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清形势找准差距主动作为创先进位
主动作为 争先进位
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内有影响的建材装备制造基地、特色鲜明富有魅力文化名市的定位,切实加快“三化”协调发展进程,全力争创中原经济先锋区,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快、二好、三大”的显著特点。
一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进位快
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南阳市0.3个百分点,位居省直管县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出全省、南阳市7.4和5.7个百分点,位居省直管县第2位,位居全省第34位、南阳市第3位,与去年同期位次相比,在全省排位中上升65位、在省直管县中上升1位、在南阳市上升10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全省、南阳市6.7和5.7个百分点,位居省直管县第3位,位居全省第26位、南阳市第1位,与去年同期位次相比,在全省排位中上升65位、在省直管县中上升2位、在南阳市上升10位;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速高出全省、南阳市4.2和0.4个百分点,位居省直管县第5位,位居全省第28位、南阳市第5位,与去年同期位次相比,在全省排位中上升49位、1在南阳市上升5位;税收收入增速高出全省、南阳市22.2和
2.6个百分点,位居省直管县第3位,位居全省第21位、南阳市第4位,与去年同期位次相比,在全省排位中上升36位、在南阳市上升3位;
二好:城乡建设、招商引资成效好
在城市建设上,以“两争一迎”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特色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中心城区建设上,按照绿、洁、畅、亮、美的要求,制定了景观街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规划了正立面粉饰色彩、工艺流程,对城区新华路、北环路、三贤路、南一环、南二环、东一环等城区主干道的临街建筑外墙粉饰、广告招牌统一设置,机关单位全部安装了高标准的光亮设施。在农村集镇建设上,主要公路沿线集中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包括渠首快速通道、邓桑快速通道和南邓路两侧房屋景观改造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25个农村集镇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大,新建道路多,配套设施全。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按照集聚整合、规模发展的模式,将全市3209个自然村整合为153个新型农村社区,有14个试点已全面开工建设。
在招商引资上,围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出台了«邓州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制定了工作机制,完善了工作流程,加大了问责力度,提高了招商质量,拓展了招商渠道,扩大了招商影响力。尤其是上半年新开工和续建的申港纺织、国华新能源汽车等26个超亿元项目,招大引强效应显著,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
三大:项目建设、现代农业、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大
在项目建设上,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的承载平台,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以园区聚项目,以项目促产业,以产业壮规模,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活动为载体,上半年掀起了大项目建设的热潮。7月6日,一次性集中开工16个工业项目,总投资67亿元。举全市之力集中行动,完成了近3000亩土地的收储征收工作,为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产业集聚区新建、续建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已达21个,总投资达到98.5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3个,投资超5亿元项目7个,投资超亿元项目11个。此外,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雪亮集团投资7亿元的电脑横机研发生产基地等建设项目也已经确定入驻邓州。
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以项目农业为抓手,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外向化、科技化、品牌化水平显著提高。第一,农业投入总量持续突破。上半年我市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小麦“一喷三防”和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总计10.6亿元,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抗灾能力,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夏
粮生产实现九连增。第二,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建设,促进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农作物良种,扶持发展乡村植保技术服务站,建成了智能化自动配方系统,推广应用各类先进实用技术,开发种植彩棉、紫薯等新品种。第三,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实行了统一机耕、统一测土配方、统一施肥、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六统一”;新发展了各类专业合作社30家;久友面业和益嘉林业两个产业化集群总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3.76亿元;由南阳新合作万客来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承租建设、经营的万亩科技农业示范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当中。
在民生工程建设上,市中心医院、中医院等重点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强力推进城区学校新建、扩建工程,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同步发展,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利用技能培训、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和鼓励移民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帮助移民发家致富。各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出现了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虽然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态势严峻,“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经济增长压力很大。上半年,全市GDP增速虽然达到了11.5%,但是这个增速是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裕丰复合肥等新增企业去年上半年未纳入核算、农业产值上半年比重偏低等因素推动下实现的较快增长,到三、四季度会自然回落。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同比增长了15.1%,但是低于全省、南阳市0.4和0.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位中下降了54位,经济增长压力很大。
二是产业集聚发展能力不够强。首先,产业特色不明显。企业关联度低,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集中区内的企业还只是数量上的简单汇合,空间上的地理聚集,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园区特色不明显。其次,产业链条过短。多数产业链条过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其三,企业规模偏小。我市虽然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但龙头企业自身的融资实力和创新能力有限,对群体的带动力较弱,与其他中小企业协作关系不紧密,“孤军作战”现象比较普遍。其四,发展后劲不足。多数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等现象。
三是重点城建项目进展不平衡。今年全市确定的重点城建项目中,城区至渠首快速通道、新华路、东一环等城区主要干道的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而湍北新区、“三馆一中心”、邓国春秋园一期、商务中心等工程推进迟缓,影响了全市固定资
产投资的增长。
四是经济发展环境不优化。个别部门仍然存在着全局与局部错位、管理与服务错位现象,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措施不力,服务效果不明显,致使项目审批环节多、周期长,相关手续办理迟缓,个别村组群众阻工扰工现象严重,直接阻碍了项目建设进度。这些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逐一破解,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篇:半年总结找差距 争先进位创佳绩
半年总结找差距 争先进位创佳绩 ——水沟镇召开半年工作总结大会
在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之际,水沟镇召集镇村组三级干部,召开了全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主要是通过总结寻找差距,再添措施创佳绩,为全面完成下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再鼓新干劲。
连日来,全镇干部按照“开展三到、当好三员、认真三帮”的要求,镇村领导和机关同志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自己所包抓的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调研,与农民促膝而坐,商讨什么产业能让农民腰包鼓的更硬朗?同时,10名领导深入各村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督促抓紧时间、加快进度、确保质量、早日完工、投入使用。目前,在瓜果飘香、硕果累累的盛夏时节,水沟镇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合理流转土地1500亩,新建裕华村绿色无公害蔬菜示范园210亩,新建蔬菜日光温室10座,种植蔬菜5500亩次;新增奶牛380头,辛家沟千头养猪场猪舍已扩建完成,生猪出栏200头。畜牧业产值达到2200万元;栽植新品种核桃1510亩,累计栽植新品种核桃面积7100亩。二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10万元,完成了镇砖厂路北段、水孙路、街道东段的排水、硬化和靓化工程;投资1500万元的中心社区两栋80户住宅楼项目已破土动工;投资1120万元的72户廉租房、72户公租房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开标;投资80万元的裕华文体广场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投资180万元的千陇
南线裕华至辛家沟段亮化绿化工程已经全面结束;各村27项办实事项目,已完成18项,占任务的67%。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90万元,占任务74.5%,今年在孙家塬村引进矿泉水生产企业1户,投资240万元建起矿泉水桶装水生产线;吸引宝鸡客户投资100万元在新中村开办了炸石场,已投入运营;投资200万元水沟村引进客商建成新品种核桃示范园;投资500万元的雪山有机蔬菜示范园项目正在建设中;投资260万元的白皮松苗木繁育基地项目洽谈之中。(水沟镇 王红霞)
第三篇:一创双优心得体会: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一创双优心得体会: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一创双优”活动集中教育阶段,市委突出优化干部作风这个重点,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在全市动员大会上通报的30个典型案事例,充分说明了重点抓好优化干部作风的必要性。我们一定要举一反三,认真汲取教训。前几天,中央批复了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更加感到发展的重任及迫切。通过集中教育,在干部素质和作风上有一个新气象、新风尚,在发挥职能作用引领城乡建设、推进中心工作中,积极参与,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实现“二三五”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形势带来新要求、新任务。如果我们不分析形势,不找到问题,就会迷失方向,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面对中原经济区框架下引领和推进濮阳新型城镇化的任务,面对我们的自身条件,我们还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全面分析和沉着应对。具体来说,我们面临着十个方面的形势和问题。一是社会各界对城乡规划作用、地位的认识还不全面,特别是对规划的刚性作用也即法律性认识还不到位,有时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局面。二是对城乡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者之间关系、作用、地位不清晰。三是社会各界对城乡规划的综合性、复杂性、基础性认识不足。城乡规划涉及技术、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凸显了其综合性。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命脉,是建设“龙头”,凸显了其基础性。每项建设项目的背后都有规划在铺垫,规划审批过程的多环节、多流程、多参与性也凸显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复杂性。四是规划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是动态的过程,特别是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跨越发展的时代,因而没有一劳永逸的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必须因时、因事、因策而动。我们还应认识到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框架,上下还有很多缺项,纵横还有很多空隙,特别是我们的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率还很低,还不能适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还不能适应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五是把握大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涉及层面广,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涉及层次多,涉及到技术、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层次。要求我们必须凸显规划的宏观性、政治性,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来,使规划工作理念、思路、举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六是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清醒地认识和思考当前规划工作的特性、要求,转变观念,转变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打破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将引领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作为规划工作的核心任务。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热情服务,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化解矛盾,为市委、市政府和各行各业提供有力规划支撑。七是规划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历史和水平的原因,我们与先进规划单位相比,制度建设还有很大差距,现有制度的操作性还有待提高,制度的约束力、规范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制度对单位个体的规范作用,保护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八是规划管理手段、方式、方法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管理手段与规划工作要求相比,与先进的规划单位相比,与广大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仍然沿用旧有的办公方式、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而没有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行政效率。九是规划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我们的队伍有干劲,听指挥,这非常难能可贵。但是,我们光有满腔的热忱,而没有足够的智慧是远远不行的,是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变化的,因而必须提高规划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力提高规划队伍的专业能力、政治辨别能力、合作干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服务谋事能力等。十是规划精品意识还不够牢固。尽管几年来我们的一些规划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但是规划成果精品,特别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精品还非常稀缺。因而我们必须运用有限资金,在有限行政许可时间内,在较短时间内多出规划精品,装扮我们的城市。
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更好适应面对这样的形势和问题,切实把握好近期规划工作的目标、方向,才能适应建设“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现代复合型城市的需要。有一个总的考虑是:强化一个主题,塑造一个形象,实现六个转变,完善六个规划,强化五项建设,实现四个提升。具体来说,强化规划为民、服务发展这一主题,塑造“阳光、公正、严谨、高效”的规划形象;实现由部门规划向社会规划转变,由空间规划向综合规划转变,由技术规划向政策规划转变,由速度规划向精品规划转变,由管理规划向服务规划转变,由粗放的规划管理向现代的、精细的规划管理转变;完善科学规划、阳光规划、服务规划、效率规划、法治规划、和谐规划。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廉政建设;提升境界、形象、管理水平、队伍素质。力争三到五年时间使城乡规划工作达到全省上游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具体工作中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创新观念,提升境界。创新观念,提升境界,永无止境。说此为虚,说明对“一创双优”活动还没有认识到位,境界的高度决定我们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规划工作者必须具有高远的思想境界。首先,规划是前沿性、引领性的工作,规划工作者必须具有超前的理念和先进的理念。其次,规划工作的政策性、技术性强,涉及内容包罗万象,思想境界不高就难以驾驭工作全局。此外,规划工作者需要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之间进行利益协调,思想不高就难以把握好焦点、热点问题。我们虽然反复强调,将创新观念,提升境界作为推动规划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但是很多方面仍然与先进城市相比存在相当差距。创新观念、提升境界的途径是以“一创双优”活动为载体,进行再学习、再思考、再创新和再实践。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总体要求,采取集中学、自由学、外出学、单位学的学习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自己的含金量。要善于思考,及时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工作的动力和本领,转化成自己进步的阶梯;学习不思考,就好比吃到肚子里的东西不消化一样,食之无用。要敢于创新,切实改变谨慎有余,创新不足的局面,要用新思维,产生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达到新效果。要敢于实践,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脚踏实地的作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解决好规划管理服务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创新观念,提升境界,就必须要坚持不懈地转变思维方式。要用科学的、辩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复杂的问题。想问题要利用乘法和倍数,解决问题要用减法和除法,彻底摒弃消极、应付、被动的思维方式,学会用积极的、务实的、科学的方式方法化解矛盾,解决难题,推动工作开展。创新观念,提升境界,就必须要加强对规划属性和规律的把握。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区县层面和局里对规划工作的要求,社会各界对规划工作的期望,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阶段规划理论、公共政策、社会公平、人性需求等问题,摸清规划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找准主攻方面,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工作实效。创新观念,提升境界,就必须要不断深化对规划责任和使命的认识。规划是城乡发展的命脉,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一个发展好、发展快,适宜人居的城市必定有一个好的规划来指导。规划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城乡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土地资源若没有城乡规划就发挥不出高附加值,不是土地本身价值有多大,而是城乡规划给它赋予了许多内涵。因而,做为一名城乡规划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担当起规划未来、引领发展、维护公平、保障民生的使命和职责。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提高引领科学发展的水平。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就是城乡规划的大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就是城乡规划的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城乡规划的大局,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决策部署就是城乡规划的大局。首先,城乡规划工作者必须做到讲政治,顾大局。既要立足本职,更要胸怀全局,站在全市的高度,发展的高度,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谋划工作,而不能为谋一时之利,图一时之快,丧失规划的“灵魂”意义和“统筹”作用。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城乡规划固然重要,但是科学发展重于泰山,要跳出规划论规划,走出技术论技术才是规划工作的真谛。再次,要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理念、经验、做法,从历史角度、现实角度、人文角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这才是城乡规划推动科学发展的精髓。
三是坚持“六个规划”,提升规划形象。坚持科学规划。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自觉地按照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律,科学谋划城乡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从宏观上来讲,合理确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职能、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从中观上来讲,合理确定用地的有关容量指标、发展时序;从微观上来讲,采取一切方式方法提高单体建筑、群体建筑的美感和和谐度,增强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引领作用,增强城乡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提高广大人民的凝聚力,增强外地人对城市的向往感。坚持阳光规划。要全面倡导公众参与规划、监督规划、了解规划、关心规划。从总体规划制定到单体项目的方案论证,从项目设计、审批到实施管理各环节、各层面,都要广征民意、广纳民智,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发展需要,通过完善三级会审制度、规划公示制度,政务公开,特邀规划监督员等制度,不断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公众的参与水平。坚持法治规划。要尊重规划的法定性,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批、调整各类规划。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管理程序和管理环节。要严格执行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一批急用管用的办法规定。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和沟通,强化社会各行各业的规划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服务规划。要突出规划为民,服务发展的规划宗旨,要进一步制定服务指南、服务规章、服务标准,提供优质规划服务。要进一步深化零距离服务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服务回访。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制度,变你跑为我跑,提供跟踪服务,做到服务环节无缝隙覆盖,并及时发现在办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广大规划工作者的修养,为社会各界提供细心、周到、热情、优质服务。坚持效率规划。要提高规划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办事本领。要进一步梳理和优化行政许可的程序和环节。要逐步改善我们现有的管理方法、手段、方式,运用科技手段,提高行政效率。坚持和谐规划。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充分发挥规划的公共政策职能,打破规划的神秘感和封闭性,加大公众的参与力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切实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充分尊重民意,高度关注民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要统筹协调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积极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维护城乡发展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谐稳定。
四是坚持“六个转变”,提高规划理念。“六个转变”既是规划理论和工作指导上的转变,也是规划管理与规划服务方式上的转变,是在综合分析城乡规划所处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而提出的,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加以实践。要实现由部门规划向社会规划转变。城乡规划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是一项社会参与性、实践性非常广的社会活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打破封闭的、单一的部门编制规划的传统模式,坚持开门规划,胸怀全局,开放包容。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凝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充分反映社会各界、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要充分发挥好社会各群体的参与作用,把各行各业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发展需求,落实到具体地块,具体项目的规划制定、策划和管理之中,增强规划的兼容性、包容性和适应性,使规划更好地引领城乡总体发展和长远发展。要实现空间规划向综合规划转变。规划是统筹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生态等因素的综合性安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复杂性告诉我们必须在理念上、方法上摒弃过去那种唯空间论的传统规划理论和编制方法,突破以物质空间为主导的传统规划思维模式和固有套路,深入探究物质空间背后所蕴含的经济、社会、历史、生态等潜在因素,从广度和深度上把握城乡规划所承载的功能和作用,全面地、深刻地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作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要由技术型规划向政策型规划转变。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深入分析和妥善处理城乡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既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进入了快速跨越时期,社会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利益需求日益强化,作为指导城乡建设的城乡规划,必须由技术管制型向公共政策引导型转变,规划技术是服务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手段,单纯考虑技术指标和追求技术的“完美”,很容易一叶障目,束缚规划手脚,弱化规划应有的作用。必须将关注点从工程技术转向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促进局部与总体,近期与远期,个体与群体,需要与可能,刚性与弹性,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关系上来,实现城乡发展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要由速度规划向质量规划、精品规划转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城乡的健康长远发展,由于我们前期历史原因,规划欠帐比较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搭建起了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因而我们必须由粗放型规划向精品型规划转变,提前谋划解决制约城乡发展瓶颈的方法,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节奏,超前编制规划,我们必须分析规划管理的客观规律,分析不同类别、不同客观条件,提高审批质量和行政效能,努力打造精品规划、质量规划、一流规划。实现管理规划向服务规划转变。城乡发展,规划先行。规划重要作用在于为建设项目提供超前引导和科学指导,引领项目合理布局、合理建设,使城乡发展少走弯路,不走弯路。传统规划管理模式注重对规划方案的审查、评定和实施项目的程序性管理,却忽视了对建设行为的超前引导,造成了规划管理工作的滞后和被动应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型规划模式,由事后审批向事前引领转变,由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引领转变,进一步增强规划的超前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提前介入,超前策划,科学引导,主动服务,把项目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在事前,引领城乡建设健康有效发展。实现粗放的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手段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管理理念、管理手段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要充分认识管理手段、方法的现代化对提高规划行政效能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们还处在粗放的管理手段阶段,不仅工作环节容易出现问题,而且行政效能低下,先进地市规划部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已经发挥了很好作用,行政效能提高,劳动量减轻,工作失误降到最低程度,人为因素控制质量和效率因素也大为降低,不仅为社会提供更快捷优质的服务,而且也规范了行政行为。
五是坚持“十条纪律”、“三个少”、“五不让”、“四个最”,提高服务本领。坚持“十条纪律”,即:一是安排事情认真去办,不准拖延怠慢;二是下达指示必须执行,不准借口不干;三是交办事情及时汇报,不准没有回音;四是有人问事热心引导,不准不理不睬;五是接待来人一视同仁,不准冷面相待;六是提供服务热情周到,不准冷落刁难;七是受理项目及时办结,不准无故拖延;八是解释问题耐心细致,不准敷衍搪塞;九是答复事情干脆明确,不准含糊其辞;十是违规违纪坚决杜绝,不准吃拿卡要。坚持“三个少”,即:一是办事周到,让来人少问一次;二是提高效率,让来人少等一会;三是压缩环节,让来人少跑一趟。坚持“五不让”,即:一是不让申报材料在我手里积压;二是不让工作失误在我手里发生;三是不让办事时限在我手里延误;四是不让违法建设在我身上出现;五是不让规划形象在我身上损害。坚持“四个最”,即:一是提高效率,时间最短;二是提升修养,态度最好;三是转变观念,服务最优;四是强化责任,质量最佳。
六是坚持服务回访,联系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制度,提高服务主动性。坚持服务回访制度,对办理完结的项目全面实行服务回访,以便听取办事人员对规划服务效率以及廉洁等方面的意见,及时改进规划工作。坚持联系单位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分片,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包单位负责制,实行一季一联系,一方面听取对规划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对规划工作的需求。坚持项目负责人制度,只要是项目申报一经受理,就指定一个规划人员作为该规划项目的负责人、责任人,负责和该项目的申报人进行联系,有问题及时沟通,变你跑为我跑。
第四篇:主动担当作为奋力创争一流——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
主动担当作为 奋力创争一流
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潍坊解放、建市70周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适应新时代,担负新使命,更加担当作为、更加奋发有为,推动各项工作创先进、争一流。
要准确把握作风建设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全市既定的改革发展任务,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当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一以贯之抓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全市深化“作风建设年”大会的部署要求,坚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持续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实现现代化强市建设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要继续大力弘扬“四种精神”。大力弘扬担当进取、勇创一流精神,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当标兵、创一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着力破满、破旧、破窄、破僵,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创新再加力。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精神,以开放提升新境界、引领新发展。大力弘扬崇尚法治、规范理性精神,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水平。
要持续强化“五个导向”。持续强化标准导向,进一步提升目标定位和工作标准,以高点定位引领全市发展。持续强化发展导向,进一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争创业绩。持续强化基层和群众导向,破难点、解难题、强弱项,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强化落实导向,形成大抓落实、抓好落实的良性机制和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持续强化纪律导向,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坚定不移挺纪在前,使铁的纪律成为各级的行动自觉。
要争做改作风树形象的表率。要在弘扬“四种精神”上做表率,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保持改革的锐气、创业的激情、进取的精神。在提升标准境界上做表率,积极寻标对标提标达标,以更高的标准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在推动发展上做表率,着眼大局、立足本职,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服务群众上做表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尽心竭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抓落实上做表率,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在讲纪律守规矩上做表率,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意见,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作风建设年”活动,做到作风再转变、境界再提升、工作再落实,真正成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现代化强市的先锋模范!
潍坊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八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