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伟大的悲剧讲课用
《伟大的悲剧》
崇文中学李娜
【教学目标】
1. 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2.品味文中的细节,深刻体会“伟大”与“悲剧”的内涵。
3.透过这个悲剧,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预习学案
第一关:你会读了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注出生字、生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认读生字理解生词,如有不会的,提出来。(注意标出四自词语)
拽()癫狂()噬()羸()弱凛冽()()步履()告罄()销蚀()()角()逐忧心忡忡()毋宁()
第二关:你了解了吗?
1、关于南极,你了解多少?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南极气候非常为恶劣,科学家曾测得-88.3℃的平均最低气温。(酷寒)南极也是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
2.背景资料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可就在这个时候,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3.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作家,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十多岁即开始写作,早期创作推崇唯美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毕生成为和平主义者,流亡国处,从事和平运动。他写过许多名人传记,如《三大师》《罗曼·罗兰》等。他的传记小说能抓住历史人物性格进行再创造,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他的中、短篇小说成就独特,小说集《混乱的感觉》为他赢得国际声誉。《看不见的收藏》《家庭女教师》等都是我国读者熟悉的名篇。他善于探索人物内心世界,擅长刻画人物痛苦的感情历程,在细腻的心理分析方面显出其高超才能。1942年正当纳粹恐怖弥漫之际,他绝望了,携妻子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服毒自杀。
第三关:整体感知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吗?(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
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令我的《伟大的悲剧》
探究学案
一、预习反馈
二、研读文本
1.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结合具体的情节、语句,找出文中的悲剧因素。
2、“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罗曼罗兰
文中那些情节或语句体现了这一悲剧中的“伟大”。而这些“伟大”又折射出人物心灵怎样的品质呢?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提示:分析是要结合具体人物、具体情节,并抓好关键的词、句。)
三、拓展延伸
1、课文作者茨威格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这里,我想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者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 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每个人都不免要经历失败的煎熬和痛苦,能谈谈你对失败的看法吗?(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2、作为失败者的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课后延伸
最后的跋涉──斯科特海军上校日记片断
星期一,3月5日,午饭时间。真遗憾,情况在恶化。昨天下午我们遇到一阵斜向刮来的风,持续了35个小时,上午的行军并不太好,只走了35英里,全天走了89英里多。我们喝了杯可可,吃了些有点发硬的肉糜,然后上床睡觉。奥茨的脚的状况依然很差,昨天晚上有一只脚肿得很高,今天上午他只能一瘸一拐地走。和昨晚一样,吃过肉糜喝过茶后我们开始行军——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假装很喜欢吃肉糜。上午有一段路面状况稍好一些,我们走了5小时,雪橇翻了两次,我们徒步拖运,走了55英里,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低温,而低温对威尔逊的影响最大,这主要是因为他总是牺牲自己的体温去为奥茨暖脚。我们无法互相帮助,每个人能照顾好自己就已经算不错了。我们所有人在帐篷里时总是十分振奋的,以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生命中从未遇到过的长时间的拖运工作,但的确是太困难了,我们感觉进展十分缓慢。
星期三,3月7日,情况还在变坏。今天上午奥茨的一只脚非常不好,他非常勇敢,我们在谈论着一起回到家时该做些什么。
昨天我们只行进了65英里。今天上午我们用了4个小时只走了4英里多路程,我们现在距补给点还有16英里。如果在那里只有正常数量的补给品,而路况继续像目前这样,那我们可能会到达下一个补给站(胡珀山脉,72英里),但不能抵达囤仓补给站。我们迫切希望狗拉雪橇分队已经到了胡珀山脉,那样的话我们可能会闯过难关。如果油料继续缺乏下去,我们的希望就很渺茫了,考虑到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繁重体力劳动,我们的状态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只是可怜的奥茨正面临步步逼近的危机。我们现在只有好好地吃到食物才能维持行进。今天上午没有风。阳光明媚,石标堆清晰可见。
星期六,3月10日,每况愈下。奥茨的脚更糟了。他士气低落,肯定已经知道自己挺不过去了。他问威尔逊今天上午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参加行军。比尔当然只能说不知道。从事实出发,他真的没有机会了。如果他现在垮下去我们离开了他,我真怀疑我们是否能渡过难关。天气状况恶劣,我们的各种装备敷上了越来越多的冰,很难处理……
今天早上吃早饭时,一片寂静,但当我们拔营出发时从西北偏北的方向刮来了风,风力迅速上升。行进了半个小时之后,我们谁都无法继续在这样的状况下坚持下去了,我们被迫扎营,在风雪激荡的营地中度过一天中其余的时光。
星期日,3月11日。蒂图斯·奥茨已非常接近他生命的终点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一点。只有上帝知道我们或者是他该做些什么。早饭后,我们讨论了目前的情况。他是一个勇敢的家伙,清楚目前的处境,但他事实上是在向我们征询意见。除了敦促他尽可能向前行进外我们别的什么都不能说。讨论得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实际上是我命令由威尔逊掌控终结我们困境的方式,这样我们中的任何人都可以知道在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之时该怎样去做。我们把所有药品都搜罗了出来。共有30片鸦片药片,给奥茨留了一支吗啡,这就是我们故事的悲剧性的一面。
星期一,3月12日。我们昨天完成了69英里,仍低于我们所必须完成的平均数。情况基本上还是老样子。奥茨的手现在和脚一样不听使唤了。今天上午我们在4小时20分钟的时间里行进了4英里,我们希望下午能完成3英里,但我怀疑我们是否能做到这一点。路况还是不好,天寒地冻,我们的身体状况逐步下降。上帝帮帮我们吧,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风在后面助我们一臂之力了。却随时可能刮来迎面的风。
星期五,3月16日,以及星期六,3月17日。前天午饭时,可怜的蒂图斯·奥茨说他无法再继续前进了,他建议我们把他留在他的睡袋里。我们不能那么做,我们劝说他坚持下去,继续下午的行军。尽管他真的不行了,但仍然挣扎着与我们一起又走了几英里。晚上时,他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我们知道终了之时到来了。
这一切应该会被发现的,我希望能把这些事实记录下来。奥茨在他的最后时刻想起了他的母亲,但也立即又很自豪地想到,他的骑兵团将因他迎接死亡的无畏方式而引以为荣。我们能够体验得到他的英勇无畏。他数星期以来毫无抱怨地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在最后时刻还能够并且愿意主动谈起户外的一些科目。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没有——也不会——放弃希望。他是英勇之魂。这就是终结。前天晚上在入睡时,他希望自己就此不要再醒来,但昨天早上他醒来了。外面还刮着暴风雪。他说:“我只是到外面去一下,也许要过一会才回来。”他出去了,进入了茫茫暴风雪中,我们从此再未见到他。
利用这个机会,我要说,我们一直都在支持着我们患病的同伴直到最后。埃德加·埃文斯在我们食物极端缺乏之时没有知觉地倒下了,仁慈的上帝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带走了他,而他的离去客观上满足了我们这些仍存活着的人的安全需要。他是自然而然地死去的,直到死
后两个小时我们才离开他。我们知道,可怜的奥茨现在正走向他的死亡之路,尽管我们尽力劝说他不要这样做,但我们明白,这是一个勇敢的人和一个英国绅士的英勇之举。我们都希望自己也能以相似的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去迎接末日的到来,并且我们确信,终了之时已经不远了。
我只能在午饭或其他偶尔的间歇时写日记。白天已是零下40度,奇寒。我的伙伴们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但我们所有人都处于严重冻伤的边缘,尽管我们不断地谈论着闯过难关,但我想在心里其实没有一个真的相信这一点了。
我们把经纬仪、一架相机和奥茨的睡袋留在了这里。应威尔逊的特别请求,带上了日记和地质标本,这样别的人就可以在我们身边和雪橇上找到它们。
星期天,3月18日。今天午饭时,我们距补给站还有21英里,昨天,迎面而来的风和漂流的雪更多了,只好停止行军,风向是西北,风力4级,气温零下35度,人类是无法面对这种境况的,我们几乎已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我的右脚和几乎所有的脚趾都已不听使唤了——而就在两天前我还为自己拥有我们当中最好的一双脚而自豪,鲍尔斯的状况现在最好,但毕竟已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其他人对于闯过这一关仍然充满了信心——或者只是装成这个样子的——我不知道。我们的油灯的贮油器中还剩下最后半罐油,我们的酒精也只剩下了一点点。现在风很平和,也许对我们略有帮助。
星期一,3月19日上午。昨天费了很大力气扎好营,特别冷。直到吃了晚饭后才好些。晚饭是冷的肉糜、饼干和用酒精煮的半壶可可。随后,我们身体暖和起来,大家都睡得很香。
今天启程时还是一如既往的拖沓缓慢。雪橇滑行得异常艰难。我们现在离补给站155英里,三天内总该可以到达的。这是怎样的一种进程啊,我们只有两天的食物和勉强够一天使用的油料。我们所有人脚的情况都越来越差,威尔逊的最好,我的右脚更糟了,左脚很好。在我们可以吃到热的食物之前根本不可能对脚进行护理。截肢已是我目前所能期望的最好结果了,但是麻烦会不会扩大呢,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天气根本不给我们任何机会,风向是从西北偏北,而今天的温度是零下40度。
星期三,3月21日,星期一晚上时离补给站不到11英里了,昨天又是暴风雪肆虐,只好一整天都被延误着。今天,威尔逊和鲍尔斯将带着渺茫的希望前往补给站寻找油料。
22日和23日。暴风雪依旧狂啸,威尔逊和鲍尔斯无法动身——明天是最后的机会了——油料没了,食物也只剩下一点点——真的是接近末日了。我们决定让一切顺其自然——我们将向补给站进发,自然地死在归途。
星期四,3月29日。自从21号到现在,西南偏西方向的风持续地刮着,我们的油料只够煮两杯茶,20号还剩下两天的食物。每天我们都时刻准备启程出发前往11英里之外的补给站,但帐篷外始终到处是风雪的漩涡。现在,我想,我们已不可能再指望情况好转了,但我们会坚持到最后一刻,不过我们已是越来越虚弱了,当然,末日不远了。
真的很遗憾,但我想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R斯科特
最后补充一条:看在上帝的份上,照顾好我们的家人。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是整体的感受,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点地感受。
第二篇:伟大的悲剧(自己用)
《伟大的悲剧》教案(详案)
茨威格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上关于人类在登山、登月、航海等多方面探险的有关资料图片,相信大家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感受,在自然界,人类永远都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圆睁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上的未知角落,哪里有秘密,哪里就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他们满怀激情地行进在布满荆棘的探险路上,无论成功与失败,那些探险家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今天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悲剧》一文,感受一下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悲壮吧。
二、感知英雄的故事
(先播放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复述课文(要求先按叙事的要素精炼全面地复述故事。
(2)请用一个词语把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和心情表达出来。
(感动、敬佩、仰慕、惊叹、悲伤、难过„„)
三、感触英雄的内心(跳读课文,合作交流)
尖利呼啸的狂风,漫天飞舞的大雪,提前到来的极寒天气,探险南极返回途中长眠在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里的五个英雄。这的确是个悲惨的故事,悲在哪个叫第一名的幸运女神并没有眷顾他们,悲在宝贵的生命肉体的消亡,然而编者告诉我们这是“伟大的悲剧”,难道故事里有种海啸般的力量震撼了能够悲我们的灵魂以洗礼吗?
研讨悲剧伟大之处:生找出最能撼动自己心灵的、体现了英雄的英雄气概、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的细节。深情诵读,并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推选代表在班里共享大家的劳动成果,依次交流。师巡视和大家交流。同学们交流成果设想如下:
第一组:
生:奥茨英雄似的走向死亡一处最伟大。在自己体力不支,可能拖累集体的情况下,把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集体的生存,他毅然决然走向了死亡,这是一种伟大的献身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师:请第一组的同学深情诵读160页“奥茨突然站起身来„„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一段。
生:评价。第一组的代表给大家朗诵了课文,朗读得很好,吐字清晰,略带颤音,可见是带着敬佩悲伤惋惜之情来读课文的)
板书:献身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
第二组:
生:认为剩下的三个人骄傲得死去一处最伟大。在不可战胜的厄运面前,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呼天喊地,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生遭遇到的种种磨难。死亡面前拥有从容和镇定的高贵品质!这是一种伟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
师:生深情诵读后,教师评价,此处读得低沉有力,读出悲壮的意味 板书:从容镇定
第三组:
生:我们组认为,威尔逊至死不忘科学研究这一处很伟大,在离死神之有寸步之遥的时候,居然进行着科学研究,除了一切必须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材料。他们把科学看得重于一切,是热爱科学的体现„„
师:刚才这组同学谈得很全面,尤其是联系了阿基米德临死之前做说的话: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老师认为他们不惧怕死亡的勇气来自他们探求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是一种伟大的探索精神!
板书:探索精神(热爱科学)
第四组
生:我们这一组讨论后发现斯科特带信替人作证一处最伟大。他们很诚实守信用,没有必须替第一名阿蒙森带信作证的义务,却毅然决定去为他们作证。
师:茨威格是个文学大师,他的文字含义深刻,我们揣摩下此处的一些重要语句,从中深入理解下人物的人格魅力吧。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个悲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组员从修辞和感情表达的角度分析了含义,认为此句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痛苦而沮丧的心情。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醉冷酷无情的职责:在这个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是痛苦的,怏怏不乐的,在没有义务必须替人作证的情况下能接受这样的任务,可见他们有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样的行为更突显人格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说明也不是。这只是斯科特他们自己的看法。作者若赞同就不会有这篇深情礼赞,后人若认可,就不会用阿蒙森和斯科特的名字命名南极试验站。
板书:诚实守信!
第五组
生:我们组发现斯科特的坚持记日记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最伟大。他们心里有真爱!
品味语句深刻含义:
但是在这个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左右这些人留下了话。
(在冰天雪地中,那些可以温暖英雄情怀的美好的回忆,以及对祖国亲人朋友的眷恋之情显得多么遥远啊!是无法触及的温暖!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境。)
师:是啊,无情未必真豪杰,他们坚毅刚强的外表下有着浓厚的无私的爱啊!大仲马说过,为祖国而死,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相信促使他们作出伟大壮举的深层动力来自对祖国、朋友亲人无私的爱恋!
板书:无私的爱
品读语段深刻含义,理解作者的写作要旨。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表达了对斯科特的崇敬之情。消亡的是肉体,站起的是精神!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总结: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
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
四、感悟英雄壮举
这一幕伟大的悲剧令我们深深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思考,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哪些启迪呢?胜利和失败究竟该怎样定义 呢?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意见。归纳莫以成败论英雄。
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谈论2008奥运会悲剧人物埃蒙斯。从雅典到北京,最后一枪,同样不可思议的错误。然而埃蒙斯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友好地拥抱中国冠军的大将风度深深折服了中国人。
师:我也想起了20年前的春夏之交,一群洛阳的热血青年组建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他们携带简陋的设备在黄河源头,向世界发出了要漂完黄河全程的豪迈誓言。付出4名洛阳队员英勇牺牲的巨大代价,漂完5464公里的黄河全程,写就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动力黄河漂流探险的辉煌篇章。难道说那牺牲的人不是英雄吗?
五、作业
课后第三题(读斯科特日记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书笔记)。
总结全文:谁能诚实地为对手的成功作证?谁能骄傲地迎接死神的来临?谁能顽强地延续生前的真爱?他——斯科特能!他失败了,但他也成功了,他在地球的极点倒下,又在精神的极点站起。他使人类觉悟:奋斗,是为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不仅仅是为了成功。
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献身精神
英
诚信、真爱伟大探索精神
雄
团队精神
伟大的悲剧
诚信真爱
献身精神 英 伟大探索精神雄 团队精神
第三篇:悲剧效果讲课稿
浅谈亚里士多德悲剧效果 一悲剧定义
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悲剧人物行动的目的在于影响观众的情感和理智。
一般来讲,观众在接受一部悲剧前,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或欣悦、或忧郁、或平和。当一部悲剧开始,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的情绪开始随着剧情的展开而起伏波动。他们对善良人物的苦难遭遇表现出深深的怜悯和同情,而联想到自己也可能遭受同样的苦难时便产生极度的恐惧之情。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悲剧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引起观众的恐惧与怜悯之情。
二恐惧
1定义:可以界定为一种痛苦或恐慌的感觉。2产生原因:恐惧的产生是因为遭受不幸者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由此我们会想象也会有某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即将发生。” 3恐惧和恐怖的区别(1)恐怖
是日常现实中某个个人觉得危险迫近时的那种恐惧。纯粹的恐怖并不能产生悲剧感,纯粹的恐怖不仅不能鼓舞和激励我们,反而让人郁闷而意志消沉。(2)恐惧
悲剧引发的恐惧与实际生活中的恐惧是有所不同的。它是在对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审美观照中产生的恐惧,这种不可知的力量以玄妙不可解而又必然不可避免的方式在操纵着人类的命运。
《约伯记》中以利法所说的那种恐惧:
“在思念夜中异象之间,世人沉睡的时候,恐惧、战兢,临到我身,使我百骨打战。有灵从我面前经过,我身上的毫毛直立。那灵停住,我却不能辨其形状”。“我却不能辨其形状”,正是悲剧恐惧的本质。(举俄例,在俄狄浦斯的悲剧中,他的命运早已被众神所决定,他的反抗最终走向失败,俄为逃避命运所作的一切努力,却恰恰在不经意间制造了他的悲剧,他的反抗成就了他的毁灭。)是突然见出命运的玄妙莫测和不可改变以及人的无力和渺小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在欣赏一部悲剧时,一方面,我们在命运的摆布下深切感到人是柔弱而微不足道的。无论悲剧人物是怎样善良怎么幸运的一个人,他都被一种既不可理解也无法抗拒的力量,莫名其妙地推向毁灭。这就引起了恐惧。(俄狄浦斯因受神的诅咒,愈是抗争,愈想摆脱命运的控制,愈深陷圈套。永远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当观众认识到就连英雄也无法摆脱命运的羁绊,遭受命运的捉弄时,对人类的悲剧性命运产生出一种恐惧之感,一种对人类反抗命运的自由意志苏醒之后却要面对命运不可战胜的永恒性悖谬的恐惧之感)。另一方面,我们在人对命运的斗争中又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感觉到人的伟大和崇高。悲剧尽管激起恐惧,但它所激起的恐惧却使我们感到振奋。它唤起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来应付不同寻常的情境。(俄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四处流浪,他力图掌握自己的命运,他是在有意的与命运对抗,在寻找杀害国王,给忒拜王国带来灾难的元凶的过程中,俄更是排除万难,最终找到了答案,尽管这个答案是他不想要的,但他还是勇敢的承担了责任——刺瞎双眼,自我放逐,正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俄提升了自己的力量,人性得到了升华。)我们在理想中或多或少不自觉地把自己与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以及类似的巨人般的人物等同起来,用崇高的力量去斗争,哪怕面对彻底的毁灭或可怕的死亡,也决不屈服。
悲剧通过让人面对困难的任务而唤醒人的价值感。给人充分发挥生命力的余地,在平庸现实世界人很少有这样机会。
所以,悲剧与恐怖的区别就在于它在使观剧都充满恐惧之后,又能令他振奋鼓舞。三怜悯
单是恐惧不足以产生悲剧效果。无论情节多么可怕的悲剧,其中总隐含着一点柔情,总有一点使我们动心的东西,使我们为结局的灾难感到惋惜的东西。这点东西就构成一般所说悲剧中的“怜悯”
1定义: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怜悯”是“同情”的一部分,指主体具有和受难者同样痛苦的感觉、情绪和感情。
2产生原因: “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
3成分:那么,构成怜悯这种感情的,究竟有些什么成分呢?首先,怜悯当中有主体对于怜悯对象的爱或同情的成分。我们决不会怜悯我们所恨的人。其次,怜悯还有一个基本成分是惋惜的感觉。值得怜悯的对象不是处于苦难之中,就是表露出某种弱点或者缺陷,显得脆弱、娇嫩而且无依无靠。
举例:奥瑟罗在刺死自己之前向威尼斯派来的使者们说:(P81 心)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在奥瑟罗心中充满了痛悔和惋惜。在我们的同情当中也是如此,我们也感到深深惋惜,而且有意无意地希望事情应当是另一个样子,莎士比亚想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感情,正是怜悯。
而这两种成分,爱和惋惜在怜悯中都总是存在的。4条件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悲剧主人公都会引起我们的怜悯之情呢,怜悯一个对象,往往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行动可以引起观众的怜悯呢?
首先,仇敌杀害仇敌的行动,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之情,因为这样的行动只能让善良、正派人窃喜,甚至讥笑。
其次,双方是非亲属非仇敌的关系,不能引起怜悯之情中,因为只有亲属之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发生的苦难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之情。
四悲剧的生命力感
悲剧在给人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生命力感。对悲剧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还有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那种令人觉得崇高的情感,在悲剧人物的反抗中,我们往往会看到生命的顽强,因此,我们才会觉得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
悲剧不仅仅是使人恐惧、怜悯,更触动了人们灵魂深处的尊严感、价值感,以及生命本能的力量,激发人类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感。
悲剧力图使观众产生怜悯和恐惧,但怜悯和恐惧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它们,使观众的感情升高一层。眼泪、唏嘘、紧张,可以而且应该充溢于演出悲剧的剧场,但是当观众离开剧场走向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不应该继续处于眼泪、唏嘘、紧张之中,他们应该比看戏的时候平静,而这种平静与走进剧场之前的平静相比,感情应该更圣洁一些。有一种自我提升的庄严感,自我完善的崇高感。使他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时多了一些力量。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长久以来喜欢悲剧的原因,这也是悲剧的魅力所在。五“卡塔西斯”
怜悯和恐惧是鉴赏悲剧时的心理特征,是悲剧所达到的效果。而不是悲剧的目的。而谈到悲剧的目的就要涉及到一个词语“卡塔西斯”。
第四篇:《伟大的悲剧》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洛阳市四十四中学齐亚宇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故事。斯科特探险队虽然没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但在他们身上,处处闪耀着人类勇于探索的光辉体现着为祖国和梦想的责任感和尽力而为至死方休的献身精神,以及强烈的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以充满激情的文字描述了探险队员与恶劣天气搏斗的经过和壮烈牺牲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探险队员的钦佩和崇敬之情。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探险活动充满了神秘、刺激和无穷的乐趣,在他们心中探险者都是英雄,因为那是勇敢者的事业,但是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对探险的有关知识接触较少,对探险中所体现的人物精神、人生意义、生命的价值较难深入理解,教师应把握孩子们的好奇心,把这种好奇心转变成求知欲,使他们认识到探险活动并不是一场轻松美丽的旅行,而是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勇气,这是一场有关梦想、责任、诚信、合作甚至献身的艰难跋涉。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还要注意培养其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和快速默读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课前预习将有助于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快速默读课文将十分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学目标:
1.培养快速默读课文的能力,抓住主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整体把握内容。
2.品味文中细节,推敲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文中饱含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客观辩证的看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重、难点:
1. 关注文中动人的细节,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
2. 深入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有很多的疑问,比如:什么是悲剧呀?为什么作者称这个悲剧是伟大的悲剧?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那么你们一定会接着问,老师,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呢?它是怎么毁灭的呢?好,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起开始我们今天的南极之行吧。相信这一路走来,我们的谜底会一点点揭开。
二. 感读课文----细节决定成败
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拽癫狂凛冽吞噬 羸弱 告罄 遗孀销蚀步履
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
闷闷不乐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
念念有词语无伦次精打细算与其……毋宁
2.了解作者茨威格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3.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的发现已经
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故事。
4.读完此文,同学们的眼前展现出了哪些画面?请用描述性的语言说给同学们听。要求:说的时候请用这样的句式:“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
示例: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在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白色雪原上,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那面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诉说着独占鳌头的胜利者的荣耀。
其他画面:
(1)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斯威特五人在追求梦想的路途中历
经千难万险,却发现梦想破灭后那一张张沮丧的脸。
(2)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归途中,刺骨的寒冷吞噬者他们疲
惫不堪的躯体,但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研究。
(3)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同大自然召
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作斗争。
(4)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精神
失常,语无伦次的样子。
(5)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劳伦斯.奥斯为了不拖累他的同伴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6)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的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样坚硬的冰雪荒原。
(7)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斯威特海军上校临死前眼中的温情,他温柔的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和他爱的一切的朋友。
(8)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斯威特海军上校用冻僵的手指给所
爱的一切人写信的的情景,直到笔从手中滑落。
(9)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斯威特海军上校坚决的把“我的妻
子”改成“我的遗孀”时眼中的痛苦和无奈。
(10)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斯威特的妻子读到信时的泪如雨下,但依然骄傲的告诉他们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你的爸爸是个英雄”
(11)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帐篷里英雄们的尸体冻僵在睡袋
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12)读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仿佛看到国王那庄严地一跪表达了对英雄最深的敬意。
教师小结:听完同学们的描绘我仿佛看到了这一幅幅的画面,他们或让人激动
不已,或让人无声叹息,或让人沉默不语,或让人泪流满面,或让人心灵震撼。那么就请爱好绘画的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最感动你的那一幅画面,展示在我们的语文学习天地上。
三. 研读课文----有故事,人生比戏更精彩。
1.找出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或段落,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示例: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荒无人烟的白色雪原”“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呢的眼睛”“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者薄薄的帐篷”等句子描写了南极气候的恶劣,五位探险者在往返途中一直在于这种恶劣天气做着顽强的斗争。
2.面对刺骨寒冷的吞噬,面对燃料的告罄,面对死神威逼,斯科特一行五人是如何选择的,请逐个简述。
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精神失常而死
奥茨不希望拖累他的伙伴,选择了自杀
剩下的三个人死于饥饿和寒冷
3.从以上研读中,你读到了他们身上怎样的人性的光辉?
拥有梦想坚守梦想诚实守信舍己为人团结协作
4.作者除了对五个探险者详细的描写外,还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发出了议论,请找出并说说其作用。
课文最后一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用:文章的主旨句,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四.品读课文----看成败,人生豪迈,只遗憾不能再来
1.课题“伟大的悲剧”悲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又因何而伟大呢?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悲剧体现在:梦想破灭环境恶劣全军覆没
伟大表现在:甘当证人品格高贵永不言弃
启迪:勇于探索献身事业
教师小结:同学们,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科考队攀登夏帮马峰时遭遇雪崩,5人遇难,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山鹰精神的全部内涵“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斯科特他们不是也像一只只山鹰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是为了选择将来谋求高薪的职位,有一部分人是为了选择容易发挥自己才干的领域,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种梦想。我们说第一种选择是自然地,社会没有权利去指责;第二种选择是合理的,人们没有权利去挑剔;不过我还是要说第三种选择是高尚的,是我们特别需要提倡的。
五.悟读课文----读别人的书,走自己的路
1.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有什么新的思考?
示例:我觉得活着真好,有事情做真好,有家可回真好,有朋友在身边真好。
教师小结:据后来的营救人员的考察,他们已经在茫茫冰雪中行走了140天,行程1450公里。然而却死在距大本营只有275公里,大约只有15天的一个“贮藏点”。跋涉千里历尽千难万险却倒在距离生存只有15天行程的地方,亲眼看着一个个情同手足的兄弟的生命的离去,满含着对世界的留恋和对亲人的眷恋多么的震撼人心。同学们,15天,对我们来讲也许只是短短的两个多星期,对南极的他们来讲却意味着生与死,让我们学会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认真周密的去做事,要勇于探索,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敢于为事业献身的勇气。
六.作业布置:
1.假如你想要为这些我们可敬的英雄立一块碑,你会在上面写些什么?请用墓志铭的形式来表达你对这些英雄的敬佩和追思。
示例:
追念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奥茨----
一个毅然的转身,铸就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在难以抗拒的自然面前,你永远是不屈的战士。
2.《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第五篇: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教学重点】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天上最难得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得是叩访南极”。南极一直以她的神秘美丽吸引着人们,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请大家观看,说说你的感受。
这虽然美丽神奇却变幻莫测的南极,回绝这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但在1912年,人类两次踏上南极,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走近这些叩访南极的英雄们,学习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二、预习检测
吞噬(shì)角逐(jué)雪橇(qiāo)癫狂(diān)
˙ ˙ ˙ ˙ 拽(zhuài)悚(sǒng)毋(wú)皑(ái)怏(yàng)
馨(xīn)温馨 赢(yíng)输赢
罄(qìng)告罄 羸(léi)羸弱
磬(qìng)钟磬
■
1、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2、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3、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5、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6、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7、忧心忡忡(chōng):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三、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图文)
(一)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 ★南极之最★
最大高原--------最大冰库--------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四、速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自读默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
2、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点拨、讨论、提问。)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3、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提问。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最后教师介绍斯科特探险队南极探险的整个经过。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4、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时间、人物、地点、结局)
(讨论、提问、归纳:1912年3月,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5、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点明主题)
(讨论明确后齐读最后一段,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悲剧”之“悲”是指“悲哀”还是“悲壮”?
2、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不矛盾。勇士们的肉体悲壮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3、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板书设计)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
作证之悲 诚实守信
死亡之悲 悲剧————————伟大 集体主义
离别之悲 献身事业
世人之悲 给人精神鼓舞 课文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巩固训练
请用“悲在____,而____伟大”的句式,表述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例:“悲在全军覆灭,而冒险精神伟大”、“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实守信的精神伟大”等。
七、拓展延伸
联系各科所学知识及课外阅读积累,展示所学成果。
1、谈谈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伟大的悲剧”式人物或事件及对你的启示。
(抗洪抢险、抗非典等救灾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黄继光等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沉冤三百年;美国“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先后毁于一瞬,宇航员全部罹难等等。)
2、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探险者的故事?
(提示:张骞、玄奘、马可•波罗、麦哲伦、哥伦布、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等。)
八、作业
1、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做书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文中哪些情节、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
3、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教学步骤】
一、研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
文中哪些情节、语句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概括说明。★例如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探险家诚实守信的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敬佩。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科学家为事业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令人心灵震撼。
4、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令人赞叹。
◆例
5、“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6、“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此刻,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舞扬威、洋洋自得。
7、“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执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只能接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8、“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他在离开世界前回忆的美好往事,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
9、“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二思考探究
1、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并大声诵读。
通过直截了当的议论,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的颂扬之情。
例:“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2、作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这五位探险者,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作者给他们作传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三创造阅读,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
2、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你如何评价失败的斯科特? 提示: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失败了,但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他的不懈探索精神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作业 1、2002年7月,英国安妮公主到达南极,纪念斯科特逝世90周年。茫茫冰雪,浩浩雪原。斯科特等人长眠的地方,只有一方矮矮的坟墓,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请你为他设计墓碑并写几句墓志铭。简介墓志铭知识。墓志铭是放在墓里或立在墓前刻有死者生平事迹或颂扬文字的石刻。要求语言简练,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品格特点,寄托刻写者的敬仰和哀思。
2、课外收集有关南极、北极、海洋、太空等探险的资料,制成知识卡片。
3、搜集整理中国南极考察站的资料,了解我国南极考察的成就。
五、课堂总结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英雄们的足迹烙在了南极的土地上,英雄们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的记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探索这个星球的奥秘是会永不停歇的。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愿将来你们中的某些人,也能成为像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等英雄般的人物,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有价值。
六、名言寄语
成功能证实一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小普林尼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
――――何塞•黎萨尔
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埃德慕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