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平乡城头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
太平乡城头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推进我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改善我村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接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办公室,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通知,根据《丽水市生态文明村创建评比办法(试行)》,特制定如下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城头村位于太平乡北部,毗邻小安、大畈两村,距太平乡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全村现有农户355户,人口1150人,劳动力428人,其中:男289人,女139人。城头村分为3个自然村,分别为城头,葛贩,潘村,8个村民小组。2008农民人均纯收入3783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在全乡属中等收入水平。全村耕地面积200亩。全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种植业以柑桔为主,09年种植面积460亩,产量为568吨;另有水蜜桃种植面积4亩,产量5吨,其它作物种植面积6亩。农业结构主要由柑桔、水蜜桃、蔬菜种植和小规模家庭畜禽养殖构成。
(二)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城头村距市区比较较近,可依托城镇适当发展农家乐,观光果林等产业。
2、传统产业优势。可巩固提升柑桔,蜜桃种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民纯收入中70%以上来自传统种养业。
2、科技水平较低。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新品种覆盖率低较,新技术推广面较小。外出务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大多从事经商及体力劳动。
3、生态环境需要改善。村庄环境较差,卫生条件较差。
4、村庄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整体性不强,村民住宅过于集中不利于环境卫生的治理。
(四)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根据村双委的讨论,以及对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城头村干部和农户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发展。大部分村民认为最急需发展的产业是经济水果种植业和新品种的引进已经销售渠道的扩展。
2、生态建设。增加绿化面积,增加垃圾桶数量,及村民环保意识的加强。
3、配套设施。大部分村民希望有一个科技文化娱乐活动室。
4、科技推广。大部分村民希望得到货真价实的优良品种和农用物资实用科技方面的服务。
二、城头村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城头村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城头村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目标是: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的目标,2010年规划起步实施,2011年全面推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不低于10%,培育巩固支柱产业柑桔种植业,积极发展新品种新作物的种植。加强对外出经商务工的扶持以及相关科普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使城头村的经济收入逐年持续稳定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民群众法制意识增强,无吸毒、无赌博、无盗窃,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农民群众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科学、村风正、民风好,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村容整洁美化、环境卫生好,做到山青水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家家用上安全卫生放心的自来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三、建设重点
(一)建设生态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村内道路硬化。(2)新建垃圾池,增设垃圾桶
(3)建公厕3个。(4)建一个村民健身活动场,配套一些运动健身器材。
2、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抓好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建设。(1)绿化美化。在村庄周围和村内道路两旁、各家各户的庭前屋后能够利用的空地上植树,特别要多种植具有生态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树种。(2)治理脏乱差。实现“四有”、“四不见”的目标。“四有”标准:村内设有一批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垃圾池、公厕);有环境卫生人员负责对垃圾管护清运;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有一套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和村规民约。“五不见”标准:不见暴露垃圾,不见露天粪坑,不见畜禽乱放养,不见秸杆杂物乱堆乱放。
(二)发展生态经济
1、加大科技培训与推广,提高柑桔,桃子种植水平,稳定柑桔,桃子产业。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
3、依托城镇资源,积极发展农家乐等产业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化
1、深入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各项学习教育,努力增强村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制观念和创业精神;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乱砍乱伐林木,不污染环境。
2、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人人学科学、用科学,切实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移风易俗,转变农村社会风气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头戏”来抓,教育引导村民更新观念,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讲文明、讲卫生等新风尚,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局面。把党在农村的政策、村规民约在宣传栏上粘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由城头村党委书记任组长,村民主任任副组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5人任成员。工作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本方案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2、依靠群众,健全机制。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近两年的建设重点,对重大建设事项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采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
3、深入宣传,广泛动员。通过会议、广播、电视、黑板报等途径深入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真正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多方参与,确保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全面整合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投劳。建立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城头村生态文明村的建设。
太平乡城头村
2010年5月17日
第二篇:城头村生态文明村申报材料
城头村生态文明村申报材料
城头村地处太平乡北部,与小安,大畈两村毗邻。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总户数X户,有人口X人,其中党员X人。截止2009年底,人均收入X元。
一、巩固绿化成果,打造千山绿水。打造绿色村庄,建设绿色家园,是城头村一向来的工作理念。在村庄道路及山上全力植树养绿,并出台鼓励政策让村民多反正绿色产业、经济水果林等。2009年底,城头村全村绿化面积达到了80%以上。为巩固绿化成果,村还聘用了专职护林员对山林进行管护。
二、狠抓村庄整治,普及合作医疗。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城头村按照村庄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村开展拓展深化保护环境,整治村庄面貌的教育活动,全民积极参与。2009年,全村出动人工20余人次,车辆50余台班,投入资金数万元,清理村庄内沟渠几百米。有效地开展了环境整治活动。同时,全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大力在村民中推广改水改厕工作。在卫生厕所改造上,村里筹集资金,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修建的方式,新建成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3个。并且让全村人民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让群众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是村两委确定的一项工作目标。2009年城头村积极动员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特困家庭以及残疾人五保户等人员进行减免,由村集体出资,全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令人满意。
三、树文明新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科普宣传是城头村常年坚持的优良传统。每逢重大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村都会采取及时更换板报和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科普宣传。村里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电脑电视等宣传硬件,并有人定期更换宣传窗窗的内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计划生育、文明家庭建设、农技培训等,都是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2009年,集中组织学习农村远程教育8次,办实用科技培训班3次,受教育群众300多人次。
四、整治交通环境,加强道路养护。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城头村是太平乡人口第二大村,道路路面硬化却一直没有进行,坑坑洼洼的路面一到雨天便更加泥泞不堪。2009年城头村双委在上级的帮助下,投入上万资金对城头村内的主要道路进行了路面硬化。同时,村里还雇佣专人管护道路,定期清理垃圾,确保道路安全卫生。
五、增强环保意识,创建卫生村屯。文明人人都生活在环境之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城头村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的意识日程。首先是建立环保管理制度,以制定村规民约的形式,规范村民的行为。二是广泛利用载体宣传环保的目的意义,达到家喻户晓。目前,全村配有专门生产、生活垃圾点和垃圾箱,并有专门的清洁人员运送清理垃圾。村民对环境质量满意率达80%以上。
六、加强村民自治,树立和谐村庄。村民自治是村委会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规范村民行为,村里还制定了适合本村发展现状的《村民自治章程》,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在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中,城头村在村办公楼的入口处的醒目位置,设立了村务公开宣传专栏,并按要求公开相关内容。村务公开民
主理财管理监督小组定期开展工作,监督村里的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城头村早已形成一种风气。全村2009年新婚家庭和丧户家庭,都能相应乡级号召,新婚家庭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丧户也基本上做到不做棺材、不吹喇叭等封建迷信活动。
七、倡导婚育新风,健康幸福一生。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尤其是《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实施以来,从表面上看,计划生育是好做了。但是,由于城头村所的村情特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使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好做了,而是更难做了。为做好这项老大难的工作,城头村首先在村里设了计生联络员,配置人口计生宣传栏,为育龄妇女发放图书、避孕药具,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方面的信息监测、技术服务、宣传教育、咨询指导、药具发放、人员培训等相关培训和服务。
八、文体设施齐全,开展活动经常。城头村非常重视文化体育工作,积极创建文化先进村。有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会)300多平方米。村有一处占地7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场。村活动室有电视、电脑、服装等设施。每年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村里都组织村民进行一系列的文艺活动以示庆祝。
太平乡城头村
2010年5月14日
第三篇:村生态文明村实施方案
关于在****村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草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倡导的重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落实生态立县战略,为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文明意识,营造一个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起的严重后果的认识,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进而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经县文明委研究,决定在九村镇鱼塘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活动。
一、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坚持治理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发展相结合。从改变生活陋习,改善生活环境入手,着眼于整治村容村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文明意识,着眼于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让广大群众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澄江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作原则
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自然村为创建主体,九村镇党委、政府及及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建生态文明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的榜样功效,全面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区域建设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创建积极性高的新农村试点村、特色村为重点,率先建成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村民主动”原则。发动群众,提高村民创建积极性,增强主动创建意识。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合力,全面促创建。
二、创建活动内容
1、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无“五乱”现象(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生态环境良好,达到“四化”效果(村中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净化)。
2、饮用水源:村民饮用水卫生、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饮用水源净化。
3、民房建设:住房整齐化,有序美观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庭院整洁,净化美化。
4、垃圾处理:村内建有固定的垃圾收集储运点,日产日清,统一处置,垃圾处理率90%以上。
5、污水处理:村内建设有硬化排污沟渠,生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无渗坑渗井和污水溢流、乱排现象。
6、卫生厕所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建有无害化卫生公厕,并有专人保洁管理。
7、畜禽养殖:禽畜圈养,人畜分离,无禽畜放养、禽畜粪便和污水乱堆乱排现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合理,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综合利用措施,不造成环境污染。
8、绿化美化:绿化硬化街道,村前村后、屋前屋后绿化,村庄园林化,绿化覆盖率大于40%。
9、文化宣传基础设施:有群众公共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有综合活动室(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卫生室、公开栏、宣传栏,以及固定宣传牌和版面。
10、生态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发展集体、庭院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有种植、养殖等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11、面源污染控制:合理施肥,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化肥使用强度不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不使用高残留农药,回收农用塑料薄膜,有效综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12、定期或不定期以家庭或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生态文明、环保法律、法规、常识。无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
13、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民主,民风淳朴文明,治安环境良好。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个月):选好示范点,制定创建规划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
1、镇按照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目标要求选好示范点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好定实施方案,并报县创建领导小组确定。
2、组织有关人员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经验。
3、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目标、意义和具体措施,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4、依靠县规划部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方案。
5、镇、村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工作,统一村民的思想,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7个月):组织实施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
1、组织发动村民依照规划方案分步实施,从路、水、厕、文体设施、栽树、栽花、文化宣传入手,加强农村硬环境建设。同时,把“生态文明家庭”建设与造林种果、美化环境、开发生态旅游、发展农村经济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2、县各宣传媒体要全方位宣传报道创建活动
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3、结合实际组织村民广泛讨论制定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加强管理,保持优美的创建环境。
第三阶段(2个月):巩固提高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
1、各示范村对照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查漏补缺,继续提高创建水平。
2、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考核和总结。
3、命名表彰,对达到创建目标的示范村,县委、政府命名为“澄江县生态文明示范村”,并对创建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4、建立长效机制,推广普及示范点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四、关于“生态文明示范村”的选点
所选定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农民人均收入要高于县区当年平均水平。满足“五有”条件:即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有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文明淳朴的乡风村风,有和谐、民主、安定的社会秩序。示范点一经确定后,由县创建领导小组拨付每村20000元的启动资金,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不定期组织评比和检查,对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第四篇:生态文明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
(讨论稿)
根据《中共来凤县委来凤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六大
任务”推进指挥部的通知》(来文[2011]63号)和生态文明
村的基本要求,结合来凤的实际情况,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重要精神,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发
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将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之中,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
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理民主”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
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
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建设目标
1、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2、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
3、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4、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
5、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通过在试点区实施“一池三改”,以“五改三建”为载
体,积极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打造“青山环抱、小桥流
水、特色民居、生态家园、文明乡风”的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结合试点区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发展高效生态农
业模式,使土地、农民生活废弃物和生物资源得到更好地开
发和利用,形成以农民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元的能源和物
流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善我县贫困山区生产条件和生
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进
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农民脱贫致富作贡献,实现试
点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标准
(一)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主干道硬化,主村道硬化率
达到100%,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到90%;推广使用沼
气、垃圾定点存放、改水改厕、禽畜圈养,无柴草乱垛、粪
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适宜建池农户沼
气普及率达到60%以上,“三改配套”率达到55%以上,安全饮水工程普及率达到40%以上;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绿化率达到40%以上;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二)产业基地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产业结构合理,绿色产业、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健康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按照我县“一村一品”要求,每个村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优势,发展一个主导产业,产业基地面积在500亩以上,产业收入在100万左右,且产业基地面积年增率在15%以上。
(三)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村干部依法行政,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体系健全,无重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和上访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
(四)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制定有村民民主讨论形成的《村规民约》;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各项机制落实;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崇明前卫生态村治组织健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封建
迷信活动;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场所,形势政策教育、科学普及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坚持经常;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5%以上;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以上,村设有卫生室,群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治疗有保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6‰以下。
四、建设地点
全县各乡镇生态文明村示范村30个。
五、项目期
一年,2012年全年。
六、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杨天龙为指挥长,常务副县长邓波任常务副指挥长,彭建军、田延初、邓家斌、杜方平、向子均为副指挥长,发改局、住建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开发办、水利水产局、烟叶分公司、交运局、供销社、规划局、商务局、民政局、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共荣”推进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与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办公室合署办公,邓家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二)明确责任,责任到单位1、30个生态文明试点村统一规划,规划到村到户,全县统一建设模式。
2、打造30个生态文明试点村,县直各单位都要参与其
中,任务明确到各单位。
3、各单位捆绑资金必须按时捆绑到财政专户,按规划落实到村到户,资金及时调拨到乡镇财政专户,确保项目的实施。
4、30个生态文明试点村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各自的责任单位自行补足。
(三)强化监督与管理
县委、县政府将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一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县委、县政府将主要工作目标纳入责任单位责任目标体系进行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确保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对各责任单位目标执行情况实行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半年集中检查一次,年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
七、项目验收
生态文明示范村完成全部建设项目后,按下列要求进入验收程序:
(1)发改局、住建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开发办、水利水产局、烟叶分公司、交运局、供销社、规划局、商务局、民政局、组成验收专班,组织技术人员对照本实施方案的内容进行自验,验收人员在验收名单上签字,当全部建设任务完成后实事求是地形成验收报告。
(2)编制项目财务决算报表及说明,并由县审计局对项目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3)根据项目建设成果及不足,形成项目总结报告。
(4)收集、整理有关的档案资料,建立项目档案簿,具备一套档案、一本帐簿、一张光盘或相册,一批现场。
第五篇: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林业生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建设为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绿化美化为重点,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围村林、景观路、林业“三网”建设,实现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为建设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秀美宜居的***做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目标
通过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起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初步建成山川秀美、符合生态文明社会要求的人居环境。
2012-2012年三年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建成林业生态文明村。2012年第一批在***县、唐庄镇、孟庄镇、冀屯乡、***市四个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范围内的所有村和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县(市)县城规划区、重点镇规划区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产业聚集区内的村、8条快速路两侧、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的村级规划中心村开展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建成林业生态文明村1361个,其中样板示范村166个;2012年建成林业生态文明村1335个,75%以上的村庄达到林业生态文明村标准;2012年创建林业生态文明村875个,全部完成林业生态文明村创建任务。
第一批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要确保4月底完成,6月底基本结束。
三、建设布局和建设重点
按照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在建设布局上要以主城区规划区、县城、重点镇为中心,以环城(县、市、区所在地)、沿线(国、省交通主干线)、区内(产业聚集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村的建设,在全市形成“四级区域、六区环城、八路沿线”的建设格局。“四级区域”即县城规划区内的村、重点镇规划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聚集区内的村、“一县一镇百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结合各自实际,突出特色进行建设。“六区环城”即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凤泉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工业园,发动其所在地的村开展建设。“八路沿线”即组织发动新辉、新延、新原、新获、新长北线、***小冀、***凤泉、***卫辉八条快速通道沿线的村搞好建设。
围绕总体目标,重点抓好入村口主干道两侧绿化、村内主次干道绿化、公共活动场所和农户庭院内外绿化、围村林营造、农田林网化,提高村镇绿化覆盖率。
四、创建标准
(一)总体要求。入村有绿化景观路,围村有绿化带,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花草,每两平方米空地至少有一棵树,消除空闲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0%-45%以上。田林路相结合,形成农田林网。树木以果树、用材经济林为主,乔灌结合,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瓜果飘香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入村口主干道两侧绿化带宽度在20米以上(或植树10行以上),实现多树种配置、乔灌花结合。
(三)村内主次干道实现多树种配置、乔灌花相结合,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提倡营造“葡萄路”、“女贞路”、“樱桃路”、“杜仲路”、“樱花路”、“玉兰路”、“银杏路”等特色道路。
(四)公共活动场所和农户庭院内外,适宜种树的两平方米以上空地全部绿化。
(五)营造围村林。植树宽度在20米以上(或植树10行以上),用材林、经济林均可。
(六)“三网”(林网、路网、水网)建设绿化率达到95%以上。村庄周围向外辐射1公里,实现农田林网化,林网控制面积不超过300亩。
(七)村镇绿化覆盖率30%-45%以上。
(八)建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1处以上、生态文化宣传专栏3处以上或生态文化纪念馆1处以上。
(九)在中、小学教学中,每周开设生态文化科普教育课2节以上。
五、技术要求
(一)造林标准
同创建标准。
(二)树种选择
1.围村林、“三网”绿化:以107、108、中林46等优质、干性通直的速生欧美杨为主;
2.村镇、庭院绿化:以杨、柳、榆、槐树、合欢、栾树、垂柳、金丝垂柳、木槿、红叶李、葡萄、女贞、樱桃、杜仲、樱花、玉兰、银杏等树种为主。
(三)苗木规格
选用ⅱ级以上苗木,植株健壮,苗干通直圆满,无机械损失,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四)成保率
成活率达到90%,保存率85%以上。
六、检查验收
(一)自查验收。每年4月下旬,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市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进行自查,分别一、二、三类村,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查报告包括基本情况、组织情况、检查情况、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等。
(二)抽查复查。市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4月下旬到5月上旬,按照30%的比例,对县级林业部门上报的林业生态文明村进行抽查复查,形成检查验收报告,上报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要把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列人重要工作议程,将各项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
一是建立市、县领导干部包县、包乡、包村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例会,汇报所包县(市)、区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督促查制度。市林业局成立督导组,分工负责,对12个县(市、区)、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进行督导。
(二)实行目标管理。将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与纳入责任目标,进行检查验收和考核。(三)加大投入和建立激励机制。要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切实加大投人。结合实施***市林业生态市建设提供项目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适当向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倾斜。一是建立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二是积极协调市直各结对帮建单位,发挥自身资金、项目、技术等优势,扶持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三是市场化运作,多途径筹资、筹劳与合作。
(四)推进林改,确保成效。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要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林改破解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真正使广大农民成为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主导力量,促进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