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84,论文页数 23~25页2004年2004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paper.dic123.com/paper_33447331/ 远程教育是21世纪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革新。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切要求教育为人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而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又为人们提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学习的技术和手段。远程教育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前景。本文论述了当今世界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因、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统筹领导下,教育、农业、劳动等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今年2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周济部长亲自到会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教育战线特别是职成教育战线要充分利用职成教育资源,勇挑重担,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3月,教育部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要求广泛动员组织各类职成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培训率和就业率。要扩大城乡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招生规模。要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成立了周济部长任组长的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3月,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
业教育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已成为新一轮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各级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教育部编印了10期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简报,宣传报道了浙江、江苏、陕西、北京、上海、安徽、重庆、贵州、四川、湖北、青岛、大连以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江苏宿豫县等地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做法和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教育部还与农业、劳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组织教育战线积极参与“阳光工程”的实施工作,据农业部对14个省(区、市)的统计,在确定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中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占35%,居于首位。
各地认真贯彻成都会议精神,普遍召开会议,制定文件和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开展转移培训工作,使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入了广泛开展的新阶段。
1.及时传达会议精神,部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目前已有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宁夏9省和青岛市召开会议,部署了培训工作。
2.印发文件,制定规划 目前已有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浙江、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等14个省区和青岛、大连市印发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专门文件。
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河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26个省(区、市)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或明确了培训任务,上述已开会或发文的26个省(区、市)2004年计划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00多万人次。各地正在广泛开展转移培训工作,预计今年的培训规模将明显地超过往年。
3.加强领导 目前已有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宁波、厦门、大连、青岛等22个省(区、市)、4个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厅(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厅(局)长担任。
4.组织实施培训工程,广泛开展转移培训近年来,江苏省由教育、劳动、农业等部门联合实施了“5112教育富民工程”,计划转移500万农村劳动力。工程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全省建成了2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经教育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78万人次,境外劳务输出5.5万人。江苏省教育厅正在组织实施“现代农民培训工程”,其中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子工程,教育部门重点抓好每年没有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25~30万初中毕业生的转移培训,正在推广对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学生的百分之百的培训、百分之百的转移和就业的做法。
浙江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教育厅自2001年以来,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百万职工培训工程”,加强对转移前和转移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仅2003年,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119万人次。今年起又组织实施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决定从2004年到2010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其中种养专业户100万人,失土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400万人,已经在二三产就业的农村劳动力500万人。
四川省政府已决定“十五”期间,培养120万中职毕业生,从2003-2007年,全省实施“5112”工程,即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万人次,推广500个农村科技示范致富项目,培训城镇从业人员1000万个,为100万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陕西省正在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网两工程”。“一网”即建立一个网络,建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农业类普通中专学校为骨干,以县级职教中心和职业高中为基础,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辐射点,开展项目引进、人员培训、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的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网络体系。“两工程”一是职教强县富民工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项目引进、人员培训、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把农村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引进新项目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职教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提高,每人能够掌握1~2项专业技能,提高其竞争能
力,促进有序转移。通过“一网两工程”的实施,达到引进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培训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已确定了41个实验县。去年冬季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103万人次,输出44.8万人。
目前许多地方已将转移培训的目标分解到各市、州以及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逐级落实培训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转移培训工作。
5.积极筹措培训资金,增加经费投入 在许多地方已经形成了政府扶持、学校和培训机构减收、农民支付一部分经费的解决方式。也有一些民办学校和劳务中介机构完全采用市场机制、农民缴费参加培训、学校和中介机构提供培训与就业服务的方式解决培训经费。在经济发达、政府重视的地方,比较多的是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如浙江宁波、绍兴、衢州和上海、广东的一些地方;在经济中等发达的地方比较多的是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学校减免一部分、学员支付一部分经费的办法;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也有采取先免费培训、就业后再收取培训经费的做法,如河南开封电子技术等学校。江苏省政府安排40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教育厅也拿出300万专款用于转移培训工作,教育机构可以申请培训任务,经过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可补助100元/人;经过培训未实现转移就业,补助80元/人;未经过培训但推荐农民实现转移就业的,补助20元/人。
二、教育部门采取多种模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教育部门采取城乡结合、东西部联办等方式举办中等学历教育,使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学生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实现稳定转移;通过短期培训,使学员掌握转移的一
技之长,增强学员的转移和就业能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通过举办夜校、周末学校、市民学校等方式,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适应二三产业工作岗位和城镇生活的能力,促进了农民转移致富和从农民向市民转化。
模式一:职业学校举办中等学历教育,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输送高素质的新增劳动者。近几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毕业生约350万人,其中约70%来自农村,他们主要在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广西有485所中等职业学校与广东省各类企业实行“定单办学”,每年向广东省的企业输出6万多名毕业生,约占中职毕业生的50%。青岛市组织全市职业学校面向全省和全国贫困地区招生,自2001年以来,全市平均每年面向西部地区招生
1.5万人,累计使5万人在青岛实现就业。
模式二:职业学校按照就业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实行“订单”培养培训。四川联合经济学校有在校学生11000多人。他们开设服装制作与营销等10个市场急需的专业,在东南沿海设立了6个办事机构,学校先后与18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对口培训合同。学校已培训并安置农村学生2万多人,帮助1.7万农村家庭贫困户脱贫致富。湖南省怀化市万昌中专学校是万昌劳务公司举办的民办职业学校,学校集教育培训与劳务中介于一体,几年来,围绕用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订单”要求培养学生,千方百计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共为沿海企业输送中职毕业生一万多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8%,通过短期培训向沿海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多名。
模式三:职业学校实行“1+2”、“2+1”、“1+1+1”等灵活学制,促进城乡合作办学和东西部合作办学。近几年,教育部积极组织城市和东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与农村和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江苏与陕西、北京与内蒙古、上海与云南、广东与广西、福建和宁夏、天津和甘肃等省区的合作有了明显的成效。2003年,我部确定了东部9省份向西部有关省份对口招生的方案,各地共招了8000多人,取得了新的进展。北京市共有35所职业学校面向西部对口招生,现有外省在校生6886人。
模式四:短训与长班相结合,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江苏省正在推广宿豫县实施“两后双百”工程的办法。宿豫县对每年所有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两后)进行100%的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实现适龄人员100%推荐就业。教育部门负责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确定培训对象并搞好培训。乡镇负责组织培训对象填报培训志愿,并将培训对象按时送到培训地点进行培训。劳动部门负责技能考核,确保经培训合格学员100%就业。2003年开设裁缝工、针织、电子电工等12个专业,培训2~3个月,收费从290元至1036元不等。培训坚持公办学校成本收费、民办机构微利培训的原则,政府对培训经费适当补助,同时公办培训机构免费为学员提供住宿条件。培训前由教育局、劳动局、镇村、培训机构及学生(家长)签订五方协议,通过五方联保,确保未升学的“两后”毕业生100%参加培训,适龄人员100%推荐就业。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986年以来坚持开展各类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先后举办了建筑短训班、建筑中专班、大专班,成为市建设局的“建筑务工培训基地”、市政府的“市务工培训基地”,学校先后培训输出技术管理人员2643人,中级技工5211人,输出普通建筑民工25410人,这些外出民工仅2003年就为江油带回1.67亿元。浙江省绍兴县以乡镇成校为载体,全面启动农民工培训工作,通过“政府买单,企业订单,学校出单”,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向学校下招工“定单”,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项目、列出培训“菜单”供农民选择,农民根据学习需求选择培训学校和专业。该县以区域性中心成校为基础,建立起四个农民培训中心。仅去年,绍兴县各级成校开设转移农民培训班122期,培训农民11275人次,90%以上的培训学员学到了一技之长,实现了进厂工作或自主创业。柯桥、钱清等镇成人学校与湖北、云南、四川等7个地区建立了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培训中心办到湖北监利县,年校均
培训学员数千人。
模式五:充分利用城市各类教育资源对进城农民工开展了文化、技术培训。2001年我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同年,我部召开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也要求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近年来,各地利用城市职成学校资源对进城的农民工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河南、青岛、深圳市宝安区、江西赣州市、宁波市鄞州区,以及浙江义乌市、慈溪市、绍兴县等地方;成都建工集团、北京市将台路中学、大连市瓦房店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等一大批职成学校。青岛市制定了《关于职业学校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和培训的意见》,全面开放了职业教育资源,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到城市职业学校进修学历和接受短期培训,使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对于一些有特殊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还适当减免学习费用。2003年全市职业学校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2.7万人次,1万多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学历教育。近3年来,仅成都中职学校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短期培训就达14万人次。
模式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文明城市生活的培训。深圳市宝安区和宁波市鄞州区把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当作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2003年分别培训农民工5万多人和近5万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
模式七:许多行业、企业利用自有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北京市将台路职业中学面向西部进城务工人员开展空调制冷等技术培训,已累计培训6000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据我们对7个省所报材料的统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约1300万人。各地培训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四川省2003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70万,教育、农业、劳动等部门对其中286万人开展了转移培训。在跨省输出600万人中,共实现工资收入472亿元,相当地方财政收入的1.4倍。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说,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输出的农民工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可以达到4800元,比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年收入的3300元高出1500元。
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相比,前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7%,比后者的60.1%高出20个百分点,说明教育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转移与否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不仅与转移与否相关,而且成为打工收入多少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提供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劳均寄带回现金与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呈高度正相关。2000年,文盲和半文盲的收入水平只有平均收入水平的81.7%,而高中文化程度的收入水平为平均收入水平的119.2%,大专及以上水平的劳动力的收入为平均收入水平的133.4%;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每年可给家庭多带回198元的汇寄现金,受过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寄带回现金比总体寄带回的现金平均高出13.7个百分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对劳动报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中,教育部门特别是职成教育战线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扩大城乡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招生规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制度;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多渠道筹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要抢抓机遇,努力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和措施
阜康市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
计划和措施
为认真做好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贯彻落实好自治区下发的《关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的若干意见》。2012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要以就近就地转移和促农增收为目的,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特制定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6个农牧业乡镇,农村人口66781人、劳动力59022人、富余劳动力21499人,其中:长期富余劳动力8722人、季节性富余劳动力12771人。
二、工作任务
2012年计划转移16000人次,培训3500人,计划创收5517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明确各个乡镇、村组的职能职责,形成工作任务人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各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所的作用。
(二)统一部署、上下互动,全面铺开摸底调查工作。根据统一部署,上下互动的要求,大力依托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全市6个农牧业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区域、文化机构、年龄结构和劳动技能等进行摸底调查。对未转移和已转移、有技能和无技能、已
培训和未培训、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的劳动者进行分类整理,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顺利转移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高度重视做好禁牧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依托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对禁牧区农牧民进行摸底调查,掌握禁牧区农牧民的年龄、技能、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等活动,结合本地转移就业实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其就业技能。为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奠定基础。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阜康市通过公共就业服务,在全市各乡镇及村组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车、张贴宣传画、宣传横幅等等宣传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农民进城务工,同工同酬,增加收入,改善就业环境等就业政策,营造氛围,鼓励农牧民向城镇转移就业或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在此基础上,还制作了宣传版面、印制宣传资料、刻录农民进城务工的光碟进行播放。利用宣传车到各乡镇,村组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有关稳定的就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的积极性。通过宣传与服务,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牧民工的关怀体现到“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中。
(五)广泛搜集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主动出击,多方位、多渠道搜集用工信息,搭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一是主动与疆外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就业部门对接,搜集岗位信息;二是主动出击,深入我市产业园区、准东煤化工业园区内企业搜集用工信息,开发就业岗位;三是积极主动与周边县市就业部门对
接,深入当地工业园区搜集岗位信息;四是登陆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和昌吉州劳动就业局等政府公共就业网站,搜集岗位信息;五是要求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搜集本辖区内用工信息,每月定时上报,在对信息经过分析、筛选、整理后依托“三个”载体向外发布。
(六)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就业。一是以就业信息集散地的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通过市、乡镇、村组三级就业信息网络、“五送”系列活动、每月15、30日定期召开人力资源就业洽谈会、企业化个性化专场招聘会,电子大屏幕等向外发布;二是以乡镇、村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贴近农民为载体,通过乡镇、村组宣传栏、信息宣传单、广播喇叭等方式向外发布;三是以新闻媒体为载体,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等方式加大信息的发布力度和交流力度。
四、增收主渠道
(一)随着城市的西扩,城关镇农民耕地逐年减少,镇政府紧紧围绕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来促进农民增收。如围绕企业入驻该镇优势向特变硅业、山东鲁能、准东油田输送劳动力;同时鼓励农民从事三产,鼓励和扶持协会、劳务输出队和农村经济带头人,开展以家族或村为主的打工队伍。
(二)水磨沟乡地处城乡结合处,人多地少,有适合旅游度假的地域优势,该乡大力发展水磨河谷的旅游度假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在劳务协会的作用下,依托地域优势向周边企业转移,积极与山东鲁能集团联系,组织该乡农牧民到山东鲁能从事保绿、保洁工作;同时积极鼓励发挥村级能人的带头作用,组建起了几支号称“娘子军”的务工小分队,忙于田间地头,逐渐成为“田老板”的老顾客,收入逐年攀升。
(三)三宫乡依托天池景区和三宫河谷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和民族手工刺绣业,促进牧民增收。三工民族风情园阔克胡拉村常年从事旅游服务就业人员达300人左右,从事民族刺绣的哈萨克妇女260人;同时引导农牧民利用冬季闲暇时机开展冬季旅游和交通运输,增加收入。
(四)上户沟乡、九运街镇依托重化工业园区企业,积极引导牧民向二产转移就业,如积极与永鑫焦化、中泰矿冶等企业对接,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培训合格人员的就业率达98%。
(五)滋泥泉子镇依托农产品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农村农产品经纪人和交通运输业;同时利用阜康市产业园区离镇近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向园区转移就业。
(六)发挥劳务经济人队伍,实现就近就地转移。目前全市各乡镇共有形成规模的劳务经纪人队伍45个,带动返乡农民工及富余劳动力2000多人,深入田间地头及周边企业就业,以增加非农收入。
(七)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助推市场运作,以创业促转移。一是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就业的倍增效益。二是根据《阜康市青年创业专项担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青年创业者给予10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并给予50%的贴息。三是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成立了第一家小额担保贷款公司,为自主创投业、自谋职业人员及缺乏流动资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信贷服务;三是大力宣传
和落实妇女小额担保政策,切实将政策惠及到广大的妇女,切实起到增收的促进作用。同时,全年免费开展培训技能型农民工,以技术增创收。随着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的逐步加快,农牧民与城镇人员在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在政策扶持下,一大批返乡人员走上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道路,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带头人。
阜康市劳动就业管理局
2012年3月13日
第三篇:扎实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扎实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序号:2254索引号:J0200--2006-00506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机构:
强化培训 搞好服务
扎实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濮阳市农业局
(2006年7月15日)
濮阳市辖5县1区,82个乡镇(办),2973行政村,总人口356万,其中农村劳动力184.2万人,富余劳动力102.5万人。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采取多方联动、强化责任、完善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达到“一次培训、终生收益,一人务工、全家增收”的目的。2005年,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6.5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200余期,培训农民10万人次,其中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技能培训8000人,转移7860人;引导性培训16000人。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8万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3400人、引导性培训7950人,整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呈现良好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签订责任目标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市里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直农业、财政、劳动、教育、扶贫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的有关事项,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具体指导工作的实施。各县(区)也都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市建立了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的工作网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为要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向全市人民承诺,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县(区),市农业局和县(区)政府将任务落实到县(区)农业部门和乡(镇),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阳光工程培训列入考核内容之一,实行目标管理,逐级落实责任,进行重点督查,全市上下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格局。
二、整合教育资源,认定培训机构
我市教育培训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各类培训学校100余所。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去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家、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的标准,按照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培训单位自愿申报的原则,通过公告、申请和专家评审等程序,在全市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经过严格把关,我市两次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42家,年培训能力达到8万人以上,基本上能够满足全市今年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我们还加大了培训管理工作力度,实行了“四统一”、“五到位”管理模式。要求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培训程序、统一台帐档案、统一认定标准。要求各类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做到“五到位”,即培训师资到位、培训设施到位、培训方案到位、培训教材到位、档案管理到位。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月报、季报制度和督查制度,市县阳光办定期不定期到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坚决防止培训工作走过场,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三、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
为有效指导各县(区)开展阳光工程工作,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和效果,让农民真正受
益,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出台了《濮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濮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全市阳光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对阳光工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各县(区)阳光办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各培训机构的引导、服务和监督管理,使阳光工程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认真落实“五项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要求各培训单位真实完整地建立培训台帐和转移台账,使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矩,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建立培训督查制度。市、县(区)阳光办经常到培训机构进行点名抽查,落实培训人数,严格按照结业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进行验收。三是建立月报和季报制度。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及培训机构分别明确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月报统计工作,及时上报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做到结果及时、准确上报,使市阳光办及时全面了解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动态。
四、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
我市在严格按照国家六部委有关文件要求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培训模式,做到了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就业一批。一是订单培训。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率,加快劳务输出步伐,我们在抓好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订单—培训—输出”一体化的新机制,着力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良性发展路子。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共签订劳务订单40万人,完成订单输出22万人。去年,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专门组织到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省份,联系签订劳务订单3万余人;各培训机构以提高就业安置能力为重点,加大订单培训力度,积极建立劳务输出基地,走“招生—培训—输出”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濮阳市华达技术培训中心与国外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培训输出合同,目前已累计培训输出3320人;今年4月份,我们借助全省第二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供需洽谈会的机遇,积极与省内外用工企业签订培训合同10万人。二是半工半读培训。濮阳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根据农民的意愿,与山东青岛同和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联合推行半工半读培训模式,学员经过培训后,送去工厂实习和就业,不仅可以拿到工资,还可获得中专学历,很好地解决了农村贫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培训需求与经费紧缺的矛盾。三是校企(部门)联合。由企业出资、派教师出设备,培训基地提供培训场地和人员,走出了一条“企业搭台,学校唱戏,学校与企业共谋发展”的新路子。濮阳县新世纪厨师电气焊培训中心和石狮市服装公司联合培训缝纫专业学员300人;濮阳县江民学校和濮阳市清濮油厂联合培训学员100人。四是委托培训。濮阳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根据企业要求,为濮阳市四季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委培塑料制品加工人员100名,就业率达到100%。五是送教下乡。濮阳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减轻农民培训负担,将分校(培训班)办到乡(镇)政府所在地、办到中心村和新开工的企业,共挂牌设立阳光工程培训分校(培训班)16所。把培训课堂办到农民家门口的培训模式,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培训经费
为确保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市加大了培训资金投放力度,建立了由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去年,市政府专门拿出4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其中市级工作经费17.6万元。各县(区)也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今年,市财政已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4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区)用于培训的资金比去年都有所增加,据目前初步统计,今年全市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将达到550万元。为了加强对培训资金的管理,市农业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濮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对培训类别、补贴数额、申请办法、资金管理等做了明确规定,并采取专人、专户、专帐管理,统一使用培训券对受训农民进行培训补贴。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对各县(区)统一制作《报帐申请书》,学员结业转移后,培训机构携学员培训转移台帐、项目合同、培训券等相关手续,经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及当地财政部门检查验收签字后,再进行拨款,有效防止了挤占、挪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补贴资金的合理使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新闻媒体、会议、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政府扶持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和劳务输出服务内容,发布劳务信息,宣传报道农民工创业致富典型,引导农民参加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出动宣传车6356辆次,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85期,制作宣传版面643块,印发宣传材料20多万份,张贴宣传海报5215张,悬挂宣传标语(含墙体标语)1252条,编发简报55期。2005年8月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在濮阳市主干道人民路上,举办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成果图片展,展出50多块展板,展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深入宣传了我市阳光工程的开展情况;市农业局在濮阳市农业信息网上开辟了“濮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题网页,及时发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信息60多条,便于社会各界查询;在2006年市委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全市“十佳务工人员”并进行表彰,以典型引导广大农民外出务工闯世界;各县(区)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转岗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务工收入。如濮阳县在县电视台开辟了《走南闯北龙乡人》等专题栏目,宣传外出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等,为身边事教育说服身边人,改变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通过以上各种宣传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七、坚持以人为本,搞好输出服务
随着劳务输出范围扩大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领域的拓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协作和输出农民工的服务已成为加大农村劳动力输出总量,提高总输出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坚持实劳务输出前、中、后系列化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坚持“谁培训,谁服务”的原则。各培训机构对输出人员建立就业档案,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工作。对没有就业、二次失业的学员,通过各种办法帮助他们再转移、再就业。特别是南乐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实行选派干部带队打工制度,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务工人员的生活、生产、思想状况,架起农民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同时,还在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用工企业,成立维权机构,协调劳资关系,既提高了农民工的输出成功率,又巩固了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协作关系。市县还通过组织农民帮扶队等形式,在农忙时节帮助外出务工农民搞好农业生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尽管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起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和借鉴兄弟市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和探索阳光工程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搞好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凝聚部门工作合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通过紧密联系方式,促使各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形成劳务输出工作的合力;第二是进一步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新模式,努力打造我市劳动力的地方品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第三是加大阳光工程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阳光工程的良好氛围;第四是加大对阳光工程的监管力度,保证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重点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财政专项资金足额补贴到农民身上,真正使农民受益;第五是加强跟踪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尽最大努力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农业生产生活困难。同时,继续为外出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权益保障等有关工作;第六是巩固与建立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关系。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大型用工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双赢。总之,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使阳光工程管理更规范,成效更明显,群众更满意,社会更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组织为保证 创新谋出路 服务是根本
——云南省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工作经验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是涵盖城乡统筹就业、输出输入双向对接、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的典型代表。自2005年创建以来,示范县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全省就业形势进一步稳定。2010年,全省21个示范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次,占全省转移就业的27%,对全省顺利完成转移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重大民生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示范县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成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农业部门)牵头、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形成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巧家县、腾冲县、富宁县、南涧县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进一步加大了组织工作的力度。第二,健全机构,上下联动。县里成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乡镇设有劳动保障事务所,村设立工作站,村民小组有联络员,形成县、乡、村、组四级联动、高效快捷的组织网络。第三,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村、组,把完成情况将作为考核内容,层层落实责任。第四,统计监测,实地督察。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对富余劳动力的统计监测作用,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同时,建立督促检查机制,由县政府牵头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二、加强信息采集,加大宣传力度
示范县在充分采集境内外、省内外各类用工招工、就业动态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促进转移。一是做好常规宣传。通过有线电视、网站、简报、传单、展板定期宣传相关的劳务输出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抓好组织动员。抓住农民工过年返乡及初高中生毕业的时机,有组织、成规模动员外出务工。三是进行会议部署。通过县、乡、村、组集中会议的形式,使各类用工信息由上到下,进村入户。四是加强典型引导。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典型示范村和返乡创业明星先进事迹,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南华县把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情景录制成盘,在媒体和相关场所进行播放,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创收能力
示范县以“输得出、留得住、能挣钱、能维权、能创业”为目标加强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创业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示范县普遍建立了培训协调机制,统筹资金,把就业培训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责任管理范畴。2010年,21个示范县共培训20.4万人,其中技能培训5.1万人,引导性培训14.5万人,创业培训0.8万人。示范县通过做到以下四点,使广大群众从培训中得到真正实惠:一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充分发挥省、市、县培训机构的优势和作用;二是结合实际,贴近市场,传授实用技术,引进优质项目;三是节约成本,前移阵地,田间地头办培训,场里店前谋经营;四是开展“定单培训”和“菜单培训”,实现培训与输出对接,培训与市场挂钩。
四、创新工作方法,广开就业渠道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在基层工作人员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惟有创新才是出路。示范县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方式和渠道转移就业,走出了开辟就业渠道的好路子。一是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直接实现富余人员的转移就业。二是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加大本地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来开发岗位,实现就地转移。例如:巧家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本地就业容量,腾冲县引进外资实现县内转移就业10万人次。三是拓展东南沿海劳务基地,加大省外转移力度。弥勒县通过组织外出考察挖掘县外就业岗位10万多个,新平县仅向其劳务基地杭州力高集团就有组织输送1711人。四是打造劳务品牌,拓宽就业市场。巧家县通过打造“巧保姆、桑姑娘、茶婆娘”品牌扩大县内就业,南华县通过打造“缝纫、建筑、水产品加工”品牌促进境外转移。五是探索转移就业新途径。示范县依托“劳务带头人”开展带动式输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巧家县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劳务大使”身份带领外出务工、新平县加大奖励和补助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腾冲县通过职校组织应届毕业生到外地就业等等,都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益探索。
五、落实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创业
示范县全面落实“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政策,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咨询、培训、项目筛选、创业贷款、创业指导和后续跟踪等服务,鼓励自主创业,改进服务方式,加大服务力度,让想创业的人有条件,敢创业的人有机会,能创业的人有舞台,充分发挥了“一人创业,多人就业”的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2010年,21个示范县通过扶持创业带动3.2万人就业。玉龙县、石林县、腾冲县等把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利用旅游资源引导创办农家乐、休闲园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强化服务意识,解除后顾之忧
示范县在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上做足了文章,深刻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一是建立信息库,通过县、乡、村三级互动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动态,以便随时提供帮助。二是提供优质服务。云县、昌宁县等为务工人员提供“宣传报名-组织培训-护送安置-后续管理”的“一条龙”服务,获得一致好评;弥勒县、新平县等向本籍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派驻管理干部,开展劳动保障、子女入学等协调工作,成为名符其实的“娘家人”;南华县、腾冲县等对留守儿童和老人在入学、生活等方面给予照顾,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维权机制,保障民工权利。示范县通过加大信访、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力度,及时维护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合法权益,使他们平等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不受侵害。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 作者:宁波教科网来源:宁波教科网点击数:3724更新时间:
2006-11-149:06:54 〕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 中 小】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两增”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众多因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近期对我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调查、分析、建议、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同时科学技术进步,大大促进了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也使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渐从农业生产领域中游离出来。城镇化的发展,虽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使大量农民逐渐涌入城镇,但又为城镇就业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有序、有效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是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据2003年底统计,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81600人,其中男劳力159900人,女劳力121700人。已就业劳动力264300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6.2%,再加上间歇富余劳力5%,全县约有10—12%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主要显现以下几个特点。
1.劳动力稳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日趋合理。2002年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分别占41.8%、33.1%和25.1%,分别比2001年下降6.1个百分点和增加2.3和3.8个百分点,即全县劳动力(包括新增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49万人,其中向第二产业转移0.69万人,向第三产业转移0.80万人,呈现较好的就业转移态势。全县外出劳动力持续增加,就业外部空间进一步拓宽。包括原己在本县就业的外出转移在内,2003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47700人,比2001年的43772人增加3926人,占就业劳动力的比例达到17.4%;就业区域从上海、宁波等地为主,向广东、杭州等城镇发展,从事行业也由单一的建筑业,向建筑、旅游、针织、模具、餐饮等行业多元化拓展。
2.产业内部就业劳动力素质结构稳定,高素质劳动力相对集中于非农产业。
根据调查分析,全县农村就业劳动力素质分布呈现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同一产业中文化素质结构基本稳定。如表:
农村劳动力就业文化素质对比表
单位:%
初中以下 初中以上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一产 65.2 65.3 65.3 34.8 34.7 34.7
二产 35.4 34.9 34.8 64.6 65.1 65.2
三产 35.2 34.6 35.6 64.8 64.4 64.4
由此可见,近年来,各产业内部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越来越集中于非行农业。2003年非农产业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占所有就业劳动力的比例为37.1%,比2001年的33.9%上升了3.2%,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例则由18.2%下降至15.6%,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其原因在于新增高素质劳动力基本上就业于非农产业,一产从业人员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也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非农的高素质劳动力越来越多。
3.收入稳定增长,非农产业劳均收入明显高于农业。据农民收入调查,依靠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推动了近几年农民收入的连续增长,其主要来源是建筑业、工业企业、民营企业和商贸服务业。到2003年一、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则为1:2.06:2.76,二、三产业收入都超过农业收入1倍以上,特别是三产收入己在收入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就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来看,存在结构不平衡因素:
——地区之间不平衡。一方面反映要培训率不平衡上。就业率高的镇乡(街道)富余劳动力比例则达到18.3%。另一方面反映在从事职业不平衡上,高的镇乡(街道)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比例己达到55.2%低的不到3%。
——产业之间不平衡。从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来看,全县至今仍有近一半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难以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需要。
——不同人群之间不平衡。当前社会劳动就业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及外来民工等多种竞争对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在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
——不同年龄段之间不平衡。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最高的是30—5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72.6%;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就业率相对较低,仅为27.4%
——性别之间不平衡。20世纪90年后期我县建筑业发展迅猛,吸纳了大量的农男劳力。建筑用工饱和后,男劳力转移速度明显放慢,而针织、家政服务等女性用工呈良好发展态势。
(二)原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就业观念和劳动力本人素质的差异上:
一是择业观念上的问题。这是目前影响富余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最大因素。许多人眼高手低,对苦、脏、累的岗位不屑一顾,特别是初高中刚毕业的年青人,就业期望值高,对工种、收入要求期望苛刻。同时,自主创业积极性不高,恋家依赖思想严重,缺乏敢试
精神。许多农村劳动力宁愿在家无事可干,也不愿到外地务工就业,存在“小富即安”思想,甚至“无富也安”。
二是劳动力素质不适应。从总的就业劳动力情况看,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为15.6%,其中高中以上只占2.1%。从初中以上劳动力就业结构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只占生产、工作时间是不充分的,多到5—6个月,少则2—3个月,处于隐性失业状态。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这些半失业、隐性失业状态会迅速变为失业状态。届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沉重包袱。对此,各级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抓好转移就业工作。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因素。
1、历史因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年龄在45岁以上的劳动力。这部分人大多就读在文革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学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教育理念的制约。就是应试教育和当前尚需完善的素质教育的制约。“高中热,中职冷”无论是前几年的应试教育还是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民教育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民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的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
4、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从调查情况来看,从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县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校及培训中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部分农职中学。这些培训部门一般只能集中在县里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有些镇(乡)的农民文化学校形同虚设,一年几乎不开展工作。因此,培训资源略显不足。上述培训单位又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培训条件也有很大差距。2002年以后,虽然县里明确培训工作由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但在实际运作中组织、协调难度还是较大,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县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健
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5、农民自身原因。主要是观念不解放,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主观上不求进取;有的农民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身没能力承担参加培训学习的费用,有的家长还让没有完成初中学业的子女辍学;有的是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措施
1、切实加强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要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好农村劳动力科技教育培训规划,将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部门,规定完成时限,明确检查验收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把培训工作纳入日程,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要把培训工作列入乡镇和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并由领导小组统一考核。
2、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资金筹措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培训,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鼓励公办和民办培训机构投资农民培训。教育和引导农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提高自身和子女的综合素质。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以弥补培训经费不足的实际问题。
3、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由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架,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形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人、财、物统一调配和使用,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在不增加机构编制、经费的基础上,由编委行文,在各乡(镇)设立培训站。培训站站长由一名主管农业副乡(镇)长兼任,副站长由一名农业办公室成员担任。各乡(镇)要根据产业发展项目和培训专业的需要,从科教、农技等单位抽调1-2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培训工作,使乡(镇)培训站达到有2名以上专职人员从事培训工作的要求标准。村设培训点,由村委会主任具体负责。使我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完整的镇、乡、村三级培训体系。体系建立以后,要明确隶属关系,并按实际需要赋予相应职能,不断完善培训条件,落实培训经费,使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4、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民参加学习培训的相关政策。镇、乡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研究和制定鼓励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等各项培训的有关优惠政策,要让参加培训的农民尝到甜头,同时真正能使农民通过参加培训达到增收的目的。对农村的特困生,各级政府、学校和有关部门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千方百计防止辍学,坚决杜绝新的文盲和半文盲的出现。
5、分层次、多渠道对农民实施培训。主要分三个层次:初等农业技术教育、转岗职业技
能培训、中高等学历培训。初等农业技术教育主要针对45岁以上农民和即将走上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劳动力,主要由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部门和农村职业中学通过集中办班培训、分流教育、科普之冬(春)培训、科技咨询与服务、电视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等形式开展;转岗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针对45岁以下,有转移输出愿望的农民和即将走出校门的初高中学生,此类培训主要由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部门、农村和城镇的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和各类民办培训机构等承担;中、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针对农村村干部、农村各类专业户、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农村能人,此项培训可由各类成人中、高等专业学校承担。要积极开展定单、定点和定向培训,鼓励校校、校乡和校企之间联合开展培训,保证培训后的农民充分就业。
6、开展劳动预备教育制度。对未升学城乡初中、高中毕业生和失业社会青年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劳动预备教育。实行全日制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为1:1。凡课程合格,并取得初级或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发给劳动预备合格证书;(结合职业技能教育)实施“双证制”文化教育部分课程教学,凡文化课程各门课程考核合格,发给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国家承认相应学历。
积极实施企业职工岗位及农民的转产转业培训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使80%以上农村被征地农民和青壮年劳动力能参加(政府补贴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掌握1—2门实用技术。
7、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加强农村小学和初中劳动技能课教学环节的落实;在农村中学开展以绿证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的3+X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工作;重新研究制定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效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复杂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程,就等于为农村小康建设加上了助推器,实现农村的小康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象山县西周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005年10月28日
参考文献:
中共象山县委农村政策研究室编,调研与决策,2004年第三期
第五篇: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建议
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最快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2006年,轮台农民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关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合理。
一、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据统计,2006年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6039人,同比上年增加2362人,增长64%,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20%。目前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本县乡内为主,分乡镇看,轮台镇、群巴克镇、阳霞镇、哈尔巴克乡、铁热克巴扎乡、策达雅乡规模较大,实现乡镇转移收入均在200万元以上。
2、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效益
据调查显示,2006年轮台农民实现人均外出劳务收入316.5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人均外出劳务增收117.08元,占人均增收总额的29%,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是实现2006农民收入增长的另一重要途径。
3、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分布
据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为来自一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147.21元,占劳务收入的46.5%。其次
为来自三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95.2元,占劳务收入的30.1%。最后为来自二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74.08元,占劳务收入的23.4%。
二、劳务输出的特点
1、劳务收效增长速度快。
2003年轮台县农民劳务收入仅为80.71元,2004年为92.52元,2005年达199.42元,2006年达316.5元。2006年农民劳务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近3倍。
2、以统一组织为主,自发输出比例小。
2006年轮台县成立了由县、乡主要领导负责的各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以二、三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组织力度。而自发输出多为采摘棉花、水果等农业服务。
3、青壮年人、妇女是主力军。
据调查,青壮年人占劳务输出队伍中二、三产业的90%以上,多为从事运输、餐饮、建筑、工矿及其他杂工,妇女主要为为一产服务,从事采摘棉花、水果等。
三、我县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轮台县劳务输出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
1、个别乡镇的主要领导重视还不够,在具体如何转移及增收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工作不够广泛和深入,没有形成强大的农民外出就业,就地转移的宣传舆论氛围,没有充分调动起农民劳务创收的意识和主动性。
3、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专业技能缺乏,以“劳工型”输出为主,待遇比较低。
四、对2007年劳务输出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的认识。
从我县情况看,棉花、林果业、石油石化企业、建筑业、国道沿线餐饮业的蓬勃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转移的空间很广阔,农村劳务创收潜力还很大。各乡(镇)场、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将工作方案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地源优势寻找突破口,确保增收目标实现。
2、加强信息管理,摸清队伍情况。
建立内容完整、信息真实的动态人员转移培训、就业信息卡,开展施工用工预测,积极与施工企业建立用工服务联络工作机制,定期交流岗位供求信息,使岗位开发工作始终做到超前,形成覆盖全县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
3、抓好培训,帮助农民工加快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
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变 “冬闲为冬忙”,本着市场“ 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教什么”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地
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掌握就业技能的水平和比例,帮助农民工加快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劳务输出的效益,确保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实现双赢,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