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村扶贫工作情况(2011)
XX村扶贫工作情况
2011年以来,我村在XXX同志的关怀下,在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在燎原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以《XXX村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为指导,积极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努力提高我村群众的收入水平,现将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立足长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XX同志对我村扶贫工作的要求,已于2011年4月制定了村五年发展规划,即《XXX村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
根据该规划,我村将以“一基、一园、二带” 的空间体系统筹产业发展。“一基” 即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一园” 即农产品加工园,对我村现有优势农产品富硒大米、宜香大米、有机蔬菜等农产品进行整理、分级、包装,形成品牌;“二带”即有机水稻高效栽培示范产业带和高效蔬菜产业带。
二、因地制宜,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2011年以来,我村已成功流转土地1925亩,涉及农户706户:
1、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500亩
我村5组、6组和7组的农户与土地经营合作社签订土
地承包合同,成功实现土地流转500亩,切实提高了130户农民收入。
2、发展宜香优质水稻基地520亩
我村11组、12组和20组等3个组的农户与土地经营
合作社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成功实现土地流转520亩,切实提高了121户农户的收入。
3、发展大田蘑菇基地405亩
今年4月,土地承包业主与120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承
包合同,承包土地150亩。9月,土地承包业主与205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土地255亩。
4、发展优质蔬菜基地900余亩
今年10月,土地承包业主与130户农户(2组、3组、4组、5组、6组、13组和15组)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土地500亩.此外,农民自种优质蔬菜400余亩。
通过实施以上产业发展项目,我村农户收入能够得到稳步提高,其收入构成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土地租金、返聘务工费和外出务工费。若按照土地租金1080元/年•亩(600斤大米/亩),返聘人员务工费7200元/年•人(工作180天、40元/天),以及外出人员务工费18000元/年•人计算,则:我村人均年收入从之前的5400元/年•人,增加到6210元/年•人,增幅达15%。
5、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单位支持
2011年,XX农发局已为我村提供5万元资金用发展现代农业,并承诺2012年为我村村民活动中心提供配套设施建设费用10万元,现已到位4万元。
三、争取支持,努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今年来,村支两委以规划为指导,理清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积极查找和解决制约我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制定出以提高村民素质为核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脱贫工作计划,并在XXX同志的关怀下,在XXX等单位大力帮助下,完成了以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1、修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村民活动中心
为解决我村群众文化素质低,现代农业技能缺乏的老大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我村党员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的能力,改善群众的办事环境,同时也考虑到我村现有村民办事、议事场所小、环境差和设施简陋的现状等问题,XX局计划为我村修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村民活动中心,使其成为我村群众的决策议事处、教育培训站、医疗救护室和文化娱乐室,切实丰富和提高我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项目投资60余万元。
目前,该项目主体已完工。
2、完成2000米村道建设
在XXX同志的帮助和协调下,XXX出资40万,为我村修建2000米水泥道路,即:
1、2组间800米和10、20组间1200米道路。项目建设资金56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
3、整治1500米低洼沟渠和修建220米村道
通过协调,市农村发展局为我村整治1500米低洼沟渠和修建220米水泥道路。项目投资81.6万。其中水务局下拨资金8万元已到位。目前,该项目已建成完工,并通过验收。
4、通过公共服务资金,整治部分农业灌溉沟渠
我村利用公共服务资金,通过村委会组织的比选大会确定中标单位,修建U型槽2200米,桨砌150米,工程总价19.8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
四、对我村困难党员群众进行关爱
对口帮扶单位先后多次对我村42户困难党员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送上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关爱。
五、劳动实用技术培训情况
为提高我村农民种植和就业技能,我村积极开展劳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分别于2011年2月和2012年7月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会、手工编织培训会和烹饪技术培训会各1次,受训人数达450余人。
六、基础组织建设
为确保基层党组织有高素质的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2011年,我村组织本村青年和团员,开展创先争优学习活动,发展新党员3名,转正2名。2012年,我村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新党员2名,转正3名。
此外,我村还经常性的对3名村后备干部进行了培训,提供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2012年7月
第二篇:村扶贫工作日记
村扶贫工作日记
根据市社安排,今天同潭清、旭华、治宇到**县**镇**村,参加由***副市长在这里主持召开的扶贫调研座谈会。我们于上午8点从新市政府出发,下午5点返回。
**村是我社今明两年的建整扶贫村,同时也是向市长的扶贫联系点。该村位于**县东部边陲,与衡阳交界,为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出生地。进入**村,远远望去,山上林木繁盛,郁郁葱葱,山下阡陌交通,稻浪滚滚,流水潺潺,好一派纯朴自然的田园风光。站在村里环顾四周,只见周围群山怀抱,山峦起伏,其地貌宛若一片盛开的**,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婀娜多姿,分外妖娆。曾氏故宅白玉堂,就坐落在这片硕大的**的正中央。修缮后的白玉堂,围墙高耸,屋宇森严,青砖碧瓦,曲径幽庭,在群山的掩映下,更显得宁静古朴,庄重威严。看到这里的山水地貌,我不由得在心底里赞叹: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然而,灵异的风水和先辈的辉煌,并没有给村里带来太多的福荫。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几十年的发展,这是依然很贫困。据村里的同志介绍,该村现有村民1230人,分属于13个村民小组。村里没有任何支柱产业,也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外出打工,因此在现有的常住人口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就占到了40%。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仅2300元,为娄底市市级贫困村。
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缘分,今年我们的建整扶贫对象被确定在这里,同我们一起参与该村扶贫的还有市高级技校。根据市里的要求,今年市社安排张治宇同志参与扶贫,并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小张刚从部队转业,工作热情很高,驻村不久,就同村支两委的同志打成了一片。为了借这次扶贫的东风,改变**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深入各村组调查研究,很快拿出了一个具体的扶贫工作方案,报请向市长前去调研,并给予具体的支持。
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向市长决定今天前往**村。为了给村里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他特意把一些与乡村建设相关的部门的头头叫了去,其中有市农办、水利局、电业局、财政局、旅游局、交通局、科技局等等,我们作为牵头单位,自然也在其列。为了节约费用,避免扰民之嫌,我们一行10多人,在向市长的带领下,统一乘坐中巴车前往。到达村里后,大家先是兴味盎然地参观了曾国藩故居白玉堂,听取了讲解员对曾国藩这位中国近代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的一些家史情况介绍。从白玉堂出来后,大家顶着烈日,踏着乡间小道,沿围墙而上,绕过白玉堂的后山,来到村里的集中安置点。这里是由当地政府统一修建的居民区,专门用于安置从白玉堂里迁出来的村民。村委会及村民活动中心也设在这里。村里打算把这里装上路灯,做一些适当的装饰,将其打造成一条有着晚清风貌的小街,与对面的白玉堂相映衬,以促进村里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视察途中,向市长一边听一边看,着重了解村里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并不时与当地乡镇领导商议该村的扶贫大计。
在察看了现场之后,大家来到村部会议室,在这里分别听取了村、镇领导和扶贫工作队的情况汇报。从他们汇报的情况来看,他们对于**村的发展有着远大的设想和规划,他们提出,将立足于**村的实际情况,发挥其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按照“生态立村、旅游兴村、文化强村、项目活村”的工作思路,着力做活旅游文章,培育旅游产业,将**村建设成为“湖南省文化旅游名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此,他们打算在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的同时,着力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全村发展后劲上下功夫。他们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建设规划,其中包括新修白玉堂至安置小区环形公路500米、硬化新屋组至牛角、雷公组公路1500米、加固清淤山塘20口、修缮渠道小溪4000米、改造电路2000米、安装晚清风格路灯40盏、设置固定垃圾桶20个,同时引导村民发展生态养殖业等。按照他们的预算,实施上述规划,共需投入资金880万元。他们请求各相关部门伸出援助之手,在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听完村里的情况介绍,已经是中午时分了。大家在村里吃过中饭,稍事休息,便接着开会。中午的会议,主要是由各个部门进行表态性发言。按照向市长的要求,大家不说客套话,除对村里的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之外,直截了当地谈了具体的支持措施,每个单位都报出了具体的出资数额。其中上级有项目资金的,答应积极为他们申报项目,争取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没有项目申报的,也答应从有限的机关经费中挤出钱来,支持**村的发展。大家热情洋溢的发言和慷慨认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大家的表态发言结束后,**县政府的领导讲了话,对各参会单位慷慨解囊表示感谢。向市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前段建整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村里下阶段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要求建扶工作队的同志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衔接,尽快落实扶持资金,把下阶段建整扶贫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尽快协助村里实现脱贫致富。
散会后,大家仍坐中巴车原路返回。在回家的路上,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这次向市长的**之行,共计给村里筹措到发展资金83万多元,另加电业部门承诺的一台变压器和2000米四相电线。这个结果,虽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标,但对于一个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的贫困村来说,在两年之内能得到近百万的资金扶持,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曾国藩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历史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治家思想,影响深远,至今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然而,没想到的是,出过这样一位大人物的风水宝地,真正的国藩故里,如今仍在贫困线上挣扎!这次**之行,我既深切地体会到了贫困村老百姓对于脱贫致富的那种深切的期盼,同时也感觉到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于农村扶贫攻坚的那种责任和担当。他们从有限的经费里挤出钱来,支援这些贫困村的建设和发展,他们这种精神着实是难能可贵的。我相信,有领导的重视,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村广大村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村的扶贫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7月25日记)
第三篇:驻村扶贫工作思想汇报
春节期间以来,我工作队结合村两委按照上级部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结合冬季取暖和节日送温暖情况,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边缘户的走访,对住房安全、冬季取暖、年货准备情况进行了解,预防发生挨冻、缺衣少食、无力置办年货等现象;二、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对接乡民政,给与临时困难救助金;三、积极融入村情与群众打成一片,所有村民家中的红白事均到场帮忙。经过近期一段时间的工作,没有发现还存在“两不愁、三保障”生活标准以下的群众,南大洋村脱贫出列是符合实际的。
存在问题:
一、个别群众的攀比(主要涉及到患病的轻重、劳力的多少);
二、还存在宣传不到位和落实政策慢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慢病申报、商业保险报销手续等);
工作思考:如何有效的稳固脱贫成效和得到群众认可。
一、稳定兜底对象,加大临时救助。
一是要稳定兜底对象,减少不必要的攀比。
社会保障兜底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在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靠单纯计算收入作为办理低保的依据在基层很是困难,是不是考虑把鳏寡孤独残、智力有问题等人群全部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使困难群众不被饥寒所迫、大病所困、失业所忧、灾害所难,确保兜底对象全部能够脱贫,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二是要变整户施保为因人施保。
低保问题一直困扰基层,特别是因低保评定产生了不少社会矛盾,干群关系受到影响,因为除了特殊不可比的人和户以外,其他很多人和户没有比较明显的区分,低保评给谁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整户施保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一户人家共有六口人,真正符合低保条件的只有一人,其他家庭成员状况良好、但六口人都进入了低保系统,这样一来群众自然会有意见。是否可以考虑认为低保只能保特殊、因人而保,并且结余出来的资金可用于临时救助,我认为,临时救助是一个改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法宝,应引起重视。三是要加大临时救助,减少低保范围和人群,将一部分现有低保对象剔除,特别是可比性不大的尽量剔除,有利于减少群众意见。
建立临时救助范围指导,在群众遇到困难时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消除误会、拉近距离、树立群众的感恩心,取得广大村民的认可,满意度得以提高。二、不断解放思想,探索扶贫方式
这个主要就是因地制宜吧,根据各乡镇实际和贫困户能力,帮助设计产业项目。比如在项目申报中,工作队经过调研确定了工作方向,经研究后上报了所需项目,但很可能各村得到认可批复的项目不均衡,相邻的两个村有的有项目有的没有得到项目批复,工作队和包村乡干部往往不明所以,没有着力点开展工作,让计划好的发展步骤得不到落实。其实各工作队在实际工作中,最能接触群众的实际需要,最能了解各村的发展基础,应该明确工作队和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关系,由相关部门对项目批复与否进行研讨答复,便于及时变更工作思路。同时注重把一部分资金、项目用于奖励村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自立自强的种种良好行为,把群众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由此提高扶贫效益,增强发展活力。特别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等,明确奖励项目和范围,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脱贫致富中来。
三、制定约束机制,增强可操作性
要勇于打破思想禁锢,大胆先行先试,坚持正面引导和负面倒逼相结合,针对部分群众存在“贫困光荣”“懒、等、靠、要”思想的现状,是否可以解放思想、由县或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反馈,形成统一规范的《镇规民约》,明确了镇规民约的目的及意义、范围、执行主体、基本内容、程序等,详细列出了滥办酒席、非法上访、赌博酗酒、违法乱纪、不参与产业发展、阻挠村镇脱贫工作等受约束的行为和惩治措施,增强基层干部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同时在工作中,要把“立志”宣传、培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抓好,引导群众破除攀比贫困的心理,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比活动,用于奖励好人好事、脱贫模范、致富能手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篇:进化村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中和镇进化村精准扶贫工作
情况汇报
一、进化村基本情况
中和镇进化村属于山区,距离镇26公里,国土面积20.48平方公里,海拔平均1480米,年平均气温19.50℃,年降水量90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全村共有进化一组、进化二组、上立戈、攀枝花、六支么、六支苴、巴拉7个村民小组,共计168户,656人。进化村土地贫瘠,现有耕地均为低产田土,由于水势较低提灌困难,难以利用,主要靠雨季降水为农作物提供水源;受自然条件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发展农村经济的后劲不足;部分村间道路为土路路面,雨天群众出行困难;村民经济收入以传统农业、劳务输出为主。
(一)贫困现状及原因。
一是贫困程度深。进化村委会全村总计168户6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48人,非贫困户77户308人,贫困发生率达53.12%。在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015年脱贫22户108人,2016年脱贫23户91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49人,(2017年预脱贫29户107人,2018年计划脱贫17户42人);2017年动态管理,错评户1户5人,将边缘贫困6户8人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缺先进种养殖技术56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62%;缺劳力20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22%;因病因残12 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13%;因学致贫1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4户。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男性占49.14%,女性占50.86%;从年龄结构来看,平均年龄38.61岁,16周岁以下58人占16.67%,17-60周岁233人占66.95%,61-70周岁57人占16.38%。
二是受教育程度低。从学历来看,文盲或半文盲人口12人;小学文化人口206人占59.20%;初中文化人口101人占29.02%;高中及中专文化人口10人占2.87%;大专及以上文化人口5人仅占1.44%。综合情况初中以下学历占62.64%,初中及以上学历占37.36%。就学方面,目前在校生6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因贫辍学的情况。
三是农民收入低,缺少发展资金。村民小农思想严重,商品意识淡薄,市场经济思想观念缺乏加之山高路远,生产成本较高,仍然靠传统的烤烟、种植、养殖增收,导致群众收入低。
四是村组集体经济薄弱。7个村民小组基本无村集体经济收入,致使村集体经济匮乏。
五是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较差,交通条件落户,各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村民住房陈旧。需要进行修缮加固或拆除重建,保障基本居住安全。
二、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及贫困户认定
一是坚持以中央、省州的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为指导,围绕“6985”脱贫标准,严格把关。自2014年以 来,进化村扶贫工作队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整户识别。
二是利用上一轮建档立卡成果和数据信息库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在县镇村帮扶干部先后多次遍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云贫开发〔2017〕31号》、《云贫开办发〔2017〕217号》文要求,从2016年开展回头看“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基础上。截止目前,整个村通过动态管理工作确定了91户贫困户348人(其中已脱贫45户199人,未脱贫46户149人)。县经信局派出25名干部,中和镇人民政府派出5名干部,县处级领导1名对进化村91户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通过全体挂包干部深入走访,了解村情、户情并认真制定了扶贫措施和计划,使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和落实。
三、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成效
(一)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稳基固石。2014年至今,我村合计投入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81.7万元,分配到全村168户,656人中,户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44万元,人均投入1.65万元;各项资金分别用于村组道路硬化、活动场所建设、人饮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等领域。
2014年投入资金861万元完成万进公路建设。2015年投入资金31.3万元完成了攀枝花、进化、六支苴村组道路硬化;投入资金26万元完成了上立戈2000方人 畜饮水项目建设;投入资金9万元完成了上立戈乌其么坝塘建设;投入资金1万元完成六支么小组人饮畜饮水工程建设;投资12.4万元完成上立戈活动场所及球场建设。
2016年投入资金49万元完成攀枝花老罗干田水库项目建设;投入资金20万元完成六支苴乌拉乍箐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投入资金13万元完成攀枝花300方人畜饮水项目建设。
2017年投入资金15万元建盖村卫生厕所一座;投入资金45万元启动了六支苴、攀枝花、六支么三个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二)全力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助推群众脱贫致富。2014年至今,全村在发展产业、培训转移劳动力、易地搬迁安置、低保兜底和医疗救助等方面合计投入240万余元,涉及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涵盖348个贫困人口,人均投入6800元。
一是发展产业。围绕我县“两棵树、一只羊”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实施经济林果、烤烟、养殖等产业。充分整合土地林地资源,在进化、六支苴两个村民小组重点发展黑山羊养殖业;六支么、巴拉两个村民小组重点发展核桃、冬桃林果产业;上立戈、攀枝花重点发展烤烟产业、芒果产业。截止目前:我村共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发展养殖、种植业及配套设备等,其中发放种公羊35只,发放能繁母牛9头,发放能繁母猪60头,发展板栗种植204亩,发展芒果种植176亩,配套设施方面,发放核桃烘干机台6台,发放生态扶持节能灶174台。惠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338人。
二是培训转移。目前培训转移就业到村到户方面,进化村共组织了2期技能培训,参与培训人数达150人次,共发放培训补助15万元。其中2015年开展砖工职业技能培训1次50人,合计补助5万元(1000元/人);2016年开展钢筋工职业技能培训1次100人,合计补助10万元(1000元/人)。全村现有外出务工人员47人,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改善了生活生产条件。
三是易地搬迁安置和危房改造。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4户为B级危房户,有27户为C级危房户,有40户为D级危房户;截止目前有33户为A级危房户,有49户为B级危房户,有7户为C级危房户,有2户为D级危房户。至目前为止,进化村暂无易地搬迁安置群众。
2015年进化村完成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政策补助资金44.48万元。
2016年进化村完成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政策补助资金30.45万元(4.35万元/户)。
2017年已完成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政策补助资金73.95万元(4.35万元/户);进行安居房建设22户,补助资金22万元(1万元/户),目前资金尚未兑补。
四是低保兜底。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两无”贫困人口,按照农村低保标准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五是医疗救助。进一步抓好落实医疗救助措施,减轻 群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加强对因病返贫人口加强医疗救助。
六是社会保障。进化村有五保户2户合计3人(李金户2人、熊胡芝户1人);低保户合计19户34人。
七是教育扶持。通过“雨露计划”,进化有9户家庭10名在校学生享受了困难生活补助。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1.根据各级督查组反馈情况看,我村各项指标离上级要求还存在差距。
2.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交通和生产生活条件差,脱贫难度大。
3.村民整体文化层次较低,对新的种养殖技术接受较慢,规模化种养殖业还未形成,村民增收困难。
五、下步工作计划
以91户贫困家庭为精准扶贫对象主战场,紧紧围绕县委政府部署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努力推进落实“10个到村到户”民生工程,切实提升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基础。
(一)基础设施建设。
1.着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部门资金实施上立戈、巴拉2个村民小组近7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工程。
2.重点解决现有水库的管理问题,有效提高农田地灌溉面积。提升水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保障水平,全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接下来,争 取在上立戈新建取水坝和抽水站一座,配套乌其么到大村梁子管道架设约900米,建设大村梁子300方水池一座。
(二)电力保障建设。巩固进化当前电网改造成果,确保农业生产动力电正常运转。
(三)信息宽带网络工程建设。通过广泛宣传及党员同志的带动作用,提高六个村民小组贫困户宽带网络使用率,为全村农户提供适用的就业、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打好基础。
(四)安居工程建设。抓住省、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和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的机遇,实现易地搬迁与危房改造的有机结合,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引导工作。认真落实一批移民搬迁安置项目,改善持续发展条件,有计划有重点发动员有意愿群众(攀枝花组高礼华)、地质灾害点群众(巴拉组李忠明、杨忠平、六支么组胡应珍)4户贫困户进行搬迁,力争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危房户,彻底解决贫困户住房难题。目前,已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户,2017年计划完成25户。
(五)产业扶持发展。
一是继续围绕我县“两棵树、一只羊”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实施林果、烤烟、养殖等扶贫产业。其中:进化、六支苴两个村民小组重点发展黑山羊养殖、芒果种植产业,六支么、巴拉两个村民小组重点发展核桃、冬桃林果产业,上立戈、攀枝花重点发展烤烟、芒果种植产业。
二是依托各级产业扶持发展政策,实现核桃、烤烟、畜牧养殖等产业大幅发展,力争到2018年底每个贫困户有1个增收渠道。
三是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
(六)金融扶持。加强群众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群众信用意识。帮助贫困户协调争取小额到户贷款扶持,拓宽贫困户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帮助进化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经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多方协调争取,2016年我村共解决7户小额到户扶持贷款35万元。
(七)文化卫生扶贫工程。新建村小组活动室,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投入45万元加快六支苴、六支么、攀枝花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改善村卫生室医疗条件,提高医务水平。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医疗救助一批贫困人口,确保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100%。通过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措施,减轻群众负担。
(八)生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探索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建设村内标准化垃圾处理房,为进一步改善进化村村庄环境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进化村整体形象,创建和谐美丽乡村。
(九)教育科技扶贫工程。大力帮扶因学致贫家庭,实现6—15岁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5%。深入实施“雨露计划”等项目。并积极推进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重视发展劳务经济,鼓励能人带动务工,提升劳务能力,促进劳务输出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十)保障政策兜底。加强对边缘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每一个人身边,随着全县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通过各种政策保障支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中和镇进化村扶贫工作队
2017年9月1日
第五篇:驻村扶贫工作思想汇报
驻村扶贫工作思想汇报
我工作队结合村两委按照上级部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结合冬季取暖和节日送温暖情况,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边缘户的走访,对住房安全、冬季取暖、年货准备情况进行了解,预防发生挨冻、缺衣少食、无力置办年货等现象;
二、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对接乡民政,给与临时困难救助金;
三、积极融入村情与群众打成一片,所有村民家中的红白事均到场帮忙。
经过近期一段时间的工作,没有发现还存在“两不愁、三保障”生活标准以下的群众,南大洋村脱贫出列是符合实际的。存在问题:
一、个别群众的攀比(主要涉及到患病的轻重、劳力的多少);
二、还存在宣传不到位和落实政策慢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慢病申报、商业保险报销手续等);
工作思考:如何有效的稳固脱贫成效和得到群众认可。
一、稳定兜底对象,加大临时救助。
一是要稳定兜底对象,减少不必要的攀比。
社会保障兜底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在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靠单纯计算收入作为办理低保的依据在基层很是困难,是不是考虑把鳏寡孤独残、智力有问题等人群全部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使困难群众不被饥寒所迫、大病所困、失业所忧、灾害所难,确保兜底对象全部能够脱贫,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二是要变整户施保为因人施保。
低保问题一直困扰基层,特别是因低保评定产生了不少社会矛盾,干群关系受到影响,因为除了特殊不可比的人和户以外,其他很多人和户没有比较明显的区分,低保评给谁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整户施保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一户人家共有六口人,真正符合低保条件的只有一人,其他家庭成员状况良好、但六口人都进入了低保系统,这样一来群众自然会有意见。是否可以考虑认为低保只能保特殊、因人而保,并且结余出来的资金可用于临时救助,我认为,临时救助是一个改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法宝,应引起重视。三是要加大临时救助,减少低保范围和人群,将一部分现有低保对象剔除,特别是可比性不大的尽量剔除,有利于减少群众意见。
建立临时救助范围指导,在群众遇到困难时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消除误会、拉近距离、树立群众的感恩心,取得广大村民的认可,满意度得以提高。二、不断解放思想,探索扶贫方式
这个主要就是因地制宜吧,根据各乡镇实际和贫困户能力,帮助设计产业项目。比如在项目申报中,工作队经过调研确定了工作方向,经研究后上报了所需项目,但很可能各村得到认可批复的项目不均衡,相邻的两个村有的有项目有的没有得到项目批复,工作队和包村乡干部往往不明所以,没有着力点开展工作,让计划好的发展步骤得不到落实。其实各工作队在实际工作中,最能接触群众的实际需要,最能了解各村的发展基础,应该明确工作队和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关系,由相关部门对项目批复与否进行研讨答复,便于及时变更工作思路。同时注重把一部分资金、项目用于奖励村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自立自强的种种良好行为,把群众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由此提高扶贫效益,增强发展活力。特别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等,明确奖励项目和范围,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脱贫致富中来。
三、制定约束机制,增强可操作性
要勇于打破思想禁锢,大胆先行先试,坚持正面引导和负面倒逼相结合,针对部分群众存在“贫困光荣”“懒、等、靠、要”思想的现状,是否可以解放思想、由县或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反馈,形成统一规范的《镇规民约》,明确了镇规民约的目的及意义、范围、执行主体、基本内容、程序等,详细列出了滥办酒席、非法上访、赌博酗酒、违法乱纪、不参与产业发展、阻挠村镇脱贫工作等受约束的行为和惩治措施,增强基层干部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同时在工作中,要把“立志”宣传、培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抓好,引导群众破除攀比贫困的心理,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比活动,用于奖励好人好事、脱贫模范、致富能手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