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台观测环境保护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地震台观测环境保护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并不平静,它每年要发生三万多次有感地震,其中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达20余次。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地震灾害极其严重的国家,世界上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就发生在我们陕西的关中地区,即1556年华县的8级地震。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可以通过科学的观测和研究,把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在我的周围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防震减灾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无闻,无私地奉献着。在这里我不能一一的列举,今天我只给大家介绍一位共产党员,一位普普通通的地震工作者,他在那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来,他一直在长城脚下、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个偏僻的地震台上工作,二十八年来,在这个距省局最远、工作条件最差的地震台站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他就是**地震台台长--**同志。
从他那被风沙吹成的黝黑的脸庞、粗糙的皮肤上看不出他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也看不出他有多么丰富的感(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情。但,是金子就会发光,再平实的外表也遮不住他那纯洁和高尚的品质、坚韧和刚强的意志和他那博大而宽广的胸怀。
我不敢说他的人和他的事迹有多么惊天地、泣鬼神,他毕竟和我们大家一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也同样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然而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地震台距市区将进20里的路程,**同志在这条小路上骑着自行车行走了二十八年,风雨无阻,也常常是饱一顿、饥一顿,可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他都毫无怨言。
1999年榆靖高速公路开工兴建,由于建设其间需要大量的优质黄土,多家施工单位、包工头,甚至施工指挥部的一些人都纷纷找上门来要与地震台合作,这期间有送钱的、送物的、也有人要求**同志参与入股的,以及同学、朋友前来劝说的,这一切都被陈怀义同志断然拒绝。有人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一位当地的干部私下与村长和施工队达成协议,强行在距台站仅200多米的地方爆破取土,装车拉运。如果放任这一行为,不仅使台站的环境保护工作失去控制,而且将严重影响台站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同志及时赶赴现场,青自动手填平炸药坑,阻拦施工车辆,严厉制止了这种行为,维护了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十五”其间,在获悉我局将在**新建数字观测台后,为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同志主动组织台站同志,在不影响正常观测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选台、建台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顶烈日、冒酷暑,深入毛乌素沙漠腹地调查了解情况,先后跑了5个乡镇,踏勘过10多个备选点,为以后测试定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9月,当接到这项任务后,**同志组织台站同志,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土地征用、场地平整、新机房设计、2公里低压输电线架设开通、25米铁塔施工建设等工作。
在办理**地区征地手续时,**在腿受伤的情况下,还来回骑摩托车奔波几百公里,出色的完成了神木、绥德、**三个台的征地任务,不仅受到局领导的好评,更是博得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同志的带领下,在全台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台的测震观测资料在省局质量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并连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优秀,他个人也被中国地震系统评为先进个人。
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一位基层台长,为了我省的防震减灾事业,奉献着自己美好的青春。在我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共产党员、许许多多这样的地震工作者,他们由于常年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许多同志都犯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疾病,却仍然坚持在地震观测一线,正如我们当中流传的那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他们无私地奉献着,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骄傲的,让我们和他们一道,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着时代的节拍,鼓足“十五”的干劲,大步前进吧!
第二篇: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
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设11个职能司(室)。
(一)办公室
办公室:组织全局性重大会议与活动;负责起草上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负责督促重要部署、领导批示及会议决定的贯彻落实;负责新闻宣传,指导地震系统新闻宣传工作,管理中国地震局网站;负责政务信息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国有资产工作,编制机关预决算,管理机关经费;负责局机关及指导京区单位安全保卫、消防、人防、房产、社会事务等工作;负责政务与震情值班、文电、电子政务、档案、信访、机要、保密、密码、信息安全、会议计划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发展与财务司、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
政策法规司:拟订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方针和政策;组织开展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指导地震系统开展政策研究;拟订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负责全局性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组织法制宣传教育、行政执法和法制监督工作;负责对地震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的监督检查;承办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防震减灾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管理地震标准化和地震计量工作。
发展与财务司:负责国家防震减灾发展战略研究,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负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改革;拟订发展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负责预算、决算管理和基本建设管理;负责防震减灾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管理;负责监管专项资金和各类经费,组织财务稽察;负责国库支付和日常财务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监管;负责防震减灾行业统计工作;负责监管国有资产经营性活动。
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负责制订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参与地震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地震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组织管理重点地震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项目;指导局属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地震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负责科技保密工作;协助科技委开展工作,承担科技委办公室日常事务;负责联系地震学会;归口管理学术期刊;归口管理地震科技外事工作;负责双边、多边及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组织协调国际会议、国际合作项目、智力引进、国(境)外破坏性地震快速反应和境外地震台网建设;牵头协调国际救援行动涉外工作。
(三)人事教育司
人事教育司:指导地震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组织编制防震减灾人才发展规划;拟订地震系统人事管理制度;负责地震系统干部队伍宏观管理及省级地震局、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承办局管干部的考核、任免、监督,参与巡视工作;负责系统参公人员管理;管理系统机构编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劳动工资、保险、奖励、人员招录、专技人员职称评聘和专家工作;指导省级以下地震工作机构的相应工作;负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管理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局属高等院校;负责局机关干部人事工作。
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
(四)监测预报司、震害防御司、震灾应急救援司
监测预测司:负责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拟订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和信息网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和地震趋势判定,组织全国震情监视跟踪和重大震情会商;组织指导震后趋势判定和现场监测工作;负责管理地震预测意见;负责监测预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负责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管理及烈度速报工作;管理火山活动、水库和海域地震的监测预测工作;负责全国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承担境外台网建设、运行与管理;承担地震监测预报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震害防御司: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拟订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审定地震小区划图;负责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审定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管理和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协同指导地震灾区重建;负责全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管理震害预测工作,参与提出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负责地震基础性任务探测和地震活断层探测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防震减灾知识的社会宣传教育;承担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承担震害防御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参与地震灾害保险工作;负责联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震灾应急救援司:指导全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指导部门和地方地震应急预案建设;承办全国地震应急工作检查;负责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和地震灾情速报;管理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组织开展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社区地震搜救志愿者工作;管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指导国家、地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救援训练基地建设;负责国内地震救援工作,承担境外地震救援任务的实施;承担联合国灾害协调和亚太人道主义合作伙伴任务的实施;承担地震应急救援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承担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
(五)直属机关党委、监察司
直属机关党委:负责指导京区直属单位和局机关党的建设;受党组委托,指导京外单位党建工作;承担地震系统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和中心组学习的服务保障工作;负责宣传、统战工作;指导党组织配合行政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工作;领导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领导直属机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管理中国地震局党校。
监察司:组织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局属单位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国务院的决定命令和中国地震局重大决策中的问题;监督局司级干部遵守党纪、政纪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受理对局司级干部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局司级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受理不服纪律处分决定的申诉;对局属单位预算执行、决算及重大项目等进行审计监督;对局管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六)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地震系统离退休干部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检查局属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承担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第三篇:地震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地震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倾听地球的心跳
俗语说“隔行如隔山”。这个被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说法在**地震台台长**这里被彻底巅覆了。原本学习材料科学计算机专业的他,却在地震这个行业里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1991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的**被分配到**地区行署科委工作,他先后担负专利、科技开发和科技信息等
项工作,由于成绩突出,受到省科委省专利局和省科技信息中心的表扬。2000年调入**地震台以后,他刻苦钻研地震学知识,每天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呆滞的计算机屏幕和单调的数字,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让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在**面前却仿佛变成了一出出正在上演的精彩舞台剧,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利用计算机及外语方面的特长开发了近震分析处理软件,提高了模拟观测地震速报速度。提出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数字地震台前台机的性能,提高了产出资料质量和数据传输质量,使**地震台快速进入国家地震系统先进行列。他改变传统的地震分析预报的研究模式,提出并建立了黑龙江板块地震动力学模型和地震活动预报假说,通过实践的检验,证明其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因此受到同行专家的关注。应用该理论模型撰写提出**市地震局以及嫩江构造包括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地区的会商意见得到省局的重视和采纳,为我市和我省的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做出了贡献。
**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几年来,他先后承担省地震局重要科研项目,参加完成了我省的国家地震局“十五”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实施设计等工作,还承担了省地震局的多个其它项目。负责完成了我市县“十五”项目:**地震台前兆台网和信息系统、嫩江和孙吴县数字化地下流体观测、逊克县数字化测震项目的实施设计工作,并顺利通过省局和国家局审验,准予开工建设。理论成果《嫩江断裂带地震活动分析》、《国家数字地震台scounix操作系统安全维护》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上发表。
天道酬勤,他的努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信任。2001年**被黑龙江省地震局任命为测震学科管理组委员,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全省地震台站地震观测工作。2003年他又被聘为黑龙江省地震系统中青年学术骨干,享受省地震局科研项目经费和科技津贴等待遇。2005年,**同志被聘为黑龙江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分析预报员,承担并参加黑龙江省地震系统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他还先后两次代表**市地震局,同俄罗斯阿州科学中心进行谈判并签署了协议,就中俄双边合建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数据交流和共享、共同开展结雅盆地与松嫩盆地地震活动关系研究及地震分析预报、地震趋势会商,以及用jcz-1地震计开展地球固体潮和地震自由振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为建设中俄两国地震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志带领全体台站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凡的成绩。目前,**地震台这个地方管理的国家基本台站所采集的数据同时向中国地震局和省地震局实时高质量传送,为我国的地震预报、地震工程、地震学等有关研究及时、完整地提供各种基础数据,已成为国家防震减灾体系中的重点骨干台站。他本人也多次受到省、国家地震局的表彰。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岳明升在先后来**检查工作时,分别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地震台的投资力度。国家局和省局近两年已投资100多万元,对**地震台的道路、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了改造,并增建了前兆观测项目,使**地震台从国家ⅱ类台站晋升为i类台站。
**,这个每天倾听着地球心跳的人,在全省乃至全国地震系统将**地震台的名字叫响。
第四篇:地倾斜台站观测
第一章 地倾斜台站观测
第一节 观测对象及其技术要求
第 1 条
观测对象。地倾斜观测对象是地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地平面法线与铅垂线的夹角)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地倾斜量的单位为角秒,具有大小和方向。
第 2 条
技术要求。观测精度为0.003;零漂率≤0.005/天;采样率为1次/分钟。
第二节 观测场地及装置系统
第 3 条
观测场地勘选。台址选在活动断裂带附近,但距破碎带的距离≥500m;台基岩性坚硬完整、致密均匀(如花岗岩、石英砂岩、灰岩等),岩层倾角≤20°;避开风口、山洪汇流处和泥石流、滑坡、溶洞发育地带,避开海、湖、河、水库、深层抽水注水、大型仓库、铁路、主干公路和爆破等干扰源。
第4条
测量装置设置。地倾斜观测按北南及东西两分量正交设置,若受场地限制,两分量夹角在30°~150°之间,若场地许可,可以斜交45°设置第三分量;方位的测定误差≤1°。
第5条
观测室设计。仪器室的结构与尺寸应满足所选仪器的要求。
第6条
仪器墩设计。仪器墩为加工粘接而成的岩石墩(花岗岩、大理石岩、灰岩等)或洞室开凿时预留下的原生基岩墩,四周设防振槽,墩顶面水平,高差≤2mm,同分量仪器墩之间无断层或夹层;亦可开凿壁龛或地槽安放仪器。
第三节
环境要求
第7条
观测台址环境。台址3km范围内不得进行深层抽水注水、采石爆破和筑堤建水库,1km范围内不得修建大型仓库和修筑铁路及主干公路。
第8条 观测洞室环境。仪器室顶部地形对称,植被良好;水平坑道仪器室顶覆盖及旁侧覆盖≥40m;竖井仪器室埋深≥20m;洞室底面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和地下水位。
第9条
仪器室条件。室温日变幅度≤0.03℃,年变幅度≤0.5℃。
第四节
观测系统技术要求
第10条
测试仪器技术要求。分辨率优于0.0005;动态范围(最大量程与分辨率之比)≥1×104;零漂率≤0.005/天;采样率≥1次/分钟。
工作电压180~240V,输出电压-2~+2V,直流功耗≤6W;具有交直流切换和防雷功能。
在相对湿度100%的洞室内,正常工作寿命≥10年。
第11条
辅助设施技术要求。进行气压和雨量观测,在各传感器设置端进行温度测量。气压测量分辨率为0.1hPa,雨量测量分辨率为1.0mm,温度测量分辨率为0.01℃。
第五节 观测质量监控
第12条 标定设备技术指标。格值标定重复率≥99%;格值年稳定性优于95%;标定幅度≥0.04。
第13条
标定方法认定。采用国家长度计量标准传递。
第14条
标定周期。定期进行标定(标定周期见附录3.3);仪器安装、检修前后进行标定;落实异常认为必要时可进行标定。
第15条
标定时间。标定时间为小潮时段或波峰、波谷时段。
第16条
观测系统工作性能检测。定期对观测系统性能进行检测,并提交评估报告。
第17条
值班日志。值班人员当日填写值班日志;标明观测曲线中断、畸变的时段(准确至小时)及天气过程;收集中强地震时的特异记录图像及典型干扰图像;对突变事件及时调查核实,记录调查核实结果并上报。
第六节 观测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报送
第18条
数据采集。采集地倾斜、气压及温度观测仪器的原始输出分钟值、整点值。
第19条
数据处理。按日将原始采样数据处理成地倾斜、气压和温度的分钟值、整时值,填报整时值表,绘制整时值曲线图;按月处理地倾斜、气压、温度的日均值、旬均值、月均值,生成月整时值数据文件,打印整时值月报表并绘制月整时值曲线图。
记录数据缺值时间少于4小时,按记录曲线走势补插数据,补插数加圆括号以示区别;中断超过4小时,按指定方法处理。
第20条
数据存储。地倾斜、气压和温度的分钟值、整时值数据文件以磁介质保存于台站一份;地倾斜、气压和温度的整时值数据文件及记录图件以纸介质保存于台站一份。
第21条 资料报送。
台站按有关规定报送以下资料:
1.每日报送前一天地倾斜分钟值数据文件;
2.每月报送月整点值数据文件、月报表和月整点值曲线图;
3.每年报送全年日均值曲线图、辅助观测数据(室温、湿度、气压、温度、降雨量)曲线图、工作年报表与技术工作总结。
第五篇:地震事迹
朱凯,1984年2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为御安街中队中士警衔。该同志自入伍以来,始终以体现党员先进性为标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勤勉,踏实上进。在201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绵阳消防支队紧急出动,在抗震救灾行动中,朱凯同志作为绵阳支队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让他有了更多的难忘的记忆!在通信岗位锤炼了好几年的他,迅速将灾区的情况第一时间报道出去,为上级了解灾区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地震救援中,现场余震不断,残垣断壁随时会掉落,时刻威胁着救援官兵的安全,特别发现尸体需要清理时,尸体大部分被埋压在楼板下或被埋压在横梁下,清理工作困难重重。朱凯同志就与大伙一起,用手扳、用肩抗。。用身体铸造起生的希望。
潘欢,1988年2月出生,2005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为游仙中队下士警衔。该同志从战斗员、驾驶员成长为装备技师,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始终用忠诚和信念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和幸福,在201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潘欢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部队装备建设为重,努力学习各类器材装备和电器使用知识。他爱惜车辆器材就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睛,刻苦钻研装备器材。他积累了丰富的车辆器材装备和电气电路维修经验,自己能修的车辆器材,就决不上修理厂。他多次为车辆发现排除故障,不仅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为部队节省了大笔的资金。2008年汶川地震中,在紧张的救援过程中,各类器材投入使用频繁,不仅对消防官兵身体素质考验极大,对装备器材各类机械更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潘欢同志在救援过程中对装备检查细致,始终不放过一个细小的螺丝,他说“装备就是我们的武器,尤其这个时候,机械不出故障,救人的希望就多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