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师信息技术
培训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广大教职工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使一线教师应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和新形势下对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
以培养全校教职工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核心目标,重点培养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培训类型
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两种不同层次的培训类型:
(1)普及型
培训对象:没有信息技术基础的教职工。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能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日常工作。
(2)提高型
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知识与技能的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不仅使他们能更新信息技术观念,扩充信息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信息技术理论,同时能成为在教学工作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授课者。
四、培训对象
(1)小学部全体在编在岗教职工。
(2)男57岁(含57岁)以上、女52岁(含52岁)以上的教职工可选择自愿参加。
五、培训地点
十二中实验楼四楼多媒体教室。
六、培训时间
每周一、周五下午第三节,每次一课时,时间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七、培训组织
(1)培训工作由教导处负责组织落实。
(2)培训教师由教导处的陈森同志担任。
八、培训要求
(1)培训对象要按要求按时参加学习,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向主管领导请假。
(2)培训对象每次参加学习要签名登记,以便掌握培训的效果和培训努力方向。
(3)为保证培训效果,参加学习的教职工要充分预习。
九、培训内容
(1)Windows XP操作基础-----------1课时
(2)Word 2003中文字处理-----------3课时
(3)PowerPoint 2003中文演示文稿---4课时
(4)ExceL 2003中文电子表格--------5课时
(5)计算机网络基础-----------------2课时
以上共计15课时,为普及型课程,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之后经过测试和筹备,开设提高型课程。
十、培训测试
教导处将在培训过程中以适当形式进行测试,以便掌握培训效果。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2016年教师远程培训,虽然是网上培训,时间也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通过学习、网上交流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培训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使用远教资源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合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方式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远教资源是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走向世界的窗口,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可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学习虽然已经结束,来自导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阵阵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
3、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
4、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教学的道路还很长”。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中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
培训心得体会
一.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参训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众所周知,做一个普通教师容易,但是,要做一个好老师则很难。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生,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同时,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才能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不能较好地组织教学,而是简单地教授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或者稍微补充一点课外材料。这就是一种普遍的教学观和教学现象。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缺乏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认识、缺乏组织课堂教学策略的表现。
三、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令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四、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 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1.增加平移、旋转与对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方向和路线图、测量不规则图形等知识。
2.削弱单纯的求积计算、减少计算的量、控制计算的数,并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工具。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五、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与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历收集、整理,增加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这样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别于《标准(实验稿)》,这次《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修订时新增加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我们的老师,一直抱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了。我们甚至把原因归结为教材中的习题量不足。似乎,题量大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提高了。其实我们分析其原因会发现:有些小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有的则是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也有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以“粗心”“马虎”作为借口,也有相当多的老师只注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知道。
七、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2011版)》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
八、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科学、恰当地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教学有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要以生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是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此,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体现为“如何导”,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思维的启发引导、问题的点拨、质疑和解答、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怎样学”,即能否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受者、被灌输者。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教而不研终觉浅”。然而,在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教不研或只研不教。也就是说,教与研脱节。这都不利于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应该点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学以致用
中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
培训心得体会
南
桥
完
小
王
福
喜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19日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30多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30多天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中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培训心得体会
一.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参训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众所周知,做一个普通教师容易,但是,要做一个好老师则很难。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生,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同时,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才能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不能较好地组织教学,而是简单地教授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或者稍微补充一点课外材料。这就是一种普遍的教学观和教学现象。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缺乏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认识、缺乏组织课堂教学策略的表现。
三、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令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四、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
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1.增加平移、旋转与对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方向和路线图、测量不规则图形等知识。2.削弱单纯的求积计算、减少计算的量、控制计算的数,并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工具。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五、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与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历收集、整理,增加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这样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别于《标准(实验稿)》,这次《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修订时新增加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我们的老师,一直抱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了。我们甚至把原因归结为教材中的习题量不足。似乎,题量大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提高了。其实我们分析其原因会发现:有些小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有的则是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也有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以“粗心”“马虎”作为借口,也有相当多的老师只注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知道。
七、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2011版)》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
八、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科学、恰当地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教学有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要以生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是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此,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体现为“如何导”,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思维的启发引导、问题的点拨、质疑和解答、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怎样学”,即能否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受者、被灌输者。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教而不研终觉浅”。然而,在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教不研或只研不教。也就是说,教与研脱节。这都不利于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应该点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学以致用
中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培训心得体会
南
桥王
完
福
喜小
第四篇:00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Windows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展示课件)1天
1.硬件系统:(播放硬件视频)
2.软件系统一、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
1. 启动
开机就可直接启动Windows系统。
开机顺序: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
2. 关闭
操作步骤:单击“开始”→“关闭系统” →在消息框中按需要选择→单击“是”
二、鼠标器
1.2.
3. 鼠标简介 鼠标指针 鼠标的操作
⑴指向:移动鼠标使指针指向屏幕上的某个对象。在利用鼠标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都要先执行“指向”操作。
⑵单击:按下再放开鼠标左键一次。用于选定所指对象。
⑶双击:快速按下再放开鼠标左键两次。用于打开或运行选定对象。⑷右击:按下再放开鼠标右键一次。显示所选对象的快捷菜单。
⑸拖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在桌面上移动鼠标器。用于对象的移动。
三、桌面
共5页 第1页
1.2. 认识桌面(开始菜单、图标、任务栏、背景)在桌面上的操作
⑴排列图标:在桌面空白处右击→“排列图标” →按要求选择
⑵移动图标:将指针移动到对象上→按住左键拖动到目的地→释放左键 ⑶重命名图标:切换中英文输入法→选中图标→右击→选择“重命名” →按回车键或在空白处单击
⑷删除图标:选中图标→右击→选择“删除” →“是”;或选中图标→按DEL键→“是”
四、窗口、对话框和消息框
五、菜单
1.2.
3.4. 菜单简介 菜单命令中各标志的含义 快捷菜单 快捷键
六、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方法1.双击桌面上的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
方法2.单击“开始”→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要运行的程序名称
方法3.单击“开始”→“运行” →填写应用程序的路径。
七、在桌面上创建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
将指针指到要创建快捷方式的程序上→按住右键拖到桌面上→选择“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
将指针指到要创建快捷方式的程序上→右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
式”
八、利用“我的电脑”管理文件、文件夹
1. 按不同方式浏览文件、文件夹
“查看”→按要求选择不同的浏览方式
2. 查找文件、文件夹
选择驱动器→“文件” →“查找” →“名称和位置”卡上设置→“开始查找”
通配符*:可以代表多个字符。
通配符?:可以代表一个字符。
3. 选中(选择)文件、文件夹
⑴选择单个文件:在要选择的文件上单击。
⑵选择连续的一组文件:先选择第一个文件,按住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
⑶选择不连续的文件:先选择第一个文件,按住ctrl键逐个单击每一个文件。⑷全部选择:“编辑” →“全部选择”或ctrl+A
⑸反向选择:先选择不要求选择的文件,再执行“编辑” →“反向选择”⑹取消选择:在空白处单击。
4. 创建文件、文件夹
选择驱动器→“文件” →“新建” →“文件”或“文件夹” →输入文件名→按回车或空白处单击。
也可使用快捷菜单创建:(空白处右击→“新建”→“文件”或“文件夹”)
5. 文件、文件夹的复制
选择要复制的文件→右击→“复制” →选择目标驱动器、文件夹→右击→“粘贴”
选择要复制的文件→“编辑”→“复制” →选择目标驱动器、文件夹→“编辑”→“粘贴”
6、文件、文件夹的移动
选择要移动的文件→右击→“剪切” →选择目标驱动器、文件夹→右击→“粘贴”
选择要移动的文件→“编辑”→“剪切” →选择目标驱动器、文件夹→“编辑”→“粘贴”
7、文件、文件夹的删除
选择要删除的文件、文件夹→“文件” →“删除” →确认删除 选择要删除的文件、文件夹→右击 →“删除” →确认删除
(通过删除操作将原来的文件放入回收站中)
8、重命名文件、文件夹
选择输入法→选择要重命名的文件、文件夹→右击→“重命名” →输入新的文件名→按回车或在空白处单击。
9、文件、文件夹的属性
文件、文件夹的属性:只读,隐藏,存档,系统。
选择要查看属性的文件→右击→“属性” →进行查看或修改
九、回收站和剪贴板
a)从回收站中删除的文件永远的从电脑中删除不可以被恢复。
b)回收站是硬盘的一块区域。
c)剪贴板临时存放被执行“复制”、“剪切”命令的文件。d)剪贴板是内存的一块空间。
第五篇:2017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2017年下村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
校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切入点,搭建学习的平台,为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精通信息技术业务、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敢于创新、整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制定2017年教师培训方案。培训坚持校本培训为主,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促使教师学好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加速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进程。
二、总体目标原则
培训的指导原则是:
(1)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为基础,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目的。
(2)实效性原则:避免空洞而抽象的乏味说教,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切实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
(3)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方式、多途径的开展培训,使其能顺应时代潮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4)自主性原则:
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三、培训对象:全体教职工
四、组织实施
1、培训内容:
①PPT课件修改和制作。
②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学科的资源并下载并进行整合(文挡、视频资源的下载,网络视频格式的转换)。
③excel软件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④笔记本的软件系统的维护。
⑤学校资源网站和江西教育资源网的使用。
2、培训时间及分组安排:
见附表《培训分组及时间安排表》。
3、培训地点:学校学生机房。
4、指导教师:计算机教师
五、培训要求
1、所有要求参训的教师要确保按时参加培训,按照安排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培训任务。
2、培训期间确保计算机房的清洁与安静,严禁吸烟。
3、辅导教师要尽职尽责,确保培训效果,参加学习的教师合格率要求达到70%以上。
4、不迟到、不早退,按时签到,缺席3次以上的将取消考试资格。
六、管理职责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郑方相副校长任组长,各学科教研室主任为小组长,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组织实施及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信息中心负责课程计划及教学指导,发布培训文档等。
3、各年级组长应加强管理本年级教师的支持,给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课务调整和监督。
七、评价与考核
1、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考勤,参与培训的教师不得无故缺席。
2、采取相关奖惩措施,严格监督。
3、各项培训内容将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统一测试,成绩优秀的给予表彰,测试不合格者,进行二次培训,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并记录档案。
下村乡学校
2017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