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保护概论(填空题)
1.广义地讲,环境是指以-----为中心,及对该中心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2.在环境问题的三个分类中,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3.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包括两个时代,即为远古时代和------。
4.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发生的历史时段为------。
5.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的骨痛病事件是由------污染引起的。
6.在水俣事件中,致病和致毒物质是-------。
7.20世纪规模最大的烟雾事件发生地是在------。
8.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9.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提交文件是《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该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10.蕾切尔·卡逊的论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环境问题的著作。-----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步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1.“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态学家-----与1869年首先提出的。
1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的。
13.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不同种群的生物综合称为------。
14.高等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扮演-----的角色。
15.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通过营养联系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的----结构。养
16.按照人为干预的程度划分,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受到人为干预的生态系统称为-----。
17.在食物链中,一级消费者处于----营养级。
18.根据能量传输的1/10定律,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级。
19.在生物圈范围内的各个圈层中进行的物质循环,称为------。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类型中,通过声音、颜色和光等物理现象传递的信息,成为------。
20.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地平衡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
21.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解决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水利工程是-----。
22.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在运行中的再生能力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称为----。
23.太阳能属于自然资源分类中的------资源。
2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圈层是-----。
25.在平流层中,空气很少有对流运动,-----成为该层空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26.多云的夜晚地面要比无云夜晚高,是因为存在大气------作用。
27.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及存在的大气状况,发生于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地区的大气污染属于-----大气污染。
28.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两类,分别为颗粒污染物和-----。
29.在大气污染物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和-----。
30.粒径小于10 um的颗粒物,可长期漂浮于大气中,被称为-----。
31.参与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气态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和-----。
32.气流在大气中作无规则的、三维的小尺度运动称为------。
33.由于大气的垂直方向温度变化引起的湍流称为-----。
34.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主要靠-----的作用。
35.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每升高----米气温的变化值。
36.出现逆温的大气层被称为-----。
37.逆温层至地面的距离下限被称为-----。
38.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产量-----。
39.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
40.------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首次发现了臭氧层空洞。
41.通过使含尘气体在除尘器中进行高速旋转,使尘粒产生离离心力除尘器
42.利用固体吸收剂或吸附剂吸收SO2的技术称为-----。
43.目前国内对高浓度SO2烟气的治理多采用----法。
44.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分别为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45.造成我国南方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所造成的。
46.“细菌总数”属于-----水质指标。
47.所有铬的化合物(二价、三价和六价铬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以-----毒性最大。
48.化学需氧量测定数值一般要比生物需氧量测定数值-----。
49.1988年国家环保局修订并颁布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指出,-----类水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50.溶解氧量越少,说明水体污染的程度越-----。
51.“截留”是常用的物理法废水处理技术,该方法常用的处理设备有----、筛网和微滤机。
52.沉砂效果最好的沉砂池是----沉砂池。
53.根据沉淀池内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
54.活性污泥法处理净化废水的过程,一般包括吸附、氧化和-----三个阶段。水处理工艺中,厌氧生物处理法的最终产物是热值很高的----气体,可被利用作能源。
55.土壤由----、有机体、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56.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保护-----的历史文件。
57.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酸雨类型是-----。
58.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的,具有-----,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59.-----是土壤中最基本的组分,也是土壤固体物质的主体部分。
60.我国南方土壤中的次生粘土矿物类型主要是------。
61.-----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由腐殖物质和非腐殖物质组成。
62.土壤空气中的CO2量要-----大气中CO2含量。
63.土壤胶体扩散层中的补偿粒子,可以和溶液中相同电荷的例子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称为------作用。
64.土壤质地越细,则离子交换能力-----。
65.通过溶液中H+浓度直接表现出来的酸度,称为------,通常用pH表示。
66.亚砷酸和砷酸的转化及其毒性与土壤的-----性质关系密切。
67.-----是我国七大水系中受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68.根据土壤污染物的属性可将土壤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型、-------和生物污染型
三大类。
69.土壤净化类型中的-----可实现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的目的,是土壤净化的主要途径。
70.重金属是土壤中重要的一类污染物,其特点是-----,因此在土壤中不断被富集。
71.对土壤污染较严重,且毒性较强的五大重金属是Hg、As、-----、72.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之一是金属有机态毒性----无机态毒性。
73.镉在水稻体内的大量积累会产生-----。镉米
74.----污染是最普遍的农田中金属污染现象。
75.在土壤学中,把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钠离子与吸附性阳离子总量比值大于或等于20%的土壤,称为----。
76.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常发生的土壤退化现象是-----。
77.根据评价的内容差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壤环境污染评价、-------和综合评价。
78.处理、处置和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基本原则是最小化、------和无害化。
79.为了控制危险废物的污染转嫁,联合国环境署于1989年3月22日通过了----公约。
80.城市垃圾处理中,对于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方法。
81.城市垃圾处理中,对于可降解有机物多的垃圾,宜采用----方法。
82.光污染一般包括------、眩光污染和杂散光污染。
83.对大气的热污染的防治,应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和提高热能利用率三方面来进行。
84.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是------。
85.放射性污染防治首先必须-----。
86.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分为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三大类。
87.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三种类型。
88.人类过多使用----物质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89.1992年在巴西召开了最大规模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此会议签署了两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气候变化公约》和------。
90.根据环境监测的性质,环境监测可分为研究性监测、----和特定目的监测三大类。
91.极光现象发生在大气圈层中的------。
92.根据在除尘过程中是否采用润湿剂,除尘装置的类型可分为湿式除尘装置和----。
93.影响大气扩散稀释能力的气象动力因子主要是风和-----。
94.影响大气扩散稀释能力的气象热力因子主要是大气的温度层结和-----。
95.大气稳定度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有着密切关系。
96.大气中NOX主要是指----和NO2.100.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就叫做----。
第二篇:语言学概论填空题
填空题:绪论部分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8.1786年,英国的(威廉 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2.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4.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
5.国际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根据(音标和音素一对一(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6.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体)的不同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决定。7.八个标准(基本)元音中,前元音从高到低依次分别是(),后元音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
8.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音位变体)。
9.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和()三个方面。
10.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11.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12.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13.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
1.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2.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独立性,可以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4.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5.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6.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7.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8.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是并不引起表达中的混乱,这是因为有(语境)的作用。9.多义词的引申意义,除了一般的通过近距离引申产生外,还有远距离引申的,后者主要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式产生。
10.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物。1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和(能产性)两个特点。
12.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语境)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1.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和(句子)。2.2.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3.“吃饭”.“煮饭”和“混饭(吃)”中的具体语义关系分别是(.动作与受事)、(结果)和(目的)的关系。
4.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5.分化歧义,经常采用语法结构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6.不同级别的语法单位都可以从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的差别进行两种分类。7.句子结构关系的意义可以分为(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两种。8.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9.对于缺乏形态变化或者缺乏词法范畴的语言来说,划分词类只能依靠语法中的(功能)特征。否则划分词类只要依靠语法中的(形态)特征就容易划分。
10.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句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外部屈折(附加))和(内部屈折)等形态性的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11.划分词类有意义.(功能)和(形态)三个标准。其中(功能)是决定性或者根本性的标准。12.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特征)。
1.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2.文字是在(记事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定地与语言中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3.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4.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5.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米尔人的(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7.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位(音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个体符号以(单字)(词)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8.汉文中的字基本上以(语素)为记录对象,英文中的字基本上以(音素(音位))为记录对象。
10.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改革,其方式.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文字类型的更换)、(表音字母的更换)和(文字的调整与改进)等三种。
1.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的东部语支。2.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3.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4.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语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社会))和(内部(语言结构要素的相互影响))。6.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语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7.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8.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选二))等五个语系。9.语言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借用.(同化(融合.替换))、(混合)等结果。10.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和(语支)。
1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英语和德语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民族,•并且有共同的(书面语(文字)),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
12.世界上的语言一般分为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等九个语系。13.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亲属语言);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的国语是选择一种主体民族语言作为基础形成的。
15.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16.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是,•前者内部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上面,它不可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
17.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18.语言接触包括语言成分借用.(语言联盟)、(语言同化)、(语言混合)混合语几种情况。19.社会方言主要包括(阶层语)、(行业语)、(隐语)、(宗教和帮会用语)几种类型。
第三篇: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议;⑤2002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1.什么是生态学? 答: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或者说生态学就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2.什么是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由哪四部分组成?
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一个整体。
组成部分:非生物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什么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存在哪些类型的食物链?
答: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
类型:牧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4.选择题
(1)在食物链中处于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价值、美学价值。生态多样性的三层内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12.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答:①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物种面临威胁;②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③物种安全管理亟待加强;④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不到位。13.如何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答:①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②摸清现状;③简历野生动物保护基地;④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⑤离体保护。
14.1883*5000*0.1/2.1=448333最多能稳定的养448333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能源、工业原料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矿产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矿产资源的储量正在锐减,有点甚至已经趋于枯竭。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压力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已经达到了非常庞大的规模,许多重要矿产存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贫困和枯竭。
⑤物种资源灭绝 由于森林锐减和草场退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遭到破坏,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而且,从生物存在到现在,物种的灭绝速度越来越。目前全世界有2.5万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处于灭绝的危险中。
5、简述中国资源现状及特点
答:①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由于幅员辽阔,各种资源在总量上与世界各国相比并不算少。但我国的人口众多,因此在人均占有量上就会下降。
②资源种类多,类型齐全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自然资源种类较为齐全;我国是少数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生物资源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位居世界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力,水污染日益严重。湖泊及重要的水系富营养化、含氮磷现象严重,近岸海域的无极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仍呈加剧之势。
9、请调查你所在的城市(或城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10、什么是物种资源?查阅资料总结中国目前的物种资源有多少?当地濒危物种有哪些?你如何面对这些濒危物种?
答:①物种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有机体的总称。
②中国有高等植物30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约8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有234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10%;鸟类约占世界鸟类的13%;兽类449种,约占世界兽类的11%;中国几乎具有所有的生物门物种;另外,中国有特有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银杉等。
③安徽境内的濒危动植物主要有野生扬子鳄、金翼凤蝶、霍山石斛、丹顶鹤、白冠长尾雉、香果树等。
④保护濒危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持物种多样性....大力宣传濒危动植物的可利用价值,并用于开发
11、什么是能源?能源是如何分类的? 答:①能源是指自然资源中存在的某种形式的能,它可以转换成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电能、光能、机械能、热能。
②根据能源是否需要加以转换的特性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在一次能源中,根据是否可再生,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波浪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另外一次能源可以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常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
在二次能源中,主要包括电能、用做燃料的各种石油产品、焦炭、煤气、氢能等。
12、同时属于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和常规能源的是:(3)(1)煤炭(2)核能(3)水力能(4)风能
13、能源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四大常规能源分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和水能。答:能源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污染和危害,能源消费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大气污染 一次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烟气,对人类的居住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形成有害的酸雨,降落下来对农作物、森林生态系统、和湖泊水库形成很大的危害
②温室效应 矿物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CO2,造成CO2积累,形成温室效应。③水体的热污染 在人类使用燃料的时候,只有一小部分被充分利用,另外一大部分排放到水体中去,对水系统造成影响,打破水体系统的平衡。
④固体废物 矿质燃料的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渣堆放占用土地,不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核燃料的石油也会产生大量的堆积废渣,这些废渣产生大量的放射线,能够污染上百万年。
14、有人把“节能”作为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的要求?
16、目前主要有哪些新能源?你认为哪种能源的前景最好?
答:目前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聚变能等。
我认为风能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风能蕴涵量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等优点。另外,风能是环保能源,在所有的新能源中,风能是开发过程中最环保的能源,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风能也将得到发展。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8.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归共有几种情况?
答:大气污染物排入的大气后,即在大气中运动。其转归有三种情况:①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无害的程度,其体现在多方面,如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和植物吸收作用;②转移作用,污染物可以通过转移的其他的环境领域,扩大污染范围,其体现在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向地面水体和土壤转移和向平流层转移;③转化即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各种从污学作用,本身发生化学变化,转变成毒性更大的化学物质,即二次污染物。9.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有哪些?用图说明大气稳定度的影响因素。
答:大气污染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特性和排放总量,还与气象、地理、地物等因素有关,其中以气象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大气中的风与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状况的最直接因子,也是最本质的因子,是决定污染物扩散快慢的决定性因素。风速愈大,湍流愈强,污染物扩散速率愈快。
10.除尘设备的技术参数主要有气体处理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伤三种。11.选择除尘器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需要考虑当地大气环境质量、尘粒的环境容量标准、排放标准、设备的除尘效率及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外,还必须了解尘粒的特性,如它的粒径、粒度分布、形状、比电阻、黏性、可燃性、凝集特性以及含尘气体的化学成分、温度、压力、温度、黏度。总之,只有充分了解所处理含尘气体的特性,掌握各种除尘装置的性能,才能合理的选择出既经济又有效率的除尘装置。
16.简述排烟脱氮原理,并指出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区别。答:排烟脱氮原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为气态酸性氧化物,能同碱、盐反应;NO不与水反应,几乎不被水或氨所吸收,为便于处理,常将NO氧化为NO2后再处理;NO或NO2中的N都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再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该法是以铂为催化剂,以H2或CH4等还原性气体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所谓非选择性是指反应时的温度条件不仅控制在只是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而且在反应过程中,还能有一定量的还原剂与烟气中的过剩氧作用。该法的温度大约在400~500℃。主要反应为:
CHCH444NOCO222H2O2N22
4NO4NOCO2H2O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该法是以贵金属铂或铜、铬、铁、钒、钼、钴等的氧化物(以铝矾土为载体)为催化剂,以NH3、H2S、Cl2-NH3、CO等为还原剂,选择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进行脱氮反应,将废气中的NOx还原为无害的N2和H2O的方法。最适宜的温度范围随着所选用的催化剂、还原剂,以及烟气流速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250~450℃。主要反应为:2NOCl22NOClΝΟCl2ΝΝ3ΝΗ4ClΝ2Η2
第四篇:环境保护概论
环 境 保 护 概 论 作 业
专业班级:09会计学(3)班姓名:余蓓蓓学号:D09520317联系方式:***2011/11/20
浅议全球气候变暖危机
经济管理学院09会计学(3)班D09520317余蓓蓓
摘要: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却在日益恶化,而全球气候变暖便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地质洪涝灾害多发、岛屿面积逐渐减少、南北极生物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传染疾病与病菌肆虐等不良后果日益严重,而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更是在警示人类,“全球气候变暖”是真相而并非骗局,它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探讨。而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则是因为人类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所致。因此为了防止世界末日的惨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人类就应该尽早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采取相关措施。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加强节能减排意识外,还要通过密切关注全球气候研究动态以及自主自觉的思考与学习,帮助人类社会探索出更科学的方法途径以有效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关键词: 气候变暖世界末日人为因素补救措施
正文:曾经看过一段颇具讽刺意味的广告,名叫《适者生存》,讲述的是一只北极熊为了适应正在逐渐变暖的气候,便用电剃须将自己身上的毛发剃了个精光,而看着自己“一毛不长”光秃秃的身子,北极熊的喜悦之情竟溢于言表。虽然短片构思简单,并只有短短的26秒,但却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它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人类再不对此采取行动,那么地球上下一个受害的生物极有可能便是人类自己。
一、全球气候变暖,是“真相”还是 “骗局”?
对于“气候变暖”,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参与讨论过这个话题,也必定由此引发了许多思考。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呢?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继而会威胁到全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事实上,尽管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这种定义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仍有不少人对此存在异议。在这些人看来,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常态,是由太阳黑子的暴风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太阳表面的周期性活动让地球在一个时期变暖,一个时期变冷,所以现在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很正常的变暖期。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中,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因此对于“全球变暖”,我们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也不需要为此改变些什么①。此观点一出,立刻遭到了主流科学界的一致反对,继而他们用强而有力的历史测量数据推翻了这一观点: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我们只经历了两个很短暂的温暖期,其他大部分是寒冷期,而这两个温暖期的最高温度明显低于我们现阶段的温度。此外在过去的100到200年,全球变暖的趋势更是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这些论断都是有真实数据作支撑的,因此相对于“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中,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的观点来说它显得更加客观可靠。由此可以断定,“全球气候变暖”是真相而并非骗局,它的的确确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探讨,而不是质疑与忽视。
二、全球气候变暖,末日还有多远?
近年来,描述地球毁灭的灾难性电影屡见不鲜,而《后天》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但凡是看过影片的观众,想必都会对电影最后“洪水灭世”的场景记忆深刻。宏大的场景、逼真的画面、高超的特效,所有的一切在带给我心灵震撼与视觉刺激的同时,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世界末日不是没有可能,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类终有一天会面临这样的惨景。
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电影里的危机正向我们逐步逼近: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世界多个地区出现冰川消融现象,全球海平面高度上升,致使全世界有约6.34亿的人口正在面临海岸危机,这其中我国人口就占到了1.4亿。此外全世界1/10的人口,1/8的城市居民都生活在海拔不超过10米的沿海地区,这个数字因为气候变暖更在逐年增加。而对于处在亚洲地区的人们来说,我们面临的问题似乎更加严重。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的统计,从1994年到2004年间,全世界共发生了1562次水灾,其中大约1/3都发生在亚洲,而生活在低海拔沿海地区的居民中有将近75%都是亚洲人②。除了海岸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将同时导致地质洪涝灾害多发、人类古迹面临消失、岛屿面积逐渐减少、南北极生物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传染疾病与病菌肆虐等多项不良后果。而这些后果同样会让人类遭受毁灭性的灾难。
也许那些质疑“全球变暖危机”的人依旧认为这是杞人忧天,也许那些身处在安全地带的人们仍然觉得全球变暖与己无关,也许很多和我一样关注气候问题的人甚至都对此不以为然,但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的地球正在面临一场空前的危机,采取行动遏制全球变暖已变得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近年来频遭洪涝地质灾害之苦的我国来说,气候危机更应该引起①
② 本段引用自百度文献《全球变暖大骗局观后感》本段所有数据皆为较早前统计所得,因此现在不一定准确,此处仅作参考
国人足够的重视。如若我们不愿看到《2012》里上海、香港等沿海城市被洪水吞没的场景真实上演,如若我们想阻止各类地质洪涝灾难继续发生,那么我们就必须尽快探清气候变暖的原因,并积极采取防范和抵御措施以防止世界末日的惨景在我国提前上演。
三、全球气候变暖,根源究竟何在?
虽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场骗局”的论断暂时还站不住脚跟,但从它提供的理由中我们确实不能否认太阳黑子周期性活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等自然因素对地球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却应该看到问题背后更复杂的原因,那便是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所造成的影响。那么这些人为因素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这些因素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于全球气候。
一是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严重地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么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已多得惊人,再加上每年每个人通过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其总量势必是笔无法估计的天文数字。换句话说,人口剧增因素直接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地球表面气候的变化。
其次是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由于人类对能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肆意向大气排放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致使环境污染这一全球性重大问题日趋严重,可以说它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再者是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长此以往,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将急剧下降,从而会严重破坏地球生物圈的平衡,并加速各类生物品种的灭绝速度。
此外由于人类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引发的森林资源锐减、酸雨多发危害、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样也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由此看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非人类莫属,人类若不想“世界末日”提前到来,就应该好好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尽早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③。
四、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能做些什么?
近年来,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定书》、《哥本哈根协议》等国际公约条文的通过,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类已经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地球气候造成的威胁,并开始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来遏制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尽管如此,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仍旧处在艰难阶段。国际社会虽已对公约达成一致意③ 本段和百度百科解释的原因有细微出入,但不影响文章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见,但考虑到个体利益,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履行条约时的脚步和力度实际上并不统一。另外即使一个国家想诚心遵守气候公约,并大力呼吁自己的人民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但考虑到人民自身环保意识的差异,政府也很难保证自己能完完全全地贯彻落实国际公约里的每一项内容。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尤为常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上一直积极配合国际社会的指示,对于自己签订的每一项条约内容,我国也诚心遵守以保障全球人民的利益。但由于政府监督管制力度的不严以及国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我国在实行一系列环保政策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们或许不用像政府一样通过探究落实相关政策去改善气候问题,但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社会分子,我们却应该切实加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为解决气候危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平时上班上学,尽量用步行和自行车代替公交和私家车;就餐消费时,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处理废品时,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购买产品时,尽量购买绿色产品和低碳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做的似乎就更多:除了在学习与工作中,通过少浪费铅笔纸张,少耗用电脑台灯能源以及合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等行为间接遏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降低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外,我们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力度宣传节能减排观念,并积极参与到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话题的讨论中去。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更应该通过密切关注全球气候研究动态以及自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帮助有关人员探索出更科学的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使人类社会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危机。相信这也是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758611.htm2011/11/19
【2】http://wenku.baidu.com/view/bef1c6d6c1c708a1284a449d.htm2011/11/19
【3】http://tieba.baidu.com/f?kz=10003093122011/11/20
【4】佚名.全球变暖导致即将消失的8大景点[N].《南都周刊》,2009-12-14(5)
【5】黄秀英.论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报》,2005第2期
第五篇:语言学概论试题 填空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
填空题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1、“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一般(普通)(理论)语言学。
12、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
13、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的东部语支。
14、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
15、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独立性,可以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16、文字是在(记事图画、词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定地与语言中的(语素)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17、“吃饭”、“煮饭”和“混饭(吃)”中的具体语义关系分别是动作与(受事、结果、目的)的关系。•
18、语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社会))和内部(语言结构要素的相互影响)。
19、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20、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
普遍唯理语法 》)。
21、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语、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22、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
23、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
24、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25、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
26、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27、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28、(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9、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选二))等五个语系。
30、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
31、国际音标是在拉丁、•音标和音素字母的基础上根据(一对一(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32、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语境)起了补 充说明的作用。
33、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字),(中美洲的)
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34、分化歧义,经常采用语法结构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
35、语言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借用、(同化(融合、替换))、混合等结果。
3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7、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38、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
39、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40、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体)的不同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决定。
41、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42、不同级别的语法单位都可以从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的差别进行两种分类。
4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英语和德语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民族),•并且有共同的(书面语(文字)),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43、1786年,英国的Sir William Jones(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梵语跟希腊语、拉丁语以及日耳曼语)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44、世界上的语言一般分为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等九个语系。
45、八个标准(基本)元音,其中前元音从高到低依次分别是(iea),后元音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o u ɑ)。
46、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音位变体)。
47、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位(音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词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
48、句子结构关系的意义可以分为(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两种。
49、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亲属语言•;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50、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51、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52、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振动)和(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53、汉语中的字基本上以(语素)为造字单位或者记录对象,英文中的字基本上以(音素(音位))为造字单位。
54、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5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的国语是选择一种主体民族语言作为基础形成的。
56、多义词的引申意义,除了一般的通过近距离引申产生外,还有远距离引申的,后者主要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式产生。
57、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物。
58、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 普通语言学教程 》)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59、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60、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61、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 的个体符号(单字)以(词)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
6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对于缺乏形态变化或者缺乏词法范畴的语言来说,划分词类只能依靠语法中的(功能)特征。否则划分词类只要依靠语法中的•(形态)特征就容易划分。
6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是,•前者内部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上面,它不可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
64、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是并不引起表达中的混乱,这是因为有(语境)的作用。
65、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66、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67、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句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外部屈折(附加))和(内部屈折)等形态性的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68、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69、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70、划分词类有意义、(功能)和(形态)三个标准。其中(功能)是决定性或者根本性的标准。
71、人类语言的统一,就是通过语言接触中的(双语现象)阶段,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或者方言,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语言的分化就是 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使用的原来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72、基本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和(能产性)。
7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他的代表著作是(《 句法结构》),他的作为“标准理论”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7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多式综合语)四种。
75、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
76、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改革,其方式、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
(文字类型的更换)、(表音字母的更换)、(文字的调整与改进)等三种。
77、一个结构成分完全的句子类型通常叫做(主谓句)。
78、人类语言的统一,就是 通过语言接触中的(双语)阶段•,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或者方言,•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语言的分化就是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使用的原来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79、传统语言学在世界范围内有三个中心,也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它们分别是(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中国)。
80.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索绪尔)(语言学家名字)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的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1916年,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81.语言符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82.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
(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8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心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8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
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85.超音段(非音质)音位包括由音高决定的(调位),由(音强)决定的重位,以及由音长决定的(时位)。
86.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87.词的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五种。
88.句式变换常使用的手段有(成分移位)、(增添成 分)、(省略成分)、(改变语调)四种。
89.超音段(非音质)音位包括由音高决定的(调位),由(音强)决定的重位,以及由音长决定的(时位)。
90.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汉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91.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1933年出版了(《语言论》),此书成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纲领性著作。
92.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93.句式变换常使用的手段有(成分移位)、(增添成 分)、(省略成分)、(改变语调)四种。
9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95.发出的辅音是鼻音和还是口音,是软腭和(小舌)在起作用。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96.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阻)。
97.词的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五种。
98.中国的传统语言学过去称为(小学),包括三门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99.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索绪尔)(语言学家名字)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的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1916年,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00.语言符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101.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部分是(肺),发音体是(声带),共鸣腔包括(口腔)、(鼻腔)、(咽腔)。
102.请用国际音标写出八个基本元音:[ i ]、[ e ]、[ ]、[ a ]、[ u ]、[ o ]、[ ]、[ ]。
103.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属于(自由)变体。
104.词的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
105.句式变换常使用的手段有(成分移位)、(增添成分)、(省略成分)、改变语调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