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研究方法及目标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摘要: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的基层党建结构,改变城乡党建“两张皮”的现状,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举措,以及相关机制的建立和调整,把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一规划,最终实现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构建,形成全国城乡基层党建“一盘棋”。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基层党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当前城乡统筹发展局势的快速反应。落实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实行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是新世纪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对于怎样构建这么一个全新的党建格局,正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还没有确定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和固定的模式。要实现推动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它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统筹发展;新格局;科学内涵;问题;解决对策
城乡基层党建的科学内涵有这么几个层次:1.承认城乡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前提;2.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核心;3.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阶段性目标;4.建立促进城乡党建资源双向流动的机制是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突破口;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实质上就是党的建设包含的几个主要方面,即是从党的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这几个方面实行城乡基层党建的统筹发展。在了解和掌握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之后,其次就是对当前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试点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根据各个试点活动发现,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统筹理念不开放; 2.共建动力不够足;3.共建范围不够宽;
4.联创活动不经常;5.结对方式不普遍; 6.服务平台不够广;7.责任落实不到位;8.各项机制不健全;9.理论依据不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相应的解决对策是:1.必须狠抓落实,确保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落到实处;2.不断创新和完善党建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
3.必须充分调动社会的各种重要力量;4.要加强对高新科技的利用。
城乡基层党建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我国长期处于落后、封闭半封闭的农村来说,更是一种机遇。这种机遇能不能把握,农村的经济能不能取得长足发展,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力问题。党和国家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于是,在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写进《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报告里。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在基层党组织这一项里明确提出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两次全会的报告表明党和国家对城乡基层党建当前形势的发展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积极的回应,并对城乡基层党建提出了新任务和新目标。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 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研究方法及目标
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课题,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在全国处于摸索和初始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开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途径和方式。重庆以及成都两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基层党建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他们积极创新基层党建的思路和模式,在探索实现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途径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当然,在全国其他各地还有不少的探索创新活动,他们当中也有很多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这些效果的评估,以及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都缺乏系统的整理,故而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研究,当前的重点是掌握其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并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试点的做法、成效进行总结和研究,探索一条或多条可供各地借鉴的解决目前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问题的新经验和途径,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探索的依据和基础。继而为“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帮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城乡基层党建现状概要和文献综述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活动迅速在全国展开,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鉴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创造性的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战略目标。这是因为,几年来,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日益增多,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还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匮乏并不够深度。通过网上书城的搜索和多个图书馆的寻找,遗憾的发现以“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为题的专著一本也没有。根据文献检索查知,以“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为题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但以 “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为题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相对较多,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就更不用说,也是相当的多。但是,“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只是 “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目标,是研究“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全部,因此可以说,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研究犹如春天的树叶,才刚刚发芽而已。当前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川和重庆。四川和重庆两省各自成立了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研究的项目,分别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研究》与《重庆市统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调查报告》。四川省以兰亚宾教授为主的课题研究组,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进程、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研究,并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其内容大概为:
(一)确立新的理念、原则和目标体系;
(二)全面统筹,有所侧重,激发内生活力;
(三)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持续进行;
(四)提供保障,为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优化外部环境。重庆市的调查研究组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一是内在动力不足,二是着力点不明确,三是现行体制存在障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即:
(一)必须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先导,树立统筹城乡党建的思想意识;
(二)必须以创新组织建设为关键,建立统筹城乡党建的组织体系;
(三)必须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构建统筹城乡党建的制度支撑。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学者和单位以及基层党组织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进行过研究,总体上来说,这些研究有很多重复和相似之处,对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分散且不够系统,对城乡基层党建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缺乏论述。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究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通过对各地的试点报告的总结,全面系统的论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企望本项研究成果能够促进城乡基层党建更好的发展。发展离不开创新,研究离不开继承。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研究,需要在整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他山之石,推动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前进。
通过文献检索和整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相关专著有:梅宪宾著的《新时期党建》,刘川生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研究》,虞云耀著的《党的建设研究》,李慎明著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罗争玉著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基层党建理论研究》;
(二)报纸、期刊文章:《重庆市统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调查研究》课题组的《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兰亚宾的《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研究》,胡上山的《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考》,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的《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报告》,郑迎的《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意义和措施》,王晓飞的《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陈勇的《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焦长龙的《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刘明华的《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刘海涛的《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新体制》,蔡爱华的《构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杨群红的《农村基层党建难题破解之道》,黄羽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功探索》,光华的《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彭忠斌的《上海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朱奉余的《探索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模式》,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组织部的《探索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尹学朋、任中平、李俊的《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中共湖北省荆门市委的《统筹城乡党组织建设的探索》,赵旭波、许伟的《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华彦玲的《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周贵平、傅杰的《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刘桂丰的《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杨东广的《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等。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出,本文将在参考文献中补充上来。
第二篇:城乡统筹基层党建范文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问题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新格局。这种新格局,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又包含党的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打破城乡党建二元分割的封闭格局,更好地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的当务之急。
为此,根据湛江市2008年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分配方案安排,徐闻县委组织部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成立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问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细致地调研。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街道),60多个村(社区),以及80多个市、县固本强基工作组,并有针对性地约谈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共170多人,对当前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现状、面临的困扰进行了专题分析,并对如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了深入调查与探索性研究。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徐闻县共有基层党(工)委28个,其中乡镇党委14个,街道党工委1个,县直机关党工委1个,农垦系统党委5个,机关企业党委6个,以及徐闻经济开发区党委;党组32个;党(总)支部1045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847个,农村党支部173个,社区党支部25个(含6个糖厂社区党支部)。全县党员26218人,其中机关党员11850人,农村党员14368人。
自2004年6月以来,我县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活动。四年来,省、市、县三级共派出工作队404个、954人,其中省直工作队4个、工作队员19名,市直工作队93个、工作队员249名,县直工作队307个、工作队员686名。进驻了198个村(社区)开展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的固本强基工作。2008年,省、市派出173个城市党支部与我县173个农村党支部进行“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据统计,四年来,省、市、县工作队和城乡基层结对帮扶党组织共筹集资金2300多万元,其中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600多件,投入资金1740多万元;为驻点村上集体经济项目113个,投入资金570多万元。帮助农村加强了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了村务、党务制度,理清了农村经济发展思路。通过这些活动,干部受到了教育,群众得到了实惠,基层党组织增强了活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几年来,我县主要是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任职锻炼,以及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自开展活动以来,我县高度重视这些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指导、乡镇(街道)党(工)委具体协调、城乡基层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县四套班子成员分别挂钩联系乡镇(街道)负责督导;县直147个副科以上单位也挂钩联系村(社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各派出单位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下点指导工作和现场办公。形成了级级有领导、层层有责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班子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各固本强基工作队和城市党支部以建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为目标,着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特别是今年,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据统计,在今年村级“两委”换届中,我县198个村、社区共推选446名经济能人进入“两委”班子,其中112名致富带富有能力、服务群众有本领、凝聚群众有办法的党员干部担任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同时,还结合先进性教育、思想解放大讨论,以及村级党支部书记、主任培训班等,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级“两委”干部的培训,帮助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改进作风,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经济发展,增强村集体财力。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推动进步。几年来,各挂点单位和驻村工作组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一要务,发挥各驻村工作队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帮助驻点村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利用驻点村土地、资源、地理位臵等优势上项目,发展集体经济,如:商贸经济、店铺经济、服务经济、特色经济和资源经济等。另外,还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驻点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纯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到去年为止,全县共有6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实行了脱贫的目标。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发展。各工作队驻村后,以加强维稳能力建设为己任,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一是做好调解工作。定期开展对农村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矛盾纠纷的苗头情况,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二是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驻村干部深入了解群众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并在能力范围内通过采取资金帮扶、文化帮扶、科技帮扶、医疗帮扶、项目帮扶以及服务帮扶等形式,逐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上,支持和配合农村修建了水泥路3008公里。三是开展普法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进行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的遵纪守法意识,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四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特色文化村、建设文化室、举办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农民在文化建设中作“主人”、当“主体”、唱“主角”,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
(五)加强制度建设,逐步规范管理。几年来,广大驻村干部积极协助村“两委”理顺关系,进一步规范运作,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为促进驻点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工作队着眼于构建相关的工作管理、监督机制,如湛江市环保局驻龙塘镇龙塘村工作队,帮助驻点村建立健全了《龙塘村村规民约》,使该村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目前,全县198个村(社区)都建立党务、村务等方面的制度,使农村基层组织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轨道。
(六)加强城乡结对帮扶,提升城乡共建水平。按照省委、市委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安排,省、市173个城市机关党支部与我县农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共建,组织了党员到我县农村过组织生活,慰问困难党员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等,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互帮以及城乡互助方面取得初步的成效。通过城乡互帮互助活动,城市参与农村建设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驻村干部素质。广大驻村干部乘着到农村学习锻炼的契机,肩负重任、带着感情,克服困难,一心扑在驻村工作上,自觉在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扮好角色,积极充当农村工作的“调研员”、“宣传员”、“指导员”、“监督员”、“调解员”和“传播员”,主动投身到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经过实践锻炼,广大驻村干部更直接地掌握到村情民意,更深刻地感受到基层困难,更切身地体会到民生疾苦,增强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当前困扰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主要问题 在开展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在思想认识、组织设臵、制度建设和组织活动开展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扰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四个滞后”:
(一)思想认识滞后。一些基层党组织及其领导对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而是简单地认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就是一般性的帮扶工作,导致了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三性”。一是应付性。只是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蜻蜓点水式地走过场,当村党支部遇到困难,需要共同商量解决时,却从不过问。有的单位甚至因为资金问题、领导不重视等原因,甚至有抵触情绪。如下桥镇桥南村党支部反映,结对帮扶的机关党支部只来过一次,走了后就没有了消息。在今年村里遭遇严重水灾时,结对的机关党支部连打电话来过问都没有。二是接济性。机关党支部对统筹共建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只是随便拿一点钱、物给村党支部就了事。大多数机关党支部都只是给村党支部带些钱物来,或者是慰问困难的老党员、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没有解决村党支部的实际困难,达不到统筹共建的目的。三是随意性。机关党支部没有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只是随便听听村班子个别人提出的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项目,便不自量力草草上马,也没有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结果留下“烂尾工程”。
(二)组织设置滞后。长期以来党组织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按行政或地域关系设臵,实行以具体单位为单元建立基层党组织,并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纳入各自的条块范围。在城市党组织里,机关党组织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设臵,而农村党组织主要是按照行政村来设臵。这种城乡二元分割的基层党组织设臵方式,制约了城乡党组织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造成了城乡党组织互相分离、互不了解,在工作上往往出现就农村党建抓农村党建,就机关党建抓机关党建的现象,在人才培养、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上出现了城乡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三)制度建设滞后。由于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导致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不明确,使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加上一些党组织领导抓党建工作责任意识不强,造成了“无人管事”的不良局面。如2008年省委、市委共安排173个城市机关党支部和我县的173个农村党支部结对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但到目前为止,只有55个城市机关党支部到村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仍有118个城市机关党支部从未与村党支部有过联系。
(四)活动形式滞后。在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城市机关党组织在开展统筹共建活动中,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地送电脑,慰问几名困难党员、贫困学生。活动内容空洞枯燥,方式简单陈旧,效果差强人意。这与省委要求的要在互帮互助活动中,开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互帮、城乡互助,积极帮助农村党支部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促进城乡党组织协调发展等,还有相当的差距,与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极不适应。
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对策措施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坚持统筹兼顾、城乡互动的原则,进一步开阔思路,破除党建工作方面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活力,推动城乡党建互促互进,实现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由相对分隔向相对融合转型,整体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创新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理念,以统揽全局的观念来引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开展。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实践,以统筹发展的思路,牢固树立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以新的观念来引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开展。
1、树立城乡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各级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增强城乡统筹意识,树立区域观念,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城乡党建封闭格局,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做到思路谋划城乡“一盘棋”,制度设计城乡“两相益”,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主体的平等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树立农村党员与城市党员都是党内主体的平等观,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消除对农村党员的偏见和歧视,公正平等地对待城乡所有党员。
3、树立与时俱进的抓城乡基层党建的创新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与现行党建工作模式的关系,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好做法和好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优化思路,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健全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树立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服务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改变“就党建抓党建”的观念,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基层党组织班子,配臵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二)创新城乡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来抓好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开展。
基层党组织肩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团结党员及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按照地域、单位为主设臵的基层组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当前,务必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臵的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树立区域性大党建观念,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管理、便于互动和有利发挥作用的原则,打破城乡界限,跨越所有制形态,以产业为纽带,以区域为依托,建立覆盖城乡的形态稳定、机制开放、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组织网络。
1、科学合理设臵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适应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分工化的要求出发,按照“一调二改”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一调”即调整村级党组织设臵方式,由过去按农村党员居住地域就近设臵党支部转变为村级设臵党总支,并按产业分类设臵党支部,按党员职业状况设臵分类党小组;“二改”就是改变党员编排方法,由过去按党员居住地以村为单位统一编排,转变为个人意愿和组织安排相结合,以居住地和行业分类进行编排;改进党支部职责,由过去统一职责转变为组织共性与行业个性相结合的职责。逐步形成以农村党总支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分类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构架,才能充分发挥党总支的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连带作用,有利于城乡基层党组织统筹共建。
2、加快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采取“保留”、“新建”和“联建”的方法,加快在城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专业协会、集贸市场、产业园区、转制企业设臵和调整基层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保留,即对已有党组织的专业协会、集贸市场、改制企业,无特殊情况,原有的党组织予以保留,其建制视实际上情况作适当调整;新建,即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还未设立党组织,但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两新”组织、专业协会、产业园区,单独建立新的党组织;联建,即对党员人数不足三人,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专业协会、集贸市场、产业园区、转制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自愿联合的原则,建立联合党组织。
3、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组织共建工作机构。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在机构设臵上既要打破基层党组织条块分明、独立工作的局面,实现基层党组织党建资源统筹和资源共享,同时,又要解决好城乡统筹基层党建中存在的“无人管事”、“人浮于事”等问题,做到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抓。可以通过“五式一组”的模式,设臵城乡统筹基层党建临时党委和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解决好这些问题。“五式”即:区域联建式,在就近的村、社区中,在自愿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的原则,实行村与村、村与社区的党支部(总支)联合建立临时党委,促进生产要素和党建要素优化配臵;产业联建式,对产业相同的村、社区、企业党支部(总支),以产业为主体,依托产业链联结党组织建立临时党委,发挥产业党组织在统筹城乡党建中的作用,实现产业内部互联互建;社区联建式,组织多个优势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党支部(总支)对接,建立临时党委,开展“多帮一”、“一帮一”、“一帮多”等,互联共建,推动优势互补,促进发展,实现双赢;村企联建式,按照以企带村、村企整合、工农互助的思路,组织企业和村、社区党支部(总支)联合建立临时党委,推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部门联建式,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在经费保障、人才聚集、管理规范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发动机关事业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联合建立临时党委,开展帮扶,引领农村发展。“一组”即设臵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就是在临时党委的基础上,成立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协调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统一领导和指导临时党委开展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和考核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从而,在机构设臵上形成城乡一体大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创新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以规范的制度来保障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开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立足城乡统筹党建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统筹共建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城乡党组织及其领导,并建立相关的督促和考核评价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各级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主业”,才能确保城乡统筹党建工作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在这方面,要做到“三建一完善”。
1、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相关责任制度。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临时党委工作制度,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党组织。建立机关党组织与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把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责任延伸到机关、事业单位。健全各系统党(工)委之间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沟通情况,协商工作,从而形成上下联、层层创、合力抓的新格局。要制定单位党组织领导联系点及部门包村(社区)制度,明确党组织书记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人,明确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工作内容。
2、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要以“量化目标、强化责任、严格考评、兑现奖惩”为主要内容,把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目标,实行机关、事业单位、结对村(社区)党组织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把党(工)委、党组及其一把手抓党建“主业”的情况作为考核重点,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主要内容,把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要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建职责评议制度,注重考核党员、群众对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公认度和满意度,形成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要把结对共建工作与党内“争先创优”活动有机结合,把党员在结对共建活动中的表现和效果与干部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促互动,共同推进的工作长效机制。
3、建立相应的督促检查机制。根据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定期组织各级党组织汇报工作情况,为下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同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巡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强督促检查,促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扎实推进。
4、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在过去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基础上,实行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抓好本级党建,又要抓好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一岗双责”制,制定“双责”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抓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以制度来保障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成为党建“主业”的重要内容。
(四)创新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形式,以科学可行的方式来推动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开展。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以统筹为基本思路,以人才资源、组织资源、阵地资源等资源共享为前提,以联建为基本抓手,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目标,创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之间工作联动、功能互补,实现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双赢”。
1、畅通交流渠道,加强城乡人才资源联动培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以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班子、干部队伍和实用人才建设为核心,创新交流机制,拓宽渠道,为构建城乡党建新格局提供人才保证。一是选好配强村(社区)领导班子。要在坚持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选”、“引”、“派”、“兼”等形式,把肯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基层领导班子。“选”,就是在坚持“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基础上,通过党员选举,把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人选进班子;“引”,就是通过公开选拔的方法,引进优秀的大学生和优秀的外来人员,到村(社区)班子任职;“派”,就是由上级党组织下派机关、企事业干部到村班子任职;“兼”,就是通过组织程序,让那些致富后愿意回报家乡、帮助建设新农村的农民企业家兼任村(社区)班子成员。二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启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建设新农村的模范。要建立优秀外出务工人员档案,指定专人联系,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农村人才。要制定外出务工经商能人返乡创业政策,鼓励支持他们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并采取有力措施,把一些政治素质好、创业能力强的实用人才,作为村(社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三是加强城乡党员干部交流。要打破人才工作城乡二元分割局面,实现城乡人才纵横有序交流。要推行党政机关后备干部到基层任职制度,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派驻农村、社区工作制度,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农村、社区工作等。要大胆开展实施城乡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工程,使城市机关的年轻党员干部通过下挂到农村基层锻炼,增强农村工作经验,培养优良的作风。同时,使农村党员干部通过上挂到城市机关锻炼,学习机关先进的管理经验,拓宽知识面。从而,促进城乡人才互动交流,加快城乡全面协调发展步伐。
2、坚持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党员联动管理。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发展党员机制。要在过去以地域、单位为主的发展党员方式上,积极探索城乡联动的发展党员工作方式,特别是在发展流动农民工党员工作上,要实行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培养”办法,由流入地和流出地各指定一名专人进行跟踪联系培养,流入地、流出地定期互通信息,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共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发展党员。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培训机制。依托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和区域性网络资源,建立城乡党员互动教育平台,利用网络双向交流的特点,开展城乡党员互动式教育和交流。要把党员教育、信息传播、政策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从业分散的党员在网上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培训,提升城乡基层党员培训一体化程度,以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党员的联动培训。要充分利用城市机关、企事业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党建资源和培训设施,组织选派农村、社区党员到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培训学习。要把农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培训统一纳入整体培训规划,将城乡党员集中在一起培训学习,不断缩小城乡党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上的差别。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方式。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原则,加强城乡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对外出务工党员,加大双向互动管理力度,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城市社区、“两新”组织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接纳在本社区、本单位居住、就业的流动党员,实现从单向被动式管理向双向互动式管理转变。建立组织部门与公安、劳动社保、人事等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完善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建立“流动党员一体化网络管理平台”,在组织关系接转、活动证发放、党费缴纳、提供服务等方面实行网络化管理,与流动人口信息库、党员管理数据库对接,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一体化管理到哪里,实现由追踪式管理向网络化管理转变。
3、强化城乡合作,促进基层组织协调发展。要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推动党建资源双向流动,工作互相合作,促进基层党组织共同发展。
一方面,要创新开展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要统筹开展党内创建活动,大胆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以城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互帮互助活动,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平台,实现城乡党组织统筹发展。要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以“两创两树”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一是创党建示范点。城市机关党组织领导要把农村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主动帮助农村党支部抓好班子、队伍、作风和制度建设,到村党支部过组织生活,指导村发展集体经济,积极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树立典型,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二是创“五好”党支部。开展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帮扶,促进城乡党组织之间互补共建,共同建设“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农村党支部。三是树致富能人。城乡党组织共同组织,在党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学好一门技术、找准一个项目、帮带一名党员,帮助农村党员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党员,提升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四是树服务新人。要创新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深化和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跨城乡的党员自愿者,在党员中开展争当新时期服务新人的活动。通过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助民便民活动,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
另一方面,创建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开展“关爱党员,增强党性,凝聚人心”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一是设立跨城乡的党员互助基金。采取“六个一点”方法,即“党费拨一点、党组织出一点、党员捐一点、相关部门资助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外出人员赠一点”,筹集资金。主要无偿用于对城乡年老体弱、长期患病及大病、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资助,对党员亡故的善后补助或者受意外伤害进行救助,以及对困难党员生产启动资金的帮扶等。二是建立跨城乡的党员互助会。把城乡党员组织起来,成立城乡党员互助会,整合城乡党员的各方面资源,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助会经常组织党员深入困难党员家中,主动与其谈心沟通,畅通党组织和党员的交流渠道,确保党员的愿望和诉求能及时得到组织的倾听和关注,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组织党员开展帮扶服务。另外,互助会还要为困难党员提供家政帮助、家电维修、法律援助、就业援助,切实解决他们生活难题。三是开展城乡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城乡先富、掌握技术、有生产资料的党员与贫困党员“认亲”,结成帮扶“对子”,利用先富、掌握技术、掌握信息的党员在生产技术、经验、生产资料等方面优势,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信息、资金、技术等实际困难,带领党员脱贫致富
第三篇:党建汇报:抓好基层党建 统筹城乡发展
抓好基层党建 统筹城乡发展
XX街道党工委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感谢XX镇的蒋永红 书记一行莅临XX街道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街道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XX街道地处XX城区东部,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重要的宜居城市的核心区、东城建设的拓展区、城市形象展示区。其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23个社区及行政村,户籍总人口21万人,城市规划区21平方公里。有53个党支部,党员14750名。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市级卫生单位、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优秀单位、五好领导班子、XX县十强街镇等荣誉称号, 并连续10年获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
一、主要做法
在党建工作理论实践中,我们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和‚基层是党建工作主战场‛的思想和理念,团结带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围绕建设‚宜商宜旅魅力之都、特色农业富裕之地、文化繁荣和谐之邦‛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先锋工程‛,不仅发挥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更有力地实现了经济结构集中调整、三产规模较快扩张、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城市空间迅速拓展、社会事业更加和谐的目标。2011年,实
现GDP23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社零总额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322元,各项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一)深化“三级联创”,推动城乡统筹格局
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统筹整合党建资源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载体,在此活动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坚持把此项活动作为‚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有效载体,与村(社区)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落实长效机制,并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同考核、同验收。
二是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提高党员能力。建设远程教育站点10个,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实现了全覆盖,为提升党员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可靠保障。当前,各村(居委)党支部平均年龄降为45岁,文化程度明显提升。2011年共发展党员46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三是积极构建‚三带一促‛(支部带领、协会带动、党员带头,促进发展)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如和平村支部根据本村地处城郊、基础设施较完善等优势,带领本村近30名党员,组织成立枇杷协会,结合新村大力发展枇杷种植观光农业。
四是大力实施‚三万计划‛,发挥城乡互带作用。我街道的10名大学生村官已全部一次性考核转正。对大学生‚村官‛我们
加强了日常管理,制定了村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习、工作、管理、教育、培养、考核、任用等制度,增加帮带力量,确定一名街道领导干部、一名驻村干部、一名村主要干部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让其进步成长;增加调研课题,要求对所工作的村进行基本情况调研,形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关于本村发展的较高价值的调研文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增加工作任务,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征地拆迁等工作任务压在大学生村官肩上,要求他们主动到一线煅炼,成为农村工作的生力军。通过以上举措,大学生村官均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如XX村村官AAA到村任职后,发现该村三社没有人行便道,她便主动做好群众的动员和协调工作,不到2个月便修好了通往每家每户的人行便道。XX村村官BBB熟悉了村上事务,成为了新农村展示点的解说员,为XXX现场会进行全程讲解,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其次,干部驻村行动实施良好。对万名驻村干部和支农人员,街道采取双向选择进行下派到村工作,并对职能职责进行了明确,驻村干部以村为家,全身心投入到所驻村的各项工作之中。街道机关干部CCC2010年驻XX村,自己设计了民情日记,建立了农户档案,并对XX村维稳、党建、产业发展等做了深入调研,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为该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五是狠抓阵地建设,构建服务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配套”的原则,街道用社会抚养费的20%为补贴,完成10个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三有一化‛得到落实。同时,利用办事阵地开展 ‚三级联动‛的为民办事全程
代理工作,群众将备齐的资料交给村(居)委干部,由干部到街道服务大厅办理,在区、街道审批后又将其带回交给办事群众,变过去的群众跑腿为现在的群众使嘴,干部作风大为转变,受到群众好评。
六是探索党建管理运行机制,统筹党建工作再上台阶。作为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试点单位,街道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切实履行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同时,配备党建副书记,组建党建工作办公室,落实具体工作,整体全面推进。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党建工作,党建办公室每月召开情况汇报会,分析当前工作的难点,并提出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完成。此外,建立党工委委员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每个党工委委员联系一个村,定期到点上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二)落实“三项制度”,帮助解决群众困难
‚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基层的国家大事‛,做好‚三项制度‛是村(居)干部的看家本领。我们的主要作法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我街道在辖区所有村(社区)和主公路沿线,共制作制度牌、大小宣传标语600余幅,向老百姓发放‚三项制度‛联系卡12000余张,党建工作宣传手册15000份,总投入近20余万元,营造出群众知晓、百姓支持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严格工作规范。在接访中要求村(居)委干部必须按时接访,态度和蔼,答问解疑,掌握实情,作好记录。在走访过程中,要求干部切实做到“五看、五问、五讲、五记”,即先看走访对象庄稼牲畜、生活环境、居住条件、粮食贮备、饮食起居情况,再问家庭成员、生活困难、政策落实、意见建议情况,最后讲清惠农政策、发展思路、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同时在走访本上记录走访对象家庭情况、困难原因、具体需求、意见建议等,使走访工作任务明确、重点突出。三是及时办理反馈。针对群众意见难办理的问题,街道强化两个举措抓落实,即在街道综治办建立群众事项办理“中转站”,负责对基层党组织上报的群众反映事项进行登记归类、转出交办;在村(社区)党组织设立“联络员”,专门负责群众意见汇总上报、跟踪了解和办理反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四是确保三项制度‚四薄册‛记录随时检查不突击,采取月23-25日交由组织委员检查签字;此项检查结果纳入各村(社区)目标考核。去年,全街道共接访群众2498人次,走访群众26395户,走访率达206%,收集群众问题意见1332件,合并办结1201件,办结率达95%,群众满意度在98%以上。五是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三项制度在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如XX村,群众收入较高,建设新房意愿较强,但受城市总体规划制约,群众散建审批较难,村支部在走访了解群众这一共性问题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发动群众集中建设巴渝新村,既节约耕地又享有政策,得到了群众拥护。又如,今年的大城市建设20条城市干道,我们涉及11条,对各村的征地拆迁等重大事项,仍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群众提到的小区物管费问题。
(三)推动“三项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方面促实效提炼载体。以‚察民情、问民生、解民难、暖民心‛为活动主题,以‚三争三定三共‛ 为活动载体,推动活动取得实效。‚结穷亲‛载体为‚三争‛:即争当关心穷亲冷暖的贴心人、争当扶志维权的指导员、争当脱贫致富的引导者。‚大下访‛载体为‚三定‛: 定期接访走访群众,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定期包案解决问题。‚三进三同‛载体为‚三共‛:即进村社与农村干部共议科学发展之计;进基层与广大党员共办群众关注之事;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共商增收致富之策。另一方面全方位推进活动。在‚结穷亲‛方面,开展了‚六送六帮‛(送温暖帮困难、送技术帮就业、送信息帮致富、送信心帮扶志、送法律帮维权、送政策帮惠民)活动,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去年以来,联系部门、机关全体公务员积极参与,并带动村‚四职‛干部,共结对帮扶35户。大力实施秋季助农抢收和助学活动,帮助穷亲就学26人,抢收水稻20余亩,解决困难121起,送帮扶资金及物资4.2万元;开展农技帮扶1000余人,转移富余劳动力120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0名,提供脱贫致富项目78个。在中秋开展慰问活动,专门为穷亲和贫困孤寡老人送去节日礼品和精神食粮。在‚大下访‛方面,通过走访、接访和排查,开展了积访重访专项治理,公开接访84次、下访约访2479次7851户、组织座谈18次2309人,为群众排忧解难560余件。排查矛盾纠纷229件,化解226件。受理群众意见248件,办理回复239件。在‚三进三同‛方面,班子领导和驻村干部到联系点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帮助7个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建立
民情档案,办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手续代理、扶贫济困、纠纷调解等实事、好事230余件。开展免费巡诊活动,义务诊疗人数达到7561人;开展‚唱读讲传‛进小区活动,机关干部自编文艺节目11个,巡回演出24场次;开展科普宣传和送政策技术下乡36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XX村和XX村推行集中改厕工程,规划改造300余户。特别是XX村驻村干部,在了解敬老院征地后,有11个失地农户正在办理社保,群众没地种粮种菜,生活受到影响,驻村干部就与村社干部一道商量,私人一起借给农户4万余元,缓急了生活之急,并在今后社保资金下发时抵扣,得到拆迁户一致认同。
(四)开展“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首先确定了‚创先争优作表率,宜居棠香展魅力‛的活动主题,结合街道中心工作,提出了‚实施‘3+4’工程,树形象、促发展‛的活动载体。落实好‚一讲二评三公示‛。主要做法:一是据实讲述,先进推动。在根据工作记实讲述的前提下,组织各支部广泛开展‚我是一面旗,你是我榜样‛的竞赛互助活动。利用每月‚一讲二评‛时间,让大家讲述自己或者身边的党员创先争优的先进事迹,通过弘扬他们的精神,有效地促进了街道各中心工作的开展。二是规范评比,优秀带动。街道设立了擂台榜,每两月评出擂主支部,作为先进榜样,激励大家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街道去年的各项工作均名列前茅。三是及时公示,舆论促动。各党支部及街道党工委点评结果要于当天进行公示,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7日内有不良反映的,经查
实取消其当月的评优资格,限时整改,并记录在案。对取消每月评优资格累计超过2次的,取消其评优资格。
二是与干部教育活动结合,在开局阶段念好了‚早、实、比‛三字经。贯彻落实突出一个“早”字,早规划、早动员、早宣传。及时制定1+3活动方案,明确以‚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迅速融入大城市建设、全力决战大项目征地‛为活动主题,以开展‚十个一‛活动(召开一次大宣讲、组织一次大讨论、开展一次大调研、实施一次大走访、举办一次大演讲、召集一次业务竞赛、举行一次服务体验、完善一批管理制度,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创建一支一流队伍)为载体,确保干部教育活动开好头、起好步、有序推进。召开动员大会,并对干部教育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制定出具体的宣传方案,通过在棠香公众信息网上开设活动专栏、发行机关内部小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极力营造浓厚氛围。提升能力突出一个“实”字,重实战、重实效、重实在。围绕今年的重点项目,组织政策培训和业务培训。全面实行‚倒逼机制‛,制作征地拆迁工作进度监督台,将每个小组的工作进度在办公楼大厅进行公示,每5天进行一次更新,切实增强机关干部的紧迫感,确保通过干部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促进中心工作的实际效果。转变作风突出一个“比”字,比服务、比责任、比廉洁。大力推行‚五心‛工作法,在全体机关干部中开展比谁在接待群众咨询时最热心、谁在调查补偿情况时最细心、谁在听取群众意见时最耐心、谁在核实安臵补偿标准时最公心、谁在善后安臵群众时最关心活动,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
制定岗位责任书,将岗位责任具体细分,落实到人。对党政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对机关运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比谁的廉洁自律正。
三是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做到了‚早、细、实、浓‛,促进了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高度重视,安排部署“早”。区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会召开后,街道高度重视,立足早安排、早部署,立即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工作,并制定了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活动实施方案。认真调研,摸底工作“细”。组织人员深入村(社区)、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深化载体,工作措施“实”。进一步创新和深化工作载体,制定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做到‚三个结合‛,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与‚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相结合。强化宣传,工作氛围‚浓‛。在棠香公众信息网落实专人负责,要求各支部及时报送信息,运用手机短信平台,向机关党员干部和各党支部书记等发送活动短信,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臵方式,不断提升组织功能。要对基层党组织的设臵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确保党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在农村党组织的设臵上,要推广‚支部+协会‛的做法,建立功能型党组织。要在有XXX等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
党的组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社区党组织的设臵上,对报恩、金星等符合条件、党建基础好的社区升格为党委(党总支),要以集贸市场、商务楼宇和居民小区为单元,设臵党支部,把党小组建在楼栋上,切实加强党的有效领导,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在新的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臵上,要按照属地的要求,抓好XXX的党组织建设,发挥外来党员建设大足的热情和先锋作用。
二是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农村继续开展党员‚双建双带‛(建基地、建公司,党员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发家致富的实际本领,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社区,大力开展下岗失业党员‚带头创业、带领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强化社区党员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在机关事业单位,要深入开展‚两联一带‛活动,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不断提高机关党员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
三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党的凝聚力。一方面,由理论灌输向形象教育转变。把传统的理论灌输与菜单式培训有机结合,采取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特别是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中,要开展好‚我是一面旗臶,你是我的榜样‛互助竞赛评讲活动,通过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教育的灵活性,提高学习的吸引力,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由单向说教向
互动式教育转变。利用网络平台,为党员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让党员不受时间、空间、自身素质差异的限制。要充分发挥棠香红歌艺术团的作用,组织编排党员先进事迹,在送文化下乡时开展富教于乐的宣教活动,推进党员教育方式的良性互动。同时,由集中教育向小型、分散、分类、业余形式转变,适应基层党组织工作实际和党员的个体特征,采取每周碰头会、个别谈心以及知识竞赛、观摩学习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系列化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定向培养教育,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总之,我街道以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为目标,以街道党建为龙头,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形成了“班子过硬、队伍得力、设施齐全、载体丰富、服务到位”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推动了街道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财政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材料
五 寨 县 财 政 局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并提出了“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16字原则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打破城乡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树立统筹、开放的理念,把城市和农村党建工作放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来谋划和推进,使城乡党建由封闭转向开放、由条块分割转向区域联合,努力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管理互动、发展互惠”的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
财政局紧紧围绕“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这16字原则,紧抓“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的财政目标,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巩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为着眼点,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新要求,组织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帮学帮扶”活动,促使农村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强烈意识,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努力使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建设和谐富裕新五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力支持。
近年来,我局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立足于发挥五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优势,以统筹为基本思路,以联动为基本抓手,在基层党组织体系、资源共享体系、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工作运行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城乡共同发展的新路,呈现出“统筹兼顾、组织共建、双向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创新设置形式,构建城乡共建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引导各级党组织探索更富有效率的组织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广泛覆盖城乡、直接服务发展的新型党组织体系。一是建立“联建型”党组织。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的原则,在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上,适应党组织扁平化管理的要求,实行村居联建、村企联建、村村联建等设置模式,探索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党组织联合组建模式。二是建立“产业型”党组织。依托特色种植、畜牧生产等优势产业,在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设立产业型党组织,使产业党组织活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三是建立“流动型”党组织。通过设立网络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室、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开通4332204党员咨询服 务专线电话,为流动党员提供咨询、维权服务。四是建立“功能型”党组织。根据党员的年龄、志趣和发挥作用等不同,分类设置党组织。满足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吸引力,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建立完善制度,构建城乡互动的工作运行体系。按照“根本、长效、互动”和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原则,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全方位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的有效推进机制。试行党代表常任制。按照党代表常任制的有关要求,组织党代表对下属基层党组织执行党代会决议、决定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质问,对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党代会决议、决定事项的有效实施,推进基层党组织科学发展。
(三)整合优化配置,构建城乡互补的资源共享体系。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互促共进的要求,统筹调配党建资源要素,逐步建立城乡人才、资金等资源双向流动、良性互动工作机制。一是优化配置人才资源。以“安排领导挂村、选派干部调研”两个渠道,实现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二是统筹配置财政资源。一方面是按照“四个一点”拓宽党组织经费来源渠道。在坚持将党建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同时,按照“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企业筹一点,群众捐一点”的做法,辅助建立从小区服务性收入、农村土地流转经费、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党建工作经费机制,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问题。三是合理配置阵地资源。整合城乡阵地资源,统筹规划全市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实施“乡镇会计全员培训”,不断完善“县乡党校+涉农部门+农家课堂”的培训阵地。
(四)发挥党员作用,构建城乡共管的党员管理体系。围绕建立城乡党员一体化管理机制,坚持城乡齐抓,机制共建,推动城乡党员共同教育管理。通过设立“政策宣传岗、科技致富示范岗、文明新风岗”等岗位,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服务体系。设立党内互助基金,筹集党内帮扶资金,建立党员“爱心超市”,着力解决党员的民生问题;组织党员开展助收、助学、助老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外出务工后的后顾之忧。
(五)搭建活动平台,构建城乡互助的关怀帮扶体系。侧重发挥我局党总支的优势,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互帮互助活动,建立城乡党员服务联系群众工作体系和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局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结成“一对一”互帮互助对子,制定城乡党支部互帮互助量化考核制度,形成支部共建、干部互帮、党员结对工作格局。
在近期开展的结对帮扶活动,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
1、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分两次到村子开展调研活动,一次是以局长苏成业带队,副局长岳晓文,总会计师顾效忠深入下关村进行宣讲和调研,一次是以总支书记郭润清,副局长张进忠,纪检组长周俊,收费局长白克平深入白家沟村调研。召开宣传十七届四中全会为内容的报告会和组织生活会。
2、结对共建党组织活动场所
在调研中发现两个村的党组织活动场所破烂不堪,很难满足正常的组织活动。财政局领导班子现场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帮助两村粉刷外墙,刮洗内墙,制作活动图版,装饰活动场所,做到制度上墙、资料归档、环境整洁、场所优雅,起到双方党组织互相督促、同步提高的作用。
3、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大做文章
两村地处县西北部,自然条件恶劣,主要依靠传统农业,收入低下,针对这一情况,局领导决定给两个村购买养殖、种植、科学种田等科普书籍100册,每村50册,让农民们利用农闲时间加强科普学习,向科学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帮助两村向上争取小杂粮加工项目,争取资金,发展村级经济,调整种植结构,逐步形成以牧补农、以工养农的新格局。
4、实物扶贫体现结对关爱
全局捐资筹资为两个村的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每人购买一袋白面,每户发放现金100元,帮助他们过好两节,为特困户购买棉被6套,让他们安全过冬,充分体现机关干部 对特困党员群众的关怀。
5、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明年春天将给每个村庄安装一副篮球架,使农民在农闲时参加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我局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落实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抓好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为财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O一O年六月
第五篇: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 键 词〕 城乡发展 研究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一、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同众多“大三线”资源富集的城市一样,在国家的开发和支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规划不统筹,主要注重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就六盘水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而言,必须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初期,六盘水总人口135.5万,工农业总产值约1.2亿元,工农业比重分别占24%和76%,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1978年建市时,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42%。到2009年,全市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以上。六盘水市作为全国资源富集地区城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已经成为必然。
二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加快新型工业化、加速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六盘水众多工厂和城镇都在山区,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数且分散经营的山区型城镇组合,“三农”问题是个大头,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既要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立在自身产业门类齐全且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要使各产业门类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建立起城乡、工农之间互助和谐的平等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顺利“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速六盘水全面建小康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三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六盘水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在300多万人口中有200多万农民;农业发展水平低,城乡产业融合度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3︰1(2007年城乡收入比曾高达
4.7:1),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工农互动、城乡协调的新局面,才能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以来,六盘水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形成了大工业、大发展、大城市、大繁荣的发展格局,但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城乡关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种种矛盾尚未化解,而且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凸显出来,如城乡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市场结构与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就业结构与城乡非农产业,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问题。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针对六盘水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最为突出、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才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六盘水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二、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我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大项目相对集中等优势,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跨越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抓住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等机遇,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
(一)实施“三化”带动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根本动力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按照“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业发展为支撑、技术投入为手段、规模化生产经营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大城市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按照增量扩容和生态、宜居、高效的原则,在第三论城市修编的整体框架下,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1、构建城乡统一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按照构建“大物流”的要求,优先推进出境大通道建设,不断改善物流条件。加快形成以水盘高速公路、大水昭高速公路、晴六纳高速公路、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红果次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两横两纵两环线”高速公路网,积极推进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水城段建设。加快推进六沾复线、贵昆铁路专线、水城至红果轻轨和一批铁路专用货场建设,加快建设六盘水月照机场。积极建设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通过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等建设构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市内、2小时临省、4—8小时通达各发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更好更快地融入泛珠三角、对接长三角。
2、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抓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扭转供电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和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城镇饮水和城乡防洪安全问题,配合抓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双桥、白河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烟水配套”和“三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的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统筹抓好生态、广播、电视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整合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特色农居,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体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和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将城乡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能。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1、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兴市战略,树立“大人才”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力争“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基本实现乡乡有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50%左右。加大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设力度。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力争2年内实现对全市所有初中、高中阶段毕业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进行1—2门实用技术培训。
2、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政策。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3、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社保”为目标,通过接轨社保体系,广泛建立健全“可接轨、可流转”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统一”。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筹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即征即保和应保尽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大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提高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水平。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进城乡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大型沼气池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以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城乡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落实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加强对污水处理、火电脱硫设施建设进度及运行情况的日常性督查,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养殖废弃物向有机肥料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3、积极推进城乡生态文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研究建
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管理,争取每个县区规划建设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工商合作、联营、一体化经营体制,建立紧密型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力争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引导,积极推动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化,企业家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向农村转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产业集中。
(二)建立推进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办法,将农村土地整理和拆并宅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城镇规划区有偿使用,所获得收益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指标的规划管理。
(三)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加快组建政府担保公司和地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赋予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好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大量引进外来资本、有实力的大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城乡开发、建设和经营。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统一市场、有序外出、就近转移、扶持返乡创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和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省(区、市)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齐抓共管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格局。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公益性和营利性分开。积极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
入开展平安六盘水创建活动。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