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5新课改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理论探讨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新课改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理论探讨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从课改的角度探讨了当前英语阅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教学的指导.只有不断丰富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阅读时激活图式,建立图式并运用图式,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关键词】图式理论问题原因、对策
引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阅读作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一,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怎样阅读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呢?传统阅读的模式主张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被动解码方式进行阅读。随着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阅读并不是被动的解码过程,而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即“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Top-downmodel)。之后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hart)提出阅读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这两种模式相互作用和同时加工文字信息的过程,即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model)。无论是采用上述哪种阅读模式进行阅读,都离不开读者的背景知识或图式知识(Schematicknowledge)。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康德在1781年首先提出的,而现代图式理论(ModernSchemaTheory)则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F.C.193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提出,最终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D.E.1980)完善建立的.Bartlett在《记忆》(Remembering)一文中谈到;图式是过去已有的经验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anactivedevelopingpattern).Rumelhart(1980)认为图式是以等级层次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interactive)”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组块”.Widdowson也认为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的储存在出时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这些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规律,赋予读物以意义(1983)。
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阅读是一个“读者与读物”,“文字输入信息与读者图式”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Two-wayinteractive)”的过程,这种图式既是一种读者“自上而下(Top-down)”尽可能多的利用较高层次的手段处理原文的过程,又是一种读者自上而下(Bottom-up)”较低层次的手段不断“校正”高层次手段处理结果的过程。在这种双向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读者根据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对文章进行推测和假设,进而不断证实和“修正”先前的猜想,最终达到理解所读材料的目的。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阅读理解的图式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cschema)是指读者对构成文章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是指读者对文章所涉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formalschema)是指读者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
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的问题.高中阶段,师生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但往往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更多地采用师生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更多地上成了口语课,问题往往缺乏深度,涉及文章的主旨、推断、脉络、目的的问题比较少,忽视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以及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传统的提问只要求学生停留在对所读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 1
层次上,而高考阅读越来越倾向深层次的理解,这种趋向势必要求教师在阅读课的问题设计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教师拘泥于学生对所读材料的表层理解,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布置预习题——学生课下预习——教师课堂提问——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阅读的视野始终囿于教师预设的圈子中,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不能教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到了高三我们常听到学生反映:高三有些阅读文章没有生词,但通篇的意义却似懂非懂。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一定的阅读教学策略,没有主动积极地激活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图式理论,培养学生主动激活相关背景知识的能力。英语语言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阅读教学的革新。然而,出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不少教师对阅读理解的错误认识导致许多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与阅读材料密切相关的图式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运用。
(二)学的问题
鲁梅哈特曾经指出,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1)读者没有具备与文章相适应的图式,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不理解文章的内容。(2)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有关的图式,但文章的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使读者的图式活动起来。(3)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能够对文章作始终如一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并非作者的表达意图,这就是说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
鲁梅哈特的这一归纳是对母语阅读而言,对英语作为外语阅读来说,读不懂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作者所提供的线索没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作者所提供的线索没有起作用,不能使读者的有关图式活动起来。显然,图式包括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任何一篇英语阅读材料都是由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构成的。语言图式是指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语言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读者通过语言图式获得内容图式,阅读后留下心理痕迹的往往是内容图式而不是语言图式。阅读理解取决于读者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两者都在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学生都知道这句话“Awomanwithoutamanisafishwithoutabicycle”.每个字意都很清楚,就是读不懂!因头脑中没有英、美国家女权运动及其相关知识的图式,此句意为:Womendon’tneedmenatall.所以缺乏某一内容图式,即使有语言图式,也无法理解其实质含义,无法达到与作者交流的目的。中国学生生活在与英国、美国不同的环境中,他们并没有经历过以上所说的事情,长期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们通常能够认识到语言图式的重要性,强调词、句和语法的学习和记忆,但忽视内容图式的重要性,不重视语言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英语阅读的失败常常是因为缺乏内容图式所造成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常常不具备相关的图式知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图式知识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我国学生阅读的多是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章,因而他们对目的语的接触和了解极为有限;(2)图式知识具有很强的学科色彩。一个读者,无论他(她)涉猎多么广泛,都很难及时了解到现代社会不断涌现的新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在阅读专业性颇强的文章时,如果读者不具备该学科的知识,自然也会感到理解困难。
.三、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认为,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和修辞结构具有的越多,其理解的程度就越深。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怎样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呢?教师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图式的能力。
(一)加大背景知识输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图式
图式理论的核心是人在理解新事物时,总是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显然人原有的知识越多,对理解新事物越有益处。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巩固、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增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的了解。广东省教科所万晋卿先生在《高考英语试题诊断评析》一文中。谈到他在研究文化素质对语言理解的作用时,对于四篇阅读短文,先不看原文,而是直接答题,结果20道小题,答对15题,正确率是75%。他指出:第66题至80题全部猜对,是因为他平时看书、看报、看电视对所对应的三个语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因而不是凭空睛猜,而是在已有相关基础知识上的合理推测。不看文章而做对题只是表面现象,工夫早已在考试之外。按照图式理论的观点,万晋卿先生不阅读原语篇,只需阅读15个阅读理解问题,他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就能被激活,并且找到了对应的图式,故而能成功答题。因此,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每单元的话题,有的放矢地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语言和文化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如果读者缺乏丰富的背景知识,即不了解与某些词语相关的文化内涵、社会组织、宗教观念、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等,那么即使他有了足够的语言图式,也无法与文章的内容相互作用,调出与之内容相应的图式(参阅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一个人在大脑里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在阅读理解时被调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可能保证对文章意义的正确理解(何广铿,1996)。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章图文并茂、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涉及面广等特征,教师应有的放矢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地图、画册、书刊、录像、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化特色和交际方式,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调动学习兴趣,活化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只要日积月累,学生头脑里的图式就会越来越丰富,阅读时会积极调动相关的图式,完成阅读理解。
(二)运用“头脑风暴”激活图式
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实施读前活动(pre-readingactivities)时,学生有了相关的图式知识网络,并不意味着图式会自动作用促进理解。读者有了适当的图式,若是文中提供的线索不足以激活图式,这种情况下学生仍可能难以正确理解读物,这就要求教师提供线索,去激活网络,促进理解。教师在进行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首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题目或每段开头的句子,让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意图和倾向,这样可以使学生头脑中有关这篇文章的词汇,内容的图式知识的“网”得到“激活”。要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学生的图式.通过引导求知需求,作好阅读心理准备,实现自上而下的内容图式激活。着手激活的角度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题材来进行不同的选择。介绍背景知识,激活图式,导入课文。在教授阅读课文时,有的放矢地利用与阅读有关的图片,教学光盘,制作相关的幻灯片,影片,事件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引入课文话题,让学生适度地了解话题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网络,使其产生通过阅读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
Anderson和Pearson(1984)指出,图式激活的三个假设之一是:图式一旦被激活就可使读者想到组成该图式的某些成份.例如在设计《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一单元“Advertisingplaysapositive/negativeroleinourdailylife”的辩论活动之前,我准备一个单词”advertisement”让他们联想,激活学生们已有图式.然后让他们浅层次地交流对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利与弊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广告的理解。由于学生在本单元的reading的阅读文章已经对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水平相比较较弱的同学也能从自己的图式里找出适当的英语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
图式的激活可采用传统的讨论方式。讨论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讨论最好采用小组方式,以便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可先给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讨论题,讨论后由小组代表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并由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除此之外,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等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当然还可以进行互相填补信息差以丰富头脑中的内容图式。
(三)构建图式,整体把握语篇
图式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语篇.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经验亦告诉我们:只有整体上把握,才可能保持认识的长久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建立语篇图式,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另一方面建立图式后,因有了视觉上的结构,故又可以加深对语篇的理解,亦便于记忆。
假如学生能建立图式,尽管有些单词不认识,有些细节未读懂,那么他们仍然能从整体上把握该语篇,而不会不知所云。.理清文章脉络,整体理解文章整体教学是一个预期、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王姿,1995)。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有自己成文的内在逻辑层次体系,把握了这一关系,就可弄清文章脉络,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学生了解了一定的背景材料后,教师可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根据每个单元里的阅读策略,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是细节方面的,也可以是总结性的,可以由学生个人思考,也可分组讨论。在思考和分组讨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归纳出文章的大意及主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活他们的内容图式及修辞图式,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教学思想。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不断增强的状态中。当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完语篇后,在建立语篇图式的过程中,他们要分析语篇结构,综合语篇内容。这就锻炼了他们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最后形成何种具体的语篇图式时,显然存在一个探究和创造的过程。人的思维有相似性,亦有个性差异。同一个语篇,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所建立的语篇图式,肯定有相似的部分,亦有不同的部分。那么教师可将有代表性的语篇图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析对比。这样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使其思维的火花进行碰撞,进而激发创新意识,最终提升创新能力。结束语:在阅读课上,英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teachlanguage,而且也是teachbeyondlanguage。除了讲解语言文字本身,还应讲授并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去激活图式、丰富图式,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目的意图,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只有这样才能依据语篇情景正确理解句子和词汇的含义,才能实现阅读教学既教学语言基础知识,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阅读课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应有其内在的规律。
实践证明,读者的背景知识即图式会影响阅读理解,如果读者具备了与所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理解的难度就会减小,如果缺乏背景知识或形成不适当的图式,阅读理解就会受阻或发生偏差。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要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形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图式,帮助他们建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修辞图式,
第二篇:新课改理论
1、课程改革宗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关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2、与以往课程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3、新课程的突出变化:⑴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⑵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⑶内容变化⑷设置⑸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⑹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
4、新课程机构:学习领域、学科科目、模块。
5、新课程主要特点:
⑴体现基础性,强调课程统整。⑵体现选择性,突出多样化⑶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
6、新课程机构的价值取向:⑴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⑵ 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学科结构的新突破⑶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⑷体现基础性,加强课程整合
7、课程结构变化
⑴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⑵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要求富有弹性⑶实行学分管理⑷体现模块课程特点,课程时间安排相对集中
8、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⑴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⑵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⑶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⑸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⑹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
9、新课程内容选择和编制的基本原则
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1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
12、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应遵循的几点1)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主动发展.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智力资源2)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紧密结合3)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4)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
13、新课程中一节好课的标准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使学习者形成对峙是真正的理解5)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14、新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良好的班级气氛:营造积极正向,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2)丰富的学习机会:有效运用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井然有序3)妥善的课程安排:班级各项教学活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标设立4)明确的学习重点: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5)扎实的学习内容: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6)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7)充分的练习应用:足够练习机会,及时改正反馈,让学生积极学习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9)学习策略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自发10)协同合作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建构精熟与理解11)目标为本的评量:正是非正式评量考察学生朝向目标进步的情况12)教师的适度期望: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15、新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高中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施中各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2)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教师要结合整个模块整体把握,设计模块的教学实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3)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
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面,维目标的有机统一4)以教学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决问题的能力5)指导学生选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课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
16、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分数简单相加做唯一录取标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学生综合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素质评价结果,逐步扩大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17、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评价理念上1)要由过去只关注认知领域单维目标的实现,转变到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整体落实上来2)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由只注重教师的行为表现,转变到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上来。在评价内容上1)在教学要求上不能忽视基础性2)教学设计要保证课堂模块的整体性3)强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4)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的自主建构5)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
18、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19、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注重课程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3)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20、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原则1)课堂表现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2)课堂表现评价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3)具体背景性。每一个课堂都是独一无二的4)小组合作评价是课堂表现评价的有效方式5)教师不能仅凭学生在某一课堂中的表现,就对其下结论
21、考试改革的重点体现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
第三篇: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后备干部、校长)考试复习
1、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思想价值的载体。具体来说,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办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制订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环节来实现。
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等,都必须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在学校中,学生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学校所有评价指标的建立都可依据课程来进行,学校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2、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
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并不仅仅是Z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在于:
①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即: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②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
③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而教学大纲则以学科为中心。④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⑤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多元评价建议,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⑥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即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而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等,忽视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6、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怎样的关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十三条指出: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据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觉、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可以通过教材不断检验来完善。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②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③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 2 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8、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0、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1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应如何理解并落实?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③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12、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②设置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有: ①《品德与生活》(1~2年级); ②《品德与社会》(3~6年级); ③《科学》(3~6年级); ④《历史与社会》(7~9年级); ⑤《科学》(7~9年级); ⑥《艺术》(1~9年级); ⑦《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4、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而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这对习惯于传统分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②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形同虚设。另外,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么他们实施综合课程的难度将更大,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③管理问题。要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试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15、如何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①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②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4 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④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兴趣,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⑤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有何意义?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也体现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以下基本理念:
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③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18、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性学习;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③劳动与技术教育;④信息技术教育。
除以上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级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19、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这三大指定领域。
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的整合起来。20、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5 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会合作与分享;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1、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选择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和结题,换种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选题)。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这时,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活动、介绍已有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②实践体验阶段。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认识自我,形成记录了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一些方法指导和思路点拨,不失时机地发展和发扬学生的创意和其他闪光点。
③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2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23、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4、如何认识并进行课堂教学对话? 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正如雅斯贝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所以说,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或形式。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 6 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它的对象不仅仅指对方,还指对方的观点;二是要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三是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四是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五是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六是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在对话中,师生都为教学活动所吸引,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他们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2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
③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6、如何理解课程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指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即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之中,是师生发掘生命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命成长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7、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二)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三)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完善个性,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怎样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 8 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29、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高一个层次的概念,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0、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主动性;②独立性;③独特性;④体验性;⑤问题性。
31、什么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既定的学习内容或生活情境,根据学习需要,采用分工、交流、互助的方式,相互协作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试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国外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32、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来实现。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并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去事事包办,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要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坚决摈弃过去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而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4、如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出色的教师。不进行教育研究的学校,就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为教师和各级教研组织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更应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各类教研活动,要加强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分享经验。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水平。
以校为本的教研,还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要从教学和教师的需求出发,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专题教研、论文评比、优课评选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教科研活动的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5、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它具体包含三层含义: ①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②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③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并注重尊重个体的需要与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36、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①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②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体化发展的价值; ③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④评价主张——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⑤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第四篇:新课改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程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走进千万师生的真实生活。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自己不被历史的潮流淘汰,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工龄较长教师,必须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教师。
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围着学生转,教为学服务,“以学论教”。教学不再是忠实而有效传递和执行课程的过程,而是创生与开发课程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交流、合作学习、收集和处理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走进新课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 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而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这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来,教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但现在这些观念都受到了挑战!不是吗?有的“学富五车”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比不上文凭不如自己的老师;有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却比不上“差生”。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且发展快,教师要想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况且现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他们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甚至上网聊天下载信息,“打开窗户看世界”,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了,学生不再只囿于课堂。所以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
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渔”。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过去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 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面的错误的做法。今天看来,那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轻松无忧”,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就是按教科书、教学 参考 书、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离开了教科书,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参考,不知道怎么样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不知道怎样去检测学生。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缺乏自主与创新。但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对来来说,数学课需要更多的学习和认识才能够学的更好,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前进中得到的认识。数学教学的好坏和考试成绩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因为数学成绩在考试中占着很大的比例,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重点改革。由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而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放慢,但是,我认为表面上看上去进度慢了。教学任务似乎没有很好地按时完成,但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慢”还是有效果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
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以前那种老师只顾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和进取心,教学进度虽然掌握得很好,但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可以想见的。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由过去那种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进度确实不像由老师“满堂灌”那么好控制,因为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动态多变的。但毕竟课堂教学是应该有一个时间观念和安排的。过去那种完全由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所以,一当学生放开了思维,而又没有很好地控制好时间,教学进度较为缓慢的时候,这种“积习”就不免抬起头来。老师并不是不能“讲”,关键是要讲得精彩,讲得恰是时候。那种以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代价的“讲”是不合乎新课改精神的。现在有很多教师还是经常采取老师先设计好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去讨论这种方法。虽然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直奔教材的重难点而去,既解决了主要问题,又节省了许多时间。我认为老用这种方法用新课标的精神去衡量有些不妥。人们常说能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如果长期都是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展开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按照新课标精神,既要符合新课标课标精神,又要切实可行。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平时的课外作业、综合性学习等数学实践活动情况,要记载下来作为同学的学习情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在期末评价当中要在学生的成绩报告单上由具体描述。
描述和成绩相结合。以前学生学习的结果只是单一的考试成绩现在,我们要把学生平时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过程等情况作出描述,同考试成绩一道,记入学生的学习情况档案。
学校与家长相结合。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学习和表现应该是有所了解的。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促进。
学习好新课程的要领,是我们每个老师的义务,也是对每个学生的责任。只有学习透彻了,才能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教师。
第五篇:新课改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改理论学习心得
永安小学钱九宏
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理解:
首先,新课程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对教师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语文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要不断的思索如何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快乐的学习,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