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杨伟民发言

时间:2019-05-13 11: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杨伟民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杨伟民发言》。

第一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杨伟民发言

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主题演讲实录

2013年03月30日13:

41来源:财经网

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主题演讲

时间:2013年3月30日

地点:上海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

主持人:杨禹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特邀评论员

嘉 宾:杨伟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胡存智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点评人:

周其仁 北京大学教授

以下为主题演讲实录:

杨禹:

大家好,由我主持接下来的主题演讲的环节。十八大以后,我们党进行了新的领导的交接,对工作也有了新的部署。城镇化是我们这一重要工作之一,大家对城镇化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热情。但是在今天的学术界和舆论场上,围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城镇化到底应该如何前行,也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所以我想今天我们论坛的召开前面几位嘉宾的致词当中,特别是徐宪平主任的致词,实际上已经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央政府部门对城镇化的考虑。接下来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我们这样进行,首先我请两位嘉宾来做主题演讲,接下来有请著名的经济学家周其仁先生对两位嘉宾的主题演讲做一下现场点评。首先我们有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杨伟民先生来做主题演讲。有请。

杨伟民:

谢谢杨禹,非常高兴再次来到我们风景秀丽的美兰湖,我觉得我们国家发改委和城市小城镇中心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我们国家深入研讨城镇化的一些问题,理清一些认识,在实际工作当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来推进我们国家的城镇化,我觉得起到了重要的智库的作用。所以我也祝愿我们这次会议,这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而且希望这样的论坛继续办下去。

最近城镇化又成为了热门话题,特别在两会上谈的比较多,也是和我们新一届党中央成立以后,十八大工作会议开了以后对我们经济的发展做了战略部署有很大的关系。最近在北京也开了一些城镇化的会议,也涉及到这样的问题,我也曾经谈了一些看法。我今天想了想,有些已经说过了,我想以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一个主题,来谈谈我对城镇化过程当中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一些原则、一些任务谈一点看法。我发言的题目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大家知道十八大这次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一体的综合布局,把资源环境这些,从过去的经济建设中的这么一小块作为整个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重要的一个内容,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整个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任务。而且提出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我觉得首先和最应该贯彻落实的领域,就是在我们最近城镇化的这样的一个领域当中。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城镇化作为今年重点推进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在城镇化的任务当中,讲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当中其中一个就是我这个题目,要求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需要融入哪些原则和理念,我又学习了一下十八大的报告,我觉得有三个概念,三项任务非常关键,和城镇化关系密切,其实应该就是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来理解这样三个理念,三个概念,然后贯彻三个任务。哪三个呢?就是生态产品、开发强调、空间结构,这是三个概念。任务就是: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第二个是控制开发强度,第三个就是要调整空间结构。第一个,增强生态产品的能力。产品是指劳动加工以后生产出来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一些有形或是无形的物品,一般都分为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当中包括公共产品。但是我觉得产品既然是用来满足需要的,那么所以从需要的角度或是从需求的角度,也可以把这样一些东西定义为产品。什么东西呢?就是清新空气、清洁水源、怡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因为它们是人们的最基本的需要。大家知道生产农产品需要耕地,生产工业品需要厂房,而我们需要生态产品需要什么呢?就是耕地、湖泊、湿地、海洋和森林。如果破坏了森林、湿地、湖泊、海洋、生态产品的数量就会减少,生态产品的质量就会降低。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城市的质量比较差?是因为我们生产工业品的时候,排放污染物,对二氧化碳的减少、保证水质、减少噪音等等,特别是吸附PM2.5的生态空间减少了。所以中央已经提出来,通过大力的节能减排尽可能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我们应保护生态空间,增强生态产品生产的能力,实现改善我们环境的目的。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提供农产品,因为人类的文明史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按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还有一种分发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新的工业文明。所以如果说农业问题主要是提供农产品、工业文明提供工业品和农产品,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不同点是既要提供工业品、农产品同时也必须要提供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供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的增强,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空间减少得过多过快,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在减弱。而另外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这种意愿不断增强,也就是说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大家都希望在节假日到像这种美兰湖这样的地方养颜、养肺。推进城镇化是为了更多的人享受文明的生活,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如果推进城镇化的立足点不好,方式不当,立足于占地卖钱一圈又一圈的扩大城市水泥的面积,把越来越多的耕地和湿地湖泊、包括山地变成水泥板,我们今后可能会面临春天将听不到鸟的喧闹,夏天你可能盼不来清凉的雨水,秋天找不到游戏的鱼儿,冬天难觅温暖的阳光。如果这样推进城镇化的话,我觉得违背了城镇化了初衷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文明的退步。这样的城镇化我们不要。

我们要立足于人的城镇化,刚才徐主任讲以人为核心,也就是农民工市民化,这个大家说的比较多,但是我觉得还有一条叫外来人口本地化。因为我们现在城镇化当中的常住人口不光是农民工,我们不能不考虑另外一部分人口。立足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不要只是为了提高增长的速度,占地、卖钱、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繁荣房地产,不能这样推进城镇化。如果立足点摆正,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增长速度提高一点,这些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有的人也认为,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不要硬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在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障碍,政策的障碍,农民工的市民化,外来人口的本地化,这一城镇化本来的含义,本来的目标实现起来很困难。而拆除这些篱笆和壁垒是政府的职责,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再提城镇化最应该有的含义。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控制开发强度,如何增强生态文明的权利,全国主体功能规划我们很清楚,我们就是建立一个两平三代为主体的安全战略格局,这是大的空间来看。同时,在城镇化地区,这样的空间范围之内,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落实十八大关于控制开发强度的要求。开发强度是指一定空间单元当中建设空间占整个区域的比重,整个区域面积的比重,简单来说,很形象的就是水泥板的面积占整个空间的比重。当然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县城、独立工矿区、居民点

等等,总的来看我们的开发强度不高,是3.48,这个数据稍微老一点,现在比较高一点。但是由于我国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海拔高,不太适宜人们生活。除了这些以外,我们国家的总的开发强度是超过了8%,和目前的日本差不多。

但是我们问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我们很多城市化的地区人均GDP刚刚超过一万美元,但是开发强度已经很高了,大大高于一些人均GDP达到4万、5万、6万美元的这样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北京、上海、深圳、东莞、苏州这些我就不具体说了。日本三的都市圈,法国的大巴黎地区、香港等等这样的地方,他们的开发强度只是20%左右。香港是陆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它的开发强度目前只有23.7%,灌木灌丛草地只有6%,一半的绿地划为被保护地区。所以香港这种紧凑型的开发模式的好处,就是城市居民从闹市区走出不远就可以看到绿色。当然要在北京就很难了,北京要走出五环的范围之内大概700多平方公里,出去一次还是很难的;昨天我们很多人没有来成,差一点没有赶上是因为出不了城。开发强度高,意味着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少,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生态产品的生产。农产品我们可以从区外、国外购买,但是生态产品买不来,海南的空气再好北京人享受不到。

另外开发强度高还有一个问题,不仅仅是带来环境的问题,也带来水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这些都面临严重的威胁。为什么会有洪水,为什么雨水变成了洪水?一方面是自然的原因,自然界短期之内雨量过大,还有一方面,从我们自身人类的角度来看的话,就是因为一定空间城市化空间当中,那些径流系数小,吸收和接受雨水渗透性强的生态空间大幅度减少了,所以雨水来了以后就无处储藏,只能在城市的水泥板上横行直撞,所以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洪水。

同时我们还缺水,全国总的缺水量是536亿立方米。为什么缺水?我觉得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装水的盆搞的越来越小了,森林、湿地、湖泊、地下都是装水的盆,我国仅湖泊消失减少的需水量约500亿立方米,正好相当于我们全国总的缺水量。

乾隆十八年1573年的时候,北京的湿地面积占到北京总面积的1/3,是5700平方公里,湿地主要是在平原,差不多90%以上的平原都是湿地。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候,北京的湿地还有2568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15%。到了09年北京的湿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3%,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比这个还要少。最近北京准备在平原地方造100万亩湿地,我计算了一下,相当于建了4000万吨的水库。如果几个城市水不够喝了我们可以调水,但是有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没有那么多的水资源可供我们调来调去,我们国土资源当中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让你铺设这样的调水管。

很多人说,21世纪最紧缺的资源是石油和水资源;如果不控制开发强度,不从现在开

始增强水的含氧能力和储蓄能力,我们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更严重的危险。我们这几年的严重的干旱已经敲响了警钟,地上没有水天下也不会下雨。我们应对石油问题建立了石油的战略储备,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重视建立水的战略储备,水的仓库就是湖泊、湿地、森林、地下。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一下,十八大报告中讲到扩大面积的问题中有这一个地方,叫“扩大森林、湿地、湖泊的面积”。我觉得十八大这么几个字的战略意义是非常小可,不知道我们是否都认识到了。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当中,各地区一定要有自律精神,控制开发强度,要湿地空间来净化我们追求GDP的一些空气。给自然留下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的美好家园。

第三是调整空间结构,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一方面在新的城镇化开发当中,就是在增量当中我们控制开发强度,这是我前面已经讲的。对于存量怎么办,就是十八大报告讲的,要调整空间结构,构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构成在国土空间的分布,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在国土空间当中的反映。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等,国土资源结构我们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总体来看,各方面还缺乏认识,没有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当中,没有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来看待。

我国空间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主体功能定位不清,空间布局混乱,空间利用效率不高。657个城市,6000多个县城都在热火朝天的搞开发建设,所以你放眼望去,我们到处都是房地产的开发项目,到处都是开发园区和新城。但是绝大多数地区达不到产业的门槛。工业不完善,缺乏人气,这些结构又带来了新的占地的压力,因为到处都有工厂、住宅小区、所以你就到处要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到处都拉高压电网,铺轨道交通、建高速公路,所以给我们人均只有800平方公里的平原空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胡部长这边最难受,都到他那边要指标。我们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要在在这么小的面积上解决,城镇化、工业化、基础设施;所以在土地城镇化方面我觉得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在存量上做文章,不要再去做增量的文章,争取做到总量上空间的平衡。比如目前我们城市建成区4.3万平方公里,建镇3.38万平方公里,农民居民点已有16.5万,还有各类开发区,国家和省级的开发区是9949平方公里,但是县级开发区是多少,我们数不清;我觉得可能不亚于国家和省的开发区。所以我觉得,这些已经变成水泥的地方,基本上能够满足我们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

今后的调整方向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扩大森林湿地、湖泊面积,因为我们过去把本来的森林、湖泊、湿地的空间作为农业生产,所以后来我们又不得不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这就是一种错位的纠正。现在呢,由于城镇化又摆到了日程上,由于耕地管理比较严,所以有的地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当中,现在把眼睛主要盯在山地、林地、水面海洋,过去搞农业占了空间,我们现在退回来,我们搞城镇化也不要到时候又退回来。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生态空间,生态是一个系统,山、水、林、天田和城市是同一个生命共同体,破坏的山砍光了林,山变成了荒山,水变成了洪水。我们经常讲,水是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命脉,但是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

二是要减少居住用地,我们国家土地一个不合理的表象就是工业生产偏多,城市居住空间偏少。刚才讲到我们有4.15万的独立供放区,657座城市当中,还有8721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还有接近1万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有数不清的县的开发区和工业用地。我估计大概有5到6万平方公里。我查了一下资料,日本所有的工业空间只有1700平方公里,当然我们有不可比拟的因素,因为日本没有矿业。你想想看,城市建成区当中就有8700多了,我们其实几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加在一起比日本的工业用地都多。

但是全国的居住的用地与工业用地的比例是1.5比1,居住用地是是工业用地的1.5倍。这是说657座城市当中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是1.5比1;而日本三大居住用地是工业用地的6倍,法国的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比例是5:1。当然我们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但是我认为,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不在于量。我们现在很多的产能严重过剩,工业主要是存量调整和产业升级,所以工业占地不应该按照过去的速度占下去,而应该减下来。但是城市化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我国城镇化率刚才讲了只有52%,如果扣掉外地人口以外只有35到36%左右,这些人基本上在城市是居住占地面积是很小的。所以今后对居住用地的需求可能还会延续较长的时间,当然我觉得相当大的部分,可以通过存量调整的方式,在不同的类型之间,在区域之间、空间之间,形成总量平衡。

总之我觉得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变成我们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不仅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等,以从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要求出发,把空间结构纳入我们结构调整的内涵当中,推进城镇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调整空间结构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上来。

我就讲这些个人的看法,不代表我从事的单位和机构。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

发布日期: 2004-01-09来源:作者:编辑: admin点击数: 99

3陈锡文,生于上海市。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8年从黑龙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从事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20余年来,先后与人合著或独著出版专著十余本,发表论文、研究报告150多篇,曾一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三次与人合作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多次参与有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

记者:2003年召开了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年初一次,年底一次。您曾为本报读者解读过年初会议的精神,大家评价年初会议出台的政策“含金量”很高。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有什么新亮点?

陈锡文: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虽然仅两天时间,但是开得非常成功,会议特点很突出,亮点也很鲜明。第一,2003年中央一年之内开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在历史上不多见。2003年12月,恰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5周年。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具有特殊意义。另外,2004年春节比较早,提前开会,也有利于贯彻会议精神。第二,中央把这次会议讨论修改后经中央审定批准的文件,作为2004年中央1号文件发出。我觉得含义很深。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第三,会议和文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政策措施,“含金量”相当高,操作性比较强。记者:改革开放25年间,中央发了50多个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2004年中央决定专就农民增收发1号文件,有什么特殊背景?

陈锡文: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从9月底就开始准备的。中央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国庆期间到湖南,12月中旬又到山东和河南两省专题做农业和农村问题调研。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指示,这次会议的主题主要是研究三个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化农村改革。温家宝总理提出,这次会议的文件,主题可以更加突出一点、鲜明一点。经过研究,且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这次文件题目就确定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用中央文件的形式,专讲农民增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这既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视,也体现了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回良玉副总理主持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分别邀请农村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老同志和部分省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和副省长座谈。文件起草组也召开过多次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11月15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文件稿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12月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个文件稿。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还就文件稿中涉及的政策措施,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的意见,一次是书面性的意见,一次是面对面的协调,基本上把准备出台的政策确定了下来。

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了这个文件稿,对当前农村形势、面临的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准备采取的政策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常委会同意文件稿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修改,经审定后以2004年中央1号文件发出。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对1号文件有很深的感情。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5个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初期那种势如破竹的改革进程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事隔17年,重新见到一个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大家一定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如此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收入形势究竟严峻到何种程度?

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集中力量把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主要用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身上。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农民增收难已持续了几年,尤其是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收入状况更为严峻。二是农民增收难和当前粮食供求形势逐步发生的变化有内在联系。

这几年,农民增收形势确实很严峻。1997年到2003年的7年间,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只有城镇居民的一半,农民收入增长的绝对额不到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这就造成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2002年达到了3.11:1,2003年估计会在3.2:1左右。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小、绝对额也在下降。和1997年相比,2002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00元左右。这几年中,维持增收的农民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而很多传统农区、粮食主产区、中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收入实际上还是减少的。比如提供人均商品量最多的吉林省,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8年还减少了80多元;黑龙江这样一个粮食大省过去5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100元。过去6年中,中部地区8个粮食主产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73%,只相当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三分之二。种粮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对粮食生产显然是非常不利的。这几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不断下降,粮食单产、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不断减少。当然,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还比较充裕,当年的粮食产量加上现有的库存,总体上还是供过于求。但如果粮食产量不断地减下去,总有一天库存是要挖完的,那就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严峻情况。

农民的收入问题和粮食生产问题实际上是紧密相关的。不让种粮农民得到经济上的实惠,他就必然没有种粮积极性。因此这次会议和文件特别强调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增收。这实际上抓住了农民收入增长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连接点。农民收入能上去,种粮能赚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粮食生产就能得到恢复和发展。

记者: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对这次会议和文件的内容非常关注,出台了哪些新政策新措施?能给农民带来多大实惠?

陈锡文:文件的开头部分主要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形势,提出了今年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基本要求。文件对形势的分析得到了与会者一致认可。大家觉得文件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是实事求是的,既看到了目前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也看到了当前农业农村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而且明确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大政方针。

这个文件共有九节22条。第一节和第八节主要是讲当前农民增收工作的两个重点和难点: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第二三四节主要是讲农民增收的渠道。第五六七节主要讲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第九节强调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主要是讲思想认识,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提高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认识,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三农”工作,而且党政一把手也要亲自抓,地市两级领导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关于这次会议和文件涉及基本政策的着力点,大体上是这么几个方面:

1.关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这是当前农民增收的难点。为促进主产区农民增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比如,要启动规模宏大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这涉及到全国近600个主要商品粮生产县和40多个国有农场。这个投资规模达几百亿元的大政策,还套着不少具体的小政策,如对推广良种给予补贴,对主产区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在现有国有土地出让金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文件还明确强调,要支持主产区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使主产区政府有抓粮食的积极性、主产区农民有种粮食的积极性。这方面的政策包括对龙头企业、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科技发展和对粮食流通领域的支持等。

2.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主要强调要抓紧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文件提出一定要把从农业内部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文章做好做足。目前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部分占47%,还是大头,决不能放松。

3.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大家都讲,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减少农民。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把农民转移到哪里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在农村转移就业的机会。在这方面,过去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比如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转移了1.3亿农村劳动力。所以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不论所有制,不论规模大小,只要这个企业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就应该促进其发展。文件中也提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带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发展了,繁荣了,就会给农民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回良玉副总理在会上讲话中特别强调,凡是县域经济搞得好的地方,整个经济发展就好,老百姓就业就充分,农民收入就比较高。典型的如浙江省,这几年大家都觉得该省经济发展得很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浙江省的县域经济非常繁荣,县域经济的增加值在全县GDP中占70%以上。

4.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文件里有句非常重要的话:“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表述在中央文件里出现还是第一次,非常符合实际。因为全国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业户口的人员已经占到一半左右。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的资料,这一比例就占46.5%。近几年这个比重肯定又有所提高,农民工在有些行业中已经占了大多数。比如批发、零售、餐饮行业占50%多,加工制造业占60%多,建筑业占将近80%。从这个角度看,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也是对待产业工人的问题。如何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服务,事关全局。文件中特别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要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文件明确提出,城市政府要把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经费纳入其正常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因为农民在你当地创造财富、缴纳税收,从当地正常财政开支中为他们拿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费用是天经地义的事。说白了,就是不能专门制定向农民工收费的政策。政府除了要改变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也要加强监督检查,让各类市场主体在使用农民工过程中,比如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正常工资发放等问题上,都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二是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工人中农民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提高,不仅影响农民就业和收入,而且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现在不是经常强调技术工人或者熟练工人不足吗,很重要的就是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岗位由农民工去做了,而另一方面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却严重不足。中央提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非常长远的战略性考虑。

5.进一步开拓农产品市场。农产品“打出去”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守得住”可能是个更重要的任务。从国内市场来看,文件着重强调要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包括各类农民的专业组织、专业协会和各种经纪人队伍;实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对于增加农产品出口,文件明确要求外贸发展基金要向农产品出口倾斜,鼓励和引导从事出口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进入出口加工贸易区。

6.增加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中央财政对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经费增加的幅度是很大的,但对农村广袤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来说,仅仅靠中央投入是不够的。地方政府也应考虑在地方财政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开支,更多地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降低农民在生产生活上的成本和费用,间接地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这不能简单地算经济账,因为通过给农民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不仅可以使农民直接增收减支,而且还可以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增收信息和开辟更多的增收渠道。文件提出,“农村六小工程”既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能给农民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增加一些劳务收入,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和重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

7.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目标或大方向很清楚,就是“稳定一个基础,健全三个体系”,即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文件提出当前要加大以下四项改革的推进力度:

一是加快改革现行征地制度。从现实情况看,现行征地制度至少存在两大弊端:第一,利用政府权力去征地的范围过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社会公益性用地,政府可以动用征地权。但问题在于,除了社会公益性用地,现在几乎任何经营性用地,政府也动用了征地权,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第二,征地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太低。中央反复强调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在现阶段,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具有基本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保障两大功能。也就是说,农民失去土地后,你给予农民的补偿,必须能够替代这两大功能。所谓基本生产资料就是就业保障;所谓基本生活保障,就是相当于城市中的社会保障。如果给他的补偿不足以满足这两点,那就会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又失业,这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权益,而且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原则就是“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征地问题,除了关系农民的权益,还涉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因为乱占滥用耕地已经构成了对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威胁。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改革征地制度的指导性政策,前不久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修宪建议中也提到了征地制度改革。待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后,还要修改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征用制度。

二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04年,中央允许所有地区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之所以讲“允许”,是指到底放不放开,由各省自主决定。中央明确要求,粮食市场放开后要保护好农民利益,并决定从现有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资金,大约100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这项工作在不少地方已经进行了试点。当然,这100亿元补下去,到一个村、一个农民身上,钱并不多。但重要的是它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种粮国家给补贴,说明国家鼓励农民生产粮食。

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已经进行了4年试点,已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全面推开,应该说农民从中获益不少。按原来设计的方案,改革的目标已基本达到,比如取消了三提五统,规范了农业税制。中央提出从2004年开始,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这项措施出台以后,又可以让农民直接减轻负担70多亿元。更重要的是它对规范农村税制、推进农村各项配套改革有着现实的作用,比如有助于推进农村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等。

四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不够,是当前农村发展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央已经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目前正在8个省进行试点。会议要求,通过试点积累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文件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比如:在县域范围内的各金融机构都要承担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义务,县和县以下的金融机构主要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来自农村,当然应该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完善邮政储蓄政策。现在邮政储蓄年吸储8000多亿元,6000多亿元来自农村。由于邮政储蓄只储不贷,将吸收的资金转存到中央银行,导致农村资金外流。从2003年9月份开始,中央已经对邮政储蓄的转存利率调整到与其它商业银行同样的水平,使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有所缓解。文件还明确提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要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调整职能,合理分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由于粮棉流通体制的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职能重新定位、怎么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问题。文件还提到了要在防范金融风险、严格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组织。要探索适应农村实际情况的抵押和担保制度,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要发展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等。大家都能感觉到,我们实际上面临着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问题。毫无疑问,上述四项改革都推进到位的话,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定会创造一个更加好的环境。

8.关于扶贫开发。跟过去相比,主要突出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农村的贫困状态,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扶贫措施。二是强调转变扶贫机制。现在剩下的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劳动能力的。文件实事求是地提出,应该对他们实行救济制度。把这部分贫困人口从扶贫对象中剥离出来,使他们成为社会救济对象。

记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出台的政策措施“含金量”很高,操作性也比较强。怎样才能真正贯彻好会议精神、落实好政策措施呢?陈锡文:应该说,回良玉副总理在会议上的讲话已经做了明确部署。会议精神的贯彻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我想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从工作层面讲,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于中央召开的会议、制定的文件、确定的政策,定了就要办,不能打折扣,不能推诿。从认识层面说,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个客观的评价,看一看是不是做到了“五个统筹”。这些年大中城市面貌变化很快,两三年不去就可能不认识了。但也必须看到,在许多地方的农村,隔了十年八年后再去,仍然是过去的样子。这充分反映这些地区没有很好地做到城乡统筹。我当然不是说城市不要发展,而是说城市的发展一定要起到带动农村的作用。在有些地方,城市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农村的发展,反而在损害农民利益,阻碍农村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我认为主要是片面的发展观所致,根源在于错误的政绩观。解决“三农”问题确实需要与时俱进地出台一些新政策新措施。但从目前看,关键不是政策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思想认识不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再好的政策也落实不下去。对农村干部来说,首先要吃透文件精神,了解具体的政策措施,然后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去做。越是基层的干部,越是天天和农民群众在一起,越要有明确的宗旨观念,越要对农民有感情。现在不少农村基层干部也是满心想给农民做好事,但是宗旨意识不明确,对农民感情不深厚。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觉得我是管你的人,你必须听我的话。在工作和思想作风上出现一些偏差,导致与农民群众产生矛盾。具体政策怎么落实,各个部门都会有一些更明确的措施。但是到基层,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实好,会议精神能不能贯彻好,关键还是思想认识问题,是对农民的感情问题。

记者:非常感谢您为本报读者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

本报记者李永生 《农村工作通讯》记者刘明国 常红晓

摘自:2004.1.8.1版《农民日报》

第三篇:民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富民安居工程建设

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

巴富安办„2011‟17号 签发:高峰

转发《关于开展自治区安居富民工程

专项巡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富民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将《关于开展自治区安居富民工程专项巡查工作的通知》(新安富领„2011‟5号)转发你们,请各县市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县市要按照自治区“4月底全面开工建设,10月底基本建成”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步伐,力争在全区率先完成2011年自治区下达我州的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

二、各县市要继续抓好安居富民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县(市)、乡(镇)、村、建房户工程质量监督作用,抓好规划、审图、工程建设、验收关,确保安居富民工程质量。

三、按照自治区、自治州安居富民工程补助资金使用要求,拨付使用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严防违纪问题发生。各县市要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全额到位的有利时机,继续做好备工备料工作,避免后期建筑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导致建房成本增加,给建房户增加负担的问题发生。

四、各县市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在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建立健全农村建房户纸质档案信息化录入制度,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规范有关信息管理,完成好安居富民档案管理工作。

附:新安富领„2011‟5号 联系人:施仕民 霍学斌

联系电话:2613552 2613530(传真)

巴州富民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主题词: 安居富民工程 巡查工作 通知 抄送: 各县(市)富民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份数:20份

第四篇:办公室副主任就职表态发言

校办室副主任就职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这次被聘为校办室副主任,这既是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与器重,也是各位同事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对此,我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激动的是,我又多了一份锻炼自我的机会,多了一份为大家服务的机会,但更多的感受是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副主任一职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头学起,但我相信,有各位领导的信任与栽培,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厚爱,我一定会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新的姿态、新的境界,尽快进入新的角色,以良好的成绩,回报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重托与期望。在此,我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表态: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维护学校形象,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

三、摆正角色,顾全大局,维护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不说空话,不唱高调,对学校负责,对广大师生负责。

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办事公道,礼貌待人,做好全体师生的勤务兵。

最后,敬请学校各位领导和同事们随时批评提醒我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一定认真加以改进。今后,我将以一颗感恩心对待学校,以一颗进取心对待工作,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以一颗友爱心对待同志。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决不辜负校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希望和重托!

谢谢!

第五篇: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任职发言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任职发言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此次有幸拟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信任,离不开常委会领导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如果此次提名获得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我一定感恩奋进,不负重托,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和勤勉不怠的干事状态投身岗位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诠释对使命责任的担当坚守。

一、强基上进,在勤学中修德提能。

强化理论武装,围绕吃透精神、把握精髓、融会贯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知信行统一的生动实践。把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内涵的理解,增强履职自信、履职自觉、履职能力。坚持学习党史党章党规党纪,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树牢规矩意识、始终不越底线,做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度的干部。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全面学习人大业务知识,提升工作水平,争做我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忠于职守,在实干中履职尽责。

聚焦县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全面高效履行法定职权,围绕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担当实干,勤勉履尽职责。一是倾力服务办文。磨砺文字工作能力,用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次文稿起草工作,力保起草的文稿充分体现领导思路观点,有利工作推进落实。坚持“规范、及时、高效”原则,严格遵守保密工作纪律,落实机关公文办理相关制度,一丝不苟助推办公室做好文件处理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信息安全。按照全面、完备、客观的要求,协助做好档案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对工作负责,对历史负责。二是全力服务办会。聚焦会议如期、顺利、圆满举行,认真服务“三会”和机关各项会议。会前认真筹备,力保会议环境适宜、所需要素齐备;会中不遗余力服务,助推会议任务全面顺利圆满完成;会后积极协助做好会议报道、资料收集整理、沟通协调等工作,力推会议精神、要求落到实处。三是竭力服务机关完成中心工作任务。提升站位,认真参谋,全面落实机关工作安排部署,聚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创建、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为机关完成好中心工作任务贡献应有力量。

三、顾全大局,在团结中同进共荣。

坚持把个人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围绕办公室全面落实参谋、协调、管理、服务职责,理清思路、把准重点,紧贴实际、建言献策,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主动担责、干在实处,助力机关做好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以工作全局为重,积极主动补位,协助处理好边缘性、综合性、复杂性事务。与群众、领导、同事相处过程中,坚持尊重为要、诚恳为先,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保持团结和谐的良好关系。

四、慎初慎微,在自律中笃实守正。

坚持实事求是,在服务群众、服务单位职能发挥中,不好高骛远,不凌空蹈虚,始终立足客观条件,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原则要求落实。坚持踏实干事,不坐而论道,不蜻蜓点水,即便工作繁重,也坚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件一件有落实;力求工作实效,说到做到,做就做成,做就做出良好实效。保持良好品行,坚持修身修心,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杜绝“小恶”,常行“小善”,始终在火热的实践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如果此次提名未能通过,我一定深刻反思、找准差距,不背包袱、奋进提升,一如既往认真工作,努力做出更好工作成绩,争取各位委员的信任和支持。

下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杨伟民发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杨伟民发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主生活会办公室副主任发言提纲

    在县政府办公室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 xxxxxxxxx 当前,全年时间已经过半,在这个阶段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们深刻认识自己思想、作风、能力的不足,进而认真整......

    办公室副主任就职表态发言[大全5篇]

    校办 室副主任就职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这次被聘为校办室副主任,这既是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与器重,也是各位同事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对此,我对大......

    办公室副主任任职表态性发言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衷心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为学校服务、为大家服务。能为学校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心力,是......

    局机关办公室副主任2018年度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

    局机关办公室副主任2018年度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按照这次组织生活会的要求,围绕会议主题,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深挖细查自身存在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

    烟草企业办公室副主任竞岗发言(全文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叫,今年岁、大学本科毕业,于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年了。半年前,我和许多竞聘者一样,同在这里参加信息中心主任职务的竞聘,尽管竞聘失败,但正是这次......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2004年12月)近期,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和市委《关于严肃查......

    县委办公室分管后勤副主任在民主生活会上发言

    在县委办公室班子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按照本次民主生活会的要求,我就自己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批评,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存在的问题(一)学习抓得不够紧。学习上......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2004年12月)近期,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和市委《关于严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