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时间:2019-05-13 10:5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第一篇: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工程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使用)

一、地质野外实习记录及工作任务书

(一)野外地质观察记录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1.野外记录要求

(1)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地质内容和具体地点两方面

(2)客观地反映实际场区地质情况

(3)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

(4)图文并载

2.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

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应用于对某一地区的全面、综合性地质调查。如进行区域地质测量,常采用观察点和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观察的点位置,是地质上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及其它重要地质现象所在。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之目的,是观察和记录的一般对象。作为实习时的参考,现将观察点、线的记录内容和格式介绍如下:

(1)日期与天气:当天工作的日期与天气晴或天阴等

(2)工作地区的地名

(3)路线:从何处开始经过何处到达何处,要写得具体清楚

(4)观察点编号:可从01开始依次为02,03,……

(5)观察点位置:尽可能详细交代方位、地形地貌等。

(6)观察目的:了解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地质构造特点。如观察某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力动力地质现象等

(7)观察内容:详细记录观察的地质构造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如果观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 ① 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

② 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单;

③ 岩层时代的确定;

④ 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

⑤ 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

⑥ 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或轴部等; ⑦ 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的力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 ⑧ 地貌、第四系,水文特征及其它外动力地质现象;

⑨ 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

⑩ 补充记录上述内容尚未包括的现象。

(8)沿途观察,记录相邻观察点之间的各项地质现象,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9)绘各种素描图、剖面图。

(10)路线小结,扼要说明当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应注意之点。

(二)标本采集

野外地质工作的过程是收集地质资料的过程,地质资料除了文字的记录和各种图件以外,标本则是不可缺少的实际资料。有了各种标本就可以在室内做到进一步地分析研究,使认识深化。因此在野外应注意采集标本,如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物标本等,常用的是地层标本和岩石标本,标本应是新鲜的而不是风化的。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编号并用油漆或其它代用品写在标本的边角上,使不致被磨掉。同时在剖面图或平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标出标本采集位置和编号,并在标本登记簿上登记。填写标签并包装。

二、编写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作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总结和提高的过程,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及室内的观察记录为依据,报告要有明确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应做到图文并茂。报告写作要求不少于5000字。

实习报告章节建议如下:

第1章绪言

实习的内容、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地点。

第2章野外实习区概况

野外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可附交通位置图和实习场地行走线路图)等。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质构造现象、地层及分布的特点,岩石种类,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试分析地质历史演变的规律及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第3章岩石与矿物

用肉眼鉴别的方法描述实习区岩石与矿物特征、形态、物理力学性质、矿物成分、分类等。

第4章 地质构造

分别叙述实习区地质构造类型及特点,如褶皱和破碎带等。褶皱:褶皱名称,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破碎带: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阐述褶皱与破碎带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等。简述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第5章 马山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分析(或者马山的地形地貌、岩石、独特的地质构造与胶东半岛地史演化分析)

结合实习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分析对各种类型工程建设的影响。

第6章 实习体会

经历工程地质认识实习后的体会、感想、建议和要求。

第二篇: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实习是专业培养计划中对于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欢迎参考。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篇一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紧张的两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两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好好总结一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七项工地参观,包括故宫博物院,首钢液压车间,学校实验楼留学生公寓,两处住宅小区工地,和丰台构件厂共七天的参观。在每次参观结束后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厂房的结构,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施工工程师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针对每次的参观我做了以下的总结。

对于像故宫一样古老的建筑在施工上可以算是大兴土木,但以后使用的机会较少,但针对对古建筑的修复这一需要,为保存祖国的文化,古国风貌,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研究古建筑的构造是有必要的。对于厂房,我们今后会有单层厂房这门课程,以后走向社会我们或许现场房建设方面发展,而且本身各种建筑理论的基础知识本都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为今后的学习还是以后投入社会的需要对厂房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厂房由山墙,梁,柱,屋盖,水平支撑,竖直支撑组成。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梁上设有吊车的槽钢轨道,为了使整体结构稳定,在厂房的第一段,最后一段是有行家结构的水平支撑,在进深超过六十米时,中间的某一关也要加上水平支撑。竖直支撑则是在沉重的梁上起加固作用。而对于建筑工地,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今的不同建筑多采用橡胶混凝土的方式,结构杀害能够多为框架剪力墙。对于钢筋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从配筋到绑扎,到架模板,再到灌浆,这一系列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出错,小小的偏差可能会酿成无法收拾的严重后果。而在施工工艺方面,脚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观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篇二

这次实习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贯通整个本科四年所有专业知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点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联起来,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次实习过程中,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带领我们从实际工程中去认识书本知识的现实存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

这次实习期一共五天:结构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实习的工程项目有:__办公楼、__枢纽、__学院新校区、____大学____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和学院综合楼、____大学建筑馆

结构

一、结构选型

本次实习工程项目多为多层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而言,在____地区,采用框架结构既能满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对而言经济性好,因此结构形式多选框架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结构选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机结合。框架结构易于形成较大的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墙则可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以减少结构在风荷载或侧向地震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结构布置

1、平面布置

结构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结构平面图上布置柱和墙的位置以及楼盖的传力方式。从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结构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尽可能靠近,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____地区主要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在这次实习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规整,不满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通过灵活的设缝和柱网的布置,将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平面,从而使各个单独的分体系满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区设缝应为防震缝,平面形状复杂时,用防震缝划分成较规则、简单的单元。但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

2、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要求是:结构沿竖向(铅直方向)应尽可能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由于本次参观的工程项目都属于多层建筑,因此在竖向布置上的要求体现得并不多。

三、基础设计

任何建筑物都建在地层上,因此,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

本次实习中各工程采用的基础形式,既有柱下独立基础(浅基础)又有桩基础(深基础)。以____市____办公楼项目为例:该项目处于____江畔,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位较高,并根据综合评价,采用承台桩基础最为适宜。________________枢纽的一幢配套用房也采用了桩基础的形式。但与前者不同的是这里的桩直接与地基梁连在一起,取消了承台,二者类似柱与梁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础形式的选择和组合,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四、柱网的布置

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柱网的布置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功能和力学性能有这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优良的柱网布置能够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柱网布置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4、方便施工。

五、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网确定后,用梁把柱连起来,即形成框架结构。梁柱刚接构成双向梁柱抗测体系。一般情况下柱在两个方向均应有梁拉结,故应在房屋纵横向均应布置框架梁。因此,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但为计算简便起见,可把实际框架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即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

横向框架--由建筑物短方向的梁柱组成。

纵向框架--由建筑物长方向的梁柱构成。

两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的水平荷载。对于楼面竖向荷载,可由横向框架承受,也可由纵向框架承受或纵、横向共同承受。根据楼面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可将框架的承重体系分为三种:

(1)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横向框架跨数往往较少,有利于增加横向房屋抗侧移刚度;纵向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风采光。

(2)纵向框架承重体系:适用于大空间房屋,净空高度较大,房屋布置灵活。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体系: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施工

大三暑期学校已经安排了我们进行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土木工程施工实习。在那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施工方法,技术、质量和安全控制进行学习。而本次施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配合毕业设计当中的施工设计,因此,我们的实习重点是放在施工组织设计上的。

一、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配套投产,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投产先后顺序,都要服从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规划和安排。安排各单位工程开竣工期限,满足配套投产;

②确定重点,保证进度;

③建设总进度一定要留有适当的余地;

④重视施工准备,有预见地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工程开工的前头;

⑤选择有效的施工方法,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⑥充分利用正式工程,节省暂设工程的开支;

⑦施工总平面图的总体布置和施工组织总设计规划应协调一致、互为补充。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施工条件设计(或称施工组织基本概况);2、施工组织总设计;3、各个建筑物等单位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在确定工程施工目标工期基础上,根据相应完成的工程量,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施工工艺衔接关系以及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技术物资的供应所优质的具体策划和统筹安排。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协调好施工时间和配置关系,是施工进度计划贯彻实施的首要条件。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的基本要求

1、保证拟建施工项目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努力缩短施工工期。

2、保证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尽量组织流水搭接、连线、均衡施工,减少现场工作面的停歇和窝工现象。

3、尽可能的节约施工费用,在合理范围内,尽量缩小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

4、合理安排机械化施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

5、合理组织施工,努力减少因组织安排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时间损失和资源浪费。

6、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平面布置

1、施工平面布置的意义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指导现场文明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否则,施工场地布置不合理会造成施工秩序的混乱。一个项目的施工场地要容纳上百人上千上万的队伍进行施工,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难免会互相干扰,再加上施工场地布置得不明确或考虑不周到,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占用其他队伍的施工场地,影响其他队伍施工,就会产生纠纷。许多材料、机械需要存放,进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时如欠全面考虑,就可能出现存放位置占用了建筑物的设计位置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施工进度而增加施工成本。由于施工场地布置粗糙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并容易发生触电、失火、水淹等危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施工场地的布置。

2、施工平面布置的作用

1)确定生产要素的空间位置。

2)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互不干扰做到有秩序的进行施工。

3)可使施工所需各种资源及服务设施,相互间有效的组合和安全运行。

4)减少场内物、料的二次搬运费、降低施工成本。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现场平面管理的依据,现场调度指挥标准。

3、施工平面布置图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篇三

一、前言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技术员的身份深入到建筑施工单位,以一个高层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在项目部技术室主任的指导下,参加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六周的实习任务。同时,也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西三期西二里小区二期工程

工程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

建设单位:北京新奥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中招兴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华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四项目部计划

开工日期:2____3年7月2__日

计划竣工日期:2____4年12月15

日本工程为一个群体工程,共包括5#楼、6#楼、8#楼三栋高层住宅楼和12#地下车库以及11#楼(变电站),总建筑面积63______.2m2.其中5#楼建筑面积为9932.__m2,8#楼建筑面积为28293.4m2,5#楼、8#楼均由主楼和配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上18层及局部19层阁楼为住宅;配楼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为会所;建筑总高度为53.85m;主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配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独立柱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

6#楼建筑面积193____m2,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上为14层带跃层住宅;建筑总高度为44.5__m;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11#楼(变电站)建筑面积为443.6m2,地上二层,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1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5__38.5m2,地下为地下车库,地上为车道出入口、人防出入口及变电站,地下车库战时为6级人防物资库,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北京地区每年6月15日到9月15为雨季施工季节,根据北京市防洪指挥部发布的文件,本工程从6月1__日进入汛期。

三、实习内容

3.1、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仅参与了施工过程的具体操作,现作简要概述如下:

3.1.1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每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3.1.2 项目经理责成各专业工程师填写“施工日志”。工程经理应记录并保存一份详细的“施工日志”。“施工日志”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天施工部位、该部位的施工人数、具体的施工班组、具体的现场负责人、施工用材料和设备情况、依据的作业方法或哪个技术交底、当天气候、当天施工部位的检验和试验状态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等。

3.1.3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工程室负责现场劳动力调配、进度管理、机械使用和施工安全等工作,并保存相关记录。工程经理负责每周主持召开一次工程例会,总结上周的工程进度情况,找出工程实际进展同计划之间的差距,安排本周的工作。项目总工总结上周的施工质量状况,并对下一步的质量管理提出建议和要求。

3.1.4 在施工过程中,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专检制度,施工队质检员对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填写自检表,经相关工班长签认后,由项目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工序必须进行返工,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项目通过建立联检制度,填写质量联检表,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加强控制。砼施工前必须填写砼浇灌申请。

3.1.5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由各专业工程师负责,按本质量计划“合同变更管理”部分的规定,及时传达到各业务口及相关施工队。

3.1.6 砼、砂浆、防水材料由试验员负责取样,送公司试验室进行试验,合格后出具相应的试验报告。产品试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3.1.7 隐蔽工程项目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由专业工程师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请业主或监理工程师验收。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

3.1.8由技术室编制月进度计划,工程经理负责将月进度计划分解细化到每周每天,实行动态监控、量化管理,确保施工进度。

3.2、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

3.2.1 编写施工技术交底、参加技术交底会议技术交底是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开工的前提,也是贯彻始终的技术指导,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其可靠度至关重要。因此,我作为技术员在编写完交底后必须交技术室主任审查通过,方可向施工队队长进行交底。实习期间具体编写了《楼板管道洞封堵》、《地下车库基坑回填》、《空调洞打孔》、《肥槽回填》等技术交底,在此过程中,我大量查找资料,受益菲浅。

编写《楼板管道洞封堵》技术交底时,主要是对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很少接触。管道洞是在楼板施工过程中为水电管道预留的孔洞,其孔径大于管道半径,如不封堵或封堵不严密,极宜发生漏水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对于一般情况,主要是将管道井剔凿成到“八”形,如图:——再安装模板(采用木胶板),模板与主体结构和管道交接处贴海绵条塞封,要求模板安装牢固,与楼板以及管体接缝严密,然后搅拌、浇筑细石混凝土,并用钢筋插捣密实,最后拆模养护。

对于特殊情况,如楼板配筋挡住管道通过,需要熔断钢筋,技术处理时剔凿结构楼板或用膨胀螺栓与主体连接(剔凿洞口成到“八”形),钢筋采用搭接焊,焊接采用反面焊,焊接长度5d,其后操作程序与一般情况相同。而《地下车库基坑回填》技术交底的编写主要运用了《土力学》的知识,比如检验回填土的质量,采用环刀法取样,对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干密度以及含水率的测定,同时利用回填土与掺入石灰粉的体积比例来控制土的质量。夯压时对干土可适当洒水加以润湿,但严禁出现“橡皮土”现象,保证基础的承载能力以及沉降度。

通过编写技术交底,使我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但巩固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了相关规范,而且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3.2.2 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后,再报项目部,由项目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我同时以质检员的身份参与了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上现场之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如墙体配筋图、楼板梁的配筋图、模板施工图等。模板验收中主要检查板缝是否封堵严密、垂直度是否合格、测量模板安装是否满足房间开间要求等;钢筋验收则检查墙体的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梯子筋以及暗柱暗梁的配筋是否符合要求等;抹灰装修则检查拉毛强度、面层平整度是否合格;防水层铺贴是否符合规范等。

3.2.3 协助现场技术人员处理施工质量问题刚开始,我所做的只是统计工程质量问题的类型、准确位置以及数量,如蜂窝孔、漏浆、露筋胀模、烂根等。通过学习《修补方案》技术交底,积极向有关技术人员请教,逐步掌握了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修补方案: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漏筋、漏石的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刷干净,然后用水清洗湿润,然后用1:2.5水泥砂浆(内掺建筑胶)抹面修正,抹浆初凝后加强养护工作;蜂窝比较严重或漏筋较深时,剔除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用清水洗刷干净并充分润湿后,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对胀模、变形、错台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图纸尺寸弹线、切割,再按线进行剔凿,剔凿先用尖錾子进行剔凿,剔凿基本到位后用扁錾进行细致剔凿,剔凿要不露钢筋、平整。

3.2.4 整理工程资料实习期间我整理了较多的工程资料,如《混凝土浇灌申请》、《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等。如《混凝土浇灌申请》,施工队在钢筋绑扎后项目部和监理验收通过,由项目部工程室专人向混凝土搅拌站报所需混凝土的方量以及地点,然后,混凝土运输车进场时需提交混凝土开盘自查等随车小票,由项目部填写浇灌申请,交监理存档。通过这些这些资料的整理,我了解了工程施工的相关程序和规范。

四、思考与创新

学习是无止境的,通过看到的结果,积极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学到更多知识,真正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实习效果,在处理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工程在施工中采用了较多的新技术、新材料。主体结构是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墙内设置暗柱和暗梁,增加了房间的开间面积和净空高度。装修中,如厨房、卫生间的装修采用了轻质陶粒混凝土隔墙条板,此隔墙板与以往砖砌墙相比,具有自重轻、安装简便、强度可靠等优点,不仅使现浇楼板所承受的荷载大大减小,而且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在构造柱配筋验收过程中,设计单位在立筋的采用上选择光圆筋,而施工队在施工过程时绑扎的箍筋与光圆筋之间的摩擦力过小,导致箍筋向下滑移,给施工带来不便。因此,施工队擅自将光圆筋改为螺纹筋来增大摩擦力,以便于箍筋的绑扎施工,但这一变动极大的增加了成本。通过积极思考,我向技术室主任提出如下整改方案:暗柱四根立筋采用2光圆筋和2螺纹筋,施工时交叉对角放置,如图:——这样既增大了箍筋的稳定性,便于施工,又减少了成本。此方案得到主任的肯定。

五、总结

经过六周的生产实习,感受深刻。在施工技术上,实际操作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但又比理论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这需要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积极思考,灵活应用,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这次实习机会接触社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明确了在剩余的一年大学生活中应该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需要锻炼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积极面对每一次挑战。

第三篇:平凉市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 野外()实习指导书

土木工程学院

1、实习目的、内容要求与方式

土木工程专业野外工程地质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性环节,对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和掌握解决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的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1 实习的主要目的

1)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简易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使学生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内容和方法。

3)了解地质病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病害区地质工作的方法,典型病害的防治措施,使学生掌握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应用地质知识。1.2 实习的内容要求 1.2.1 内业工作

为了进一步巩固与提高野外实习效果,对收集的实际地质资料,应及时进行分析整理,以便得到全面系统的深人认识。配合外业主要有下列内业工作安排:

1)野外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记录及标本的整理,地质现象的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讨论;节理统计图及实测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的绘制;

2)区域地质概要及有关资料的阅读; 3)勘测及试验工作的有关资料;

4)按时完成实习日记,作好实习总结报告。1.2.2 外业工作

实习开始首先由教师介绍实习地区的地质概要,布置实习内容及地质路线的具体安排,结合边讲课、边实习的现场教学方法,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紧密结合实地、实物进行教学实习,逐步培养同学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此,实习期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以教师多讲解,同学观察认识为主阶段;教师少讲解,多提出问题,同学多思考的独立工作阶段;以同学观察分析为主,教师答疑小结,独立工作的阶段。外业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1)地质路线观测

主要是通过几条地质现象比较丰富的典型路线,使同学能观察到主要的地质现象,其内容包括:

①实习地区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岩石性质和特征,地层的接触关系,风化情况和工程特性等。②主要的地质构造现象:如褶皱、断层、节理等。测定岩层的产状、确定褶曲的类型,研究断层和节理的性质、分布及发育规律等。

③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岩性及分布;本区的地貌特征(山形,阶地、河曲等),查明河谷纵、横剖面情况,研究河谷阶地及其性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等。

④物理地质现象:如喀斯特、滑坡、冲沟、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等。

2)地质点的观测与描述

地质点的选择、位置的确定、地层时代、岩性特征、产状要素的测定、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现象观察,绘示意剖面图及素描图,标本的采集及记录描述等。

3)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问题评价

结合实习地区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观测、分析与评价。1.3 实习的方式

野外地质实习方式是:在实习区布置观察线路,观察线路上布置观察点,教学内容安排在观察点上进行。在每个观察点,先由教师简要介绍观察点的内容和要求,再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必要时可借助简单的地质仪器和工具,测量岩层产状、做素描图,信手剖面图等。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开展讨论,分析观察的结果,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讲解各种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诱导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上,时间和空间上等方面思考问题、活跃思维。

实习以组为单位进行。实习结束时,每人提交工程地质实习日记及报告。实习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间的学习态度,野外记录、提交的日记和报告书的质量,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识别能力,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

凡工程地质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可随下届学生补作。

2、实习地点与时间安排

2.1 地点

1)区内沉积岩、变质岩、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均有出露。2)公路沿线及径河岸边的地质剖面露头明显。

3)有较典型的褶皱、断裂、不整合接触等地质构造现象。

4)有较典型的滑坡、泥石流、崩塌、黄土陷穴等不良地质现象,且有工程治理措施。5)有典型的由泾河所形成的河谷地貌和黄土地貌。2.2 时间安排

工程地质实习时间外业总共为6个工作日,内业为1个工作日,外业具体安排如下: 长庆桥至罗汉洞线路 1天 鸭儿沟银洞官庄至干沟线路 1天

干沟至南窑峡线路 1天 崆峒山路线 1天 安国镇至六盘山线路 1天 综合整理、编录 1天 路途 1天

3、平凉地区工程地质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平凉实习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及宁夏南部交界地区,其行政区划属甘肃省平凉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兰(州)—西(安)公路贯穿本区,为本区交通干线。宝(鸡)—平(凉)—固(原)公路亦为主要公路,各县城及各乡间也道路畅通。

本区西部为六盘山脉,为中高山地形,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公路两侧及河谷露头较清楚。小关山至太统山一带,海拔一般在500—2500米之间,属中低山或低山丘陵地形,因黄土覆盖,仅在沟谷及采石场有露头分布。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郊崆峒镇,距平凉市15km。实习区东邻平凉市,西接宁复回族自治区的隆德县,北为镇原县,南连华亭和祟信县,总面积83.6km。地理坐标:北纬35°27′08″~35°35′08″,东经l06°27′16″~l06°36′00″。崆峒山区地处六盘山东麓与陇东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在地貌成因上为缓慢褶曲和逆断层上升的断块山,由白垩纪底砾岩水平层与垂直节理经断层发育和剥蚀作用而成,属中等切割的中山。海拔高程1500~2234m,其中香山主峰2123.2m,太统山主峰2234m,相对高差500~750m,山势险峻,孤峰林立,岩壁陡直,峰恋迭障,气势雄伟。

本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凉爽多雷雨和冰雹;秋季多雨雾;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太阳辐射总量约129.24千卡/cm,年平均气温约8.6℃。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5.1℃,7月为21.0℃,年极端最高气温37.3℃,年极端最低气温-25.4℃,无霜期178天。年平均降雨量511.2mm,多分布在6~10月,而其中7~9三个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随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增加,阴坡比阳坡降水量有所增加。区内冲沟发育,多峡谷,主要河流为泾河,发源于六盘山区,流域面积597km。径河的一级支流后峡(胭脂川),源于六盘山的米缸山,汇水面积185.6km,多年平均径流量2598万m。其它冲沟多为季节性间歇流水沟谷。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崆峒山植物保护较好。区内森林覆盖较高,覆盖率达62.6%。1980年,在山南侧泾河的前峡口建成崆峒水库,坝高63.8m,长402m,库容2970万m,水深33.1m,流域面积597km,为甘肃省东部最大水库。1983年,崆峒山被列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区范围30km,游览区面积14km。3.2 区域地质背景

2332

223

3.2.1 地质构造与古地理特征

实习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北祁连褶带东缘,鄂尔多斯盆地西侧,贺兰-六盘山陆内造山带偏南段。贺兰-六盘山山脉与龙门山、横断山山脉共同构成我国著名的经向构造带,是中国大陆东西部构造的重要分界线,东部称为东亚或滨太平洋构造域,西部称为西域-青藏构造域。该经向构造带又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带和现代地壳运动特别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实习区地质构造现象较为复杂,地壳运动强烈。早古生代本区为较稳定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奥陶纪后全面缓慢上升为陆地,沉积了较厚的陆相碎屑岩。中生代早期地壳发生颤动性升降,几度出现沉积间断,中、新生代该地以内陆河流相沉积为主,兼有湖泊、沼泽相沉积。

本区地层变化明显,呈南北走向的中等褶皱,两侧边缘地带断裂发育,岩层倾角较小,构成轴向北北西的复背斜。复背斜由二个背斜,一个向斜构成,两翼不对称,北东翼陡,倾角50,局部有倒转现象,南西翼较缓,倾角在30以内。两翼压性或压扭性断裂发育,冲断面倾向南西,向北东方向仰冲,撕裂面宽20cm,中间夹有黄褐色含砾断层泥。崆峒山为太统山复式背斜的西南翼。由于受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区内地层派生节理发育,节理面平直并延伸较远,砾石被节理切割,切割面平直、光滑,地貌上形成悬崖峭壁或大型石柱、石林。

1)小黄峁山—三关口—沙南背斜带

位于固原小黄峁山至沙南,直至陇县景福山一带。三关口南主要褶皱走向北微偏西,背斜核部由寒武系灰岩、奥陶系薄层灰岩组成,一般东翼陡、西翼缓,该背斜带上的主要背斜构造有三关口背斜和张家台背斜。

三关口背斜:褶皱轴北北西向,为两翼不对称的短轴背斜,核部由奥陶系灰岩组成,轴向约3公里,背斜东西两翼均发育有断层,东翼的断层即小关山逆断层。西翼近轴部发育有北偏东向的正断层。

2)店洼—太统山—大台子背斜带

该背斜由一系列走向为南北或北偏西的褶皱和冲断层组成。构成背斜核部的震旦系硅质灰岩、白云岩、寒武系石英砂岩、灰岩及奥陶系块状灰岩、钙质页岩等组成太统山、大台子的主体和主峰。太统山以北褶皱轴近南北向,太统山一带渐变为南偏东,愈向南愈偏向南东向,呈现向南西突出的弧形。

太统山背斜:北端从韩家沟开始,经银洞官庄延至干沟一带,长达3公里,由两个北斜一个向斜构成复式背斜,核部由奥陶系块状灰岩组成,二叠系含煤岩系不整合其上。背斜两翼不对称,北东翼陡,倾向达50度,局部有倒转现象;南西翼较缓,倾角在30度以内,两翼各有一压性或压扭性断层。3.2.2 地层

°

° 4

实习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奥陶系(O)、二迭系(P)、三迭系(T)、白垩系(K)和第四系(Q),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1)奥陶系

a、三道沟组(O1s):仅在太统山一带出露,为灰色、浅灰色、浅黄灰色厚层灰岩与薄层豹皮状灰岩互层,与上覆二迭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地层为一套浅海相至中深海介壳灰岩相沉积,含丰富的腹足类、头足类及腕足类化石。

b、中奥陶统平凉组(O2p):出露于银官庄、太统山、干沟一带,整合于三道沟组之上,厚180米,主要岩性为灰黑色页岩夹泥灰岩、角砾状灰岩。

2)二迭系(P)

主要分布在红庄子、王店、大台子、二、三道沟、太统山、南窑峡等地,为北方型陆相碎屑沉积,植物化石丰富,属中晚华夏植物群。其岩性下部为灰色、灰黑色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砂质泥岩及煤、铝铁等沉积矿产,分两统四组。下部为湖相沉积,由灰色、灰黑色石英砂岩、页岩及黄灰色泥质砂岩、泥岩组成。上部为紫红色灰绿色砂岩、紫红色、兰灰色、灰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及褐色、紫褐色砂岩、砾岩、泥岩夹泥灰岩透镜体。

3)三迭系(T)实习区仅见上三迭系延长群下亚群和中亚群,出露以崆峒山的十万沟和泾河河谷一带巨厚层陆相粗碎屑岩为代表,以平行不整合的接触关系覆于二迭系之上,沉积物以西部、太统山一带最粗,由砾岩、砂砾岩及砂岩组成,厚度大,向东南粒度急剧变细,厚度变薄,岩石色调由红变绿。

岩性为紫色、灰黄色砾岩、砾状砂岩及砂岩以砾岩为主,砾岩层厚l~2m,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次为砂岩、变质岩,磨圆度好,多呈浑圆或椭圆状,分选性差,大小混杂,砾径一般在l~3cm,占50%以上,大者5~7cm约占25%,少量达20cm,铁、钙质胶结,砂质充填,呈基底式接触,具水平层理和斜层理。在页岩中产植物化石。

4)白垩系(K)崆峒山地区白垩系仅见六盘山群三桥组(Kl)及和尚铺组(Kl),不整合覆于二迭系和三迭系之上。

三桥组(Kl)出露在实习区较大范围内,特别是崆峒山一带分布的更为广泛,形成景色优美的丹霞地貌景观。该组岩性单一,为灰色、紫红色砾岩、角砾岩,铁钙质胶结,砂质充填,胶结不均匀,层理难辨,岩性坚硬,属山麓相堆积物。砾石成分复杂,以灰、灰黑色灰岩,紫红色砂岩、粉砂岩为主,次为灰白色石英岩、硅质岩,浅黄绿色砂岩。中部砾岩层的颜色和砾径变化较大,紫红色砂岩,磨圆度差异较大,从浑园状到棱角状均有,岩石坚硬。浅黄色砾岩,磨圆度中等,分选较好,钙质胶结,砂质充填,砾石成分中灰岩磨圆度较差,硅质岩、砂岩磨圆较好。底部紫红色砾岩,磨s

s

h 5

圆度较好,以等轴状为主,扁平状次之,分选性差。下部砾径略粗大,铁、钙质胶结,胶结不均,细砂质充填,少许泥岩、硅质岩。砾石长轴无定向性,总体上看顺层,呈基底式接触。

和尚铺组(Kl)出露在实习区西部边缘地带,分布面积较小,与三桥组为连续沉积。岩性为暗紫红色砂质泥岩、细砂岩夹兰灰色泥岩、页岩及薄层泥灰岩,产植物化石,该岩组具水平层理。

5)第四系(Q)出露于实习区东北部为泾河河谷l至3级阶地堆积,上部为亚砂土,厚3~5m,下部为砂砾石,厚5~l0m。其次为风积黄土(Q35~20m。

3.2.3 地质发展史

实习区早古生代奥陶纪时期,属浅海、中深海的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古地理条件,海水侵漫范围及规模较大,形成了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到了奥陶纪晚期海水变浅,受到海底流的影响,环境更加动荡,头足类和底栖腕足类有一定发育。

经过距今4.2~2.8亿年的志留纪-石炭纪末期的沧桑巨变,形成了二迭系古地理格局。当时北祁连山区海水退出,使之与华北陆盆相连,基本上保持着早二迭纪内陆盆地的范围,但在古气候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崆峒山地区比较温湿,以灰色绿色碎屑岩沉积为主,植物化石比较丰富。整个盆地的沉积呈现南厚北薄,南粗北细的特点,南部厚600~800m,而北部为200m左右。充分反映了盆地南北两个古陆剥蚀程度的差异,表现出南强北弱的特征。晚二迭纪末期,平凉地区气候变为干旱,沉积了较厚的紫红色碎屑岩。

距今约2亿年的三迭纪时期,崆峒山一带出露了巨厚陆相粗碎屑岩沉积。而由于受印支期运动的影响,地壳运动强烈,形成一套滨海-浅海相沉积,每一个沉积旋回颜色为紫红色-灰绿色-灰色-紫红色,说明气候由干热转为温湿又到干热,从氧化环境到还原环境又变为氧化环境。

由于受燕山运动的影响,距今约1.4亿年的白垩纪早期发生沉降活动,普遍接受了沉积,在平凉-庆阳一带形成陕甘宁盆地,早期下沉,首先接受了以山麓河流相为主的粗碎屑岩沉积。由于盆地东部不断抬升,环县-泾川一带相对下沉为盆地的沉积中心,当时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景观。

崆峒山地区早在白垩纪早期仍为山地,到中期本区大幅度下沉,形成了快速堆积的山前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砾岩、砂砾岩等粗碎屑岩沉积,晚期地壳运动趋于平静,接受了以湖相为主的泥岩、泥页岩等,属于一种还原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末期,盆地抬升,湖水由南向北和西北方向退出,结束了盆地的地质历程。

距今约0.8亿年的第三纪在白垩系的基础上,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沉积了一套河流-湖泊相碎屑岩沉积,盆地边缘以山麓相砾岩为主,气候条件比较温暖,雨量充沛,适合动、植物生长和繁

2eo1h),分布于实习区内的夷平面及山顶上,以实习区北部最发育,厚 6

殖,遍布草原和森林,是以犀类、长鼻类及三趾马为代表的动物群。而后进入第四纪时期。3.2.4 地貌成因与类型 3.2.4.1 地貌形成条件

1)崆峒山区在古生代、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至燕山运动基本上奠定了本区构造格局。受强烈燕山运动的影响,区内地层特别是白垩系地层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同时派生节理十分发育,节理面平直延伸较远。统计表明发育较好的节理有五组,走向285°、走向3l0°、走向350°、走向30°和走向80°,北西向三组,北东向两组,构成“X”型,节理倾角较陡,倾角在70°以上的节理占59.3%,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块体,形成陡壁悬崖,为丹霞地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崆峒山地区出露不同时代的多套地层岩性差异较大,特别是白垩系,主要为巨厚层砾岩,往往夹有薄层砂岩和泥岩,而且白垩系砾岩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抗溶蚀能力弱,不同岩性抗风化作用不同,为丹霞地貌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例如,“方山”上面是砾岩,岩石坚硬,下部是砂岩,相对较软,则形成了上部大,下面小的类似“方山”的地貌景观。又如两层砾岩之间夹了一层较薄的泥岩,泥岩相对软弱,抗风化能力弱,易风化剥落,而砾石抗风化能力强则形成了蘑菇石。蘑菇石进一步演化则形成摇摆石。

3)实习区大面积出露的白垩系厚层砾岩胶结程度不均匀,抗风化能力差异较大,在流水的作用下,沿节理易形成串珠状洞穴。洞穴进一步扩大分离形成了石柱、石林等景观。

4)崆峒山一带降水量较丰沛,气候变化大,风化作用强,为丹霞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崆峒山地貌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缓慢演化过程中,在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下,节理裂隙的发育及不同岩性和岩石胶结程度的不均匀性,为各类地貌的形成莫定了基础。3.2.4.2 主要地貌类型

根据崆峒山地区的地貌形态和成因类型,划分为两大地貌成因类型区和四个亚区,即侵蚀-堆积地貌成因类型(I)和侵蚀-构造成因类型区(II),四个亚区为河谷平原亚区(I1)、河谷或沟谷亚区(I2)、黄土复盖的平缓中山亚区(II1)和基岩裸露的中山亚区(II2)。

侵蚀-堆积地貌成因类型区(I),分布于实习区东北部,面积较小,地形平坦,为泾河l至3级阶地。而沟谷则分布在全区。河谷平原亚区(I1)分布在泾河出山口地区,形成l至3级阶地,各阶地保存完好,阶面平坦,其中以二级阶地最发育,三级阶地零星分布。一级阶地阶面宽100~250m,阶面高出河水4~6m;二级阶地宽150~500m,高于河水面8~14m;三级阶地零星分布。河谷和沟谷亚区(I2)属泾河上游河谷,多为峡谷,谷底狭窄,呈“V”字形。河岸陡峭,谷深500~750m。沟谷一般宽20~50m,呈“V”字形,局部沟底为巨石碎石堆积。

侵蚀-构造地貌成因类型区(II),分布面积大,为本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基本特征表现为山顶 7

平缓,山坡陡直,多为陡壁悬崖。黄土覆盖的平缓中山亚区(II1)零星分布在全区,主要由薄层黄土覆盖在白垩系或三迭系地层之上,地形较平缓,山顶浑园,山坡较缓,海拔高程北部为1900~2080m,南部略高为2020~2145m。基岩裸露的中山亚区(II2)分布在实习区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分布广泛。由三迭系、白垩系厚层砾岩构成,山体陡峻,多形成直立的岩壁,沟谷切割深度很大,一般均在500~750m之间,沟坡陡直,形成直立岩壁,谷底狭窄,呈“V”字形,海拔高程1800~2320m,大阴山海拔高程202lm。植被覆盖率高,多为森林区。

崆峒山地区微地貌十分发育,主要分布在基岩裸露的中山地区,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峰异景和陡壁悬崖。实习区北部,出露的是白垩系厚层砾岩、角砾岩,主要微地貌形态为石林、石柱、蘑菇石等,分布在崆峒山主峰周围和后峡大象山至峰沟一带。实习区南部,分布的是三迭系砾岩,主要的微地貌为陡壁悬崖,高山峡谷。因多次构造运动,岩层节理、裂隙发育,裂隙泉分布也较多。

实习区内丹霞地貌是我国独特的一种自然地貌景观。白垩系地层是干热环境下的产物,通常表现为红色、紫红色。但本区则呈现出灰色或浅紫红色,这是由其砾岩特殊的灰色石灰岩成分决定的,这种丹霞地貌景观,属我国独有。这是因为本区地处六盘山与陇东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地质构造复杂,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变化较大,因此形成的丹霞地貌具有独特性,为研究本区地质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揭示广大黄土高原区分布的岛状基岩山地的形成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4、工程地质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

根据区内地质概况,本区地质观察路线拟选定以下几条,主要观察内容和教学重点如下: 路线一:长庆桥—罗汉洞路线

观察路线及内容:沿长罗高速前进方向,可以观察到天然黄土老滑坡,人工开挖边坡及其不同的边坡治理方案,泾河阶地沉积岩的层理构造特征。

路线二:银洞官庄—南窑峡路线

观察路线及内容:路线起于银洞官庄东北小桥东,沿沟行至三道沟,自太统山西垭口翻至南窑峡,自后沿河行至公路上,全程约10公里。可以观察到平凉组地层层序和岩性、太统山背斜、太统山背斜压型断层、二叠系与第四系间角度不整合接触。

路线三:崆峒山路线

观察路线及内容:路线起于崆峒山水库大坝前300米处,止于崆峒山顶,全程约4公里。可以观察到第四系河流沉积、三叠系上统的主要岩性、白垩系下统三桥组的主要岩性。

路线四:安国镇河谷阶地

观察路线及内容:可以观察到安国镇西河流沉积层、和尚铺组岩性及岩层产状分布特征等。

5、地质报告的编写

1)前言

说明实习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实习目的、任务;实习时间等。2)地层

首先综述实习区内不同时代地层及出露情况、分布特征,然后由老到新将各地层单位进行描述,作了详细观察的进行剖面描述。

3)构造

概述实习区构造发育情况,再分别叙述观察到的褶皱、断裂等。附必要的素描图。4)其它

如河流地质现象、地下水等。5)地质发展史

综合分析区内地质演化历史。6)收获及建议

6、实习纪律或注意事项

平凉地区的工程地质实习地点路途较远,部分实习路线需步行穿越,要翻山越岭,道路崎岖险峻,林木茂密,因此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都要高度重视,具体要求如下:

1)实习学生自觉遵守学院在校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学生管理条例。

2)服从实习指导老师和班干部的指导和管理,一切活动必须按要求以组为单位集体行动,集体活动准时集合。

3)实习期间要注意实习安全,无论是在途中,还是在驻地;学生应强化自我防护和自我管理意识,对每天实习结束后的自主行为和安全负责,坚决杜绝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实习期间,学生应加强和指导老师的联系沟通,有问题及时反映,遇到困难及时汇报,保证实习善始善终,凡中途因不良行为和表现,或未经老师同意擅自终止实习的,除查明原因予以纪律处分外,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实习期间,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体现一个现代大学生的高尚精神风貌。6)实习时必须穿平底鞋,严禁赤脚、穿拖鞋、高跟鞋及裙子参加实习。

7)在湖畔、河边、坡地行走,注意防滑,不允许私自爬坡或攀援,更不允许到松动、容易滑塌的地方走动。

8)在水库、湖边实习时,绝不允许到水边嬉戏,游泳和洗手。9)自带记录用笔记本、笔。

10)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特殊原因需要请假,半日以内者由实习指导人批准,1天以内由系实习指导教师批准,两天以上者报系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批准。

11)实习前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及实习指导书,了解实习的各项安全规程规定。12)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听指导教师的讲解,认真观察,作好笔记。

13)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时间,按规定时间到达实习地点,实习结束后立即返校,不得擅自去它处游玩,违犯者以旷课论,严重者取消实习资格。

14)实习结束后3日内,每个学生按时提交实习日记及一份独立编写的实习报告。

7、实习考核方式

工程地质实习成绩根据平时考勤、实习成果质量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方法评定。平时考查主要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独立完成实习成果等几方面。实习成果的检查,着重检查成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具体要求如下:

优秀:内容记录齐全、表达准确、思路清析、书写工整; 良好:基本达到上述要求;

中等:能较完整记录实习主要内容,观点基本明确、表达基本准确; 及格:基本做到记录实习主要内容,观点基本明确、表达基本准确;; 不及格:无实习日志,报告无明确观点、思路模糊、书写了草。

第四篇: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2011年6月7号到6月9号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土木工程,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1、实习参加人员和组织情况

土木建筑学院2009级所有同学都需参加,土木工程专业十个班,每班都配一名实习老师。我所在的是土木09-02班,我们班共三十五个人,分成五组,每组刚好七名学生且有一个组长。我所在组的成员有:

组长:张羽组员: 刘盼盼马宗屈俊龙周伟明李梦洁李桂杰

2、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的地点是在淮南。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的中北部,市区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也属于江南丘陵的一部分。淮南地区在大块构造单元上位于华北断块南缘,焱断裂带西侧。淮南——豫西凹陷东部,是北面蚌埠基地隆起,南面是近东西走向的合肥凹陷,平原地海拔高均为25米,而丘陵地海拔从200米至300米。淮南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的发现而蜚声海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实习内容。

我们这次实习内容包括:寻找三叶虫化石,有三叶虫化石了解地质年代,而对淮南的地质层次有所了解;了解一些地质现象、地质产状、走向和认识地质断层。

4、实习路线

本次实习,实习三天。第一天去了淮南八公山,在那里找了一些化石,认识一些矿产,然后又去了淮南凤台大桥和茅仙洞了解到滑坡及滑坡的治理措施;第二天去了舜耕山在那里认识到了山的产状即倾角、倾向、走向并学会了使用罗盘来测量地质产状;第三天我们去了罗山,在那里了解了地层,认识了断层。

二、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6月3日也就是实习前一周的周五,我们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老师在14:20召集我们开动员大会。在动员大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实习时间及实习路线和实习目的以及向我们介绍我们每个班所对应的实习老师。

2、八公山

6月7号,实习的第一天,老师带我们去了淮南八公山。淮南八公山地质公园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山脉南北走向延伸,淮南在园区西北部环山迂回而流,在区内构成了水绕山转,山水相依的独特地貌景观。白鹗山为本区主峰,高240米,其它山峰海拔都在100至200米之间。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区内的石林等岩溶地貌,奇峰异石,遍布全区。沿岸的河流侵蚀陡崖如立壁千仞,险峻清秀。

区内寒武系下、中统剖面地层发育,生物化石丰富,露头良好、集中,未经变形、变质。所蕴含的古地理、古沉积环境、古地球化学、古生物、古地磁、古构造信息是揭示该区乃至周邻地区众多地质谜团的钥匙。也为研究华北地台的地质演化,中国南、北寒武系地层对比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先于伊迪卡拉、文德尔的淮南生物群发现,将后生动物的起源历史提前了两亿年。

在这里我们首先就是要找寒武纪时代的三叶虫化石三叶虫是繁盛于寒武纪时代(距今月5.43亿年)的无脊椎动物,于二叠纪(距今2.5亿年)灭绝。其形态呈卵形成椭圆形,体长一般3—10cm由前向后分为三部分,即头甲,胸节和尾甲故名三叶虫。

在动物分类上,三叶虫属于脊椎动物门,三叶虫纲,它们生活在远古的海洋中,主要出现在寒武纪,到寒武纪晚期时发展的顶点。

由于三叶虫生活的年代距今虽然遥远,但是科学家对它的形态、构造等特征的了解是相当充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三叶虫身体表面披有坚固的甲壳,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多次脱壳生长,所以它们在地层中遗留下的化石数量比基地生物要多,其次,寒武纪海洋中很少有比三叶虫更大更凶猛的动物和它生活在一起,因此三叶虫的生活习性是多样的,化石中最多的一类是保存在石炭岩火页岩中,可见当时它们大,它们能够迅速繁衍,广泛分布;此外,三叶虫化石大多保存在地质细致的石灰岩或页岩中,因此,又仅外壳特征能够被观察的很清楚,而且有时具内部构造也能被看的很清楚。

三叶虫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弋于淤泥之上。它们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随水漂流。志留中期的齿虫类,整个耳体几乎被密密的长刺包围,这些长刺对于它们在水里游泳或游弋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推进器,因此可以推测它们是游泳的能手;同时,这些长刺也是抵御天敌的有效武器。这种类型的三叶虫主要出现于奥陶纪到泥盆纪时期,当与它共生的鹦鹉螺类,板足垱类和鱼类都是三叶虫的劲敌。

看完三叶虫化石,了解到了寒武纪时期的地质特征后,我们又在八公山其他地区看了一些矿质产物,其中有一种含有磷的矿产据说可以做磷肥。然后我们又看到了一些石灰岩堆积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观很好看,非常平整且一层一层的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这种灰岩上层被铁腐蚀后会变得色泽很红有点流纹的感觉。

3、遗迹化石

下了八公山我们来到了山下看到了一种虫迹化石,虫迹化石属于遗迹化石。它是古代生物活动时在松散沉积表面或内部留下来的痕迹,据其成分可分为栖息迹、爬行迹、牧食迹、觅食迹和居住构造五类。当然我们看到的为爬行迹。

此外,岩层面上不分布反映浅海沉积、环流的波成痕。在不同岩层面上,分布着不同方面的波痕运动的痕迹,说明了这一地区当时的风向和风力多变的沉积环流(距今5.1亿年)。

4、凤台大桥桥头

在凤台大桥此处岩层层位为Qn,岩层中页岩,泥炭岩。其中石灰岩有经济价值,被作为矿石开泉,改造成此处陡谷的形成。

第五篇:工程地质实习

第一章

绪论

实习区属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乐山以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西南连接大小凉山,是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峨眉山市是四川省辖县级市。全市辐员面积1183平方公里。2004年,峨眉山市辖12个镇(绥山、九里、罗目、龙池、乐都、峨山、大为、符溪、双福、高桥、桂花桥、胜利)、6个乡(龙门、川主、沙溪、新平、普兴、黄湾)。市人民政府驻绥山镇。居民大部分为汉族。主要工农业现状: 1农业经济

峨眉山市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为主,播种面积47万亩。经济作物以蔬菜、茶叶、草席、水果为主,水果面积4.7万亩。茶叶基地面积5056O亩,年产茶叶1736吨,其中竹叶青、峨蕊等名茶产量达150吨。席草基地2.5万亩;白蜡树源面积3.4万亩; 畜牧业主要以三元杂交猪为主,98年出栏30.21万头,小家禽出栏358万只。全市养殖水面达9000亩,其中集约化养殖14亩,水产品产量1200吨,渔类由常规品种发展到团鱼、大口鲶等特种养殖,1989年我市经省政府批准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川中项目。全市乡镇企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产值约三分之一。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二分之一以上,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工业经济

实施“工业兴市”发展战略,形成冶金、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煤炭、汽车修配、塑料、医药、包装、饮料、土特产品等多种门类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了冶金、建材、机械、塑料、医药、饮料等六大支柱产业,以“万佛牌” PET聚脂瓶、“雄秀牌”水泥、“春来牌”竹叶青、“金顶牌”金属栅栏件、“峨秀牌”输液瓶、铁合金、无球磨机八个产品为拳头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冶金行业以铝业铁合金有限公司、冶金燃料有限公司、峨眉钢铁厂、峨眉焊管厂、高桥铁厂为龙头,共有50多家生产企业。建材行业以峨眉山市水泥厂、佛光水泥厂、特种水泥厂、雄秀水泥厂为龙头,共有30多家水泥生产厂以及17家机砖生产企业。机械行业以神力机械有限公司为主体,主要产品有拖车、SL-180型运输拖拉机,无球磨机等。塑料玻璃等包装行业以塑料(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主产PET聚脂瓶、塑料易拉罐等。医药行业主要有太公药业峨眉山有限公司、峨眉山健康大药厂、四川金一制药厂三家企业。峨眉山市盛产茶叶,生产的竹叶青、峨蕊远销东南亚,拥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主要生产矿泉水、纯净水等产品。

3对外贸易

峨眉山市1994年获得乐山市外经委外贸自营进出口延伸权,1995年获得国家外贸部赋予的进出口经营权。出口产品有金属栅栏件、肠衣、药材、农副产品、铁合金等,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峨眉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隋置峨眉县。因地处峨眉山东麓而得名。峨眉,取大峨山与二峨山两山相对如眉而名。一说峨眉作蛾眉,谓山云鬟凝翠,鬓黛遥妆,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于是有“峨眉天下秀”之谚。或谓峨以名言,状其巍峨;眉以形言,有如秀眉。1988年设市。

峨眉山市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捷。成昆铁路由北至南贯穿全境,境内有火车站5个,公路四通八达,纵横密布,乐(山)峨(眉)快速通道与临境而过的成(都)乐(山)高速公路的接通,缩短了峨眉山市与成都的时空距离。到峨眉山交通比较方便,可选择航空、铁路、公路到达。

一、航空:峨眉山风景区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120公里,为全高速公路,乘车90分钟即到。双流机场已开通了国内、国际航班。从双流机场到成都市区有民航大巴。

二、铁路:峨眉站是通往昆明的必经站,游客可乘K145、K113、K165到昆明或K117至攀枝花的火车到峨眉火车站下车。峨眉火车站距离峨眉山风景区约10 公里,乘车约15分钟。也可乘火车到达成都站,转乘旅游中巴车进入景区。

三、公路:从成都新南门车站,平均每30分钟便有班车发往峨眉山或乐山,车程约2小时。乐山中心站、肖坝车站有班车发住峨眉山,中心站每10分钟一班,车程约30分钟。重庆菜园坝车站每天有直达车发往乐山峨眉山。

四、水运:乘船沿长江而上到乐山市再进入峨眉山。

市内公交车比较方便,可选择合适的公交到达目的地。

第二章

地层岩性

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7490.32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为海陆过渡相;侏罗系——下第三系为河湖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积层、洪积层及冰川沉积。前震旦系

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岩性特征: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震旦系

峨眉山缺失下统及上统下部列古六组。上统观音岩组直接不整合于晋宁期峨眉山花岗岩岩体之上。峨眉山花岗岩出露于石笋沟、洪椿坪、牛心寺、张沟等地,构成峨眉山背斜核部,其岩体剥蚀较浅,仅出露了边缘相和过渡相。奥陶系

分布于阎王坡、大乘寺等地,构成峨眉山背斜两翼。缺失下统上部以及中、上统。其下统分两组,即罗汉坡组和大乘寺组。与下伏寒武系整合接触。其岩性为石英砂岩、泥岩、页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粉砂岩等。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1)矛口组(P1m)厚346米 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

(2)峨眉山玄武岩(P2β)厚227米 本区玄武岩底部常有一层灰色薄层粉砂岩,夹炭质页或透镜状煤层及灰色铝土质泥岩。

茅口灰岩的预面呈凹凸不平,具黄褐色色调,代表经过一个时期风化剥蚀作用。其上的煤系地层代表海岸沼泽,故二迭系上下统间为一平行不整合面。本区玄武岩主要为黄绿色斑状玄武岩,暗灰绿色微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三种,一般可见由斑状——微晶(柱状节理发育)——杏仁状的喷出顺序,均属大陆喷发性质。三叠系

分布于龙门洞峡谷、张沟、净水等地,构成牛背山背斜两翼。其沉积构造、层面构造非常典型发育。与下伏二叠系整合接触,分下、中、上三个统。下统主要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即含砾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以及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灰岩等。(1)飞(1)(T1f)厚198米 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粉砂岩,粉沙质泥岩及中粗粒砂岩,含钙质结合,具大型斜层理,泥裂等,属河流及三角洲沉积。

(2)铜街子组(T1t)厚114米 下部:紫色薄层细粒钙质岩屑砂岩与浅灰色灰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互层,在露头上紫色白色相间,十分醒目,极易辨认。岩层中波痕、斜层理、虫迹、泥裂等曾面构造发育,属滨海至浅海相。上部:紫色厚层白云岩,含玛瑙砾粗砂岩及薄层细---粉砂岩,属海滨沉积。

(3)嘉陵江组(T1j)厚169米 下部:黄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中部:灰至浅灰色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互层,部分为紫色。上部:浅灰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及浅紫色膏溶角砾岩。属滨海相沉积。

(4)雷口坡组(T2L)厚426米 本组地层主要发育于峨眉山东麓。由于岩石坚硬,通常形成峡谷地貌。如龙门峡、庙儿岗峡、张沟口峡等。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钙质页岩及白云质泥灰岩,本层底部常有一层水云母粘土岩(绿豆岩)。中部为浅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及白云岩,夹有瘤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灰岩。上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至薄层状白云岩。顶部为深灰色膏溶角砾岩(约20~~40米厚)属浅海至滨海沉积。

(5)须家河组(T3X)厚520~~950米 主要分布在峨眉山北侧(川主)和东南侧(高桥----龙池)。在东麓高桥至龙门洞之间,由于峨眉山大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的破坏而大多缺失。底部为灰黑色页岩,薄层粉砂岩,夹多层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有人将此曾单独命名为“垮洪洞组”)。向上,须家河只要是一套砂岩与含煤系的页岩互层,大致可分为五套,1、3、5为砂岩含煤地层;

2、4为青灰色块状岩屑砂岩夹页岩,其中发育有大型板状层理。侏罗系

主要分布于峨眉山东北部,与下伏三叠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下、中、上三个统。下统只有一组,即珍珠冲组,岩性主要为一套岩屑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中下统为一组,即自流井组,其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钙质泥岩、岩屑砂岩等。中统分两组,即下沙溪庙组和上沙溪庙组。其岩性为一套碎屑岩建造,即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粉砂岩等。上统分两组,即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其岩性为粉砂岩、泥岩等。白垩系

分布与侏罗系基本一致,即主要分布于峨眉山东北部,构成北东向宽缓的背向斜翼部,缺失下统。其上统分两个组,即夹关组和灌口组。其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夹少量泥岩,局部夹膏盐晶洞等。与下伏侏罗系呈假整合接触。第三系

分布零星,集中点为新桥一带。其岩性主要以半胶结砾岩、砂岩为主,局部夹泥岩,与下伏白垩系整合接触。第四系

主要分布于峨眉河河床,蕨坪坝及山麓边缘地带。岩性表现为松散泥砾层,粘土层和壤土层。砾石层中见冰川沉积物、冲积物等。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及阶地上,部分分布于山麓及山坡。主要成因类型有:冲积物(Qa1)、洪积物(Qp1`)、坡积物(Qq1)、残积物(Qe1)等。

第三章

地质构造

峨眉山地跨上扬子台褶带的峨眉山断拱和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是一座断块山。其构造较复杂。现将最主要的构造简述如下: 1.褶皱

(1)峨眉山背斜: 位于张沟--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公里。北端被观心庵断层和万年寺断层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断层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宽缓,出露最老岩层为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不对称,西翼展布约18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倾角10~12度;东翼展布约5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第三系,倾角16~50度,新开寺以东的地层多已倒转。为一轴向西倾的斜歪背斜。

挖断山背斜:

位于龙门洞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公里。核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两翼分别出露峨眉山玄武岩组-侏罗系。其北段黑水岗至雷岩,两翼较对称,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断层和伏虎寺断层的影响,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35~60度,北东翼倾角60~75度。靠近背斜核部倾角变陡,并逐步发生倒转。2.断层

本区断层属压性逆断层。主要有:

(1)峨眉山断层: 分布于峨眉山南东侧。在本区域范围内,由西南杨村铺附近,北东经张山,至峨眉山市中区。区内长约40多公里,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面波状。倾角45~70度。北西盘逆冲于南东盘之上。北西盘往往发育拖拽褶皱和派生断层,南东盘地层局部倒转,并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和小断层。该断层最大断距部位在其核部,断距达3500余米,即北西盘峨眉山花岗岩逆冲于南东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而北东段,也就是位于峨眉断陷盆地北西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呈断续出露。如:凉水井、四零医院等地。其表现为北西盘上白垩统灌口组逆冲于南东盘上第三系之上,并使之倒转。

(6)挖断山断层: 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走向北西,南东起于麻柳湾,经两河口、张山,北西至梁坪,长约9公里。其断面南西倾,倾角60度。两盘接触紧密,两河口附近可见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发生碎裂现象。属逆冲兼扭性断层。

3节理——测区发育如玄武岩典型的柱状节理及沉积岩构造节理。峨眉山玄武岩是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类,在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玄武岩的原生建造、构造作用和风化卸荷,对岩体结构和工程性状有较大的影响。成岩中形成的层面构造和层节理是层间错动和层内错动产生的基础。节理裂隙影响岩体的完整性和局部岩体结构,其对岩体力学性状的影响可以通过现场试验来获取。层间和层内错动带控制了宏观岩体结构和工程岩体的性状,是许多工程地质问题的重要地质边界,其对工程岩体力学性状的影响,通过岩体质量分级和受荷特点分析,综合反映其结构效应和力学参数。新鲜完整的玄武岩为高强度、高模量、具脆弹性特征的各向同性岩体;弱风化较完整的玄武岩,仍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但具有弹塑性特征和一定的结构效应;弱风化。峨眉山玄武岩为一套陆相溢流——喷发基性火山岩,广泛分布于凉山,峨眉山地区,在金沙江及大渡河流域的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长作为地基家以利用。玄武岩具有坚硬,较完整,抗风化能力强,强度高等特点。然而玄武岩中普遍发育柱状节理,造成岩体的破碎,不完整,柱状节理的发育导致岩体量等级的降低,对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带来了较大的问题。

4倾斜岩层本测区岩层近于直立,倾斜岩层为倒转岩层的一翼。

第四章

地形及地貌

地理地貌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海拔在386至3099米之间,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58.7%,平坝区占总面积的20.4%,丘陵占总面积的20.9% 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1、堆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侵蚀—堆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 米; Ⅱ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Ⅲ、Ⅳ级阶地:基座阶地,由棕红色、黄褐色粘土及砾石组成。粘土及砾石据认为是雅安期冰水堆积,所以次阶地疑为冰水阶地。现已成小丘状。

此外,在凉水井一带,分布有第三系粘土层,铁钙质胶结的沙砾岩层。有人定为V阶地,相对高度90米左右,因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层位已变动。

3、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

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中山:分布在报国寺以西,为峨眉山主脉,山势雄伟,大致呈南北向。海拔大于1000米,相对高度大于500米。主峰万佛顶高达3097.9米。由于新构造运动,峨眉山迅速上升。流水强烈侵蚀,故而沟谷极为发育,多呈“V”形,上多悬崖峭壁。

4、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在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出露地区,岩溶地貌发育,主要有下列一些地貌形态。

石芽与溶沟: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地带,石芽一般不高,仅几十厘米。溶沟最深可达三米,宽数十厘米至5米之间。有些溶沟被黄色粘土填充,上有植被;

落水洞:直径一般10多米,周围多被植物覆盖,深数十米至10米,常与水平溶洞相连,多为蝶形洼地之排水通道。

溶蚀洼地:主要在柳溪河沿岸,以林岩寺洼地最大,约为2公里,低平坦,已垦为水田。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地下河:本区还有两条地下河,一是打鱼湾至雷水洞,长400米,为一天然引水隧道,现已利用做磨房动力。

第五章

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5.1水文地质条件——峨眉山特殊的降雨使当地的岩石及含水介质水源充足,河流冲击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龙门洞及清音阁两岸。含水层的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及泥沙,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好,通周围水文地质单元以及河水联系密切,和河水呈互补的关系,通过大气降水,泉水鸡山中冰雪融化补给,蒸发排泄。河流阶地主要为松散介质孔隙水,水位一般为2-3米,埋深较浅。区内水系属大渡河水系。受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挖制,河流流向均自西向东,并在归入大渡河后继续东流至乐山注入岷江。5.2,气候: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峨眉山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西面为二三十度的缓冲斜坡与西部群山接壤,东边为陡峭的摄身崖,面对三江平原,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三大主峰海拔三千余米,高出峨眉城区十千六百余米,在城区西南角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止了海洋暖湿气流的长驱直入,加之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降水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影响,造成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特点,与西边的小凉山等地区构成名扬四方的“华西雨屏”。同时使气候要素的分配亦呈现出显著差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从亚热带至亚寒系统带谱的气候整体。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的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山顶和平坝,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

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5.3自然环境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处峨眉县西南。位于29º26ˊN 103º26ˊE。

1、峨眉山地形复杂。峨眉山山势高耸。孤峰突起。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7.9米。相对海拔2658 米。山体坡度大,一般在40º以上,悬岩绝壁,峡谷急流很多。

2、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峨眉山高耸的地势,对南来的气流有抬升作用,使峨眉山温度、雨量、湿度垂直差异明显,与临近地区较颇为特殊。首先,从温度来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年较差越小,山麓地带的峨眉县年平均气温17.2ºC,而山顶的金顶年平均气温3.1ºC,山麓年较差19.3ºC,山顶则为18ºC,第二,以雨量来看,峨眉山与临近地区相比,雨量多的多,这主要是因为山地对气流抬升作用产生一定数量的地形雨而致,峨眉山年降水量1959.8mm,峨眉县1593.8mm,两地相差366mm。降水大部分集中于夏季。第三,从湿度来看,峨眉山平均湿度为86%,个别月份达93%。而峨眉县城为80%。主要因峨眉山山体高大,使空气在不同高度凝结成云雾,峨眉山终年在云雾笼罩之中。总之,峨眉山由于山势高,使其气候要素,山麓到山顶有显著差异,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这是致使峨眉山植被垂直分带的主要原因。5.4、峨眉山植被

峨眉山山势高,相对高度为2685米,其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故峨眉山上的植被生长期及植物的种类,在不同的高度有极大的差别,峨眉山的植被隨海拔升高其垂直带非常明显。根据峨眉山不同垂直高度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群落特征,将峨眉山植被分为五个带,见下表: 海 拔高度(米)植 被 类 型

2900-3099 梳妆台~万佛顶 寒温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与次生灌丛 2100-2900 洗象池~梳妆台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混交林带 1500-2100 茶棚子~洗象池 暖温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1000-1500 万年寺~茶棚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70-1000 峨眉县~万年寺 亚热带次生植被 5.5,土壤部分、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度地带。地形复杂,地势高差悬殊,东北部是低平是峨眉平原,西南部是层峦叠嶂,奇峰挺拔的峨眉山。最高点是峨眉山的万佛顶,海拔3098.8米,最低点是峨眉山的出境口,海拔386米,相对高差2712.8米。本区受东南风影响,降雨量充沛,湿度大,属我国亚热带温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中亚热带黄壤和红壤。由于峨眉山屏障的作用,境内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又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现象异常明显。

第六章

地质灾害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峨眉山形成了堆积地貌,侵蚀——堆积地貌,侵蚀——构造地貌,成为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总体来说,峨眉山地质灾害的分布呈总体少,局部地区频发,严重的态势。高山地区,由于岩石的重力作用造成崩塌,由于泉水及暴雨的共同作用,也易形成滑坡,造成水土流失。崩塌,泥石流,滑坡,不稳定斜坡及溶洞成为该地区主要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表明,崩塌,滑坡及不稳定斜坡时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及隐患类型。其中,崩塌灾害及隐患共计26处;滑坡11处;不稳定斜坡33处;泥石流1处;溶洞3处。以上地质灾害现象构成了峨眉山地质灾害的主体,从整体上来说,由于峨眉山多高山且其坡度均较大,故以崩塌常见。在石灰石聚集处,水的渗透经常诱发溶洞的产生,所以就局部来看,灾害分布具有显著地个别特性。

1滑坡——龙门山滑坡:该滑坡属于牵引式滑坡,其下部首先发生脱落,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外观看似圈椅。其顶端为山顶,高约20米,前缘为河边,两侧为山转角处及山脊,滑坡体中部测得约200米。该滑坡体地层岩性为白垩纪中统灌口组,岩性多以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岩层中有节理面,产状如下:SW60 倾角28,滑坡面:NW78 倾角13,岩石节理面:NE35 倾角48。滑坡体属于厚度约为10米左右的浅层滑坡,体积规模为10万-100万立方米的中型滑坡,是现今正在发生滑动的新滑坡。属于二次工程复活滑坡,是由于坡脚处人为采石使滑坡扰动而引起的不稳定再次向下移动的坡体。属于二次危害滑坡体。

黑水电站旁:裸露岩层风化严重,土体松散,胶结力不强,附近无断层通过,局部未形成褶曲,前缘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径流流经,岩土体较湿,斜坡坡度在60——70之间,坡面上局部有较小的裂隙,其上的植被无新的变形迹象。前缘有断续的小裂缝发育,后缘有不明显的变形迹象。以石灰岩和粉砂岩为主,坡体较为陡直,无层次性。滑坡体下滑容易阻塞河道,影响居民生活。2崩塌

2.1地点:清音水电站以东200米。

该处崩塌发生为中等规模,属倾倒式崩塌。多分布垂直节理,坡度大于55度,高度高于30米,底层为P2峨眉山玄武岩,局部未形成断层,褶皱多构造节理,岩层被切割明显。有黄色裸露面,由于构造节理将岩石切割破碎,风化和雨水带来的泥质物质带入构造节理面内。经发现,该灾害影响龙门洞水电站不能正常运营,但危害程度并不大,现以浇钢筋混凝土盖板,沟渠加固。5年来,该地点未再次发生崩塌,但是有风化破坏表面,并携带风化颗粒掉入沟渠。

2.2地点:龙门洞水电站对面

该地点崩塌属于拉裂式崩塌,为风化裂隙及重力拉张裂隙,上部有悬崖,起始运动形式为拉裂。地段地势较陡,属于T1紫红色砂页岩夹石灰岩,无褶皱及断层,但有X型剪节理;因为暴雨影响,岩石缝局部含水,使岩石软化并脱落;岩石为中厚层至薄层,其倾角较大,约为80度,山体备X型剪节理切割成竖条,加之暴雨诱发山体开裂,造成崩塌。易造成路面堆积,曾一度堆积高达10米,阻断交通,排水沟被击毁,路面被击坏。暂时无防护及治理工程,有零星碎块脱落,并有细小泥沙落滑,山顶背后有拉裂缝存在,在重力作用下裂缝延伸,有再次复发的危险。

第七章

工程措施意见

地质灾害体发展变化趋势:由于峨眉山地质状况属于多山复杂区,高山相对高度>500米,坡面坡度一般>25度,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层状破碎岩体,层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体,片状变质岩体,膏溶角砾岩等各种岩体相互交错。石灰岩在该地区广泛发育,容易引发各种溶洞。以上各种地质灾害有正处于发育期的,有已经完全发育的,再者有已经发育的。从峨眉山旅游线路来看,岩体较陡,较高。岩性多属于较易产生溶洞的石灰岩和致密的玄武岩。在人多的地方,若不加以防护,因暴雨作用,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坠落,进一步从隐形地质灾害发育成现实中的灾害。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7.1开采山石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采石活动形成了大量的陡直人工边坡,破坏了原有的地形条件,改变了山体内部天然应力分布,对地质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因而,这类活动将会诱发一些地质灾害,比如对门山滑坡,其第二次爆发原因为人为开采山石,使本以不稳定的山体变得更为松动,形成了巨大的临空面,加之暴雨季节的雨水冲刷,使岩石破裂,从而引发大规模滑坡。因此,为了减少工程活动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应尽量减少某些不利于地质环境的因素。7.2在建寺庙及民房对山体的影响

由于在建寺庙是以山体为依托,部分实施了爆破,破坏了山体本来的应力分布,使山体构造变得不稳定,暴雨时可能形成滑坡及泥石流。挖空修筑民房会导致山体形成巨大的临空面,改变其稳定结构,若不加人工支撑,很容易破碎垮塌。应注意爆破或开挖方式,添加人工防护措施,采用减少开挖方量或降低开挖边坡坡度等设计措施,同时也可以采用削坡,锚固,挂网喷锚和支挡为主的工程治理措施。

第八章

结束语

上课讲的主要是理论,比较抽象,通过野外实践,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原始构造,我们觉得很受益。同时,我们还能实际地体会到地质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地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这个工作野外实践工作量大,工作辛苦,地域偏僻。所以,学生中存在着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思想问题和怕吃苦的思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教师们就要言传身教,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通过这次野外地质实习,不仅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发挥专业优势、拓宽德育渠道,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只是我们这几年的初步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习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下载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地质实习(推荐)

    一、室内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分为两部分:室内实习和室外实习。我们先进行的是室内部分,是由李雨润老师带领我们观察鉴别各种岩石矿物标本。 1、李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观察矿物......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1章 绪言 1.1 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工程地质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为了巩固和加深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地观察,拍摄照片,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

    工程地质实习

    一、工程地质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

    工程地质实习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7 年 11 月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是在课堂......

    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学生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

    实习指导书[范文大全]

    《成本会计》课程模拟实习指导书 为了加强会计学本科专业《成本会计》课程模拟实习管理,进一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根据《成本会计》课程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的规定,......

    实习指导书

    实习指导书 实习名称:认识实习 实习学生:电子商务1301专 实习时间:2013-2014-2学年第18周 考核方式:考查 一、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1、实习之前的准备 实习前一周内,安排好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