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有个在家上学群 爹妈辞职自办学堂教儿女
南京有个“在家上学”群爹妈辞职自办学堂教儿女
来源:新华报业网 发布时间:2011-10-24 9:22:14
点击数:115
摘要:在南京有这样一群家庭,他们发起建立了一个“南京在家上学联盟”QQ群,经常交流资源共享。”陶女士则更担心孩子长大后的“出路”问题:“‘在家上学’的孩子长大以后恐怕只能选择出国。
在南京有这样一群家庭,他们发起建立了一个“南京在家上学联盟”QQ群,经常交流资源共享。当很多家长在费尽心思为孩子选择名校时,这些家长宁愿舍弃工作,成为全职爸妈,陪着孩子在家里读书学习。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他们在家又怎么教育孩子?这种做法到底值不值得?你会不会选择在家教育孩子?教育专家对此怎么看?快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为何在家上学?
关键词
A逃离“批量生产”注重个性培养
日前,记者见到了“南京在家上学联盟”QQ群的成员张嘉铭一家和有“私塾女孩”之称的袁小逸一家,8岁的张嘉铭和12岁的袁小逸第一次来到江苏教育台录制《现在开讲》栏目,舞台上两个小大人在聚光灯下显得很镇静活泼,有说有笑,有问必答,看不出一点紧张和害羞。铭铭从小到大只上过半年的幼儿园,之后就像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那样,在家上学,不去学校接受传统教育。说起半年在幼儿园的生活,铭铭只记得自己总是整天哭,总是生病,没有很快乐的回忆。当被问及是否想去学校上学时,铭铭立即摇头说:“那样压力会很大,还是在家学习自由。”
而小逸也有同感,只上到二年级的小逸说学校上课教的东西自己都会,而重复的作业又太多,在学校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去年,11岁的小逸去体验了初二学生的校园生活,压力大、作业多、节奏快使得小逸大病了一场,可就是在缺课一个月的情况下,小逸期末考试的成绩在全班仍处于中等的水平,当时班里同学普遍比她大4岁。小逸爸爸说,现行的教育因高考制度而只注重分数,学校教育因为考试这一单一的考核标准而变得死板单调,教学都变成“批量生产”,而不注重孩子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都令家长不满意,所以自己便辞职在家做全职爸爸,给女儿营造他理想中的成长状态。
怎么在家上学?
关键词
B边玩边学到处都是学习场所
在家上学并不是就在自家屋檐下上学,整个社会都是学习的场所。与传统的学校教学相比,在家上学可以自由宽松地安排课程,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铭铭每天都在家里读书写字,刚满8岁的他已能够通读四书五经,喜欢莎士比亚,对历史和军事也很有兴趣。铭铭妈妈介绍她的育儿经说,每个月她都会和儿子一起制定好教学计划,每天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玩智力游戏、出去玩,有时也会上一些兴趣辅导班。“比如孩子喜欢飞机模型,我们就经常带他到国防园、博物馆,给飞机分门别类,告诉他飞机飞行的原理,根据他的兴趣进行进一步教育。”在铭铭的课程表上,更多的内容是去各种地方学习、游玩,与更多不同的人打交道,去工厂的生产车间学徒、去历史遗迹考古、去图书馆阅览群书,“正是这种开放式、多元化的赏识性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比同龄人更成熟更自信、知识面更宽。”曾是英语培训机构老师的铭铭妈妈说。
小逸也通过在家自学目前已经掌握英、日、法三种外语,会弹钢琴、拉小提琴,她的学习由全职爸爸陪伴指导。爸爸负责挑选初高中教科书,网购孩子有兴趣的美国教材,在网上下载教育视频。现在小逸家已经发展成了“私塾”,小逸爸爸成了“私塾先生”,很多小朋友都愿意在小逸家住下,成为小逸的同学。每天,孩子们通过看碟、看视频自学,有时还去企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每天可供孩子们支配的时间很多,他们可以自己统筹安排。”对于在家上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考核标准,但小逸爸爸会根据孩子的兴趣主动引导,以“赏识教育”的方式多鼓励、多表扬,激励孩子自发地钻研、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现状如何?
关键词
C选择“在家上学”的还是极少数
舍弃自己的工作,成为全职爸妈,陪孩子一起在家上学,这种做法到底值不值得?你会不会选择在家教育孩子?记者发现,如今在家上学这种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效仿,他们成立了全国性网站“在家上学联盟”。这些家长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少还具有海外教育背景,从事着相对自由并且高薪的职业,他们普遍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抱有怀疑态度。在“南京在家上学联盟”群里,就有六十多位群友,但群里只有不到十位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其余的群友都是持观望态度。因为还没有太多在家上学孩子成功的例子,群里不少家长都坦言,暂时没有勇气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
曾经是金领的何力行就是群里比较特殊的一位,“为了培养孩子,让孩子快乐成长,我付出多少都愿意。”女儿1岁时,何爸爸就辞职在家做全职爸爸,对于培养女儿他很有责任感和心得。与单纯地灌输知识和引导做人不同,何爸爸更注重孩子的创造力,寓教于乐,从小只要女儿感兴趣愿意学的,何爸爸都会耐心教,玩魔方、练跆拳道、练轮滑、打麻将、拼图……“在我看来,孩子可以成绩不优秀,但一定要快乐”。
但在尝试过在家上幼儿园后,何爸爸却选择了让女儿在鼓楼一中心小学接受小学教育,而自己变成家庭辅导老师,配合、补充学校教学。“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在家上学缺乏系统化、竞争性,孩子也希望参加学校的集体生活。”
家长疑惑
孩子未来如何规划
家长张先生表示“孩子的学籍就是个问题,难道上了初中也在家学习?”
陶女士则更担心孩子长大后的“出路”问题:“„在家上学‟的孩子长大以后恐怕只能选择出国。”
不少支持在家上学的家长也有这方面担忧,孩子没有群体生活,缺少集体精神怎么办?没有了学校的文凭,孩子走上社会如何体现竞争力?如果没有学籍,不参加高考,孩子在国内是不能上高等学校的。在家上学的孩子们未来的出路又在何方?太强调个性的他们将来是否能适应社会?这些疑问也是很多家长最终没有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
而铭铭妈妈和小逸爸爸也清楚地意识到家庭教育有不少弊端,注意到要加强孩子团队精神的培养,他们也让孩子通过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的方式来弥补这一缺失。
“我们只能多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小逸爸爸说,不管怎样,自己都是在努力尝试中,及时改变调整,寻求更完善的途径让孩子能快乐成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谈到孩子们的未来,两位家长都异口同声地表示,从小就制定了计划,要送孩子去国外读大学。
专家观点
“在家上学”不具备推广性
在家上学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让优势教育资源关注到个人,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何力行的教育实验过程就说明了这一点。教育学专家张清羽分析说,家长辞职在家带孩子,白领变保姆,环境变单一,这对孩子和家长的身心健康都不利,而且单凭个人之力,教育缺乏系统化、多元化,一旦教育失败孩子和家长都会陷入焦虑,风险很大。“现代教育虽然有所缺陷,但对普及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仍有巨大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自己教育孩子的家长如果能力不及或者对孩子的引导有所偏颇,对孩子的未来也许会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在家上学投入的成本过高,需要富裕的经济基础做支持,普通人家可能负担不起。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也认为,让孩子在家上学弊端多,不具备推广性。特别是在家上学的孩子缺少同学、朋友,缺少学校教育中所传递的团队协作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组织纪律性。而这些都是将来孩子走上社会必备的能力。个人家庭式教育不能取代学校教育的所有功能。“不满现实的教育就选择逃避,家长这样的做法有些极端,去改变、适应、配合学校教育是不是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