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科学与工程系领导赴肃南县慰问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领导赴肃南县慰问
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
7月以来,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大学生深入肃南县境地,广泛开展了以“关注农牧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 “手拉手”义务支教和肃南县“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状况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7月28日,生命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芬琴教授、党总支田建良书记深入肃南县县城、牧区,亲切慰问了河西学院赴肃南县“手拉手”义务支教社会实践小分队和“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状况调查小分队的师生们,并与肃南县团委、农牧局、当地村委会和农牧民进行了会谈。他们感谢当地政府部门,给实践队的帮助和支持,并调研了两个小分队开展的社会实践情况。
在实地调研了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大学生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后,张主任动情地对所有大学生说,很高兴看到同学们能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克服交通和生活条件的不便,以饱满的精神,深入开展服务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农牧区工作经验,关心当地“农牧民留守儿童”,参加农村劳动,并围绕肃南县“退牧还草”工程,深入调研,提出合理建议,为肃南县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大学生应有的作用。她还说,大学生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多思考。怎样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多长本领?农村工作经验如何影响今后工作学习?她最后说,希望同学们要好好锻炼,努力学习,勇担强国使命;要学好、用好农村工作经验,并把这些宝贵经验带到今后学习工作中去;学好知识,为农村造福。
随后,田建良书记对赴肃南开展志愿服务的老师和同学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清此次赴肃南开展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责任,把这次任务当成是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次历练、一种挑战,把握机遇,磨练意志,修炼品格;二是希望大家不辜负各级党团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充分展示河西学院青年学子不畏艰险、不惧困苦、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让河西学子的精神风貌在肃南遍地闪光。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2008年8月3日
第二篇: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大学生在肃南县农牧区开展“手拉手”义务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建设|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 挑战杯| 阳光心理| 团学刊物| 就业创业| 网上团校|学院群英榜|共团学动态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大学生在肃南县农牧区开展“手拉手”义务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院团委作者:王春晖时间:2008-7-30发布文章数 522 篇 108 篇
篇
篇
篇
篇
篇
篇
1人
675470次
31634人
人
1262篇
篇7月以来,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大学生深入肃南县境地,广泛开展了以“关注农牧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 “手拉手”义务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取得丰硕成果。作为学院2008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校级重点团队,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大学生赴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手拉手”义务支教小分队开展了为期15天的社会调查及支教服务活动。7月13日至7月28日,全队一行六人在王春晖老师的带领下,走访肃南县教育局、妇联、团委、县劳动保障局等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当地农牧民留守儿童情况并获取具体数据进行深入研究;走进农牧民留守儿童问题典型的乡村---肃南县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后的首个“生态移民定居点”康乐乡榆木庄村,切身体验他们的生活,通过集中与分散支教的方式,在当地村委会及群众的支持下重点进行农牧民“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健康及思想状况的辅导,出色达到预期目的。同时支教小分队成员还代表全系师生向榆木庄村委会及贫困儿童家庭捐赠了衣物、书籍、文教用具及其它生活用品。在活动中,他们通过为留守儿童庆祝生日,慰问贫困留守儿童家庭,以此来帮助当地儿童树立远大理
想,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也更加理解外出父母的艰辛。支教队成员都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为
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送去社会的关心和问候,希望以此活动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尤其是农
牧区留守儿童的成长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 : : 219.246.9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