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教案:修路
修路(小班)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基础上知道两种图形可以相
互转换。
2、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图形间的转换。
活动准备:
1.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塑料筐。2.操作卡每人一份。.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图形
T:外面的天气可真好,小兔子要去外面玩游戏。哎呀~!
T:发生什么事了?
C:小兔子摔倒了。她在哭。
T:它怎么会摔倒呢?
C:因为地上有坑、有洞洞
T:是呀,路上怎么有这么多的坑呀!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
C: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小结:小兔家门口的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这样走路太危险了。
二、修路:图形配对
过渡:谁能想出好办法,让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不摔倒?
C:把路修好。好坑填平。
T:王老师帮助小兔找来了许多的“石头”(出示图形)。
尝试题:你能用这些石头帮助小兔把坑填平吗?
要求:每人到桌子上去铺一条小路,现在我们一起去帮助小兔修路吧。幼儿操作。
讨论题:你是怎么把坑填平的?
C:把石头放到坑里。
T:石头是随便放到哪个坑里的吗?还是有什么诀窍?
C:把圆的石头放进圆形的坑里、把正方形石头放进正方形坑里„„
T:哦,你说的是石头和坑的形状要怎么样?(一样、相同)
T:出示大小不一样的两个圆,这个坑是圆形,那我是不是用这两块石头都可以呢? C:不是,一块太小了。要选另外一块大的。
T: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小结:原来只要找到和坑的形状、大小一样的石头就能把坑填平了。
那我们快来告诉小兔子吧。(幼儿学说一遍)
三、图形转换
小兔子说:小朋友,你们说的真是个好方法,可是我找到的石头和你们的不一样,我只找到这些石头?
尝试题:小朋友,你们能用小兔子找到的石头来帮助它把坑填满吗?
幼儿操作。
讨论题:你把小路上的坑填平了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把坑填平的?
T:这个坑是什么形状?你找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石头来填平的?
C:二个半圆形拼在一起变成圆形。
C:两个正方形拼起来就是一个长方形就能把正方形的坑填平。
C: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C:两个小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小结:原来把两块图形拼起来就能变成另外的图形了,真神奇呀!
你们想办法帮助了小兔,小兔子可高兴了,它走在路上就不会摔跤啦!
四、拓展活动
T:小朋友们,下次你们散步的时候看到路上有坑,你会怎么办?
C:用石头填平。
C:想办法把坑填平,这样小朋友们出来玩就不会摔跤啦。
结束语:那我们一起去学校的小路上找一找有没有坑,有的话就一起帮忙把它填平,好
吗?
第二篇:小班数学活动 修路 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
修路
一、活动目标:
1、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尝试拼合图形。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用硬纸板制成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土坑”,镂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将个别圆形、正方形两等分)
2、兔妈妈胸饰。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做夹心饼干”,复习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师扮成兔妈妈,幼儿扮成小兔。
教师:“天气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去看望她好吗?” 教师:“我们带点什么去好呢?”
游戏“做夹心饼干”,要求将图形标记贴在胸口,找一个贴相同图形的幼儿做朋友,最后要说出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夹心饼干。
2、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做好了夹心饼干,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怎么办呢?”
3、幼儿“修路”,辨知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3、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4、游戏“踩石头”。
教师:“小路修好了,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过在过小路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玩个踩石头的游戏,我拿出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就去踩什么形状的“石头”并说出这是什么形状。“
5、到兔奶奶家,结束活动。文档仅供参考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第三篇:小班数学游戏《修路》
小班数学游戏《修路》
天宁实验幼儿园黄初蓉李梦芸
一、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正确区分图形的大
和小。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3、体验劳动成功的快乐。
二、游戏准备:
1、游戏前已经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了解这几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有过按大
小分类的经验。
2、用硬纸板铺一条弯弯的大路,路的尽头是兔妈妈的家,路的四分之一在活动前
已经铺好(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成)。由另一老师扮兔妈妈,准备一盒糖果。
3、用硬纸板剪成的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纸板路面挖空若干大小
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坑。
三、游戏环节:
1、引发游戏兴趣,带领幼儿随音乐开向兔妈妈家,在大路的连接处停下,师:哎呀路坏了,怎么办啊?(鼓励幼儿想办法——铺路)。
2、帮兔妈妈修路,引导幼儿观察路面,复习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3、提出铺路的要求
4、幼儿开始修路,师巡回观察指导:
5、共同欣赏修好的路,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样的图形来修补路面的6、去兔妈妈家做客,体验成功的喜悦。
7、和兔妈妈道别,随音乐开车回家
四、指导要点:
1、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图形的特征,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方形的认识。
2、提供不同大小的图形,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区别图形的大小。
3、教师参与活动,同时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分享经验。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修路》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修路》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目标:
能辨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初步尝试拼合图形。
准备:
在大而厚的纸上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洞”当作“土坑”,排成一条小路。将镂刻下来的图形贴上色纸做成彩色的“石块”。有些圆形的“石块”剪成2个半圆,有些正方形的“石块”剪成2个长方形。
过程:
1.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成猫妈妈,幼儿扮成小猫。教师:“猫妈妈要带小猫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到草地上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我们来修一修吧!”
2.幼儿“修路”,辨识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幼儿可2人或3人合作共同完成)
3.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2块半圆形的“石块”和2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把2个半圆拼成1个圆形,嵌入圆形的“土坑”;把2个长方形拼成1个正方形,嵌入正方形的“土坑”中)
4.游戏:按图形走。
·猫妈妈带小猫走过小路,到草地上玩游戏。(走小路时,猫妈妈举什么图形,小猫就要踩在什么图形上往前走)。
建议:
在智力区提供一些图形的模板与几何图形,供幼儿继续练习用2个相同图形拼摆出另一图形,继续感知图形的拼组和转换的关系。
评价:
1.能正确辨别图形。
2.体验图形之间转换关系的乐趣。
教学反思: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教师抓住激发幼儿兴趣这个关键点,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开放式的提问,比如:“路上有坑怎么办?”“走在有坑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等,幼儿都能主动解决出现的问题。
本次活动进行了两次探索,旨在通过这两次探索引导幼儿掌握图形匹配方法,既: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进行匹配。第一次探索教师只提供了两个匹配因素:形状、大小,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进行匹配。因为难度较小,所以幼儿都能进行匹配。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形状、大小、颜色都要匹配才行。有了第一次探索的经验,第二次探索大部分孩子都能对应的进行匹配。第二次探索是第一次探索的升华,幼儿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中体验了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消极变化甚至暂时的倒退行为,所以巩固、强化目标的延伸活动显得更加重要。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可以利用匹配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比如衣服上的洞,包上的洞,桌布上的洞等,利用本次课的经验,孩子们可以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修路》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381字。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修路》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修路》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一、活动目标:
1、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尝试拼合图形。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用硬纸板制成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土坑”,镂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将个别圆形、正方形两等分)
2、兔妈妈胸饰。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做夹心饼干”,复习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扮成兔妈妈,幼儿扮成小兔。
教师:“天气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去看望她好吗?”
教师:“我们带点什么去好呢?”
游戏“做夹心饼干”,要求将图形标记贴在胸口,找一个贴相同图形的幼儿做朋友,最后要说出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夹心饼干。
2、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做好了夹心饼干,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怎么办呢?”
3、幼儿“修路”,辨知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4、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5、游戏“踩石头”。
教师:“小路修好了,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过在过小路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玩个踩石头的游戏,我拿出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就去踩什么形状的”石头“并说出这是什么形状。”
6、到兔奶奶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精心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动物是小班幼儿极为感兴趣和喜欢的,出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小班幼儿对数活动中几何图形的认知需要,选择学习活动教材中,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设计了此数学活动,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这样的选材是非常感兴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关注本年龄段幼儿兴趣点。“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图形配对上,教师考虑融入大小、图形特征两个维度,因此在提供的图形数量上,教师进行了限制,只提供与洞洞数量相应的图形数量,以降低幼儿操作难度,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发展,可适当将难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数量更多的图形数量,这样就对幼儿的操作造成了干扰,提高了挑战性。
2、游戏激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考虑到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更具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也给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看望猫奶奶,做夹心饼干,给饼干装盒,坑坑洼洼的小路,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其次,修路的游戏操作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功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3、精美教具,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教师用纸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制片作为修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让幼儿在帮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巧妙设计,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第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做饼干“的情景导入,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环节的第一个提问“你们吃过夹心饼干吗?它怎么做的呢?”,意在让幼儿复习对图形的认识;第二环节,兔奶奶生病去看望把饼干“装盒”意在据图形特征配对;第三环节“路上有洞洞”意在让幼儿引起对洞洞特征、大小等的观察,为“修路”做铺垫。在引导幼儿尝试修路过程中,老师始终运用情境性的语言,一方面,避免了数学活动的枯燥,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激发幼儿帮助修路,助人为乐的情感。这是幼儿对图形配对再巩固的过程,也是情感路线得到满足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修路》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18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