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度地质报告总结
2013年上半年地质工作总结
地质工作是围绕搞好矿井安全生产,立足服务生产一线,并注重煤矿标准化建设,在矿领导和公司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加强科学管理为核心,以提高工作质量为依托,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计划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地质工作为满足矿井生产设计和生产开拓的需要,按期完成和提交:
1.完成了2669(3)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的编制
2.完成了3426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的编制
3.完成了2847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的编制
4.完成了2857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的编制
5.完成了3425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的编制
6.完善了三线(探水线)(积水线)(警戒线)的上图,半年来,根据矿井生产经营计划安排工作面掘进头进行综合分析,下发地质月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编制了与之相应的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未井巷设计和施工提供给了科学和地质依据。
7.完成了2669(3)溜子道、运输巷素描图的编制
8.为了避免丢失煤炭资源,对矿2865、2669(3)工作面进行探煤工作,收集资料,并及时成图。
9.完成了一季度、二季度三量报表的编制,并及时上报公司
10.水文地质工作提交和编制了月预报、季度预报、年度预报和
《2013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防治水应急救预案》。按时对地表水和矿井涌水量进行观测,编制了矿井涌水量相关曲线图,本着干标准活的原则,对各类矿井地质图件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补充。
11.1月份对-140m、-300m、-400m水泵房的所有水泵进行了常规检查及维护,并对井下各水泵进行了实测流量测定;
12.2月份我矿先后对南、北风井主排水沟、哈吧冲主排水沟、工业广场主排水沟,以及矿周边永久性泄水渠道都进行了清理、疏通,清理长度4266m;对15#、17#、18#老窑周围水沟开挖了123m,对8队排冲马路至耒河段2条水沟开挖了70m,确保了地表水畅通,防止了地表水渗入矿井。对井下-140m、-300m、-400m水平的主要排水沟进行了清理,清理长度3800m,确保了井下水沟的通畅;对井下-140、-300m防水闸门进行了保养及关闭试验,确保井下防水闸门的正常使用。
13.3月、4月、5月对矿井-140m、-300m水平的水仓、沉淀池、吸水井进行了清理,共清理淤泥1122.3立方,提高了水仓容量,加大了对矿井水窜的抗灾能力。
14.3月、4月、5月、6月大修-140m水平1#、2#、3#、4#、5#、6#水泵六台,大修-300m水平1#、2#、3#、4#水泵四台,提高了水泵运行效率。
15.对地表耒河水定期进行观测,并作好记录。
二、存在问题
1、对本矿地质资料掌握不全面、水文地质观测有些地方较简单,今后应及时收集及时改正,加强改进以上地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2、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养成会分析,井下纪录严密认真,上井后及时上图,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沈家湾矿技术组陈明星2013年06月24日
第二篇:地质报告
第一章
一、实习时间
校内实习: 校外实习:
二、实习地点
校内:学校、工地、地质宫 校外:
三、指导老师
四、实习的目的
实习是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在通过生产实习,全面 本次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校外实习路线
2014.9.9 柳江基地—亮甲山
2014.9.10 柳江基地—大石河大桥—西上坨庄—砂锅店 2014.9.12 柳江基地—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2014.9.13 张岩子—东部落
i
第二章
2 校内实习部分
1、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主要是针对各种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环境污染等)。他跟地质灾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导致的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总称(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他们研究的内容都是为了减轻和防止各种地质因素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的损失。
地质灾害按诱发原因可分成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和自然因素地质灾害灾害,常见的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有诱发地震,由于工程建设造成的滑坡,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通常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泥石流,其他种类还涉及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各种工业污水排放导致的灾害,地下水位降低或采矿导致地下塌陷等,其中少数小地震为人工修建各种工程如水坝等为人工诱发,很多导致重大灾害的大地震多为自然因素诱发,很多地质灾害都有人为因素的参与,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的这门课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及其一些防备措施。
3
第二章
一、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
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二、地质概况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地层 3 4 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单位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间的接触关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下马岭组
下马岭组是区内出露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r2之上,在张崖子一带,发育良好,出露全,张崖子西剖面可作标中剖面本组厚91米,主要岩性为杂色页岩(包括紫红色,蛋青色、灰黑色,黄绿色等)。下马岭组的层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平县境内,最早的称为下马岭页岩,后又称下马岭页岩组等。其实下马岭组的岩性不都是页岩,与本区一样还有部分砂岩,区内本组地层有两个韵律组成,第一韵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可作玻璃原料。
本组除主要在东部落近南北向分布外,在西南部的鸡冠山一带也有分布,其与绥中花岗岩的沉积接触关系,在鸡冠山和张崖子西一样明显,波痕、泥裂等现象亦易见到。
2)景儿峪组
本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庄儿沟,厚约28米,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至粘土岩,至石炭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与下马岭组整合接触,与上覆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下界限明显,岩性标志石以其中上部分的粉红色薄层状的泥灰岩为主要特征,与下伏下马岭组的分层标志,则以本组底部的砂岩作为分界,此岩的特征石颜色黄褐色和带铁锈色,粒度较细,含铁质及海绿石较多。(二)古生界
5
1.寒武系
1)府君山组
府君山组是区内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层,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厚146米,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顶部含核形石化石,本组属浅海相沉积,其与下伏景儿峪组,上伏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顶底界限和分层标志都十分清楚,底部为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砾屑,并产三叶虫化石,与景儿峪组顶部地层相差悬殊,与馒头组得分界则以本组顶部暗灰色含核形石得白云质灰岩或以馒头组底部的红色碎屑岩和泥岩。
2)馒头组
馒头组由于岩体侵入,构造破坏和风化剥蚀产生出零心,出露较
好的地层是在温庄以北一带,但距离较远,东部落北出露也较好且完整。可作本区的标准剖面,本组厚71米,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底部具有角砾岩和砾岩,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加少量白云质灰盐,本组与下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本组上、下界限均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本组顶部的鲜红色泥岩层作为标志层,泥岩的特点是颜色鲜红,成块状、无层理。这一分层标志在整个华北地区都相当稳定,是典型的标志层,本组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但从岩石地层特征,尤其是顶部分层标志,结合层位来考虑本区下寒武统馒头组的存在是无疑的。
3)毛庄组
本组的分布特点是与馒头组相仿,但后者稍广,在沙河寨的西,毛庄组出露较好,化石也较丰富,可作为本区毛庄组标准剖面,本组厚约112米,岩性特征以紫红色页岩为主,页岩含少量 5 6 白云母小片,就其颜色而言,比馒头组要暗一些,俗称猪肝色,与徐庄组相比,则又鲜艳一些,以褶颊虫类三叶虫为主。
4)徐庄组
本组的分布比毛庄组更为广泛,比较好的剖面是东部落西剖面,此剖面不但出露全,而且化石十分丰富,上下界限也十分清楚,可作本区徐庄组标准剖面,本组厚101米,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会岩透镜体或扁豆体,与下伏毛庄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而毛庄组顶部则是比较单一的紫红色页岩。
3)张夏组
张夏组受到破坏和覆盖较少,是寒武纪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良好,是区内很好的标准剖面,本组厚130米,属浅海相沉积,按岩性特征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鲕状会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本组与下伏地层徐庄组为整合接触,两者的分界是以层状的鲕状灰岩为张夏组的底部,徐庄组的顶部很少有灰岩或少量很少的扁豆体,从三叶虫化石来看,张夏组底部常见有叉尾虫,小裂头虫等。
4)崮山组
崮山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剖面也以288高地东山脊上的剖面标准剖面,本组厚102米,属浅海相沉积,据岩性特征,可分下、中、上部分,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下伏张夏组间有明显的水下冲刷面,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颜色和结构,成分变化明显,张夏组的顶部是灰色藻灰岩,而崮山组的底部是紫色砾屑灰岩或紫色粉砂岩互层,三叶虫化石也不同,张夏组藻灰岩中产德氏虫,在崮山组底部见有蝴蝶虫,崮山组化石丰富,几乎每层都可采到,主要为三叶虫,其次是腕足类及迭迭层石,主要都是三叶虫种类。
7
5)长山组
长山组分布与崮山组相同,出露好的剖面也是揣庄北288高地东山脊为标准剖面,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很小,只有18米左右,属浅海相沉积,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分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类岩及上午屑灰岩,与下伏地层崮山组为整合接触,二者分界清楚,崮山组顶部与本组接触部位是灰色厚层状藻灰岩含三叶虫、蝙蝠虫和蝴蝶虫等化石,长山组的底部为紫色,生物砾屑灰岩含海绿石,组成生物砾屑灰岩的化石是腕足类和三叶虫、庄氏虫等,本组中的藻灰岩为柱状藻,紫色氧化圈,非常明显,与崮山组有所不同。
7)凤山组
凤山组的分布同长山组出露好的一面是揣庄一带,揣庄北288高地东坡可作凤山组的标准剖面,本组厚92米,属浅海相沉积,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特点是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后往往成黄色土状砾屑成为小团块状,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与常长山组的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此层含有三叶虫化石,长山组顶部的紫色粉砂岩紧伏于其下。
1.奥陶系
1)冶里组
下奥陶统冶里组的分布大体上与凤山组一致,区内东、西部都有,但主要部分在东部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揣庄北288高地西的剖面,可作区内冶里组的标准剖面。
该剖面冶里组厚125.5米,属浅海较深水沉积,岩性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里屑及虫孔状灰岩,上部微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与下伏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砾屑灰岩作为冶里组的底界,此里屑灰岩很薄,厚不到0.5米,其上 7 8 便是质纯灰岩,纯灰岩在揣庄一带形成陡砑子,地形标志特别明显,冶里组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腹足类、介形类等。
2)亮甲山组
亮甲山组的层型剖面在石门寨的亮甲山,在亮甲山剖面测得亮甲山组厚118米,茶庄北山剖面厚128米,均属浅海相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亮甲山组底部的中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燧石纯核,此层开始便见到头足类化石“房角石”。
3)马家沟组
本组分布很广,东西部都有,地层发育最好,化石较多的石茶庄北山一带,该剖面可作为区内马家沟组的标准剖面,出露厚101米,属浅海相沉积,主要岩性为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部分白云质含燧石结核,豹皮状白云质灰岩,顶部具少量灰岩,化石多产于顶部本组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但二者界线十分明显,分层标志是以马家沟组底部的黄灰色,具微层理,含砾屑燧石结合的白云质灰岩,此层分布稳定,在整个华北地区都可见。
3.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统本溪组东、西部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东191高地和小王山一带,小王山剖面可作标准剖面,本组厚82米,横向上本组厚度有所变化,在石门寨西门处,测得厚度约70.7米,本组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下部为铁质砂岩和褐铁矿,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透镜体中含海相化石筵珊瑚,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苔藓类、棘皮动物类、粉砂岩及页岩中含植物化石。
1)太原组
上石炭统太原组得分布与中石炭组本溪组相同,区内研究最早得剖面是在付水寨得老柳江,初称为云山组,本组岩性较稳定,以灰黑色粉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有两个韵律组成,也含海相化石腕足类、双壳类,是海陆交互相沉积,与本溪组分界明显,本部底部青灰色含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风化后具小孔,特征显著,分布稳定,过去称做云山砂岩,在辽宁太子河区则称黄旗砂岩或小孔砂岩,此砂岩均可对比。
9
4二叠系
1)山西组
山西组主要分布在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本组是区内重要含煤层位,属于近海沼泽沉积,研究和开采煤矿最早是在付水寨老柳江,因此本组以前称柳江组,本组可以石门寨西剖面作为标准剖面厚61.8米,主要沿线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构成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60米左右,发育较好是老柳江、夏家峪、石门寨西一带,往北至半壁店曹山长城区有变薄趋势,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可以本组底部的灰色、灰白色长石岩屑杂砂岩为界,这些砂岩在走向上有些变化,有时粒粗,并含砾石,有时变成中细粒结构,颜色可由灰白色变黄灰色,但结合地层层斜,上、下联系,以及注意山西组含可采煤的分布特征,便可加以区别。
2)下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主要分布在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发育较好的剖面是牛毛岭一带,石门寨西门西侧的剖面可作为区内下石盒子的标准剖面,此剖面上本组出露完全,并产植物化石,厚115米。有三个韵律构成,本组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第二第三个韵律的顶部分别为A2、A1层耐火粘土岩或粘土质粉砂岩,颜色为紫色、紫灰色,含化石层位是在第一个韵律的顶部灰绿色含云母泥质粉砂岩,中、下石盒子组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二者的界限以山西组顶部的B层耐火粘土为标志层。
3)上石盒子组
上石盒子组分布比较局限,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一带,发育最好的剖面是欢喜岭,此处可作为上石盒子组的标准剖面,本组厚72米,本组岩性特征明显,分布稳定,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与下伏石盒子组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但上石盒子组的底部是另一个沉积韵律的开始,界限明显,其下即为下石盒子组的A1层紫色粘土质粉砂岩。界线的上下层都可作为这两组的分层标志。上石盒子组底部的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更为特征,这层砂岩一般出露较好,单层厚度较大,总的厚也大,含长石量较多,杂质少,粗粒结构,并含砾石,这层长石净砂岩以前曾称南山砂岩,与 9 10 太子河地区的彩家砂岩相当,在太子河又称彩家砂岩或王八盖子岩,其特点相似,是很好的区域性分层标志,本组中未获得化石资料,本组的划分和时代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岩性对比。
4)石千峰组
石千峰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由于上覆中生代地层的覆盖,因而出露很局限,只见于黑山窑至欢喜岭一带,出露较好的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此处剖面可作为石千峰组的标准剖面,厚150米以上,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的砾岩粗粒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其于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二者可以颜色区分,石千峰组的底部是紫红色含砾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从成分看,尤其是从岩石组合的特征看,有较大的差别,即石千峰组的岩石成分和岩石类型都杂一些,本组在红层中发现有植物及少量昆虫化石。(三)中生界
1.三叠系
黑山窑组 该组是晚三叠世地层,原属下侏罗统北票组的下部层型剖面在黑山窑后村西,厚161.8米,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黑色炭质页岩、粉砂岩,含煤线,其中含大量植物和少量昆虫及双壳类等,属湖泊相,与下伏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岩层产状差别很大,本组底部具底粒岩,与上覆地层北票组为整合接触,但二者界限十分清楚,北票组底部以砾岩与本组分界。
2.侏罗系
1)北票组
北票组在区内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近南北展布,出露层序较全,露头较好的剖面是在黑山窑后村至大岭一带,此处可作为区内北票组的标准剖面,该剖面的北票组可分上、下两段。
下段:以砾岩和含砾粗粒杂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及页岩,厚278米,与下伏地层上三叠统黑山窑组呈整合接触,二者分界以北票组下段底部的砾岩作为标志层,下段植物化石丰富。
上段:以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为主含煤线,厚215米,底部具大砾岩,与下段界限明显,此段含植物、昆虫、双壳类等化石。
11
北票组属湖泊、河流、沼泽相沉积,由南至北厚度变化较大,尤其在东部区,北票组的不同层位覆于下伏地层上,这可能是由南向北超覆之故。北票组与下伏地层黑山窑为整合接触,与其他地层,如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都是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中侏罗统蓝旗组也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关于北票组的时代,根据植物化石组来看,应属早、中侏罗世的锥叶蕨——拟刺葵组合。
5)蓝旗组
蓝旗组分布在柳江向斜的核部近南北向延展,上庄坨西旁水崖剖面出露好,可作为本组的标准剖面,本组由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厚1000米以上,其下与北票组等较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根据岩 性组合,本组可分下、中、上三部分,下不稍偏酸性,为灰绿和浅黄绿色安山质角闪,粗安山质火山熔岩与集块岩,火山角砾岩互层,厚400米左右,上部以中基性为主,黑绿色、紫红色、青灰色玄武质、玄武安山质和辉石,安山质火山熔岩和熔结集块岩互层,夹少量火山角砾岩及泥灰岩,厚600米以上。
6)孙家梁组
孙家梁组分布很局限,在区内的东南部蟠桃峪一带有少量出露,其上、下均被岩体侵入,未见与其他地层的直接 接触关系,从区域资料来看,本组与蓝旗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本组厚350米以上,是一套灰色酸性和中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括流纹质、粗面质和粗安质火山熔岩、泥灰岩、火山角砾岩与集块岩。(四)新生界
区内新生界,只发育部分第四系堆积类型较多。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所见到的地质情况,对公路和桥梁来说,是一个小结,此地地质构造比较全面,给出了工程建设中的不同处理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地方,其发展势必离不开路桥与外界的沟通,水的流动性给工程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尤其是水上桥梁,河水的动力作用使河水具有了摆动性,河谷不稳定,再加上河水侵蚀、堆积、搬运作用,就使得桥台的位置有所变化,河水是有洪汛期 11 12 的,这对桥的高度是有影响的,桥要采用何种形式,可据此地地质情况而定,总之,水是工程地质中的一大因素。
公路的修建首先就是选线,影响公路选线的自然因素很多,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因素,如沿溪线的选定,沿溪线是沿着河岸布置的路线,其路线走向明确,以河谷方向为指导方向,河两岸地势平缓,纵坡较小,常被洪水侵蚀,防护工程较多,沿河布线跨支沟的人工构造物较多,沿河两岸有较复杂和不良地质地段,当河谷较窄时,路线绕避的余地小等问题时,应合理布局,考虑以下几点:根据资源开发的需要选岸,路线选在谷底宽阔,支沟少,地质条件较好,且有连续适宜布线的台地一岸,尽可能选在阳坡和迎风的一岸,尽量选在乡镇多,居民点密的一岸,其次路线高度的选择应考虑在不受洪水淹没和破坏的前提下,路线高度通常有低线位和高线位两种情况。
越岭线的选定也是公路建设中的一大内容,越岭线需要克服很大高度,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纵坡的安排,所以越岭线的主要矛盾就是垭口高度和路线纵坡间的矛盾,在马蹄岭采用的“S”形路线就很好的克服了高差大这一问题。
在山间修建傍河公路时,应注意岩体的稳定性,当地的年降水量及各种自然因素,岩体自身的稳定性,这些是山体是否滑坡崩塌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岩石与水作用后的稳定性,有的岩石亲水力强,作用后失去了原有的属性,而产生滑坡、崩塌现象,即应考虑到山体的稳定性,来决定是否设防护墙,是否该远离此山体而筑路。
为期一周的工会曾地质实习,让我充分的认识到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也巩固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次实习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结合了理论,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及社会实践划上一个逗号,这次实习另一感受,就是觉得时间太短,如能再长一点,我想理解得会更透彻,掌握的将更加牢固。
i
第三篇:地质报告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地质实习报告
院系名称:
石油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石油工程 年级班级: 2011级 6班 学生姓名: 黄建树 学 号: 2011010379 指导教师: 孙明亮
2012年6月30日
第一章 绪言
一、实习的主要任务、内容、时间安排
(一)、实习的主要任务
(1)观察和认识内、外力地质作用。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来分析地质历史及地质作用的过程,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形成环境。(2)掌握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地层和构造的野外鉴别基本方法,认识常见的几种造岩矿物和岩石。
(3)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包括: ①对典型的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及分析; ②野外记录的格式和要求;
③使用地形图和GPS进行野外定点; ④罗盘的使用方法; ⑤标本的采集等。
(二)、内容
在实习的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1)地层:华北地台典型地层Ar~Mz;(2)岩石: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3)沉积:沉积现象+沉积环境;(4)构造:褶皱、断层、节理。
(三)、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从6.18开始,6.18-6.24进行野外地质路线观察,6.25-6.30进行实习总结和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区位置、交通、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区位于北京市西部山区,实习路线处于房山(官地村、周口店)、门头沟(下苇甸村、妙峰山镇、灰峪村)、延庆(六道河、千家店、红石湾、天池、黑峪口)、昌平(德胜口、青松岭、沟崖村、天池)四个县区内,有京藏路、京拉路、京周路从实习区通过,乘坐919路、917路、892路、925路公交车可直达实习区,交通极为方便。
实习区内分布有八达岭长城、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燕山百里山水画廊、十三陵水库(奥运会铁人三项场馆)、妙峰山风景区、北京猿人遗址、石花洞、玫瑰谷、谭拓寺等名胜古迹和风景自然区,景色优美,是地质旅游和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实习区位于北北东向太行山山脉与近东西向燕山山脉交汇部位,东南部与华北平原接壤,属于中低山区——丘陵——平原地貌,自东向西,海拔逐渐增高。
实习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规模较大的河流有白河、永定河、周口河,平时水量很少,甚至干涸,雨季水量增大。主要的水库有十三陵水库和天池、白河堡水库(燕山天池)、牛口峪水库、丁家洼水库、马莲滩水库。
实习区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暂。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高温季节为6~7月,平均气温为25~26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达42摄氏度;低温季节为1~2月,平均气温为-7~-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达-27.4摄氏度。年降雨量为585毫米,雨季为7~8月,占年降雨量的70%,山洪主要集中在这段时期。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第二章 地层与沉积
实习区位于京西房山、门头沟、延庆、昌平等四个区县。北京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等,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一)太古界
京西地区太古界出露非常局限,仅在延庆千家店、昌平德胜口等地零星分布。实习期间所见的太古界岩石主要分布在沟崖风景区北马莲滩水库西岸,岩性为斜长片麻岩,发育片麻理构造(附录:图版2-1)。在石油工人疗养院南150米的河床内也可见片麻岩发育的片麻理构造,并且有矿物塑性拉长的现象(附录:图版2-2)。
(二)元古界
下元古界在京西地区缺失沉积,中—上元古界广泛发育,包括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系(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青白口系(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构成5个沉积演化旋回:常州沟组——团山子组构成第一个旋回;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构成第二个旋回;杨庄组——铁岭组构成第三个旋回;下马岭组和铁岭组构成第四个旋回;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构成第五个旋回。1.长城系
长城系分为5组: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在实习期间并没有接触到串岭沟组和大红峪组。(1)常州沟组
实习期间见于沟崖风景区北马莲滩水库西岸,岩性为石英砂岩,产状为。308520,发育波痕、交错层理、粒序层理,其中斜层理发育(附录:图版2-3)根据石英砂岩颗粒分选、磨圆较好,可以得出这是经过了远距离的搬运,长期淘选的结果。又根据发育波痕、斜层理、交错层理、粒序层理,可以得出此套石英砂岩形成于滨岸沙滩环境。(2)团山子组
实习期间见于延庆燕山天池东段秀水湾村东S309公路135km处,岩性为灰质白云岩,产状228150,发育印模、重荷模(附录:图版2-4)和各种类型的波痕,可清晰看见干涉波痕(附录:图版2-5)。因为干涉波波叠加,波峰加强,图中大块岩石应该指向岩层底面,因此现在所看到的岩层是已经整个翻转过来的。这些波痕构造也同时反映了该地区在十几亿年前是一片汪洋,接受泥沙的沉积,水体动荡,便留下了这些波痕。(3)高于庄组
实习期间见于干沟西口村百里山水画廊标志牌东约600m观景台,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17亿),产状215500,发育平行层理、底面印模构造,可见少量燧石条带,在中层石英砂岩顶面泥裂、波痕等沉积构造发育,可判断形成于滨浅海相沉积环境。2.蓟县系
蓟县系分为4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在实习期间并没有接触到洪水庄组。(1)杨庄组、雾迷山组
在干沟西口村百里山水画廊标志牌东约600m观景台可见雾迷山组——杨庄组,岩性为白云岩,纹层状,产状为213400,可见燧石条带,在白云岩上可见明显的刀砍纹(附录:图版2-6),在观景台东北角可见岩溶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附录:图版2-7),可判断可能形成于滨浅海相。
在德胜口公路大桥西岸可见雾迷山组,岩性为泥晶、粉晶为主的白云岩,产状为132460,可见刀砍纹。燧石条带成层发育,这种成层发育的燧石条带可能是由于硅藻的原因,黄色部分是由于含泥质成分(附录:图版2-8)。可见叠层石(附录:图版2-9)(叠层石是藻类物质形成的暗礁),呈丘状是为了抗浪。该叠层石为层状叠层石,形成时水动力较弱,由此可判断该套岩石形成于潮间带上部。(2)铁岭组
实习期间见于昌平仙人洞村追踪仙洞下,岩性为豹皮灰岩,产状为143490,在与下马岭组海绿石石英砂岩的接触面上有呈红色的风化壳(附录:图版2-10),与上层石英砂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可判断地层在海相沉积,后地层抬升到地表,遭风化、剥蚀、氧化,再下降接受沉积。在风化层还可见鸡窝状风化壳(附录:图版2-11)。3.青白口系
青白口系分为3组: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在实习期间并没有接触到龙山组和景儿峪组。
实习期间在昌平仙人洞村追踪仙洞下接触到下马岭组,岩性为海绿石石英砂岩,产状为138470,与下层铁岭组的豹皮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附录:图版2-10)。其中的海绿石可为标志石,由此判断可能形成于滨浅海相。
(三)古生界
古生界在京西地区分布及不均一,寒武系(昌平组、馒头组、张夏祖、炒米店组)、奥陶系(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广泛出露;石炭系、二叠系零星出露;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缺失。1.寒武系
寒武系分为4组:昌平组、馒头组、张夏祖、炒米店组。主要分布在下苇甸附近。沿着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岸铁路边走可见寒武系一整套的地层组合(信手剖面图见附录:信手剖面图1)。(1)昌平组
属于下寒武统。
在蟒山——天池路线旅游公路旁可见昌平组,岩性为灰岩,块状,产状为152310,与下层侏罗系髫髻山组火山碎屑岩组成逆冲断层。可见硅质条带(一般凸出来)(附录:图版2-12),波痕发育,可见叠层石,由此可判断形成于滨海、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
在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岸铁路边也存在着昌平组的块状灰岩。(2)馒头组
位于下、中寒武统交界。实习期间见于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岸铁路边,岩性为紫红色泥岩和灰黄色泥晶白云岩,泥岩与白云岩组成了多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下部为泥岩,含砂质,上部为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馒头组总厚度约为100m。
(3)张夏祖
属于中寒武统。实习期间见于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岸铁路边,岩性以灰岩为主,夹杂着泥岩、泥质灰岩、鲕状灰岩(附录:图版2-13)、竹叶状灰岩(附录:图版2-14)(呈竹叶状是流水作用)。局部可见差异压实、地层揉皱现象(附录:图版2-15),由重力和侧向水动力同时作用就会形成地层揉皱。在厚层灰岩内发育闪长玢岩岩床,产状170570。根据地层的变化可知张夏祖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形成灰岩,后地层抬升,流水冲刷带来泥质。(4)炒米店组
属于上寒武统。实习期间见于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岸铁路边,岩性为灰岩,竹叶状灰岩比较发育,具有氧化圈。竹叶状灰岩横向上呈丘状或透镜状,具有风暴沉积的特点。2.奥陶系
奥陶系分为3组: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在实习期间并没有接触到亮甲山组。(1)冶里组
属于下奥陶统。实习期间见于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岸铁路边,岩性为块状石灰岩,发育小型正断层,沿断层带有闪长岩侵入,形成岩墙。(2)马家沟组
属于中奥陶统。实习期间见于太平山南坡,岩性为中厚层状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互层,发育刀砍纹,形成陡崖,含燧石条带。与上层的石炭统太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在门头沟妙峰山可见,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形成复式褶皱构造,在背斜北翼白云岩层内发育张节理。发育组合断层。3.石炭系、二叠系
房山太平山南坡可见整套石炭系、二叠系地层(信手剖面图见附录:信手剖面图2)。(1)太原组
在实习期间见于房山太平山,由页岩夹砂岩、煤、石灰岩构成的多个旋回组成,可见其发育在海陆过渡相。在太平山向斜南翼受接触变质作用影响,发育红柱石角岩,在北翼发育“三好”(分选好、磨圆好、胶结好)砾岩(附录:图版2-16)。在与马家沟组白云岩接触面上形成风化壳,两组底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山西组
在实习期间见于房山太平山,由粗砂岩、细砂岩、煤岩、页岩组成3个旋回。底部以粗砂岩的出现为与太原组的分界标志,两地层为整合接触。形成于滨岸相。(3)石盒子组
在实习期间见于房山太平山,由多个变质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页岩组成的沉积旋回,旋回厚度不等,一直延伸到山顶。形成于陆相。
(四)中生界
中生界侏罗系(南大岭组、窑坡组、龙门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土城子组、张家口组)广泛发育,三叠系、白垩系分布零星。但实习期间只接触到侏罗系中的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1.侏罗系
(1)髫髻山组
属于上侏罗统,实习期间见于蟒山——天池路线,岩性为火山碎屑岩,发育剪节理(附录:图版5-5),多见火山集块岩,无定向排列现象,无分层现象,但有粒序层理的变化(附录:图版2-16)。与上层下寒武统昌平组灰岩组成逆冲断层。主要形成于火山喷发和湖泊环境下的沉积。(2)土城子组
属于上侏罗统。
在燕山天池宾馆正门公路处,岩性主要为砂岩,发育正断层组合,发育交错层理(附录:图版2-17)、粒序层理(附录:图版2-18),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等不同岩性的地层构成了基本的“二元结构”,由此可判断此地层在河流相中发育,在含砾粗砂岩岩层中间夹有一层灰绿色凝灰岩(可作为断层标志层)。
在燕山天池大坝东西两侧,岩性为火山角砾熔结凝灰岩,熔结凝灰结构似流动构造,由晶屑(钾长石、石英)、浆屑、岩屑、玻屑、角砾及火山灰组成,发育剪节理,所含矿物具有定向排列、塑性变形的特点(附录:图版2-19),可看出是流动成因。
在燕山天池大坝西南侧,岩性为黑色页岩,与含砾砂岩组成沉积韵律,由下至上依次为页岩、泥岩、砂岩,颜色也由黑变为灰黑,构成了一个三角洲相(过渡相组),下层为湖泊相,相当于三角洲前缘相,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形成,上层为河流相,相当于三角洲平原相。黑色页岩/泥岩可作为生油岩,上层砂岩间隙较大,易储油,整个沉积韵律是个很好的生储盖组合。
位于延庆千家店地区的排字岭单斜构造,其岩性也为土城子组砂砾岩,整体产状为333440,泥岩(紫红色)、泥质砂岩、含砾砂岩构成多个沉积旋回,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发育,各个岩层风化程度不同,这是由于岩性不同造成的。形成于河流沉积,砾岩底面具有冲刷侵蚀构造,河底砾岩具有明显的定向性。
(五)新生界
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露头较少,第四系广泛分布。在实习过程中所见的第四系主要以土壤层的形式存在,如在燕山天池宾馆正门公路西侧的组合断层上部覆盖了一层第四系的砾石层和土壤层,由此可知该断层发生在第四系之前。
第三章 岩浆岩
(一)侵入岩
在下苇甸村西南铁路隧道东北口,中寒武统张夏祖厚层灰岩内发育了闪长玢岩岩床,呈灰绿色,其产状与周围灰岩一致,均为170570,斜长石粒度较小,形成时代可能为白垩纪。
在燕山天池大坝西南侧盘云岭,发育了角闪正长斑岩岩床,岩石具有斑状结构,斑晶成分: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基质由微晶状长石、石英组成。在岩床与粉砂质泥岩接触带处可见捕掳体(附录:图版3-1)、冷凝边、烘烤边,形成于燕山晚期。
燕山期伟晶岩,分布在双龙山公园南门下行,其围岩为石英二长岩,由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侵入围岩裂缝、孔洞中,缓慢结晶形成(附录:图版3-2)。
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在双龙山公园南门下行,在花岗岩岩体上具有小型捕掳体,并可见明显的流面现象。暗色矿物较多,呈定向排列(由于深层动力变质作用),表面出现风化现象,具有球形风化的雏形。较为严重的风化已经发展成为米粒状风化,仅残留矿物石英,易碎。
(二)喷出岩
实习期间所见的喷出岩仅是侏罗系火山角砾熔结凝灰岩,分布在燕山天池大坝东西两侧,熔结凝灰结构似流动构造,由晶屑(钾长石、石英)、浆屑、岩屑、玻屑、角砾及火山灰组成,发育剪节理,所含矿物具有定向排列、塑性变形的特点(附录:图版2-19),可看出是流动成因。
第四章 变质岩
实习期间所见的变质岩仅是太古界斜长片麻岩,分布于沟崖风景区北马莲滩水库西岸和石油工人疗养院南150米的河床内,发育片麻理(角闪石、长石、石英的定向排列)构造(附录:图版2-1),并且有矿物塑性拉长的现象(附录:图版2-2)。
第五章 构造
京西地区处于中国著名的纬向构造带——燕山构造带与经向构造带——太行山构造带交接部分,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叠加和改造,形成了近东西向构造和北北东向构造叠加交织的构造格局,褶皱构造、断裂构造、节理构造极其发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貌景观。
(一)褶皱构造
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现象称为褶皱。褶皱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它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形式。
实习地区见到的大型褶皱有: 1.六道河——红河湾背斜构造
位于延庆国家地质公园十里山水画廊六道河——红河湾段,轴迹近东西,延伸长达20km。核部宽300m,最老地层为太古界,两翼依次为中—上元古界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等。在六道河所见背斜核部为团山子组灰岩,中间地层夹有紫红色的长石砂岩,发育溶洞等喀斯特地貌。该背斜规模较大,相当于马兰峪复背斜的西沿部分,属于印支期形成的近东西向构造形迹。(信手剖面图见附录:信手剖面图3)2.164背斜构造
该背斜位于太平山向斜的南侧,展布于164高地至牛口峪一带,轴迹近东西向,枢纽具波状起伏,总体呈向东倾斜。核部出露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白云岩、灰岩,在煤炭沟采石场可见灰质白云岩形成的构造透镜体、串珠状或藕节状石香肠构造,在背斜转折端发育近直立的轴面劈理,核部因开采已被破坏。(信手剖面图见附录:信手剖面图4)3.下苇甸——妙峰山背斜构造
该背斜西起下苇甸,经丁家滩至妙峰山,延伸达10km以上。背斜轴迹为南东东向,核部最老地层在下苇甸为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向东逐渐变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在妙峰山镇东侧铁路隧道上方可见背斜核部呈箱状,南翼发育圆弧形向斜,北翼发育倒转向斜(复式褶皱构造)(信手剖面图见附录:信手剖面图5)。在主背斜的北翼灰峪村发育近东西向向斜构造,核部为石炭系、二叠系,可能形成于印支期构造运动。
另外在实习地区也常见一些小型的褶皱现象,如在干沟西口村百里山水画廊的观景台的岩壁上(附录:图版5-1)。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岩层在未凝固之前,岩石的滑动作用。
(二)断裂构造
岩石受力达到或超过其强度极限后,就会发生脆性破裂,产生破裂面,从而形成断裂构造。如果破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称为节理;若沿破裂面产生了明显的位置移动,称为断层。1.断层构造
识别断层的标志:找标志层。当标志层不明显时可根据断层特有的一些现象进行判断:大型断层会在断层面上形成破碎带,会发育成断层岩。断层的活动会在断裂带中形成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或断层泥等断层构造岩以及构造透镜体等构造现象。另外在断层带附近的岩层常常会形成牵引构造,派生构造等;小型断层在断层面上常常可见滑痕、阶步(阶步锐角指向对盘的方向)。1.燕山天池宾馆西正断层组合
该套正断层组合分布在延庆燕山天池宾馆西门公路西侧,发育在上侏罗统土城子组地层内,共有6条正断层组成垒堑相间的组合样式(信手剖面图见附录:信手剖面图6),相邻断层间距不等,一般3-20m。单条断层最大断距达3.0m以上,错断砾岩、凝灰岩标志层清晰,断面产状以南倾为主,产状23055-650,断面可见擦痕。破碎带不发育,宽5-10cm,发育断层角砾岩,呈松散的棱角状。断层切割土城子组砾岩后向上延伸被第四系覆盖,形成时期可能为白垩纪以后。2.双龙山公园南门300m逆断层
该断层位于双龙山南门300m处,发育在二长石英岩上,倾角较大,近乎垂直,破碎带发育,可明显的看见在破碎带附近发育的牵引构造。根据上盘牵引褶皱的方向(弯曲方向指向对盘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附录:图版5-2)。形成时间可能在燕山期岩浆岩侵入围岩之后。3.沿天池路线的逆冲断层
该逆冲断层沿天池路线可见,寒武系昌平组灰岩逆冲到侏罗系髫髻山组火山碎屑岩之上(附录:图版5-3)。断面南倾,产状150600,中间形成断层破碎带,岩性为角砾岩,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火山岩。4.妙峰山背斜南侧组合断层
该套组合断层位于妙峰山背斜南侧铁道隧道南出口,发育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白云岩内,在剖面上分上下两期(附录:图版5-4)。下部早期断层错动厚层白云岩,断距在1m以上,性质为逆断层;上部晚期断层为同沉积正断层,控制白云质灰岩的沉积,上盘厚度远大于下盘,正断层向下延伸切过逆断层后顺层滑脱,产状近水平。2.节理构造
按照构造节理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两种类型。1.剪节理
由剪切应力产生的破裂面称剪节理,在实习区内各时代岩层内都很发育,在延庆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内可见多期剪节理切割现象。在昌平十三陵天池路线可见剪节理切割火山岩砾石形成的光滑节理面(附录:图版5-5),有图可见至少有6期节理。在延庆天池西段路线可见燕山晚期辉绿岩内发育的两组近垂直的剪节理(附录:图版5-6),其中发育了球形风化现象。在野外鉴别剪节理的主要标志:
(1)产状稳定,延伸较远,间距比较均匀;
(2)节理面平直光滑,两侧岩相可有少量相对位移,可见擦痕。
(3)节理面一般紧闭,不被矿脉充填,若被充填,则脉宽均匀一致,脉壁较为平直;
(4)一般切穿砾岩中的砾石。2.张节理
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称张节理,在实习区内各时代岩层中都很发育。在实习期间看见的张节理主要有:房山164背斜上出现了根裂现象,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上由于应力作用产生张节理,使岩性发生变化。在妙峰山背斜北翼马家沟组灰质白云岩内发育的张节理比较典型(附录:图版5-7),约有15条节理被方解石脉充填(方解石来源于成岩过程中上下层析出的CaCO3),大致上可分为三期,1最早,被2切割,2又被3切割,因此3比较完整,没有出现断裂的现象。在野外鉴别张节理的主要标志:
(1)产状不稳定,沿倾向、走向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曲折,尾部有分叉;
(2)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节理面张开,常被矿脉充填,脉宽不均匀,脉壁不平直;(4)一般绕过砾岩;
(5)有时具有较规则的几何形态:①锯齿状追踪张节理;②单列雁行张节理;③共轭雁行张节理。
第六章 表生作用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环境下,由于大气、水、水溶液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原来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组合的过程。风化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各种风化地貌,实习期间见到的主要是风化壳和球形风化。
风化壳是指地壳基岩被风化,由残留在原地的风化产物形成的一层不连续的薄壳。实习期间在昌平仙人洞村追踪仙洞下的下马岭组的海绿石石英砂岩与铁岭组的豹皮灰岩之间就存在着红色的风化壳,并部分发育成鸡窝状风化壳(附录:图版2-11)。此风化壳形成的原因为铁岭组豹皮灰岩地层先抬升至地表,遭风化、剥蚀、氧化,再下降接受沉积。在太平山南坡采石场陡崖上方的马家沟组灰岩和太原组红柱石角岩之间也存在着风化壳,成因类似。
球形分化是一种特殊的风化现象,在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节理发育,形成“井”字形交错节理面,边缘易风化,岩石常被风化作用削尖磨圆而成球形或椭圆形的现象,它是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实习期间见于燕山天池西南侧辉绿岩岩层上(附录:图版6-1)。
第七章 特殊地质现象分析
第八章 认识和体会 参考文献
1.于福生,周子勇,鲜本忠,牛花朋等.京西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2012.6.2.张琴.地质学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第四篇:地质总结
1. 地质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其主要研究对象还只能是地球的壳层---地壳。即主要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构造、地壳的发展历史及其各种地质作用、地壳中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3. 工程地质学的内容包括: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
4.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场地及周围的岩体、土体类型和性质,地质构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各种
自然地质作用
5. 地球的内圈层构造:地核、地幔、地壳
6. 地球的形状:三轴旋转“梨形”椭球体
7. 矿物: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
8. +岩石:矿物在地壳中按一定规律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由某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9.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10.+地壳运动(构造运动):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
11.地质作用: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1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13.内力地质作用按动力和作用方式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14.外力作用的方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块体运动
15.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在成分和结构上具有一定规律的集合体,是构成地壳的最基本单位
1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化学元素单质或化合物,是
组成岩石的基本物质:
17.矿物光学性质:指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18.矿物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19.矿物力学性质:解理和断口;硬度
20.岩浆:是存在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富含挥发性物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熔融体
21.岩浆作用:地下深处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岩浆,受地壳运动影响,就会沿着地壳中薄弱、开裂地带向地
表方向运行、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
22.岩性:岩石的地质特性(包括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23.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态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24.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
25.岩浆岩结构:岩浆岩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晶粒形状以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相互关
系的特征
26.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
27.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原岩经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28.沉积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7.9%;占陆地面积75%
29.沉积岩形成的过程:原岩风化破碎作用、沉积物的搬运作用、沉积物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30.+成岩作用:压固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新结晶
31.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及胶结方式)、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化学结
构
32.胶结物:硅质;铁质;钙质;泥质;石膏质;
33.胶结方式:基底式;空隙式;接触式
34.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包括层理构造及块状构造、层面构
造、结核及化石
35.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先期生成的岩石在各种变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或矿物成分发
生一系列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36.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新特性的岩石
37.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38.变质作用的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区域
39.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力学性质
40.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相对密度;密度;空隙性
41.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
42.岩石的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拉;抗剪
43.+岩石的风化作用: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自然作用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和矿物成分的改变,丧失完整的过程
44.岩石的工程分类:岩石按坚硬程度划分(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岩土施工工程
分级(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
45.黄土: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土
46.黄土颜色为:淡色;褐色或灰黄色
47.黄土失陷性问题:原则p56
48. 湿陷系数
49.黄土失陷性的防治措施:防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水位的升高;对地基进行处理,降低黄土的空
隙度,加强内部联结和土的整体性,提高土体强度)
50.软土:一般指天然含水率高、空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很低、渗透能力差的呈软塑
一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51.软土的地基加固措施:堆裁预压法;强夯法;砂垫层;砂井;生石灰桩;旋喷注浆法
52.膨胀土:是一种区域性的富含亲水矿物并在湿度变化时有较大体积变化或当其变化受约束时常产生较
大内应力的特性粘性土
53.膨胀土的工程地质问题:致建筑物变形;开裂;下沉;失稳破坏
54.膨胀土的工程地质问题防治措施:地基(防水保湿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土中水分蒸发,保持地基
土湿度,控制其胀缩变形。地基土改良措施:消除或减小土的胀缩性能);路基边坡变形(p69)
55.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地层岩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
56.地质形态的类型:不同产状的岩层;褶皱和断层
57.岩层:指被两个平行或近乎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
58.岩层厚度变化形态:正常层;夹层;尖灭;透镜体
59.岩层(状态)分为:水平;倾斜;直立
60.岩层产状描述:水平岩层;陡倾;缓倾;直立
61.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
62.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63.褶皱构造:在构造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4.褶曲:指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分为背斜、向斜
65.褶皱构造类型:复背斜与复向斜、隔挡式与隔槽式
66.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
67.节理: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节理的断裂面
68.断层: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69.断层分类:p8
270.断裂构造的工程评价: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及稳定性;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由于断裂带及其两
侧上、下盘的岩性均可能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时易发生坍塌
71.地质图: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
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72.地质图包括:平面;剖面和综合地层柱状
73.水分为大小循环
74.水岩土存状:气态水;洗着;薄膜;毛细;重力;固态
75.地下水类型:按埋藏条件分(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76.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部分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地面沉降;流沙和浅蚀
77.滑坡: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内部一定得软弱面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
移的破体变形
78.滑坡分类:按滑动性质分(牵引式;推动式;混合式)
79.滑坡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整治为辅;查明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整治
80.滑坡防治措施:排水(排除地表、地下水)改变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刷方减载;滑坡前部加载;抗
滑挡墙;抗滑桩;锚杆锚固和锚杆挡墙;其他)
81.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82.泥石流的防止措施:生物工程及稳固山林;拦挡工程;排导工程
83.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第五篇:2010地质总结
盘县淤泥乡湾田煤矿
2010地测总结
湾田煤矿
二零一一年元月五日
2010地测总结
我矿2010年在公司与矿领导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在做下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2011年的地质工作。
成绩方面:
一,基本满足生产、建井的需要,搞好了
各工作面的地质说明书,各巷道的地
层与构造基本情况已经掌握。
二,测量完成了各项工程的贯通,完成了
分煤层工程平面图。
三,开展了地测达标工作。取得了三级标
准。
四,五,六,不足方面:
储量管理方面,台账不全,素描不全。没有分层底板等高线图。图件不全。
2011年元月5日 地质测量都采用了CAD制图。各掘进工作面,有地质说明书。各石门有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