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发展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壮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壮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省政协委员姚文兵反映: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是21世纪改革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决策。据调研,目前绝大多数的小城镇及农村居民希望能够开展广泛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互助和社区卫生服务。但社区居民中不选择在乡镇医院及村卫生站就诊的主要原因中,近一半居民认为乡镇医院及村卫生站医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过低,对基层医院缺乏信任。
主要原因:
1、曾在农村的合作医疗、卫生防病中发挥过很大作用的“赤脚医生”现在大部分已经退休,但目前又没有更多的大专毕业生充实基层卫生队伍,导致乡镇医院及村卫生站从业人员中确实存在学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的情况。
2、目前到基层服务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待遇比有关政策规定的要低许多,毕业生的待遇事实上不能得到落实。因此几乎没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医院或卫生院就业,使农村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适应我省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特提出主要建议:
1、适应当前城乡社区卫生改革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继承现有临床医学教育的基础与资源, 积极发展三年制高等职业医学教育,培养既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良好的医德医风,又懂得结合病
人、家庭、社区开展适宜的社区预防保健和卫生服务管理,成为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探索一种地方性医学高等职业院校为小城镇及农村社区培养实用型、近距离上岗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建立“政府买单、定向培养”的模式,定向培养一批农村子弟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读书,使其毕业后能够真正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今后再对其进行学历再教育和继续培训。
3、对现有的乡镇医院及村卫生站中学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的从业人员,通过地方性医学高职教育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将其培养成在基层的防保工作中的“主力军”。
第二篇:绍兴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
“小病不医,大病难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一直是困扰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难题之一。为有效突破这一难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奖的目标,近年来,绍兴县通过推广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站,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会为范围,融预防、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基础卫生服务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从2001年开始,绍兴县以当时的华舍镇为试点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将原来的华舍镇卫生院演变为华舍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同时,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以产权为纽带,按照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在全镇范围内设置了9个服务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2002年,华舍模式被推广到柯岩、福全、杨汛桥等镇(街)。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全县19个镇(街)已建立服务中心14个,服务站109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19个镇(街)服务中心和135个村级服务站将全部建成,基本实现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全覆盖。从对已推行“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镇(街)的调查来看,应该说成效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⒈软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全县新成立的14个社区服务中心均进行了重新建设或改造,并添置了必要的设备、仪器。钱清、马鞍等不少中心还新添了彩色B超机、电子胃镜和全套自动生化检测仪。与县级大医院相比,这些中心只少了一台“CT”,具备了诊疗绝大多数常规疾病的能力。村级卫生服务站大部分也大都配有干净的病床以及彩电和空调,为病人就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在软件建设方面,近年来,通过自考,轮岗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社区医务人员的全科医比例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县社区医务人员中全科医生比例已占到60%。同时,为统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行为,县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出台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年初又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出了“社区联村医生责任制”,分村包干,责任到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结合本地实际,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诸如首问责任制、病人选医生等相应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⒉农民“看病难、花钱多”的问题有所缓解。从全县面上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无论是在布局还是在结构、功能定位上都较为合理,基本上平均每6000人拥有一个村级卫生服务站,一般普通的病或手术即可在社区内就诊治疗。各服务中心还都分别与不同的县市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服务中心上送的病人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基本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在药品收费和住院费用方面,由于县医药系统对药品实行统一的招标采购,然后配送到各乡村站点,因而药价比全省平均要低10-20%,住院的费用同县级以上大医院相比,服务中心也至少要便宜三分之一以上。像农家妇女在中心生个小孩的费用,一般不超过1000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农民群众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农民及时就医的自我保健意识。
⒊服务领域大为拓展。据统计,仅今年1-6月份,全县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为60周岁以上社区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26855人,占到全县60周岁以上老人总人数的50%,35周岁以上首症测血压75205人,出诊随访4165人次,义诊37人次,建立家庭病床212张,分发健康教育处方12776张,对130535人进行了健康教育。夏履镇还把免费体检的对象扩大到35周岁以上的所有居民。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变了以往医生坐在院内守株待兔等病人的被动服务方式,由过去单纯看病向预防、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和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转变。广大医务人员纷纷推倒“围墙”,走出院门,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把健康送进了千家万户,以多种形式为群众排忧解,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⒋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经过近二年的尝试,各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优质、方便的廉价服务,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拍手称赞,很多人对“中心”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行为准则、指导就医、指导用药的满意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经济效益。自社区卫生服务推广以来,不少中心经济效益逐月上升,甚至有部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心开始扭亏为盈。如福全镇卫生院原来度日如年,连工资都发不出。通过改造,如今门诊病人多了两倍,住院病人更是从无到有,大幅度攀升,仅5月份中心迁址以来,已接纳住院病人160多人,业务收入较以往增长两倍。据中心负责人预测,按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出三年,中心就可以还清400多万元的债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未久,尚处于改革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资金短缺亟待解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尽管中央已经明确了对社区卫生服务定额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有关政策,但是资金缺乏仍困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调查中发现,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投入资金有限。据了解,2002年我县对卫生医疗事业方面的财政拨款仅为1765.7万元,2003年的预算则为1823万元,并且这一有限的资金还往往大部分投入到大中型医院建设上,忽视了对社区服务的必要投资。②社会资金投入不够。从我县农村社区服务的定位来看,主要以公益性为主,盈利的空间相较校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又缺乏对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从而导致了社会资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的投入相当之少,这是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投资主体十分单一的又一重要原因。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短期化行为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利润分配上用于事业发展、更新设备的专用基金严重不足。
⒉人才素质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专
第三篇:绍兴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小病不医,大病难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一直是困扰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难题之一。为有效突破这一难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近年来,绍兴县通过推广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站,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会为范围,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基础卫生服务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从2001年开始,绍兴县以当时的华舍镇为试点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将原来的华舍镇卫生院演变为华舍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同时,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以产权为纽带,按照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在全镇范围内设置了9个服务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2002年,华舍模式被推广到柯岩、福全、杨汛桥等镇(街)。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全县19个镇(街)已建立服务中心14个,服务站109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19个镇(街)服务中心和135个村级服务站将全部建成,基本实现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全覆盖。从对已推行“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镇(街)的调查来看,应该说成效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⒈软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全县新成立的14个社区服务中心均进行了重新建设或改造,并添置了必要的设备、仪器。钱清、马鞍等不少中心还新添了彩色B超机、电子胃镜和全套自动生化检测仪。与县级大医院相比,这些中心只少了一台“CT”,具备了诊疗绝大多数常规疾病的能力。村级卫生服务站大部分也大都配有干净的病床以及彩电和空调,为病人就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在软件建设方面,近年来,通过自考,轮岗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社区医务人员的全科医比例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县社区医务人员中全科医生比例已占到60%。同时,为统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行为,县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出台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年初又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出了“社区联村医生责任制”,分村包干,责任到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结合本地实际,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诸如首问责任制、病人选医生等相应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⒉农民“看病难、花钱多”的问题有所缓解。从全县面上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无论是在布局还是在结构、功能定位上都较为合理,基本上平均每6000人拥有一个村级卫生服务站,一般普通的病或手术即可在社区内就诊治疗。各服务中心还都分别与不同的县市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服务中心上送的病人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基本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在药品收费和住院费用方面,由于县医药系统对药品实行统一的招标采购,然后配送到各乡村站点,因而药价比全省平均要低10-20%,住院的费用同县级以上大医院相比,服务中心也至少要便宜三分之一以上。像农家妇女在中心生个小孩的费用,一般不超过1000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农民群众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农民及时就医的自我保健意识。
⒊服务领域大为拓展。据统计,仅今年1-6月份,全县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为60周岁以上社区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26855人,占到全县60周岁以上老人总人数的50%,35周岁以上首症测血压75205人,出诊随访4165人次,义诊37人次,建立家庭病床212张,分发健康教育处方12776张,对130535人进行了健康教育。夏履镇还把免费体检的对象扩大到35周岁以上的所有居民。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变了以往医生坐在院内守株待兔等病人的被动服务方式,由过去单纯看病向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转变。广大医务人员纷纷推倒“围墙”,走出院门,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把健康送进了千家万户,以多种形式为群众排忧解,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⒋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经过近二年的尝试,各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优质、方便的廉价服务,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拍手称赞,很多人对“中心”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行为准则、指导就医、指导用药的满意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经济效益。自社区卫生服务推广以来,不少中心经济效益逐月上升,甚至有部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心开始扭亏为盈。如福全镇卫生院原来度日如年,连工资都发不出。通过改造,如今门诊病人多了两倍,住院病人更是从无到有,大幅度攀升,仅5月份中心迁址以来,已接纳住院病人160多人,业务收入较以往增长两倍。据中心负责人预测,按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出三年,中心就可以还清400多万元的债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未久,尚处于改革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资金短缺亟待解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尽管中央已经明确了对社区卫生服务定额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有关政策,但是资金缺乏仍困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调查中发现,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投入资金有限。据了解,2002年我县对卫生医疗事业方面的财政拨款仅为1765.7万元,2003年的预算则为1823万元,并且这一有限的资金还往往大部分投入到大中型医院建设上,忽视了对社区服务的必要投资。②社会资金投入不够。从我县农村社区服务的定位来看,主要以公益性为主,盈利的空间相较小。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又缺乏对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从而导致了社会资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的投入相当之少,这是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投资主体十分单一的又一重要原因。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短期化行为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利润分配上用于事业发展、更新设备的专用基金严重不足。
⒉人才素质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大部分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显示:全县976名名社区医务工作者,从职称来看,高级仅占2.06%,中级占9.5%,初级则占88.44% ;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占27.4%,中专或高中占72.6%,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层次低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
⒊山区与平原之间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县虽位列全国十大财神县,年财政收入近30亿元,但由于镇街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了各中心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平衡,山区网点医疗设备欠缺,人才难招现象较为严重。以南部山区稽东镇和平原水乡齐贤镇为例(具体数据见下表):
稽东、齐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资源对照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稽东、齐贤两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尤以大型医疗仪器与医务人员素质构成方面最为悬殊。从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目标来看,经济薄弱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⒋对外来人口卫生服务工作存在一定难度。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来绍打工人员数量与日俱增,据统计,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外来人口数量已达到14、34万人,几乎占全县人口数的20%。而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县“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主要对象是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卫生服务仅限于治疗和儿童免费预防接种等少数几项,而对其进行健康登记,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的措施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口数量较多,流动性较大,再加上全县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化网络,也无疑中增添了对外来人口提供卫生服务的难度。
⒌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管理尚欠加强。虽然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对如何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和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定的政策措施或管理制度,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未久,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或完善。特别是在对突发性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对社区服务中的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有关的临床治疗、处理规程或者指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结果质量和服务的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明显存在漏洞,从而使社区医务人员在卫生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同时也难以及时地发现服务中的缺陷和问题,不能有效地督促和指导社区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三、对策与建议
⒈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县镇两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对经济相对薄弱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财政上要予以倾斜,最大限度优化全县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在融资方面,金融机构也应放宽贷款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的提升或改造。各中心要在已有筹资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和开发新的筹资来源,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纳社会资本,为己所用。同时,要在兼顾公平、效益的基础上,注重利润分配的长效性和合理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一些非基本的卫生服务市场,可尝试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放开。
⒉引进、培训与资格认证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要解决这一问题,光靠县一级政府的力量是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长远出发,从源头上抓起。首先,国家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培养要有长远眼光。wmxz.cn医学院校在学科设置上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增加全科医学知识和预防、健教类知识的教学内容,使毕业生能适应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在招生时,对专门为农村乡镇卫生机构培养的考生可适当降低分数或提供助学贷款、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其次,县里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对志愿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实行提前定级,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交流机制,鼓励大中型医院的骨干医师到社区工作,对一些具有一定学历和业务水平的青年医务工作者要大胆提拔,让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岗位上接受锻炼。再次是要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制,加快全科医师培训与资格认证的步伐。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在做好吸引、培养人才工作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⒊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全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尽快建立起统一的网站,将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相关健康档案、病人资料等全部输入电脑管理,实行跟踪服务,使社区与社区之间、社会与市县大中医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⒋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建立突发性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标准,服务规范,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社会卫生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要不断深化,服务领域要不断拓宽,真正将“六位一体”的功能落到实处,以服务和质量取胜。四是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可通过实行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等方式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深入社区,走入家庭,服务农民。
第四篇:绍兴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小病不医,大病难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一直是困扰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难题之一。为有效突破这一难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近年来,绍兴县通过推广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站,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会为范围,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基础卫生服务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从2001年开始,绍兴县以当时的华舍镇为试点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将原来的华舍镇卫生院演变为华舍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同时,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以产权为纽带,按照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在全镇范围内设置了9个服务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2002年,华舍模式被推广到柯岩、福全、杨汛桥等镇(街)。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全县19个镇(街)已建立服务中心14个,服务站109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19个镇(街)服务中心和135个村级服务站将全部建成,基本实现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全覆盖。从对已推行“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镇(街)的调查来看,应该说成效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⒈软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全县新成立的14个社区服务中心均进行了重新建设或改造,并添置了必要的设备、仪器。钱清、马鞍等不少中心还新添了彩色B超机、电子胃镜和全套自动生化检测仪。与县级大医院相比,这些中心只少了一台“CT”,具备了诊疗绝大多数常规疾病的能力。村级卫生服务站大部分也大都配有干净的病床以及彩电和空调,为病人就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在软件建设方面,近年来,通过自考,轮岗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社区医务人员的全科医比例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县社区医务人员中全科医生比例已占到60%。同时,为统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行为,县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出台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年初又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出了“社区联村医生责任制”,分村包干,责任到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结合本地实际,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诸如首问责任制、病人选医生等相应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⒉农民“看病难、花钱多”的问题有所缓解。从全县面上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无论是在布局还是在结构、功能定位上都较为合理,基本上平均每6000人拥有一个村级卫生服务站,一般普通的病或手术即可在社区内就诊治疗。各服务中心还都分别与不同的县市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服务中心上送的病人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基本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在药品收费和住院费用方面,由于县医药系统对药品实行统一的招标采购,然后配送到各乡村站点,因而药价比全省平均要低10-20%,住院的费用同县级以上大医院相比,服务中心也至少要便宜三分之一以上。像农家妇女在中心生个小孩的费用,一般不超过1000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农民群众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农民及时就医的自我保健意识。
⒊服务领域大为拓展。据统计,仅今年1-6月份,全县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为60周岁以上社区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26855人,占到全县60周岁以上老人总人数的50%,35周岁以上首症测血压75205人,出诊随访4165人次,义诊37人次,建立家庭病床212张,分发健康教育处方12776张,对130535人进行了健康教育。夏履镇还把免费体检的对象扩大到35周岁以上的所有居民。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变了以往医生坐在院内守株待兔等病人的被动服务方式,由过去单纯看病向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转变。广大医务人员纷纷推倒“围墙”,走出院门,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把健康送进了千家万户,以多种形式为群众排忧解,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⒋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经过近二年的尝试,各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优质、方便的廉价服务,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拍手称赞,很多人对“中心”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行为准则、指导就医、指导用药的满意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经济效益。自社区卫生服务推广以来,不少中心经济效益逐月上升,甚至有部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心开始扭亏为盈。如福全镇卫生院原来度日如年,连工资都发不出。通过改造,如今门诊病人多了两倍,住院病人更是从无到有,大幅度攀升,仅5月份中心迁址以来,已接纳住院病人160多人,业务收入较以往增长两倍。据中心负责人预测,按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出三年,中心就可以还清400多万元的债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未久,尚处于改革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资金短缺亟待解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尽管中央已经明确了对社区卫生服务定额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有关政策,但是资金缺乏仍困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调查中发现,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投入资金有限。据了解,2002年我县对卫生医疗事业方面的财政拨款仅为1765.7万元,2003年的预算则为1823万元,并且这一有限的资金还往往大部分投入到大中型医院建设上,忽视了对社区服务的必要投资。②社会资金投入不够。从我县农村社区服务的定位来看,主要以公益性为主,盈利的空间相较小。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又缺乏对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从而导致了社会资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的投入相当之少,这是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投资主体十分单一的又一重要原因。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短期化行为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利润分配上用于事业发展、更新设备的专用基金严重不足。
⒉人才素质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大部分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显示:全县976名名社区医务工作者,从职称来看,高级仅占2.06%,中级占9.5%,初级则占88.44%;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占27.4%,中专或高中占72.6%,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层次低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
⒊山区与平原之间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县虽位列全国十大财神县,年财政收入近30亿元,但由于镇街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了各中心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平衡,山区网点医疗设备欠缺,人才难招现象较为严重。以南部山区稽东镇和平原水乡齐贤镇为例(具体数据见下表):
稽东、齐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资源对照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稽东、齐贤两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尤以大型医疗仪器与医务人员素质构成方面最为悬殊。从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目标来看,经济薄弱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⒋对外来人口卫生服务工作存在一定难度。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来绍打工人员数量与日俱增,据统计,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外来人口数量已达到14、34万人,几乎占全县人口数的20%。而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县“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主要对象是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卫生服务仅限于治疗和儿童免费预防接种等少数几项,而对其进行健康登记,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的措施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口数量较多,流动性较大,再加上全县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化网络,也无疑中增添了对外来人口提供卫生服务的难度。
⒌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管理尚欠加强。虽然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对如何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和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定的政策措施或管理制度,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未久,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或完善。特别是在对突发性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对社区服务中的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有关的临床治疗、处理规程或者指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结果质量和服务的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明显存在漏洞,从而使社区医务人员在卫生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同时也难以及时地发现服务中的缺陷和问题,不能有效地督促和指导社区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三、对策与建议
⒈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县镇两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对经济相对薄弱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财政上要予以倾斜,最大限度优化全县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在融资方面,金融机构也应放宽贷款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的提升或改造。各中心要在已有筹资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和开发新的筹资来源,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纳社会资本,为己所用。同时,要在兼顾公平、效益的基础上,注重利润分配的长效性和合理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一些非基本的卫生服务市场,可尝试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放开。
⒉引进、培训与资格认证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要解决这一问题,光靠县一级政府的力量是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长远出发,从源头上抓起。首先,国家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培养要有长远眼光。wmxz.cn医学院校在学科设置上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增加全科医学知识和预防、健教类知识的教学内容,使毕业生能适应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在招生时,对专门为农村乡镇卫生机构培养的考生可适当降低分数或提供助学贷款、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其次,县里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毕
第五篇:高职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分析及教育效果评价
高职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分析及教育效果评价
汪文娟,徐亚君,张士化,张国南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教育效果。方法:教育前后分别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97位学生关于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防护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前后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教育前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相对缺乏和防护意识薄弱,教育后生物安全知识和防护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职医学检验学生多种途径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医学检验;生物安全;调查;效果评价
Investigation an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of biosatety protection in students of vocational medical laboratory
WANG Wen-juan,XU Ya-jun,ZHANG Shi-hua,ZHANG Guo-nan
(Ningbo Tiany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ingbo3151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and evaluation of biosatety portecion education.Methods:197 students in vocational medical laboratory were selected to teach and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by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Biosafety protection knoeledge was lack and awareness was weak before teching,but the knowledge level and awareness of biosafety prot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eaching, the di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Biosafety protection education changed effectively concept and action to reduce occupational injuries in students of vocational medical laboratory, and achieved a certain educational effect.Key words:medical laboratory;biosafety;investigation;educational evaluation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人员素质及管理措施,以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的一种综合行为。自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北京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国内外实验教学中发生生物安全事件并不罕见,2004年出现的两例实验室内SARS病毒感染者是在实验室从事课题研究的学生;Wicker S等研究中发现有58.8%医学生在操作中至少发生一次针刺伤事件。医学院校学生特别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实验室里经常接触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进行检测,更易[3][2][1]
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本文对在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2010届和2011届学生分别在进行专项教育前后,开展防护知识的问卷调查,探讨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教育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本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2010届和2011届学生(共197人)为研究对象。
(二)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两届学生分别在教育前和教育后在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以作对比。以无记名答卷形式当场填写并收回问卷,供发放调查表197份,回收197份,回收率100%。针对教育前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的调查,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教育,具体教育方法如下。1.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及宣传
在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之前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SOP)、安全手册、仪器设备操作手册等。带领学生到临床实验室实地参观,了解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准建设和管理,规范的样本处理过程,生物安全柜的正确使用,废弃物的处理流程等。2.生物安全防护模拟训练
防止学生在实验室中发生职业暴漏事件,在开展实验实训前,对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了解哪些操作容易导致职业暴露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如何正确穿戴、脱卸各种防护设备;标本洒落如何正确处理;离心标本时发生碎裂如何正确处置,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讲解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防护意识和处理能力。
3.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只有很强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面的生物安全防护器材。在原来实验室只有工作服的基础上,投入了防护服、手套、废弃物分类垃圾处理设备等防护器材,使得生物安全防护教育顺利实施开展。4.加强实验室管理
加强医学教学实验室的管理,认真作好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与落实,负责检查监督生物安全的落实情况,这样生物安全才真正的有保障。因此,在进入实验之前,要求学生自用物品、课本等应放在清洁区,禁止在实验室内吃东西、玩手机甚至打电话,接触任何标本要戴手套,各种实验室用品应按规定放置,保护实验室台面、地面及物品表面不被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直接污染。
5.专业课程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
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实际教学中,将相关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融人教学中,如在临床检验验课中标本采集操作时:(1)采集前:要求学生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做好一切防护准备;(2)采集过程中:教育学生采集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念,防止锐器刺伤和禁止回套针帽;(3)采集后:按照检验流程正确规范的处理医疗废物。为了使学生能够重视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在实践考核中也融入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作为考核的技能要求之一。
(三)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6.0数据包进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生物安全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教育前,学生对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的认识是知之甚少,特别大多数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及对待实验室紧急情况几乎无人知晓。但进行生物安全教育后,学生对于各项问题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调查
内容
教育前 知道(%)不知道(%)
教育后
知道(%)
不知道(%)6(3.0)18(9.1)
84.5
<0.01
χ2
P
你知道什么是医院感染115(58.4)82(41.6)191(97.0)吗?
你知道什么是职业暴露? 56(28.4)141(71.6)179(90.9)你知道威胁检验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你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为几级?
你知道自我防护的措施有哪些?
你知道如何处置医疗废物?
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你知道如何处理实验室紧急情况?
2.生物安全防护状况调查
159.5 <0.01 145.8 <0.01 370.4 <0.01 156.4 <0.01 155.5 <0.01 186.3 <0.01 206.3 <0.01
34(17.3)163(82.7)141(79.9)56(20.1)2(1.0)
195(99.0)193(98.0)
4(2.0)11(5.6)
67(34.0)130(66.0)186(94.4)
48(24.4)149(75.6)171(86.8)26(13.2)23(11.7)174(88.3)158(80.2)39(19.8)1(0.5)
196(99.5)137(69.5)60(30.5)
从表2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教育前,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防护状况令人担忧。只有8.6%的人在接触标本时会戴手套;10.2%的人曾经有过实验室刺伤或标本污染现象;甚至有5.6%的人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但是经过一系列教育措施后,这种防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前后关于实验室操作时穿工作服分别为98%和100%;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自我防护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是97.8%和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学生对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持有肯定和乐观的态度,这将促进防护教育的成效。
表2生物安全防护状况调查
内容
你在接触标本时是否戴手套吗?
你进行实验操作时穿工作服吗?
你在实验操作时是否发生刺伤或标本污染事件? 你是否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
你是否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手机或接听电话? 你是否把课本、报纸等相关资料带入实验室?
你在实验操作后是否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自我防护教育?
三、讨论
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引起了高等医学院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在医学院校学生中普及还任重而道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要求很高,学生在实验课中需要接触大量标本,但是有些学生认为只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没有直接接触病人,存在侥幸心理,极易引发生物安全事故。本调查研究结果也充分显示,教育前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平均仅为22%,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相对缺乏;生物安全防护状况方面,91.4%的学生在接触标本时没有戴手套,防护意识薄弱。但是,教育后在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大多数学生经过系统教育后已经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重要性,希望获得更多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因此,实验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认识和重视,是能否搞好安全防护的基础。
本调查研究中也发现,有88.8%的学生将各种资料包括随身物品带入实验室,有28.4%的学生会在实验中使用手机,尽管经过教育、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措施后,这种现象也明显减少,但是生物安
[6]
[5][4]
教育前
是(%)17(8.6)193(98.0)
否(%)
教育后 是(%)
否(%)
χ2 P
180(91.4)132(67.0)65(33.0)142.7 <0.01 4(2.0)
197(100)
0(0)
2.3
>0.05 <0.01 <0.01 <0.01
20(10.2)177(89.8)3(1.5)194(98.5)13.3 11(5.6)186(96.4)1(0.5)196(99.5)8.6 56(28.4)141(71.6)5(2.5)192(97.5)50.5
175(88.8)22(11.2)19(9.6)178(90.4)247.1 <0.01 121(61.4)76(38.6)189(95.9)8(4.1)69.9 192(97.5)5(2.5)197(100)
0(0)
3.2
<0.01 >0.05
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订和有效的实行仍然是高等医学院校应当重视的问题,建议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及培训,对于培训考核不合格的老师和学生,禁止进入实验室。
总之,我们在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育还存在着不足:防护器材不够齐全,教育途径的多样化,效果评价方式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条件希望建设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基于工作流程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仍然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各大高等医学院校一定要根据实际条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生物安全事件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曹洁梅,罗荣兰,梁海韵,等.某医科大学学生对实验室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4):279-281.[2] 赵秀英,陈丽娟,闫惠平.浅谈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6):118-120.[3] Wicker S, Nurnberger F, Schulze JB, etal.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German medical students: time to take a different approach.Medical Education,2008,42(7):742-745.[4] 张景霞,张磊,赵宁宁,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267-770.[5] 杨佳,郑磊,李海侠,等.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管理[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765-767.[6] 申子瑜.浅谈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3):134.基金项目:2009年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编号:YB09049)
第一作者简介:汪文娟,女,硕士,讲师/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电话:***(E-mail:wwj892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