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稳中有进 开局良好 首季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稳中有进开局良好
——2014年首季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我县主攻“三区”建设、推进“四化”发展的奋进之年,也是加快推进振兴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近两年我县围绕振兴发展,做了大量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发展的活力将持续迸发,发展的后劲将不断增强。一季度,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从市统计局反馈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看,我县多数经济指标增速加快,排位居前,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GDP增速高于预期。一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9.46亿元,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4个百分点,高于增长10.5%的年度目标,总量列全市第3位,增速列全市第2位,总量比上年同期前移1位,增速比上年同期前移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7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比重为11.4:47.1:41.5。
(二)工业经济加快增长。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21亿元,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3.86亿元,增长21.1%;工业用电达8022万千瓦时,增长32.4%,增速创近年新高,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15.08%,增幅比全市高2.28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57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市第6位,增速列全市第3位,增速比上年同期前移5位。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截止3月末,我县在库施工项目193个,比上年增长22.9%,全县争取项目资金10.6亿元,有力拉动了我县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县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04亿元,增长23.5%,增幅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市第5位,增速列全市第9位,增速比上年同期前移7位。
(四)市场消费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亿元,增长13.4%,增幅比全市高1.4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市第2位,增速列全市第4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0.80亿元,增长22.1%,增幅比全市高11.9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市第8位,增速列全市第5位。
(五)对外贸易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县进出口总额2390万美元,增长17.26%,增幅比全市高13.74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市第8位,增速列全市第9位。其中出口总额2094万美元,增长21.36%,增幅比全市高23.78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市第9位,增速列全市第8位。
(六)财政收入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了“两位数、二字头”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71亿元,增长21.3%,高于全市各县(市、区)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比上个月提高了8.8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各县(市、区)列第6位,比上个月前移了3位,比上年同期前移8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1万元,增长20.8%,比上个月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市、区)列第13位,比上个月前移了1位,比上年同期前移6位。
(七)金融存款增速回落。受互联网金融产品冲击,我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受到一定影响。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7.64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同比回落10.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6.27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6.71亿元,同比增长23.2%,存贷比仅为40.88%。
(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一季度,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41元,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1元,增长12.8%。我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快于GDP增长。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经济总体开局良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一)多数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低于序时进度。由于我县历年来大多数经济指标总量上全年呈现“头轻脚重”比重失衡的现象,导致一季度我县多数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低于序时进度。目前,部分经济指标上报的总量及增速均受全省、全市调控,低于序时进度这一现象在上半年难以得到改观。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进展缓慢。截止目前,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入库项目为0,一季度全县投资增长全部依靠续建项目支撑,若无足额项目新增入库,续建项目将无法支撑今后投资持续增长,我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势头将难以延续。
三、加快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立足于早谋划、早分析、早预警,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二)加强项目开工信息共享。为确保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重不漏,必须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和完善统计部门指导,项目实施部门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杜绝数出多门现象。同时应加强项目开工信息共享机制,新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各部门要到现场了解、收集情况;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对自己所挂钩联系、所管的项目盯紧盯牢进行督促、跟踪,并按要求及时、按时统计报送固定资产投资基础报表,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应统尽统、不重不漏。
(三)抓好服务业相关指标支撑性。2014年要重点抓好上年呈回落趋势的指标,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仅增长8.1%(增速比全市低1.7个百分点,列全市倒数第2位),增速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亟待加强对交通、金融、通信和租赁、居民服务和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的监测力度,切实抓好支撑性、协调性指标的统计基础工作,切实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四)做好统计“一套表”直报和企业“入笼”工作。要高度重视基层统计“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所属单位和企业抓紧落实网络设施的督促力度,严格把好网上直报前相关指标的数据质量关,全力保证联网直报工作的顺利实施。工信局、商务局、房产局、建设局要加大企业“入笼”的力度,尽快实现“入笼”企业零突破,为今年各项目标的圆满完成真正做到早准备、早入手。
第二篇:加快企业改革发展 实现首季良好开局
加快企业改革发展 实现首季良好开局
昨天下午,市委书记张高丽深入部分企业进行调研。他强调指出,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确保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张高丽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段春华,副市长李文喜首先来到华苑产业园区中环电子集团环欧半导体公司,深入区熔单晶硅生产车间详细察看,对企业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三给予充分肯定。张高丽又来到天大求实科技公司,高度评价该企业集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产品研制、系统集成、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勉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作出贡献。在瑞能电气有限公司,张高丽详细了解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电控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情况。随后,市领导同志与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听取情况汇报,征求意见建议,对企业遇到的困难现场协调解决。
张高丽对一月份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给予充分肯定,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问候。他强调,必须充分认识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应对更大挑战的充分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的工作基调,保证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好的水平。必须围绕三次产业、三大需求、三个层面,充分挖掘发展潜力,逐个行业、逐个企业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解决融资、用工、市场、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必须深入扎实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集中精力,把功夫下在做好一季度工作上,形成齐心协力抓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盯紧靠上,亲力亲为,抓紧抓实,务必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第三篇:奉贤区2012年首季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奉贤区2012年首季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今年第一季度,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准确把握发展优势,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推进“三化两建设”,全力打造“三区一基地”,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确保了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首季“开门红”。
一、一季度本区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
(一)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从今年开局情况来看,总体稳健,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增速继续位列郊区县前茅,实现了“开门红”,为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受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主要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回落,经济运行困难增多(见表一)。
表一 2012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3月
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绝对值 增幅
1、三次产业增加值*
2、区级财政收入
亿元 亿元
140.4 17.0 363.3 70.4 28.8 73.1 1.2
10.4 6.2 15.9 11.4 17.2 17.4 4.0
绝对值 增幅 63057 1650300 130 335 4 1654010 15 14 6 15 — 11
全年计划目标
目前
完成(%)22.3 29.822.0 23.5 22.2 21.8 30 33.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 亿元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其中:工业投资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合同外资
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美元 元
555110.8
注:
1、三次产业增加值增幅为可比速度,其余指标为现价速度
2、规模工业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1、三次产业增加值增势平稳。一季度,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达到140.4亿元,可比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2.5亿元,可比增长3.6%;第二产业90.5亿元,可比增长10.9%;第三产业47.3亿元,可比增长9.8%。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见图1)。这种回落,需要高度重视和警惕,但从我委对镇、开发区经济调研的结果看,只要国际、国内形势不出现突然的转折,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够与一季度持平,不会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回落。这种回落与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区经济持续下滑不同(见图2),主要还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经济增长仍处在平稳较快区间。
2、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大项目支撑有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363.3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项目支撑有力,其中:三一重工完成18.5亿元,净增18.5亿元,恒逸聚酯完成21.7亿元,净增7.0亿元,先锋电子和先锋高科(由于泰国洪灾产能转移)完成21.0亿元,净增10.6亿元,若扣除四个大项目,工业生产仅增长4.4%,这进一步体现了依托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的成功。同时,由于大项目支撑,大企业、开发区生产增速较快,七大经济园区完成产值176.8亿元,同比增长28.1%,产值前100位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8.2亿元,同比增长27.7%。
3、市场消费保持繁荣活跃。在节庆因素的带动下,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1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旅游市场继续小幅增长,全区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21.3万人,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增长
2.2%。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工业投资相对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4亿元,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同期回落16.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增幅较快下滑是其增幅放缓的主因,第三产业预计完成投资41.6亿元,同比增长9.2%,比去年同期回落1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9%。二是工业投资相对较快增长,工业完成投资28.8亿元,同比增长17.2%,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5.8个百分点。三是受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房建设的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6.2亿元,增长18.2%,与去年基本持平。
5、招商引资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区引进实业型内资总投资额77.8亿元,同比增长35.5%;到位资金32.7亿元,同比增长31.1%,完成指标的36.3%。引进实业型外资总投资额2.46亿美元,同比增长26.0%;合同外资1.2亿美元,同比增长4.0%,完成指标的30%。全区累计内资1亿元以上、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储备项目总数120家,总投资额377亿元。
6、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但完成形势较好。一季度,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52.9亿元,增长8.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7.0亿元,同增长6.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24.6个百分点,但完成指标的29.8%。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和今年财政增收困难增加。一季度完成区级税收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1.5%,税收收入主要特点:一是上年末的结转收入将近3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2亿元。二是耕地税、契税由于大型居住社区集中办理相关手续较快增长,增加区级税收1.56亿元,拉动区级税收增长7个百分点。
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67元,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51元,增长10.8%。城乡居民收入的结构特点为:一是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6166元,增长16.1%,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3913元,增长7.0%。二是体现政府保障能力的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城市居民转移性收入1559元,增长12.6%,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942元,增长34.4%。
(二)经济增速继续位列郊区县前茅
从与郊区县比较看,一季度,我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第六,增速第一;区级财政收入总量第六,增速第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第四,增速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第二,增速
第三,其中工业投资总量第一,增速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第六,增速第四。综合分析,我区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列郊区县前茅。
(三)经济运行困难增多
一是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从与去年同期增速比较看,除了招商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外,其它指标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全区增加值回落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回落2个百分点,区级财政收入回落24.6个百分点。
二是税收增长压力渐显。一季度区级税收同比增长11.5%,其主要原因是上年末的结转收入和大型居住社区集中征收等临时性因素,全年来看,受经济增速放缓、重大实业型项目投入产出周期长、结构性减税和房地产紧缩政策变化等影响,保持稳定增长不容乐观。
三是工业生产不均衡因素增加。由于企业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用工人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效益明显下滑,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2亿元,下降4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单位数381家,企业亏损面达到37.4%,亏损总额5.3亿元。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增速较慢,1-3月,完成产值72.9亿元,同比增长仅2.8%。
四是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受国家对本次房地产调控态度坚决,市场观望气氛较浓,一季度,现房销售量0.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83.2%,现房销售额0.98亿元,同比下降87.3%。期房销售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3 %,期房销售额7.4亿元,同比下降13.8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已经对税收增长、商品房投资以及南桥新城的开发建设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
五是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今年以来,由于规模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化工、金属加工等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规模工业能耗开局形势不容乐观,一季度,我区规模工业能耗总量为24.6吨标准煤,增长14%,比去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为3.75%,去年同期下降率为7.5%。从2011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看,规模工业能耗总量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56.2%,规模工业能耗下降情况的不理想将严重制约全区完成节能降耗能力。
二、下阶段工作建议
鉴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严峻多变,面临的困难和变数不断增多,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稳中求进”和较快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上海新一轮发展中的新机遇,加快“结构升级、转型发展”,要在全市的产业布局中体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战场的功能作用,聚焦发展动力,控制发展节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区域经济基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防止经济增长的大幅波动,确保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一)抓好“三个一百”,推进实体经济发展。面对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如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和“营改增”试点等政策的实施,在调整招商策略,加大引进力度,继续维持小微企业、园区商贸注册企业税收对地方财税支撑作用的同时,一要在先发期内,做好准备,抢占先机,抓好重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实体经济发展,推进经济创新转型发展;二要牢牢把握今年工业用地出让等审批权限下放到区里等重大机遇和市政府对临港开发区奉贤分区重点项目实行产业用地“点供”等政策支持优势,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供地机制和方法,加快推进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三要促项目开工和竣工投产,加强拔点腾地,努力实现“三个一百”,不断增加产业发展后劲,形成区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四要抓住增值税扩围机遇,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跨地区、跨国影响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使外资、民资、国资三资共同平等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培育经济增长亮点。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产城融合、国际对接、内外开放、创新引领、生态优先等诸多新要求,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深度发展,建议进一步重视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一要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对“6+8”重点产业、重点地区招商战略和策略研究,提升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招商政策,加快整合各类政策;二要探索建立伙伴式新型政企关系,做好安商稳商工作,千方百计改善政府服务,畅通企业和政府沟通交流渠道,建立领导走访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资金融通、环境配套、社会服务等实际困难,减少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外迁;三要将招商重点从“引企业”向引机构(组织)转变,充分借助已落户奉贤的跨国公司、央企、大型民企和其他各类资源,主动联系、走访国内外知名企业协会、联盟、总部等高层次组织,创造条件,积极吸引各类协会、总部等机构(组织)入驻,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四要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和网络建设,不断提高招商水平。
(三)搭建三大平台,强化服务企业能力。随着“十二五”各郊区发展战略定位的变化,要不断研究奉贤如何对接“四个中心”功能承载、国家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门户以及上海“智造”中心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的新优势、新功能、新产业,按照发展新要求,一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科创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三大政府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破解各类发展瓶颈制约;二要在继承原有政策基础上,创新发展新机制,积极制定和宣传新政策,放大政策效应;三要发挥规划导向作用,为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需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并形成工作跟踪督办和“十二五”规划评估机制;四要强化服务企业能力,要研究扶持重点企业扩产扩容政策,引导优质的企业扩大产能和发展总部经济,统筹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四)强化节能目标责任,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节能降耗为约束性指标,面对不容乐观的形势,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作更大的努力。一要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对镇、开发区节能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考核。二要加大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坚决淘汰一批“两高一低”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改投入。三要按照国家和市政府沪府发〔2011〕38号文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四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掌握1000吨以上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速两大指标,发现能耗异动情况,要提早控制。
(五)聚焦保障民生改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聚焦保障民生改善,以开展奉贤区统筹城乡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二要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三要激发农民增收、创业的热情,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要加快民生项目的建设和完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奉贤发展的成果。
第四篇:站前区经济运行首季开门红(确定稿)
站前区经济运行首季“开门红” 发展势头强劲喜人 同比增长:地区生产总值3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 %;内引外联资金263.2%
本报讯 站前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服务业立区”发展战略,继1月份创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全市第一的佳绩后,经济运行实现首季“开门红”,其中内引外联资金累计完成86.8亿元,同比增长263.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7.68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历史性突破。
今年以来,站前区坚持以发展为本,以项目为纲,大力实施2121工程,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1亿元,全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5亿元,同比增长34%;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915万美元,同比增长12%。
为确保到2012年底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一五”翻一番,实现城区经济“两年倍增”计划,站前区把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的推进和落实作为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核心工作,瞄准“四大”目标,即壮大经济总量,提升财力支撑;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工业经济基础;拉动内需,加速发展服务业集聚区;项目拉动,增加投资、出口份额。借力、借地、借势发展,科学规划进行主题招商,发挥“两大效应”、“三外”招法延长招商“手臂”实施专业招商,迎来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科学规划,主题招商,“四大产业集群”、“五大服务业集聚区”优化经济发展结构。近年来,站前区积极壮大骨干企业,培植产业龙头,打造产业集群,成功引进了一大批体量大、知名度高的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食品饮品、机床及零部件、新材料和油品化工四大产业集群。尤其是食品饮品产业集群,随着世界500强企业的可口可乐公司、百威英博公司相继在站前落户,迅速产生了名片效应,同类产品、配套企业随之而来,香港蓝地咖啡、果葡糖浆、SCMC果蔬饮品等品牌食品企业开始向站前集聚,并呈现出几何级“链式聚集”效应,仅百威啤酒、可口可乐、蓝地咖啡和果葡糖浆四个项目总投资就达105亿元,全部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0亿元,年税金可达1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按照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的要求,提速发展金融业、商贸中心、汽车4S店、家居装饰装璜业和北部物流园五大服务业集聚区,抢占发展新高地,赢得 新的竞争优势,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构成中,服务业占比已达六成以上。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围绕规划主题进行,不断提升新的竞争优势。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带三轴”的发展战略,站前区以“控制发展住宅、适度发展商业、大力发展楼宇”的思路,在全力打造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突出发展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的基础上,围绕城区“五横五纵”67个地块以及城市“北转”建设,突出抓好投资50亿元的万达商务广场、投资35亿元的辽宁中
泽商务广场、投资30亿元的大连加伦置业商务中心以及北部星期八小镇等一批集休闲、娱乐、购物、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打造营口地标性建筑。
创新招法,发挥“两大效应”,实施“三外”专业招商,让站前区招商引资工作始终热潮翻滚。站前区充分发挥全区党政军群工学商大联动,发挥“能人效应”、“熟人效应”广泛挖掘项目信息源。站前区还投入专项资金,分区域、分行业聘请招商顾问,组建招商小分队,专职负责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20强企业中重点企业的招商工作,并设立5000万元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奖励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第一人,最高奖励可达500万元。同时,对全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行包装,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开展“二次招商”。在突出做好全区各经济部门专业招商的基础上,站前区专门成立了区招商局、沿海产业基地招商局,在六个办事处和站前工业园区分别设立了招商局,面向全省公开选拔招聘10名招商局局长,以及50名招商专业人员,提升专业招商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站前区还整合现有企业的力量,成立站前商会,与南方商会建立紧密联系,最大效应地发挥现有企业家的作用。同时,延长招商工作“手臂”,充分利用“外脑”拓展招商工作思路;利用“外口”宣传站前招商优势;利用“外手”抢抓适合该区的重点项目。
今年以来,站前区无论是工业、服务业还是房地产业,都以超乎预期的发展速度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飞速行进,捷报
频传。截至目前,站前区已落实千万元以上项目201项,计划总投资628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28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共61项。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鑫盛源生物科技集团年产50万吨果葡糖浆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万达商务广场、总投资35亿元的中泽集团城市综合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站前;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百威英博集团总投资35亿元、年产100万吨的百威啤酒,营口宏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钢材精深加工项目,营口象圆新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酚醛泡沫复合板,香港蓝地咖啡饮品有限公司生产咖啡果汁等饮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的汽车4S店专营区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19亿元的营口巨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聚合城商住开发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第五篇:经济运行分析
2010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0-10-19 13:00:5
5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谋求新跨越”工作主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步伐调结构促转型。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预计数),同比增长1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6.1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和29%,增幅均列苏州五县市之首。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高开稳走。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376.2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88.73亿元,同比增长30.0%。规上工业一季度以36.8%的增速高开之后,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增速均维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占比提高,达到79.1%,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高新产业贡献加大,实现产值203.25亿元,同比增长36.9%,较规上工业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高新占比18.7%,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主导行业加快增长,石油制品、机械、金属加工行业同比增幅均超50%,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幅20多个百分点。工业效益快速提升,前八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为82.42亿元和6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6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2.8%,较上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获得“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十佳区县”称号。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4.2%,占GDP比重达39.6%,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税收贡献提高,共实现地方税收15.27亿元,同比增长36.8%,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56.6%,同比上升了3.6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集装箱三期、万方件杂货码头投入运行,玖龙纸业件杂货泊位开工建设;新辟南美西远洋等航线7条;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15万标箱,同比增长47%,超去年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总和,完成货物吞
吐量5771.51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73.61万吨,同比增长131%;新增四家国家3A级物流企业,隆兴物流跻身中国最具竞争力50强物流企业前20强,主营业务收入超15亿元。服务外包强势发展,105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接包合同额1.3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0.46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和16.8%;4家企业获得国际资质认证。地方金融稳健发展,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太仓支行开业投运,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存额805.8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贷款余额678.78亿元,比年初增长20.6%。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8.09亿元,同比增长17.6%。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粮油批发市场规模扩大,成交额达5.59亿元,同比增长27%,森茂汽车城创新经营模式引领汽车消费产业化;月星家得乐居家生活连锁太仓店盛大开业。旅游业大力拓展,沙溪古镇河南街促织馆开馆,依托金仓湖、郑和公园等旅游景点成功举办太仓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各类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144万人次,同比增长78.8%,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高于去年同期30多个百分点,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入驻。房地产市场保持活跃,商品房销售84.78万平方米,销售额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0.5%,实现地税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83.4%,占地税总量的28%。
3.新兴产业规模壮大。126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78.42亿元,同比增长48.3%,增速高出规上工业18.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5.6%。其中25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176.7%,9家新能源企业完成产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67.2%。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前8月引进外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3亿美元,到账外资1.2亿美元,占全市23.5%和21.1%;前三季度引进内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1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30.89亿元,同比增长186.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9%,其中电子通讯设备投资21.25亿元,同比增长521.3%,医药制造投资
5.51亿元,同比增长218.5%。
4.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新区入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苏州五县市首家;
市政府与南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健雄学院联合8所国内知名高校成功组建联合研究院。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品66个,省民营科技企业36家,全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软件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222只,省民营科技企业226家;前8月共申请专利2517件,同比增长7.1%,专利授权2001件。名品名标工作着力推进,新增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苏州知名商标7件、省名牌21个。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人才总量达86618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858人,高于苏州全市平均水平;拥有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8250名,其中博士以上48名、硕士以上1171名、海外归国人员208名。
5.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25亿元,同比增长19.1%。工业投资动力增强,完成工业投资134.79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列五县市之首,较上年同期提高43.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7.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开发区引领增长,完成工业投资82.76亿元,同比增长4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1.4%,其中港区完成投资57.02亿元,同比增长114.6%。房地产投资放量增长,完成投资40.19亿元,同比增长66.7%,占服务业投资的39.6%,占比高于上年同期15.8个百分点,其中新区完成22.37亿元,同比增长106.8%。新批项目快速增长,共批项目438个,计划总投资538.8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民营工业项目占据主导,20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9.85亿元,占工业项目的78.7%。重点项目着力推进。66个重点项目,开工57个,完成投资75.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2.1%。省重点项目太仓港三期通过通航安全验收,为长江流域最高等级的集装箱码头。耐克物流、奥特斯维太阳能一期等项目顺利竣工。
6.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利用外资强劲回升。1~8月,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98只,累计完成注册外资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超序时进度11.3个百分点;实际到帐外资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1%,超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增幅均列五县市之首。外资项目质提量升。单个项目的平均注册外资为1281.81万美元,超千万美元项目46
个(含增资1000万美元项目6个),其中超三千万美元的8个,包括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艺康化工和注册资金1亿美元的宝洁日用品等500强项目。引进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18家,注册外资3亿美元,占总量的24%;到帐外资1.2亿美元,占总量的21%。欧美和台资表现凸出。引进美国项目7个,注册外资12752万美元;引进德国直接投资项目12个,注册外资3327万美元;引进加拿大项目3个,注册外资9727万美元;引进台湾直接投资项目22个,注册外资17554万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较快。1~8月,服务业批准外资项目31只,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累计分别完成2.93亿美元和1.99亿美元,分别增长107.5%和222.4%。引进内资成效显著。1~9月份共引进内资项目807个,新增注册资本71.06亿元,同比增长55.1%,完成年计划的142.1%。内资项目规模扩大。5000万元以上项目18只,注册资金41.75亿元,占比5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百分点。成功引进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太仓四方友信制桶有限公司、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太仓)置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项目。两区效应突出。两区共引进内资项目401只,注册资本41.04亿元,占全市总量比重57.8%。粤闵项目占比提高。广东、福建地区引进内资占比达35.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5.1百分点。
7.对外贸易恢复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6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32.75亿美元和29.2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70%和45%,增幅均居苏州各县市前列。加工贸易增长快于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增幅高于一般贸易12.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实现出口额13.89亿美元和1.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3%和61.2%。主要出口市场整体回暖,对欧盟和日本的贸易保持高增长,增幅达72.8%和34.2%,对东盟和台湾的贸易总量实现快速突破,分别实现进出口额6亿美元和4.3亿美元,同比增长69.9%和140%。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对照全年工作目标,工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还稍有脱幅。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建议
1.确保完成及“十一五”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总结盘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对主要指标任务要逐项对照,找短板、寻难点、破难题,下功夫弥补薄弱环节,确保今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特别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企业的增长潜力,释放优势特色产业产能,下大力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年内力争多开工、早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并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投资和新上项目打好基础。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和实行工程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工作量。坚持招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在引进“污染少、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与我市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上下功夫见成效。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抓基地、育集群,扶龙头、建体系,抓技改、促转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3.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谋划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间进度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同步推进区、镇的发展规划及16个专项规划。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论证,梳理和提炼一批符合“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要立足本地特色和国家产业政策,集思广益,力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到国家政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有机对接,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