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地球日回顾
世界地球日回顾-联合国关于防止地球变暖的京都会议召开
世界地球日
“在位于南美大陆南端阿根廷境内‘冰河公园’里,每隔三四年都可以看到一次阿根廷冰湖最壮观的‘冰坝崩塌’景象,然而,这一景观自1988年1月17日最后一次出现后就再也没有形成过。据科学家考察,由于地球温暖化的缘故,冰河最前端的高度比20世纪80年
代大幅度降低,因此不能再形成冰坝。
”
“1991年,奥地利和意大利国境附近的冰川,发现了一具约5000年前的男尸,服装和携带品几乎都完好无缺,这次发现显然是由于冰川快速萎缩的缘故。”
“南极大陆冰山出现龟裂,1998年3月23日卫星拍照的冰山与十几天前相比,约有200平方公里的冰山消失了。”
“地球温暖化给北极地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带的植物带来极大的影响。一些北极圈内特有的植物开花期提前,致使按期而来的蜜蜂因错过开花期而不能传授花粉。这些植物由于无法传宗接代而数量锐减。”
近年来,有关地球温暖化的报道此起彼伏,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趋势开始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地球温暖化是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温室效应是通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氯氟烃(CFC)等“温室效应”的机理发生的。地球的温度是由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和地球自身向宇宙放出的热放射之间的平衡决定的。太阳射向地球的热辐射被地表吸收,加热了的地表又向外散发热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只有很少的热辐射能散失到宇宙中去,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通过温室效应将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上将是冰天雪地,平均气温为-18℃。
然而,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大大增加,导致近100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30%,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这就是迫在眉睫的地球温暖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溶化,海平面升高,侵蚀沿海陆地,引起海水沿河道倒灌。据推算,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位于尼罗河口的埃及就会有约50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一些珊瑚岛国也会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处于全岛覆没的危险之中。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植物、农作物的生长,种子植物会由于高度与纬度气候变化过快,移动速度跟不上而不能发育成长,其结果会使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农业生产国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全球气候变暖也会由于降雨量的改变而给一些地区带来灾难,干旱地区将更加干旱,多雨地区将洪水泛滥。据卫星观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雪盖范围在春季和秋季分别比70年代减少了13%和9%;在过去的100年内,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5厘米,并且还在不断上升。异常天气给很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开发会议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后的又一个行动。为限制世界各国碳氧化物的排放量,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各国在2008-2012年间要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发达国家中的“三巨头”——欧盟、美国、日本应带头削减导致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议定书也规定了发达国家要从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工程。
虽然目前有一部分人对地球变暖持不同意见,认为地球在历史上曾多次反复过气温的升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是相应变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化,其原因尚不能盖棺定论。但是很多科学家仍然认为,目前的地球气候变暖应归结为人为因素,“限制减排”已刻不容缓。
由于要阻止地球温暖化必须从根本上削减支撑现代文明的化石燃料的消费,人类将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
第二篇:世界地球日回顾
世界地球日回顾-1972年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召开
世界地球日
20世纪50、60年代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可以说是工业发展,公害泛滥的年代。接障而来的环境公害事件在震惊了世界的同时,也动摇了人们对地球肆意恣难的信念,迫使人们不得不反省,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自然环境,怎样对待地球。
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世界上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或斯德哥尔摩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对环境的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对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作出的一种清醒和理智的选择,是向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在于达成了以下四项协议:①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②确定了扩大的国际行动计划;③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常设的环境秘书处;④设立一项1亿美元的环境基金,以满足会后5年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同年召开的联合国第27届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在此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状况报告书”,表彰“全球5O0佳”,并为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分别设定一个主题,作为会议的指导方针。
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会议文件上签了字,承诺要与各国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迄今为止,每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2000年2000环境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千年行动起来
第三篇:世界地球日回顾
世界地球日回顾-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出版
世界地球日
1968年,正当工业国家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随之而来的‘肩消费”的“黄金时代”时,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约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罗马,共同探讨了关系全人类发展前途的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并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
这批人士的聚会后来被称为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被称为“无形的学院”。其宗旨是要促进人们对全球系统各部分——经济的、自然的、政治的、社会的组成部分的认识,促进制定新政策和行动。
经过努力,罗马俱乐部的研究小组考察了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因素,并出版了一份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增长的极限》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isL.Meadows)教授等撰写的,是他们集体研究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其主导思想从该书的副书名“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报告”上一目了然。全书分为“指数增长的本质”、“指数增长的极限”、“世界系统中的增长”、“技术和增长的极限”、“全球均衡状态”五章,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书中以各种数据和图表有力地证明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将会继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该书还指出“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而且,“为达到这种结果而开始工作得愈快,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零增长”是罗马俱乐部发展现的核心。
尽管理论界对此仍有争议,有人甚至写过一本《没有极限的增长》来进行反驳,但这本书仍可以说是人类对今天的高生产。高消耗房消费房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首次认真反思,它的论证为后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增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长的极励》和罗马俱乐部一起成为环境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第四篇:世界地球日回顾
世界地球日回顾-1971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成立
世界地球日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由一位名叫戴维·麦格塔格的加拿大工程师发起,于1971年9月15日成立,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该组织的总部设在伦敦,在25个国家设有分部,其成员达350万人,每年会费就收到1亿美
元。
发起人戴维曾任该组织的主席,还获得过联合国颁发的“全球500佳”奖。
众所周知,该组织的特点是行动出奇地激进。对此,世界舆论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有人对他们的行动颇有微词,认为他们“哗众取宠”、“反对发展”、“对荣誉比实干更感兴趣”,是“一群不讲理的、偏见的和专事敲诈的恐怖分子”;也有人对他们非常赞赏,认为他们“已成为成熟的诚挚青年”,“能够肩负起拯救世界的任务”。该组织的绿色和平执行主任蒂洛·博德这样评价自己的行动:‘俄们一点也不偏激!我们是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而不是其他人提供的信息而采取行动的。”
该组织迄今已成立20多年,他们反对核试验,曾派出“彩虹勇士号”旗舰驶往南太平洋,反对法国进行核试验,以致被炸毁;他们反对捕鲸,曾派出“天狼星号”船封锁直布罗陀海峡,阻止苏联的捕鲸船队通过;他们反对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曾举行新闻发布会,揭露一些国家把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的真相;他们在关注战争带来的环境危机;主张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关注工业公害事件,反对基因改良食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用“公众舆论”这个有利武器在唤起人们反对污染、保护环境,敦促有关国家或企业采取控制污染措施方面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经常采取十分激进的行动,也使很多人对他们敬而远之,就连蒂洛·博德在谈到“绿色和平”的前景时也有些悲观地说:“……追求环保的崇高目标是一回事,而保持社会和谐是另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一回事。”
虽然世界对绿色和平组织的行动评说不一,但他们作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一员,至今仍活跃在世界环保舞台上。
第五篇:世界地球日回顾
世界地球日回顾-联合国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
世界地球日
1914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孤零零地死去。这只老旅鸽的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记载,16世纪时旅鸽在北美多达50亿只。欧洲移民来到这里后,用各种办法捕杀这种鸟,终于使曾铺天盖地的旅鸽消失殆尽了。
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已经历了约35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大约形成过1O亿个物种,但大多都已灭绝了。物种周而复始地形成、灭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绝本是自然规律,但这一规律却迅速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无情地摧毁着。据科学家考证:在远古时期,无脊椎动物大约每3000年形成一个新的物种,每3000年灭绝一个物种。鸟类在3500万年-100万年前,平均每300年灭绝1种;100万年前一现在,平均每50年灭绝1种;最近300年间,平均每2年灭绝五种;20世纪后,约每年灭绝1种。哺乳类在更新世(350万年前),平均每个世纪灭绝0.01种;在晚更新世(10万年前),平均每个世纪灭绝0.08种;门世纪以来,平均每个世纪灭绝间种。就连农作物多样性的丧失都是触目惊心的:在过去的100年当中,美国的玉米品种丧失91%,著茄品种丧失81%;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国的小麦品种从1万种锐减到1000种。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物种破坏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1000倍。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来自于海洋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量捕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捕鱼量为2000万吨,1994年,世界海洋渔业捕捞量已达9041万吨,其中中国海渔业捕捞量达30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1995年,仅世界渔业贸易纷争的次数就超过上个世纪总和。
由于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关联,任何一个物种的丧失都会通过食物链作用于其他生物。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随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之消失。物种的大量快速消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自然界中的“天敌”和“猎物”之间失去动态的平衡,使地球环境控制系统紊乱,失去完整性。
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引用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或Biodiversity)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种内基因多样性。
1992年5月的联合国内罗毕最终谈判会议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野生生物保护新框架生效,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