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安市水利与土地利用问题调查报告(2010级英语2班 201030530271 王跃飞
南安市水利与土地利用问题调查报告10级英语2班王跃飞(根据连续几天的问卷调查,我组综合了受调查村民的问卷信息,作出以下总结:)
调查背景介绍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势依山面海,水系发育,河流密布;同时,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受台风(热带风暴)影响频繁,是风暴潮洪等灾害频发的地区。据统计,每年平均有1~2个台风(热带风暴)影响该市,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一,南安市水利建设及发展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开始转型,水资源条件变化明显,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长江大水、黄河断流、沙尘暴肆虐、水污染事件频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涉及水利的一些重大问题亟待我们做出回答。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期水利发展和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针对我国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高度重视水利在经济社会中的保障作用,优先解决直接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切实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响应中央号召,南安市政近年来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进一步审视水情、谋划水利,统筹推进“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安全水利”建设,促进全市水利事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南安市坚持科学的水利观,以“民生水利”为先,强化生活生产用水保障。以民生的情怀关注水利,以民生的理念谋划水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用水问题。一是提早规划计划。抓紧编制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县级农田水利综合规划、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等,抓好规划计划等前期工作,为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做好准备。其中,全市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中的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据库已接受水利部核查小组的核查。二是建设饮水安全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969万元建设码头、官桥、梅山、仑苍、石井、省新、康美、英都、洪濑、诗山等10个乡镇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6.09万人,现10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省发改委、水利厅审查通过,补助资金一下达即可安排实施。三是更新改造大型泵站。四都电灌站列入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目前已完成可研并经省发改委、水利厅审查通过,接受水利部核查小组的核查。四是抓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后桥水库灌区节水工程被列入省水利厅建设计划。新增坂头水库灌区节水项目,已委托省水利中心进行初设。五是完成冬春水利建设。08~09年度冬春水利建设共投入劳动力226万工日,完成土石方252万立方米,完成投资7389万元。六是建设沿海三镇供水工程。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资612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1%。目前,正在抓紧安装石井段管道,进行官坑、横山隧洞施工。
以“生态水利”为本,强化流域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始终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发展生态水利。一是加强宣传,增强群众水法律及水保护意识。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发送短信5000条、悬挂宣传横幅14条,悬放气球12个、发放水利部统一制定的宣传画100张、连续8天出动宣传车,对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促进人水和谐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市民树立起水法律法规意识。二是加强管理,规范取水秩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新、扩、改建的建设项目,按分级审批的权限进行论证审批,并在市政务公开栏公布,新办理《取水许可证》1本,完成17本取水许可证的年审工作。同时,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共收取水资源费18万元。三是加强执法,打击非法水事案件。联合公安、国土、交通等有关部门,邀请泉州市水政监察支队,与有关镇(街道)采取三级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形式,利用挖掘机、推土机、气割等方式对我市的非法采砂和侵占河道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今年来,共抓获非法抽砂船9艘、捣毁码头15处、抽砂管道15条、扣押非法运砂土车辆15辆和装载机5台、行政罚款80500元。
以“安全水利”为要,强化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加强水利安全建设,从整体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开展汛前检查,排查整改存在问题。对全市范围内的水库、山围塘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部位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拨出80万专款对检查发现的25处安全隐患、15座病险水库进行整改。二是明确责任人,落实防汛责任制。调整充
实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落实领导包库、包堤、包闸的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三是组建抢险队伍,充实抢险救灾物资。落实、组建巡逻队、抢险队139支,共5195人。举办防汛应急演练,使抢险队伍更具战斗力。储备防汛抢险舟12艘、机动救生船5艘、救生衣1234件、草麻袋1.01万条、编织袋26.68万条、土工布21262平方米、铅丝7吨等防汛物资。四是修订完善预案,完善抢险救灾体系。完成了全市27乡镇和418个村的预案修订工作,修订和完善了4座中型水库防洪调度工作操作规范,规范泄洪操作规程,使预案日趋完善,更具可操作性。五是除险加固水库及海堤,完善防洪体系。坂头水库完成国家新增投资第一期1350万元的投资,文溪水库累计完成投资90万元,后桥水库累计完成投资70万元。今年我市有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被列入省民生工程,已全面开工,4座基本完成。溪岑海堤强化加固六期已完成497万元投资。海堤强化加固七期奎霞海堤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查,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已到位资金538.2万元。
近年来,南安市水利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探索是积极的,措施是扎实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也要看到,前期的探索还是初步的,进展还是阶段性的,不少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变成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全部过程,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新发展,努力开创水利工作的新局面。
二,南安市土地利用情况
近年来,福建省南安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群众走以土地流转和规模化区域联片种植的路子,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了土地收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南安市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推动、技术支持、组织保障等多种措施,全力推进土地流转,出现了转包、租赁、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种田能手和外来务农人员来到南安复耕或开发利用土地,让土地承租户和土地出租户实现双赢。
福建省南安市洪梅镇党委副书记刘艺说:“群众带着一亩地承包给承包者,每年至少有四百二十块的租金收入,农户还可以到专业合作社、基地打工,所以说,每年在他原来收入的基础上,每个人可以墙加一两千块,每户可以增加一万多块。”
目前,福建省南安市土地流转面积达7万多亩,参与农户近6万户,其中租赁占31%以上,转包占10.8%,土地流转已经收到实效,南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比增12.1%。
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南安市农民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耕作劳动方式,实现了土地利用多元化,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土地问题会得到基本的解决。
第二篇:中国农村水利与土地利用问题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水利与土地利用问题调查报告
说明:调查地点为河南省开封市万隆乡李连村
调查时间为2011年8月15
调查人为张高言(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2010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班)
农地利用情况总结分析:由于调查地点地处华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但土地质量较差,故而人均承包用地较多,所以每家总的承包用地较多,转包他人土地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被调查对象家庭年收入大致都在5000-20000之间,种植作物较单一(小麦,花生,蔬菜)。农地减少基本全用于村民建设,小部分用于工矿用地。大部分被调查对象是因为缺乏知识、能力,年龄,健康等务工条件而选择在家务农,个别被调查对象出于“习惯农耕生活,不愿离开土地”或“照顾家庭”而选择在家务农,大部分被调查对象选择在耕作过程中使用传统工具,原因较单一,基本上都出于“习惯使用传统工具”。对被调查对象农业生产积极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自然灾害,生产成本升降,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小,农业生产收益高低。在调查过程中,我尝试了让被调查对象在这四方面选择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选择“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小”和“农业生产收益高低”的人数基本持平。调查中发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种粮补贴力度”
和“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有助于使被调查对象愿意种植更多粮食作物,在大多数被调查对象看来,气候条件是当前对农业产出影响最大的因素。
分析总结:从对农地利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有90%的被调查对象都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除粮食作物外,种植物以蔬菜为主,稍显单一。其中原因大约有三方面:1被调查对象承包农地较多,无暇管理、种植多种作物的田地,像蔬菜、水果类的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作物要求更多的经历、物力。2被调查对象对经济类作物不能寻找到好的销路,尽管有外地商人收购,然而价格不是很好,使得被调查对象从经济作物上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这难免降低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得他们不愿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3农民缺乏相关的种植技术及获取市场消息的渠道,使得他们仍以传统的种植技术来进行生产,最终事倍功半,同时由于存在市场盲目性,例如,如果今年的大蒜价格较好,那么大部分农民会选择在下一年多种植大蒜,结果由于市场供过于求,造成蒜价普遍下降,农民们一年的投入基本上打了水漂,这就是缺乏获取市场信息能力的表现。还有一个问题再农地利用情况中比较突出----农业生产影响因素。从被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可以发现气候条件仍是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也就是说新世纪的农民仍在靠天吃饭,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将更多的希望放在市场和政府方面。他们迫切希望市场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政府能够增加种粮补贴力度,帮助推广良种或先进技术。我所调查地区土地减少情况不是那么严重,减少的土地多适用于村民建设,这种情况也揭示
出了所调查地区的弊端:工厂少。间接反映出了农民们自己动手改变现状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他们仍旧只守着两亩三分地,以最稳定但也最劳累的方式生活着。
水旱灾害情况: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气候异常是造成本村水旱灾害的最主要原因,少部分被调查对象持有不同意见,对被调查对象而言,水旱灾害给他们造成的最主要影响是农作物减产减收,诱发其他自然灾害(例如蝗灾、虫灾),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很大农民们年年都忍受着水旱灾害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却无能为力。可令人奇怪的是政府并没有对灾区进行有效的补贴或重建,却选择默默无闻的让时间冲淡一切。照此下去,被调查对象迫切希望获得的“直接经济补助”恐怕也只会变成一声声的呐喊。有时我就想幸亏中国政府遇到的是中国农民(一群能够忍受到底的弱势群体)。说这些风凉话不是为了挖苦政府,而是在提示政府:你们真应该为老百姓做些积极地事情了。政府或许也有自己的难处,不过一些灾后的安抚与重建工作仍是必须的。
农田水利情况:被调查地区主要采用地下水进行机械灌溉,被调查对象对上级政府的水利建设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非常不满意,对政府在水旱救灾方面的表现也是相当的不满意。不止他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农民不满意如今政府的表现。恐怕不止他们,会有更多的农民不满意如今政府的表现。在农田水利情况调查时,同样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被调查地区及周边地区基本上都是以地下水来进行农业灌溉。我自认为地下水是极其宝贵的不该让农民拿来进行农业生产,况且这种农业
灌溉还是采用那种最原始的方式:漫灌.看着清澈的地下水在土地上流淌,心里难免有一丝伤心。同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被调查地区的灌溉效率有多低:从深井中抽出的大量地下水如果用来漫灌估计有80%的谁会被损失掉;大型的拖拉机没日没夜的带着一个小小的水泵在井边抽水,我们应该明白那种拖拉机是可以同时带动七八个水泵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如今却这么大材小用,浪费柴油不说,拖拉机的损耗也是相当大的。农民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水利建设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而且这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我们都不希望珍贵的地下水变成雨水,降落到四面八方。当然,这也不能把全部责任推给政府,现在的农民没有相应的农业知识,再加上他们存在某些俗念,不能够认清问题的严重性,正应为这样,才需要那些能够认清问题严重性的人来解决问题。
由于近几年中国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地影响。在处理水旱灾害时农民们普遍表现出了无能为力,这种时候是最需要政府出面来安定民心,使农民怀揣希望的,这种时候也是最能体现政府执行力的时候,这种时候更是政府最能凝聚民心的时候。然而,在这种时候,通过被调查对象的回答可以看出,政府确实还没有拿出相应的积极政策来进行灾后的安抚工作。也许政府正在努力,我们也依旧相信政府能给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我们也相信这些困满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我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由于长期在外求学,所以对家乡的土地水利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只能在回家的不多日子里才有机会粗略的了解一些。然而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家乡的土地水利的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看到了家乡的潜力,家乡的变化,我特别喜欢这种调查,它不仅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有了很深了解,更重要的是,她使我有种难言的责任感:为改变中国农村现状出一份力。也许调查的过程是繁琐劳累的,但当我看到自己写下的总结,心里不由自主的有种开花结果的味道,这种经历不正是人生么?
第三篇:中国农村水利与土地利用问题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水利与土地利用问题调查报告(村级卷)
调查地点:广西省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广东省高要市回龙镇
调查时间:2011-07-14到2011-08-25
调查人员:黄鸿业、蔡颂恒、莫泽邦(化学与化工学院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班2010级)
一、土地现状及利用情况
不同点:
对于广西地区而言,农村规模较大平均有6000人,其中农户平均有1200户,村中普通农田2400亩,旱地3300亩。由此可知,广西地区虽然田地多,但是土地条件不好,收成也一般,从而导致人均收入低(平均为800元每年)。农业收益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务工与务农收入差异大是导致广西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广西农村农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村民建房占地。
对于广东地区而言,农村规模较小,一般来说农村人口在1000到2000间,农地也少,但由于受到广东经济的影响,农产品的价格高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较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也比较高,一般为1000元左右。而导致农村土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开发鱼塘和土地退化。
相同点:广东和广西的农村地形主要为丘陵,两者的粮食作物都主要是水稻,经济作物是瓜类和菜类。
二、水旱灾害情况
对于广西地区而言,农村近十年发生水旱灾害的频率为两三年一次,而造成水旱灾的原因为气候异常地理环境恶劣。大部分农村在受灾后几乎没有重建工作,当地农村在应对水旱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资金人力投入不足、水利工程质量低、无法可依,职责不明,管理落后。由此可知,广西农村水旱灾严重,而且政府没有高度重视,给予当地农户足够的帮助,当地农户经济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从而当地农户不能脱贫致富。
对于广东地区来说,农村近十年几乎没有发生过水灾和旱灾,广东农村灾后重建工作做得表较好。灾后农村村委能维修或重建新的水利设施,农户就进行农地复耕。当地农村当前应对水旱灾面临的问题主要为河道萎缩,水利系统老化失修。
经对比可知,广东地区农田水旱灾较少,各种水利设施良好,更有利于农田生产。
三、农田水利情况
广西地区农村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水塘水库; 水利设施有水库,水渠沟渠;但80%的农村村委认为水利建设却不满足用水需求,用水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水源不足;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方式中60%农村是村民义务修建,30%是村民集资修建,10%农村是其他类型。而水利设施采取的保护方式中,90%的农村选择了“村组集体负责”,5%的农村选择“没有固定管护方式”,当地农村基本上没有配备支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人员或驻村干部,同时也没有制定关于修建、维护和管理水利基础设施的制度。
对于广东地区来说,当地农村灌溉水源来源较多,主要有河流湖泊、水塘水库以及雨水;相对的当地的水利设施也较多,有水库、水塘水坝、水池,所以当地的用水基本情况基本满足。水利设施修建方式主要由村民集资修建(65%)其次是政府出资兴建(20%);水利设施管护方式主要为村组集体负责。和广西一样,广东大部分的农村都没有配备支援水利基础设施的技术人员或驻村干部,没有制定关于修建、维护和管理水利基础设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