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地道战-欧阳彤欣
参观冉庄地道战
这个周末,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全体同学去冉庄地道战参观。这天一大早就有6辆大巴车整齐的在校门口排着队等着我们上车。我们陆续出教室站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各班同学有秩序的上了车。校长一声令下,6辆大巴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虽然天空阴沉沉的,还下着小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兴奋的心情。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到了冉庄地道战遗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横匾,上面写着“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一位解说员带我们进入了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的物品和展示的画面,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一块会发光的动态演示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画面里描绘出了老百姓在地道里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情景。从中我知道了地道不仅可以躲避、攻打敌人,还有防水、防火、防烟的作用。老百姓们在挖地道的时候早已有了防备。我真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呀!在馆里,我还看到了老百姓们的衣服、用过的武器、挖地道的工具和一些被日本鬼子杀害的人的图片,使我对日本鬼子更是恨之入骨。
我们从纪念馆出来后,进入了地道。地道又矮又窄,还很阴冷。我发现我每走一小段路就有一块木板,解说员说里面有刺,是对付鬼子的武器。这时我向旁边看了一眼,我被吓了一跳,有两个大笼子,里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听说是关押日本人的地方。
我们走出了地道,来到了村庄。我发现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地道,水井、牲畜圈、灶台、床下面,到处都是地道,真是户户相连、四通八达。
我们边参观边照相,留下了很多有意义的情景。最后,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觉得这次参观真是一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啊!
2013年4月20日
第二篇:参观地道战有感
参观地道战
今年清明节假期,我和爸爸去了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真正的地道,所以特别激动、兴奋。
我们一下车,“地道战景区”这五个大字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地道战之歌传入我的耳中。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参观。哇!好大的展厅,里面人山人海。环顾四周,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展厅,墙上挂着解放前人们生活图片。两边各有一排玻璃展柜。里面有冉庄地道战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介绍、遗物„„
我们进了冉庄真正的地道。这个地道高大概一米八,宽约一米。墙面凹凸不平,摸上去湿湿的。地道里很黑,只有几盏微弱的小灯。往脚下一看,有块黄色的小木板,导游告诉我们:“这是陷阱,是专门为敌人准备的。”再往前走了一段,我们看见了一条岔路,一条通向外面,一条是死路。我们跟着导游走出了地道。
一出地道,就看见一棵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树,树上挂着一座古老的铜钟。这座钟是提醒村民敌人来了,赶快进地道躲起来。
我们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
第三篇:新学期三字歌梁欣彤
新学期三字歌
碧江小学 五年三班 梁欣彤
新学期,新相貌,见老师,要问好。上课时,要坐好,老师讲,仔细听,老师问,认真答,虚心学,成绩好。
第四篇: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5月民进××市委组织全体会员和积极分子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学习教育活动。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来冉庄地道战,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我们正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年轻会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代革命家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年轻会员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体要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学习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规定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始终坚持这条发展道路,是本会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形成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优势在于: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不安定团结。
二、始终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学习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自觉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建言献策、分忧解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始终不渝地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向世人昭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把广大人民团结起来,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实现共同利益、共同事业、共同理想和中国更美好的未来,同心同德地共同奋斗。
三、始终坚持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这是学习的重点。
学习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阶段的全新事业,我们要将老一代民进领导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持爱国主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参政为民、坚持发挥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的五项准则,以及民主、团结、创新、奉献四种精神这些宝贵财富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还要不断从工作和实践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民进的优良传统得以创新和发展。努力将民进建成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队伍,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通过参观学习,我感到新时代新形势要求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第五篇: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
追寻红色记忆
感知历史
—记监测中心党支部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
为了追寻红色记忆,监测中心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山水的美景,只是一片片瓦砾,一块块砖墙,却让我们感到更加骄傲、自豪。
焦庄户,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有力地打击。走近介绍的展板,感受到历史熏陶。焦庄户地道战是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最初只是用于掩护少量群众并储存食物,但是极易被敌人发现,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保护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焦庄户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地利用地道机动灵活地打击侵略者,开创了中国地道战法的先河。
走进地道,便能感受到曾经战争的痕迹,一个草棚、一座炉灶,都成为人民的武器。蜿蜒的地道,阴冷有些潮湿,800多米的距离,不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更具备单人掩体、陷阱、暗堡等战斗设施。一处处的精心设计,无不体现着焦庄户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行走在曲折的地道中,一人高的墙壁,有些时候还需要弯下腰,一边走,一边回忆那段难忘的历史,战士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艰苦作战,并修筑了这样一条地下长城,他们正如电影《地道战》描述的那样,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书写了亮丽的一笔。
历史的长河慢慢流淌,当年的硝烟已悄然远去,我们寻着先辈的足迹感知历史,面对这智慧与勇气铸就的画作,我们翘首仰望,那红色记忆让我们心中充满感慨,年轻的一代定会握住历史交予我们的接力棒,延续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发展的浪潮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