个外来的下层打工仔,永远也无法融入
这个城市中。来的时候他拥有了“希望”(单车),现在“希望”被打破了,自然人
也无法生存——这就是下层人的悲哀,注定被压迫、被残害!
影片在揭露下层人悲哀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年轻人的最明显的特征:冲动
和迷茫,成长的挫折和错误,使人迷茫失去理智,进而产生冲动,影片所有的人
物和矛盾都围绕这样一个单车两个17岁的年轻人展开。单车是他们共同的迷茫,使他们产生一致的冲动,最后同时表现出现代社会现实压迫下年轻一族的本质特
征。因为单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可以帮助影片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真实可
信.而后人物的对话,行为也都非常的真实,影片中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都是
通过真实的动作,最朴素的表情,朴素到连一点表演的雕饰都不存在,给人一种
亲切自然的感觉。影片好,不是胜在演技,而是胜在自然真实!
感二:
多年前,曾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不知道现
在是不是还有这种说法,流行开始渐渐疏远我。这个说法流行了多年,源自于一
部电视剧和一首流行歌的流传,那是《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的雨季》。那
些充满年轻活力的少男少女,在方寸大小的电视荧屏上吸引住成千上万的大人与
孩子的目光。年轻俊美的“小”帅哥林志颖在华美舞群的陪衬下,在人工的大雨滂
沱中随着青春的节奏舞动着。时光流逝,那些青春的脸庞已不再年轻,“十六岁
花季,十七岁雨季”的这种说法也已被尘封在人们流光年华的记忆中。
单车,其实就是自行车。我国是自行车大国,所以自行车对于国人而言并非
代步工具那么简单。有些时候,对某些人来说,自行车可就承载着太多了。对生
活的美好追求,有时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像郭连贵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孩
子来说,他现有的生活稳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都附在他那辆银色的自行
车。
将十七岁和单车这两样东西联系起来,预示着影片并非是像《蓝色大门》那
种清纯美好的青春片。单车是我国南方广东一带的口音叫法,影片的故事却是发
生在首都北京。片名这种显眼的不和谐,让影片从一开始就带给你不好的感示。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郭连贵与小健两个同处于十七岁芳华的男孩子,因
为一辆银色的自行车而被扭在一起,展现了郭连贵失车、找车从而遇上小健的一
系列事件。影片的结尾终于让两个年轻孩子所代表着的两种截然迥异的人生价值
观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交汇,给观看影片的人们淡淡地留下了一个问号。
我们就像影片中的两位主角郭连贵和小健一样,都曾经有过那亮丽的年华,在那年华消逝之际,我们都没有起伸手挽留,直到过了多年以后才会回首想起那
段生活。在此时,我们通常会因为每一个事件或事物才会去翻看尘封的记忆。影
片就像我们随手触及,让我们可以轻松时光倒流的神奇事物。我们小心翼翼、蹑
手蹑脚地走回年少的过去,轻轻抚去覆在记忆上面那一层薄薄的尘灰,然后再慢
慢打开似乎已经泛黄的记忆相册。
翻阅之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以往的自己身上找到更多与小健相似点,而与
郭连贵对照却发现,郭连贵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无法靠近。
回到现在长大的我们,却对郭连贵又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理解他。这也许就是
我们为什么要长大的缘故吧。
同一辆自行车,那辆银色的自行车,对于小健,那只是可有可无的虚荣附属
品。甚至因为那莫名奇妙的虚荣,让悄悄靠近自己的女生又转过头去投向另一种
虚荣的怀抱。而对于郭连贵而言,那是他满足生活最低的依赖,甚至是他整个生
活的支点。在影片中我们看见郭连贵骑上自行车欢快地在北京大街小巷穿行,对
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全部寄托于那辆自行车上,那辆
银色的自行车。当自行车被偷去之后,郭连贵的脸上再没有欢快的笑容,他拼命的找,他不是在找自行车,而是在找他的生活。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看见小健
失去车的那种歇斯底里,那是对失去虚荣的极端体现。
或许可能使我说重了,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对自己正在追求的或者自
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没有一个清晰而确切的概念。在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去追逐本应不该在半空中漂浮的红丝巾一样。只是拼命地奔跑,至于自己为什么奔跑,在追逐什么东西,或许连自己都不是很了解。
虽然影片开头那一段对话,让我开始嗅出影片的一丝黑色幽默。然而对着郭
连贵,我那僵硬的嘴角实在无法牵动一丝。这个饰演郭连贵的演员实在是影片的亮点。如果不看背景资料,我还以为是从农村里找的本色演员。他精准把握着郭
连贵这个角色的特征,可以说他每一次出现都让我相信他就是郭连贵。
影片中的女角倒是符号化,代表着两个孩子所向往的生活。看完影片,我居
然连她们的名字都不记得。要不是演员现在的“名声在外”,我几乎要忘却在影片
中还有这两个女配角,戏份少得可怜。看完影片,让人记住演员的名字,而非饰
演角色的名字。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做演员的缺失,话扯远了,不说了。
相比较而言,周迅饰演的角色倒是有一点符号化的真义。她第一次出现在郭
连贵眼里,那可是在符号化不过了。她代表着郭连贵所奢望的生活,郭连贵只是
在欣赏她的美好生活。当她近距离出现的时候,她那一身大红的衣服,她那如血
一般刺眼的口红,这一切都让我感觉不自在,隐隐觉得她的不真实。我不知道是
不是导演故意安排她这种形象,以此来暗示郭连贵瞻望的那种生活泡沫也有破灭的时候。因此,郭连贵更为珍惜他现有的生活支点——那辆银色的自行车。而高
圆圆饰演的小健女同学,平白无味,在小健丢车之后那一次转向实在是毫无征兆,出乎我对影片剧情的计划展望。
说到影片剧情的曲折,感觉影片的编导们有点为曲折而曲折,这让我有些不
适。不过幸好,影片在这一点没有太为过火,尺度把握得很好。影片的配乐做得
很用心,并没有以往国产影片的那种“拿来主义”的通病。少而精,而且出现得总
是恰到好处,这也算是影片的另一亮点。
前面说到影片隐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味,我不知道影片的编导们是不是避
重就轻,故意为之。影片中对社会现象的透视、剖析笔调不是十分尖刻、一针见
血。自从郭连贵像一头瞎了眼睛的芒蜂一般,给逼入北京那些绕弯打结的胡同之
后,就像暗喻着他被现实的生活给无情地一步一步逼近,直到将他逼入那个胡同的死角。打个比方,就像医生原来打算做手术,到了手术台前却只是将患者的皮
肤划开,半睁着眼睛看了一眼,然后吩咐护士缝合,这个手术就这么简单完结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在影片中,北京显得那么真实,虽然我还没有去过。影片
中的北京并没有茫然消失在那熙来攘往的匆匆人流与车流中,那些纳入摄影机北
京的大街小巷是那样的真实的。影片的画面虽然也像时下青春片流行那样的明
亮,却比其他的青春片有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十七岁的单车》,同样是青春,却是如此苦涩的青春。侧首观看影片的过
程,我似乎一直含着一枚苦果,然后随着影片去翻阅我的芳华岁月。十七岁——
在这个年龄每个人也许都有一辆银色的自行车,骑上它,然后拼命的蹬着它,你
在追逐着什么?为什么追逐?在影片的结尾,郭连贵拥有它却等于失去它,他该
怎么办?如果是你,你又该怎么办呢?
也许,也许你我依然在那一片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却
失去了十七岁时的一往直前,而是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回头,也许我们,也许我们该……
感三:
最早看这部电影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记不清是高几的时候了。虽然电影的情
节很简单,但我却被这简单的情节深深地吸引啦。
首先是那位不知从祖国的何处来京打工的少年,可能是有着和他一样的在他
乡打工的经历吧对他是又同情又恨,同情的是他背井离乡的辛苦和辛酸,恨的是
他由于贫穷和年少的无知。
再者是那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少年,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皇城根下的孩子,却没
沾得一丁点的皇气,也许是命运对他的捉弄,让他生在一个下层的人家,家庭的窘迫没有让他失掉京城人特有的傲气,这仅有的身份让他盲目的觉得应该与众不
同,也就导致了影片故事的发生。
命运弄人,一辆山地车把两个少年在他们人生的那个阶段联系在了一起,相
同的是他们都有着十七岁的青春年华,不同的是一个要通过这辆车在京城生计,一个要通过这辆车找到他的„社会位置‟。年轻意味着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年轻意味着要为这一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付出代价,这是属于他们的人生阶段,但
我觉得这一阶段对于谈们来说是太过灰色的!活生生的!
故事是通过少年的生活发展的,但这少年的生活却有影射当今社会的真实!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弱肉强食,电影中出现的北京人形象代表着先富起来的一部
分人和强者,电影中出现的小保姆小卖铺男子包括男主角之一代表着那些不断
涌进城市,辛苦的奔波,希望通过时间去改变一切的新北京人。
我觉得王小帅导演是个很有生活的导演,他应该经历过两位男主人公的经
历,影片场景一(自行车事件被发现,男主角之一与父亲争吵,那种少年的叛逆
和无奈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肤浅的扯了几句看过这部电影的想法,希望偶然间看到的朋友包涵,希望像
这样有生活的电影多出几部
感四:
昨天看了一部很老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虽然没有看完,里面的情节却
是让人甚为慨叹,那个时代,那个空间,让人感到窒息,也让人感到无奈。
十七岁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洒落自己的快乐笑声,在朋友间放肆地聊着天南海北,在街上和死党胡吃海喝,在理所当
然的享受着父母的照顾……现在低头细细回想属于自己的十七岁,不由得眉目舒
展,嘴角含笑,多么无忧无虑的年龄啊,正值灿烂年华,在那年华消逝之际,我们都没有起伸手挽留,直到过了多年以后才会回首想起那段生活。在此时,我们
通常会因为每一个事件或事物才会去翻看尘封的记忆。影片就像我们随手触及,让我们可以轻松时光倒流的神奇事物。我们泡上一杯花茶,在夕阳的余晖中细细
回忆年少的过去,轻轻抚去覆在记忆上面那一层薄薄的尘灰,然后再慢慢打开似
乎已经不复存在的记忆画面
片子里的郭连贵,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打工的小伙子,在一家速递公司找到
了一份送快递活计,骑着公司发的自行车,开始满北京城地跑,故事就从这里开
始了,就在自行车将要属于自己的时候,却发现自行车已经丢了,影片里的郭连
贵踏上了寻找自行车的路程,影片的结尾终于让两个年轻孩子所代表着的两种截
然迥异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交汇,这让我的心从一开始提起来就
再没有放下过。
同一辆自行车,对于小健,是虚荣的实体化。而对于郭连贵而言,是他赖以
生存的工具,甚至是他整个生活的支点。在影片中我们看见郭连贵骑上自行车欢
快地穿行在北京大街小巷,脸上满是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当自行
车被偷去之后,郭连贵的脸上再没有欢快的笑容,他拼命的寻找,他不光是在找
自行车,而是在找他的生活。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看见小健失去车后的那种歇
斯底里,那是对失去虚荣的极端体现。
一系列故事的发展,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却又在我的认识之外,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反省,城乡的差别产生了歧视,权力的高低影响了价值观,让我不
得不说一句无用的话:“这个社会,是金玉其外的最佳诠释。”
农村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是单纯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单纯,造就了他们
单纯的本性,忽略了社会的负面,也忽略了人心的距离;城市的孩子对世界的认
识是复杂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复杂,让他们在看到了现实的一面后,学会了
权衡利弊,学会了攀比和虚荣。
感五:《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是一位农村少年和城市少年因同一辆山地车而展开的各自命运。农村少年纯朴勤劳,只有这辆山地车是他所有希望,少年靠它每日
送信。城市少年因为恋爱等等缘故也渴望一辆山地车,但家庭又满足不了他的愿
望,于是他偷了家里钱从二手市场买了这车,想练车技。最后城市少年还是放弃
了自己的渴望,将车送还农村少年,城市少年大受打击无奈地坐在墙边,而农村
少年则扛着已经坏了的山地车沿着大街走向自己工作的地方。
本片中虽也有少年的一些阳光之处,但远不够,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短暂的利
益而大打出手。在这些少年的生活中也无太多光明,种种不幸都进入了这些少年的世界。难道年轻时的生活就是这样吗?难道青春就这样被消磨了?
少年烦恼多多,然而除了打架难道没有别的解决方法吗?看完片子,我真感
到十分茫然。大概我与他们亦是同龄人,所以对一些问题心中不知如何去想好
第四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感一:
《十七岁的单车》反映了两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城里人和乡下人;可他们也是同一种人——“下层人”,简单的说这部戏就是一部“下层人”的悲歌。
《十七岁的单车》故事叙述一个从外地到北京讨生活的年轻人,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快递工作,但他没有单车,只好由快递公司提供,每个月扣钱;等到最后一个月扣钱全部结束,单车正式成为己有的那一天,单车被偷了。
年轻人遍寻不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了单车,这辆单车被另一个年轻人从二手市场买得,快递小子决定用最原始的办法解决问题,将自己的单车偷回来;但另一个年轻人不甘心自己买的二手单车被偷走,找了大群朋友去讨回单车,最后的结局更是令观众意料不到,印象深刻。
电影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但剧情发展引人入胜,赛前在柏林放映时,观众笑声连连,反应相当不错。有许多人会将义大利狄西嘉的新写实经典《单车失窃记》,与《十七岁的单车》做比较,导演王小帅则表示,两部电影同样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为了生存用尽全力奋斗,对当时的义大利或现在的中国都有其意义。
主演《十七岁的单车》的大陆青年演员李滨、崔林和高圆圆,年龄都不过从18岁到22岁。高圆圆人如其名,大眼睛、圆圆脸,微笑甜,活生生就像个洋娃娃,她现在已经是大陆的广告天后,目前就读於中国工运学院经济学系三年级,22岁,在拍电影前,已经有不少广告作品。她希望以后在摄影和广告方面发展,至於拍电影,一年一部就好,她要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长得帅帅、有点日剧男主角味道的崔林是日裔,他的祖父母战后在中国东北住了下来,父亲取了中国女子。从东北来的他,在片中饰演快递小子,而在真实的生活中,他是武术系的学生,对於电影十分有兴趣;听说他还有个舅公在台湾,目前正想办法寻人中;他希望以后仍能继续从事电影工作,如果台湾有人找他拍戏,崔林十分愿意到台湾。
李滨长得个头较小,但戏味十足,十分随和但有自己看法,他表示自己没有崇拜的偶像,也无所谓自己是否成为偶像,所以只要大家喜欢他的电影作品就心满意足了。(森 甄宝琳)
影片中繁华忙乱的北京城、快节奏的音乐,衬托着一个乡下的小伙子“阿贵”,他纯朴、善良、有点儿木讷,从农村来到北京打工,找到了一份骑自行车送快递,每单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从此阿贵就骑着自行车在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可是“城市”总与他格格不入。首先导演让他看见了一个不断换衣服的漂亮美眉,让他见识到什么是“城里人”;然后让他在都市四处受气,见识下什么是“城里人”的气派,再把他放到大酒店的门口,让他“感受生活”,不停转动的酒店大门代表着高速的都市生活,及先进的物质文明,跟着转门彷徨旋转的阿贵,却代表着外来者对生活的不知所措的茫然!阿贵好不容易进入了酒店却如同呆儿般被招呼去洗了个“文明澡”,谁不知这“澡”却洗错了,不但要找的“张先生”没找到,还要被迫交纳洗澡费,阿贵无助地喊着“我不是来洗澡的”“是你们让我洗的”——一个不清楚城市生活“金钱”法则的阿贵,再次显现出他与城市的不协调,他想逃可以说他是想逃离这一片令人窒息,与自己格格不入、梦魇般的土地,这里有太多的另人费解!受尽凌辱的阿贵终于在经理的“施舍”下免费离开了酒店,可是厄运再次降临,他唯一的财产——单车,被盗了,他不知所措的四处寻找,影片中的阿贵象盲头苍蝇般奔跑于茫茫的车海中,配以彷徨失落的慢节奏的萨士风音乐,成分的表达出人在丢失“希望”(单车是阿贵在城里赖以生活的工具,也是唯一的财产、相依为命的“亲人”,单车是阿贵的唯一希望。)后的无助、焦虑与惊惶!——这就是城市的现实——残酷的生活再次使阿贵陷入悲哀!最后演员看着丢车现场那空余的车锁链,眼中溢满了旋而不滴的眼泪,无一不足以震人肺腑,这正是下层人民深度绝望、无奈的表现。
车丢了,工作没了阿贵唯一的期望是找回单车,也找回希望,在寻车的过程中他遇上了阿建。阿建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的中学生,与阿贵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城里人,他的爸爸总是宠着他继母带来的妹妹以至于从未兑现过给他买单车的承诺。义愤之下他偷了家里500块钱,去旧货市场买了一辆单车,对阿建说来,单车也不仅是单车,它是 “本来就该他的东西”,是他的尊严,不想单车却是阿贵丢失的那辆。阿贵发现后,他去偷回来,阿建抢回来;阿贵再要回去,阿健再追打着要抢回来,两人就为了在这循环往复中纠缠,一个要回“希望”,一个要回“尊严”,在最后一次的抢夺中,阿贵哭了, 他拼命的抓住他的车,撕心裂肺的呼号着。这一声又一声的喊叫,可以说是对不公世道的发泄,也可以说是绝望中自我保卫的发作,现实已经把这下层的打工仔,逼得兽性毕露了,阿贵的嘶喊震惊了阿建和他的朋友,制止了他们的继续抢夺,似乎从他们的灵魂深处唤醒了他们的良知。阿贵这样的喊叫,让人感觉他将要失去的不是一辆自行车, 17岁的阿建承受不住这样的喊而是他的身体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叫,可是单车也是他身体里最重要的东西,他也不能放手,他们只得让步,“不给车可以,还钱吧!500没有,400也行,实在不行300也忍了呢!”可在阿贵看来单车“这本来就是我的,我已经付过钱了”,但在阿建看来“我也付过钱了”,他们终于达成协议:一个人用一天!这个在成人看来荒谬的事情,在他们之间却似乎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是身处下层社会两个17岁人执著,是对生活最无奈的抉择,但是也善良的。
单车把两个17岁联系到一起,阿建伸出手与阿贵主动的那一“握”,更是意味深长,两个下层的年轻人,在各自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屈服在世上最不合理的“约定”下,承受着最不公平的待遇,这一握手可以说是这两个深受命运迫害 17岁之间为同病相怜结成的友谊,悲惨的现实使“敌人”变成了“朋友”!
命运似乎把他们紧密栓连,最后阿健,用砖头拍倒那个抢走他女朋友的“金毛”。回来报仇的人们把他和阿贵毒打一顿,连单车也被无情的砸烂。在影片的结尾,阿桂扛着残破的单车,孤身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最后湮没在茫茫的车海中,孤独的身影、残破的单车象征着他——一个外来的下层打工仔,永远也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中。来的时候他拥有了“希望”(单车),现在“希望”被打破了,自然人也无法生存——这就是下层人的悲哀,注定被压迫、被残害!
影片在揭露下层人悲哀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年轻人的最明显的特征:冲动和迷茫,成长的挫折和错误,使人迷茫失去理智,进而产生冲动,影片所有的人物和矛盾都围绕这样一个单车两个17岁的年轻人展开。单车是他们共同的迷茫,使他们产生一致的冲动,最后同时表现出现代社会现实压迫下年轻一族的本质特征。因为单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可以帮助影片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而后人物的对话,行为也都非常的真实,影片中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都是通过真实的动作,最朴素的表情,朴素到连一点表演的雕饰都不存在,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影片好,不是胜在演技,而是胜在自然真实!
感二:
多年前,曾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有这种说法,流行开始渐渐疏远我。这个说法流行了多年,源自于一部电视剧和一首流行歌的流传,那是《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的雨季》。那些充满年轻活力的少男少女,在方寸大小的电视荧屏上吸引住成千上万的大人与孩子的目光。年轻俊美的“小”帅哥林志颖在华美舞群的陪衬下,在人工的大雨滂沱中随着青春的节奏舞动着。时光流逝,那些青春的脸庞已不再年轻,“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的这种说法也已被尘封在人们流光年华的记忆中。
单车,其实就是自行车。我国是自行车大国,所以自行车对于国人而言并非代步工具那么简单。有些时候,对某些人来说,自行车可就承载着太多了。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有时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像郭连贵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孩子来说,他现有的生活稳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都附在他那辆银色的自行车。
将十七岁和单车这两样东西联系起来,预示着影片并非是像《蓝色大门》那种清纯美好的青春片。单车是我国南方广东一带的口音叫法,影片的故事却是发
生在首都北京。片名这种显眼的不和谐,让影片从一开始就带给你不好的感示。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郭连贵与小健两个同处于十七岁芳华的男孩子,因为一辆银色的自行车而被扭在一起,展现了郭连贵失车、找车从而遇上小健的一系列事件。影片的结尾终于让两个年轻孩子所代表着的两种截然迥异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交汇,给观看影片的人们淡淡地留下了一个问号。
我们就像影片中的两位主角郭连贵和小健一样,都曾经有过那亮丽的年华,在那年华消逝之际,我们都没有起伸手挽留,直到过了多年以后才会回首想起那段生活。在此时,我们通常会因为每一个事件或事物才会去翻看尘封的记忆。影片就像我们随手触及,让我们可以轻松时光倒流的神奇事物。我们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走回年少的过去,轻轻抚去覆在记忆上面那一层薄薄的尘灰,然后再慢慢打开似乎已经泛黄的记忆相册。
翻阅之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以往的自己身上找到更多与小健相似点,而与郭连贵对照却发现,郭连贵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无法靠近。回到现在长大的我们,却对郭连贵又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理解他。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长大的缘故吧。
同一辆自行车,那辆银色的自行车,对于小健,那只是可有可无的虚荣附属品。甚至因为那莫名奇妙的虚荣,让悄悄靠近自己的女生又转过头去投向另一种虚荣的怀抱。而对于郭连贵而言,那是他满足生活最低的依赖,甚至是他整个生活的支点。在影片中我们看见郭连贵骑上自行车欢快地在北京大街小巷穿行,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全部寄托于那辆自行车上,那辆银色的自行车。当自行车被偷去之后,郭连贵的脸上再没有欢快的笑容,他拼命的找,他不是在找自行车,而是在找他的生活。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看见小健失去车的那种歇斯底里,那是对失去虚荣的极端体现。
或许可能使我说重了,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对自己正在追求的或者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没有一个清晰而确切的概念。在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去追逐本应不该在半空中漂浮的红丝巾一样。只是拼命地奔跑,至于自己为什么奔跑,在追逐什么东西,或许连自己都不是很了解。
虽然影片开头那一段对话,让我开始嗅出影片的一丝黑色幽默。然而对着郭连贵,我那僵硬的嘴角实在无法牵动一丝。这个饰演郭连贵的演员实在是影片的亮点。如果不看背景资料,我还以为是从农村里找的本色演员。他精准把握着郭连贵这个角色的特征,可以说他每一次出现都让我相信他就是郭连贵。
影片中的女角倒是符号化,代表着两个孩子所向往的生活。看完影片,我居然连她们的名字都不记得。要不是演员现在的“名声在外”,我几乎要忘却在影片中还有这两个女配角,戏份少得可怜。看完影片,让人记住演员的名字,而非饰演角色的名字。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做演员的缺失,话扯远了,不说了。
相比较而言,周迅饰演的角色倒是有一点符号化的真义。她第一次出现在郭连贵眼里,那可是在符号化不过了。她代表着郭连贵所奢望的生活,郭连贵只是在欣赏她的美好生活。当她近距离出现的时候,她那一身大红的衣服,她那如血一般刺眼的口红,这一切都让我感觉不自在,隐隐觉得她的不真实。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安排她这种形象,以此来暗示郭连贵瞻望的那种生活泡沫也有破灭的时候。因此,郭连贵更为珍惜他现有的生活支点——那辆银色的自行车。而高圆圆饰演的小健女同学,平白无味,在小健丢车之后那一次转向实在是毫无征兆,出乎我对影片剧情的计划展望。
说到影片剧情的曲折,感觉影片的编导们有点为曲折而曲折,这让我有些不适。不过幸好,影片在这一点没有太为过火,尺度把握得很好。影片的配乐做得很用心,并没有以往国产影片的那种“拿来主义”的通病。少而精,而且出现得总是恰到好处,这也算是影片的另一亮点。
前面说到影片隐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味,我不知道影片的编导们是不是避重就轻,故意为之。影片中对社会现象的透视、剖析笔调不是十分尖刻、一针见血。自从郭连贵像一头瞎了眼睛的芒蜂一般,给逼入北京那些绕弯打结的胡同之后,就像暗喻着他被现实的生活给无情地一步一步逼近,直到将他逼入那个胡同的死角。打个比方,就像医生原来打算做手术,到了手术台前却只是将患者的皮
肤划开,半睁着眼睛看了一眼,然后吩咐护士缝合,这个手术就这么简单完结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在影片中,北京显得那么真实,虽然我还没有去过。影片中的北京并没有茫然消失在那熙来攘往的匆匆人流与车流中,那些纳入摄影机北京的大街小巷是那样的真实的。影片的画面虽然也像时下青春片流行那样的明亮,却比其他的青春片有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十七岁的单车》,同样是青春,却是如此苦涩的青春。侧首观看影片的过程,我似乎一直含着一枚苦果,然后随着影片去翻阅我的芳华岁月。十七岁——在这个年龄每个人也许都有一辆银色的自行车,骑上它,然后拼命的蹬着它,你在追逐着什么?为什么追逐?在影片的结尾,郭连贵拥有它却等于失去它,他该怎么办?如果是你,你又该怎么办呢? 也许,也许你我依然在那一片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却失去了十七岁时的一往直前,而是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回头,也许我们,也许我们该……
感三:
最早看这部电影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记不清是高几的时候了。虽然电影的情节很简单,但我却被这简单的情节深深地吸引啦。
首先是那位不知从祖国的何处来京打工的少年,可能是有着和他一样的在他乡打工的经历吧对他是又同情又恨,同情的是他背井离乡的辛苦和辛酸,恨的是他由于贫穷和年少的无知。
再者是那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少年,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皇城根下的孩子,却没沾得一丁点的皇气,也许是命运对他的捉弄,让他生在一个下层的人家,家庭的窘迫没有让他失掉京城人特有的傲气,这仅有的身份让他盲目的觉得应该与众不同,也就导致了影片故事的发生。
命运弄人,一辆山地车把两个少年在他们人生的那个阶段联系在了一起,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十七岁的青春年华,不同的是一个要通过这辆车在京城生计,一个要通过这辆车找到他的„社会位置‟。年轻意味着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年轻意味着要为这一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付出代价,这是属于他们的人生阶段,但我觉得这一阶段对于谈们来说是太过灰色的!活生生的!
故事是通过少年的生活发展的,但这少年的生活却有影射当今社会的真实!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弱肉强食,电影中出现的北京人形象代表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和强者,电影中出现的小保姆小卖铺男子包括男主角之一代表着那些不断涌进城市,辛苦的奔波,希望通过时间去改变一切的新北京人。
我觉得王小帅导演是个很有生活的导演,他应该经历过两位男主人公的经历,影片场景一(自行车事件被发现,男主角之一与父亲争吵,那种少年的叛逆和无奈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的。。。肤浅的扯了几句看过这部电影的想法,希望偶然间看到的朋友包涵,希望像这样有生活的电影多出几部
感四:
昨天看了一部很老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虽然没有看完,里面的情节却是让人甚为慨叹,那个时代,那个空间,让人感到窒息,也让人感到无奈。
十七岁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洒落自己的快乐笑声,在朋友间放肆地聊着天南海北,在街上和死党胡吃海喝,在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母的照顾……现在低头细细回想属于自己的十七岁,不由得眉目舒展,嘴角含笑,多么无忧无虑的年龄啊,正值灿烂年华,在那年华消逝之际,我们都没有起伸手挽留,直到过了多年以后才会回首想起那段生活。在此时,我们通常会因为每一个事件或事物才会去翻看尘封的记忆。影片就像我们随手触及,让我们可以轻松时光倒流的神奇事物。我们泡上一杯花茶,在夕阳的余晖中细细回忆年少的过去,轻轻抚去覆在记忆上面那一层薄薄的尘灰,然后再慢慢打开似乎已经不复存在的记忆画面
片子里的郭连贵,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打工的小伙子,在一家速递公司找到了一份送快递活计,骑着公司发的自行车,开始满北京城地跑,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就在自行车将要属于自己的时候,却发现自行车已经丢了,影片里的郭连贵踏上了寻找自行车的路程,影片的结尾终于让两个年轻孩子所代表着的两种截然迥异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交汇,这让我的心从一开始提起来就再没有放下过。
同一辆自行车,对于小健,是虚荣的实体化。而对于郭连贵而言,是他赖以生存的工具,甚至是他整个生活的支点。在影片中我们看见郭连贵骑上自行车欢快地穿行在北京大街小巷,脸上满是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当自行车被偷去之后,郭连贵的脸上再没有欢快的笑容,他拼命的寻找,他不光是在找自行车,而是在找他的生活。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看见小健失去车后的那种歇斯底里,那是对失去虚荣的极端体现。
一系列故事的发展,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却又在我的认识之外,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反省,城乡的差别产生了歧视,权力的高低影响了价值观,让我不得不说一句无用的话:“这个社会,是金玉其外的最佳诠释。”
农村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是单纯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单纯,造就了他们单纯的本性,忽略了社会的负面,也忽略了人心的距离;城市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复杂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复杂,让他们在看到了现实的一面后,学会了权衡利弊,学会了攀比和虚荣。
感五:
《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是一位农村少年和城市少年因同一辆山地车而展开的各自命运。农村少年纯朴勤劳,只有这辆山地车是他所有希望,少年靠它每日送信。城市少年因为恋爱等等缘故也渴望一辆山地车,但家庭又满足不了他的愿望,于是他偷了家里钱从二手市场买了这车,想练车技。最后城市少年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渴望,将车送还农村少年,城市少年大受打击无奈地坐在墙边,而农村少年则扛着已经坏了的山地车沿着大街走向自己工作的地方。
本片中虽也有少年的一些阳光之处,但远不够,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短暂的利益而大打出手。在这些少年的生活中也无太多光明,种种不幸都进入了这些少年的世界。难道年轻时的生活就是这样吗?难道青春就这样被消磨了?
少年烦恼多多,然而除了打架难道没有别的解决方法吗?看完片子,我真感到十分茫然。大概我与他们亦是同龄人,所以对一些问题心中不知如何去想好
第五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没有想到这学期的选修课能选到《影视文学欣赏》;也没有想到我们所观看的影片竟是“国产”的,而非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国外商业大片;更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们一致认为作为作业写点评与观后感的必来自于李安三部曲之一时,结果却冒出来青年新锐派代表人物王小帅导演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一部关于成长、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的故事。
不过万幸的是,没有选择影片《霸王别姬》。因为面对9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最具表现力的剧情、爱情、战争兼同性类的“史诗”巨制,面对野路子出身的张国荣,任何学院非学院派的都会显得如此单薄,任何评述都会显得如此的苍白——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暂且不谈段小楼与程蝶衣的爱恨情仇,我们将目光投向十七岁的风风雨雨,回顾人生的朦胧岁月,眼前的便又是另一番风景。每个人都要经历十七岁的雨季,每个人都会有十七岁式的单纯与梦想。
郭连贵也不例外,带着那份期待,带着那份向往,他离开农村,第一次来到一个大城市——北京,在他看来,这就是梦起飞的地方,这就是他追逐梦想的地方,因为,他的初衷并非雄心勃勃,并非得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并非得要闯荡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他的开始,只需要一辆银色变速越野车,骑着它,在那座陌生的城市,没天没夜的穿梭,不停的加速,加速,穿透北京的大街小巷,做一个“新时代的骆驼祥子”,仅此而已。每一次快递,只为那么轻轻的一横与一竖,因为他坚信,时间不会太长,那辆连他哥都爱不释手的变速车,就会成为他的囊中之物。然而爱情呢?他要的爱情,只需要透过墙缝那短暂的凝视,只需要累的满头大汗后的短暂回眸:红色的高跟鞋,红色的长裙,留在记忆里的是有如神仙般的幻影,转眼即逝。来到北京,别无所求,就像连贵的哥哥所说的那样,等到哪一天有钱了“天天喝糖水,红糖水,一天三顿得吃排骨面“,似乎这样的青春注定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度过。
小坚,同样是青春年少,同样的贫困出身,但是他的大背景是北京,他是北京人,拥有大城市人应有的光环,在市属中学就读,身边的同学自然言语间也透露出北京人的特质,但是,小坚贫穷的家庭背景让他不得已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才能真正融入到那帮哥们中去。对单车的狂热喜爱,迫使他偷了父母辛
辛苦苦存下的唯一的积蓄,他再也容忍不了父母的再三“欺骗“,骗着他说下次,因为没有想到小妹考上了重点中学,钱还是要留给妹妹读书用的。于是,他爸再次承诺,下次等到发工资第一件事就是买车,不管不顾下个月一家四口如何过活。而小坚早已习惯了回家后将偷钱买来的二手变速车藏起来。用几块木板与一张破席子,就能稳住一颗慌乱的心,也许,小坚理解 的青春,就是应该在炫耀中成长。有了酷炫的单车,就会拥有爱情,因为潇潇说过“你的车挺好的”,车没了,换来的只会是潇潇新男友的一句“车不错”。我想,经过这些以后,面对任何天真的爱情,小坚都不会再次相信----爱情,没有了物质,没有了别人的崇拜,俨然成为不了爱情。爱情的失去,伴随的还有曾经令人羡慕的幸福。这让我想到了威尔史密斯在《当幸福来敲门》中和扮演的克里斯加德纳,“我生活的一部分叫做搭公车”,“我生活的一部分叫做冒傻气” “我生活现在的这部分叫做疲于奔命。”正是由于事业的不顺,生活的穷困潦倒才使老婆离家,才使婚姻破裂。如果现在你给不了心爱的人想要的,那么曾经的一切都将是一张白纸,毫无意义可言。
得到与失去的冲突,致使连贵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社会规则,就像去送快递结果被人家莫名其妙的脱光衣服洗了个澡一样,“是你们让我洗的澡,又不是我要洗澡,是你们一进去就把我的衣服脱光了”,我为什么要交钱?作为飞达快递“派发出去”的“骆驼祥子”,辛辛苦苦干了将近一个月,就在他满心欢喜按照自己的日子应该到算账的时候时,会计却来了一句“你算的正好有什么用啊”,这就像一颗落地的手雷,让贵防不慎防。社会规则,估计就算花费整个青春都无法理解的社会规则,使得连贵不得不用最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找经理评理去。结果,经理却果真给了拗得不行的连贵一次找回自行车的机会。
这个社会残忍地给了连贵一记耳光:孤独与无助,偌大的城市,何年何月才能找回曾经爱不释手的单车,曾经视若生命的单车。连贵带着他的稚嫩果敢与坚定,开始了他的旅程。他绝对不会想到,他这一暗自澎湃的激情在遭遇真正的社会青年时,尽被消磨殆尽。小坚因为情敌而被打,连贵也难逃厄运。一个骑着单车狂颠,一个卯足劲的奔跑。冲动和理智永远不会亲如一家。
他们用了简单的方法解决因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所有问题,什么是错什么又是对,混乱无序的生活节奏冲昏了原本就肆无忌惮的少年的头脑。影片结尾给
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途径,小坚与连贵选择了一人拥有单车一天。每天的准时交换,每天双方送出与接手单车的动作,每天见面时短暂的客套与寒暄,不就是摆脱彷徨与困惑,走向成熟的有力见证吗!
应属青春的美好时光,不应该被残酷与冷漠占据,更不应该夹杂着残余的烟蒂并以此为结局。但是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呢,现实依旧残酷。写到这,我尽也看到了似曾相识散落一地的影子,年少的自己不也有过这样的轻狂与无奈吗!我想,唯有对爱情的矢志不渝与对信念的坚定不移,才能让我们迈过青春的步伐,真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