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按城市选大学说道也挺多
按城市选大学说道也挺多
目前,在各高考论坛上,关于如何选择大学的提问比比皆是,很多考生及家长,在选择大学时,把城市因素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大学与所在城市关系密切,但发达城市不一定对应较高水平的大学。
根据我国城市分布和高校分布,高校知名度等参考因素可将城市如下分类:
1.京津沪浙苏广——城市经济发达,高等教育水平高。北京,天津位于京津唐,上海,杭州,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此三地是我国经济发达区,也是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北京有23所“211工程”院校,期中8所同为“985工程”院校。此类城市不仅重点院校备受青睐,二本院校历年录取分数线也较高。如北京物质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南京审计学院,调档线常常超过一本省控制线。
2.汉成西哈长沈——东北,中部省会城市,高等教育水平高。在地理位置上这些城市预
第一类城市相比,优势次之,院校录取平均分也次之,但这些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却很高,院校数量多,层次丰富,名校较多。如:武汉,西安均有7所“211工程”院校,成都,哈尔滨则分别有4此类院校。
3.其它一般省会城市——均有一至两所较为出名的院校。但其它类型院校较为丰富,在数量和质量上看,比前两类城市优势要小些。如:郑州,只有一所“211工程”学院,但有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各类型的高校。对于踩线,或者省控制分值不多,又想进入一所本批次的“211工程”院校的就读的考生来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此类城市的院校(此类城市院校,在不同省的录取平均分不一样,各类专业的录取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区别对待)
4.大连,厦门,宁波等——经济发达沿海城市,高等教育水平交同类城市较高。如:大
连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厦门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宁波有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此类城市虽不是省会城市,但由于高校办学水平高,一般较受考生的青睐。
5.大庆,马鞍山,阜新等。除了第四类非省会城市外,有一些有着特殊地理优势的城市,在城市的矿业,工业,历史文化中发展起相关院校,如:大庆的东北石油化工大学,阜新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景德镇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等。这些城市一般为二级城市,在地理优势上不如省会城市或东南沿海的二级城市,又因为多为行业性质明显的院校,因此许多院校的录取平均分数并不高。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的发达水平与高校的办学实力并非完全成正比,不一定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才有较高水平的高校。在选择大学时,除了考虑大学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其高等教育质量应是考生更需关注的问题。同时城市的气候,饮食应该是考虑因素之一。
第二篇:如何选大学 如何选专业
都市快报中高考“助考大讲堂”精彩内容
(三)如何选大学 如何选专业
记者 徐斌
都市快报与养生堂合作举办中高考“助考大讲堂”,昨天是大学专场——如何选大学、选专业,由全球职业规划师、浙江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求是学院党委书记、生涯规划与就业心理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金海燕主讲。昨天听讲座的大多数是家长,金老师的演讲也很针对家长,以下是演讲的部分精彩内容。想看全部内容可登录都市快报在线快豹宽频(http://dskb.hangzhou.com.cn/kbtv/)观看。
如何选大学
这几年来,我国的大学越来越多。2003年我国新增70多所,2004年增加90多所,2010年又增加41所。这对考生来说都是好消息,读书机会越来越多了。据统计,现在全国共有1900多所大学。
还有个好消息是,考生越来越少。
2008年考生最多,去年和今年,报考人数在逐渐减少。这个情况对考生和家长是好消息,对大学就不是个好消息了,因为再这样减少下去,有的大学将招不到人,要倒闭了。或者,提高质量,招外国留学生来读。
今年,又比去年减少20多万考生,而招生人数还在增加。所以,现在读大学越来越容易了。为什么考生少了?有几个原因:高中毕业生少了;复读生少了;一部分学生去国外留学;提早就业等。
全国高校的平均录取率去年是62%,浙江近几年录取率更高,2007年是72.5%;2008年是73.0%;2009年是82.5%。今年肯定超过82%。
所以,浙江的考生家长不用考虑孩子有没有大学读,更要关心的是读哪所大学。如何选大学?从几方面讲——
国内就读还是出国读?
一般来说,出国更好。未来的世界是多元化、国际化的,以后你到公司,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你要跟他们相处最好有国外的经历。
但对多数人来说,不现实。到国外读书还是很贵的,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有困难。哪些人最适合出国?三类人。
第一类是家里很有钱,可以很早就送到国外读书,增加国外经历。
第二类,国外名校要读。你的孩子很优秀,联系到了国外名校,哈佛、麻省理工、剑桥、牛津等要录取你的孩子了,这个一定要去读,借贷也要读。这里我要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果国外不是名校,是个很差的学校,没名气的,等他毕业回国,很多人都不知道,公司里的人力资源经理、单位里的人事处都不知道,像这样从国外回来,找工作都找不到。这时,用人单位宁可选择国内一般的大学。“海龟”变“海带(待)”在家里待业。
第三类是不适应国内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出国读,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说?现在我们很多能考上好大学的,主要是听话的、懂事的,又比较聪明的孩子。听话、懂事,但不太聪明的,就考到一般的大学。但还有一批,人是很聪明,但不听话,考不上好的大学,像这类学生,在国内读大学太可惜。因为我们有的大学教育很死板,你要来听课,你要是不来听课,作业不做我就不给你及格,不管你多聪明。
出国学习也有些不利的方面。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说是先读预科,学习语言,但关键是预科结束,到大学后,班里全是中国人。在这种环境里学,语言也学不好,能力也学不到。我认为这种出国简直是被骗,还不如在国内读国际学校。
在国内读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
说到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笑我,这个还用问吗?成绩好,读本科;成绩差,读高职咯。你说得也对,但本科分数线上下,读本科院校还是读职业院校,这个要跟孩子今后想干什么联系起来。比如,他今后想做学术、研发工作,做管理、设计师、工程师的,读本科院校,差点就差点;但今后要成为专家、技师的,还不如读高职院校。什么叫专家?主要靠自己的技能吃饭,真正能动手操作的。
如果孩子今后就想有个不错的职业,学一门技术,无论是学厨师啊、汽车维修啊都非常好。我专门考察过厨师学校,现在一个高端的厨师,搞粤菜的,50万一年;搞川菜的,20万一年,大厨师。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现在2000元一个月不错了,而刚毕业的厨师专业,也能拿到两千,如果厨艺好点,小饭店里可能也有5万一年,稍好点的七八万一年也有。所以,以动手能力为劳动技能,这样的工种,学得越实在越好。现在不少高职院校就业率很高,工作很稳定。
选本地大学还是外地大学?
本地大学有其优势,孩子在身边,方便照顾,但我更支持把孩子送到外地读。从孩子个人发展看,到外地读好。我们现在有很多外省的好大学,因为地方偏远,被浙江的家长和孩子忽视了,这是损失啊,这些好大学学术地位都很高的。不要只盯牢身边的学校。
离得太近,对他不利,我们很多学生,家在比较近的地方,每星期都要回去,长不大、翅膀长不硬;半年都见不到,成长更快。
选名气还是选实力?
总体来说,学校名气更重要,它是跟随你一生的文凭。
有的情况下,不一定要选名气,如果你今后真正想搞学术研究的,选实力,某个大学这方面特强,但总体名气并不大,你可以去。我举个例子,兰州大学名气并没有北大、清华大,但是他有很强的学科,比如化工、材料。
一般,想朝企业界发展的,选名声、综合实力,有光环和人脉优势;学术、专门行业选实力。
如何选专业
现在大学招生倾向,按专业招生的学校已越来越少,更多的学校都开始按类招生,几个专业合在一起按系招生。
我认为专业既重要又不重要。
说它重要,我们都知道,让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他很快会厌烦,他学起来很痛苦。
前几年,我在接待学生心理辅导中,遇到一个电机系的男生,他成绩很好,跑过来诉苦,毕业后父母一定要让他读研究生。但读电机他没兴趣,他的兴趣是做营销、跟人打交道。并不是他书读不出来,学不喜欢的专业痛苦,不喜欢的专业读不好的。
但为什么又说不重要呢?
大学的专业不一定就是未来的职业。大学专业和你未来的职业不一定对应。
就以我本人为例,我大学读的是工科,4年工科毕业后,从来没有做工科方面的事,一直是教育。现在在座的,你们学的专业和职业一样吗?很少。大学刚毕业时,我们做过统计,第一份工作,看工作和专业,已经有80%跟专业没关系了,只有20%的学生跟专业相关。
在大学期间,专业并不重要。
我儿子现在读高二,他说他今后想做管理者,我建议他:最好考虑知识结构的培养。
大学本科读数学,硕士再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其他专业方向。数学基础打好了,读很多工科类的专业就很简单,包括金融、计算机都需要学好数学。
选有兴趣的专业,但不盲目选热门的专业
今年你选的是热门专业,但读出来后就未必是热门了。我举自己的例子:我是1981年进浙大读书的,那时浙江大学最热门的专业是光学仪器,分数最高,多牛啊,拍个照片,现在觉得太简单了,都是数
字的,那个时候胶片都很奇特了,精密仪器嘛。那个时候大家比较瞧不起的是土木系,土木系又土又木。但是,这个不起眼的专业,等我毕业时,已经慢慢变热门了,国家要建设,土木系的学生,分配最容易,需求很大,并且土木系的学生收入都很高的。到了21世纪,大家都学生物,但是等到毕业后,生物系的学生工作很难找。
哪门课程学习轻松成绩又好,可以选相应的专业
给几个选专业的参考:文科同学要是数学好的,可以读社会科学,包括教育、法律要有数字观念;数字观念没有、厌恶数学的,可以读文史哲。
理科同学也以数学好坏来分,数学好的,读数学、物理学、力学等理科专业,包括航空航天;数学差的避开上述专业,再分物理好坏。物理好的,可以选机械、电类、通信信息类的;如果化学特别好,学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包括医学、农学)。
从学科角度选专业,我的观点:
我们的本科,这几个专业是很不合适的:工商管理、教育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比如本科学工商管理,到单位谁要啊?你能做什么?让你去做管理?当然,管理专业有学财会、人力资源的,还过得去。学工商管理,人家不会把管理的位子让出来让你去坐的。就业很难。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听起来很吃香,当然高职高专,花一两年时间学学可以;本科去读,不值得。
国际经济与贸易,你学什么?实际就是外语学得好点,经济学、管理学都只学了皮毛。如果你到外贸公司去跟单学个一年,也可以做国际贸易。学英语,社会需要,但现在大学生,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把英语学好。等大家英语都很好的时候,你学英语干啥?所以,本科要学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
专业选择的方法,有一种相对专业的“二维四象限法”
这个是台湾研究出的专门用来指导高中生选专业的。
怎样根据一个人的兴趣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人与人的兴趣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跟人打交道,朋友很多,但也有人喜欢独处,不喜欢与他人在一起。横轴线上,就把喜欢创意和资料收集总结的两类区分开。
纵轴线上以事物和与人打交道方面区分。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点上。从这个点对上去,自己的孩子适合做这些工作。
简单介绍一下每个象限。
比如,你的孩子很喜欢创造,又很喜欢在人家面前表现自己,跟人打交道,属于第四象限的跳舞。学跳舞的人很喜欢在人家面前表现自己,看的人越多他越兴奋,跳舞跳得越好,学舞蹈的人又要有创新,他不可能跳来跳去就一个动作。
比如说,生命热线,做心理服务,他喜欢跟人打交道,也要有创造,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话跟他讲、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就往人群方向靠。
再比如,第三象限,2+2=4,这是一个小学教师的职业,小学教师首先是跟孩子打交道的,小学老师不需要创造发明,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小孩就行了。
而第三象限,靠近资料整理方向的是法官。法官的特点,一定要了解所有的法律条文,他不能创造,他要是创造法律出来那是犯错误的。他必须一板一眼,哪个对哪个合适,他对人,又不能太跟人打交道。他既要跟人在一起,又不能太与人打交道,吃了被告吃原告。
第一象限,花草相关的职业,又喜欢摆弄,又不大愿意跟人打交道。做医生也是这样。
每个家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孩子的兴趣点,根据自己特点选择专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第三篇:大学选专业
大学选专业:人文学科的价值
文/薛涌
众所周知,美国的精英大学,毕业生总是最成功的,否则大学就该重新排名了。你仔细一调查就明白,越是精英的大学,那里的学生就越务虚不务实,人文学科的香火就越盛。
年纪稍大的人,大概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大饭店》。其中有个漂亮体面的少妇,到大饭店来卖淫。结果被好心的经理发现。经理问她为什么要干这等事。她说自己被丈夫抛弃,带着孩子没有别的活路。经理又问:“你没有什么技能吗?”那女人叹口气:“我大学的专业是英语,甚至还曾写过诗,希望出本诗集。但现在那都是不相干的事了。”经理看不过去,正好他有个朋友在一个做贺卡的公司,就介绍她去给人家写贺卡辞,算是“专业对口”了。这个少妇也立即从原来的肮脏行当中跳出洗手不干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羁,却反映了实际生活中美国大众的心态:百无一用是书生。人还是要趁着年轻学点有用的东西。我过去的一位美国英文老师告诉我,当年她父亲知道她要学英文专业,就以拒绝支付学费来逼她改行。
和中国一样,在美国,人们不仅竞争着上大学,而且对专业的选择极其挑剔。许多人都觉得,选专业是找工作的第一步。专业选错了,就会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危险。结果,大学的专业越来越实用,传统的人文教育面临严重的挑战。以2005年为例,美国大学最受欢迎的专业竟是会计!这个结果多少让人有些吃惊。因为根据2002年的一项调查,从1990—1991到2000—2001,美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从59140跌到46555,下降了21.3%。会计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枯燥无味、孤独怪僻、没有情调、只知道算账的数字处理机。但是,从2002年到2003年却时来运转,全美会计学位的授予量增加了11%。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所开设的全美最大的会计课程,学生人数从2000年到2003年增加了43%。密歇根大学会计专业的硕士课程,过去3年里学生人数上涨了76%。伊利诺斯大学的会计课程也是全美最大的之一,其本科生人数从2001年到2004年增长了66%。
会计专业从消沉到流行,最大的原因是2001年安然公司倒闭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华尔街的金融欺诈丑闻。这些丑闻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犯罪公司做花账、虚报赢利,欺骗投资者。于是政府推出一系列新法规,加强审计、财会上的管理。仅此一举,就创造了许多会计专业的工作。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会计师是这一系列丑闻中“吹哨子”的英雄,形象也顿时高大、“性感”起来,投到这个专业的人数自然也随之猛增。
不过,华尔街的金融震荡并不能解释一切。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会计专业风行似乎在安然丑闻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这其实表现了美国人上大学的态度越来越实际:上大学就是为了赚大钱。会计顾名思义就是坐在那里点钱算账,财富看得见摸得着,当然最让人心里踏实。目前大学本科十大最受欢迎的专业,除了会计排第一外,从第二到第十的热门专业依次为:电力工程、机械工程、商务行政与管理、金融经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市场推销与经营、化学工程、信息科学与系统。一句话,大家不是急着做生意,就是要当工程师,全都脚踏实地。
一个2002年在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进行的调查表明,22%的学生在上高中前就开始考虑他们的专业。大多数的学生在高中毕业那年开始考虑。70%的学生考虑以后做生意。计划从事医疗和法律工作的紧随其后,各占14%和13%。而“潜在的收入水平”,是这些专业选择背后最大的依据。在考虑读商学的学生中,70%是受这个因素的驱使。即使在考虑非商学专业的学生中,58%也是出于这个因素。而“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因素,只构成40%的非商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动机。在选择商学专业的学生中,只有25%以此为动机。可见,选择商学这个专业的人,大部分是被赤裸裸的金钱所驱动。
在1970年,美国大学本科商务类专业仅占学士学位的13.6%。1981年以后,这个比例上升到19.3%到24%之间。比如2002年,是22%。也就是说,20%到25%的大学本科生(一年平均25万人)是在那里念生意经。
相比之下,人文学科节节败退。英语专业1971年占学士学位的8%,到2002年跌至4%。历史专业1971年占学士学位的5%,到2005年仅为2%。尽管全球化大潮汹涌,外国语言和文学专业在学士学位中所占的比例,也从1971年的2.4%跌到2005年的1.2%。
其实,即使是这些少得可怜的人数,也不全靠学生的兴趣来维持。康州一所大学的一位教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的亲身经历。
一个叫罗伯特的新生,由家长带着来找他。家长问:“选什么专业对进法学院最有利?”该教授回答:“任何一个强调读和写的人文学科都可以。”“不对!”,家长急着说,“我们家的罗伯特早已打定主意要当律师,我们不会让他在那些和法学院不相关的东西上浪费时间。是不是读历史有些帮助?”
在美国,本科不设法学专业。想当律师,进大学常常不知干什么好。结果,许多像罗伯特这样的孩子,阴差阳错读了历史或其他什么人文专业。
上面提到的这位教授是耶鲁大学读美国历史的博士出身,亲历这种人文学科的没落,不禁痛心疾首,回到自己的母校寻求支持力量。他采访了许多成功的耶鲁毕业生。这些人捐的钱常常比这个教授一辈子的累计工资还多。但他们大学本科时,读的不仅是人文学科,而且现在也认为大学的专业奠定了他们日后成功的基础。
这并非是我们这些学历史的人不甘心自己的专业不热门而故意制造的宣传攻势。众所周知,美国的精英大学,毕业生总是最成功的,否则大学就该重新排名了。你仔细一调查就明白,越是精英的大学,那里的学生就越务虚不务实,人文学科的香火就越盛。
以耶鲁大学为例,在过去25年里,历史一直是头号热门专业。历史专业的学生占本科生的13%到15%。史景迁的中国史课年年几百人上,已经成了传奇。英语专业一直是四大热门专业之一,在90年代前半期还是第二热门的专业,后来才被经济学和政治学超出。而耶鲁的经济学,是高度理论化的人文学科,不是实用学科。耶鲁根本就没有实用的经济(即商务)本科专业。哈佛大学前四大热门专业,第一是社会科学,选该专业的人数占本科生的48%;第二是生物,为10%;第三是英语,为8%;第四是心理学,为7%。普林斯顿的传统五大专业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最近心理学上升,取代了英语,目前最热门的是政治学。传统上,46%的学生集中在这五大专业。最近学校努力推行专业多元化,已
经初见成效。2005年,选择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上涨了15%,选择自然科学的学生上涨了7%。学生人数上涨率最快的全是人文学科的小系,依次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系(100%),音乐系(100%),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系(60%),比较文学系(57%),宗教系(52%)。同时艺术与考古、法文、意大利文、德文等系,学生人数也明显上涨。总的趋势显然和美国一般的大学正好相反:人文学科越来越热。
解释这一现象,还要诉诸我们最基本的常识。这些精英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当领袖,要把握大方向,其关怀和训练当然必须宏观,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那里数钱算账。从这些精英学校的学生背景看,大部分学生出身于中高产阶层,父母受的教育很高,对大学有充分的理解,鼓励孩子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度过了这样4年的人生,再想实际问题也不迟。
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则是另一番光景。他们许多人来自劳动阶层家庭,常常是家里的第一个或者第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父母没有受很好的教育,许多人反智主义情结甚重,觉得大学总是教一些读书人才喜欢的没有用的东西。可惜,如今的大潮流是蓝领工作越来越少,连招警察也开始要大学毕业生。不上大学,没有出路。所以他们的子弟勉为其难,进大学就是为了找饭碗。大学不过就是个职业培训班。如果你让他们一年花几万块送自己的孩子读什么柏拉图,他们肯定觉得你有病。
其实,劳动阶层的子弟并非一定不喜欢柏拉图。问题是,如今大学越来越市场化。学费涨得奇高,学生和学生家长成了消费者。一年几万块花出去,构成全家最大的开销。这钱花得值不值?于是有了个消费者权利的问题。结果,每年新生一入学,你就会发现家长比学生还多。和教授、校方交涉的,几乎都是家长。他们从选择孩子的宿舍、课外活动的安排到所学的专业,事无巨细,全要和学校讨价还价、给孩子决定好,保证自己花的钱不冤枉。在这样的情况下,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即使有许多梦想,希望利用大学时期探求人生、了解世界,也没有办法。他们的一切选择都由家长代劳了。
结果也可想而知。那些务虚的学生几乎肯定会成功,成为自己这一代人的领袖;那些务实的学生,还和父辈差不多,卖力气为生,等着人家给工作。何以如此?当然,精英大学的学生智商高,社会关系也多,学什么都会成功。但为什么在这群人里,彼此竞争时也要争先恐后地务虚不务实呢?可见,人文教育,对人实际的成功还是有关键作用。前述那位耶鲁毕业的教授在自己的校友中进行访谈调查,得出了有实际经验支持的结论。
1980年从耶鲁毕业的苏珊•克朗(Susan Crown),读的是文学专业,目前是芝加哥一家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已经当上耶鲁的校董。她的体会是,人文教育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阅读、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这些技巧,在商业活动中每天都要用。另外,如今的社会变化快,信息多,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对任何东西的了解都浮皮潦草。大学的人文学科,则给你提供了一生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机会,去专心致志地读伟大的历史和文学著作。这样,你就学会了专注于大的理念,不被一些琐碎的细节所支配。
理查德•弗兰克(Richard Franke)是1953年的耶鲁毕业生,领导一个大投资公司24年之久,如今已经退休。他的体会更为具体:“生意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不管你把公司办得多么成功,你那一套不到5年就得变。也就是说,你每5年要有秩序地重新塑造你的公司。在这个
过程中,你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但你更需要一些能够综合思考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的人。所以我作为公司首脑,就喜欢雇用人文学科出身的人。”
他这个意见几乎代表了所有被访者的看法:人文学科培养的分析深度、创造力,比商学院教的东西更可靠。
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 Ellis)于1959年从耶鲁毕业,专业是艺术史。他创建并领导一个国际贸易咨询公司达30年之久。他强调说:“如果你想当企业领袖或经理,本科学商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大失误。你所能学到的只不过是一些高级的账目管理技术。”他认为,人文学科给你奠定了管理人才的战略性的基础训练。生意场上,归根结底是跟人打交道。你想成功就得跟成功的人接触。你赢得人家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人家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你最好是把和你生意有关的人都看作是志愿人员。他们如果不感到和你接触有意义,而只是赚几个钱而已,他们早就干别的事情去了。他的这番高见也同样得到其他耶鲁毕业的大老板们的认同。大家普遍的感受是,当个成功的生意人,就要看你是否有和思想复杂、社会关怀深刻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要看你是否能够创造一个文化氛围,让这些心灵复杂的人在这个氛围中感到愉快。其实当今总统布什做生意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有哈佛的MBA文凭,又是贵族中的贵族,但在生意场上就是混不开。他一张嘴就让人看不起,凭老父的关系也不管用。布什家族有个不成文的家规:先赚钱再去碰政治。布什是第一个破这个规矩的人,原因是他没有别的办法。他在耶鲁只是睡过4年,其人格和企业精英格格不入。搞政治,可以绕开这些脑筋复杂、趣味精致的人。也正是因为他在脑筋简单的人看来有魅力,结果在政治上比在生意上顺利得多,成了美国历史上一个最为反智的总统。
耶鲁之外,人文教育同样培养了许多名声赫赫的企业总裁。前惠普总裁卡莉•费奥利那(Carly Fiorina),当年在斯坦福学的是中世纪历史和哲学。她号称她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转型的兴趣,与她面对信息时代社会转型时的思考非常切近。迪斯尼的总裁迈克尔•埃斯内(Michael Eisner)大学的专业是英语和戏剧,没有上过一堂商学方面的课。他督促自己的三个儿子在大学里都学人文。用他的话来说:“文学对人的帮助是难以置信的。你做生意时总要处理人际关系。文学帮助你理解什么才能打动人。”米拉马尔系统(Miramar System)的总裁尼尔•雷宾(Neal Rabin)是学创作出身。他虽然雇用MBA,但他批评说,那些哈佛的MBA,常常被管理学院的案例研究课程中企业失败的例子给吓得瘫痪,缺乏创业时必要的想象力。康宁(Corning)的总裁约翰•卢斯(John Loose)大学学的是东亚研究。他声称自己对中、日、韩和印度的理解,帮助他在光纤市场低迷之时,发现了亚洲市场的亮点。联邦百货商店(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s)集团的总裁休•克罗尼克(Sue Kronick)同样也是学的亚洲研究,并靠她对印度的理解在亚洲找到廉价的供应商。米夏埃拉•罗德尼奥(Michaela Rodeno)在大学学法国文学时,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专业使他发现了葡萄酒这宗大买卖,最后成为一个设在加州的法国葡萄酒公司的总裁。学人文的客串高科技公司领导更是一个小潮流。加州的蓝盾(Blue Shield)的总裁布鲁斯•博达肯(Bruce Bodaken)拿了哲学的学士和硕士,还教过伦理课。他认为哲学帮助他思索深刻的问题,是他成功的关键。全景(Uniscape)的总裁斯蒂夫•亚当斯(Steve Adams)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博士,后来辞掉教授的职位进了生意场,大获成功。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曾经大红大紫、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前福特汽车公司总裁李•艾科卡(Lee Iacocca),本科学的是历史。《花花公子》的创建人休•海夫纳(Hugh Hefner),本科学的是哲学。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 Motion Picture)集团的总裁谢里•兰辛(Sherry Lansing),大学学的是英语。在美国前1000家大企业中,只有1/3的总裁拥有商学硕士学位。说到底,人文教育是向你展示人类最重要、最伟大的理念的交锋,并让你也被卷入这样的交锋。伟大的理念培养伟大的人,不管是在哪个领域。
这也难怪,一些在生意场成功的人,对大学生本科中的商学迷信和人文教育的衰落感到担心,觉得教育已经不成其为教育,而仅仅是训练。前面提到的查尔斯•埃利斯一针见血地指出:“怀疑的自由是创造的第一步。没有人文教育,你很难进行建设性的怀疑。”用美国建国之父杰斐逊的话说:“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自己来判断是什么保证了或者威胁着他的自由。”可惜,在“9•11”后两年多,大部分美国人还认为萨达姆是恐怖袭击的幕后指挥。这说明公众已经失去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这正是人文教育要训练的东西。没有这样的思维,不仅做生意时会盲从,跟着人家买股票、炒房地产,美国的民主制度,也会陷入危机。
第四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按专业选职位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按专业选职位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还存在一定的疑问。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选择对口的职位。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报名基本原则就是根据专业选择需要报考的职位。看似很简单的按专业来选择报考职位,但是每年都有考生不能完全的确定自己所学专业可以报考哪些职位。因为职位性质,可能有的专业需求量很少或者没有,可报考岗位是很少的。
下面本文就与广大考生一同分享应如何把握住专业方向,选择好2018年国考职位。
首先,考生要把握住报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专业如何辨别的大方向,避免因为专业不符的问题错失了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机会。
情况一:考生所学专业比较偏,可报考的职位比较少,自己选择职位优势就比较小,这该怎么办?
相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热门的专业,专业性不强、比较偏的其考报考的职位的确是比较少的。遇到这样的问题,考生一定要正确看待专业要求,选择适合自己专业要求的职位。当然考生也不能盲目地报考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对于这类门槛比较的职位是非常受众多考生欢迎的,这样反而使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在无形中成了比较热门的岗位。
其实有些专业稍微偏冷,但其专业对应的职位会有其一定的发展前景的,考生应该重视。也许在现在还未看出这个职位有什么优势之处,但在未来,也许会是非常有潜力的职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不要只考虑眼前的火热,要考虑长期的趋势和前景。
其次是参考专业目录,正确判断专业类别会出现的情况:
情况二:在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目录中找不到自己所学专业属于哪一大类,无法确定可以报考哪些职位或是报考专业相近或是相关的职位?
针对此状况的考生,考生勿轻易认为可以报考,对于模棱两可的职位专业最好向招录单位或公务员主管部门咨询。
情况三:专业和报考职位要求专业一致
对于这部分的考生来说,选择职位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也是最不花时间来研究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可以报考。考生可以直接报考与专业一致的职位。
最后,考生重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上相应的职位其他资格条件,比如说有些职位同时要求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中共党员的或者说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等等,如果说这些资格条件考生本身就具备,那么可以说成功的机率更大一些,实际上就是在报考之前考生已经先一步的地排除了一定的竞争者,减少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考生选择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就应该以理性的心态来选择职位,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考生都要综合自身整体情况去选择。最后祝广大的考生把握好专业方向,选择出自己理想的且胜算率高的职位,完胜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第五篇:大学致辞选摘
大学致辞选摘
○顾海良 2009年武汉大学开学典礼
我希望,我们能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我希望,我们能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必由之路……我希望,我们能把孝敬父母作为自立社会的基本品德。
○陈平原 北大中文系2008年开学典礼
对北大学生的自视甚高,我虽略有怨言,但表示理解和同情。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手艺”,而不是降低“眼界”。在一个讲究实惠,普遍缺乏理想性的时代,北大学生的“迂阔”和“狂傲”,还是挺可爱的。将北大学生训练得全都谦恭有礼、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半步,那绝不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朱苏力 北大法学院2009年开学典礼
90后的你们,又是可爱的新一代。记得有一年毕业致辞上,临别之际,我说我爱你们,没有修饰和限定,“但如果一定要给这份承诺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今天,在迎新的致辞上,我想表达同样的情感,稍有不同的是,“爱你比永远多一天,这是我给你的誓言。” ○郭沫若 中科大1958年开学典礼
毛主席说过:“搞科学的人应该懂点文学,搞文学的人应该懂点科学。”我们搞尖端科学技术的人尤其应该懂些文学艺术和各种体育活动。在红透专深的保障之下,同学们不妨同时成为诗人、画家、音乐家、戏剧演员、运动员或者其他。你看我们毛主席不是同时是诗人吗? ○梅贻琦 清华大学1931年校长就职典礼 最后我不能不谈一谈国事。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分子,不能不关心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材,将来为国家服务。○张伯苓 南开大学1937年秋季开学典礼
人常说,学生们是国家的主人翁,主人翁是享福的吗?主人翁是受罪的。我说过不知多少次,奴隶容易当,主人难当。做奴隶的,听人的调度,自己不要操心;做主人就要独立、要自主、要负责任。○竺可桢 浙江大学1939年开学典礼
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后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国家用这许多钱,不派你们上前线而在后方读书,若不把这种重大责任担负起来,你们怎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前方拼命的将士? ○沈祖尧 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院长2008年就职典礼
数月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到访中大,并主讲书院月会。他说中文大学被看成香港的反对党,而香港大学则是执政党。我敢于提出反对。我们是“反对党”未必因为我们错而其他某些人对,而是我们属于少数知道自己是对,而且敢说出自己观点的人。
○Drew Faust 哈佛大学2010年毕业典礼
哈佛大学著名的创办人之一John Cotton曾经写道:“上帝会不断地改进一样事物,直到它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而学生,应该看到上帝呼唤的正是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