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信仰》分镜

时间:2019-05-13 12:0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纪录片《信仰》分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纪录片《信仰》分镜》。

第一篇:纪录片《信仰》分镜

分镜头脚本

信仰价值

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信仰也包含着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有信仰与没有信仰是不一样的,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信仰的人,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当代穆斯林经常用“立足伊斯兰教信仰,以信仰真主为核心,努力和社会主义文明相契合,以爱国爱教为原则”的道德建设,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等。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非科学信仰是盲从和迷信。科学信仰来自人们对实质和理想的正确认识。

基督教信仰的力量来自哪里?(或:为何基督徒要加入教会?)

2006-11-2

2[引用]柳之坪: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中国的基督教组织会逐步的削弱下去,它们的组织色彩会逐渐销褪。不热衷教会的基督徒的比例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逐步走向民主、自由进程。更进一步说,当中国实现了民主、自由后,基督徒和基督教徒的数量都会停留在一个小的可怜的数量级上。[引用完]柳之坪:

我不敢说比你更有智慧,但是要说到对基督教,对《圣经》,对中国教会的了解,我自信比你多的不是一点而已。我也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中国的基督教会越来越强大,基督徒的组织形态会越来越明显,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同一个。

因为你根本不明白,基督教传播了两千年,它的力量在哪里。和佛教,道教什么的不同,至少从外在看,基督教的力量就在于“信仰的生活化”:基督教不是一套理论,一堆教义,不是一系列的宗教仪式(虽然这些也很重要),基督教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人类群体生活的方式。

对于基督徒而言,教会的意义不同于庙宇或者道观,教会不仅仅是在一起举行基督教宗教仪式的地方,更是一个信徒进行公共生活的地方,基督徒称之为“团契”(这同时是一个名词和动词)。基督徒的个人信仰和信徒的公共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基督徒公共生活越发达的地方,基督徒越多,信仰越坚定——并且越是真正认识基督教信仰,从信仰所获得的力量也越大。

佛家和道家都讲求个人性的静修,看重个人心灵的感悟,我们所常知的所谓“闭关”就是一种静修的极端形式。所以越是佛家的高僧,越是花很多时间在静修之上。世界上很多宗教都讲求“内在修炼”,现在各种带有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西方心灵修炼术也是如此(我毫不奇怪中国这些年会时髦奥修、克里希那穆提之类的,“出口转内销”式的东方产品)。但基督教不是如此。

虽然基督教也注重灵修,读经、祷告之类的。但是基督教从来就不认为存在“一个人的基督徒”。如果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所注重的是信徒心灵中“向上和神的沟通”,那么,非组织化的基督徒有可能在个人性的灵修生活中达到很高的信仰境界,但圣经教导我们说,只有在学习和群体相处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获得信仰的真谛。

比如圣经说到爱: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一4:12-20】

爱是基督教的一个核心教义,而基督徒领悟这个教义的关键就是在教会(作为“信徒的生活共同体”)实践彼此相爱。任何一个人,如果读了圣经,深以为有理,于是拿着圣经每日研读,背诵,然后自己在家里祷告上帝,钻研神学书籍,他会自以为很了解基督教,很了解圣经,以为自己很懂得“爱”,也很“爱”上帝。但是圣经说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基督教的爱,因为他没有经历在教会中基督徒的彼此相爱。

有人当然会问,基督徒难道不可以在社会上学习爱人么?他可以对邻居友好,对同事真心,关爱社会,周济穷人,参加慈善组织,保护濒危动物,救助失学儿童,这不都是实践基督教的爱么?为什么一定要加入教会呢?因为基督教所讲的爱,和上面的所例举的事情并不一样,虽然包含它们,但是远不止这些。一个读了圣经,又参加了爱心组织的人,并不就一定懂得基督教的爱。

《圣经》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讲爱的文字,其中一部分是这样的: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1-3】

这一段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把“周济穷人”和“舍人为他人”看做和“爱”不同的事情。我们都以为周济穷人是爱心的表现,现在的白领一族,最喜欢以各样的慈善和环保活动来表现自己的爱,但是从基督教的角度,这些只是“自私”的扩展。我本人做过类似的事情,甚至曾一次给路边乞讨的人一百块钱(我可不是有钱人),但是那些还不是“完全的爱”。我自己从这些周济和慈善活动中所得到的精神满足,我自身价值所获得的肯定,远远胜过我在自己富于有余之际所施舍出去的物质。这一点甚至不需要懂得基督教,懂一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可以了。如果连这个也不懂,至少应该知道我们的老祖宗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单纯的慈善行为不是爱,而是人类个体自身的需要,只不过比起物质需要而言,层次高一点,属于精神需要而已。

那什么是基督教所说的“爱”?在这里我不能详尽叙述,但是我至少可以指出一个重要的维度,如圣经所言:

“爱是恒久忍耐”【林前13:4】

这就是说,当你面对一个你最不喜欢的人,身处一个让你感到难受无比的环境,你却能为了他的益处而愿意“恒久忍耐”,这就开始接近基督教所说的爱了。而恰恰教会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首先,教会是一个所有信耶稣,并且因为共有一位天父,共同拥有同一个上帝的灵在心中而相互称为“弟兄姐妹”的地方。教会里的信徒,在你认识他们之前,熟悉他们之前,他们已经是你的弟兄姐妹了。

其次,教会是一个犯罪之人聚集的地方。基督教的教义称,世界上的人都是罪人,而教会之于社会所不同的在于,教会是那些愿意承认自己是罪人的罪人所在的地方。教会并非充满圣人,很多时候恰恰相反。

第三,当你拥有一大堆和你其实很陌生,个性,习惯,爱好,气质等各方面都毫不相同的“弟兄姐妹”,你必须拿他们当真正的亲人看待,而他们又不都显得很可爱(他们又确实如《圣经》所言,一个个都是罪人)的时候,说实话,你的艰难生活开始了。这就是教会和社会的不同之处。

在社会上,我们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中,自己做自己生存空间的主人,最多和配偶孩子分享(现在连这个都难了,单身的人,离婚的人,丁克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在茶余饭后,跑到外面——需求层次低一点的人,喝喝酒,逛逛街,层次高一点的,做一点公益、慈善事业——心满意足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小空间。对于自己所不喜欢的人和事情,则尽量远离。即使是讨厌的工作和讨厌的同事,为了挣钱、生存而不得不面对,我们可以只是每天漠然地去做,漠然地相处,大家保持一个合乎社交礼节的,但是心灵相互封闭的距离。我们所有对世人的爱,不过是封闭的心灵生活中的“饭后甜点”。

但是在教会,爱是生活的主食。《圣经》要求我们去爱其他人,和他们一起生活,并且告诉你“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不再是我们维持自己心灵私人小生活之余的的小游戏,而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最严肃的人生功课。

如果你不能和这群承认自己是罪人,也实在是罪人的基督徒——他们和你一样,都有私心,毛病,问题,性格缺陷乃至心理幽暗——好好相处,在各样的冲突,纷争,矛盾,委屈,心灵的伤害中学习“恒久忍耐”,去真正的向他们做出发自内心的,爱的举动,和每一个学习爱的基督徒一起,共建一个爱的教会共同体,同时,在各样的痛苦、混乱和迷茫之中,没有被似乎是没有止境的“恒久忍耐”搞得神情萎顿,情绪沮丧甚至精神错乱,而是积极地通过支取上帝对我们的爱,恢复自己的心灵,治愈自己的伤疤,形成成熟的信仰人格,在一切痛苦和患难中,真正从心底里生发出对上帝,对人,对世界的爱来(至少每天改变自己,靠着上帝对你的爱,一点点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那么你就还没有真正了解,什么叫基督徒的“爱”,你也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我们称之为“成圣”)的基督徒。圣经说: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6-8】

所以,真正基督教爱的力量,只有从教会生活中来。基督教两千年来真正生生不息的动力,就来自于基督徒在教会中不断地实践对罪人的“恒久忍耐”。那些靠自己读圣经,钻研神学书籍,灵修,祷告,冥思去“信基督教”的人,那些在如此做之余参加一点环保和慈善组织的人,他们可以很满意于自己的“信仰生活”,觉得自己层次很高,境界很高,可惜那根本不是基督教。

基督教和很多其他宗教的不同就在于,很多其他的关注的是个体人的“生存品质”,所谓之“层次”、“境界”或者“几重天”,而真正的基督教关注的是“关系”——“人-神际关系”和“人-人关系”,并且认为信仰的核心是找对“人-神际关系”,由此人类才能确认“我是谁”这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并且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人-神际关系”的建立,关键的步骤之一就是建立正确的“人-人关系”。这样一个关系,不仅仅是相互保持应有的礼节,所谓道德和行为规范,而应该是真正充满上帝之爱的关系。

所以在《圣经》中,当有人问耶稣基督说,要是总结一下,一句话说上帝所有的诫命和规定是什么的时候,耶稣回答说: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7-9】

当然,我当然不能说,凡是组织起来的都是基督教,江湖帮会,政党组织都是组织起来的,外国有很多政党以“基督教XX”命名,那都和教会无关。但是真正有力量、有生命力的基督教信仰,只可能存在于教会这个基督徒的生活共同体之中。

柳之坪,我回过头再来跟你说,你可以唱衰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说基督教不会兴起,这我不跟你争。但是如果你多多少少看好基督教的发展,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基督教真的在中国有一些发展,那绝不是因为远离教会,独自一人过“信仰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恰恰相反,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教会,并且终生成为它的一分子。

第二篇: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当我们在大型记录片《信仰》中沿着革命先辈的脚印,回首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的时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感触颇深。虽然只有《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短短三集,但却给我带来无以伦比的震撼,以建党90多年的艰辛历程讲述了革命、改革、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感人的先进事迹,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以及这种信仰在各个时代所突出的表现。

罗曼·罗兰说过,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从旧中国到新时代,无数的革命先烈和革命同志在用鲜血、生命和坚守诠释着信仰这两个字的重要意义。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在自己信仰力量的支持下,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曾经被奴役的历史,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东方巨狮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躯,发出她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在自己信仰的支持下,中国人经过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从鸦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一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的复兴,这更需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我们从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属于今天的方向,在新时期让信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集聚着强大的力量。历史虽然远去,但回首往事,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仍然历历在目。继往开来,我们继续迎着曙光将这种信念的力量传承下去,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如果说,在英雄辈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先烈应鲜血,用生命去诠释信仰;在新中国诞生后,无数共产党员则用他们的干劲和热情,用他们的信仰为我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应秉承共产党员优秀的历史传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新时代谱写新的信仰篇章,让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2012/8/3

第三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自古以来,除了百家争鸣,诸子立说的春秋时期,我们大都被独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一时间“在其位谋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才可有所作为。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但朝代更迭,帝王变幻,权力从左手转至右手,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让人民信服。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的一本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之灯。这本书最杰出的诵读者当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正是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孙中山讲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又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

我们的信仰何其单纯又何其伟大。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99作文网 整理)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被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2.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内容】:近日,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观看了大连党建网上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语的。

这部大型历史记录片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详细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已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虽然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让共产主义理论,走进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从《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到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的召开,确立了中国人民的信仰。从硝烟和战火中走来,无数的铁证和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真正的让人民当家作主。

90多年来,共产党人的信仰,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旗帜。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现场,在奥运志愿者的行列,在新农村建设的田野上,在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在大学校园的朗朗书声里,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无数党员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真义,丰富了共产党人信仰的时代内涵。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年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们,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经载入史册。为了信仰,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让更多更传奇的先锋故事,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也许做不到什么轰轰烈烈、建国立业的功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践行对党的忠诚、信仰。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作为共产党的一员,与时代同行,让信仰导航,扬起生命的风帆。

第四篇: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在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之后,我深深的为共产主义的信仰所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所震撼。影片中所讲述的以共产主义理论为基调,上至党的领袖们、下至普通的共产党员为群体,他们坚信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信仰不惜牺牲自我的生命精神,鼓舞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事业伟大胜利的鲜活事迹,无不昭示着信仰的光辉所折射出的无穷力量。震撼和激励着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人,使我们热血沸腾,鼓舞着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忘我的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艰难

陈树湘的断肠气概震撼着我;澎湃的舍小家,为大家,为了自己的信仰,甘愿放弃万贯家财,当着千万个农民的面将一箱子的田契铺约一张张烧毁的胸襟气概震撼着我;张思德的默默奉献、舍己救人;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的殚精竭虑„„这些先进共产党员的事迹深深的触动着我,不禁让我问自己,如果换做是我,我也能像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信仰,放弃万贯家财,放弃美好前程,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吗?我在思考着,思考着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

“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就把谁举过头顶。”这是影片中讲述的。是啊,作为一名身处基层一线的老百姓的“父母官”,我们也应该认真想想,我们是真的把人民放在心里了吗?我们是不是把职工群众当做亲人一样的去对待?我们是不是真正的为穷人办事呢?为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办事呢?我想,这些种种的问题都是一名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应该要反思的。

新的历史时期,没有让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激烈战争场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只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好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这就是在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基层的干部,我们只要一心一意带领职工群众致富,真正把职工群众装在我们的心里,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这就是在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我们不需要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只要我们能心系职工,明白发展是为了群众,发展要依靠群众,发展的成果需要群众来享用,真正能够做到上传下达,做到顾全大局,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放弃小我,实现大我,共同为职工群众的利益,为团场的利益考虑,这就是我们坚守信仰的体现。

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

张秉贵,王府井百货大楼里一位普通的售货员,用自己对工作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前来购买商品的顾客;甘祖昌,用自己的坚定的干革命就是要解放全人类的公仆信仰,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谷文昌,用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戈壁荒漠变绿洲良田的神话;焦裕禄、王进喜用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带领广大群众实现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这些先进共产党员的事迹,无不激励着我们当代的青年、共产党员,要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用我们的激情和热情感染、浇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带领大家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增砖添瓦。

作为基层的干部,我们更是应该要让广大职工群众明白“大河无

水小河干”的道理,要用我们的真心和实际行动让职工群众体会到共产主义的好,在党的带领下群众们的生活日益美好,楼房住着,小车开着,这些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团党委的支持,更离不开的同志们的辛勤奋斗。

第五篇: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模版]

纪录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一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于富有的家庭,知识分子,他们舍弃了“小我”,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他们为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振兴而选择了共产主义。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所有奋斗,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但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

解放后,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新的传奇。从此,信仰中融入了自强不屈的精神,信仰凝聚出了创业精神,信仰铸就了公仆本色,信仰中承载着爱国之情。

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成为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在这一信仰的支撑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一辈子坚守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他们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辛勤付出,经受住了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们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来的一座座丰碑诠释着他们的坚定信仰,那就是,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二

《信仰》电视片中反映的建国初期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徐虎等模范人员,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在信仰旗帜感召下展现了一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近日,观看了《信仰》纪录片,更是感触颇多,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坚定信仰,需要勇气。晋朝刘琨讲过:“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难 挫折 风险,都能做到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离开了勇气,也就离开了坚定,失去了信仰。对照自己,更需不断锤炼这种可贵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信仰,需要实践。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别人眼中,我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缺少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后感 www.guanhougan.net)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向别的同学学习,学习如何把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处理好复杂问题;向实践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向学生干部学习,耐心倾听她们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更好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学习中。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对信仰忠诚和实践的,对信念的执着和追求,对理想的丰富和完善,始终是我们共产党员如磐的根,不变的魂。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根基层,献身事业,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为人民服务的表率、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三

今天,我们以宿舍为单位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信仰》。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了,经过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成就了现在中国国强民安,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信仰》全景式简要回顾了我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涌现了一些英烈,英模代表的崇高形象。作为一名有三十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心灵再次受到触动和洗礼,正如一位网友所述,看《信仰》再次听到铮铮的入党誓词,心灵深处又一次被重重的冲击。每个党员都有义务去反思自己每天的一言一行是否与誓词对上号,是否真正无愧于党员称号。如果把90年分为三个阶段的话:

第一阶段:建国之前的28年是我们党在白色恐怖、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艰苦前行的一个阶段,许多选择共产主义信仰的人们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红军长征初期8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只剩8000多人。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红军为什么打不散,散了还会回来,主要是红军信仰共产主义。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铡刀前慷慨陈词:怕死不当共产党。还有在临近全国解放前夜,在白公馆,息烽集中营等地被国民党残酷杀害的烈士们。在为新中国建立而英勇牺牲的无数先烈们,他们为信仰牺牲了一切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当然也有经不起考验叛党投敌的败类,一大最初13名代表中有3人就背叛了党。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近30年,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设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政权得以巩固,也经历了抗美援朝及中苏、中印的局部战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尤其是抗美援朝,我们用万国牌武器同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战争,迫使其坐下来谈判,牺牲了几十万人,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当然也发生了“_”这样的错误影响了国家建设的步伐,造成了巨大损失。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黄金时期。从物质的极度匮乏,到物资的极大丰富,甚至产能过剩,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住房、汽车、家电生活必需品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华西的吴仁宝说过:千主义、万主义、为人民能富裕是最好的主义,所以我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奔向共产主义最好的选择。当然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地区差距、贫富扩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反腐倡廉面临的严峻形势,都要求我们不能松懈。我们要走得路还很长,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需要无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_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无论你处在何位置,何岗位,要时刻想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和义务,想想入党为什么?当干部为了什么?身后留下了什么?如果说选择信仰难,那么坚守信仰更难。郭明义说过:没有信仰,人活得很飘;一位网友说得好:信仰是共产党员的灵魂,只有始终坚定信仰,共产党员的力量才不会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变弱。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四

传说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那么什么是信仰?从字面上理解,信即信奉,仰即崇尚。某种意识让人信了,还会奉若神明,且怀崇敬之心,尊崇有加。

自古以来,除了百家争鸣,诸子立说的春秋时期,我们大都被独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一时间“在其位谋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才可有所作为。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但朝代更迭,帝王变幻,权力从左手转至右手,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让人民信服。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的一本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之灯。这本书最杰出的诵读者当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正是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孙中山讲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又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五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

下载纪录片《信仰》分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录片《信仰》分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电视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近日,学院党委组织观看纪录片《信仰》,当天晚上我就一口气看完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却包含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镜头,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人活着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奋斗的激情。--题记按照学院的有关指示,我电子系学生党员与汕职院各系学生党员于年11月3日在电教大楼一同观看了央视综......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中国共产党员——时代的先锋 《信仰》,是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的党员的纪录片。分为三部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1):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这天,我们以宿舍为单位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信仰》。 第一阶段:建国之前的28年是我们党在白色恐怖、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2012年6月26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海南电视台综合频道所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只看看短短的一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中国......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之后,我感触颇多。它以党的91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