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样例5)

时间:2019-05-13 10:2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第一篇: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

主讲者:国立华侨大学退休教授 陈治典

2009年3月2日上午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封神演义》南宫适(音k uò)的“适”错读成shì,写成“南宫適”

《孝庄皇太后》自称“孝庄”《李卫当官》、《青天衙门》将“谥号”读成“益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朱军称毛新宇之父为“家父”奥运会开幕式上,孙正平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读成yuè

毛泽东曾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养生之道: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用进废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庄子·天地篇》:“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xūn)鼻,困(zōng)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1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的说法,气功是“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的方法。

《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

三.人生应当警戒的地方: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床前明月股票光,李白割肉睡不香。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股市不够炒。天若有情天亦老,老人炒股死得早。”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四.交友之道: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五.识人之法: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庄子·列御寇》:“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六.处世之法:

“凡事总求过得去,此心先要放平来。”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2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第二篇:泉州市图书馆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精选)

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第三讲《漫谈道家学说》

主讲者:国立华侨大学退休教授 陈治典

2009年3月23日上午 《老子》《庄子》《列子》李耳(老聃)庄周列御寇隐士

《老子·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齐是非,齐善恶,齐彼此,齐寿夭,齐物我,无差别相庄子说:“细小的草茎和巨大的屋柱,丑陋的女人和美丽的西施,以及各种各样的诡幻怪异的现象,从‘道’的观点看来,都是通而为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老子说:“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第二十章》)庄子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后西游记》中小行者将阎罗殿柱子上的对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改为:“是是非非地,毕竟谁是谁非?明明白白天,到底不明不白!”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二十章》)庄子以宋荣子为例,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矣。”

一.“道”的含义:

“路”、“径”,引伸为“方法”、“规律”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老子·第三十四章》)。

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再进一步问下去,庄子就说“在蝼蚁”,又说“在稊稗”,“在瓦甓”,甚至说“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老子·第三十五章》:“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用之不可既。”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混沌一体(《易经》称为太极)无极生太极对立的两方(可称为阴与阳)太极生两仪

“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广雅·释诂》:“然,成也”)“自然”就是“自己如此”的意思“没身不殆”“不道早已”

二.朴素的辩证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毛泽东说:“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老子·第十四章》:“复归于无物。”

“三十辐共—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第二十三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秋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庄子·寓言》)他还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齐物论》)

“有待”→“无己”→“无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里太虚幻境对联)“真如”“入不二法门,有无量自在。”

三.无为、不争的处世原则: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庄子解释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cuàn)之而已。”(《庄子·天运》)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六十五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第五十八章》)老子还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

“柔弱胜刚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哉。”(《老子·第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二十九章》)

“抱怨以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第三十八章》)布施“三轮体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

“绝缨会”楚庄王许姬唐狡官渡之战

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养生之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庄子·在宥》:“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庄子·刻意》也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第七十五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第七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有人之形,无人之情。”道家养生秘诀:“以死求生则活,以活求生则死。”老子:“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五十五章》)

五.为人处世的若干智慧: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欲壑难填。”《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

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严复说:“惟强行者为有志,亦惟有志者能强行。”

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2.“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第六十四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埃塞俄比亚选手迪巴巴我国选手邢慧娜

六.反战思想与用兵之道: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三十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三十一章》)

“以奇用兵。”“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第六十八章》)《孙子》:“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敌。”“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之善者也。”“用兵者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无敌,无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老子·第六十九章》)

毛泽东说:“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老子·第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

七.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庄

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道家崇尚自然,号召人们回归自然。讲到社会,教人回复到原始状态;讲到人生,教人回复到婴儿状态。

第三篇: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光明讲坛)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演讲人:方铭 演讲地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演讲时间:二○一七年九月

作者:方铭《光明日报》(2017年09月27日 15版)

方铭 1964出生,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屈原学会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宋玉研究会会长,《中国楚辞学》主编。主要从事先秦两汉经学、诸子、辞赋研究。著有《战国文学史》《战国文学史论》《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等。

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指是什么,包含哪些核心内涵。只有搞清楚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关键词的内涵。

传统的本义

“易姓为代,传统为朝”。自夏后启开辟废禅让而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天下为家”的时代。“传统”一词,本义用于说明政统传承在纯粹性和系统性基础上的合法性,即在同一姓之间嫡系体系中的传承。

政统的传承中的“统”的问题,有时候会引起极大纠纷。明朝“大礼议”事件,既说明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民主风气,更说明明朝众臣对于政统传承的严肃态度,而这个事件的关键,就是反思检讨中国古代的“传统”问题。

明正德皇帝武宗去世后,无子,武宗的母亲孝宗皇后和内阁议决由兴献王的长子、武宗的亲叔伯弟弟朱厚熜继承皇帝位,即明世宗嘉靖皇帝。兴献王是明弘治皇帝明孝宗之弟,嘉靖皇帝在即位之时,就与朝廷大臣因为“传统”问题发生争执。内阁认为应该用太子礼迎接嘉靖皇帝即位,即朱厚熜由东华门进入,居于文华殿,但嘉靖皇帝认为“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不愿意受太子礼,最后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嘉靖皇帝“入自大明门,遣官告宗庙社稷,谒大行皇帝几筵,朝皇太后,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

嘉靖皇帝即位后,与内阁大臣杨廷和、毛澄等因为谁为嘉靖帝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的尊称问题发生了争执,这个论争持续了三年半。

据《明史·席书传》载,曾提携过王守仁的席书,明世宗嘉靖时期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见中朝议“大礼”未定,而反对嘉靖皇帝的大臣们常常引宋英宗 的故事作为根据。席书认为嘉靖皇帝和宋英宗的情况不同。宋英宗在仁宗在世时过继给宋仁宗当太子,而嘉靖皇帝是以兴献王长子的身份入宫继承王位的。虽然嘉靖皇帝继承了武宗的皇位,但仍是兴献王之子,应另为兴献王立庙。但皇帝不能有两个,嘉靖皇帝与武宗虽是兄弟,却也是君臣。孝宗皇帝是宗庙神主,亲生父亲应称为“皇考兴献王”,可在宫廷中立庙,太庙祭祀以后,仍用天子之礼在宫中祭祀。

席书的主张深合嘉靖皇帝之意,最终成为调节双方争执的折中方案。席书的上书,两次提到“传统”一词,认为三代“传统之礼”坏于汉、唐之世:“三代之法,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自夏历汉二千年,未有立从子为皇子者也。汉成帝以私意立定陶王,始坏三代传统之礼。„„今陛下生于孝宗崩后二年,乃不继武宗大统,超越十有六年上考孝宗,天伦大义固已乖悖。又未尝立为皇子,与汉、宋不同。„„一遵《祖训》,允合圣经。复三代数千年未明之典礼,洗汉、宋悖经违礼之陋习,非圣人其孰能之。”

传统与道统之传

“传统”本义所指政统传承的纯粹性和系统性,体现的是“传统”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既然以“传统”标榜,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定义或者具有无限包容性的,而是应该有明确所指的体现原初性、纯粹性和传承性的。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说:“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辉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道、圣人和六经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也就是说,道由圣人书写在六经之中,圣人通过六经阐明道。如果六经不能体现道,六经就不能称为经典;如果六经没有经过圣人的整理,也就不可能体现道;圣人通过整理六经,把道体现在六经的文本之中。《礼记·经解》载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孔子认为六经所标举,在于培养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的人格,欲人之不贼、不诬、不奢、不愚、不烦、不乱,而养志知事,行端性和,明乎阴阳名分。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六经受到了挑战。《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在战国之前,六经之道一以贯之,而自诸子兴起,百家未能融会贯通六经之学,所以各执一词,不能兼备众善众美之纯正。所以,“道术将为天下裂”。《汉书·艺文志》说:“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旨,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即诸子百家虽然不同,但都起源于六经。诸子虽然都从六经中来,但对六经的理解可能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由于诸子之徒对孔子之学的曲解,自战国时期始,如孟子、荀子、扬雄、刘勰、韩愈等人,就提出了原道、征圣、宗经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孟子·滕文公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孔子之道不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仁义充塞,率兽食人。

原道、征圣、宗经,实际是为了说明道统与孔子的密切关系。朱熹《中庸章句序》曰:“《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明归有光《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说:“圣贤之论,至孔子而定。继孔子者,孟子也。孔、孟,亲有之而亲见之者也。后之学者,当据之以为定,而岂可因之以为疑哉?”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政统的传承有时而斩,但道统的传承却历久弥新。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严格限制在“载道”的区域,就要树立“道统之传”自于孔子这个基本常识,如果在孔子之外寻求“道统”,显然是舍本逐末。

近些年来,我们不断听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互相对立的评价。事实上,之所以会发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矛盾认识,就是缘于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过去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国固有的文化”画了等号。因此,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的时候,首先应该准确定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

准确地说,“中国文化”内容应该包括“中国过去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国固有的文化”,甚至包括“20世纪的中国文化”。其时间的长度和地域的宽度可以无限延伸,其内容可能涉及各个方面,有道有器,有粗有精,有伪有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义而言,只应该是中国“传承道统”的文化,也就是那些传自先秦时代而体现人类文明方向的核心价值,是“载道”的文化。

此外,讨论国学教育问题,也应该分清作为知识的专业国学教育和作为培养共同价值观的国学教育的区别。对于非专业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人来说,学习国学文化,应该突出重点,抓住核心,紧紧围绕着“传承道统”这个中心,即可以节省学习者精力,又可以防止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多样性理解。

忠恕均平仁惠

孔子所倡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公”为基本出发点,其核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简而言之,即孔子所谓“恕”,即把一切人都看作是平等的主体;扩展而言,即孔子所谓“忠恕”,“忠”为尽己之道,“恕”为推己之道,有尽我所能的责任,有推己及人的立场;如果再扩展,就是“忠恕”“均平”“仁惠”。“忠恕”是个体行为准则,“均平”是社会运行原则,“仁惠”是国家的基本立场。

建立在“天下为公”基本出发点上的忠恕、均平、仁惠思想内涵丰富且深刻。如果能以“天下为公”为基本出发点,以忠恕、均平、仁惠为核心价值,个人有“忠恕”德行,社会运行贯彻“均平”原则,国家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仁惠”情怀,传承道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就达到了。

一般来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仁”,仁的内涵无限丰富,不过,在孔子自己的论述中认为“恕”才是他终身奉行的基本价值。《论语·卫灵公》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以“恕”为终身行之之道,与孔子强调“仁”的重要性并不矛盾。《论语·颜渊》载,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可见,仁即是恕,恕即是仁,都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下功夫。

《论语·里仁》载,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孔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本身包含有对己对人的态度,所以,忠恕即恕,恕即忠恕。“忠”是正心诚意,敬业

守信,是尽己之道;“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己之道。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心”,就包含在“忠恕”之中。

孔子及儒家虽然强调礼的重要性,礼虽然有区别长幼秩序的意义,不过,孔子及原始儒家始终强调礼尚往来的重要性,礼从来都是对等的,而作为统治阶层,对礼的实现承担有首先的责任。《论语·季氏》载,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平”不仅仅是财富公平,也包括政治权利的公平。宋代革命者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的革命主张,就是根植于孔子思想的。

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孝悌观念,也是以“天下为公”为最高原则的。《唐虞之道》又说:“虞诗曰:‘大明不出,万物皆暗。圣者不在上,天下必坏。’治之至,养不肖。乱之至,灭贤。”虞诗是虞舜时代的诗歌,“举贤”和“养不肖”,“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体现了孔子赞扬的尧、舜时代具有的平等思想所包含的文明高度,这也正是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强调爱人为本的文化。《论语·学而》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问知,孔子曰:“知人。”《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人以“亲民”为“新民”,实际是脱离了孔子立足于“爱人”的原意。

中国传统文化是强调天下情怀和士人责任的文化。《礼记·大学》强调“欲明明德于天下”,《论语·子张》载孔子弟子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卫灵公》载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泰伯》载孔子弟子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及其弟子强调天下情怀和士人的社会责任,就与战国时期诸子中主张隐逸的庄子等道家学说划清了界限。虽然道家学说也充满了智慧,但是,黄老道家立足于统治阶层立场,而庄子等道家学说放弃士人的社会责任。所以,道家思想家和孔子及原始儒家思想家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底线意识,知止有定。《论语·卫灵公》载孔子之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穷,就是君子在穷途末路也要坚守底线,小人在困苦之中,可能就胡作非为了。《论语·泰伯》载孔子之语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是说君子如果有勇,又厌恶身处穷困的境地,就可能超越底线。如果太过憎恨不仁之人,也可能对不仁之人做出超越底线 的事情。《论语·子罕》载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是说两人可以一起学习,但可能一个人的目标是追求道,一个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两个人都好学,都以追求道为目标,但一个人在追求道的过程中,能立足于礼,一个人可能为了追求道而不择手段;两个人都好学,都追求道,都愿意注重过程的正义性,但一个人能有坦然面对失败的智慧,一个人可能当遇见挫折后,就一蹶不振。《论语·微子》载孔子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说柳下惠、少连虽然“降志辱身”,但“言中伦,行中虑”;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这写古代贤人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处境下,都不违背底线。《礼记·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是说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把持基本道义。《荀子·王霸》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说苑·贵德》载,“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虽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为也。„„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是说君子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为了某种崇高的目标,牺牲他人的基本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心向善的文化。《易传·坤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之家,能带动社会向善,则社会之中善人多,所以多幸福。积不善之家推动社会向恶,社会之中恶人多,则必然多灾难。《论语·阳货》载子路记孔子之言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孔子“亲仁”,也是为了亲善人而远离恶人。《礼记·大学》说“富润屋,德润身”,润身之德,也是以善为基础。

正因此,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萌芽和生长在中国的文化,即主体性;二是被中国人长期坚守的文化,这是传承性;三是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文化,这是普遍性;四是符合人类文明方向的文化,这是世界性;五是可以作为建构未来的文化,这是永恒性。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兼具这五个特征,既保证了中国特色,又保证了与人类文明的同一性。

主体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是中国固有的文化。某些学者认为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外来文化可能因符合道统而被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也可能篡改和破坏道统。毋庸讳言,佛教文化虽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共性,但是,我们并不能说佛教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具有无限的长度。中国文化包含中国的一切文化和文明成果及习俗,这些习俗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可能的,但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永远被中国人所传承下去的。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6

这个传承性特征应该论万世而不论一时,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可能被一个阶段抛弃,但必将重新回归。

普遍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谋求人类的幸福。孔子所言忠恕之道即是仁道,而仁道以平等为基础,一切反人道主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一切反对公平的文化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世界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是利他的文化,不是自利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国际主义的文化,不是唯我独尊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在于与世界文明的对立,而在于在几千年前,就为世界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永恒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构未来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中国人,天然地承担着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华文明没有断绝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上古时期的文明在今天和未来仍然是有永恒生命力的。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自信。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衰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生命力。实际上,自汉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近代的衰落,都是因为没有真正贯彻“天下为公”之道,没有真正按照先秦时代孔子所阐述的政治理想的完整体系去建设我们的政治文化,没有真切地贯彻忠恕、均平、仁惠的价值观,而是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剥削和压迫人民的目的上,导致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治乱轮替。“治世”必然是或多或少贯彻了孔子的思想的时代,而“乱世”必然是在实践中完全违背了孔子思想的时代。

《荀子·子道》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历史上,一些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人没有能在“从道”和“从义”上下功夫,这才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衰落。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建设具有文明价值的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全社会完整地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能有所不为”的“知止”观,做一个坚持中国传统“刚毅有力量,壁立千仞”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与人类的文明价值相通,也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而要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就需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应具有的民族情怀,也是中国当代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下载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