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0:2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第一篇: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秸秆还田补充了土壤养分。作物秸秆含有一定养分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灰分元素,既有较多有机质,又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果把秸秆从田间运走,那么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仅有10%左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那么,只有通过施肥或秸秆还田等途径才能得以补充。秸秆还田促进了微生物活动。土壤微生物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分解土壤有机质和净化土壤的重要作用。有机物的合成由植物叶绿素来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则由微生物来完成。秸秆还田给土壤微生物增添了大量能源物质,各类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也相应增加;实行秸秆还田可增加微生物1

8.9%,接触酶活性可增加33%,转化酶活性可增加47%,尿酶活性可增加17%。这就加速了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物质养分的转化,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也有所提高。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产生的纤维素、木质素、多糖和腐殖酸等黑色胶体物,具有粘结土粒的能力,同黏土矿物形成有机与无机的复合体,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容量减轻,增加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改善秸秆还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农业发达国家都很注重施肥结构,如美国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一直控制在总施肥量的1/3以内,加拿大、美国大部分玉米、小麦的秸秆都还田。作物所吸收的氮主要来自土壤中的原有氮素。来自化肥的仅占23%-24%。这说明即使施用化肥,土壤有机物对作物生长仍是最重要的。所以,秸秆还田是弥补化肥长期使用缺陷的极好办法。秸秆还田可以有效保持农田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作物高产,减轻作物对外部能量、物质的依赖,形成一个稳定的、自循环程度较高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1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作用

1.1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作物秸秆本身含有各种营养元素,是养分的重要补给源,施入土壤后能增加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同时,秸秆直接还田还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使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一方面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磷和微量元素的转化;另一方面秸秆还田释放的微量元素占作物吸收总量的60%,不仅增加土壤养分,还提高了养分有效性。秸秆中含有丰富的钾,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钾有70% ~ 85%保存在植物残体中且有效性很高,也就是说秸秆直接还田就是把大量的钾归还给土壤。

对土壤氮素的影响。麦秆与氮肥混施,能提高水稻对麦秆氮的吸收率,减少氮肥损失,显示稳定而长效的供氮特点,有较高的增产效益。小麦秸秆还田初期,秸秆含有可溶性物质及其它易分解的物质,刺激微生物旺盛活动,导致土壤无机氮水平降低到很低程度,经过一段时间麦秆的分解,麦秆碳氮比值降低,土壤无机氮由净固定转向净释放,提高了土壤含氮量。

对土壤磷素的影响。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全磷、无机磷及有效磷的含量;各级微团聚体中的全磷及无机磷含量也明显提高,并促进有机磷的矿化。

对土壤钾素的影响。麦秆含有较多的钾素,与氮、磷不同,钾在秸秆内以离子态存在,极易被淋洗出来。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速效钾,平均每年递增8%。在稻麦轮作中施用大量的秸秆,两季作物的总产量与施用等量的化肥钾相当,两季总吸收量与利用率相差不大;作物施用秸秆钾当季应加强氮素的配合施用,作物所带吸收的秸秆钾与化肥钾约有80%以上储存在秸秆中,只有10%左右通过籽粒带走,另有5%存在根茬。

随着秸秆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其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也就越发明显,N、P、K年度间变化均呈增长趋势。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在培肥地力上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等富碳物质,还田后有利于更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并能使长期使用无机肥造成板结的土壤得到改良,达到培肥地力的作用。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麦秸经水泡泥沤,分解成许多有机物质和矿物元素,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另外有机质在淹水缺氧的情况下,分解较缓慢,腐殖化程度较高,故肥效较长,损失少。

1.3 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于土壤后,随着秸秆的不断分解,在土壤中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有机物质与土壤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反应,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重大改变。许多研究证明,作物秸秆的施用可促进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使土壤容重降低,总空隙度增加,改善土壤的结构性和耕性,增强土壤的稳水保肥性能。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

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二篇:秸秆还田对土壤的作用(推荐)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作用

本学期我选修了土壤生态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下面我将谈谈我对本门课程中秸秆还田这一部分的看法和认识。

众所周知,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但是如果使用的方法不恰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

那什么事秸秆还田呢?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直接还田

1、秸秆还田的数量。无论是秸秆覆盖还田或是翻压还田,都要考虑秸秆还田的数量。如果秸秆数量过多,不利于秸秆的腐烂和矿化,甚至影响出苗或幼苗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过少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一般以每亩200千克为宜。

2、配合施用氮、磷肥。新鲜的秸秆碳、氮化大,施入田地时,会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肥现象。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肥料,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

3、翻埋时期。一般在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入土,避免因秸秆被晒干而影响腐熟速度,旱地应边收边耕埋,水田应在插秧前15天左右施入。

4、施入适量石灰。新鲜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因此,在酸性和透气性差的土壤中进行秸秆还田时,应施入适量的石灰,中和产生的有机酸。施用数量以30-40千克/亩为宜,以防中毒和促进秸秆腐解。

堆沤还田。有病的植物秸秆带有病菌,直接还田时会传染病害,可采取高温堆制,以杀灭病菌。

作物秸秆要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碎,一般长度以1-3厘米为宜,粉碎后的秸秆湿透水,秸秆的含水量在70%左右,然后混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

过15天左右,堆沤过程即可结束。秸秆的腐熟标志为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腐熟堆肥料可直接施入田块。

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

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的保留在土壤里,但也有不足之处,表现如下:

1、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所以一般每亩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不超过300公斤,最多不超过500公斤,否则,会影响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及作物产量。因此在秸秆直接还田时,一般还应适当增施一些氮肥,缺磷的补施磷肥,但这样又会增加秸秆还田的成本,有时农民也不乐意。

2、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适时灌水,或用石硫碾压,使土壤与种子接触紧密,能够正常发芽。或者是加大粉碎细度,最好达到3.5厘米以下,但这样就会增加能耗,加大成本。

3、易发生病虫害。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4、目前我国农村的耕作制度,不适合大面积的机械作业,农民都是一家一户,土地面积小,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还推广不开,小面积的秸秆机械还田成本高,农民不易接受而且技术不成熟,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作业造成黄土飞扬、尘埃满天的污染。

秸秆覆盖还田

这种方式就是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地表。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墒的目的,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这样会给灌溉

带来不便,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播种。这种形式只适合机械化点播,但目前缺乏此类点播设备,这种方式有时也比较适宜干旱地区及北方地区,进行小面积的人工整株倒茬覆盖。

焚烧还田

秸秆经焚烧,有效成分变成废气排入空中,大量能源被浪费,剩下的钾、钙、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可以被植物利用,并且在燃烧过程中杀死了虫卵、病原体及草子。但是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时影响交通及百姓生活,已成为一大公害。我们坚决采取措施禁止焚烧。

过腹还田

这种形式就是把秸秆作为饲料,在动物腹中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营养,像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外,其余变成粪便,施入土壤,培肥地力,无副作用。而秸秆被动物吸收的营养部分有效地转化为肉、奶等,被人们食用,提高了利用率,这种方式最科学,最具有生态性,最应该提倡推广。但目前过腹还田推广的深度、广度是远远不够的。

秸秆还田都有些什么作用呢?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秸秆还田补充了土壤养分。作物秸秆含有一定养分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灰分元素,既有较多有机质,又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果把秸秆从田间运走,那么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仅有10%左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那么,只有通过施肥或秸秆还田等途径才能得以补充。秸秆还田促进了微生物活动。土壤微生物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分解土壤有机质和净化土壤的重要作用。有机物的合成由植物叶绿素来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则由微生物来完成。秸秆还田给土壤微生物增添了大量能源物质,各类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也相应增加;实行秸秆还田可增加微生物18.9%,接触酶活性可增加33%,转化酶活性可增加47%,尿酶活性可增加17%。这就加速了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物质养分的转化,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也有所提高。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产生的纤维素、木质素、多糖和腐殖酸等黑色胶体物,具有粘结土粒的能力,同黏土矿物形成有机与无机的复合体,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容量减轻,增加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改善秸秆还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农业发达国家都很注重施肥结构,如美国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一直控制在总施肥量的1/3以内,加拿大、美国大部分玉米、小麦的秸秆都还田。作物所吸收的氮主要来自

土壤中的原有氮素。来自化肥的仅占23%-24%。这说明即使施用化肥,土壤有机物对作物生长仍是最重要的。所以,秸秆还田是弥补化肥长期使用缺陷的极好办法。土壤理化性状。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保持农田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作物高产,减轻作物对外部能量、物质的依赖,形成一个稳定的、自循环程度较高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内外在秸秆还田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长期施用秸秆下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环境效应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篇: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作用

本学期我选修了土壤生态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下面我将谈谈我对本门课程中秸秆还田这一部分的看法和认识。

众所周知,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但是如果使用的方法不恰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

那什么是秸秆还田呢?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直接还田

1、秸秆还田的数量。无论是秸秆覆盖还田或是翻压还田,都要考虑秸秆还田的数量。如果秸秆数量过多,不利于秸秆的腐烂和矿化,甚至影响出苗或幼苗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过少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一般以每亩200千克为宜。

2、配合施用氮、磷肥。新鲜的秸秆碳、氮化大,施入田地时,会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肥现象。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肥料,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

3、翻埋时期。一般在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入土,避免因秸秆被晒干而影响腐熟速度,旱地应边收边耕埋,水田应在插秧前15天左右施入。

4、施入适量石灰。新鲜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因此,在酸性和透气性差的土壤中进行秸秆还田时,应施入适量的石灰,中和产生的有机酸。施用数量以30-40千克/亩为宜,以防中毒和促进秸秆腐解。

堆沤还田

有病的植物秸秆带有病菌,直接还田时会传染病害,可采取高温堆制,以杀灭病菌。

作物秸秆要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碎,一般长度以1-3厘米为宜,粉碎后的秸秆湿透水,秸秆的含水量在70%左右,然后混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

过15天左右,堆沤过程即可结束。秸秆的腐熟标志为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腐熟堆肥料可直接施入田块。

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

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的保留在土壤里,但也有不足之处,表现如下:

1、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所以一般每亩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不超过300公斤,最多不超过500公斤,否则,会影响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及作物产量。因此在秸秆直接还田时,一般还应适当增施一些氮肥,缺磷的补施磷肥,但这样又会增加秸秆还田的成本,有时农民也不乐意。

2、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适时灌水,或用石硫碾压,使土壤与种子接触紧密,能够正常发芽。或者是加大粉碎细度,最好达到3.5厘米以下,但这样就会增加能耗,加大成本。

3、易发生病虫害。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4、目前我国农村的耕作制度,不适合大面积的机械作业,农民都是一家一户,土地面积小,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还推广不开,小面积的秸秆机械还田成本高,农民不易接受而且技术不成熟,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作业造成黄土飞扬、尘埃满天的污染。

秸秆覆盖还田

这种方式就是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地表。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墒的目的,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这样会给灌溉带来不便,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播种。这种形式只适合机械化点播,但目前缺乏此类点播设备,这种方式有时也比较适宜干旱地区及北方地区,进行小面积的人工整株倒茬覆盖。焚烧还田

秸秆经焚烧,有效成分变成废气排入空中,大量能源被浪费,剩下的钾、钙、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可以被植物利用,并且在燃烧过程中杀死了虫卵、病原体及草子。但是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时影响交通及百姓生活,已成为一大公害。我们坚决采取措施禁止焚烧。

过腹还田

这种形式就是把秸秆作为饲料,在动物腹中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营养,像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外,其余变成粪便,施入土壤,培肥地力,无副作用。而秸秆被动物吸收的营养部分有效地转化为肉、奶等,被人们食用,提高了利用率,这种方式最科学,最具有生态性,最应该提倡推广。但目前过腹还田推广的深度、广度是远远不够的。

秸秆还田都有些什么作用呢?

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秸秆还田补充了土壤养分。作物秸秆含有一定养分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灰分元素,既有较多有机质,又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果把秸秆从田间运走,那么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仅有10%左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那么,只有通过施肥或秸秆还田等途径才能得以补充。秸秆还田促进了微生物活动。土壤微生物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分解土壤有机质和净化土壤的重要作用。有机物的合成由植物叶绿素来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则由微生物来完成。秸秆还田给土壤微生物增添了大量能源物质,各类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也相应增加;实行秸秆还田可增加微生物1

8.9%,接触酶活性可增加33%,转化酶活性可增加47%,尿酶活性可增加17%。这就加速了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物质养分的转化,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也有所提高。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产生的纤维素、木质素、多糖和腐殖酸等黑色胶体物,具有粘结土粒的能力,同黏土矿物形成有机与无机的复合体,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容量减轻,增加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改善秸秆还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农业发达国家都很注重施肥结构,如美国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一直控制在总施肥量的1/

3以内,加拿大、美国大部分玉米、小麦的秸秆都还田。作物所吸收的氮主要来自土壤中的原有氮素。来自化肥的仅占23%-24%。这说明即使施用化肥,土壤有机物对作物生长仍是最重要的。所以,秸秆还田是弥补化肥长期使用缺陷的极好办法。土壤理化性状。

秸秆还田对我国农业的意义:

据80年代全国土壤普查901个县的统计,全国肥沃高产田仅占22.6%,中低产田占77.4%。从养分角度看,普遍缺氮、缺磷土壤占59.1%,缺钾土壤占22.9%,土壤有机质低于0.65%的耕地占10.6%。加之我国化肥生产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我国北方土壤缺磷,南方土壤缺钾的现象十分严重,磷钾供应不足明显降低了氮肥肥效。 河北省土壤基础肥力不高,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邯郸、邢台仅1%左右,尤其是土壤速效钾呈普遍下降趋势。实践证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特别对缓解我国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磷、钾化肥不足有十分重要意义。据试验,实行秸秆还田一般都能增产10%以上,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有持续的增产作用。因此,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使农业稳产、高产、高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保持农田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作物高产,减轻作物对外部能量、物质的依赖,形成一个稳定的、自循环程度较高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内外在秸秆还田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长期施用秸秆下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环境效应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第四篇: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

2009-10-1

3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全省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达 1 亿吨,折合干秸秆 5000 万吨,其养分相当于 30 多万吨尿素、50 多万吨过磷酸钙、50 多万吨硫酸钾。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0.2 — 0.4%,增产 5 — 15%。

一、秸秆还田有哪些好处

第一 , 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 , 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主要和次要营养元素的来源,还决定着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缓冲性,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增加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丰产性能越持久。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从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获得的资料表明 , 由于长期连续秸秆还田 , 有效地遏制了土壤有机质的继续下降 , 并有逐渐回升的明显趋势 ,平均年增加量达 0.02%-0.04%。特别是麦秸还田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增加了 16 倍;纤维分解菌提高 8.5 倍;放线菌提高 3.6 倍;真菌提高 2.7 倍。微生物数量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

第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耕性变好。秸秆还田后土壤孔隙度增加,一般增加 4% 左右;容重降低 0.04-0.11 克 / 厘米 3 ; 1-3 毫米 团粒结构增加5.8% ;土壤水分增加 1.1%-3.9%。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的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群众总结为“秸秆还田后,土头松,保水强,铲趟得心应手”。

第三,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据调查,秸秆还田后第一季作物平均增产 5%-10%,第二季后作物平均增产 5%。据农业科研单位试验,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上施用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的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15%-20%,磷肥利用率可提高 30% 左右。

二、作物根茬如何还田、作物根茬机械粉碎还田 农艺技术要求是:垄距 65-75 厘米,茬高小于 20 厘米;根茬粉碎长度小于 10 厘米,破碎合格率大于 90% ;根茬灭茬率大于 99% ;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 75% ;灭茬耕深一般为 5-10 厘米;根茬还田后的垄形较原垄形降低高度一般不应超过 5 厘米;每 666.7 米 2 增施尿素 5-7 千克,补充根茬腐化时所需的氮素。机械操作规程是:作业前要对根茬还田机械进行全面检查。齿轮箱加足齿轮油,紧固件拧紧,传动、转动部件灵活,试运转 2-3 分钟,确无问题,方可作业。正式作业前,要做好耕深和对行调整。通过调整托脚柄高低和旋转刀盘左右位置来达到。作业速度为 1-3 档,并要经常

清除刀轴上的缠草。、作物高留茬还田 作物收割时割茬提高而留茬较长。

①小麦高留茬还田 小麦收割时一般留茬在 20 厘米-40 厘米,用链轨拖拉机配带重型四铧犁,在犁前斜配一压杆将秸秆压倒,随压随翻。技术要求:小麦收割时,要做到边割边翻,以免养分散失,也便于腐烂;必须顺行耕翻,以便于秸秆的覆盖和整地质量的提高;耕深要求在 26 厘米 以上,做到不重、不漏、覆盖严密;耕翻后,要用重耙、圆盘耙进行平整土地;麦茬作物定苗后必须及时追施氮、磷肥,同时灭茬除草。

②水稻高留茬还田 水稻割茬高度在 10-15 厘米,最好不超过 20 厘米 ;以秋季作业为好,要在土壤含水量25%-30%(不陷车)时结合秋翻进行作业,封冻前结束。耕翻深度以不破坏犁底层为宜,一般为 15-18 厘米,手扶拖拉机牵引两铧犁翻地,耕深应大于 10 厘米。翻平扣严,不重不漏,不立垡,不回垡,深度一致;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95%。应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由于茬高不宜进行旋耕作业,但要进行旱耙(耢)。旱耙(耢)作业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 19%-23%,耙地深度分轻耙 8-12 厘米、重耙12-15 厘米 两种。耙好的标准为不漏耙、不拖堆、无堑沟,且耕层内无大土块,每平方米耕层内,最大外形尺寸大于 5 厘米 的土块小于或等于5 个。尤其要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肥。结合翻地深施,每 666.7 米 2 用量为 10-15 千克,氮磷比以3 : 1 为好。玉米秸 秆 直接还田的技术要点及要求、技术要求 秸秆粉碎(切碎)长度应小于 5-10 厘米;粉碎秸秆的抛撒宽度以割幅同宽为好,正负在 1 米 左右;秸秆破碎合格率大于 90% ;秸秆被土覆盖率大于 75% ;根茬清除率大于 99.5% ;每 666.7 米 2 增施尿素 6 千克 左右;麦秸还田采用浅层还田耕作办法,浅翻 10~15 厘米或耙耕 10-15 厘米,并结合深松耕作。、要解决好 4 个问题

①秸秆还田的数量和时机 一般秸秆还田数量不宜过多,每 666.7 米 2 还田 300-400 千克 为宜,否则耕翻难于 覆盖。秸秆含水量30% 以上时,还田效果好。

②秸秆粉碎的质量 秸秆粉碎(切碎)长度最好小于 5 厘米,勿超 12 厘米,留茬高度越低越好,撒施要均匀。

③调整 C/N 比 据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后,适宜秸秆腐烂的 C : N 为 20 : 1~25 : 1,而秸秆本身的碳氮比值都较高,玉米秸秆为 53 : 1,小麦秸秆为 87 : 1。这样高的碳氮比在秸秆腐烂过程中就会出现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速效氮素,把农作物所需要的速效氮素夺走,使幼苗发黄,生长缓慢,不利于培育壮苗。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入氮素化肥,保持秸秆合理的碳氮比。一般每 100 千克 风干的秸秆掺入 1 千克 左右的纯氮比较合适。

④深耕重耙 一般耕深 20 厘米 以上,保证秸秆翻入地下并盖严。耕翻后还要用重型耙耙地,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浇塌墒水。

稻草如何进行直接还田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中,留在秸秆中的比例大概是氮 30%、磷 20%、钾 80%、钙 90%、镁 50%、硅 80% 以上,也就是说稻草中所含的养分较高,特别是钾和硅的含量高。氧化钾为 1.13%-3.66%,平均 1.83% ;二氧化硅为 5.3%-15.0%,平均 11.0% 左右,并且稻草易于腐烂,因此说稻草还田是水田最有效的培肥增产方式。还田方法:将稻草铡碎或用乱草机打碎,长度为 16-23 厘米 ;将铡碎或打碎好的稻草均匀地撒于田面,一般每 666.7 米 2 还田 300 千克 左右;当土壤含水量 25%-30%(不陷车)时将稻草翻入 15 厘米 土层中,稻草混拌于耕层中的覆盖率大于 95% ;翻前要施肥,一般每 666.7 米 2 施氮磷化肥 15-20 千克,氮磷比为3 : 1。耙地:耙地的适宜含水量为 19%-23%。耙深,轻耙 8-12 厘米,重耙12-15 厘米。耙后耕层内无大土块,每平方米耕层内,最大外形尺寸大于 5 厘米 的土块小于或等于5 个。

稻草还田后的水浆管理:由于大量新鲜秸秆有机物进入土壤后,在淹水条件下进行腐解,因此,水田土壤将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特别在秸秆旺盛分解的阶段更是如此。为了防止水田土壤中大量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的积累而导致对水稻根系生长的毒害影响,要采用落水晒田并进行间断灌溉的水浆管理。

五、怎样制做和使用秸秆肥

秸秆肥制作方法主要是用于秸秆 7 份、人粪尿 1 份、畜禽粪尿 2 份及适量马粪或格荛。于 3 月初,把准备好的秸秆切碎或粉碎成 3 厘米 左右的碎块,按体积比 1 : 2 : 7 的比例将人粪尿、畜禽粪尿和粉碎好的秸秆充分混拌均匀,浇足水(材料含水量以 60%-70% 为宜,即当水加到手握成团,触之即散的状态为宜)。再把准备好的格荛堆成一堆,选背风向阳之处点燃,把马粪用热水浇透抖好(温度在 40 ℃ 以上),盖在点燃的格荛上,做个暖心(发热点),然后把已混抖好的秸秆一层层盖在马粪上,堆成一圆堆,堆高不应低于 1.5 米,堆好后要注意管理,防止人畜践踏,并观察堆温,把堆温控制在 50-60 ℃ 之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70 ℃。因为此温度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同时又可杀死病菌、虫卵,减少氨的挥发。这样堆腐7-10 天,温度达 60-65 ℃,此时可以进行倒粪,然后每隔7 天左右倒一次,共倒 3-4 次,大约需 35-45 天就可以发酵好。发好的秸秆肥具有黑、乱、臭的特点,有黑色汁液和氨臭味,湿时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在秸秆肥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 4 点。一是如果 3 月底或 4 月初造秸秆肥,为了在种地前发酵腐熟好,应采取加大暖心,堆顶用塑料薄膜覆盖和适当多加些人粪尿与畜禽粪的办法促使秸秆尽快发酵。二是在堆制过程中,人不可上去踩,更不能往秸秆肥里掺土和用土压堆,否则不易发酵。三是堆好后应注意观察,发现肥堆冒气挂霜时,及时用拌好的秸秆覆盖上,利于保温。四是秸秆肥不要发过劲或发不好就用,以免影响其肥效。

秸秆肥一般做基肥或者种肥,一般每 666.7 米 2 用量 1500-2000 千克。

六、秸秆覆盖适用于什么地区和后作物、秸秆覆盖技术,将残茬或作物秸秆保留在土壤表面,不翻入土壤中,成为耕地的一个保

护层。、秸秆覆盖作用 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碱在土表积聚,减少雨季坡地的水土流失,增加降雨在土中的接纳贮存,抵抗风蚀,增加近地面空气中的 CO 2 的含量,有利于补充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增进土壤表层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长期秸秆覆盖同样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加产量。、采用免耕法 将秸秆全部覆盖于地表面不进行翻耙作用,适宜于水热条件高的南方地区和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采用。在高寒地区,由于影响土壤增温,故不是在所有条件下皆适宜采用的。高寒地区的免耕覆盖作业适宜在旱岗地播种春小麦的条件下采用。

七、在秸秆还田实践操作中怎样确定调氮量和适宜的氮肥品种、确定调氮量的方法

(1)还田时期 在高寒地区,麦秸伏季还田至土壤封冻还有 2-3 个月的有效腐解时间,秸秆的 C/N 比值将会迅速下降,至次年后作出苗时,其 C/N 比值远小于新鲜麦秸的原比值。所以在还田作业时施用少量(约小于 1%)氮肥,主要用于加速麦秸腐解,后作播种时再按常规施用适量氮作种肥;如果玉米秸或大豆秸等晚秋收获的作物秸秆还田,一般需按氮平衡理论值计算调氮量(补充氮量千克 / 公顷 = 还田秸秆量×(1.7% — 秸秆含氮量 %);若麦收后复种绿肥,特别是非豆科绿肥也需按氮平衡理论计算调氮量。

(2)还田深度 秸秆进入不同土层深度,其腐解速度不同,这在北方低温条件下差异更明显。这种判别在粘质土比砂质土壤中也更明显。如黑龙江东部白浆土上于 8 月 10 日 进行麦秸还田,一种采用翻压 20 厘米 方式,一种采用浅耙 10 厘米 方式,于当年 11 月 10 日调查,麦秸粗分解率前者为 21%,后者为 48.5%。这表明,残留麦秸的 C/N 比值已分别下降至原比例的 4/5 和 1/2 左右。假设原麦秸的含氮量为 0.5%,此时残留麦秸的含氮量已分别上升至 0.1% 和 1.0% 左右。因此,第二年春播作物,按秸秆含氮量 1.7% 的氮作种肥即可。

(3)水田调氮量 因为在旱作和水田条件下,还田的秸秆分别处在以好气和嫌气性分解为主的条件下,故土壤氮固定的临界含氮量不同。大量试验表明,在淹水条件下植物残体分解时氮固定的临界含氮量约为好气性分解下的 1/3 左右,即含氮量为 0.54%。如麦秸和稻秸含氮约 0.5%、0.55% 左右,它们还田后就随即种水稻,也不必担心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缺氮症状。所以在北部高寒地区,进行水旱轮作时,秸秆还田一般不调氮也不会产生对后作水稻出现明显的缺氮现象,但北部高寒地区春秋两季土温较低,为了加速还田秸秆的腐解,提高还田当年效果,以及作为稻田的一种经济施肥方式,建议在还田作业时配合施肥。

秸秆还田时调节 C/N 比值对氮肥品种有选择。试验表明,无论旱田或水田进行秸秆还田时,以选择铵态氮或尿素氮肥为好。并且最理想的施入位置是直接施在秸秆有机残体上。因此,可以将氮肥溶液喷洒在已抛撒地表的秸秆表面上,然后进行还田后的机械作业。考虑到施氮和还田秸秆在土壤中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可能影响后作幼苗的正常生长,可以将部分氮肥作为种肥施入。

八、在同一块田里是否可以进秸秆连年还田

一般在正常年景(非干旱和涝灾年)情况下,将每季作物秸秆残茬全部还田是可以的。多年的实践证明,连年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提高很快,作物生育、产量性状也得到显著改变,其增产效果有随还田年次增加而提高的明显趋势。

由于连年有大量秸秆残株进入土壤中,为加速秸秆有机物腐解及其同土壤水肥相融,以及防止秸秆残株在土壤中出现隔墒等不利影响,因此,要求秸秆粉碎程度要高,一般切割长度在 10 厘米 以下,对粗茎的玉米秆还要求达到破茎粉碎的程度。如果处在高寒地区的低洼冷凉土壤上,由于有机物分解速度较慢,年分解率不高,故可以根据轮作情况安排间断还田为好。

一般旱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后进行连作,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如在北方麦秸还田后春小麦根腐病加重;在南方则小麦全蚀病加重;大豆秸还田后大豆根腐病和虫蚀率提高。因此,秸秆还田应建立在轮作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从土传病害的生态学观点来看,施用新鲜有机物质本身也是一种对土传病害有效的生态生物学防治的手段。所以在轮作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是不会造成病虫害大发生的。如果连作情况下还田秸秆,可考虑采用翻耕还田作业,而不采用耙耕浅层还田,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鉴于土壤处理的一些化学除草剂使用的有效剂量,将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而适当增大。也由于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从而加快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也就是缩短了药剂的残效期。因此,在秸秆还田土壤中,使用化学除草剂,特别是播前进行土壤处理的化学除草剂,其有效使用剂量应适当提高。如黑龙江省农垦调查表明,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调查,秸秆还田区氟乐灵的杀虫率为 91%,而未还田区为 95%。用高梁作生物测定观察氟乐灵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也表明,随着施药后时间推移,秸秆加速了土壤中氟乐灵的降解,一个月左右就达到半衰期,而未施秸秆土壤,两个月以后氟乐灵残留量仍在半衰期以上。

九、秸秆还田作业时后如何施用氮、磷肥料

调节秸秆碳氮比(C/N)的目的是促进秸秆有机物腐解和调节土壤有效态氮素的平衡,避免由于土壤有效氮固定而导致后作物缺氮现象发生。因此,决定是否还需施用氮作种肥,主要依据当地土壤有效肥力水平和栽培施肥经验来确定。在北方高寒地区,特别是采用秸秆深层还田的情况下,由于秸秆处在半嫌气分解状态中,其分解速度又较缓慢,故秸秆的“氮因子”(每 100 份碳氮比值较大的有机物料分解时,固定(同化)土壤有效态氮素的份数,它代表了矿质化与同化这两者对抗力量的平衡值)值较小(禾本科作物的“氮因子”一般在 1 左右,小麦秸一般小于 1)。因此,按氮平衡计算的补氮量中拿出一部分(1/2-2/3)作为后作种肥,不仅不会影响秸秆分解速度和土壤氮素的有效转化,还将促进后作幼苗生长发育,又达到经济施肥的效果。

由于新鲜秸秆在腐解中具有解磷和增磷的效应,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调节秸秆的碳磷比(C/P)也不会出现土壤有效态磷的生物固定而导致后作物缺磷现象。在秸秆还田同时施用磷肥,特别是碱性磷肥,不仅能促进秸秆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土壤生物固氮作物和豆科共生固氮效果,减少土壤、肥料氮素损失,从而提高秸秆还田的土壤生物学的综合效应,也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一种保护性有效施用的方法。

第五篇:秸秆还田技术规范

秸秆还田技术规范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条件和机械化水平差异很大以及采用不同农艺耕作制度,加之秸秆还田技术适用的作物种类多,因此就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秸秆还田技术内容。结合陕西省农业生产特点,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内容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一.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采用秸秆粉碎机械将收获后的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覆盖还田,用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下茬作物播种或用犁(旋)耕翻埋、整地后进行播种。

二.根茬还田技术

主要适用于一年两熟区和一年一熟区,在作物收获后,留有一定高度的作物根茬还田或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残留在地里的作物根茬进行直接粉碎还田。

三.整秆还田技术

作物摘穗后将直立于田间的秸秆,直接采用高柱犁将直立的作物秸秆不经粉碎直接翻埋入土或用编压覆盖机将秸秆编压覆盖在地表。

四.技术内容与技术要求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针对旱区缺雨少水、蒸发严重、土地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提出的一种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耕作法。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施肥播种、化学除草。其主要作业是地表作物残茬处理、合理深松、免耕施肥播种、用化学药剂进行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

五.秸秆还田的优点

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 , 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主要和次要营养元素的来源,还决定着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缓冲性,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增加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丰产性能越持久。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

下载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秸秆还田5篇

    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注意秸秆的翻埋量 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500公斤以下,否则不仅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对作物根系还......

    秸秆还田征文(推荐)

    保护环境 秸秆还田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每年玉米产秸秆达数亿吨,但是过去其中的绝大部分秸秆没有得到......

    秸秆还田技术范文

    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具有来源广、取材易、量大,可再生的特点,可通过堆沤、覆盖、翻压等方式还田。农作物的秸秆含有烟草所需的营养元素,具有改良土......

    抓好秸秆还田

    抓好秸秆还田 促进农业增效 掀起绿色环保新技术革命 徐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镇建设工作在沛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农机部门的业务部门具体指导支持下,经......

    秸秆还田培训班

    “教授辅导 农民实践助力秸秆还田”____ 崇仁县农机局举办秸秆还田培训班与现场教学会 在县委、县政府的的高度重视下,为认真做好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推广......

    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分析范文

    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分析 摘 要:为全面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4年小麦收获期间颍州区程集镇普遍开展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焚烧小麦秸秆现象得到......

    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

    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一、增产机理 秸秆粉碎还田或秸秆直接还田,秸秆中的有机质,有效营养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每季每亩还草20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增加0.48......

    秸秆还田要注意三方面

    秸秆还田要注意三方面 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