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科院报告:不能过度依赖出售土地获取财政收入
社科院报告:不能过度依赖出售土地获取财政收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2010年9月10日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各国普遍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虽然数量与中国不能等量齐观,但它们都确立了适当的国有土地经营管理方式和收益方式。中国不能过度依赖出售国有土地或其使用权来获取财政收入。
2009年,最新公布的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金收入为1.59万亿元人民币,远超2008年和2007年。城镇化水平的持续上升,既为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也带来了若干挑战。
自1998年开放房地产市场以来,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以重庆、上海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开发了以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地方融资平台,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这些都表明,土地出让金以及其抵押获得的融资,是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这种体系造成了地方政府为追求较高的土地收入,放任房价不断攀高,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报告指出,如果“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升温,而政府的调控政策不能进一步落实的话,则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将会进一步的上升,其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将有可能接近20%。反之,如果房地产市场形势恶化,或者相关调控政策发挥实际作用,则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将有可能在2009年的基础上回落,接近2008年的11%。
业内人士指出,土地出让金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惊人,不少城市已经占到半数。还有统计显示,一些地方的土地出让金甚至占到了政府财政收入的60%。
有关专家认为,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机制的土地供给政策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直接原因。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是唯一的土地供给者,为使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通过控制土地供给来提高土地出让价格,从而抬高了住房价格,获得了垄断收入。
第二篇:房地产蓝皮书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房地产蓝皮书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中新网5月5日电 2011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今日举行,《房地产蓝皮书》副主编尚教蔚副研究员,就房地产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做主题报告,指出“十一五”房地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十一五”时期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累计超过7万亿,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占比从2006年的38.9%,增长到2010年的65.9%,这就表明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越来越大。
2.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滞后、监管力度不够。2008年以前,保障性住房以经济适用房为主,所以我们以经济适用房为例,2006-2009年,经济适用房投资累计完成3623亿,占同期住宅投资的比重仅为4.5%,累计竣工经济适用住房145万套,占同期住房竣工套数的比重仅为7.7%。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性住房用地难以保障,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制度未建,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住房对转手倒卖和输出现象严重,廉租住房监督机制不健全,保障住房管理制度有待建立。
3.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彰。2003年以来实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虽然对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相当一部分问题一直存在,表明调控政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一是供给偏紧需求过旺;二是房价持续攀升;三是供需结构不匹配;四是房地产投机未得到有效抑制;五是房地产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混乱。同时还存在短期措施出台频繁、变化过快,长期制度建设缺乏,导致市场短期预期不断变幻,长期预期又不明晰。
4.房地产税费制度不合理。房地产税费制度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税费种类繁多,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领域税费种类过多,收费项目多于税收项目;二是税费结构不合理,费大于税且比重过高。房地产领域税收占税收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极为有限,造成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收入视为第二财政,对土地财政严重依赖。三是重流转轻持有,重流转轻持有的税制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土地与商品房的成本,抑制了相当部分土地与商品房进入房地产市场标的的动力,另一方面助长了囤房囤地造成了房地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四是税费管理不规范。
第三篇:xx供电车间关于更换绝缘子过度依赖轨道车的深度分析报告
xx供电车间关于更换绝缘子过度依赖作业
车的深度分析报告
撰写人:xx
xx线由于杆顶距平腕臂距离过短,一直采用通过作业车平台辅助更换绝缘子。一旦遇到应急抢修,且作业车无法出动,将极大影响应急效率。为此车间组织xx供电工区全体人员针对更换绝缘子过度依赖作业车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报告如下:
一、xx线日常更换绝缘子现状
1.xx线更换绝缘子与一般线路对比情况
支柱对比简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xx线与一般线路不同之处在于平腕臂距杆顶距离过短。
根据作业指导书上“使用1.5T手扳葫芦,利用钢丝套子将其一端固定在支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平、斜腕臂连接的套管座处。”由于平腕臂距杆顶距离过短,在通过手扳葫芦拉起支持定位装置时,高度不够,拉起的角度过小,不能使腕臂从棒瓷中顺利脱出。
2.使用撑杆更换绝缘子
在未考虑到作业车平台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工区选择了利用撑杆,通过操作平台抬升来更换绝缘子。作业车司机指出有规定作业时不允许使用作业平台顶碗臂更换绝缘子,以防平台超载造成设备损坏事故。这样的方法是具有一定风险的。
二、存在的问题 1.班组层面
(1)工区过度依赖作业车,应急能力不足。xx线车流量小,单线设备简单。自2013年投入运行后未曾发生过严重的故障。而发生雷击闪络故障后,一般通过作业车天窗内巡视查找故障点,之后用撑杆更换。未考虑到如果抢修时作业车无法出动,该如何排除设备故障,暴露出工区应急抢险方面的隐患。
(2)班组在作业车配合作业中忽视安全细节。作业车作为接触网天窗作业中常用的设备,班组大部分接触网工对其技术参数不掌握。数年来一直通过用作业车平台撑起平腕臂的方式更换绝缘子,未考虑到平台自身承载能力,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暴露出职工对相关安全问题不重视,对相关设备参数不掌握。
(3)班组成员技能素质不过关。xx线故障时有发生,几乎每年都进行更换闪络绝缘子的工作。然而大部分职工只知道通过撑杆更换绝缘子这一种更换方法,导致在不能使用作业车平台后,对更换棒瓷无从下手。暴露出工区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得知不能使用撑杆的情况下,没有人想过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更换绝缘子,集思广益去解决问题。
2.车间层面
(1)车间管理人员“坐、等、靠”思想。此次事故暴露出车间对工区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不足掌握不到位,没有针对作业车无法出动时该如何处理故障的解决方案。车间虽明确知道xx线与其他线路不同,但在组织应急演练时没有将这个问题纳入考虑。在遇到根据作业指导书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处理问题迟滞,反应速度远不能满足处理故障的需要。
(2)车间未能发挥指导作用。车间在得知不能用撑杆更换绝缘子的消息后既没有及时跟进,没有指导工区人员去查找不用作业车更换绝缘子的解决方案,也未提出有效整改措施,车间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
(3)车间对于班组日常岗位练兵、应急演练和业务学习监督不力。本次问题充分说明平时岗位练兵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动手少。只满于足会更换,不强调时间和质量,车间对职工岗位练兵标准低,要求不高。段多次组织培训平台操作人,然而车间未能有效督促参加培训的职工将学到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带回车间和工区。工区其他职工对相关技术标准不掌握,以致在分析会中有职工认为是司机恶意不配合作业。
四、加强和改进的建议
针对此次故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车间班组进行深刻反思,就工区及车间层面总结出以下几点整改措施:
1.班组层面
(1)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验收室xx的帮助下,工区准备了辅助工具,通过延长杆顶高度,使得职工可以利用手扳葫芦成功更换故障绝缘子。同时通过学习事故案例,加强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业务学习,在学习中加入针对线路具体情况的讨论。工区职工只掌握最简单、常用方法,是导致天窗时间浪费的原因之一。在日常业务学习中,不能满足于只了解一种检修方案。应要求业务学习的主讲人负起责任,在业务学习中要求主讲人针对线路具体情况分析讨论。
(3)加强日常演练,熟练掌握工具相关操作。要求工区排出学习计划,针对性的训练工区料库中不常用工具的使用。确保抢修应急时,能想到工具,能找到工具,能用好工具。在岗位练兵和应急演练中要求职工真正开展起来,不仅要会更换,还要强调时间和质量。在演练之后,还应组织职工回放演练记录视屏,分析总结。
2.车间层面
(1)加强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和履职监督。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明确设备相关参数和制度,不仅要能在工区未按标准作业时,及时指出;还要在积极思考、沟通找出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安全上把关、技术上支持”的作用。另一方面车间干部应未雨绸缪,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将线路特殊之处考虑进去,在抢修方案、材料上体现出来。在把关过程中发现影响工作、抢修效率的问题要及时指出,提高日常作业和应急处置中的效率。
(2)加强天窗把关,做好风险研判。车间技术人员把关不仅要重视工作中的存在的惯性违章,督促职工安全作业。还应该结合摄像头灯数据,分析每个工作岗位工作效率低下的步骤,加以优化。在确保工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天窗利用率。
(3)加强对职工培训学习的监督。一是车间要抽查,监督工区的应急演练和岗位练兵。最好能参与练兵后的视屏分析总结,将工区在演练中发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反馈到相关职能科室。二是监督参与专项培训的职工将从段职能部门获得的信息带回工区车间,确保最新的制度办法和相关要点在工区、车间存档。督促工区汇编成文件,不仅可以指导没有参加培训的职工,还可以监督参与培训的职工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