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输》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公输》
一、文学常识
选自《墨子·公输》,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是一本论辩性散文集。墨子,名翟(不写“瞿”),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主张是“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本文通过记叙墨子止楚攻宋的行为,重在阐发其“非攻”的思想主张。
二、句读停顿
1、荆之地 / 方五千里,宋之地 / 方五百里
2、公输盘之攻械 / 尽,子墨子之守圉 / 有余
三、字词解释
1、通假字
①“说”通“悦”,高兴(公输盘不说)
②“距”通“拒”抵挡(子墨子九距之 / 子之所以距我)
③“圉”通“御”,抵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④“诎”通“屈”,理屈(公输盘诎)
2、一词多义
①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代词,这类)
子墨子闻之 / 请说之 / 言之王 /(代词,代这件事)
而欲窃之(代词,代它)
愿借子杀之 / 九距之(代词,代他)
荆之地 / 宋之地 / 江汉之鱼鳖鼋鼍 / 攻城之机变 /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子之所以距 / 公输子之意 / 臣之弟子(助词,的)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主谓之间,不译)
②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公输盘诎,而曰(表承接)
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宋无罪而攻之 / 知而不争 / 争而不得(表转折)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表转折,一说表承接)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修饰,一说承接)
③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给,替)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制造)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给)(制造)
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当作,作为)
为与此同类 / 必为有窃疾矣 / 此为何若人 /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是)
夫子何命焉为(“焉为”合用,表疑问语气)
④以:将以攻宋(拿,用)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为,认为)
以牒为械(把,用)
吾知所以距子矣 / 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连用,用来„„的方法)
⑤于:起于鲁(从)
而至于郢(到)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 今有人于此(在)
胡不见我于王(向)
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然而)
⑦说:公输盘不说(通“悦”)
请说之(解说)
⑧见:见公输盘(会见)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子墨子见王(拜见)
于是见公输盘(召见)
⑨争: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争夺)
知而不争(劝谏)
⑩类: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
四、古今异义
1、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用来„„的方法(古);表结果的因果关系连词(今)。
2、子墨子再拜:两次(古);再一次(今)。
3、虽杀臣:即使(古);虽然(今)。
4、;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今)。
5、请献十金: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古);指金银或金属(今)。
6、舍其文轩:彩饰(古);文字或文章(今)。
7、五千里:方圆(古);方形的物体(今)。
五、翻译全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的力量)杀了他。”
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服了他的话。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说了。”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现在这里有个人抛弃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
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楚国有云楚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 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像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
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
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从这三个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是同一种类型。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说:“好啊!即使这么说,公输盘已经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九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理屈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六、内容理解
1、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或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
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2、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
战不辞劳苦、见义勇为的精神。
3、墨子止楚攻宋的过程:
说服公输盘,使其理屈词穷(“吾义固不杀人”,请君入瓮)→说服楚王,使其理屈词穷(运用 比喻、对比、类比方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道义上的谴责)→模拟攻守取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实力上的折服)。
4、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地大物博)和宋国的土地、物产(贫穷弱小,资源匮乏)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5、课文用“九设”、“九距”表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圉有余”交代激战的结果,用“诎”点明公输盘黔驴技穷。
6、墨子将欲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置于理亏境地的一个句子是什么?
宋何罪之有?
7、最能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极具欺骗性的一个句子是什么?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8、中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你从段中“行十日十夜”读出了哪些信息?
交代事情有起因。“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9、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10、试简析文中墨子的论说技巧。
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指出攻无罪之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之举,重重否定,极有气势,批判强悍有力,使公输盘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无从辩驳。
11、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
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并运用了类比、对比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劝说技巧
12、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的是锋利巧妙的言辞?
不是,除此以外,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了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1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
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14、“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
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15、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来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来的目的。
七、人物形象
墨子:爱好和平,机智善辩,镇定从容,不畏强权。(注:爱国作为备选答案)公输盘:阴险狡诈,凶狠毒辣。
楚王:霸道强硬,狡诈虚伪,贪婪好利。
八、课外拓展
1、与公输盘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不写“默”守“陈”规),比喻只按老办法做事,不
求革新改进。
3、对联:
①公输造梯失慧才墨子说楚赢正义②墨子有备公输败公输不胜楚王屈
③讲道理公输无语展实力楚王屈服
第二篇:《隆中对》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隆中对》
一、文学常识
1、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共 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
2、《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史学家将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二、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2)自董卓已来
2、词类活用
(1)箪食壶浆
3、古今异义
(1)遂用猖獗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4、一词多义
(1)谓 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2)用 遂用猖獗 此用武之国 贤能为之用(3)信 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义著于四海(4)国 此用武之国 国险而民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去国怀乡(5)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如是 信通“伸”,伸张。已通“以”,以。
箪:名词做动词,用箪盛着
壶:名词做动词,用壶装着
古义:失败
今义:凶猛而放肆
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可能,能够
古义:南方近海地方
今义:中国南海
古义:用来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说)(对„„说)(因此)(运用,使用)(出力,效劳)(可信,确实)(通“伸”,伸张)(诚信,信义)(地方)(地势)(国家)(国都)(实在,确实)(果真)(5)已 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以)
已历三世(已经)(6)以 以弱为强者(把)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用来)以向宛、洛(而)
(7)因 因屏人曰(于是,就此)
因之以成帝业(依靠,凭借)
字词翻译: 题目:对:回答、应对。
第一段: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hào):喜欢。
为:唱。
每自:常常。
于:和、与。
时:当时。
莫:没有。许:承认。
惟:只有。
友善:友好,关系好。谓:说。
信然:确实这样。
第二段:时:当时
屯:驻扎
器:器重、重视。
谓:对……说。岂:是否
俱:一起。
就:接近
屈:委屈
致:招致
枉(wǎng):委屈
顾:拜访 第三段:由是:因此。
遂(suì):于是,就。
诣:拜访
凡:总共。
乃:才
因:于是
屏:命人退避
倾颓:崩溃、衰败。
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度(duó):估计
量:衡量
力:力量
信:通“伸”,伸张
智术:智谋方法。遂(suì):终于。
用:因此。
猖獗:失败
犹:仍,还。
已:停止,罢休。
谓:认为
计:计策。
安:疑问代词,怎么。出:产生。
第四段:
已来:已,通“以”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比:相比
众寡:人少,兵力薄弱
克:战胜。
以:从
为:胜。
非:不仅
非唯„,抑亦:不仅仅„„而且也;
非唯:不仅 抑:而且
亦:而且
谋:筹划
挟(xié):挟持
令:号令。
诚:的确
争锋:争强,争胜。
据:占据
已历:已经经历
国:地形
贤能为之用:被
.以:把
可以为援:作为
援:外援。
图:谋取。
.利:物资。
尽:全部取得
连:连接
通:到达
国:地
殆:大概。
以:拿
资:资助,给予。
以:用来
险塞(saì):险峻的要塞。
因:凭借,而。
之:而
成:成就
暗弱:昏庸怯懦。
殷:兴旺富裕。
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胄:后代。
信义:信用道义。
著:闻名
总:广泛
揽:招致
岩阻:险阻
西:向西
和:和好
抚:安抚
修:治理。
政理:政治。
将荆州:带领
身:亲自。
向:奔向(译为:向„„进军)
.川:平野
箪食壶浆:用箪筒盛。壶:用水壶盛。食:食物; 浆:美酒; .孰:谁
迎:欢迎
诚如是:果真像这样。
第五段:日:一天天。
第六段:犹:好像
乃:才。
三、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时人莫许之)欲信大义于天下 状语后置(欲于天下信大义)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 此用武之国 判断句 贤能为之用 被动句
四、语句翻译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以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时先主屯新野。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可愿意见他吗?”
先主曰:“君与俱来。”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宜枉驾顾之。”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岂有意乎?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愿吗?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刘璋暗弱,张鲁在北,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 羽、飞乃止。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五、课文理解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2、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4、“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这样安排详略得当,能够突出隆中的对策
5、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谦虚、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的谋臣形象 5.5、刘备问计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句子)欲信大义于天下
6、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7、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8、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
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9、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原因是什么?(2分)①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
原因:诸葛亮看出了曹操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②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原因:孙权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其地位也比较巩固。他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据此,诸葛亮又做出了“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
③荆州、益州:夺取、占领荆州、益州
原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住荆州,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恰恰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
④诸戎、夷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原因: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
10、“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选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11、在对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第三篇:《出师表》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出师表》
一、文学常识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二、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必得裨补阙漏。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古今异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由是感激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诚宜开张圣听
(5)晓畅军事
(6)临表涕零
4、一词多义
(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
(2)效 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3)益 有所广益
斟酌损益
(4)以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愚以为宫中之事
悉以咨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
遂许先帝以驱驰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阙通“缺”,缺点、疏漏 简通“检”,选拔 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指品质低劣、下流。古义:感动激奋古义:痛心遗憾古义:扩大古义:通晓,熟悉古义:眼泪。今义:指激动感谢。今义:指十分憎恨。今义:商店开始营业。今义:明白通达 今义: 鼻涕(给予)(指死去的人留下的)(成效)(效果)(好处)(增加)(来)(以致)(认为)(拿)(因为)(替、为)(把)
(5)于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未尝不叹息痛恨(对)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6)之 危急存亡之秋也(的)
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
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三、语句翻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如今天下分成(魏、蜀、吴)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
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振,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
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四、理解性背诵: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怎样实施严明赏罚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1)《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说明蜀国当时所处不利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0)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2)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4)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5)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五、课文理解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
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6、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
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8、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六、开放性试题
1、你还知道哪些与《出师表》有关的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3).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4)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2、《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
4、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
第四篇:《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孟子》两章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于心,衡于虑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内容理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天时、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5、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
6、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7、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8、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9、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10、得“人和”的实质是“多助”,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3、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回答)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4、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5、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8、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原文)
9、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1、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12、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1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八、中心思想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九、课外拓展
1、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白事理,辨清是非。
2、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
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炼自己的意志,鼓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越,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越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在优越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5、关于孟子的名言
③不以规矩,不成方圆。⑤仁者无敌。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请写出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或事例、成语 ③众人拾柴火焰高 ④团结就是力量 ⑤人心齐,泰山移。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⑦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反例)⑧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正例)⑨成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同心协力 / 孤掌难鸣
7、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
①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五篇:《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2
《曹刿论战》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共200多年间的历史,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二、背诵课文
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
7、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8、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9、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三、句读停顿
1、可 / 以一战。战 / 则请从。
2、夫 / 战,勇气也。一鼓 / 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
3、夫 / 大国,难测 / 也,惧 / 有伏焉。吾 / 视其辙乱,望 / 其旗靡,故 / 逐之。
4、小大/ 之狱,虽 / 不能察,必 / 以情。
四、字词解释:
1、通假字: “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一词多义:
①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②请: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请允许我)③从: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④信: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信用)⑤何:何以战(什么)
又何间焉(为什么,何必)
⑥焉:又何间焉(语气词,相当于“呢”)
惧有伏焉(“于之”的合音,在那里)⑦以 何以战 / 可以一战(凭,靠)
必以分人(把)
必以信 / 必以情(根据,按照)
⑧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迎战齐军这件事)
忠之属也(代词,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登轼而望之(代词,代齐军撤退的情况)
公与之乘(代词,代他,指曹刿)
故克之 / 故逐之(代词,代他们,指齐师)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将鼓之 / 公将驰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⑨其:公问其故(这样,如此)
下视其辙 / 吾视其辙乱(他们,指齐师)
其乡人曰(他的,指曹刿)
3、古今异义:
①小大之狱:案件(古);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今)
②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古);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今)
③齐师伐我: 讨伐,攻打(古);今义:砍伐
④又何间焉:参与(古);今义:隔开,不连接;时间或空间(今)
⑤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古);今义:轻视,看不起(今)
⑥弗敢加也:虚报,以少报多(古);今义:增加(今)⑦虽不能察:即使(古);今义:虽然(今)⑧再而衰:第二次(古);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今)
⑨必以信:实情(古);今义:书信(今)
⑩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古);今义:忠诚(今)
五、翻译课文(略)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伐:进攻,攻打。齐师:齐国的军队。
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进入(宫殿)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些只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汇报。”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给你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能根据实情审理。”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了。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军。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曹刿说:“不可以。”在齐军击过了三次鼓之后。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准备驱车追赶齐军。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齐国军队车轮辗过的痕迹。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登上战车,手扶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战胜了,鲁庄公问(他)胜利的原因。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耗尽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师。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他们的军事行动),我害怕他们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观察他们车轮的印子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齐军。”
六、内容理解:
1、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2、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
3、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 齐师伐我;公将战。
4、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 远谋。
6、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政治上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战争前:“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争后:“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
8、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
9、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 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10、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11、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12、“远谋”一语是“论战”的中心,贯穿全篇,而鲁庄公的“鄙”又自始自终衬托曹刿的“远谋”。
13、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 详察敌情,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曹 细说原委
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
14、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
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15、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的“鄙”作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9、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七、人物形象:
1、怎样评价曹刿其人?
富有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2、鲁庄公真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不是,鲁庄公的可取之处在于他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用,并且亲临前线担任统帅。
八、课外拓展:
1、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一鼓作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
2、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①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3、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牧野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4、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①文天祥起兵抗元,宁死不屈。②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金。③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④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⑤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