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2年4月24日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12:0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2年4月24日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2年4月24日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第一篇: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2年4月24日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合作促进互利发展 —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

(2012年4月24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商务部对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和海内外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论坛成功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

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在促进中国与世界以及世界各国间开展基础设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际业界重要的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中外合作 共同发展”为主题,对于深入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外基础设施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进而促进世界经济实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企业在长期的国家建设和对外经济合作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与各国同行一道,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30多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较快发展,而且在行业结构、市场结构和主体结构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企业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84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业务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道路、桥梁、电站、港口、通讯、石油、化工、冶金、水利等各个领域。

1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与各国企业深化合作,共享发展利益;同时要求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和睦相处。中外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正日益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合作潜力无限。

女士们,先生们: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需要建设基础设施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在经济低迷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又能成为拉动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引擎。过去的一年,国际经济尚未走出危机的阴影,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对于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的合作,我提以下三点意见:

第一,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待基础设施国际合作。世界各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积累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比较优势,开展国际合作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因此,各国政府应坚持开放、透明、非歧视的原则,在市场开放、投资保障、金融保险、人员流动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化措施,并加强政府层面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

第二,加强金融与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结合。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高、时间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要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架构,将投资商、承包商和金融机构有机结合,突出金融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BOT、PPP、融资租赁等模式外,还应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符合三方共同需求的合作模式和金融产品,推动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等领域的合作。未来的基础设施将不可避免的向低碳、高效、低污染、高品质、可持续方向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将被广泛应用。因此,国际业界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分享成功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国际形势越是困难,越是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只有开放才能实现发展,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我们真诚地希望与各界朋友一道,深化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国际基础设施的发展做出贡献。

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澳门特区政府为本届论坛的召开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周到安排。近年来,澳门特区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对外经贸平稳发展。通过发挥自身多元化的特征和优势,澳门与内地和欧盟及葡语国家均保持着较密切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成为中国内地面向欧盟和葡语国家的重要窗口。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举办,既能促进内地与澳门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又能搭建中国与葡语国家和世界各国开展基础设施合作的广阔平台。我希望通过各位的共同努力,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越办越好,在国际业界内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二篇: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的讲话(2011年11月15日)

积极推进两地联合“走出去”

——在“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的讲话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

(2011年11月15日,香港)

尊敬的黄孟复副主席、王忠禹会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谨代表中国商务部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在香港召开,是因为香港在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香港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地区经济体之一,在开展对外投资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银行体系健全,金融产品丰富,外汇资金充裕,融资成本较低,结算服务快捷,保险体系发达。作为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香港承接中国内地和美、欧、日等主要市场,并拥有国际一流的海运、空运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与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法律、会计、咨询、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国际网络健全、国际化程度高。作为中西文化汇聚地,香港企业熟悉国外尤其是欧美市场,在推进中外融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香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促进两地对外投资合作,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都出现回落;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普遍较大,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可逆转,新的跨境投资、跨国并购、技术合作和产业转移势头正在上升,各国对外来投资寄予厚望,中国海外投资的机遇大于挑战。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坚持开放政策,秉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加

1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8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位。截至2010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100亿美元。对外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以下四个方面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

一是加强高端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对外投资。加强国内外的产业衔接,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制造、营销网络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在技术成熟、国际市场有需求的行业,如轻工、纺织、家电、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建材、基础设施,加大对外投资,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二是积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探讨融资租赁等新形式,探索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等新模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联合开展对外投资。

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资主体和布局。支持各类所有制、各地区、各层次有条件的企业有序“走出去”,积极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加快中国企业与当地的融合进程,积极履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

四是努力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对外投资的宏观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推动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推进中国企业与当地社会融合,有效防控各类投资风险。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内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和香港具有的诸多优势,为两地企业加强海外投资合作创造了广阔空间。今年8月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时,代表中央政府宣布了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36项政策措施,强调要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为此建议:

第一,加强两地投资合作。内地和香港企业可通过设立联合企业等方式共同开拓国际投资市场。内地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可利用香港多币种、多功能的金融平台,开展相关融资和资金管理。

第二,切实做好投资服务。推动两地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合作,研究建立对

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和信息交流机制,共同举办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活动。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可充分利用香港的咨询服务。

第三,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建立两地企业共同“走出去”的促进机制,搭建推动共同“走出去”的平台。内地在开展重大投资促进活动时,可邀请香港企业家参加,发挥中央政府双边协调力度大、香港国际化程度高、对外经贸受限少等优势,推动两地企业共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女士们、先生们!

国际投资前景广阔,两地合作潜力巨大。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坚定不移,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和内地企业共同“走出去”坚定不移!内地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香港一定能够在两地走向世界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两地企业联合 “走出去”前途远大!

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1年9月27日在第四届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上的致词(加强投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投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在第四届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上的致词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

(2011年9月27日,瑞士日内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本次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商务部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自创办以来,在促进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企业融入世界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以中国为主题的重要国际性论坛之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可持续发展”,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研究国际投资发展趋势、探索加强投资合作的有效平台。借此,我想简要介绍中国的对外投资情况,并谈几点意见。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88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1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涉及众多领域,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31%,金融业占17%,采矿业占14%。这些投资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以上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对欧投资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达到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占当年中国对外投资额的10%。

总体上看,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走出去”的时间还较短,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成长的方面,同时他们也日益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注。的确,中国的快速发展可能造成一些局部的不平衡,由此也带来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对此,我们能够理解并采取包容的态度。但是,世界必将不断发展前进,而发展就可能带来局部失衡和必要的调整,也必将产生新的平衡,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中国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关注,而世界也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发展,避免因认识上的差异阻碍我们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步伐。基于上述认识,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我想谈几点意见。

一是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企业而言是发展机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货物进口国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将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和持久繁荣提供重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

1超过8万亿美元商品,到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为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提供更多更大机会。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发展,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支持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中国企业的发展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不垄断,不排他,是一种市场行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除了国有控股企业,一些非国有企业,例如华为技术、吉利汽车、三一重工等,他们在对外投资合作领域已具有相当的实力,并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活跃。目前,中国经济是市场经济,各类企业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以及国际市场情况做出的自主选择,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我希望那些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存有疑虑的人士,摒弃不必要的思维定式,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避免非经济因素影响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企业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帮助东道国筹措了建设资金,建成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成套生产项目,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让当地人民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据统计,2010年,境外中资企业为东道国提供了超过78万个就业岗位,当地纳税达到117亿美元。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

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世界经济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未来5年,中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在投资领域上,将加强国内外的产业衔接,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制造、营销网络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深化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帮助东道国增强发展能力,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在投资方式上,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探讨融资租赁等新形式,探索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等新模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联合开展对外投资,推进区域性开发投资。在经营主体上,支持各类所有制、各地区、各层次有条件的企业有序“走出去”。同时,引导企业在当地积极开展公益事业,与当地民众共同分享中国投资成果,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积极开展对外投资的同时,中国将继续鼓励外商对华投资。201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将不断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积极创新吸收投资方式,鼓励外商通过兼并、购买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加大智力、人才、技术的引进工作力度,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

女士们、先生们,跨国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于实现世界经济复苏、增加各国就业、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胸怀,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共同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坚持透明、非歧视原则,避免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为国际投资创造更加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我相信,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1年7月5日在第六届中国-西班牙论坛上的讲话(扩大投资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扩大投资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在第六届中国—西班牙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

健(2011年7月5日,巴塞罗那)

尊敬的索尔维斯先生,尊敬的塞巴斯蒂安大臣、伯奈特国务秘书,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我谨代表中国商务部,对第六届中国-西班牙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各位朋友们长期以来为发展和深化中西友好关系所作的不懈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西论坛自2003年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为促进两国各领域,特别是经贸关系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刚才,伯奈特先生就“西班牙企业走向世界”做了精彩发言,我愿借此机会介绍一下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情况,并就扩大中西投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谈几点意见。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在新时期构建开放性经济格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实现逆势上扬,对外投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共设立境外企业1.6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密切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对构建和谐世界、实现中外双方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企业通过信贷融资,弥补了东道国建设资金的缺口;通过开展资源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通过基础设施合作,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开展属地化经营,培养了大批当地人才,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中国境外企业为当地提供超过100万的就业岗位,向东道国纳税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西班牙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促进了各自经济社会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存量的1.3%,与很多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政府坚定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合作。在“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力争到2015年底,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实现飞跃发展,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跨国公司,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西班牙虽然和中国相距遥远,但是中国人民对西班牙并不陌生。西班牙足球让数以万计的中国球迷痴迷,西班牙的橄榄油、葡萄酒、火腿摆上了中国千家万户的餐桌。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六大贸易国,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2010年,双边贸易比上年增长33%,达到244亿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西进口增长强劲,增幅比中国对西出口增幅高出16个百分点。今年前4个月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自西进口增幅更是比出口增幅高出32个百分点,中西贸易正在向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更多的西班牙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西双向投资不断增长,西班牙关注的对华投资大项目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比如,西班牙在华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四川金属硅生产项目、西班牙石油公司(CEPSA)在上海的苯酚丙酮联合项目、桑坦德银行与建行合作的村镇银行等项目,还有一批合作项目正在具体洽谈中。中国在西班牙的投资发展趋势也很好,增长速度较快。今年1-4月,中国对西班牙投资654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倍。除了渔业、电信、运输等传统领域,工业、金融等领域的投资也取得了突破。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企业对西班牙的投资热情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班牙投资环境良好。西班牙社会稳定,发展潜力大,投资支持体系完整。中国企业看好西班牙经济的未来发展,日益认识到西班牙在对外投资中的重要价值,两国投资合作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中方统计,2010年,西班牙对华实际直接投资2.54亿美元,仅占当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0.24%;中国对西投资829万美元,仅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0.14‰。扩大双向投资合作规模,需要两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我愿就此提三点建议:

一是政府搭建平台,增进企业相互了解和交流。两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现有投资促进机制、机构的作用,为企业开展合作牵线搭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先生已向贵国工业旅游贸易大臣塞巴斯蒂安先生致函,邀请他率团参加9月在滨海城市厦门举行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方可直接与中方接洽商谈投资机会,也可通过举办“西班牙日”等活动,向中国投资者介绍西班牙投资环境和工业项目。二是放眼全球市场,鼓励企业联手开展在第三国合作。中石化、华为、中兴等公司和西班牙企业合作的经验表明,中西企业完全有条件建立战略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开拓全球市场。我们支持两国企业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探讨在拉美、亚洲、非洲等地区开展电信、能源、建筑、工程设计、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丰富双边经贸合作内容。

三是完善投资环境,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便利。昨天,在西班牙投资的中国企业与我进行座谈时,反映西班牙投资环境良好,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希望西方能提供更多便利,协助解决中方员工的工作许可等具体问题,特别是中方高管人员及项目急需的特殊技术人员的工作许可。西班牙环境优美宜人,西班牙人民热情友好,必将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落户。我也想向在座各位西班牙企业界人士特别强调,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同时优化投资软环境,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欢迎你们到中国投资兴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这几天,我将和贵国工业旅游贸易大臣塞巴斯蒂安先生、外贸国务秘书伯奈特先生就加强两国经贸关系、特别是投资合作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我们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可以说,两国企业携手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希望双方继续扩大投资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及各委员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五篇:翁孟勇副部长在“农村公路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翁孟勇副部长在“农村公路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2007年07月31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农村公路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有机会与大家共同研讨如何推进农村公路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

大家知道,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不少地方还是当地农民群众出行的惟一方式,对于改善百姓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主动调整工作思路,超前谋划,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3年,我部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工作目标,对投资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投入,组织实施了旨在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的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2004年,又加强了对国家“商品粮基地”、“革命圣地及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等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启动了“农村渡口改造”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工程。2005年初,国务院通过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描绘了2020年前农村公路发展的宏伟蓝图。进入“十一五”后,我们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确定了新的建设目标。2006年,我们提出“三个服务”,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交通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投资力度更大,建设范围更广,受益群众更多。

据统计,2003-2006年四年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87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58万公里,是建国头53年建成沥青(水泥)路的2倍。仅2006年一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32.5万公里,有458个乡(镇)、17764个建制村新通了公路,有1708个乡(镇)、43962个建制村新通沥青(水泥)路。到去年底,我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有98.2%的乡(镇)、86.4%的建制村通了公路,有80.6%的乡(镇)、60.3%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让亿万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实在成果,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基础条件,更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为“五个改变五个促进”。

一是农村公路改变了交通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增收。“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在农民群众中流传了多年的一句话。农村公路通了,农村经济就活了,发展的潜力就被激活了。“公路通了,城乡近了;脑筋活了,门路广了;收入多了,面貌变了”,这是广大农民的切身感受。没有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山里山外两重天”、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货损大、成本高、价格低的问题也就没法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在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后,大力培育花卉苗木、有机稻米、畜禽养殖、奶牛乳品、果品蔬菜、茶叶、笋竹两用林和水产养殖八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先后建成了“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南方奶牛与乳制品之乡”,农业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面貌也改变了。

二是农村公路改变了消费结构,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农村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解决了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为我国9亿多农民这个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扩大消费提供了必要条件。近几年,各类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农家,摩托车和农用车的销售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正像浙江一位农民说的,“现在城里有的咱农村有,城里没有的咱农村也有”。同时,农村公路建设还直接促进了水泥、钢材、沥青、砂石等建材业的发展。据测算,每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约需水泥4500万吨,约占全国当年水泥产量的11%,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农村公路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乡风文明。整洁通畅的农村公路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市文明向乡村延伸,农民群众接受现代文明,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少地方在农村公路修通后,相继组织开展了改水、改电、改房、改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生活习惯和乡村习俗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可以说,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四是农村公路改变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民主。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推行了民主管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的平安、稳定、和谐。我们去地方调研时,基层普遍反映,修农村路改善了乡村的干群关系,提高了乡村干部的威信。群众说,过去干部是向我们收费、派活,现在是领着我们修路致富;干部反映,过去怨群众难管,也怕做群众工作,现在重新拾回了自信,找到了工作方向。四川省仪陇县结合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通村公路建设“四权”运行模式,即村党支部行使领导权、村民会议行使决策权、村委会行使执行权、村民代表行使监督权,形成了领导、决策、实施、监督互动互补的保障机制,把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作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探索出一条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效能、建立民主决策机制的新路子。

五是农村公路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稳定。农村交通条件好了,儿童辍学率低了,到城市医院就医近了,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地区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众多新闻界朋友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已经从最初的交通一家推动,转变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近年来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在发展思路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好中求快”的建设原则。“尽力而为”就是在指导思想上千方百计去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比如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建设。但在具体建设推进上要坚持“量力而行”。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必须从农村公路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速度,处理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做到“好中求快”。

实施方式上,坚持“两个依靠”,促进“两个转变”。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各级政府和多个部门,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促使农村公路建设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从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这是我国农村公路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为贯彻落实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目标,我部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相继签署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意见》,明确了任务,落实了措施,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为完成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投资政策上,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政策。为支持各地建设农村公路,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2001-2006年,国家车购税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由2001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7亿元,占车购税的比例由5%提高到39.5%。今年,国家车购税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总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将占车购税投资总量的43%。中央政府的投资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对农村公路的投资,2006年,全社会对农村公路的投资达到了1597亿元。各地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筹资的办法,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有的省通过银行贷款,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有的省将建设干线公路缴纳的营业税及收费公路营业税,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同时,提倡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修路。目前,已初步形成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在技术政策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建管养并重、路站运全面推进。为指导和规范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组织方式,为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提供了政策支撑。各地交通部门组织实施了农村客运网络化工程,加强了农村客运场站的建设。截止去年底,83.2%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客运班车,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出行,使农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或相近的出行服务。

虽然我国农村公路得到快速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底,全国要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十一五”期间,要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解决7530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89970个建制村通公路,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好中求快”的指导思想,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下载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2年4月24日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陈健2012年4月24日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