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

时间:2019-05-13 11:1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

第一篇: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

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

发布时间:2014-4-5信息来源:文汇报

作者: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联合国环境署-同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 伍江

核心观点

中国的工业化直接导致了非农化,却没有带来完全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城市化的一大特点。这种不完全的城市化,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业区游离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之外。

快速城镇化,带来农民的快速非农化,却没有真正带来新兴小城镇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比起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宜居程度越来越低,这是现在我们国家城镇化过程中一个很大的可改进之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到2011年底,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目前,全世界城镇化的水平大概是在50%多。按国际惯例,一旦城镇化率超过50%,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进入全面城镇化时期。

长期以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占多数,城市人口始终是少数。但近年来,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1年,全国13亿人口里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人居住在城市,并在城市里工作、生活。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城镇化时代。而其实,全世界也可以看作是进入了全面城镇化时期。并且,城镇化作为一个过程,还会持续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因此,城市生活的质量决定了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如此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当然会带来城市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人民的整个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因为城市有大量的建设活动、生产行为、生活需求和消费,必然会对环境和资源产生巨大冲击。所以,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也自然成为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特点与问题

未来30年,中国能不能实现全面小康,取决于城镇化进程是不是平稳。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城镇化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特点是当代中国城镇化所具有的空前规模和速度。西方发达国家的快速城市化始于19世纪。工业化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带来巨大改变,让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于是,大量剩余人口出现,并从农村转向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从而带来了更高的产值和更大的科学进步。这一人口迁徙过程就是我们说的城镇化。城镇化过程就是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外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差不多150年的工业化以后,普遍进入

城镇化时代。到今天,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基本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字,欧洲大概在80%上下,美国大概在85%到90%之间。

中国到1949年为止,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10%左右。从1949-1979年的30年间,随着国家初步的工业化建设,城镇化水平逐步从10%提高到20%。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快速的工业化带来了快速的城镇化。从1978年到2009年的30年间,城镇化率从不到20%跃升到接近50%,速度非常快,平均每年接近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中国人口平均每一年有1%进入城市。事实上,城镇化速度在改革开放的后半期比前半期更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速度也加快,最近15年,中国差不多每年有1500万到2000万人口进入城市。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城镇化率翻一番的时间是22年,而英国是120年,法国是100年,德国是80年,日本是40年,美国是30年。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应对、处理快速城镇化带来的问题的时间是很短的。现在,中国还在持续的城镇化过程中,经济与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只要国内外形势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和稳定,未来30年,我们还会以同样的速度与规模持续城镇化进程,直到城镇化率维持在70%到80%之间。

所谓城市化就是空间迁徙,人口从农村迁到城市。改革开放前,我们拥有建制在镇及以上的城市总共不到3000个,现在则是近2万个;称之为市的城市在过去30年差不多翻了一番多。正是这个空间承担着我们的城镇化,让大型建设活动得以展开,并吸纳新的城市人口。从城市数量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如此高速的城市膨胀所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成为我们国家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引擎。经济好的时候,城市建设就更加兴盛,经济不好的时候,也要通过城市建设来拉动经济。

第二个特点是,我们的城镇化跟工业化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全世界的城镇化过程都是伴随工业化的,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农业生产、小工业生产不需要城市,城市是大工业生产带来的一个产物,它需要集聚大量人口,高效率使用有限的土地,进行工业生产。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同样来源于工业化,但跟工业化并不完全统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中国是分离的。

这种分离体现在土地和人口的特点上。从土地上来看,我们拥有大量的开发区、工业区,大到国家级的工业区、开发区,小到一个村庄里面的。工业区不是农业区,又不完全是城市,不具备城市的所有功能,包括城市的文化、教育、商业、服务、休闲等。因此,建设工业区就是为了生产,而不是为了建一个真正的城市。另一方面,从人口上看,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事城镇化生产。这些迁徙人口被称为“农民工”——他们住在城市里,从事城市的生产,为城市的产品提供劳动力,可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分享城市的所有福利。据统计,全中国大概有3亿多到4亿的农民工,他们是没有充分城镇化的人群,虽不能真正算作城里人,但因为他们不从事农业生产也不住在农村,也已经肯定不能算作农民了。因此,很多人认为我们中国今年的城镇化率其实应该在40%左右,也就是说,还有10%以上的人是半城市化,没有真正的城市化。

以上两个事实意味着我们接下来不仅要处理继续不断的、同样规模、同样速度的城镇化问题,还要解决前面二三十年城镇化尚未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工业化直接导致了非农化,却没有带来完全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城市化的一大特点。这种不完全的城市化,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业区游离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之外。第三个特点是,虽然全国都处于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但是区域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另外,我们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越来越趋同——不论经济改革发展模式有何不同,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和建设面貌却越来越相同了。城市管理在南边、北边是一样的,城市面貌不管你走到哪儿也都一样,各地因地理、气侯、人文、历史等因素的不同,而逐渐形成的城市风貌特色现在却基本相似。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四个特点是,一方面,我们快速的城市建设和快速的城镇化导致城市土地紧缺,特别是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但另一方面,我们对土地又极为浪费。总的来说,中小城市比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的土地浪费现象更加明显,比如在一些中小城市,广场越造越大,路越造越宽。以前我们专门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路越宽,车越堵。后来发现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路宽了,大家都去了,所以就堵了,路越窄越不堵。另外,很多地方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还不惜以低价土地或者免费土地作为发展的代价,进行招商引资。因此造成了一些地方浪费土地,许多大城市却无地可用。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里面,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方面是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另一方面是郊区土地使用效率低下。

第五个特点是,由于城镇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城镇化的水平又有高低之分,因此,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中,也有高度的城镇化和不太高度的城镇化之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虽然实现了城镇化,但城镇化的程度水平却非常低下。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直接推动了全国的全面工业化,也导致大量小城镇的兴起。快速城镇化,带来农民的快速非农化,却没有真正带来新兴小城镇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城镇化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会说小城镇的生活比大城市舒适。但是现在,城市越大生活品质越高,城市越小生活品质越差。这个现象是不正常的。究其原因,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只重视城镇的建成,而忽略了城镇里面人的生活水平和城镇化的水平,这其中包括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缺乏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模式等等。比起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宜居程度越来越低,这是现在我们国家城镇化过程中一个很大的可改进之处。

第六个特点是中国特殊的行政区划体制,对城镇化的进程也有巨大的影响。县政府所在地可以通过上升为地级市来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可是,它虽是个市,但实际上由于县、镇、乡这一体制,其城市管理职能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会看到,一个县级市和一个县级镇的行政功能没有什么区别,仍然主要管理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延续的交易活动,并没有许多城市方面的职能。因此,即便我们现在在名分上给了它县级市、镇级市、村级市,但是它又多大程度上能真正担负起城市管理的职责,还是要打个问号的。这是“中国特色”。在很多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市是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没有级别之分。

不能只有一种模式的城镇化

面对这些当代城镇化中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我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探讨。

第一,面对我们这具有重重特色的中国城镇化,首先应该提出土地节约利用、城市发展高密度的战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国家人多地少这一特定国情,因此,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效率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中一味的贪大求洋,一味的追求空间宽舒、宏大气派,这种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对中国而言,比起土地资源危机,其他一切资源危机都没有如此严重,所有的压力都没有土地压力这样大。所以,城市发展的高密度战略是我们的无奈,但又是一种必须的选择,更何况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依赖于汽车的低密度城市,已经被证明是对人类前途和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不负责任。

第二,中国人口多,地也大,发展不均衡,所以不能只有一种模式的城镇化。中国几亿人的城镇化不能全部都寄希望于少数几个大城市,而必须是中、小、大城市共同发展。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由于人口集聚效应,城市的经济能级优势凸显。毫无疑问,中国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引擎,但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不可能像一个中小国家和地区那样,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部效应都“押宝”在少数城市上。韩国一共5000万人口,有2000万集中在首尔,全国一半的经济集中在首尔这一个城市。这在中国是很难想象的。对中国而言,整个国家应该比较均衡地发展,一个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同步发展的战略才是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

第三,不同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城市是需要筹划的,即让效益更高一些,让代价更小一点,这就是城市规划。合理高效的城市空间布局会给城市发展带来长远利益,而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会给城市带来致命的危害。任何一种既有的空间结构模式都不应该直接照搬到任何城市。其实,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各有各的特点,它取决于地理、气候、自然、产业、人口、文化、历史等因素,所以,具有不同规模、地域、环境、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背景的城市应该有不同的空间结构战略。让一栋房子、一辆汽车节能减排5%会是一个很大的科技进步,可是在城市布局上稍微一个不当心的错误,就是几十倍、几百倍的能量消耗,可见合理的城市布局是多么重要。

第四,城市需要地域文化特色,而文化特色最主要的部分是保护既有的文化特色,然后再创造新的文化特色。但是不要忘了,创造新的文化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而既有的文化特色是几十代人积累的结果。当代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地方文化特色丧失,而地方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最终根本所在。世界各个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城市风貌就是文化竞争力,也是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当然,它们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不仅要保护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和徐家汇那些花园洋房,也

要保护那些看似破破烂烂的石库门和里弄,我不是说不需要旧城改造,但是在拆之前千万要慎重地把有价值的留下来。

第五,是留足基础设施所必须的空间。我们的城市若想按照事前想好的规划让它更高效、更好地发展,就首先要有骨架子,也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时间,而其投入和建设又跟现在所具备的经济条件有关,比如人们知道这个地方应该有条路,可是得等有钱了才能做这个事。因此,城市规划就要把这个空间留好。

第六,我们国家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需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西方,特别是美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推行私人交通,这一模式使得拥有私人轿车成为人们的理想。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这种生活模式极大地刺激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包括钢铁工业的发展,但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地球环境的维护带来了无穷的隐患。如果全世界都以美国人这样的生活方式生存,那对地球是一个灾难。因此,通过一个高度节约、高效的公共交通模式,可能是一条解决之道。所以,我认为公共交通的发展战略绝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城市底层居民的一个民生工程,而是全社会的问题,最终,城市应该发展出一个高效的、人人都能享用的、舒适的公共交通体系。

第七,更系统化的城市发展,应该把城市放在城市群里去考虑。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已经使今天的城市越来越难以独立地生成。城市越来越多地从属于世界经济网络,至少是区域经济网络;城市群概念也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个事实上的客观存在,不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的重要城市群,在城市经济当中的能级已显得毋庸置疑。中国也是一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中部地区的城市群正是因为这些城市群的大小能量、产业人口相互补,而形成更大的能量。所以,对上海来讲,把整个长三角地区统筹为一体,才有可能真正使得上海逐步发展为一个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所有的这一切,最终取决于规划——规划是城市长远利益的体现。因此,规划应该引导城市的发展,并成为控制城市发展的依据。所以,我呼吁上海早一些进入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改,使得我们能尽早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找到依据。

要更多地考虑城市功能的混合最后,我还想就一些问题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受。

目前,我们城市建设当中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为了高速、高效发展,形成了功能分区,但这种分区也碰到一些问题。当一个城市太大的时候,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每天有大量的人口潮汐似地摆动,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我们能不能更多地考虑城市功能的混合,让生活、生产、工作不要离得太远?这样既节约能量,也使人舒服。

此外,我们城市的人性化程度还很不够,它缺少人的活动空间、人的街道生活、人的尺度感。缺少这些,城市就变得很远,变得不亲切了。不亲切的城市还谈什么好呢?同样,我们的交通总是水不够加水,面不够加面,路越来越宽。其实,我们需要有很丰富的网络来疏解各种各样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密的路使得我们拥有更多的街道生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像在一些大城市,过条马路等三次红绿灯,等一次红绿灯走1/3,那是很可怕的。

同样地,我们在旧城改造中需要以新换旧,是可以理解的,但把历史文化一起破坏掉就可惜了。所以我在这里也向大家呼吁:上海最值得我们自豪的、最有特点的,也孕育了一代代上海人的,不是外滩,不是洋房,而是我们的石库门。由1000多万人口组成的上海,是一个多元的城市。城市需要容纳的能力,需要更多的交融,需要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我们也需要更多的邻居。我希望,让我们的城市多一点能走人的人行道,多一点可以人际交往的地方。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不要把它描述成是个天堂,是个家家都有花园,每天开直升飞机上下班的样子,那不是未来城市。未来城市是每一个人都很舒服、很喜欢、很自然而自由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人在这里面活得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好城市。城市化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希望我们能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

伍江 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93年获博士学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著有《上海百年建筑史》、《上海弄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等多部专著。现为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联合国环境署-同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

第二篇:我市成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中方试点城市

我市成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中方试点城市

11月21日,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智慧城市分论坛上,我市被正式确定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中方15个试点城市之一,市长曲福田被确定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专家团执行成员。

今年4月2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合作。经过双方专家调研和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淮安市等15个城市列为中方的试点城市。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智慧淮安”建设规划初稿已完成,“智慧住建”、“智慧安监”、“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建设项目在统一架构下有序开展。此次我市通过“中欧绿色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将有效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进一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我市将得到欧盟及我国有关部委对淮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支持。

第三篇:从武汉内涝剖析:海绵城市如何真正成为“吸水海绵”

从武汉内涝剖析:海绵城市如何真正成为“吸水海绵”

环保面前,没有旁观者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核心战略之一,一举一动自然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从2012年首次提出概念至今,尤其是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历时一年,暴雨来袭,为何海绵城市难成吸水海绵?本篇,试图以今年入汛以来武汉内涝为例,分析一二。“今年7月初,对武汉城区最大的影响不是长江洪峰,而是城市内涝。

从6月30日开始的一场罕见强降雨,让武汉市的部分地区陷入“一片泽国”。尽管7月7日开始天空已经放晴,但还未褪去的渍水仍在拷问,我们的“海绵城市”究竟去了哪里? 40个东湖水给武汉浇了个“透心凉”

从6月30日开始本轮降雨把武汉市淋了一个“透心凉”。天空不是在四处“浇花”,而是好像直接往下“泼水”。从6月30日20时开始至7月6日10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60.5毫米。这场降雨突破了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武汉的气象新闻习惯用“下了几个东湖”来形容当地的雨量。如果把武汉站记录的560.5毫米降雨量乘以武汉的土地面积(按8494平方公里计算)得到总雨水量,然后再除以东湖的最大水容量(约1.2亿立方米),本次武汉一周累计降雨量,相当于下了约40个东湖的水体体积。作为曾经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一个东湖的最大水容量相当于8个西湖(约1429万立方米)。这么大量的水在短短几天之内降落到地面,在短时难以排出的情况下,积水成了这几日关于武汉消息最密集的一个词汇。图为武汉街道积水景象为了不让下游城市既防外洪、又战内涝,7月6日和7日上午,长江防总连续下达了两道调度令,让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由31000立方米每秒减小至25000立方米每秒后,继续减小至20000立方米每秒,进一步缓解下游地区的防汛压力,也为下游排涝留出空间。

尽管如此,在7月7日天气转晴之前,武汉城区的渍水仍然较为严重。

累积水量已经超过天然“海绵”排水极限

为何水难以排出,首先是连续的暴雨已经超过了城市的天然河湖体系所形成海绵系统的排水极限。据当地媒体报道,本轮强降雨,武汉的光谷和南湖片区是渍水最为严重的地区,而这两个片区都集中在武汉市内长江南岸的武昌地区。据了解,武昌地区以武珞路和珞喻路为界,北侧城市排水走东湖、沙湖水系,通过罗家港排入长江,南侧城市排水走汤逊湖水系。光谷和南湖两片渍水严重区域的排水主要依靠汤逊湖水系。整个汤逊湖水系包含了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并由南湖连通港、巡司河、青菱河连接各湖泊和长江,最终经汤逊湖泵站这个唯一排江口汇入长江。汤逊湖水系北起武珞路、珞喻路,南至江夏八分山、大花山,西临长江,东至东湖高新三环线,整个流程长达20多公里,江夏区、武昌区、洪山区等地420平方公里内的雨水全都汇集在此。图为武汉市内湖区分布图进入到梅雨季节以来,武汉已经历了4场强降雨袭击,汤逊湖水系中的多数湖泊调蓄空间已满。“暴雨频下,水位跳涨,就像一个水袋子,水满了雨还在下,对周边排水管网形成顶托,低洼处易渍水,水又退得慢。”武汉市防办排水处负责人在当地媒体上表示。据前期武汉市防汛办的研判,仅汤逊湖水系中的南湖,其水位每增加0.1米,需要24小时退水。而这次降雨过程中,强度大,雨量大,已超过现有排水能力。事实上,由于水利部和国家防总今年汛期之前就多次预警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武汉市在疏通自然水系上面已经提前了一些准备。今年6月以来,腾出汤逊湖水系的库容、提升水系的过水能力已成为各方共识。今年6月17日,武汉市将分隔大、小南湖达半个世纪的堤埂扒开,使得两湖水系连通,打通了南湖东、北部地区雨水进入原小南湖的通道。6月22日至24日,武汉将南湖连通港的港渠整体宽度从10米扩至30米,原先弯道还“裁弯取直”,南湖连通港的过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工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抵不过雨量过大的冲击。参与过多地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的中国中冶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启国对第一财经表示,水能否顺利排出去,要看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地下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和地表水的汇集能力。现在问题一般出现在后者,地面上阻塞物过多,水流不过去,所以暴雨一旦来得又急又猛的话,排水能力就跟不上。他以武汉为例,虽然武汉在去年就开始建设海绵城市,但这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完善过程,“武汉是个丰水城市,地下水位高,水多,难以排得出去。加上这次暴雨强度太大,太集中了。”

持续填湖降低天然水系排水能力

天然水系排水不畅,还有填湖问题始终作祟。曾经“百湖之城”武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开发,近90个湖泊因造田、建城而消失。其中,仅沙湖面积由2001年的4.7平方公里缩减到2013年的3.08平方公里。因为不断的填埋开发,分块切割隔断了原来江湖联通的自然蓄水、排水体系,减弱了城市对降水的蓄积消纳能力。同时,被填湖地区地势低洼加上排水不畅又加重了渍水发生的几率。此次武汉市积水严重的部分小区,正是建设在通过填湖形成地段的新楼房。武汉的填湖问题多次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在2015年年初曾刊登文章,喊出了一句“武汉,再也不能填湖了”。武汉湖泊众多 图为武汉野芷湖在媒体的记录中,2012年5月31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工作会上,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曾表示,“没有一座城市有武汉这么多的湖,但如果不能保住,我们就会背上千古骂名”。2015年1月9日,武汉市人大审议通过了《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以及《武汉市湖泊综合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市区现有的40个湖泊,辖区内的166个湖泊一个都不能少、湖泊面积一寸也不能缩小。在越来越严厉的监督下,武汉的填湖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但控制填湖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目前恐怕还难谈根治。这几年,武汉每年都要开展电视问政,关于填湖、关于渍水,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门话题。距离7月18日武汉电视问政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尽管武汉出台了条例、修筑了工程、设置了湖长,出台落实了一系列防止渍水的举措,但今年的武汉内涝可能还会让不少武汉当地被问政的官员汗颜。

人工“海绵”建设需要一张图、一盘棋和一张网

除了天然湖泊的蓄水排洪,人工的排水体系建设也是确保城市远离内涝的重要一环。武汉是国家去年确定的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周启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海绵城市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降雨时吸水,干旱时吐水,防止出现城市内涝。在被确立为海绵城市试点后,武汉市水务局曾发布《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根据该方案,开展青山和四新两个示范区试点工作,计划三年投资162.9亿元,实施项目455个。计划到2017年,两大示范区内涝防治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图为海绵城市概念图根据该方案,至2017年末,武汉争取实现城市雨水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青山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四新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2015年4月,距武汉市被确定为海绵城市第一批试点建设城市不久,中国中冶便承接了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课题研究这一项目,其实施的武汉市青山区临江大道作为武汉市首条“海绵示范路”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路段共约4公里,即将完工的300米示范段。在已建成的道路边,整个路面向花坛微倾,花坛比路面低。据该项目的建设工程师介绍,采用下沉式绿化带,正是这条“海绵道路”的特点之一。绿化带最低处比路面低45厘米左右,花坛与道路连接处有雨水口,一旦下雨,雨水顺着倾斜的路面经雨水口流入花坛内侧的沉淀池,淤泥、杂质在此沉淀、过滤,雨水继续下渗到花坛内,被喜水植物根系吸收,达到储存雨水的作用。如果下大暴雨,超过一定的雨量,花坛内积蓄的水便会通过花坛中央的溢流口排入城市泵站。图为下沉绿地构造图就在此次暴雨中,当地媒体曾经在7月1日实地探访了这条路段。暴雨中,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也没有积水。目前,包括武汉在内的海绵城市试点地区的海绵项目建设还正在进行之中。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规划、建设、市政、园林、水务、交通、财政、发改、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如果不能打破管理体制的障碍、做不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势必事倍功半,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周启国对第一财经表示,海绵城市不仅仅是涉及对水的利用,还囊括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牵扯到多个部门,是整个城市的事情。绝大部分地方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非常到位,在大力推广这个理念,但是有些地方认为这只是单纯的排水项目,把它变成一个部门的事情,这样推动起来比较难。周启国还建议,大力推进海绵城市项目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部一直在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以节省成本,以及确保工程进度和整个建设的水准,事实上这也被证明了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海绵城市的建设更要推行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因为它的技术含量很高,是城市各方面建设的集成,系统化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周启国说,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责任清晰。以前,项目一出问题的话,设计方和施工方就容易互相推诿。除了建设与规划,资金建设海绵城市需要突破的障碍。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体量大,需要较强的资金运作能力,在当前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希望用PPP的方式来建设。但仅靠企业一方也难以承担PPP所需要的资金,金融机构也早已进入到这个领域。比如,中冶集团与邮储银行共同设立1000亿产业基金支撑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同时积极采取国家推行的PPP模式,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承接项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同中国交建也共同发起成立了规模150亿元的“中交建壹期基金”来投向基础建设的PPP项目。今年年中的城市内涝有可能倒逼海绵城市建设继续提速。目前,北京、天津、大连等14个城市进入第二批试点名单。长城证券一项研报认为,保守估计,到2020年海绵城市累计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9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7.6万亿元。海绵城市建设还需地下管廊配套加持

利用海绵城市,虽然能把雨水蓄积,但在雨量过多是仍需要有效的排水通道。为了进一步强化城市的排水能力,周启国表示,综合管廊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工程设施,是一种新的建设理念和模式。如果排水用管廊的模式,排水能力就很强大,水流进来就能排走。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将有助于消除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和蜘蛛网式架空线的情况,并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海绵城市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并和地下管廊建设结合起来,要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增强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图为地下管廊截面示意图尽管申报的项目较多,但包括珠海、昆明等地实施的地下管廊项目主要在新建城区配合新建道路实施,而老城区如何实施地下管廊仍是需要突破的课题。周启国也分析,综合管廊如果在城市建设一开始或者在新城区建设之初就规划进去,水当然能最大限度地自流,也能节省投资和管理费,不过现在很多是老城区,在这些地方推动起来难度较大。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镇化质量。从全国来看,地下管廊已经开启了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仅在2015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评审工作中,共有142个城市申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总投资8907亿元,已经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

中冶集团党群工作部宣传处副处长于博向记者表示,为了进一步抢抓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新兴产业市场机遇,中冶集团率先设立了中国中冶管廊技术研究院、中国中冶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中国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已经成立了国内首家管廊专业化公司。

2016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湖北武汉CBD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时曾说,我们的城市地上空间高楼林立,发展势头很好,但在地下空间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地下空间不仅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巨大潜在资源。要积极探索PPP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管廊建设,这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文章转自能源世界

第四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不应成为技术堆砌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智慧城市发展一直伴随着顶层设计这个工程学上的概念,对于智慧城市这种云里雾里的超级工程或概念来说,顶层设计可能是唯一一种能全面描述智慧城市的方法。然而有幸观摩数个城市的顶层设计之后会发现格局、内容等都大同小异,难免心生疑惑,联想到中国各个城市发展建设越来越像北京、上海,顿时开朗。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实现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部分,顶层设计应落脚于城市的战略和目标,是推进城市提升现状、实现战略目标的抓手,切不可成为硬件、软件、系统平台的堆砌。理解城市战略目标。智慧城市规划设计首先应当摒弃任何技术因素,任何规划设计都应从规划对象本身出发,不断深化理解所规划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产业状况、资源优势、核心诉求等等方面去深刻理解城市的战略定位,分解城市战略定位到各个行业,形成行业和部门支撑战略的具体目标; 分析现状和目标差距。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分析城市各个行业的现状,挖掘过去行业、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结症和瓶颈,分析城市现状和城市战略、行业现状和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 规划目标实现路径。分析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是否能够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或提升,是否需要管理体制和理念上的改变,从特定城市出发进行规划,描绘出城市所需要的框架和内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各种硬件、软件、平台的堆砌,技术只能解决技术可能解决、推进的问题。

第五篇:河南联通梁国栋:新型数据中心成为智慧城市心脏

河南联通中原数据基地总经理梁国栋表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从层面上来说,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展现层。感知层,随着手机终端、视频终端、传感器的发展,感知层面得到了的快速发展。网络层,包括宽带有线网、3G、4G无线网、无线WIFI以及电话卫星网络等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层面,数据层面,现在在数据的发展方面,需求量保持着高速地增长,随着存储技术的高速发展,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最后在展现层面,就是我们大家切身的一个体会。所以,智慧城市是一个涉及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数据中心来进行各种信息的整合共享的协同处理。为了避免出现以往孤岛式、烟囱式的建设问题,所以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一开始就要把数据中心作为核心来进行考虑。

作为联通,现在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也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包括现在在河南广泛普及进行的“三平合一”的远程党员教育、警务通、数字城管,以及智慧医院、智慧医疗、智慧矿山等方面,都有了一些初步的合作,所以已经为下一步的智慧城市在数据中心层面上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他认为,数据中心的发展正在朝着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发展,包括传统的作为普通托管IDC的数据中心、金融证券等行业需要的共享灾备中心,以及现在的云计算中心正在以一个融合的趋势在发展。在传统的数据中心,计算和存储资源分散,难以整合共享,网络带宽同时与日俱增,但是资源又十分有限。同时,数据的机密性、安全缺乏一定的保障,在运维需求方面,人员能力严重不足,设备的投资也非常巨大,但是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在新型数据中心,能够通过云模式实现低成本的部署,高可用共享和能力的按需分配。海量带宽的出口,保障网络通畅的访问。另外高标准的备份设备以及高规格的机房设施能够保障数据安全,专业的运营队伍能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

他指出,新型数据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与传统相比,首先,传统的数据中心在机房和配套设施方面,所有的行业和单位都需要自己的专业机房装修,需要自己进行精密空调的安装,专用电源的保障,以及完善的安防设施。这些在新型数据中心都可以得到一站式的解决。在计算和存储能力建设方面,各部门、各专业、各行业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需求,按每个专业需要的峰值能力来计算,资源利用率通过调查大概在20%左右。第二,传统数据中心还需要备份建设,服务器一旦出现问题,必须马上需要有备份的设备来保障服务不出问题。在新型数据中心,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建设,按照新型数据中心标准,经测算可以节省60%以上的成本。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按需定制,就像用水用电一样,需要多少台服务器,多少量的存储,都可以进行动态调整,非常方便,而不是每次部门要做扩容,都需要走繁琐的流程,这种流程相对来说时间也比较长。

第三,在网络带宽能力方面,以往单位都要自建自己的数据中心,租运营商的带宽和端口。如此一来,就要按照最忙的时候的峰值处理,不然网络可能就会造成迟滞,甚至某一个时间点会瘫痪,同时还受制于网络端口的限制。此外,网络设备还要定期升级改造。如今,网络设备发展日新月异,更新非常地快,容易造成投资浪费。在运营商新型的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由于基于国家骨干网直连,而传统则是经过省级的国网才能连到国家骨干网,因此在感知上的区别非常明显。同时网络资源随时可以扩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在运维保障方面,作为专业主管的各个部门,首先各单位要配备大量的运维人员。第二,随着业务的发展,政府也将面临增加编制的难题。同时,现有的运维人员,如果工作量不饱满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专业事情需要交给专业人来做,实现集中化、规模化的管理。

最后,梁国栋表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数据中心在其中起到了心脏的作用,通过资源的汇集,形成一个绿色节能的、高效的中心,在改善民生、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面,新型的数据中心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下载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港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