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堂吉诃德 导读
读物名称:堂吉诃德
作者: 【西班牙】塞万提斯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版本:2004年1月第1版 出版人:刘小津文字改写:任傲霜推荐阅读对象:小学5-6年级
一、作者生平
米盖尔·堂·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喜欢和熟悉塞万提斯的小说。马克思认为“塞万提斯你和巴尔扎克是超群的小说家”,并把塞万提斯的《唐吉可德》看成是“衰落的骑士制度的史诗”。恩格斯曾说,他就是从塞万提斯的作品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塞万提斯的生活时代是在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从小跟随父亲过动荡的生活,只上过中学。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又译《模范故事》、《惩恶扬善短篇小说集》,1613)、剧本《努曼西亚》(1584)和《喜剧和幕间短剧各八种》(又译《尚未上演的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1615)、长诗《帕尔纳斯游记》(又译《巴拿索神山瞻礼记》,1613)、《贝尔西雷斯和西希斯蒙达》(1617)等。代表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1615
二、创作背景及过程
塞万提斯21岁时因卷入萨拉曼卡城皇家院内的一次争斗,为了躲避砍去右手的刑罚,逃离家乡前往意大利1569年,他进入西班牙驻意军队中服役。1571年,在与土耳其军队的一次海战中,左手致残,直至1575年才乘船回国。在归途中他被阿尔及尔人劫持,带到阿尔及尔,成了奴隶。在被囚禁的5年中,塞万提斯坚强不屈,曾4次与其他囚犯合谋逃跑。1580年他被赎身回国,但生活无着,颠沛流离。他两次结婚幸福,为了养家糊口,他找到一份纳税员的工作。但是又因他税收工作不力,账目混乱被关进监狱。《堂吉诃德》就是在他经历坎坷穷困潦倒的境遇下孕育出的作品,其中自然映照出作者自我的体验和情感。
他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于1605年发表,受到人们的喜爱,书中的两个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几乎家喻户晓。1605年后,塞万提斯着手写小说的第二部。1614年在他即将完成之时,听到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十分气愤,因此他在书中揭露了伪作,并结束了堂吉诃德的故事。1615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第二部出版,人们的热情和喜爱不减,然而次年穷困交加的塞万提斯在马德里逝世。
三、主要人物关系图
唐吉可德
桑丘·藩沙:唐吉可德的仆人,他最初幻通过游侠冒险生活摆脱
贫困,最终被主人的崇高品德和追求正义的理想所吸引。
杜尔西内娅:原是堂吉诃德邻村的一个姑娘,唐吉可德把她想象
成自己的意中人,替她取了如此高贵的名字。
公爵夫妇:贵族统治阶级的代表。为了解闷,他们将唐吉可德主
仆请到府中,表面善意款待,实则作弄折磨。
参孙·加尔拉斯果:唐吉可德的朋友呢。他最后冒充白月骑士打
败了唐吉可德,迫使他回到家乡。
四、故事概括
在遥远的西班牙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绅士——堂吉诃德。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决心效仿古代骑士去周游世界,除强扶弱,恢复骑士之道。他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驽骍难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恩主,给她取了名字叫杜尔西
内娅·台尔·托波索。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硬是要把书本上的骑士故事在现实生活中重演,因而在这三次出行路上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他先后三次同侍从桑丘外出行侠,结果受尽磨难,甚至险些丧命。直到临终前他才醒悟过来,叮嘱外甥女,千万不要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不能继承他的财产。堂吉诃德到死才悔悟,知道骑士小说都是胡说八道,不过一切都太迟了。
五、总评及名家评析
《堂吉河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以喜剧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表现人性及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小说第二部还描写了人们对小说第一部的反映和批评,从人物对堂吉诃德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人物的形象。堂吉诃德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沉于幻想、脱离实际的艺术典型。这一艺术形象有很强的生命力。自他问世以来,人们一直把那些沉于幻想、脱离实际、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人称为“堂吉诃德”。塞万提斯塑造的这个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在西方,人们把他和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为三个最杰出的典型。《堂吉诃德》之所以被世人评为世界最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巨大成功。
塞万提斯发明了现代小说。——捷克 米兰·昆德拉
《堂吉诃德》是一个童话故事,正如《荒凉山庄》也是一个童话故事,《死魂灵》也是一个童话故事,《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都是最优秀的童话故事。倘若没有这些童话故事,世界就会变得不真实。—— 美 纳博科夫
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和喜剧,生活中的琐屑庸俗与伟大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德《堂吉诃德》。
—— 俄 别林斯基
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 德 歌德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
—— 法 雨果
六、精彩章句赏析
第一张:除此出行和自封骑士
第七章:风车大战
第三十三章:公爵夫妇的玩笑
第三十九章:骑士的结局
1、别妄想世事永恒不变:这个世界好像尽在兜圈子,也就是说,循环不已。春天过去,接 着是早夏、盛暑,而秋而冬,然后春天又回来了;时光总是这样周而复始,轮转不休。只有
人生有尽期,如风而逝,一去不返;除非到天国才得到永生。
2、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地下和海底所埋藏的一切财富都比不上。自由和体面一样,值得拿性命去拼。不得自由而受奴役是人生最苦的事。
3、血统是从上代传袭的,美德是自己培养的。
4、命运的轮子比磨坊的轮子还转得快:昨天平步青云,今天就掉在泥里。
5、穷人可以有人尊敬,恶人却不能。贫穷能掩盖高贵的品质,但不能完全埋没它。美德会从贫困笼罩不到的缝隙里透露出光芒,引起伟人的注目和重视,博得他们的爱护。
七、参考书目
第二篇:名著导读《堂吉诃德》教学设计
《堂吉诃德》导读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二)品位独特风格、韵味十足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
1、教师:(1)收集有关《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海涅、钱钟书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2)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2、学生: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刚刚懂事并稍通文字后,读的第一部书或第一个故事是什么还记得吗?德国诗人海涅,颇能识字以后,读的第一部书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就是诗人在不同时期读此文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渎课文
1、读以读,读准字音
啜泣 长髯 蹩脚 阴霾 憔悴 飘忽 倾倒 稚嫩 攀附
2、画一画:找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设法解决
3、想一想:课文每一段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第一段:描绘自己童年时期第一次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段:复述书中银月骑士打败了堂吉诃德的情节,书写同情之情
第三段:补充指出银月骑士是个剃头匠(实则是位大学生)
第四段:对初次读《堂吉诃德》的回味,以及后来对堂吉诃德的态度。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分小组学习,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1、在童年的海涅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
2、文章还提到了作者在哪些年龄阶段读此书的感受?那时的认识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3、比较一下,作者更珍视哪个时期的感受?
4、作为中学生的你,怎样看待作者对此书的态度?
5、结合自己不同时期读同一作品的经历,谈谈:是不是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我们几应该责备自己最初的认识?
(要懂得尊重孩子们真实的感情,不要轻视自己初读作品的感受,而要珍惜它,作为美好的回忆)
(四)布置作业
1、这篇文章的中文译者是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所以文章的语言才是这般的俏丽而有韵味,熟读课文。
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你喜欢的理由。
示例:
(1)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花木就都一片欢欣,颤动起来。
(2)“花鸟林泉”“陪着我哭”“一株衰老不才的橡树微微啜泣……仿佛在呵斥人世的险恶。”
(3)“那是一个阴霾的日子……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
小组探究:示例中的后两句与第一句有何区别?
(前者明媚,欢欣;后者悲哀、憔悴和诙谐)
四、课堂拓展
1、一部书,随着情节的发展,对景物的描写也有所不同。你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写写自己类似的体验吗?
2、现在有一部书要再次出版,想请你写个序言,你能模仿这篇文章写一写吗?(出版的书由自己选择)
第三篇:刘传华《堂吉诃德》导读
晓闻书香
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刘传华邮编:252300
孤独的骑士,人物的悲歌
【名家引路】
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它不仅故事讲述得神奇精彩,语言也十分淳朴。——尼日利亚著名作家 奥克斯
在欧洲一切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堂吉诃德》。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
《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诗人拜伦
【作家站台】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只上过中学。1571年,在与土耳其军队的一次海战中,他带病请战,表现得无比英勇,结果胸部受伤,左手致残。后参加战争在回国途中被阿尔及尔人劫持,成了奴隶。1580年他被赎身回国后,生活仍十分贫穷。写于1615年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唐·吉诃德》的发表,以及这部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使他成为世界文坛声名显赫的经典作家,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情节追踪】
在台拉·曼有一个叫吉哈诺50多岁的穷绅士。他整天沉迷在骑士小说,想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消灭世上的一切暴行。
他找出祖上传下的一套坏了的古龙盔甲,面甲坏了,又牵出家中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马,取名“驽骍难得”。意思是,原来是一匹驽马,现在当上骑士的坐骑却是世上少有而难得之事。他还给自己取名为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意思是,自己是拉·曼却地方鼎鼎有名的堂吉诃德骑士。他又想起,游侠骑士都应该有个意中人,她必定是个美貌无双的公主,于是他把自己偷偷地慕恋着的一个养猪女子当作意中人,并给她取了一个有公主意味的名字: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一切准备就绪,他骑上“驽骍难得”,戴上头盔,挎上盾牌,提起长枪离开了家门。
他的第一次冒险是解救被地主绑在树上痛打的放羊孩子。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堂吉诃德离开之后,地主把小孩重新绑在橡树上,这回打得更狠,把小孩打得死去活来。此后,堂吉诃德向一队过路的商人挑战,结果被商人的骡夫打得遍体鳞伤,动弹不得,一个好心的老乡把他送回家里。
这是的堂吉诃德去游说了贫苦农民桑丘·潘沙当他的侍从,并许诺他征服一个海岛后,就让桑丘当海岛总督。一天夜里,堂吉诃德带着侍从悄悄地离开村子,这是他第二次冒险,主仆二人来到郊野,远远看见几架高高耸立的风车,堂吉诃德认定它们是凶恶的巨人,并与之交战,桑丘虽然劝阻,但却无法阻挡,转动的风车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抛到空中,堂吉诃德滚翻在地,长枪也迸作了几段。事后,堂吉诃德始终认为是魔法师把巨人变成了风车。
一天晚上,主仆二人来到一家客店。店主安排他们在顶楼同一个骡夫同住。客店一个女仆和骡夫当晚幽会,但女仆却在黑暗中到了吉诃德床前,堂吉诃德以为是一个垂青于他的公主,他抓住女仆,紧紧抱在怀里,而且絮絮叨叨地跟他说情话。满腔邪念而没有入睡的骡夫将他打的遍体鳞伤,动弹不得,但他并未悔悟。
接着,主仆二人遇见了一队被押到海船上做苦工的犯人。堂吉诃德打倒了押送的士兵,解放了犯人,但犯人们恩将仇报,夺走了主仆二人的衣物,把他们痛打一顿。为躲避官兵追
捕,堂吉诃德和桑丘进了黑山。堂吉诃德决定留在山里修炼,他写了一封信,派桑丘送给杜尔西内娅。途中,桑丘遇到了神父和理发师。他们设计找来一位少女,装扮成一位落难公主,把堂吉诃德骗下山来,装进袋子,放在牛车上押回家去。家人决不让他再出门。
堂吉诃德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行比武,不顾家人反对,带着桑丘,又一次出了门,这也是他的第三次冒险。他要和狮子一决雌雄,但狮子不可应战。在路上主仆二人打听到当地的一个财主硬要拆散一对相爱的年轻人,逼姑娘嫁给自己,后男子用剑穿透了自己的胸膛,流出了许多血,他要求临终前和姑娘结婚。于是财主同意他们在神父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不料这时男青年突然拔掉了自杀的剑,原来是一根灌血的铁管子,财主知道自己受了捉弄,想上前拼命,堂吉诃德阻止了他,并平息了财主的怒火,人们都认为堂吉诃德是一个有胆识的正直人。再后来就是主仆二人被一位公爵捉弄,堂吉诃德主仆决定不再去萨拉果萨,改向巴塞罗那前进。他们在巴塞罗那遇到了大学生加尔拉斯果装扮的“白月”骑士,“白月”骑士要求和堂吉诃德决斗。堂吉诃德败北后,只得服从命令,从此停止游侠活动。
堂吉诃德在临死前才幡然悔悟。
【人物启示】
堂吉诃德先后有过三次游侠的经历,桑丘参与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游侠冒险,第二次、第三次由桑丘参与的冒险才是堂吉诃德真正游侠生活的开始,这不仅因为骑士游侠有侍从相伴是其惯例,更因为有了桑丘的出现堂吉诃德的性格才逐步变得生动起来,作者让堂吉诃德重整旗鼓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就是让桑丘加入了这一场冒险,在桑丘陪伴堂吉诃德的过程中,桑丘的作用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从人物性格刻画的角度来看,桑丘以一个陪角的身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作者一方面以桑丘的直觉衬托出堂吉诃德的癫狂,另一方面以桑丘的浅陋、世俗衬托出堂吉诃德的深刻、高尚,更以桑丘对其主人态度的变化说明了堂吉诃德人格的魅力。无论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还是大战羊群都是有悖常理的,但堂吉诃德这一系列有悖常情的行动是有一套行为依据的,虽然这套依据来自于书本,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桑丘的存在使堂吉诃德在和桑丘的一问一答和向桑丘反复解释说明中性格得到进一步彰显,堂吉诃德的痴癫正是在和桑丘的直觉直感的比较中显得更加明显。而桑丘这样一个给人第一印象是如此浅陋、世俗的人在跟随堂吉诃德不久即对其主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虽然会不时地和他的主人离心离德,但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他对他的主人的信服、崇拜、赞誉和忠诚。
我们说他知道感恩,他宁愿吃苦倒霉也要忠心于他的主人,这些都不是傻、痴、黠所能涵盖的,也是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所不能够解释的,这恰恰说明了桑丘身上也具有我们一向所忽略的难能可贵的品质。不管如何这些品质在他身上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也是桑丘之所以为桑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桑丘的身上也应该得到一些做人的启发。【珍藏经典】
◆ 以好人为友者自己也能成为好人。
【中考链接】
1.《堂吉诃德》是(国)的作家的代表作。
2.堂吉诃德的家乡是,他的仆人名叫,他的战马名叫,他心目中的恋人名叫。
3.《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做了许多荒唐的事,请你叙述其中的一件。
4.简述一个关于侍从桑丘的故事。
5.简析《堂·吉诃德》中一个“战争”的场面。
6.请简要分析堂吉诃德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1.《堂吉诃德》是 西班牙(国)的作家 塞万提斯 的代表作。
2.堂吉诃德的家乡是台拉·曼,他的仆人名叫桑丘,他的马名叫驽骍难得,他心目中的恋人名叫杜尔西内亚。
3.答:原野上,堂吉诃德主仆碰见两大群羊,他以为那是一些国王率领的由许多国家组成的两支大军要会战,他对桑丘说这是他交好运,大显身手,永垂青史的时候到了。他山顶上直冲而下、大喊大叫、乱砍乱杀。牧羊人为了保卫羊群,蜂拥而来,用石头、棍棒重创了这位不幸的骑士,打得他一败涂地,牙齿几乎全部被打掉或打松。
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对桑丘说:“那边出现了30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桑丘反复说明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邻居胆小,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
4.他在当总督时,发财欲望已经改变为改革现状的民主要求。他观察敏锐,一旦察觉公爵夫妇设下的陷阱,就毫不贪恋权位,立即辞职。他决绝地说:“请告诉公爵大人:我光着身子出师,如今还是个光身,我没吃亏也没占便宜,换句话说,我上任没带来一文钱,卸任也没带走一文钱,这就和别处岛上的卸任总督远不相同了。”
5.答:在郊原上屹立着许多大风车,堂吉诃德把它们视为凶暴的巨人,准备对它们发起战斗,尽管桑丘说风车偌大的翅膀只是轮叶,他还是狠踢着驽马瘦棱棱的肋腹,握着长矛冲向风车。风刮得很狂烈,骑士和马顿时被掀倒在地上,长矛摔得支离破碎,桑丘赶忙过去救援主人,却发现他已不能动弹。不过他们过了一会儿又准备再继续前进了。
6.答:堂吉诃德坚信骑士道,全身心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理想而承受种种艰难困苦。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他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之光。堂?吉诃德讨厌邪恶,不满人间苦难,憎恨奴役和压迫,崇尚自由平等,是非常崇高而伟大的,令人尊敬。
第四篇:《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节选)(Don Quixote)长篇小说,第一部1605
年,第二部1615年
[西班牙]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
[导读]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人气鼎旺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被称为欧洲近代长篇小说的先驱。1547年塞万提斯出生于一个跑江湖的贫困医生家庭。他20岁以前的生活经历鲜为人知,但从他作品中显现的深厚语言功底可以看出他曾受过良好的教育。1569年作为红衣主教的一名扈从,他出访意大利,结识了大批文人学士,阅读了大量经典著作,但这种优游岁月因随之而来的战争很快告终,他开始了戎马生涯。在1571年10月7日的勒班多海战中,他带病作战,骁勇无比,但左手致残,后世尊称他为“勒班多的独臂人”。后来,他经历过5年的俘囚生涯。退伍后,曾以卖文为生,但难以养家糊口,于是谋得税吏一职,却几度因违规或被诬而身受囹圄之苦。出狱后,一边为生计四处奔走,一边积极创作。然而他注定一生贫穷,即使出版了横亘天宇的《堂吉诃德》,也未能改变他零落藳莱的潦倒生活。1616年4月23日因水肿病在马德里去世。
在作者间歇性的创作生涯中,他本着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激情,创作了一部部传世之作: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苔亚》(Galatea,1585)第一部;剧作如《努曼西亚》(Numancia,1584)、《八
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Ocho Comedias y ocho entremeses nuevos nunca rcpresentados,1615);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Novelas ejemplares,1613);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Viaje de Parnaso,1614);还有由他遗孀出版的长篇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Persiles y Sigismunda,1617)等。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他曾自嘲此作是“在监狱里诞生的孩子”。全称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其实,作者下笔前只想写一个短短的讽刺剧,但是,当笔尖滑行于纸间时,灵感汩汩涌来,第一部的出版迎来了一片叫好声。此后,伪续作的面世,与作者的前理解大相径庭,于是作者又在“发愤著书”中闪电式地完成了第二部。在谈此小说的创作初衷时,作者说,只想“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他成功了,以一支笔让读者觉得骑士小说味如嚼蜡,从此倒了胃口。然而,“形象大于思想”,一个集喜剧与悲剧、严肃与滑稽、庸俗与高尚于一身的堂吉诃德形象以破竹之势灌入了读者的思维空间。
在思想内容方面:一方面,作者痛击了骑士小说这颗毒瘤,同时,作者在不自觉地进行二度创作,对16世纪末西班牙日趋没落的社会景貌进行了鸟瞰式的巡礼,这是从小说中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算得上是一部针砭时弊之作。
在艺术风格方面:第一,塞万提斯汲取了骑士小说“题材众多”、“运思奇特”、“形式自由”等艺术形式,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同时,对
骑士小说中体现的“骑士精神“(忠君、护教、行侠、爱情、荣誉)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可谓是对骑士小说的讽刺的模仿,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第二,小说第一部采用了流浪汉小说惯用的“一条绳子”的结构形式及背景广阔的特长;第二部则用了复线结构和穿插艺术,这样在西班牙的现实社会背景下,中心人物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伴随了上至宫廷、下至村野的各色人等的活动,现实主义色彩浓郁,信息含量广阔而深远。第三,在塑造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对称人物手法,通过与仆人桑丘在外貌、性格、思维方式等截然不同的对比中,揶揄、讽刺堂吉诃德。德国诗人海涅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第四,塞万提斯吸取了古希腊悲喜剧和当时西班牙民间闹剧的成分,使小说具有戏剧性的因素。第五,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亦庄亦谐,而且广泛地采用了民间的俗语、俚语和谚语(达220句以上),一洗过去骑士小说浮糜之文风,还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
《堂吉诃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等都曾对其圈点过,评语不可胜数,“堂吉诃德精神”、“堂吉诃德式的统治”、“堂吉诃德式……的征讨”等批评术语比比皆是。它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作品]
小说共二卷。第一卷写拉·曼却地方有个穷乡绅因沉迷于骑士小说,模仿骑士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先后三次出门游侠冒险。第一次单枪匹马出门,把客店误认为城堡,哀求店主封他为骑士。在路上
遇到一牧童被财主鞭打,他冲上前去解救牧童,但等他离开后牧童更是受尽虐待。后来遇一群商人他非要与他们一试高低,结果被打得遍体鳞伤,被送回乡里。第二次,他说服同村农民桑丘·潘沙作侍从一起出游,一路上干尽了荒唐事:把风车看成了巨人,持矛跃马冲上去,结果被风车高高挑起后重重地甩在了地上;把羊群看成了军队,用长矛乱刺一阵,被牧童扔掷的石块打伤。
后来他又把理发师的铜盆当成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终于神父和理发师设计将堂吉诃德骗进笼子,送回了家。小说第二卷写堂吉诃德和桑丘第三次出游。把路上的当成自己的意中人;向狮子挑战;帮助一位美少女逃婚,与自己的心上人终成眷属;主仆二人受到公爵夫妇的捉弄,骑木马“飞天”,桑丘出任治理海岛……最后邻人参孙扮成白月骑士,打败了堂吉诃德,他只好回家休养。在他快要咽气时,方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临终前他告诫外甥女不得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男人,否则将得不到遗产。
(杨绛译,选自《堂吉诃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版)
[细读]
堂吉诃德带着满腔的热情高高兴兴出门,自以为“是要冒大险、成大业、立奇功的”,却干尽了傻事,理想化为泡影。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十足的疯子,在他身上充满着喜剧色彩。你看,那分明是两群羊,在对骑士小说走火入魔的他的眼里却成了两支结仇的军队,于是他策马举枪向其冲锋,被牧羊人用弹弓射来的石头打伤了两根肋
骨,他毫不气馁,反而更勇猛,最后,接连而来的石子打落了他一嘴的牙,他也从马上倒栽下来,躺在地上不得动弹。当侍从桑丘再一次告诉他是羊群不是军队时,他仍辩解说,是和他作对的魔法师把敌对的两军队变成了两群羊。在此,一位傻相可拘,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的疯子形象浮出水面。每每遇到类似于此的滑稽、荒诞不经的情节,读者怎能不捧腹大笑?但笑过后,一抹悲凉之感徐徐上升。显然,塞万提斯以笑为出发点,却以眼泪和讽喻为指归,是一种“含泪的微笑”。拜伦深究堂吉诃德发疯的原因时指出,“《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的唯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从此种意义上说,作品达到了“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境地。
塞万提斯不仅仅是同一个深迷骑士小说的人在进行诙谐的交锋,从他艺术象牙塔走出的堂吉诃德,以其深邃的寓意征服了不同时空的读者。别林斯基称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英法人器重的是堂吉诃德身上的理性、智慧和道德。的确,当他撇开中世纪骑士小说的踪迹而步入现实的轨道时,他那口若悬河的陈词说理中透露着一种人文主义意识,是一种超越常人的憬然醒悟。如他认为,只有通过锄暴安良,匡夫正义,才能使他所处的黑铁时代回归到有着淳朴大自然和不分“你的”“我的”的黄金时代;美德是世界上最闪亮的东西,它与地位毫无关系;只有流芳百世,才能死而无憾;在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中寻找人生的快乐;在自由、平等、理性、意志力、婚姻等方面都有其独到而精辟的见地。从此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
思想的传播者。
堂吉诃德代表着一种坚定不渝的信仰。他追求理想时表露了一种执着的理念,播扬了一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忘我牺牲精神。塞万提斯曾说,“信仰会使人产生幻想”,萌生一些“镜中花、水中月”的念头。在堂吉诃德看来,风车、酒囊、羊群都是恶魔鬼怪等黑势力的化身,而他的理想就是要彻底地根除他们,他时刻准备着为实现理想而上刀山,下火海,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一路走来,他意气风发,不怕别人的冷嘲热讽、挖苦讥笑;不怕被现实的围墙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眼冒金星。只因有一种信仰渗透了他的整个身心。诚如屠格涅夫评价的,“我们应当承认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有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因素,只不过是从滑稽的方面来理解罢了”。
堂吉诃德是个人生活经验或感想的象征,从这个人物身上,读者能读出或正或反的一些人生体验。塞万提斯的叙述横跨两个世界:现实的世界和堂吉诃德脑海中远离现实的骑士理想世界,并且塞万提斯常模糊这两个并置世界的界限,让堂吉诃德一味地沉湎于虚妄的幻想中。最后,丧钟为他的理想而鸣。可以说,一方面,他那种徒劳的无奈和失望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无法逃脱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他已成为那些理想与现实相脱离的人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典型形象,他在世界人物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
(金舒莺)
第五篇: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名著导读《堂吉诃德》教案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教学设计
一.导读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及作品《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
(2)学习通过小说三要素来反映生活现实的方法,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语言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手段,自读与导读相结合,揣摩文本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领悟正确的理想价值观,明确堂吉诃德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二.导读教学重难点:
1.理解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的意义。
2.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能力。
三.导读教学策略及设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鉴赏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因此,本课拟以教师主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作品赏析,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其审辨式思维能力。
四.导读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文本,上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自读、自思、自悟、讨论、探究,初步了解名著内容,理解人物形象,讨论主题思想,激发阅读兴趣。
2.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准备相关文字、视频、课件资料;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上,用1课时完成导读教学。
3.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演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400年前,1616年的4月23日,一个世界级的大作家塞万提斯,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生命,离开了人世。他的战友为他的逝去写了一首诗:“行人,旅者,塞万提斯葬在这里;泥土掩盖了他的肉体,但没有掩盖他的名字。他走完了他的路,但是他的名声没有死去,他的作品也没有死去。”这一天被后人定为了世界读书日。四百年过去了,他的故事并没有终结,我们还常常看到堂吉诃德的身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塞万提斯,走近他的《堂吉诃德》。
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阅读小说精彩章节,讨论交流
1.请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2.“你眼中的堂吉诃德是怎么样的人”分组交流。(10分钟)
要求: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学生就印象深刻或感触最深的某一片断或章节拿出来与他人分享,品读欣赏。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解读。)
3.展示交流
赏析示例一:堂吉诃德游侠外貌特征。
自己起名为堂吉诃德•德•拉•曼却,选个村姑作意中人,起名“杜尔西内娅”
年龄外貌:年近50岁,身材瘦削,面貌清癯,体格还算强健。
装束:祖传下来的一套已生锈发霉的破盔甲,拼揍了一只用硬纸做成面甲的头盔。
坐骑:牵出家中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马,却给它取了个高贵的名字叫“驽骍难得”。
武器:拿着长枪,挎着盾牌
赏析示例二:堂吉诃德荒唐可笑的闹剧。
他把旅店当作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贵妇人当作落难的公主;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人猫大战”。
堂吉诃德把田野里的三十四架风车当作是长臂巨人,认为魔法师把这些巨人变成了风车,唐吉诃德想同他们战斗。于是冲到大风车前,用他的长矛刺中了风车翼,可疾风吹动风车翼,把长矛折断成几截,把马和骑士重重地摔倒在田野上。
赏析示例三:堂吉诃德个性化的语言。
比如:
大战羊群失败后:“咱们经过的那些狂风暴雨,都是马上要天晴风定的征兆,表示时势就要好转。”
解救犯人时:人生来是自由的,不应该强迫他们做苦工,而锄强救苦正是游侠骑士的责任。
赏析示例四: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及其行为的意义
人物形象:
(1)脱离实际,迂阔顽固,耽于幻想(可笑)
(2)学识渊博,富于理想,甘于献身,品德善良,精神崇高(可爱)
(3)目的是崇高的,方式是可笑的。(可悲)
他的志愿是:走遍世界各地,扫尽天下不平事,“解放一切受苦难的人”,“谋求公众福利”
人物形象的意义:
(1)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即具有人文主义理想又找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的矛盾;
(2)批判了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塞万提斯说:“这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要把骑士文学万恶的地场完全捣毁。”
行为的意义:
有价值。虽然堂吉诃德做了许多荒唐可笑的蠢事,但大都出自他善良的动机——为了解救人类的苦难。他是一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自身生命的无畏勇士,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只不过他选错了方式,他以为骑士道最能替人消灾解难,不知道这个年代骑士道太过时了,借它根本不能实现理想。
无价值。堂吉诃德做了很多现实中不存在的事,他始终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伤害了很多人。比如说:他解救牧童,但是他走后牧童又被地主狠狠鞭打。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无价值的。
赏析示例五:桑丘人物形象的意义。
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
讲求实际,反映出农民的狭隘和目光短浅。
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他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谈吐诙谐,妙语连珠;跟堂吉诃德吃尽苦头,但终未弃他;在当总督的日子里,他断案如神,执法严明,锄强扶弱。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他做到了。
绝妙的对比: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
形象、高矮、胖瘦、坐骑、性格、谈吐……
堂吉诃德以理想主义为基调,既可笑,又可爱、可悲;品德善良,精神崇高,勇敢过人,但又脱离实际,迂阔顽固,以幻想代替现实,是一个硬充骑士、引人发笑的滑稽人物;滑稽癫狂中有着清醒的理性和真知灼见
桑丘的性格以顽固或执拗现实主义为核心,有着西班牙农民的狡黠和怯懦。其主要性格特征是:“头脑简单而不失聪明,思想狭隘而不失诚实,胆小贪财而不失纯朴,备遭凌辱而不失善良,历经艰难而不失乐观。”
“这位呱呱叫的侍从”
头脑清醒,讲求实际,语言朴实风趣。一方面他咒骂主人是个“十足的疯子”,一方面幻想主人的许诺能实现——有朝一日他当上“海岛总督”。主人的祟高品德和追求正义的理想深刻地影响了他,西班牙农民的善良、忠诚、机智和乐观精神在他身上逐渐放出光芒。
求实胆小、朴实公正,又始终实诚相守,桑丘的形象正如他在《堂吉诃德》中的意义一般,蛰居于现实而让理想更为突兀,又让理想主义下的游侠道更为飘渺,却也让堂吉诃德的人文精神更为崇高。
(三)研读:
讨论作品的现实意义
综合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到堂吉诃德身上有着可笑、可爱又可悲的一面,如同小说结尾所说:“他活着是个疯子,死了是个智者。”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以上都是同学们的个性化解读,再让我们看看这几位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他临终前的幡然悔悟可以看出:他为执迷于骑士精神的一生悔恨不已。别林斯基曾那样评价堂吉诃德,而堂吉诃德自己死前悔恨不已,你怎么看?
1.对于堂吉诃德身上的滑稽和崇高,你是如何认识的?(生讨论,师点拨)
(1)美学范畴中的滑稽与崇高分别指什么?(师解读)
滑稽:在任何滑稽当中都有某种荒唐悖理的东西存在,“凡是无害而荒唐的领域——也就是滑稽的领域;荒唐的主要来源,就是愚蠢,迟钝。因此,愚蠢是我们嘲笑的主要对象,滑稽的主要来源。”(车尔尼雪夫斯基)
崇高:人们在实践中越是遇到严峻的考验,越是经历种种艰难险阻,斗争的历程越是激烈、严峻,就越能激发、表现出人类自身本质力量。而此中表现出的力量就是崇高。(马克思)
(2)生讨论交流:(学生可能只会谈及堂吉诃德的滑稽,也可能只谈及其崇高,又或二者兼有,这样的个性化解读体现了审辨式思维的培养)
示例一:在书里,堂吉诃德是个可笑的人物,所到之处的人们都把他当作一个笑料,尽力配合他的幻想,捉弄他。不过他是一个坚信骑士精神,相信美好幻想的人,是一个内心非常善良可爱的人。只是在现实世界里会显得痴傻愚笨,堂吉诃德是一个活在内心完美世界里的悲情英雄,在现实社会里根本不能生存。他的滑稽在于他的思想脱离了现实世界,沉浸在骑士小说所塑造的幻想中,做的事违背了常理,所以滑稽。例如把风车想象成巨人并和其战斗,把村姑当成公主对她行骑士的礼仪并为她履行骑士的职责。
他的高尚在于他的思想,尊重道德,热爱生命,愿意帮助受苦难的人们。对于善行有着执着的信念,真正的男儿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示例二:滑稽是说他的行为,即他是一个行为怪诞的老头,头脑里充满骑士小说描写的离奇古怪的东西,这使他的思想方式偏离实际,耽于幻想,对世界的认识出现错觉,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闹出了一件件让人忍俊不禁的荒唐事,其形象是荒唐、滑稽、可笑的。
崇高是说他的精神,他具有锄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他为了美好的理想,随时准备为其赴汤蹈火,甚至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他发表的关于自由、美德、人的意志的言论是那么有条有理,铿锵有力,对人类美好的未来坚定不移,他身上体现出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
示例三:通过先前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示例四:堂吉诃德精神是理性与情感的思辨
没有热烈真挚的情感,只有执着的理性,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高度就十分有限,难免平庸。但只有炽烈不羁的情感,弃理性于不顾,人生就会像没有舵的巨轮,随时可能撞上坚硬的冰山。情感越强,撞得越狠。堂吉诃德属于后者。他的精神在情感方面有可取的一面,但理性方面却十分危险。他的滑稽与崇高都是表象。都是他那种精神状态下的必然结果。与真正意义上的滑稽与崇高有很大距离。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愚蠢,所以滑稽,也不知道自己将付出的代价和行为的意义,所以崇高。
示例五:在书里,堂吉诃德是个可笑的人物,所到之处的人们都把他当作一个笑料,尽力配合他的幻想,捉弄他。不过他是一个坚信骑士精神,相信美好幻想的人,是一个内心非常善良可爱的人。只是在现实世界里会显得痴傻愚笨,堂吉诃德是一个活在内心完美世界里的悲情英雄,在现实社会里根本不能生存。
示例六:他的作法是很可笑的。他本身就有一股少年的对未来憧憬,想做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但是一种对骑士精神的狂热信仰让他在现实中迷失了,把一些现实中的人和事物都分辨不清楚了,导致处处碰壁和受伤,最后生病回家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自己从前都是疯子,明白骑士小说中的情节都是胡说八道的。但是为时已晚。
但是那种执著的精神确是可敬的,只是狂热的骑士信仰让他迷失了自己。成为人们眼中的疯子。他勇敢顽强和正直善良的性格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
作者借堂吉诃德来告诉读者年少轻狂是该有的,但是有时候对待一些事物是要看的透彻,你想做英雄不能只是靠自己蛮干,被信仰和心理上的一种过度的追求所迷失,这样反而对自己不好,弄得到处碰壁受伤,需要的是智慧,勇气,冷静的头脑,缺一不可。
2.什么是堂吉诃德精神?我们现在还需要堂吉诃德精神吗?你还能举出哪些“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屠格涅夫曾说:“他的人格有一种特异的力量与伟大,不管他是如何的滑稽可笑,是如何的常陷在卑辱的穷地之中,但道德给他的力量与伟大是依然存在的……堂吉诃德是“理想”的忠仆”
我们的人生总会碰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矛盾冲突,我们该何去何从,如何选择?有人选择了屈从现实,随波逐流;有人选择“堂吉诃德”式的执着坚守。那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堂吉诃德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人物吗?请大家先来认识这样的一个人。(视频:凤凰卫视前行者专访朱清时)
教师小结:
人物: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谭嗣同的“就义”,朱清时,崔永元等。
堂吉诃德的信仰虽然不合时宜,但是他的动机却高尚的。人类历史的奋发前行离不了忠实于理想与信仰的实践者。在这个世界上仍然需要虔诚地坚定自己的信仰,捍卫哪怕是寓于幻想中真理“疯子”。不可否认,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从《堂吉诃德》里读到的不是荒诞可笑的哀叹,而是为梦想宏志勇敢奋斗的豪歌;不是滑稽低俗的颓废,而是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拼搏。他是生活中的小角色,自我里的大英雄。他身上有某种类似太阳的光芒有扫除我们颓废阴霾的力量,从中所显示的是不曾向生活屈服的灵魂。他就是堂吉诃德。一位骑着老马的瘦削的巨人,以如此奇妙的方式行走在文学的地平线上,大放光彩、夺人眼目。
最后,让我们以高尔基的《鹰之歌》来纪念这位英雄!
学生齐读《鹰之歌》
师: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被毁灭了,但在毁灭中,却放射出了不朽的光芒,堂吉诃德精神,永垂不朽!
(五)作业:
认真阅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心得。