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一体化循环机制”构建与运营
“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一体化循环机
制”构建与运营
市场化经济下,企业间的竞争很明显的区别点就是员工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竞争。关系员工培训,技能提升,激励机制,考核管理等系列的话题在我们身边不绝于耳。然而企业里职业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团队并非企业自发形成,也不只是依赖外部招聘筛选来组建。他不仅要靠企业持续培养的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靠员工自律化努力提升的内部因素两部分来完成。
下面就“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一体化循环机制”与大家进行粗浅探讨。一:“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一体化循环机制”解析及作用一:重复循环,螺旋式提升
现代型企业在高度化,集中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模式下,内部的培训机制,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与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到团队精神等等,诸多机制和体系被企业越来越重视并不断完善与细化。
虽然当前企业普遍重视培训工作,加强激励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困惑,如:员工积极性不高,培训活动难组织,效益低下等等,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在培训中有效导入激励机制,使培训处于被动,激励流于形式,自然考核和效益提升也难以达到一定理想高度。
有些员工对培训无正确认识,迫于在单位培训任务的驱使下,在管理部门的要求下,被动无奈地接受培训。学习马虎,纪律松懈,应付了事,蒙混过关,这种态度给培训和激励工作带来不利和困难。致使培训到再培训,考核到再考核,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尽管企业为员工培训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时间,但仍感步履艰难,这固然有诸多原因,但重要一点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一体化的循环提升机制。
将激励机制导入员工培训机制,并强化管理与考核,在对结果评估中以效益提升做为判断标准,并反复优化,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员工技能和效应提升的最大化,使工作运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笔者认为:将企业员工的培训,激励和考核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设计 “培训 — 激励 —考核 — 提升,—体化循环”的结构。即实现:一次培训一次提升,一次考核一次效益。重复循环,螺旋式提升,这样才能在整个系统化运营链条中产生实效性作用。
二:“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一体化循环机制”构建及运营1:完善并优化培训机制
(一)细化培训需求,实现针对性和实效性精确的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的前提…… 在培训项目实施前,要先对参加培训的人员结构,岗位职能,目标计划,知识技能,发展和提升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培训具体内容,以实现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满足企业发展之实际所需。
◆ 从企业战略层次进行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环境与资源性配置进行分析,从而将培训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规划与执行策略系统相结合,以此来确定培训的核心重点。◆ 从组织架构中各岗位现状进行分析:
分析各个岗位的员工要达到的理想工作绩效和目标,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从各岗
位工作范畴,工作内容,职能和角度,来确定培训需求,决定培训目标及培训内容。◆ 从员工个人层次进行分析:
从员工角度来分析员工自身能力与职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谁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促使培训部门
设置的培训课程真正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能够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从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分析:
合理而公平的绩效考核可以显示员工能力的缺陷因素,在绩效考核完成后,团队组织或员工个人需要改进的方面被反映了出来,因此绩效考核成为确定培训需求和目标的重要依据。
(二)制定培训计划与具体实施
◆ 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阶段性目标计划,策略与执行系统,业务调整,员工能力提升计划汇总并综合而成的。
◆ 月度培训计划:
由年度培训计划分解而来,是年度培训计划的细化步骤和具体进程安排,来阶段性进行实施。
◆ 临时培训计划:
是指按照当月的培训计划制定,培训部门为满足企业新增的计划与需求,而在月度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增加的培训计划。
◆ 具体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以下信息:培训课题,需求来源,参加部门和人数,学时,培训日期和地点,培训方法,资源要求,评估等级,培训预算,收益预估等。
培训前准备好所需要的设备,物品,根据确定的课程大纲,让参训学员按照重要性和难易度进行标识,培训时将学员认为重要且不易掌握的内容作为培训的重点。
培训中要做好沟通协调和记录,与讲师保持互动沟通,以便讲师更好地把握学员的现状和需求在培训中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的内容,难易,重点,进度等方面的建议。2 :树旗帜,建榜样,产生吸引力
当培训已成常规化,常态化,而如何增强员工接受培训并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关键。而员工培训后绩效与技能方面表现出来的成功力,即是增强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吸引力。
◆ 增强激励力 企业管理部门应使员工了解某项培训成果的吸引力,并尽可能加大这种吸引力,另外还要采取措施帮助职工实现其期望,提高其期望机率。培训给员工带来的利益越多,其对员工的吸引力就越大,员工参与培训驱动力就越强。
◆ 建立培训后的生动标杆效应 如:针对全国招商的团队我们给予“经销商的选择标准”,“招商的模式和策略”,“实地招商拓展训练”,“谈判话术与技巧”等,通过培训来增强员工在实战中的应用力。对在市场一线中表现突出者,应实施适当有效的激励措施,并在整个团队中树立榜样示范。以增强其培训项目的说服力,显效性和成功性。
3:培训中导入稳定长效的激励机制
培训机制中有效导入激励机制,可实现由“虚”变“实”,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物质激励
利用经济利益杠杆来为员工培训提供动力机制。
如:将员工培训与具体利益分配挂钩,根据员工的劳动技能和实际贡献决定工资和奖金的分配档次,制定员工晋级加薪,降级减薪的办法和条件。
也就是说受到何种等级的培训,具有何种等级的技能,取得何种等级的证书,便给予何
种等级的待遇……以改变以往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当员工的技术高低,能力大小,贡献多少,通过分配要素明确反映出来时,员工定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培训中去。因此,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使劳动技能与分配制度真正挂钩,接劳分配,按能分配,将强化激励机制在员工培训中的建立和运营。
◆ 精神激励
培训机会已逐渐成为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考虑较多的因素,企业本着“ 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选送优秀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培训本身就成为有效激励员工的一种必要手段。
◆ 岗位激励
培训工作与职位阶梯相挂钩,参加培训后获得更高专业技术和更高技能的员工可以逐步获得岗位提升或职位晋升的机会,对通过参加培训仍旧未达到岗位基本要求的员工则须离岗,转岗或下岗。
◆ 发展激励
将员工的“职业规划” 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志向确定员工未来在企业中的发展路线和职位规划,既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又可以兼顾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战略伙伴式关系,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是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有效激励手段之一。
◆ 文化激励
在塑造企业文化的同时,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互相学习,整体发展”的团队精神,将企业文化以运动形态渗透在企业整体环境之中,借助群体环境氛围产生的驱动力和约束力,从而形成企业员工不竭的自我激励源泉。
4:严格考核,强化管理,奖优罚劣
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建立健全培训,激励,考核,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需要持续打造并不断优化,才是保障“一体化循环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
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培训质量差,并打击挫伤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要培训就必须正规,必须加强管理,奖优罚劣。
培训工作有其严肃性,如果一些不认真学习的人却也能在考试中合格,会在员工中造成极坏影响,丧失培训的严肃性,所以必须坚持严密组织,严格考试,严肃考风,严格考核,强化管理的原则,以矫正并激发员工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让员工看到培训有其严肃性,公正性,有益性,真正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在工作岗位上得到认可与发挥,这样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激励机制在员工培训中得到强化。
奖优罚劣是促使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又—重要手段,如:优者给予一定奖励,提前晋级,破格提拔等,对于劣者应给于一定的处罚,如重新再学,在重学期间不享受一些相关待遇,推迟晋升等,迫使其认真完成培训任务,达到培训要求。
参考如:
A企业针对培训,激励,考核,管理等相关机制,推行了“三挂钩”措施,建立严格执行与监控。
1:培训情况与奖金挂钩。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员工进行抽考,每季度组织一次全体员工考试,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监考,并将考试结果进行排名公布,考试结果与奖金挂钩,以此检验员工实际学习效果。
2:培训情况与岗位转换挂钩。如:在抽考中,两次考试不合格者调换岗位,岗级下浮,三次考试不合格者,下岗培训,培训不合格者作为下岗处理。
3:培训情况与职务待遇挂钩。如:在中层干部人员考试中,两次考试不合格者,中层正职的降为中层副职,中层副职的降为一般职工。
三:效果评估,循环提升
在培训中导入激励机制,并严格考核,强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做出评估分析和归纳总结。“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一体化循环机制”以四个层面进行评估:
◆ 体会层面(学员反应与体会)在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与沟通以了解受训人员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包括培训的操作与缺陷,培训过程满意度,员工接受度,积极性和参与度等等。
◆ 学习层面(即学习效应)确定受训人员对培训理论,态度,行为,实战,技能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一般通过考试或模拟技能测试来完成。
◆ 作业层面(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际工作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
◆ 提升层面(即总体效果)通过制定的季度或月度任务与指标计划来进行综合衡量,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培训需求评估的依据。
通过评估:对“培训,激励,考核,提升”等各层面,各环节的效果表现做出总结判断,一是对于员工反应好,收效好的项目和实施方法可以保留,对于效果不好的方法可以进行重新设计,调整改进,或者撤销。二是对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置建议并给予调整改进。
在对“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一体化循环机制”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以不断总结,不断纠正,循环提升,持续优化。
第二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的构建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的构建
摘 要:高校逐渐将学生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党建工作的整体发展和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强领导机制和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双方的责任感,把思想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如何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的构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 考核体系 评价机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要手段,同时做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首要目标是要加强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第一,必须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将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体现出来,也要全面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重点着眼于加强党的基本建设,也要注重对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
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性的指导和教育使高校学生进一步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也有很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二、做好高校党建的教育培养工作
1.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入党积极分子确定程序规范,在入党申请人中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学习、开展集中培训,并定期向党组织进行书面或口头思想汇报。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院(系)党组织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作一次培养状况分析。
2.发展对象的培养
严格落实入党积极分子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的要求,为每一名发展对象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介绍人认真履行责任。健全落实发展对象谈心谈话和政治审查制度。对发展对象应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或不少于24个学时),培训突出思想入党和政治引领,并结合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进行党情国情教育。发展对象要定期向党组织进行书面思想汇报。
3.预备党员的教育
院(系)党组织及时将学校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并认真做好预备期的培养考察记录。院(系)党组织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系统教育和综合考察,重点考察预备期的思想政治表现、个人党性分析和学习工作情况。严格执行预备党员转正的组织程序和要求。
三、建立一套高校学生党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在我国,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考核还不是十分完善,高校学生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也不够全面,拥有一个完整的党建考核体系的核心目标就是保质保量,坚持标准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和途径,很好的改善评价机构的构建是保质保量的措施和方法。
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他们的思想观念具备很强的可塑性,虽然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问题在于他们对待事物的鉴别性有所欠缺。
在我国的当前环境下,积极进取的青年就能赢得未来的情况下,正是因为如此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变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切的根本保障就是建立一套完整且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一定的知识基础,符合我国当前发展需要人才的条件,以及根据高校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环境适应党的需求,也有利于党的建设。
对于高校学生的优良传统要进行严格要求而不是呈敷衍了事的状态,而且高校学生在除学校以外的环境中也要做到严于律己,勤劳朴实,做到不奢侈浪费,不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做到谦虚谨慎、坦荡做人、洁身自好。这些属于优良作风的条件都应该作为党建工作的考核范围。
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评价机制的构建
1.完善思想机制建设
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机制建设进行完善主要包括:学习机制的完善,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思想状况出发,找出学生的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学习;考核机制的完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党建思想机制建设能够取得有效的成果,具体可通过卷面考试、社会实践、知识竞赛、心得体会等方式来进行;检查机制的完善,主要是为了保障学生在学?我党基本方针、理论时能够取得一定的时效性,可通过年检、评议、交流、抽查、专题检查等方式来综合进行,以在高校内建立透明化、公正化的检查监督机制。
2.增强学生党组织机制建设
首先高校党组织要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机制建设,将入党启蒙教育、党校政治理论教育、党员联系培养工作等认真落实好并落实到实处。其次要完善学生党员的发展机制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发展原则,推选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入党,并建立健全预备党员监督坚持公示制度,多方听取学生群众意见使党员选举制度更加透明化。最后要完善学生党组织管理机制,对高校党支部成员进行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定期培训,结合本校党支部实际情况开展党员思想工作汇报、自我批评、重要知识文件学习等活动。
3.完善制度机制建设
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的建设机制进行完善,具体包括: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机制,在理清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新制度的制定;对制度的执行机制进行完善,提升制度执行效力;加强落实制度的监督反馈机制,增强高校党务工作者的自律意识,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一支高纪律性、高专业技能、道德品质良好的党组织队伍。
五、结语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的构建,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应用恰当的奖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制定相关参考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葛明岩.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世纪桥,2013,(05):12-13.[2]郑紫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3]张伟.面向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的目标管理教育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
第三篇:关于建立干部理论学习激励约束机制与考核评价标准的思考
关于建立干部理论学习激励约束机制与考核评价标准的思考
近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号召“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全党全国努力造成一种普遍的浓厚的学习风气”,“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与重视下,全国广大党的干部在新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极大地加强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少数地方和一些干部中,也存在着认为学习是软任务,经济建设是硬指标的错误观念?在学习中浅尝辄止,穷于应付,学风不正,形式主义现象严重。我们认为,解决干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这—问题,关键是建立一种严密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一个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通过“机制”来促学,通过“标准”来考学,从而激发广大干部学习的自觉性。
一、关于建立干部理论学习激励约束机制问题
何谓“机制”,概而言之,即某一事物、现象及与其相关的基本准则.相应制度及决定其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相互关系的总称之所谓也。干部理论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则是一整套激励、督促、制约、管理、考核干部学习的制度、措施、标准、原则的总称,是干部理论学习活动必然发生的机能的总和。那么,这一机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纵观干部理论学习活动,主要有岗位自学、单位集体学习(包括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脱产培训学习(党干校调训)三种形式,在实践中,各地也相应建立了诸如党委(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日制度、岗位自学制度、党校(干校)培训轮训制度,对不同对象,不同形式的学习作出了制度性的规定。怎样保证这些学习制定的落实,则要通过一系列的督查制度、约束措施.考核标准,导向原则,形成相关的机制来启动、规范、制约干部的理论学习活动。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实行“督学”制度,形成“督学”促“自学”机制。
“督学”,指的是对干部理论学习的督促、检查与指导,其针对的行为客体是干部的岗位自学、单位集体学习,党委(组织)中心组学习等活动。“督学”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健全的组织领导制度。县以上党委应成立干部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由党委分管书记负总责,由组织、人事、宣传,党校、讲师团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作为办事机构可设办公室,与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构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学习培训规划;部署学习内容与安排;指导、督查与考核学习情况。②专兼职的“督学”员制度。党委的干部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设置“督学”职务,并聘请基层党委的组织、宣传委员和有关的理论教育工作者为兼职的“督学”,赋予他们通过调研,访谈,督查等形式对基层干部“督学”的职责。
③完善的督查指导制度,必须明令要求各级党委应建立各种学习制度,诸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日制度,干部轮训培训制度、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学习情况检查通报制度等,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学习检查制度。定期是指通常在每半年或一年对各基层单位的干部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与通报。同时,根据实行情况与重点内容学习安排对少数单位情况进行或座谈、或检查、或调研形式的督查,抓典型,促全面。
④明确的督查内容范围规定。“督学”制度,应明确规定督查的内容与范围,如单位的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干部个人的学习考勤与学习效果领导干部的学习笔记等。我们把这种对学习的组织领导制度、督学员制度、督导制度,督查内容范围的规定,通称为“督学”制度,使制度这一主体与其相制约的客体行为规范化、准则化甚至是强制化,从而形成“督学”促“自学”的机制。
2、强化“管学”措施,形成“管学”促“调学”机制。这里,“管学”侧重指加强对干部脱产培训的学习管理问题,按照中央的有关规定,各地均建立了领导干部“三年”或“五年”任期内到党干
校进行一次培训的制度,后备干部培训制度,干部晋升岗前培训制度,以贯彻党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为主题的研讨班、读书班、专修班的调训制度。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出现或调
训率不高。或调学后,参训率不高及调主官难等现象。有的通过各种关系请假,有的通过换
人让工作责任相对较轻的同志去学,造成有的同志成了学习代表,有的调学不离职不放权,办公会和工作汇报会开到了党干校。因此,要抓好“调学”,必须切实强化“管学”措施,我们
认为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总体培训规划与调训计划的严肃性与可行性。包括在时
间安排,调训对象搭配上,要从实际出发,安排合理可行且科学。
严格纪律,领导负责,强调组织部门调训的权威性。一经确定的调训名单,非特殊情况
经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批准的一律不得请假,落实各单位领导服从训干安排的责任制。实行领
导干部离职培训、停职制度。凡领导干部脱产时间较长的如二、三个月培训,离职即停职,被调单位对其分管工作进行短期调整,学习结束后恢复行使职权。训干单位采取科学的严格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强化管理,以严办学。近年来我省一些党校采取的学分制管理办法,实
践表明其对提高学员的授课率、减少请假、改进考核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实行培训情况通报制度。对调训的总体情况,单个学员的学习表现,分别采取以党委文
件形式通报,以学习鉴定形式向各单位反馈通报等。
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成为对干部“调学”的一种客观的外在的共同的规范和约束,从而形
成“管学”促“调学”的机制。
3、制定“考学”标准,形成“考学”促“真学”机制。
干部理论学习活动,近年来呈现出向纵深发展,向自觉行动转化的好势头,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对全党的思想指导、意志凝聚和精神推动的伟大力量得到了初步展示。然而,对理论学习取得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在一
些地方、部门和一部分干部中,仍 然存在着轻视理论,钻研理论自觉性不高,学习风气不浓的情况。一些党组织在干部学习是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泛泛
而谈多,考核检查少。如何从氛围上,从外动力上形成一种促使干部自觉学、真
正学的机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考学”,通过把“考核”、“考试”手段
引入干部理论学习,以考试成绩量化和检查干部掌握理论程度,以考核结果评价
和判定干部理论学习的态度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对于“考学”,必须认真解决好
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必须把对干部理论学习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考学”制度,融入对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的全过程。“考学”有两种含义是,一方面,通过考
试考核,形成对干部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去培养和提高干部:另一方面,在选拔
使用干部上,考察干部,必须考“学绩”,了解干部的学习情况,干部提拔晋升
必须过“考”关,通过“考学”了解干部理论素养知识水平。
二是必须制定科学的“考学”内容范围和标准。对于学习的考核,实质也是
对干部综合素质的一种考察,理应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即学风;
能即学习能力,理论水平;勤即学习勤奋程度;绩即学习效果,对理论的运用。
三是把“考学”与干部的政绩考核包括每年一度的工作考核结合起来。要把
理论学习状况纳入目标管理的范围,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理论学习差的干部不能评优,理论学习差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
这里,“考学”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地确定考核内容标准,形成一套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此,本文后半部分再进一步论述。
4.坚持“用学”原则,形成“用学”促“要学”机制。
“用学”,就是讲要把干部的学习培训与使用结合起来,以解决“学用脱节”及“学与不学
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的问题。要把“用学”作为干部使用
一个重要原则,考察干部,要把考学作为重要内容,考察干部的自觉学习情况和思想理论素
质;提拔使用干部,要把理论学习考试考核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要给“学而优则仕”
注入时代的阶级的新内容。
要使坚持“用学”这一原则,使之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做到:
把好“考学”关。干部竞争上岗、提拔晋级、换届任命“关”都必须设“考关”,一要考察晋
级前及任期内学习情况,包括是否脱产培训过:二是要进行理论测试。坚持对没有离岗培训,学习反映差,理论测试不合格的干部一个都不提拔,一个都不任命。
建立学习档案。对干部在理论学习中的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干部在党干校培训的鉴定情况,在学习上的奖惩情况都应建立的档案,有的可直接进入干部个人档案。应由上级组织部门统一制表,确定内容,明确登记与进档办法。
实行干部理论学习证书制度。可借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和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
证书制度,干部人手—册,记载着其本人理论学习的考试情况、脱产培训情况和其它学习情
况,作为参加各种考试,例如公务员选拔、竞争上岗。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等报考的必备证件
之一。
坚持理论学习评优评先的奖惩制度。可以规定,在—定时期内对理论学习开展评先评优
活动,采取评“十佳”,“学习标兵”的形式对学习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于学习差的单
位和个人或通报批评,或离岗培训、责令补学甚至与年终考核晋升工资、评定工资直接挂钩,进行惩处。因为只有坚持“用学”,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机制,才能 使干部做到“我要学”。
二、关于干部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标准问题
“考学”是干部理论学习激励约束机制中重要一环,它旨在通过建立一种客观的外在评价
标准,运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对干部理论学习的压力与动力。从而,对学习活
动这一客观行为起启动与导向作用。
首先是要解决“为什么要考的问题,在主观上,多数同志都能认识到加强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大计。但观实的情况是,仍然存在着党的事业急需用科
学的理论武装全党与当前理论学习现状不容乐观的差异和矛盾:而加强“考学”,完善健全干
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考试考核制度,从而形成“压力”与“动力”,发挥“启动”与“导向”作用,这是干部理论学习面临突出问题的一把“钥匙”,也是解决学习制度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要
求,以及进一步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当务之急。
其次是“考什么”的问题,即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易于定量定性分析的内容和可操作可把握的标准。目前对干部全面工作的考核,已初步形成了—个包含“德能
勤绩”四方面内容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同样,理论学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的实践准备行为,是参与者众多的具体的活动。我们认为,其考评体
系也应包括“德能勤绩”四个部分:
1.考“德”。即考学风状况,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把理论作为“活的行动指南”。其具体内容有:
一一在学习态度上,是经常看书学习,能“挤”善“钻”,还是穷于应酬.忙于事务;
一一在学习风气上,是善于思考,能提出较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浅尝辄止,搞“花架子”,学习上的形式主义;
一一在思想作风上,是与时俱进,思想活跃,还是 圃于老祖宗的个别论断,不讲新话;
一一在思想方法上,是重点把握创新理论,还是在学习上眉毛胡子—把抓;
一一在学习目的上,是真正通过学习理论去改造世界观,还是一边学理论,一边搞唯心,甚至信仰宗教,甚至修炼法轮功.
2.考“能”。即考学习能力、理论水平,能否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能否比较全面
准确地理解把握基本理论,特别是“鲜活”的创新理论,并运用理论来说明实际问题.具体内
容包括:
一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的掌握情况;
一一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理解情况;
一一理论研究的功底,能否撰写有一定质量的理论论文、调研文章,并在一定级别的刊
物上发表;
一一在实际工作中理论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体现在讲话、文章、工作报告中能否.上升
到理论高度来说明实际问题。
一一对国内外思想理论界的发展、动态,新的流行 学派主要观点能否有所了解。
3.考“勤”。即考学习出勤,学习的勤奋程度,包括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学习、培训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一一参加本单位组织的集体学习包括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累计时间及请假缺席情
况;
一一脱产参加党校干校及其它形式培训累计的时间、听课的课时量,以及请假缺席情况;
一一在学习中涉及的理论广度,读过的书目及内容;
一一在学习中摘录的笔记量,撰写的心得体会文章、理论论文。调研文章的篇数;
一一在学习中包括脱产培训的奖惩情况.
4.考“绩”。即考学习效果,看在实践中对理论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考绩”主要体现在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方面。
理论成果方面:
一一各种理论测试、考试的成绩;
一一理论论文、调研文章在各报刊物的发表及获奖情况;
理论论文、调研文章运用理论分析说明思考现实问题的社会反响。
实践成果方面:
一一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自己的工作,所承担的工作得到社会认可及方
方面面的好评;
一一学习理论指导改造主观世界,在勤政廉政、执政为民方面,口碑好,受
到各种表彰。
最后是“怎样考”的问题,即采取那些适宜的可行的“考学”形式和方法。
总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坚持考试和考核结合,考“学绩”与考“政绩”相结
合,简便、易行、适宜.多样,切忌形式主义和过多过繁过难的繁琐哲学.其基
本形式主要有笔试和考核两种:
笔试,主要是测试干部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要求采
取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笔试的运用适应于下列情况:大范围内的干部每年一次
理论学习情况测试;对竞争上岗、提拔晋取、换届任命的领导干部岗前理论素质
测试;党干校等脱产培训班的重要课程学习效果的测试.
考核,广义的考核即“考学”。当然包括笔试在内,这里讲的考核指除笔试
外的包括对单位整体学习情况和干部个人学习情况的综合考核。考核的具体形式包括:①个人述学,即干部对本人理论学习的自我评价。②面试,运用提问、演讲、答辩的形式对干部部进进行测试。③调阅读书笔记。④统计上报理论论文、调研文章撰写情况。⑤全面检查,即派员深入基层进行面对面和背靠背的全面了解学习情况,包括检查学习记录,脱产调训,学习成果等各方面情况。但是,根据简便适宜易行的原则,在实际考核中,这些形式的运用可区别情况,或单个运用,或综合运用。例如,对竞争上岗、提拔晋级的干部的“考学”,就可结合干部任用考察进行全面考核;对一个时期重大的理论学习任务,为了加强“督学”,对单位集体也可采取全面检查的形式:对典型单位学习情况的了解,可采取其中几种形式的组合;对领导干部某个时期的学习情况,可采取调阅读书笔记或统计上报理论研究成果的形式,灵活多样,因人因时制宜。
同时,“考学”要注意量与质的结合,使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发挥“考学”的激励约束机能,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对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评价体, 其日臻完善、切实可行。
(彭松秀 徐行溥 章国忠 徐叔忠
第四篇:提升素质教育督导,促进学校自主和谐——构建及强化素质教育督导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提升素质教育督导,促进学校自主和谐
——构建及强化素质教育督导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在学校工作中,教育督导是构成完整的教育科学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政策运行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更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对引导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在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下,自觉主动运用校内教育督导机制,丰富教育督导自我评估体系,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系统的学生、家长、社会及反馈评价机制;创建了评价的多元维度体系等。以教育督导评估为平台,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加强对督导指标体系的理解,从而提升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使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真正体现‚指导、引领、服务、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育督导机制 督导自评
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是指各级教育督导部门通过收集、分析素质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发现和修正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并对素质教育政策的结果进行综合、系统评价的一系列行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督导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在推动学校改进和发展、保障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与督导机制现状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身、心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强化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教育督导担负着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使命,是当前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教育督导对素质教育有导向、评价、调控、激励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教育督导的有效保障。只有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
二、加强对素质教育督导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主题,成功推进素质教育,小学校作用特殊、位臵关键。教育政策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强化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教育督导担负着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使命,是当前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实践证明,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小学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和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目标要求。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由于种种‚困难‛会以种种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拖延甚至拒绝素质教育的落实。有的学校没有找到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创新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正确路径,陷入了办学的误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走了许多弯路,换来的却是社会、家长的问责、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质疑。因此,新形势下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有必要在督导评估上予以突破。及时有效地对小学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实施‚自上而下‛的政策监控,保障素质教育政策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三、实施素质教育督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较大的距离。主要问题表现在: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行为还在不少学校存在,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没有转化为教学行为,陈旧的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栉栲,落后的教学手段也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如何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强的保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是摆在教育督导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此外督导评估工作也存在问题:
其一,督导评估缺失,有些地区实施教育督导评估,虽然有‚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之名,但明显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无‚对实施素质教育评估‛之实,不能能及时体现党和国家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素质教育的政策要求及其相关联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内容也体现的不充分。
其二,督导评估人员能力欠缺。目前教育督导人员的实际素质和能力水平不足,对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评估教学领域研究不足,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估与监测办法,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难以评判,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督导的质量与权威。甚至很多时候素质教育执行情况的好与坏,都是‚自己人‛、‚内部人‛评估出来的。
其三,督导评价标准‚一刀切‛。实施督导评估仍普遍存在着以‚一把尺子‛要求基础不同的地区和学校的现象。城乡学校评估标准上一刀切有失公平,因为农村学校(包括一些城区薄弱学校)师资水平、与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的器材设施相对缺乏,不能很好满足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思想观念和应对社会与家长的压力方面,城乡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用‚一把尺子‛来衡量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会挫伤农村中小学的积极性。
其四,督导评估方式方法老化、形式化。各地对小学校的督导评估方式,普遍呈现了‚重静态的现状认可,轻动态的发展评价;重学期末一锤定音式的督导评估,轻小学办学过程中引领‛的态势;在评价方法上,重定量测评,轻定性分析;在评估的基本方式。常用‚集团式‛集中突击评估的方式,轻视专职督学人员的随访指导。由于评估活动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缺乏统一的程序和规范,参与的评估人员也是临时‚搭班子‛,不仅对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无益,更多的时候反会促使中小学为了‚争名次‛ 而弄虚作假,对素质教育在基层的落实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四、构建素质教育督导机制,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一)确立教育督导的新理念
在教育督导工作中,必须使大家树立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清醒的看到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每一位督导人员都要解放思想、积极主动、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督导工作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确立现代教育督导的新理念,一是要确立政府主体责任的教育督导观,明确政府办教育的主体责任,要通力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注重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二是要确立学校主体责任的教育督导观,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每一个学生全面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佳的条件和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二)构建素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
1、加强领导,做到四个统一
构建素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的关键是加强领导。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实际,具体进行指导,注意总结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自我评价和督导评价的质量,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2、科学实施督导评价,积极导向调控
素质教育督导评价与其他类型教育评价一样,其本质特征是对评价对象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要使督导评价取得实效,做到‚督得客观公正,评得实事求是,导得方向明确‛,必须科学组织实施。几种督导制度的建立。
3、几种督导制度的建立
‚强化中小学督导评估机制,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评估方法主要有:
(1)常规性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每年对学校进行的督导评估。
(2)专题性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对一项或几项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问题所进行的专项督导评估。
(3)随机性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根据需要,随机对学校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工作情况进行的督导评估。
(4)跟踪性督导评估。对经过常规性、专题性、随机性督导评估的学校,必要时进行跟踪性督导评估,重点检查督导评估时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
(三)做好综合督导评估工作
应用新的督导理念和评估机制统领常规工作,首要任务是如何进行综合督导评估。综合督导评估耗费时间长、动用人力多、信息采集量大,是督导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对学校而言,可以通过综合督导,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找出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症结。因此,组织好综合督导评估,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效能,做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
1、认真开展自评
自查自评就是自我学习、自我整改、自我完善的过程,是迎接综合督导评估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自我评价是评价对象按照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类型。通过对自我行为的诊断、调节与改进,形成自律机制,并激励内在动因,有利于发挥自我教育作用。通过自我评价,评价对象由评价客体变为评价主体,由被动接受评变为主动参与,克服防卫心理,有利于发挥主体作用。
2、完善档案材料
在自评的同时或稍后,学校应建立与评估细则相对应的一整套档案材料。档案材料应包括各项工作的计划、总结、原始记录、照片、图片以及各种奖励证书、报刊、票据、证明的原件或复印件等。档案材料主要是用来反映工作成绩和办学成果,便于向上级汇报和兄弟学校之间交流学习。
3、客观公正督评
为了保证客观公正,为了尽可能消除人为映像、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等因素而造成的偏差,督导评估一定要注重定量分析,要充分调研、全面衡量,要尽可能直击本质、现场访谈,尽量采集第一手数据信息,切忌道听途说,凭映像打分。其一要组织精干的督导队伍,既要有专职督导人员,又要有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专家,体现出权威性,并形成一定的声势。其二,督查手段要多样化。可采用听校长汇报、查阅档案材料、深入班级听课、看校容校貌、看升旗仪式、看广播操、看体育活动、开师生座谈会、进行师生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同时进行。其三,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深入班级听课,要兼顾各个年级,尽量多听一些课;搞师生调查问卷至少要20人以上,而且名单要现场随机抽取,不能由校方指定;查阅教师教案、学生作业都要有数量要求,等等。其四,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和分析。督导人员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要模棱两可、避重就轻,对于成绩充分肯定,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问题绝不迁就,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学校进一步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及时总结反馈
及时总结反馈,促进整改提高,是督导评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容易被忽略而不受重视的环节。督查组要及时向学校反馈督查情况,应尽快做好定性定量分析,汇总各校督查情况,区别个性、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基层学校也要在综合督评的基础上,根据督导报告总结得失,分析原因。在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的同时,还要针对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落实整改的具体措施,扎扎实实地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五、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全面推进学校工作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应以教育督导自我评估为导向,从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入手,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校工作。
1、深化课程改革,建立体现‚以生为本‛新的课堂评价标准。
依据教育督导体系,致力于体现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并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课堂评价标准。让课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课程、实践课程和体验课程。使教学内容校本化、教学资源校本化、教学方式校本化,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将不同知识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横向联系,整体构造。同时,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彰显地方文化,凸显地方特色。让校本课程成为学生的最爱,成为学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2、结合教学常规要求,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中要能体现师生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实现认识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强调教师对所有学生的人格尊重,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人格平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为学生创造和谐学习环境、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要注重因材施教,决不放弃一个孩子。
我们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研究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性,基本教学手段和环节的有效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习惯、基本兴趣的培养。引导教师转变课堂角色,注重教学对话、教学互动和教学体验,构建个性化教学方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共生、共长。
3、教育督导自评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教育教育督导自我评估,在政府推动、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格局中,以校为本,自主发展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努力构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学校自主规划、学校自主评价为基础、学校自主发展与行政督导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自我评估机制,使学校发展始终遵循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的正确思想。
学校从全面提升校园环境的审美品位和育人功能入手,全力打造具有深厚思想内涵和高尚精神品位的环境文化。环境文化除了我们每个学校共同具有的自然环境的园林化和场景布臵的人性化以外,我们还创设了:长廊文化、班级文化、园林文化、实践文化等。
我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为宗旨,通过‚亲和、平等、科学、法制‛的人文管理方式,实施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创造力的管理举措,形成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质量。
学校着力打造整体校园风貌、校园精神,全面提升学校环境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等,丰富和谐的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树立了现代学校的标尺。学校教育因个性风格而异彩纷呈、学校文化更因独具特色而繁荣精彩。正是因为教育督导,搭建了学校发展的平台,引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办出自身特色。
结语:
教育督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一定能健康、快速的发展。在教育督导的引领、指导下,学校自主丰富教育督导自我评估体系,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系统的学生、家长、社会及反馈评价机制;创建了评价的多元维度体系等等,我们力求做到通过丰富、完善教育督导的自我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帅军,穆岚.教育督导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2】黄威.现代教育督导引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李索敏.教育督导学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4】顾明远.外国教育督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韩经太:《教学督导的实践探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 【6】赵连根:《以新的理念构建教育督导新机制》,《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三期。
【7】张岚:《教育督导必须改革创新》,《教育督导—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督导专业委员会会刊》,2003年
姓名:岳海
单位:邵阳市双清区佘湖学校 地址:邵阳市双清区佘湖学校 邮编:4220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moonflower5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