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来临,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与大家交流,在此我要感谢领导和大家对我的信任,另外因为本人水平有限,难免会有耽误大家宝贵时间的感觉,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包涵,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天我想从教师、学生及复习方式、策略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一、教师在复习中应该做到的五个方面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分工明确,每个人承担一部分事物,有负责整理单元知识点的,针对知识点有负责搜集典型题的,有负责印刷的等等,将整个教学过程细化到人,从始至终形成链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实现了团结合作,集体备课的目的。
2、复习指导思想要明确
中考前总复习的作用是温故而知新,将有疑问的知识弄懂弄通,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是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是复习时要遵循的原则。
3、复习计划安排要合理
九年级化学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明显减弱;同时学生学习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使总复习增加了难度。故计划一般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章节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4月20日左右结束。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5月20日左右结束。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5日前结束。
4、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由于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此要把握好主攻方向。做法是围绕《课程标准》、《中考纲要》、课本中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要严格按“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三个层次把握。
复习内容应回归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
注意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量加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且能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例。在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新科技的动向,如世博会、西南地区的干旱、玉树地震、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与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营养六要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生理盐水的配制、食醋、调味品、硬水软水、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药品的应用、沼气池等,以这些情景设置的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体现了化学就在身边的理念,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以这些内容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能力素质,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加以重视。还要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侧重复习。虽然复习时有重点内容,但并不代表不复习其他内容。必须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扎扎实实地逐一复习,以不变应万变。立足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5、中考试题要认真研究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中考也是如此。要想做到心中有数,掌握中考内容的关键,就是研究中考试题。近四年来中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指导思想明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基本要求,没有偏题和怪题。(2)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性。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基本没变。(3)试卷内容注重基础性。如:物质的变化、食品营养成分、对化学式的认识、对元素符号的理解、物质分类知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比实验的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4)注重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评价和解释数据的能力等。可以看出命题者着力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这充分体现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5)强化开放性。充分给予了学生展示学识和才华的空间。体现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这种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分值奖励性的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学生挖掘知识潜能。(6)计算题难度不断降低,强调解题格式。
6、模拟题的阅评要高效
首先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接近中考题;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以3份题为例,第一份题要比中考题略易,第二份题要难于中考题,第三份题要与中考题持平。也就是说,由易到难,再由难到易。有鼓舞士气的题,也有抑制傲气的题。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其次模拟题的批阅。要及时,做到考后的第一节课就是讲评课,做到趁热打铁;评分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最后模拟题的讲评。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一节课时间考试,一节课时间讲评,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中等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中等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有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最后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7、充分利用好网络。、注重反馈和矫正
(1)精选试题:定期进行限时训练,并做到全批全改,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2)重视讲评:对学生考试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或典型的错误,教师要认真讲,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习惯等方面的失误(3)加强变式训练:典型的错题进行变式训练,讲评要以错题带考点,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把错题处理到位。(4)做好错题的归纳和总结:建立一本错题本,记录好错题便于学生回顾和复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在复习中应该做到的四个方面
1、归纳整理、加强记忆
从平时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不牢,如不偏、不怪、不难的试题,学生也做错。因此学生要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如果仅仅有分散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故学生应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同时,化学用语和规律性的知识,应下工夫记和训练,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都应熟练地掌握。
2、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在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再去做题。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部分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等常用作编题的材料。所以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重要的内容,如单元及课题小结中的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读图时要看懂图例意思,是展示物体的形状、结构、用途,还是提供实验操作规范,或是揭示事物的性质关系、变化的规律等等。另外,把错题再看一遍,梳理一遍。“错题是个宝,提高成绩少不了”,对自己在前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弱点和知识上的漏洞要进行补救。在这期间你会发现最初对这些题目的认识有许多错误、疏漏之处。在做过一定量习题后,你会发现不同的题目之间有相似之处,需要你归类分析、找出联系,等这样的题目再出现时你就会很快做出,这对提高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在练习和模拟考试的过程中,学生要强化以下答题的意识:(1)时间意识,训练中要控制每个试题的答题时间,避免由于时间安排不当造成会做的题无法完成;在做试卷时,要学会先易后难,试卷易,不激动,因为你易大家易;试卷难,不慌张,因为你难大家难。(2)审题意识,准确审题是答题的关键,训练中要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抓“重要信息”的能力。在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时,切不可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要耐着性子看题目,与平时做的题目有没有区别,答题要求有没有变化。(3)规范意识,注意答案的要点化,层次性,用所学知识的术语规范答题,并注意语言的精练。(4)卷面意识,一些学生拿到试卷就写,不妥就改,结果涂涂抹抹,使卷面看起来很不整齐,评卷者在看到这样的试卷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
4、生理调节、树立信心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因此,学生应该利用考前的这一个月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对考试发挥会有积极作用。最后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充满信心;以平和的心态,坚定的信念面对中考,要拿出自己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来应对中考。考试不仅在于它的结果,更是一种重要的过程。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中考,用“坚持”来养育我们的自信心。这同时也是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三、一轮、二轮的复习方式及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个别次序可适当调整,着重抓章节过关,打好基础,并配有相应的练习。要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认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
稳打,不要追求快速度,争取每位同学都掌握好基础知识,以提高合格率,也为第二轮的复习打好基础。
按照“以测导学、以测定教”的原则,章节复习可采取“基础诊断——典型分析——强化训练——知识建构”的程序进行。即:根据知识点设计对应性检测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典型问题或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分析指导,讲知识,讲方法,矫正认识误区,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通过强化训练加以巩固,在学生熟练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梳理,建构知识体系及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建构过程可以放在第二个环节,形成宏观知识框架。
专题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可采用“识记概念——组织问题——分析讨论——归纳小结——题组训练——反馈矫正——巩固提高”的复习模式,注重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概念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可采用 “抓知识的积累、抓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抓知识的应用”的复习模式;在复习时,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可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应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规律和规律的特殊性。为提高复习的效率,减少学生记忆的负担,在复习时可将类同、相似的知识点归结为一知识块(如表格对比),从中通过横向的比较分析,辨清异同,达到减少记忆单元,优化记忆内容,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复习时要紧紧抓住“性质”这个知识核心,找出知识间的联接点,以加深理解与记忆,要注重抓住“典型”物质,通过对典型物质性质的复习达到对这一类物质触类旁通的目的。
化学计算的复习可采用“示范——实践”的课堂复习模式,规范解题格式,注意题目的变式,注意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
化学实验的复习可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复习模式,注意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优化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让新课标的新理念在复习中充分展现。
第二篇: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点击数:1080 更新时间:2011-10-22 22:53:10
1、明确方向
(1)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复习要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个人研读等多种形式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和具体要求,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排队,分清主次,分清难易点,弄清楚有关的考点及其所要求的识记理解应用等能力层次,把握基本知识复习的重难点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方向明确,复习有的放矢。
(2)加强集体备课及与学科专家的沟通和交流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还应该加强集体备课以及与教研员等学科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学科专家通常都有着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与教研员等学科专家的交流可以改变我们一些落后的教学观念,加深我们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凝聚学科组的智慧,便于老师们查缺补漏,有助与备考。
2、夯实基础
任何形式的考题总是以基础知识作为载体,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根本,落实《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新的要求,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落实基础知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按课本顺序进行章节复习,这个阶段要熟记各种基础知识,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有关概念和原理,阅读有关物质在生活、生产上的实际应用的内容,仔细体会课本上图片的作用,加深理解,力求弄清本质。
第二阶段以知识块复习为主,主要将基础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网络,以C、O、Fe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网络;以质量守恒为中心形成化学计算网络;以药品、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
3、面向全体,序化训练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
(2)内容设置合理:讲课内容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3)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孩子的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高的学习热情.(4)深化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学情,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交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4、加强学法指导
(1)强化读题和审题训练的指导
每次大考总有大批的学生因为读题不仔细和审题不清造成大量的丢分,因此强化读题和审题训练的指导,克服非智力性因素丢分刻不容缓。
(2)加强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精选习题,加强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减少重复性题目,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加强化学解题规范性的指导
化学和其它的自然科学一样需要严谨,特别是化学用语等知识是以后学习化学的基础,加强化学解题规范性的指导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注重反馈和矫正
(1)精选试题:定期进行限时训练,并做到全批全改,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
(2)重视讲评:对学生考试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或典型的错误,教师要认真讲,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习惯等方面的失误
(3)加强变式训练:典型的错题进行变式训练,讲评要以错题带考点,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把错题处理到位。(4)做好错题的归纳和总结:建立一本错题本,记录好错题便于学生回顾和复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注意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学生成绩好了可能沾沾自喜,考差了可能悲观失望,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工作。
教无定法,以上仅是我校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欢迎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第三篇: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化学教学座谈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来临,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与大家交流,我们聚在一起探讨教学中的得与失,一起分享教育工作给于我们的苦与乐。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这里我就中考实验的备考复习方法与诸位同行和专家相互交流。任教化学仅二年的我,谈不上经验,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2013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总体来说,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的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体现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关注化学实验探究、贴近生活实际。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现简单分析如下:
化学试题延续往年的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四种题型。题型 选择题 填空及简单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与分析题 题号 9—15 16—20 21—22 23 题数 7 5 2 1 分值 14 19 12 5 比例 28% 38% 24% 10%
1、注重基础知识、全面覆盖基本内容
重视创新综合,提升考点的覆盖率,试题有所创新,综合性增强。试题涵盖了《化学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全部一、二级主题,三级主题涵盖90%以上,提升了考点覆盖率。从考题涉及的知识点统计,试题对于核心知识的覆盖率很高,同时注重基础内容的考查。例如选择第9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第12题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基本概念,第13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辨析,化学式书写,元素质量比,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填空第17题溶液的基本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辨析,以及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第19题金属的基本性质,铁工业冶炼,以及金属活动性的应用。
2、难度适中,阶梯分布合理
考题继续沿用了前几年的难易比例:易、较易、较难、难的比例。同时选择题、填空题的各空编排都是按照从简到难的阶梯设置,非常合理,区分度好,能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是一套比较成功的考题。例如第21题实验,秉承历年来的出题模式,仍然是制备型实验区分度不大,稳中求新,在制备型实验过程中渗入燃烧条件的探究,灵活应用性题目增多,23题计算,淡化计算量,通过浓盐酸的挥发性,强调计算题在实际中的应用。
3、情景设计自然,综合进行考查
今年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合理提取真实的素材背景。结合社会热点,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在真实的情境中突出对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探索形式新颖、角度灵活的考查方式,拓展新的考查视角。例如第13题以雅安地震为背景,再联系到真实的化学知识的内容来考查,第16题以陕西洛川苹果为题材,考察通过溶液pH值的测定,化肥的种类作用以及两大营养物质的重要性,第19题通过汽车的广泛使用,为切入点,考察金属的性质,这种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考查了学生了解以及掌握有关化学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下能力的考查。
4、注重化学实验,增强实验探究
今年试题重视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以及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所以现在2013年中考化学考题就注重继续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方面知识的考查。例如选择第15题以课本出现的几个常见实验来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的认识、基础实验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认识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第22题通过常见的酸碱盐的实验探究,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现象以及条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全面考查。
二、从试卷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1、弄不清楚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阴阳离子分不清楚、离子符号不规范。
2、把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混淆。
3、溶解度少单位。
4、不能把燃烧条件和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应用到实践问题的解决上。
5、对催化剂的理解不够深刻。
6、对重要的、基础的化学实验掌握不好。
7、不能有准确的规范用语来回答问题。
8、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
9、学生分析、推理、判断不强。
10、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11、对实验的原理不清楚,现象描述不准确,表达不规范。
12、实验分析和评价抓不到实质。
三、教师在复习中应该做到的五个方面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分工明确,每个人承担一部分事物,有负责整理单元知识点的,针对知识点有负责搜集典型题的,有负责印刷的等等,将整个教学过程细化到人,从始至终形成链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实现了团结合作,集体备课的目的。
2、复习指导思想要明确
中考前总复习的作用是温故而知新,将有疑问的知识弄懂弄通,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是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是复习时要遵循的原则。
3、复习计划安排要合理
九年级化学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明显减弱;同时学生学习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使总复习增加了难度。故计划一般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章节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
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4月20日左右结束。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5月20日左右结束。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5日前结束。
4、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由于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此要把握好主攻方向。做法是围绕《课程标准》、《中考纲要》、课本中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要严格按“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三个层次把握。
复习内容应回归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
注意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量加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且能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例。在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新科技的动向,如世博会、西南地区的干旱、玉树地震、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与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营养六要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生理盐水的配制、食醋、调味品、硬水软水、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药品的应用、沼气池等,以这些情景设置的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体现了化学就在身边的理念,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以这些内容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能力素质,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加以重视。还要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侧重复习。虽然复习时有重点内容,但并不代表不复习其他内容。必须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扎扎实实地逐一复习,以不变应万变。立足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5、中考试题要认真研究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中考也是如此。要想做到心中有数,掌握中考内容的关键,就是研究中考试题。近四年来中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指导思想明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基本要求,没有偏题和怪题。(2)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性。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基本没变。(3)试卷内容注重基础性。如:物质的变化、食品营养成分、对化学式的认识、对元素符号的理解、物质分类知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比实验的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4)注重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评价和解释数据的能力等。可以看出命题者着力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这充分体现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5)强化开放性。充分给予了学生展示学识和才华的空间。体现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这种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分值奖励性的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学生挖掘知识潜能。(6)计算题难度不断降低,强调解题格式。
6、模拟题的阅评要高效
首先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接近中考题;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以3份题为例,第一份题要比中考题略易,第二份题要难于中考题,第三份题要与中考题持平。也就是说,由易到难,再由难到易。有鼓舞士气的题,也有抑制傲气的题。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其次模拟题的批阅。要及时,做到考后的第一节课就是
讲评课,做到趁热打铁;评分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最后模拟题的讲评。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一节课时间考试,一节课时间讲评,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中等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中等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有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最后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7、充分利用好网络。利用网络留意中考信息动向 8、注重反馈和矫正
(1)精选试题:定期进行限时训练,并做到全批全改,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2)重视讲评:对学生考试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或典型的错误,教师要认真讲,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习惯等方面的失误(3)加强变式训练:典型的错题进行变式训练,讲评要以错题带考点,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把错题处理到位。(4)做好错题的归纳和总结:建立一本错题本,记录好错题便于学生回顾和复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学生在复习中应该做到的四个方面
1、归纳整理、加强记忆
从平时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不牢,如不偏、不怪、不难的试题,学生也做错。因此学生要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如果仅仅有分散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故学生应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同时,化学用语和规律性的知识,应下工夫记和训练,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都应熟练地掌握。
2、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在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再去做题。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部分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等常用作编题的材料。所以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重要的内容,如单元及课题小结中的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读图时要看懂图例意思,是展示物体的形状、结构、用途,还是提供实验操作规范,或是揭示事物的性质关系、变化的规律等等。另外,把错题再看一遍,梳理一遍。“错题是个宝,提高成绩少不了”,对自己在前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弱点和知识上的漏洞要进行补救。在这期间你会发现最初对这些题目的认识有许多错误、疏漏之处。在做过一定量习题后,你会发现不同的题目之间有相似之处,需要你归类分析、找出联系,等这样的题目再出现时你就会很快做出,这对提高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在练习和模拟考试的过程中,学生要强化以下答题的意识:(1)时间意识,训练中要控制每个试题的答题时间,避免由于时间安排不当造成会做的题无法完成;在做试卷时,要学会先易后难,试卷易,不激动,因为你易大家易;试卷难,不慌张,因为你难大家难。(2)审题意识,准确审题是答题的关键,训练中要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抓“重要信息”的能力。在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时,切不可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要耐着性子看题目,与平时做的题目有没有区别,答题要求有没有变化。(3)规范意识,注意答案的要点化,层次性,用所学知识的术语规范答题,并注意语言的精练。(4)卷面意识,一些学生拿到试卷就写,不妥就改,结果涂涂抹抹,使卷面看起来很不整齐,评卷者在看到这样的试卷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
4、生理调节、树立信心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因此,学生应该利用考前的这一个月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对考试发挥会有积极作用。最后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充满信心;以平和的心态,坚定的信念面对中考,要拿出自己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来应对中考。考试不仅在于它的结果,更是一种重要的过程。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中考,用“坚持”来养育我们的自信心。这同时也是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五、一轮、二轮的复习方式及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个别次序可适当调整,着重抓章节过关,打好基础,并配有相应的练习。要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认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追求快速度,争取每位同学都掌握好基础知识,以提高合格率,也为第二轮的复习打好基础。
按照“以测导学、以测定教”的原则,章节复习可采取“基础诊断——典型分析——强化训练——知识建构”的程序进行。即:根据知识点设计对应性检测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典型问题或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分析指导,讲知识,讲方法,矫正认识误区,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通过强化训练加以巩固,在学生熟练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梳理,建构知识体系及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建构过程可以放在第二个环节,形成宏观知识框架。
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可采用“识记概念——组织问题——分析讨论——归纳小结——题组训练——反馈矫正——巩固提高”的复习模式,注重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概念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可采用 “抓知识的积累、抓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抓知识的应用”的复习模式;在复习时,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可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应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规律和规律的特殊性。为提高复习的效率,减少学生记忆的负担,在复习时可将类同、相似的知识点归结为一知识块(如表格对比),从中通过横向的比较分析,辨清异同,达到减少记忆单元,优化记忆内容,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复习时要紧紧抓住“性质”这个知识核心,找出知识间的联接点,以加深理解与记忆,要注重抓住“典型”物质,通过对典型物质性质的复习达到对这一类物质触类旁通的目的。
化学计算的复习可采用“示范——实践”的课堂复习模式,规范解题格式,注意题目的变式,注意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
化学实验的复习可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复习模式,注意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优化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教法。要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围绕命题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导向,重视基础,尽量避免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在强调个人能力,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样才可能有好成绩。另外,在此基础之上还更离不开学校领导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
第四篇: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发言稿1
2011年毕业班研讨会化学发言稿
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中学:马建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中考又将来临,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复习工作,为迎接中考做好充分准备。今天我对这次化学月考成绩做简单的汇报,并对在以后的复习工作做如下计划。如果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本次月考成绩基本情况:
本次试卷共60分,试卷的题型与去年中考相似。题目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接近中考题。考试后九(6)本共有40人及格,最高分55分,最低分20分,九(3)班有2人及格,九(1)班1人及格,九(2)(4)(5)班没有同学及格.针对这次考试情况,为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考上如意的高中,对以后的复习做如下安排:
二、复习工作作如下安排:
复习计划安排: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明显减弱;同时学生学习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使总复习增加难度。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基本概念和及化学用语进行复习。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分类、结构、化学用语、溶液五个方面知识,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占32%。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而且分散在教材各章节中。许多学生能把课本上的概念倒背如流,认为有了知识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能力。然而一遇到概念辨析、概念判断、以及深层次的分析、综合、转化等实际应用题,解题能力却是很弱的。如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置换反应),学生能把概念背得很熟,但做作业时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因为他们不能区分哪些物质是单质,哪些物质是化合物。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的时:每一个概念,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其中的关键词,对易混淆的概念分析比较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有包含关系的、有相互联系的概念分类归纳成网络。特别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每年的第一个选择题就是,无论你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第二阶段按专题知识进行复习,及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及实验探究四块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弥补化学知识掌握过程中的
某些缺陷,构建知识体系。主要内容有:氧、氢、碳及其化合物;铁及铁合金;酸、碱、盐的性质及其代表物。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理论为指导,构成了初中化学的基础和骨架,在中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分值在35%左右。学生在学习时觉得记不住,其次是记住了,有时也不会用。针对这一情况,复习方法是:(1)纵向:以某种物质为中心,将其学名、俗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保存、鉴别、制法等,串成知识链。如碳酸钠、俗名叫纯碱、化学式为Na2 CO3、在物质分类上盐,其水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为白色固体、化学性质能与盐酸、硫酸等发生化学反应,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用途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等、鉴别如向其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32-存在。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所学知识。学生根据物质的性质,可推出相关的用途、保存、鉴别等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到知识的条理化,便于记忆、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避免死记硬背知识,导致复习中产生厌烦心理。(2)横向:对比三种气体(O2、CO2、H2)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三种酸(盐酸、硫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三种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白磷和红磷等,这样可以减少记忆单元,优化记忆内容;(3)重视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并由此归纳出各类反应的一般规律,并将知识综合运用到鉴别、转化、除杂、推断等方面,并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在除杂质时,应强调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第三阶段是模拟训练,目的是考前练兵,回归课本知识。所以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力争向课堂要质量。讲解每一套试卷都要详细,凡牵涉到得知识都要复习,例如在讲解月考试卷时,才60分,我讲解了两节课的时间。第四阶段是复习化学计算、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中计算题在整个试卷中不算难题,但却失分率较高。学生出现的问题有:化学式写错或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书写格式不对;化学原理不清楚;读不懂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并能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和综合计算。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立足于化学基本概念,选择典型题型的精讲。讲题时,注重讲解分析过程,同时注意解题的规范化。注意每一题与一类题型的关系,举一反三。
三、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应该做到的四个方面
1、归纳整理、加强记忆
从平时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不牢,对一些简单的题也会做错。学生要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如果仅仅有分散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故学生应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系。只有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同时,化学用语和规律性的知识,应下工夫记和训练,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都应熟练地掌握。
2、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在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再去做题。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部分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等常用作编题的材料。所以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重要的内容,如单元及课题小结中的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读图时要看懂图例意思,是展示物体的形状、结构、用途,还是提供实验操作规范,或是揭示事物的性质关系、变化的规律等等。在这期间你会发现最初对这些题目的认识有许多错误、疏漏之处。在做过一定量习题后,你会发现不同的题目之间有相似之处,需要你归类分析、找出联系,等这样的题目再出现时你就会很快做出,这对提高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在练习和模拟考试的过程中,学生要强化以下答题的意识:(1)时间意识,训练中要控制每个试题的答题时间,避免由于时间安排不当造成会做的题无法完成;在做试卷时,要学会先易后难,试卷易,不激动,因为你易大家易;试卷难,不慌张,因为你难大家难。(2)审题意识,准确审题是答题的关键,训练中要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抓“重要信息”的能力。在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时,切不可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要耐着性子看题目,与平时做的题目有没有区别,答题要求有没有变化。(3)规范意识,注意答案的要点化,层次性,用所学知识的术语规范答题,并注意语言的精练。
4、生理调节、树立信心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因此,学生应该利用考前的这一个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考试发挥会有积极作用。最后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充满信心;以平和的心态,坚定的信念面对中考,要拿出自己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来应对中考。考试不仅在于它的结果,更是一种重要的过程。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中考,用“坚持”来养育我们的自信心。这同时也是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总之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让新课标的新理念在复习中充分展现。
2011年5月6日
第五篇:2009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2011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黄泥塘镇二中
李文亮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来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复习工作,为迎接中考做好充分准备。本人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与大家交流,在此我要感谢领导和大家对我的信任,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在这里我谈谈一些看法:
1、复习指导思想要明确
中考前总复习的作用是温故而知新,将有疑问的知识弄懂弄通,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是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是复习时要遵循的原则。
2、复习计划安排要合理
九年级化学复习一般只有2个月左右,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明显减弱;同时学生学习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使总复习增加了难度。故计划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从3月初到5月中旬按单元课题复习约7周,目的在于夯实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轮从5月中旬到6月初按专题复习约2周,即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及科学探究五块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弥补化学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某些缺陷,构建知识体系。剩下约2周为第三轮模拟训练,目的是考前练兵,回归课本知识。所以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力争向课堂要质量。
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由于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此要把握好主攻方向。做法是围绕《课程标准》、《中考纲要》、课本中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要严格按“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三个层次把握。复习内容应回归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注意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量加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且能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例。在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新科技的动向,还要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侧重复习。虽然复习时有重点内容,但并不代表不复习其他内容。必须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扎扎实实地逐一复习,以不变应万变。立足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4、中考试题要认真研究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中考也是如此。要想做到心中有数,掌握中考内容的关键,就是研究中考试题。近四年来中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指导思想明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基本要求,没有偏题和怪题。(2)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性。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基本没变。(3)试卷内容注重基础性。如:物质的变化、食品营养成分、对化学式的认识、对元素符号的理解、物质分类知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比实验的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4)注重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5)强化开放性。(6)计算题难度不断降低,强调解题格式。
5、模拟题的制、阅、评要高效
首先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接近中考题,由易到难,再由难到易。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其次模拟题的批阅。要及时,做到考后的第一节课就是讲评课,做到趁热打铁;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最后模拟题的讲评。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一节课时间考试,一节课时间讲评,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中等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中等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有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最后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总之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让新课标的新理念在复习中充分展现。
201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