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壮骨”富民产业——城固元胡产业纪实

时间:2019-05-13 11:1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筋壮骨”富民产业——城固元胡产业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筋壮骨”富民产业——城固元胡产业纪实》。

第一篇:“强筋壮骨”富民产业——城固元胡产业纪实

谈起中药材元胡,以前看浙江,现在看城固。41年间,城固不遗余力将这一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到今年,全县元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5%,已超过浙江成为全国最大的元胡基地县。谈起元胡的贡献,有人说它,活了“富民增收”的血,化了“强农增效”的淤,一跃成为:

“强筋壮骨”富民产业

—城固县元胡产业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 曹江波 曹飞

73元一公斤。这个搁往年被认做“撑破天”的价,却没让城固县董家营镇董家营村元胡种植大户徐刚心动。“市场有需求,成本在增加,这价肯定还要涨!”翻了翻5000多斤早已干透的元胡,徐刚微微一笑。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徐刚用32年时间种元胡,面积达到30亩。种元胡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盖起了小洋楼,现代家具一应俱全。

时下,在城固,4.35万户群众和徐刚一样,靠元胡脱了贫,把小元胡变成了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

今年,城固县6.8万亩元胡再获丰收,干品产量达1.17万吨,占全国元胡总产量的65%。客商蜂拥而至,价格持续走高,让农民赚鼓了腰包。

实施三农突破,元胡是很好的抓手。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含量,建设全国最大的元胡交易市场,带动元胡产业规模发展,不断提升城固中药材产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县委书记刘双耀说。

一亩能顶十亩粮投入和效益对半分

“小豆豆”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晚秋,寒雾笼罩着董家营镇董家营村。静谧的田野后,整齐的村舍一字排开。

坐在宽敞明亮的楼房前,村支书徐艳玲说,41年前,40斤元胡种被从浙江引进到城固,村里腾出3分水田,带头试种。次年,元胡丰收,卖价是稻谷的4倍多。村里炸了锅,村民瞪大眼睛瞅着这个稀罕物。从那年起,元胡在城固安了家。

城固土壤肥沃,质地疏松,雨量充沛,河渠交错,为元胡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县农业局局长汪纪明说,元胡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经济效益好,群众种植积极性高。一届接着一届干,年年不断线。为了把元胡产业这个“接力棒”传承下去,使之做大做强,该县倾全县之力,打响了元胡产业发展攻坚战。2000年后,该县更是扶优培强做大优势产业,元胡以董家营镇、上元观镇为中心迅速向全县辐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

今年,该县元胡喜获丰收,平均亩产1040斤,最高1300斤,鲜品产量3.536万吨,价格从8.5元一路攀升到12.6元,且继续呈上涨趋势,让五堵、天明、二里等8个主产镇4.35万个元胡种植户鼓起了腰包,城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元胡之乡”。

一亩元胡收益可达5000到8000元,相比同一生长期的小麦、油菜效益高达近10倍,董家营镇党委书记黄小康说,效益好,自然就种得多。今秋全镇共播种元胡1.1万亩。

据统计,今秋该县已播元胡8.2万亩,预计到2014年鲜品产量达4.51万吨,产值10.8亿元。

科技引领规模发展延伸链条

小产业做出“大文章”

为让土生金,将这一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该县“干劲十足”,农业局数十次派人与主产镇外出“取经”,带回先进的作务技术。一个农技员带动一大片。短短几年间,大多数农民成了元胡种植的“行家里手”。县上因势利导,以“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一体化、管理现代化”为总体思路,在建基地、扩规模上做文章,在壮产业、促增收上下功夫,深入开展“三农工作突破年”活动,依托农业“双证”培训、科技下乡等载体,组织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在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品种选育等方面精心指导,着力推广异地换种、配方施肥、营养治病等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以前种元胡,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来,县上带来《元胡栽培技术月历表》。按他们讲的去种,我家的18亩元胡亩产较往年提高了90多斤,有帐算、有帐算!”上元观镇宁家湾村元胡种植大户卢贵庆说。

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志宏介绍,仅今年县上就举办农业“双证”培训现场实训70场次,参训干群1100余人,印发《元胡生产技术手册》2000余册,发放《元胡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元胡栽培技术月历表》等资料3.2万份,群众参与性极高。

与此同时,该县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带动产业勃兴,相继建成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建立元胡标准化生产基地6000亩,制定出元胡 SOP 标准操作规程。倾力扶持的白云制药公司不断加大新品研发步伐,“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宫瘤宁胶囊”等系列新品在站稳市场的同时,对元胡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其牵头开展的万亩元胡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课题处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全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机械化运用品牌化新路

好产业大有前景

3月14至16日,全国元胡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城固召开,11位全国知名专家为元胡产业发展把脉支招。走规模化、高效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成为专家共识。

按照这一思路,该县农业局迅速与外地企业联系研发元胡收获机械。4月30日,由石家庄吉宇机械公司研发的第一台元胡采挖机“下田作业”。“以前收元胡,全靠弯腰手刨,耗时多、效率低。有了收获机以后每亩光工钱就能省下1000多元哩。”作为元胡收获机的体验者,徐刚深有感触。

机械化的运用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作效率,促进元胡产业节本增效。下一步,我们将与企业加强沟通,完善机械性能,力争在明年实现元胡收获机械化。汪纪明说。

为了加快品牌化进程,7月24日,由县政府组织,县工商局、农业局与陕西华林商标事务有限公司成功签订“城固元胡”申请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代理协议,正式拉开了“城固元胡”申请国家地理“身份证”的序幕。

9月29日,刘双耀带队赴云南省文山市“取经”,学习药材种植、示范带动、技术应用、产业延伸、品牌创建的经验做法。通过考察发现,公司牵头筹建交易市场是产业突破的有效途径。迅即,该县制定发展规划,将在三合循环经济园区内建设元胡交易市场,打造全国首屈一指的元胡专业交易和托管平台,扩大元胡销售渠道。同时,依托省政府命名的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的陕西白云元胡现代农业园区,聚集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产业发展要素,着力把园区打造成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示范基地,带动和引领全县元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着力打响“城固元胡”品牌,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壮大现代产业园区,逐步形成种植、加工、科研与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努力将元胡产业做大、做深、做精、做强,使元胡真正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我们很有信心。县长陈心亮说。

资料:元胡,学名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功效有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之一。由于其止痛无成瘾性,还可用于癌症晚期,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第二篇:浅谈强村富民的阳山产业扶贫模式

浅谈强村富民的阳山产业扶贫模式

2007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清远阳山调研时,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新思路,为全省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8年初,阳山率先拉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的人”(以下简称“双到”)工作序幕,先行先试,创新探索,掀起了新一轮“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搬迁帮扶、救助帮扶、基础帮扶”热潮。在“广东将在未来2-3年集中力量进行产业开发扶贫的五大实践探索,进一步探索全省产业扶贫的新路子”之际,紧紧围绕“贫困村兴产业,贫困户创家业,帮扶干部干事业”思路,立足本地资源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育产业、支撑扶贫,品牌效应、和谐共赢”产业扶贫路子,形成了“因地制宜选准路子、多措并举开好方子、多方联动扶到点子”的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村村有支柱产业”目标,为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为依靠贫困地区自身发展来解决脱贫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因地制宜选准路子

在深入实施“一村一法、一户一策”整村推进中,阳山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扬长避短,以人为本,注重扶贫产业的选择和布局,变传统劣势为优势。

扬长避短,做好产业选择。阳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产业选择上,坚持根据村、户的不同资源禀赋,采取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生产项目、信息和资金的贫困户,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发展比较有优势、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发展城郊地区不愿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产业,避免和他们在成本上的短兵相接和同质竞争。有效地拓宽了村、户的增收渠道,扩大了就业面,符合了当地群众的传统习惯,又注入了生态环保要素。

以人为本,做好产业布局。坚持根据贫困地区立体气候明显、地势高差很大等区域特性,采用“小规模,大集群”的组织发展模式,以带动贫困村发展为核心,又跳出贫困村的局限,允许跨村发展,满足产业适度规模的需要;以贫困户为目标,但又跳出贫困户的局限,鼓励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让贫困户带着项目、资金和政策组建或者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倚重“一乡一品”,但又鼓励“一村(户)多业”,拓展扶贫产业的扶持范围;倚重传统优势,但跳出传统的局限,运用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或者改换品种、调整结构,提高效益。

为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短期增收、长效致富的目标,实施“因户而异,长短结合”,根据每一户的特点、意向,落实“短期效益项目+远景发展项目”相结合的帮扶办法,近期采取种植蔬菜、饲养猪、牛、羊、鸡、鸭等解决村、户的眼前困难。远景发展通过入股电站分红、发展油茶、水果等种植项目带动贫困户

持续发展。

二、多措并举开好方子

产业化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三大举措之一,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了较好的积极作用,不失为一种扶贫的好举措。

但是,从以往的产业扶贫中,我们不难看出:过分依赖企业发展产业,农户和企业之间很难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产业发展容易出现被动局面,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过分依靠农户自力更生,往往会因各种客观原因造成无功而返。为此,阳山在推进强村、富民产业扶贫发展中,坚持以农户增收为目标,以帮带农户自我发展为目的,探索建立扶贫企业、贫困村、贫困户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实行帮带式脱贫。

“帮大户带贫困户”体验成功甜头。大户自建养殖栏舍挂靠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养殖,向县扶贫办申请养殖押金借款,捆绑帮扶1-3户贫困户。县扶贫办把押金借款直接汇到龙头企业,待大户销售产品时再委托龙头企业扣回押金借款。这样,既有效地帮助大户解决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问题,又可以帮助贫困户学技术、尝甜头激发自我发展的意识,解决了贫困户进入产业链条“门槛难”的第一道坎。同时,由于借款直接汇到龙头企业,再由龙头企业在产品回收时扣回,确保了扶贫资金安全回收。据统计,2010年全县通过“帮大户带贫困户”模式借出帮扶资金355.4 3

万元,共帮扶了161户大户,带动了31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党支部+龙头企业”树立创业信心。村干部承诺将养殖栏舍抵押给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作担保向县农行借出建栏舍的一半资金给村干部,村干部再自筹另一半资金建好栏舍与龙头企业合作养殖。如:大崀镇琶迳村干部赖光承诺将建成的鸡舍抵押给天农公司,天农公司替他担保从县农行借出2.5万元,他再自筹一部分资金建设鸡舍。鸡舍建成后以封闭式模式向县扶贫办借款1万元养殖押金,按“保底薪+分红”的方式捆绑帮扶2户贫困户。赖光的鸡场投产以来,已顺利出栏6批,平均每只鸡利润近2元。他帮扶的两户贫困户赖喜与赖日,掌握了养鸡技术后,2010年6月份各建一幢鸡舍,成为了新的大户。

“集约式扶贫培训基地”提升发展技能。为破解贫困户居住零散,交通不便,难以筹集资金自行兴建养殖栏舍的难题。县扶贫办与龙头企业、公司合作,建设集约式扶贫培训基地。基地由龙头企业、公司负责经营,贫困户集中到基地由技术员直接指导学习养殖技术,培训期间,免费吃住,并领取薪金。贫困户在基地接受培训,既能学到技术,又可积累资金。等条件成熟后,贫困户可以回家自主发展。目前,全县共建成养鸡、食用菌等各种集约式基地10个,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养致富。例如,黄坌镇王村村天地宝食用菌生产扶贫示范基地采取“公司+贫困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集科研、育种、栽培、生产、加工、销售及技能培训于一体的规模支柱产业,年总产各类食用

菌鲜菇280吨,总产值450万元以上。基地每年可培训贫困户掌握熟练技能的劳动力60人以上,贫困户学成栽培技术后逐步实现自能发展。

“互助资金+专业合作社”确保运作资金。把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与扶持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引导入社农户向互助资金申请小额借款,有效解决贫困户资金缺乏的问题。互助资金实行股份制,分为“赠股、配股、入股”三种形式:贫困户由政府赠股,每股1000元;非贫困户自愿入股,每股1000元,政府按1︰2配股,每户限入三股;大户自愿入股,政府不配股。群众加入扶贫互助社后,即可向互助资金借款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例如江英镇大桥村益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大户租地,聘请贫困户务工。群众自己种植的,由合作社统一向合作企业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社员向互助资金借款认购。大户负责提供技术指导。收成后,统一由企业保底价回收。销售所得必须先偿还互助资金借款,其余归社员所有。

“基地+银行+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由帮扶单位在贫困村规划出一片土地建设扶贫种养基地,负责搞好场地的“三通一平”。种养基地由龙头企业统一实行园区式管理,并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产品回收等一条龙服务。自愿在基地租地发展生产的农户只须承诺把建好的栏舍抵押给龙头企业,即可以龙头企业作担保,向合作银行借款在基地内兴建栏舍,再按照“帮大户带贫困户”模式借取养殖押金,并捆绑帮扶1-2户贫

困户。如大崀镇坑塘村的马国威等3户农户,在帮扶单位省委办公厅建好的基地与天农公司合作养鸡。他们承诺把鸡舍抵押给天农公司,向县农业银行借款,建设了7幢鸡舍,预计每户每年可获利6万元以上,带动14户贫困户脱贫。

三、多方联动扶到点子

2010年,阳山159的条贫困村脱贫人口达31718人,占总贫困人口73.7%。全县38条省定贫困村当中,31条省定贫困村统筹445万元入股电站,全部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3万元。“封闭式”借出帮扶资金355.4万元,共帮扶了161户大户,带动了31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新增食用菌、蔬菜等农业扶贫项目100多个,促动2701名贫困人口就业。19个村开展了村级互助资金工作,653户农户(其中441贫困户)加入互助资金组织,总互助资金324.8万元,534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78户)从互助资金中借助300.4万元,扶持近200个种养项目……

这一连串骄人的数字,是阳山在产业扶贫中注重多方联动,扶到了产业点子上的有力证明。

有可靠的实力担保。在扶贫产业中,阳山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联合龙头企业、银行、党支部、种养大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等等。不断扩大扶贫产业的参与面,充分利用外力做好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助推产业发展,为帮、带贫困村、户发展产业提供坚强后盾。

有成熟的技术指导。通过让利给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群体,充分利用他们的自身优势,为扶贫产业提供一套成熟的技术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有规范的经营模式。在项目经管上,坚持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统筹项目策划、落实资金、协调管理,并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完善定期、不定期督导机制,完善了农民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做细、做实了扶贫产业的经营管理。

有双赢的利益机制。在新一轮的产业扶贫战场上,坚持以互利共赢为出发点,把企业、村、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2:3:5”、“3:3:4”等不同的分利比例,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有长效的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扶贫产业的帮扶成效,避免扶贫产业流于形式,甚至劳民伤财,建立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十分重要。通过评估机制分批、分等级落实帮扶后续资金,通过评选先进个人、单位、企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三篇:寿光市羊口中学:四举措为干部教师“强筋壮骨”

寿光市羊口中学:四举措为干部教师“强筋壮骨”

一是推行“厚学致新”读书计划。开展“教师买书刊,学校来买单”活动,学校在集体订阅专业刊物基础上出台优惠政策,规定教师订阅相关业务刊物,学校报销70%的费用,要求教师用心读书学习,提高思想修养和业务技能。举行主题为“阅读·分享·交流”的教师读书系列活动,通过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优秀读书札记展评等,促进教师丰富学识、提升专业能力,着力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二是举办成长论坛。学校坚持每月举行一次教师成长论坛,教导处及教研组确定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论坛主题,提前下发通知,让教师有更多时间结合个人教学实际准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导学案的有效设计究、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评价机智等。活动中,老师们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研究交流,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开展课例研究。该校申报了潍坊市课例研究实验学校,着力建设两级研究团队体系,一是校级教学能手研究团队,引领学校课例研究工作;二是年级学科教师研究团队,基于常态课堂的研究。精心制定课例研究计划及分工,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做好数据的统计及记录,在议课中做到用数据来说话,用文字描述。课例研究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精致化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为学校课改提供充足的动力。

四是实施名师工程。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形成核心骨干教师群体。学校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进修、教研活动,承担各级公开课、展示课创建平台。定期邀请市教科研中心教研员来校指导,传授经验,帮助骨干教师在专家引领下成长。名师培养工程,不仅肯定了教师,也营造了一种氛围,影响带动着其他教师不断发展。

下载“强筋壮骨”富民产业——城固元胡产业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筋壮骨”富民产业——城固元胡产业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