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成了第一个地球日。
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由于自然地址作用和认为地址作用,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把导致人类生命、物质财富损失的灾害事件,统称为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地质灾害,被我国确定为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个地球日的主题。
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
中国,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在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爱家的人们,让我们从爱护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做吧!让我们在世界地球日里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第二篇: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成了第一个地球日。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由于自然地址作用和认为地址作用,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把导致人类生命、物质财富损失的灾害事件,统称为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地质灾害,被我国确定为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个地球日的主题。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
中国,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爱家的人们,让我们从爱护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做吧!让我们在世界地球日里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第三篇: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08年10月10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2005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
今年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3.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吗?
对。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因此,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6.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
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7.正常人会出现哪些异常心理现象?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考试,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3)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4)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5)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6)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7)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8)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9)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8.什么叫心理障碍?
理障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精神疾病的某种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思维障碍。另一层含义指轻微的心理失调,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就越深。常见的心理障碍有:(1)适应性障碍。由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2)焦虑性障碍。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3)抑郁性障碍。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悲观,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4)恐怖性障碍。对事实上对人没有多大威胁的事物产生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5)强迫性障碍。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强迫性症状中常见的有:①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②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③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但只要不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不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应算作强迫性障碍。(6)疑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经常诉述不适,顽固地怀疑、担心自己有病,经实验室检查和医生的多次解释后仍不能接受,反复就医,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这种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的心理倾向就是疑病性障碍的表现。
9.怎样正确对待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首先,要对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病”,而不是什么思想问题或道德问题,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对待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同学要多关怀而不是回避和歧视。其次,要了解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基本常识。判定心理疾病可以依据三个标志:一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也就是是否与周围的环境一致。二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否协调一致。正常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都是协调一致的,人的认知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行,情感也是正常的。
如果知、情、意失调,不仅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虽经别人帮助和分析,仍坚持己见,甚至不能照管自己的生活等,那就表明这人已患了某种心理疾病。三是看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人的个性特征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如果一个人的某种个性特征突然变得异乎寻常,就很可能是心理病态了。如,一个人本来很活泼,性格很开朗,突然莫名其妙地变得情感淡薄、消沉,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表情呆板、忧郁沮丧,甚至悲观厌世。第三、要坚信心理疾病是能够治好的。尽管心理疾病的原因十分复杂,疗效也比较缓慢。但是,患了心理疾病的同学,不要过分地惧怕、恐惧,只要善于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增强信心,懂得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在心理医生或专家的指导下,掌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那么心理疾病就一定能够治好。第四、要坚持心理咨询和治疗。一旦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不要害怕,因为每个人都育可能受到心理障碍的困扰,不要觉得内疚或麻烦别人。及时寻求帮助和坚持心理治疗和咨询有助于尽快恢复健康。
10.如果你的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的现象,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
如果有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现象,你可以:(1)试着跟他沟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给他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陪伴他走出心理危机。(2)尽量理解他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和教导他。(3)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和辅导,也可以陪伴他去。如果是严重的心理异常,如:精神疾病发作、有自杀倾向等,要立即采取措施:(1)首先要尽可能安抚对方的情绪,试图跟对方讲话,了解原因,分散他们的注意力。(2)避免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例如:清除对方身边的刀、针、绳索等。(3)迅速跟辅导员老师、校医院、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联系。(4)切忌激惹、嘲讽和冷漠的做法。
第四篇:教师节是哪一天
我国的教师节为每年的9月10日。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
·台湾于每年9月28日庆祝教师。
·香港于1997年主权移交前,教师节跟随中华民国的习惯定于每年的9月28日;主权移交后则跟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阿尔巴尼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3月7日,正好在母亲节的前一天。在教师节这天,阿尔巴尼亚放假一天。
·捷克教师节是一个假日,定于3月28日,这一天是Jan ámos Komensky(Comenius)的生日。学童们会在教师节这天送花给他们的老师。
·印度的教师节是9月5日,并纪念印度第二位总统Sarvepalli Radhakrishnan,他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传统上,印度教师节的这天,学校教书的工作是交给较高年级的学生负责,让老师们能够休假。
·拉丁美洲的教师节为9月11日,这个节日是在1943年巴拿马所举行的泛美教育会议(Interameric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上所制定的。这天也是阿根廷教育家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的逝世纪念日。
·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也会根据自己的国家的历史,设立教师节,在巴西。教师节是每年的10月15日;墨西哥的教师节始于1917年的9月,由国家议会颁布5月15日为教师节,并于1918年首次庆祝。
·美国的教师节是5月的第1个星期二,是个放假的节日。
·美国麻萨诸塞州也曾采用9月11日为教师节。
·韩国的教师节是5月15日,在这天,学生们会送给老师们康乃馨,并和学生一起渡过欢愉的一天。
·新加坡的教师节是9月1日。这天新加坡所有的学校放假一天。
·委内瑞拉每年1月15日定为教师节。这天除庆祝大会外,还有向教师献花等敬师活动。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全国学校放假,隆重庆祝。各地的庆祝仪式上,向当年退休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苏丹从1971年2月24日起,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将这天定为教师节。中、小学一律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和纪念。
·捷克、斯洛伐克每年3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前后的一周之内,全国广泛而隆重地举行尊师重教活动。国家向优秀教师颁发勋章或授予荣誉称号等。【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各地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教师节。节前,国家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表彰和命名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还颁以重奖。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主席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印度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美国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的。
·前苏联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第五篇: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历年主题
1972年6月5日至6月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讨论当代世界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两个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会议最后还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大会的开
幕日6月5日作为“世界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环境日”。在1972年10月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这一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报告”及表彰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并制定每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国家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让我们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行动起来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